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對茶葉及茶壺優劣如何有自己的判斷,不受奸商影響?

我平時喜歡喝茶,也喜歡紫砂壺,家裡有幾把紫砂壺,都是幾百塊這樣的實用壺,我目前所有對於茶葉及茶壺好壞、品質、鑒定等信息來源基本上都是實體茶葉店(為了得到的信息不片面,我跑過很多茶葉店,跟很多茶葉店老闆也聊了很多)再加上自己的判斷,但是我發現每家茶葉店老闆,對於怎麼看茶葉真假、壺是否好都有自己的一套說法,有些甚至相悖,所以現在的我比較糊塗,我自己買茶的原則是不追求名山 稀有之類的,喝起來舒服,價格合適,我就會買,對於紫砂壺,我也不追求什麼高難度的壺形,什麼老壺,什麼大師作品,一把泥料沒問題的半手工壺就可以滿足我喝茶的需求了,同時我也知道我的鑒賞水平還不足以讓我能駕馭的了這些,說白了不想被坑,但是我也想提高我自己的鑒賞水平,等水平上去了可以收一些好茶 好壺留著自己喝自己用,也算對得起自己的愛好;但是就有一個問題,通過什麼渠道或者通過什麼方式去學習了解,才能獲取到正確的信息,不被奸商誤導?

可恥的膩了,認識的茶葉店老闆也經常看知乎。


首先,我不知道為啥你要匿名了,既然你對於他的產品有懷疑,或者不信任,那你為啥還在乎你跟他的賣買關係?如果是我,我覺得對方會坑我,甚至不好好說話,讓我知道了,必然拉黑。天下賣茶葉、賣紫砂壺的人如此之多,為啥要怕他呢?這個是疑慮之一。言下 之意,你自己也存在著一些問題。或許人家跟你推薦好的東西,你看不上;人家跟你說如何看品持,你也不好好關注;你更相信那些喜歡講故事的人,甚至於這些喜歡聽故事的人還對聽到的故事執迷不悟,怎麼叫想賣你真東西的人不傷心呢?當然,這個只是我的猜測,雖然我也是從買家到賣家的,但我是真的不太懂有些買家的心。我一直以為,不喜歡可以不買,不買不用中傷別人,但也沒必要藏著掖著,該是什麼就是什麼。

其次,來說說茶。茶的優劣好壞距離很大,但是有一點是必然的,就是越好的茶,所有人的口碑越是好,越是差的茶,越是有不同的人表現出不同的態度。你看,淘寶上9.9包郵的貨居然有人稱好喝,還晒圖,還反覆買,也有人說是垃圾,根本不待見,當然可以說他們是在刷單,但是茶的主觀感受,生個人追求的點是不同的,所以有人喝覺得這個好,有人喝覺得那個好喝。每個人對於茶的認同點是不同的,沒必要糾結於茶哪個更好,適口為珍!能接受的價格對於普通喝茶人來說就已經可以了,除非你想調換梯隊,從品飲者,變成賣茶人。那樣的話,你要考慮更多的因素,包括市場,包括品質,包括接受度,包括單品價格……

如果你的確是在想往專業茶人的方向發展,那喝便宜的茶,喝普通的茶是不夠的,你需要一點點去接觸,接觸更高端的。因為只有你有一定的眼界了,你才能知道你以前所喝的茶處於整個茶系列中的哪一個層次,你才會不斷提升自己的品鑒能力,這就是茶的眼界。既然你想喝到更高端的茶,那你就必須要有投入,交學費,被騙都是常有的事,但是老天會回報你的,有這些錯誤才能換來你對最正統的認識。當你真的有機會接觸到真正的茶的時候,你會自然入道,這就是時機。至於你不想被坑,沒辦法,不被坑你是不會成長的,我在文章中就說過,「德不配位,必有災禍」。你的修行沒有到一定的層次,你就喝不到屬於你那個層次的茶,茶品的眼界和修行,就是在不斷被坑和刷新自己的認識成長起來的。沒有平時的播種,何來成道的收穫?

