標籤:

為什麼明代以後會流行泡茶法,點茶、煎茶都被淘汰了呢?

太祖朱元璋覺得龍團鳳餅過於繁瑣,推行散茶?但是為什麼大家都不再用點茶、煎茶的方法飲茶,而改用泡茶法呢?


我們今天見到的古代茶書和各種散見的飲茶記載,作者都是士大夫以上的社會階層,記錄的也都是貴族士大夫間的茶事,所以,不能代表當時飲茶風尚的全貌。

關於明初飲茶風尚的巨大變革,大家熟知的是朱元璋的詔書「罷造龍團,惟採茶芽以進…………」我們可以推想,出身社會底層的朱元璋早已習慣了民間沖泡習慣而非點茶分茶等文人士大夫階層的飲茶方式,所以當上皇帝以後才會如此下詔。事實上,散茶的沖泡飲用至少可以追溯到南宋。南宋劉松年《茗園賭市圖》中,一人手提水注,向另一手握持的茶杯中注水。另有幾人手持茶杯品飲正酣。在宋代,點茶時不會手持茶碗注水,並且畫中人物手持的高杯形與點茶碗的敞口矮身的形狀有明顯區別,所以這一作品基本可以斷為泡茶法的描繪。

總之,至少在南宋,民間已經有了沖泡飲茶的風尚了,所以說明代以後才開始流行泡茶法的說法是不夠準確的。


縱觀中國對於茶葉飲用的歷史,其實是一個由簡入繁同時由繁入簡的過程。

由簡入繁,指的是制茶工藝日趨完善從直接利用鮮葉,到加工製作,直至演變出六大茶類的過程。

由繁入簡,指的是品飲方式日趨簡單從添加各種配料調味,到逐步減少配料,直至飲用清茶,追求茶葉原味的過程。

這兩者之間,有著不可分割的聯繫。當制茶工藝不足以滿足人們品飲的需求時,則需要相對複雜的飲用方式,而當制茶工藝提升到一定程度時,則飲用方式也就簡單起來。

其實無論是散茶還是泡茶法,在唐宋之際就已經出現,只是由於當時制茶工藝的限制,使得直接泡茶並不為人們所欣賞,是以陸羽在《茶經 之飲》中說道:

貯於瓶缶之中,以湯沃焉,謂之痷茶

此處痷指「瘦、病」意,指的就是「以湯沃焉」這種沖泡方法,泡出來的茶滋味不夠,只有經過煎煮過的茶,才能真正體現茶的滋味。

再說元明之際,正是制茶工藝逐步完善的時期,炒青工藝的完善,使得人們不必在茶葉中增加額外的香料,即可品味茶葉自身的香氣,正如朱權《茶譜》中所說

龍團、鳳團、月團之名,雜以諸香,飾以金彩,不無奪其真味

從中可以看出,宋代那種在茶葉中加入香料的做法,已經逐漸不為人所接受。轉而更加追求茶葉的「真味」

而完成度逐漸提高的制茶方法,則讓人們只需要將購入的茶葉進行簡單的沖泡,就能品嘗到這種」真味「,而不再需要繁複的過程,於是乎,複雜的制茶問題交給制茶人解決,簡單的喝茶問題留給消費茶葉的人,這恐怕是一種很自然的選擇吧。

當然,統治者的迭代以及隨之而來的政令,肯定也是這兩條道路上的助力之一,但如果不考慮制茶方法的演進與人們品飲需求的變化,只說是由於朝代的變化,上位者的意思,就使得人們對於茶葉的利用方式有所改變,怕是有些局限了吧。

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那種需要儀式感來幫助自己完成某種體驗的事物(最典型的就是宗教),但對於喝飲料這件事情來說,恐怕絕大多數人還是希望越簡單越好吧……

其實,我覺得以後對於茶葉的利用方式,依然會沿著製法的「由簡入繁」,用法的「由繁入簡」這兩條道路上走下去,君不見,日本的茶飲料消費已經超過了茶葉的消費


一種飲茶方式,實際上是與茶品種類有對應關係的。

把日式茶道中的抹茶粉換成用中國綠茶磨成的綠茶粉,試試?

散茶與沖泡法,是相互適應的。如此一來,茶葉的製作與沖泡較既往都更為簡單。

反如少數民族的煮茶,日式茶道,雲南普洱的壓餅,都可以視為茶葉歷史的諸多孓遺之一。


知道明太祖推翻的是哪個朝代嗎?知道那個朝代是什麼民族嗎?

有人好像看不懂稍微解釋一下

元代泡茶多用末茶,並且還雜以米面、麥面、酥油等輔料;明代的細茗,則不加輔料,直接投茶入甌,用沸水沖點,杭州一帶稱之為「撮泡」,這種泡茶方式是後世泡茶的先驅。

很明顯元代泡茶法類似於現在的蒙古族,而蒙古族的飲食習慣和中原人民是不同的。到了明代自然化繁為簡嘍。


我同意樓上因為制茶工藝的變化導致飲茶方式變化的說法。這是基礎。

但是生活習慣的改變隨著朝代的更替明顯的發生,可能有更直接的原因。

我猜想是不是朱元璋取得統治權後,作為打擊蒙元等周邊少數民族的措施之一,強令禁止出產少數民族特需的團茶。在明朝的疆域內推行長江流域已經成熟的泡飲法。造成還是局部的,先進的,更好的飲茶方法迅速的成為主流。政令的作用應該是契機。

我猜想是因為我沒見到史實里明初廢團改散的證據。希望有大神考據出相關材料讓大家研判一下。


涉及到了一個中古貴族滅亡和唐宋變革以及蒙元對中國文化的影響的大問題


因為好喝


推薦閱讀:

牛蒡茶的功效真的這麼多這麼好嗎?
克拉瑪依紫砂的出現,對宜興紫砂有何影響?
日本茶道中的「道」是什麼?
如何快速拆茶(普洱茶餅)?
對茶葉及茶壺優劣如何有自己的判斷,不受奸商影響?

TAG:歷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