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聽寫」學習英語,效果怎麼樣?

教材:VOA

聽寫方式:使用Aboboo聽一句寫一句

PS:

渴望在聽寫或英語學習方面有實踐經驗的知友分享下心得

沒有實踐或泛泛而談的請不要作答


--------update 2013.08.06------------

寫答案的時候我用的聽寫軟體:滬江聽寫酷。好處是有翻譯稿,因此建議聽寫完自行翻譯,然後核對翻譯稿,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確。

現在我用的聽寫軟體:aboboo。好處是可以一句一句聽寫(自動切割好的,非常方便);還可以一句一句跟讀。建議聽寫完跟讀,模仿語音語調,注意連讀部分。

不論你用什麼聽寫軟體,最重要的一定是最後的總結。沒有總結=沒有聽寫。

(用軟體的效率比手寫高,因為會自動核對正確與否。)

-----------------------------------------------

有一段時間保持每天聽寫VOA的習慣,簡單說說自己的心得。問題是效果如何?我先說效果。。

一定會有效果!無論你聽寫的質量如何,每天堅持,一定會有效果!!(語感增強、習慣英語環境、辭彙量增加等)

至於效果怎樣,不是取決於你聽寫的篇目數量,而是在於聽寫以後的總結歸納。(總結包括:生詞、片語搭配、句意理解等)

剛開始我總偷懶= = 把聽寫當完成任務,結果就是後來遇到生詞還是不會。更常出現的情況是:我能準確寫下每個單詞(生詞也可以通過讀音猜嘛,對吧~),但是其實並不理解句子含義。也就是說,我不知道我寫了點什麼,杯具Orz

唔。。下面是我自己的聽寫方法哈,也寫下供參考,嘻。

聽寫方法:

1)首先找到合適自己的材料~ VOA有special(慢速)、standard(常速)之分。先從慢速開始,正確率至少在80%以上再開始常速。事實上...儘管我的常速正確率在80%以上,但是聽慢速還是會有很多生詞,所以有很多同學都是慢速常速都會聽寫。

不過話說,雖然我本人熱衷VOA。。也有老師給我推薦CNN student news,主要是因為VOA是給二語學習者用的,而CNN是給本土學生講的。。

2)看下這篇VOA的題目,有的地方會給出生詞,可以先預習下,然後第一遍聽大意,二三遍一句句來,直到完全把整篇內容聽寫下來。然後再聽一篇檢查語法、拼寫等~

3)最重要的一步!!核對聽寫內容,並且做好總結歸納!!推薦嘗試翻譯~(這樣你才能知道你到底有沒有理解文章內容)。

=====update=====

關於總結

首先是核對,就是一個單詞一個單詞校對。總結,就是記下不會的表達、生詞。過兩天回顧一下。


update2015/4/6

我從大一暑假開始的3年間幾乎每天聽寫,只因為幾次沒有電腦或網路中斷過。

現在已經不每天聽寫了,已經投向大量閱讀和口譯筆譯,偶爾會聽寫幾篇玩。

聽寫可以鍛煉全方位的基本功,學語言的同學們都可以嘗試一下。

「聽寫」和「聽力」是不太一樣的,能聽懂不代表能寫下來,而在一定程度上,聽寫水平高低很能反映聽懂了多少。很多人擔心聽寫會讓人死摳單詞而忽略整體,我覺得「死摳單詞」可能會出現在剛開始聽寫的那個階段,聽力水平和辭彙量跟不上,為了聽寫出來必須死摳單詞,這個問題隨著能力提升自然就解決了。當然,如果聽寫方法太敷衍,那聽寫真的是一個吃力不討好的學習方法。

先貼個聽寫統計,截止2014/8/25

看看我是怎麼一路聽寫過來的,汲取一點動力吧,也可以嘗試我寫的這些聽寫工具或者方法。

下面主要從聽寫材料、聽寫速度(聽寫一篇1分鐘左右的音頻所需時長)、聽寫步驟、正確率等方面分四階段來記錄一下我近3年的聽寫。(文末還有【聽寫工具選擇】【聽寫材料選擇】【可以有的聽寫方法】總結)

---------------------------第一階段-----------------------------

我的聽寫從專四和慢速VOA開始。因為專四聽寫要手寫,所以每天一張A4紙對摺,一半聽寫,一半用來簡單總結(主要是生詞、新鮮的表達)。專四聽寫練習之外的聽寫都是在線聽寫,因為手寫要自己校對很花時間,整理複習也不如在線的方便,於是開始找在線聽寫工具。