再說,說說壺。壺是茶器,茶器的作用主要是泡茶。如果單純意義上來理解,你所提到的你的選擇茶具方式是正確的,我要完成的是功能,而非收藏。然而茶者,水為茶之母,器為茶之父。茶具與茶是相得益彰的事,有條件許可的範圍內,有好的茶器自然是一件好事,好馬配好鞍,但這個也得是你拿出的是好馬。我見過很多人有的茶具是不錯,但是茶是沒法喝,似乎有點本末倒置的感覺。當然,並不是說收藏好的茶具,當作藝術品收藏是不正確的,只是藝術品收藏失去的茶具本身的存在的意義,就好比紫砂壺,你不養如何能呈現出無與倫比的包漿和完美光潤的色彩呢?所以,器具這個東西是要用的,而不是拿來看的,再好的東西,也仍然是拿來用的,只是用東西就是用到極致。在廣州的時候,經常有老師傅奉茶,我本以為他們用的茶具都不過是千巴塊的紫砂壺,翻了壺底,默默的放回去,人家也不在意身價早已經過幾十萬的壺,人家在意的仍然是茶在嘴裡的感受。

最後,不被奸商影響就是自己修成大神。


曾經我也是你像你這樣,想多學習一點,特別願意問別人,但是時間一久我就發現,其實這樣反而讓我越發迷惑。

首先我發現,基本上各家各戶都是王婆賣瓜,他們之前所說的所有話都是為了襯托出最後自己的東西有多好,而做的鋪墊,以至於我在前期,經常覺得我認識的人手上的茶都是好茶,即使有一些50以下的茶那都是為了鋪貨用的。

這就是為什麼你發現他們之間的話是相悖的!

因為每個人的貨源不同,以及做生意的理念不同!

有的是茶葉品牌廠商,經常接受品牌培訓,所以他對於他們品牌的茶是非常有信心,說出來的標準都是他們的廠家標準。而對於其他的具體問題,比如,為什麼有些茶葉有紅點?為什麼有些茶葉泡出來味道發酸?他其實不太明白,但是肯定不會告訴你,我不知道這幾個字,那麼這個時候,他就會想當然的來告訴你。

就像你問一個已經生過孩子的女人:我孩子最近胃口不好,怎麼辦呢?她可能會給你很多意見,但是最後你發現其實沒有什麼用,為什麼?因為這個女人很有可能只是生過孩子,並沒有帶過孩子!

還有一些是我們所謂的「奸商」,我曾經遇到過這種人,他看我當時什麼都不懂,帶了很多很便宜的茶送給我,當時我覺得太暖心了,居然送我那麼多茶葉!後來我自己喝過,還和別人分享過,我發現這些茶不僅是台地茶,還是濕倉茶,還好我沒有喝太多!

還有一種人,就是偶爾賣貨的所謂「串串」,平時經常一起交流,不知道突然從哪裡找到一批茶葉,就開始各地方推銷。這樣的人,看上去很真誠,但實際上就是那種為了抬高自己貨品的價格,而毫無底線的貶低別人,這是我最反感的人。

但是這樣的人是最容易在一開始獲得別人的好感的,尤其是在才開始混跡茶葉圈的小白,感覺自己遇到一個即懂茶又誠懇的大哥哥大姐姐,真是溫暖備至,不考慮經濟條件的話,真想包下他所有的茶!

其實還有各種類型的人,我說的這些,其實就是想告訴你,想不受別人影響,只能是讓自己強大。

在我被別人影響了很久以後,慢慢才開始明白,自己喜歡的茶口感是怎麼樣的,我喜歡的器具是什麼樣子的,比如,我現目前不太能適應烏龍茶,比較偏愛白茶和普洱,也有自己偏好的茶葉,所以後來有人再來推銷茶葉的時候,我一喝便知這是不是我想要的茶葉,有時候感覺他們吹噓的太厲害的時候,我也會問一兩個問題,讓他們啞口無言,或者聽聽看更荒謬的解釋!

而關於器具,我有一個朋友,他比較比較喜歡用紫砂壺,我問他,你的紫砂壺都是哪裡買的,他說網上啊,我說不怕遇到假貨嗎?他說其實哪有那麼多真的假的,買回來我用開始一澆,透氣性比較好,就行了,我用的也挺自在的!

而我,不想用假紫砂壺,也不想花大價錢買真紫砂壺,更何況花了大價錢也不一定能買到真的紫砂壺,那我的選擇更多的就是陶壺還有瓷壺,以及蓋碗!


