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農行的體驗這麼差?

(5月12日更新)今天打客服電話辦理簡訊提醒業務,怎麼都找不到人工服務,後來無奈加了農行的服務號,想著這麼智能的年代也許這裡也可以操作,誰知客服告訴我說,這裡辦不了,95599也辦不了,必須是你本人帶身份證去櫃檯辦理。。。。。。一萬隻XX馬在胸腔翻騰。如果不是必須不能銷毀這張卡,我真想去農行砸玻璃了,因為經歷過太多次要崩潰的操作了,真是天雷滾滾 啊。。。。。農行真的是世界上最不智能的銀行,啊啊啊。。。。

————————————————————————————————————————分界線

辦了張農行卡,被各種密碼,各種體驗雷到了:

1、K寶難用到死,體驗特別繁瑣不智能,各種密碼搞到頭大(對我這種不愛動腦子記密碼的人實在是受不了需要設置幾個不同的密碼來應付客戶端、K寶、網銀網頁端)

2、轉賬手續費高到離譜,1W塊錢跨行轉賬手續費5元,1-2W就要7.5(招行手機客戶端都有免費轉賬服務的好么)

3、手機客戶端體驗差到不行,從界面到實操體驗都非常讓人頭疼(我經常用著用著就想發火,真心的)

總之除了去銀行辦事人少之外沒有任何優點,反之用的工行、招行都比之好百倍,這是為什麼呢?在這種競爭之下它是怎麼還能活下去的?呵呵。

PS:如果不是必須必,千萬別用農行。


作為一名農行底層員工,我也只能呵呵了。

唉,我一聲嘆息,結束了一天桎梏的工作,一直想好好回答下這個問題,畢竟,自己身為農行一份子(雖然農行一直虐我一遍又一遍),看到知乎這樣的平台(在我心裡,知乎是屬於高大上的)都有這樣的疑問,說明確實不是平時客戶過份的抱怨。

首先,自己也吐槽下,農行在客戶體驗方面,一直一直很滯後。聽身邊的老同事說,以前轉賬電話是農行先做起來的,但現在我們這裡,估計一半以上的客戶都換成民生銀行的了(好吧,為民生做個免費的廣告),因為客戶說人家民生轉賬電話不管跨行還是異地都免手續費。

再有一個跨行資金歸集的業務,在其他各家銀行都已發現起來的時候,農行姍姍來遲,也推出了自己的跨行資金歸集,但並沒有體現出後發優勢,不僅沒有借鑒其他行的優點,還弄得比人家複雜,更甚至,在歸集金額方面也沒有考慮客戶的需求,一天兩萬或者五千的額度根本對客戶沒有提供方便。客戶在費盡周折後(需要自己開通網銀,簽約)也僅僅是側面上完成了我們的任務指標。

再有一個信用卡業務,我們這裡去年是要有賬戶流水或者收入證明,今年是要在業務系統里列印優質客戶資料(只有很少一部分客戶能達標,日均資金十萬以上),不看房產,不看其他資產,不是本地市戶口不行,更甚至,條件達標的要填申請表,各項信息,地址,電話(要有固定電話呦),各項瑣碎。自己辦了平安的信用卡,直接用平板,十分鐘搞定。

至於樓主吐槽的電子銀行業務,農行是一直在變,一直在變,我進行兩年多,單網銀用的K寶就更新了五六次,手機銀行用的介質也變了又變,更甚至,最新推出的K碼支付只能在農行官網的e購天街支付(裡面的東西充其量也就是個小賣鋪)。

運鈔車走了,該回家了,以後有時間繼續吐槽吧


競爭太小,農行壟斷了農村客戶。沒有競爭就沒有進步,另外銀行不是服務業,服務的增值也會伴隨著置辦各種手續的費用。小夥子加油,開家銀行跟農行競爭,哈哈哈


簡單來說,信息不對稱。

首先回答幾個問題,

1 農行手機客戶端去年轉賬跨行跨地區手續費全免,如今是櫃面的三折。每個銀行推出某種產品的營銷策略不盡相同。手機客戶端相關介質應該是通用版k寶和k令,會附對應說明書。關於密碼的問題,建議不同埠的密碼可以都在同一個密碼上做加減。舉例,網銀登陸如果需要字母+數字,不妨直接頭兩位好記字母+銀行卡支付密碼(六位數)。