先找到了可可英語,聽了一陣子,發現可可雖然資源挺齊全但原文和音頻的校對沒有做好,提交後總顯示錯很多,而且遇到生僻的人名、地名也沒有提示,一篇聽寫里多次出現不會的人名地名讓人莫名心灰意冷,雖然會告訴自己學到就好,但看到正確率太低總是不爽的……

後來就發現了滬江的在線聽寫,叫做聽寫酷,資源比較齊全,而且更新也很及時,重要的是它的聽寫界面比較友好,而且有hints,會給出生僻的人名地名,原文和音頻的校對也有小編做好,基本上沒有差錯。在線聽寫就妥妥的選擇了滬江。

之後我的聽寫絕大多數都是在滬江完成的,期間也用過一些其他軟體,覺得還是認準一個聽寫工具比較好,容易養成習慣,也方便整理複習。

專四考完之後專攻慢速VOA和標準VOA,每天各一篇,每篇長度約1分鐘,每篇聽寫要花差不多半小時;先整個聽一遍再開始聽寫,看難易程度差不多聽5秒鐘或者一句話、半句話暫停打字,有聽不出的單詞就復讀,如果實在聽不出是什麼單詞就循環復讀,按讀音寫出單詞,有時候還是能寫對的,如果用chrome瀏覽器的拼寫檢查的話,右鍵一下搞不好就能看到正確單詞,生僻人名地名看hints;聽完後再聽一遍音頻自己校對再提交,主要檢查有沒有漏掉介詞,a,the有沒有聽混之類的小錯誤;機器校對後整理生詞和表達;第二天聽寫之前順手把昨天聽的複習一遍。當時正確率慢V穩定在95%,標V穩定在90%;

---------------------------第二階段-----------------------------

當慢V花的時間越來越少、標準VOA正確率漸漸靠近95%時,我開始放下慢V,每天聽一篇標V和一篇BBC,每篇長度仍舊約1分鐘;標V省去泛聽步驟,打開直接就聽寫,一篇標V花的時間盡量控制在20分鐘以內,一篇BBC差不多半小時。正確率標V穩定在95%,BBC看選材波動但基本在90%以上,要是小編選材有採訪,被訪者有口音或者語速超快那基本就85%了。

到這裡為止,我已經能感受到聽力對「聽說讀寫」的提高,聽力提高是肯定的,「說」主要是因為聽得多了口音神馬的都浮雲了,泛聽的時候跟讀也是個好方法。讀寫能力的提高主要是因為積累了辭彙和表達。後來,我閑不住加入了滬江聽寫酷的小編,負責翻譯,於是「譯」也顧上了。說實話,回頭看自己當年翻的東西真是要以頭搶地的……基本是順著原文,語句很僵硬,雖然說比機器翻譯是好一點……滬江的大部分聽寫材料都是有譯文的,但是小編水平參差不齊,有的簡直就像機器翻譯,所以參考的時候還是帶點鹽,要是覺得小編翻得不好就,就算了吧……

這一階段聽寫大概也是瓶頸期,看不到明顯的進步(正確率和聽寫速度)多少會有點無聊,好在我那陣子比較折騰,加入了小編隊伍新鮮感爆棚,聽寫自然很積極;開始涉獵各種聽寫材料,SSS(科學60秒)、經濟學人、英文歌、有聲書、演講、TED、詩歌、聖經……每天都很期待聽到新的材料。

---------------------------第三階段-----------------------------

後來,後來我就要準備考專八和高翻了…………

專八和高翻都沒有聽寫題。

專八這裡就不多說了,有在準備專八的童鞋記得mini lecture的筆記多練練。

但是準備高翻改變了我的聽寫步驟,而且我又重新開始聽慢V,但重點已經不在聽寫原文上:

第一遍聽寫時準備紙筆練筆記,聽完後馬上看著筆記用英文複述;

然後開始聽寫,慢V聽寫已經基本能在10分鐘內搞定了,而且正確率基本接近100%,就算錯了也差不多是標點破折號或者a,the之類的小詞,對比自己剛開始時的速度和正確率,看到這樣明顯的進步真是太感動了!