不請自來,偶爾閑逛順手回答
首先我非常贊首答的一個觀點,如下圖

這種情況非常普遍,比如說有人在A壺商(茶商)購買一點東西(壺或茶),跑去問朋友B者問壺商(茶商)C,這個時候得到的答案往往跟壺商(茶商)A說的不太一樣,當然這並不是說壺商(茶商)A的東西不好。

只是本身茶葉和壺這兩者一直以來都非常的複雜,要學習透徹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所以每個人的觀點和認知會有差別。

另外茶有產區之分,有好有壞,口感,品相,產量,產區都決定這茶葉的好壞

壺有做工之分,泥料之分,泥有好壞,做工有難以,自然有區別的

話在說回來,其實這麼說吧,你別看轉茶城一大圈,每家都去問問,感覺大家說法不一樣。但實際上,人家開店做生意的,講實話,能來店裡客氣的給你喝點茶真的很夠意思了,至於聊天,聊什麼都別太在意。想要學習,要麼拜師,要麼和店主成為朋友,同輩或者晚輩相稱,不然你以為你一個一面之緣的路人甲,一不買東西,二沒啥交情,人家平白無故跟你講那麼多幹嘛。。。

最後,因為茶行業的問題,不同商家產品或許會摻次不齊,但是只要是好好做生意,對的起良心的,那基本上東西質量不會差太遠,這個時候,你選擇哪個店來往,就取決於對老闆(店主)的默契程度了(就是人品好不好,值不值得結交)

最後的最後,我覺得好多人喝茶買壺真的累,東問西問,怕著怕哪,真是……還能不能好好喝茶了?


茶葉不懂,茶壺略懂,回答你半個問題吧。

一把好壺,大致應該具備四個要素:純正上好的砂料、協調的造型結構、精湛的製作技巧和優良的使用功能,即好料、好形、好工和好用

泥料方面,水是最深的,也是玩家最難以捉摸的,需要大量上手實物積累經驗,很難幾句話跟你講清楚,但是你可以記住兩點:顏色過於鮮艷的不要碰,好的泥料養出來變化都挺大的(可以讓賣家給你提供泡養前後對比)其他說法真真假假很容易把你繞糊塗了,但是這兩點,是鐵律!

形這一方面,提升自己認知水平的辦法有一個,就是多看名家名作,然後再拿同款的商品壺做對比,自己去找裡面的區別,想辦法理解名家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有什麼目的,想通了之後差的壺你再也看不下去!

工,這個最簡單了,工就是做工,會看汽車的做工嗎?會看傢具的做工嗎?會看手機的做工嗎?跟你們說,這些東西都是相通的,線條流不流暢,外表有沒有明顯瑕疵,壺內處理干不幹凈,口蓋晃不晃,慢慢看,仔細看。不一定要追求極致的做工,但是咱也絕不能容忍粗製濫造滴。

用,這個也超簡單的。好的紫砂壺應該是能在手裡舒舒服服的把玩,壺鈕好不好拿,壺把拿起來倒茶是否順手,出水是否有力,投茶清理茶葉方不方便,基本上就是這些地方多注意下。

以上四點,多理解,多實操。祝大家都建立起自己的知識體系,不懂壺的人都能玩到真壺,懂壺的人更能玩到好壺~


我個人建議如下:

另外賣茶的從業者水平參差不齊,有些觀點都是人云我雲,我認建議國字型大小的茶研究機構研究員或者高校茶相關老師還有有頭有臉的茶人的言論可行度高,其次部分以茶作為愛好的茶友觀點可信度高,再就是有一定規模的茶從業者對當地茶觀點也是很重要的,一線茶農或者茶商,前者道理通俗但片面,後者利益相關,建議換位假如你是他分析。

針對已經有一定經驗的茶友,建議將自己已經建立的認識和對方說法進行對比,如果能說服你就部分認為可信,或者乾脆用假如你是他的理論去套,情懷這種拋開。

千言萬語一句話,有能力自己認茶,初入門認人,只是接觸別買便宜的,有能力盡量買貴的,少量多次

一家之言,僅供參考

利益相關:茶從業者,有自己茶園


這個問題本身,就是這個問題的答案啊。

要想不受奸商影響,那首先是自己不想被奸商忽悠。

有人會說,你這不是開玩笑嘛?誰想被奸商忽悠?