2 各種業務問題放心撥打95599,客服妹子小夥子不會藏著掖著。

3 對於農行有無必要存在的疑問大可以運用各種搜索引擎找找看相關資料。

不匿。

利益相關:abc基層員工。

另,業務相關問題,歡迎諮詢。別的,不歡迎。


登錄農行的網銀,登了兩小時還沒登錄上

垃圾網銀憑什麼只讓用IE這個垃圾瀏覽器呢

動不動就是網頁無法顯示了

驗證碼怎麼老是不對啊

希望農業銀行滾粗銀行界


我一直在用中農工建交這五大行的銀行卡,除農行外,其他4個都開有網銀。為啥農行的沒開網銀呢?其實不是我不想開,我是開了也用不上。

早在2010年,我就親自到農行櫃檯開通網銀,交了幾十塊錢,領了那個好像叫K盾的。然後滿心歡喜的回家。

回到家,各種證書下載完畢,各個登陸流程都OK,但奇葩的事情來了,輸了登陸密碼後就是登陸不了啊,各種折騰,最後還是真的登陸不了啊,

第二天,又到櫃檯,櫃檯重新換了個K盾,這次我直接在銀行大堂的網銀專用機上操作,在大堂經理在旁邊親自指引下,前面流程一路暢通,但最後,在最後的界面,還是登陸不了啊,登陸不了!這次大堂經理,銀行櫃員,都當場懵逼。最後讓我隔天再試試,再試試!

於是我隔三差五地試,試到最後,我也放棄了。反正交了幾十塊錢,無數次折磨之後,我連登陸成功的第一個頁面,都沒見過,從來沒見過。

後面到了2015年,我下了農行的手機客戶端,在把之前的網銀銷戶後,終於能在手機客戶端查詢明細了。但不能轉賬,各種不方便啊,於是在2016年某天,跑到農行櫃檯,申請能轉賬的手機銀行。大堂經理手法嫻熟地先註銷了我之前自助的手機銀行,麻利地重新申請手機銀行,前面各種流暢,我看著都有點小激動了,多年的問題終於可以解決了。但是,在最後彈出K盾後,機子出故障了,彈出K盾後倉門收不回去,無法進行最後一步啊!大堂經理心情還不錯,重置了機子,又重新給我弄了一次,可還是不行啊,還是最後一步出錯了。然後各種折騰,最後大堂經理彪了一句:「今天辦不了,改天你到其他網點試下吧。你把我機子都搞壞了」。我心中一萬個草泥馬飛過,怪我咯,怪我咯……

最後我重新在手機端申請自助的網銀,可是,不給我註冊了啊,要我到銀行櫃檯重新驗證手機啊,

心中又是1W個草泥馬在狂奔!


看問題真的要平和一點,不要帶著情緒。其實換個角度看,也不是那麼嚴重。

關於網銀多密碼問題:安全性和效率總是負相關,二者不能同時最大化,因此各銀行的價值傾向決定了各行的服務風格。在農行的價值體系中有一條叫做安全就是效益,因此,安全性作為農行服務客戶的首要考慮,多重密碼也就可以理解了。當然,電子銀行的設定就是為了便捷,所以在電子產品中,應當調整安全性與效率均衡的最優組合,或者給客戶選擇風險控制程度的自由,會更好。

對於費用問題,我們必須都承認自己知道費用是客觀存在的,對於免手續費的各行來說,他們現在的確是在自己承擔這種費用,但是這實在不是長久之計,等到他們已經掌握了固定的客戶群體,估計也不會有免費這種情況了。