聽寫完後看著原文視譯,再看一眼小編的譯文吐個槽的。

標V的筆記還能跟上,BBC的筆記才試了一篇就要仰天長嘯了,於是BBC還是按原來的步驟來,不做筆記了,看到選材相對完整的就聽寫完視譯。

---------------------------第四階段-----------------------------

這個階段是:考試都過去後開始偷懶了……而且因為學日語和法語的關係,英語聽寫已經減到每天一篇BBC,也不再練口譯筆記和視譯,但是正確率和聽寫速度都有提高,現在每天起床吃完飯第一件事就是做聽寫,習慣了就好。最近時間緊,BBC聽寫已經開始打開就聽寫,寫完就提交,提交後才看著校對後的聽寫稿完整聽原文,整個過程式控制制在15分鐘之內了。

【聽寫工具選擇】

我找的是在線聽寫工具。

挑選時考慮以下標準:(還沒找到符合所有標準的……希望以後的工具功能越來越全)

1.資源豐富(比如有VOA special,VOA standard、BBC、專四專八等主流聽力材料);

2.更新及時;

3.能夠即時提交得到校對結果,並且機器校對結果沒有太多bug;

4.原稿與音頻無限接近(直接從VOA官網扒來的原文和音頻是會有些許出入的嗷);

5.方便複習(如查看聽寫記錄,聽寫筆記,打包下載等功能);

6.音頻支持變速;

7.智能斷句、復讀功能;

8.生僻人名地名給出提示;

9.聽寫文本規範完備,比如對數字、標點、時間等有明確規範,減少機器校對誤判,也是對聽寫者在細節之處的訓練(讀過The Elements of Style之後覺得正是細節之處高下立分)

10.界面友好,沒有任何廣告干擾。

【聽寫材料選擇】

做聽寫練習時一定要找適合自己聽寫的材料,太難的太簡單的聽寫都沒有多大意義,也不要簡單地挑聽力材料來做聽寫。找對材料後就別猶豫了,開始聽吧。

我選材料考慮以下幾點:

1.音頻長度在自己可接受的範圍內(和自己的聽寫速度有關,比如我能接受半小時內聽寫完畢);

2.泛聽一遍能聽懂大致意思:就是說主題不是自己毫不關心的那種,並且語速有挑戰性但是也跟得上,可以跟讀來檢驗是否適合自己;

3.真正聽寫時遇到的生詞量在自己的可接受範圍內,不要聽寫完了一整理生詞多到都不想複習。

【可以有的聽寫方法】

1.聽寫前先整體聽一遍。期間還可以練習口譯筆記或者跟讀。

2.開始聽寫。

i.把握節奏,不要一直聽一個單詞就暫停音頻敲字,盡量做到一句話或者一個分句(起碼要一個片語吧)為單位暫停聽寫,當然也可以邊聽邊寫,有的段落語速稍慢完全可以聽完就敲完。

ii.遇到聽不出的詞怎麼辦?聽一下整個句子猜猜意思,實在寫不出也不要空著,多聽幾遍根據發音寫出你猜的單詞,不死心的可以在用拼寫檢查或者模糊查詞追查到底,但也可以就這樣寫著等校對後來看看正確的單詞是什麼,保證印象深刻。

iii.有口音怎麼辦?要淡定!!口音也是很有規律的,可以把有口音的那段話翻來覆去聽幾遍,發現哪些個音節總是被發成什麼音就能順利聽懂了。這也要靠積累,實在聽不懂的可以先空著嘛,記得校對後看著文本多聽幾遍熟悉這種口音。

iv.注重細節,養成良好的書寫(打字)習慣。別放過標點、大小寫之類的小地方。其實平時用word也可以多注意一下,標點如果位置不對多了個空格什麼的word是會劃線的……

3.校對後總結生詞、片語、經典的句子之類的。

4.翻譯,甚至回譯。翻譯比聽寫更花時間,但這個提煉的過程也實實在在能提高中英文表達能力,也能讓自己注意到光聽寫可能注意不到的句式結構。回譯是看著自己的中文譯文再翻回英文,最好是第二天把原文忘得七七八八了再譯,可以檢測自己昨天整理的生詞片語有沒有掌握,提高英文表達妥妥的。

5.複習。複習有好多方法,我比較懶,一般是重新聽音頻,看看整理的生詞就過了。比較徹底的方法是二次聽寫,看到與前一次相比的進步是不是特別有成就感吶~

暫時想到這些,有新的想法會再修改。

另外,有人問我聽寫戴不戴耳機,說戴耳機聽得清楚些但會不會適應不了日常生活有干擾的環境……我說,想得太遠了_(:з」∠)_我一般宿舍有人就戴,不想打擾她們,沒人就無所謂戴不戴……

我盡量寫了很多細節,希望這樣大家參考起來也更有價值,但最重要的是

開!始!行!動!