事實比較殘酷啊,很多人就是心甘情願地被奸商忽悠。

比如,關於紫砂泥料,有這麼兩種說法:

A商說,紫砂泥料已經接近枯竭了,市面上基本沒有真紫砂了,但我這裡還有,你們快來買啊。

B商說,紫砂泥料多的是,紫砂泥料根本不值錢。

或者,A商說,我這個壺啊,是國家級高工XXX做的,Blablabla…………只要一千塊。

B商說,我這個壺作者沒什麼來頭,也沒證書,但是這個壺也得一千塊。

你們選A還是選B呢?事實告訴我,選A和選B的人都不少。但這兩個針鋒相對水火不容的回答,肯定有一個是錯的。但是無論選A還是選B的人,都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也就是說,必有一方是被忽悠了,但任何一方都默認自己沒有被忽悠。

再說一個更殘酷的事實。每個人關於紫砂的鑒別、鑒賞及審美,基本上是很難轉移的。也就是說,某壺友剛接觸紫砂時的審美水平稀爛,那麼以後無論看多少好壺,審美基本不會有任何提高。而另外一些壺友,在對紫砂沒有任何了解的前提下,能夠一眼看出一堆壺裡哪個壺特別好、哪個壺一般,哪個壺很差。

其實我作為一個壺販子,特別不希望以上情況的出現。我覺得憑我這麼多年積累下來的十幾個囊括了紫砂歷史、工藝、鑒別、鑒賞全方位內容的PPT課件,能夠挽救一部分審美比較奇葩的壺友,但是殘酷的事實告訴我,我這些PPT基本都白做了。

其實PPT白做了也沒甚麼要緊。你們以為我作為壺販子就很喜歡那種火眼金睛一眼就看出哪個是好壺的壺友么。這種壺友也很可怕啊。好壺總是佔少數的。把好壺都挑走了,一般的壺賣誰去啊。就好比去菜市場買菜,賣菜大叔最討厭那種每根青菜都得細細挑揀的傢伙。

其實吧,玩壺就是圖個開心,你紫砂懂的多也好,少也好,喝酒扯淡的時候,也沒法拿出來吹牛;你的壺值錢也好,不值錢也好,泡妞撩漢都用不上;我喜歡光貨,你喜歡花貨,咱也用不著爭論哪個好,井水不犯河水;你覺得方的好看,我覺得圓的順眼,咱也不用去對比哪個實用,各回各家各泡各茶。我有位詩人朋友作一絕句,末一句叫「各自杯中各自知」,我很喜歡,這裡且挪用作「各自壺中各自知」。

就是有一路人,特別招人煩。他來和你說,你說的都不對,你扯淡。你給他擺證據,列資料,引文獻,都白搭,不管你說什麼,他就是說,你扯淡。這路人知乎上就有那麼幾個。至於我能怎麼辦,我也很無奈啊。


最快學習的最佳途徑就是對比。相同款式,看到了好泥料,好做工,一對比你就能看出好壞差異之分。身筒的飽滿,壺嘴和把手的弧度與力度等等。雖然賣茶葉的老闆家也有紫砂,但基本也是半懂半不懂得。與精通紫砂的人一起交談探討也是學習的途徑。之前認識一位重慶的紫砂愛好者,本職為教師,個人興趣愛好紫砂,眼光甚至比從業紫砂20餘年的老師傅都要好。也與他分享過紫砂作品,一件老器口沿本就有殘破,因幾年前包裝水平不高,粗心導致寄至後已成十幾片碎片。因是我導致的損失,而就把錢款退回了。二十天後,他能把十幾片碎片完整的修復成整壺,拍照發給我看。當時腦子裡只剩兩個字,大師!我想這等修復手段,在紫砂之鄉丁山應該不超20位。這是我迄今為止見過,不是以紫砂為生,卻比足以稱為大師的紫砂愛好者。


喝茶是件隨性的事,你自己買回來的茶葉買回來的壺,想怎麼搭配就怎麼用,何必受這麼多網傳的約束,把每天這件很輕鬆享受的事玩得這麼累?這是不是反而背離了茶道修身養性的宗旨。凡事不必拘泥於形式。大隱隱於市,未必要躲進深山老林。有感而發,希望有幫助。


對茶的學習才剛開始。希望能共同學習下。

對於紫砂壺,我本身宜興丁山人,身邊很多發小都在做,所以他們會和我講真話,學習的比較快。

他們給我的共同建議是:紫砂壺你不要學了,他們懂就行了,你去學茶葉吧。。。

然後,我就學茶葉去了。。。


推薦閱讀:

夏天喝什麼茶比較好?
請問,普洱中台地茶與古樹茶的區別在哪裡?從口感,葉底及湯色上來說,其他方面也可以陳述下!多謝?
咖啡和茶哪個更有逼格?
為什麼喝茶的人那麼注重茶具,甚至衍生出茶道的學問?
紫砂壺裡的茶可以泡很久嗎?

TAG: | 紫砂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