而關於手機銀行,我只想說,不管是什麼軟體,類似的總是有很多開發者開發的不同產品,每一款都有人用,都會有粉絲,也都會有一些人唾棄鄙視,所以,只是偏好問題啦。


首答,手機碼字。

不知道題主什麼時候發的問題,3月底農行手機銀行新客戶端剛上的線啊。。

1.現在已經可以將手機銀行和網上銀行登錄密碼設置成一樣的了,對我來說反而不方便,為了安全我只好把6位手機密碼設成10多位的網銀密碼。k寶密碼本來就是支付密碼,與登錄密碼不同也是為了更加安全。

2.工行,建行手機轉賬也不免費,中行不清楚,我猜測也不免,四大行就是如此團結。

3.新版手機銀行客戶端已經上線,歡迎使用後再吐槽。

農行為何體驗差?

當然是農行總行有著儲戶親媽粉一樣的業務了,這些業務人員天天擔心你們儲戶的存款安全,就怕你們上了莫名其妙的網站錢就沒了。

為你們也是操碎了心啊!

農行的兩個凡是,第一是安全第一,第二還是安全第一。

現在還有幾個銀行手銀操作一定還需要物理介質認證的?我手機里裝的10多家銀行手銀只此一家,數字口令卡,k令,通用k寶,至少得有一個。

口令卡升級成k令之後更麻煩,轉賬輸入的6位動態口令密碼錯誤,對不起,請全部重來!諮詢過手機銀行的開發同事,得到的答覆是為了安全頁面不緩存任何數據信息。。。

至於無卡取現這個功能就是更搞笑了,也是必須有介質認證的,也實在很難想像有誰沒帶卡卻帶了k令的。

像農行這麼大的體量的銀行,經常以大象自居,那麼以此類推,建行就是大大象,工行就是大大大象了,想要做出改變真的很難很難。

作為一個農行半老碼農(非電子銀行碼農)10多家銀行的網銀用戶,真心覺得農行電子渠道還沒那麼難用。

再說了,四大行幾乎都是一個樣,何必單挑農行刺?


手機客戶端真的是讓人無f可說

要不是學校交學費要從這卡里劃款

早就銷戶了

使用不方便不流暢

之前去換一個手機號 我說要把這個卡綁定的手機號換成新的

櫃員給我辦理了預留手機號更改

回去登網銀還是原來的手機號

又跑了一趟

(我也是不懂這些業務,不過人家工行就一次全改了)

想留住客戶 還是要提高服務水平和質量

為了安全繁瑣沒關係

你先讓我登上手機客戶端好么


不知道為什麼,今天農行手機客戶端轉賬,嘗試了十幾次,就一次成功了,錯誤都是因為模版錯誤。平時不怎麼用這個卡


對於農行的印象還停留在十幾年前,記得那是一個中午,那天啊,老熱老熱了。我在農行排隊辦業務,那隊啊,老長老長了,那年頭還沒有叫號呢,也沒有隨手就能拿出來打發時間的工具,就在那瞪著小眼等啊等啊,足足等了五十多分鐘,終於輪到我了。只見裡面那姐姐轉身拿出一個牌子,微笑著對我說:您好,這邊暫停辦理業務,請到旁邊排隊。我扭頭看了看旁邊,那隊啊,老長老長了。於是我轉身出了銀行,太陽火辣辣的照著,那天啊,老熱老熱了,我抬頭看了一眼天空,對它溫柔的說到:我去你媽那個大花比


工行歡迎你


不是我吐槽,用四大行卡的人都是土豪。

為什麼這麼說,因為四大行不缺客戶,不缺存款。


支付寶農行轉賬都不能像其他銀行一樣2小時到賬。。過了周五下午3點就要等到下周才能轉


推薦閱讀:

非上市 REITs 和私人 REITs 有什麼區別?為什麼在美國,前者要在證券交易委員會註冊,而後者不用?
金融行業具體的工作是什麼?本科該不該從國貿轉到金融?
如何看待2016年末推出的《金融機構大額交易和可疑交易報告管理辦法》?
小額信貸公司的盈利模式及客戶來源是什麼?
未來的銀行是什麼樣?

TAG:銀行 | 銀行IT | 金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