在我剛開始聽寫時,看到一位大牛說:「在聽寫不超過500篇以前不要來找我問聽寫沒見效果、聽力不見提高怎麼辦,因為我只能說,繼續聽!!」聽寫確實比泛聽要辛苦,但是堅持下去得到的成果是很可喜的喲~

最後貼個聽寫卡,截至今天(2014年8月25日)


首先要批判一下效果論,很多人在討論方法的時候喜歡看效果。我學習英語的時候是不去只分析方法的效果的,我不認為有效果不好的方法,只有行動力是否足夠強的人。當然在一定階段,針對一定水平的讀者,也的確會有相對合適的方法,但是如果你感覺自己像個顧客走進商場購物似的挑方法,我覺得是挺三觀不正的一件事情。

(關於這一點的詳細論述,有興趣可閱讀文章:

[165]不做方法控:給英語學習拖延者的信

[165]不做方法控:給英語學習拖延者的信

[169]不做方法控:給英語學習拖延者的信(2)

[169]不做方法控:給英語學習拖延者的信(2)

[163]佔有與使用:談英語學習材料的收集癖(1)

[163]佔有與使用:談英語學習材料的收集癖(1)

[164]佔有與使用:談英語學習材料的收集癖(2)

[164]佔有與使用:談英語學習材料的收集癖(2)

其次,我認為我們在領域中探索,出現的許多迷茫,有一部分是出於丟失了宏觀信息導致。也就是我們光見樹木不見森林,所以就是在瞎搞。比如說,就聽寫而言,是掛在聽力下面的一個小分支,那我們對於聽力有什麼樣的理解?有什麼樣的認識?你是否想過什麼是聽力呢?聽力在一門語言中的作用是什麼?不要給我背老師們一直告訴你的並且你照單全收的答案。

人們對於宏觀結構容易被大腦接收,金字塔原理就是說的這個道理。

我把聽力分為兩個類型,被動地聽與主動地聽;並且提出了三個層面的聽力問題,a)
字與詞的識別層面;b) 基本語義理解的層面;c) 深度語義理解的層面。也就是說,聽力好,到底是什麼好,好在哪裡,是有講究的。這裡不展開論述,有興趣可以看文章。

([036]聽的功力與層次——聽力升級作戰方案

[036]聽的功力與層次——聽力升級作戰方案

[118]「聽力-難」問題:關於聽力訓練中的幾個問題的說明

[118]「聽力-難」問題:關於聽力訓練中的幾個問題的說明

我把聽力中的「難」的情況也分為了4個主變數,也就是我分析了學習者認為難,是為什麼難。這是118文章討論的問題,這篇文章得到了一位AIIC會員也是同聲傳譯譯員的好評。

如果你看明白了這兩篇文章,知乎上關於聽力的問題你基本上不用看了。我給的是一個分析的框架,是一個戰略上的思考方式,戰略上對了,剩下的就是看你的執行力了。

第三,回到聽寫上來。關於聽寫我在036文章中的末尾有談到,但是未展開,這裡也具體地說一下。

如果你對聽力有一個整體結構的理解,你就會發現,大部分學習者,對於聽寫主要工作的層面是在第一和第二層面,即a) 字與詞的識別層面;b) 基本語義理解的層面。如果是一個新晉的聽力訓練者,那基本上就是的折騰字與詞的識別層面,順帶沾了一些基本語義理解。

也就是說,你聽寫完了以後,對於句以及句以下粒度的信息會比較清楚。說白了,聽寫要起效果,也就是起這一部分的效果。你對詞抓的準不準,你辨音是否辨的好。

初級的學習者練習聽寫可以加強第一層面,即字與詞的識別層面的能力。因為有可能聽了一個學過的詞也不知道是什麼,你需要建立關聯。這會是一個很費勁的過程,但是也是一個慢慢提升的過程,很多人熬不過去,然後說聽寫沒有效果。所以你如果是個聽力的登山者,登山走到這裡,你會看到很多人的屍體,躺在路邊。

如果你對一個材料基本上生詞都認識,那我建議在聽寫中,多強化訓練句子級別的聽辨。就是你要讓自己跨過第一層,邁向第二層,也即基本語義理解的層面。聽寫上怎麼操作呢。循環一個句子十遍再寫下來已經對你的提升沒有太大幫助,你應該讓自己以儘可能少的遍數聽,並且儘可能多的寫。就是比如,一句話,聽一遍就開始寫,而且盡量寫準確寫全。一句話開始可以短,三四個詞,到後面可以盡量地長。一開始可能你要聽三次,到後面,你能一次聽完寫完。為什麼要這樣做,只有跳出了字詞層面,我們才能從純粹的聽寫,向聽力過渡。

(上面兩部分是相互交替的,就是你可能在來回的跳轉。)

當你開始試圖這麼做,你其實是在努力向第三層跨越。因為你要想完整地寫下一個句子,你已經在逼近語義了,而語義才是聽力的目的所在啊。到第三個層面,就是交流層面的聽力了,材料在說什麼,先怎麼說,後怎麼說,表達了幾個意思,是什麼樣的觀點。這個能力其實不是聽寫能練習到的,所以有些譯員認為聽寫沒有用,是因為他在這個層面討論聽寫。而有些學習者認為聽寫沒有用就是因為他很懶。

第三層是宏觀聽力了,其實不完全是聽力的問題,因為你聽漢語有的時候也會走神聽不懂的,對吧。同時,我們在學習外語,所以一二層面永遠都會有Bug出現,需要你去修補。所以如果你在三層面折騰,你需要偶爾靠聽寫,精細修補一二層面的細節。

第三層面有點接近我說的自由聽力的感覺了,但是「聽力-難」問題始終是存在的。118文章也是我在練習口譯時的感悟。所以你不要指望一鍵刪除的那種藥到病除的良方,因為這本來不是你的母語。昨天@Jimmy杜爭鳴老師發了一個微博,關於郵箱上「每天5分鐘學英語,一個月後大不同」的,Sina Visitor System
。我還想到某詞典上的廣告,每天5分鐘一個月聽懂CNN。我覺得這就是拿簡單條件在篩選傻逼然後騙錢的……

網上關於聽力的文章太多,可是感覺看了不少還是沒有從原理上講明白。我於是乾脆自己寫了,我覺得如果你能把這個結構理清楚,關於聽力也就那麼一回事。感謝前輩們不懈的努力,寫了那麼多,還是讓人感覺雲里霧裡,可能他們都不是學計算機的吧……=-=


沒想到會收到這麼多的贊,謝謝各位。

我並不是什麼英語學習的大牛,很坦誠地說:我高考英語口試只考了59分(滿分100)。

只是上大學以後經過努力,提高了自己的英語水平。有些方法我覺得挺有效果的,所以和大家分享。有錯誤的地方,請多指教。

英語學習方面的各種問題,靠譜關注 @惡魔的奶爸

增添相關評論區里的內容:

耗時:

全部步驟下來:

前期2-3個小時,潔癖症和強迫症犯了,就奔著4個小時去了。

後期覺得容易了,也沒啥進步了。就敷衍了事,10分鐘都有過(就聽了幾個感興趣的事兒),平均差不多半個小時。

背景:

基礎很差的英專學生,某學期散文分析差點兒掛科。

提示:

這是我大學時候做過的事情,我現在已經畢業N年,並且畢業後,沒有從事英語相關的工作。

Listen Key 的缺點:

打開時間慢,保存的聽寫記錄有限。

Listen Key 的界面:

我的乾貨

材料:BBC World News 常速 下載地點:普特

材料優勢:新聞的重點選擇性以及播報的連續性

全世界每天重點發生的事,無非是:

某地戰爭/恐怖襲擊,死傷人數,對戰雙方各自立場,人民悲慘生活;

某組織或國家出台的各種政策和規定;

某國又做了什麼坑爹的事,為啥做,誰受益

剩下瑣碎的就是醫療衛生,娛樂八卦以及社會奇聞異事等。

這個只要你每天稍稍看一下中國新聞,就不會聽寫時,聽了很長時間卻不知所云。

聽寫軟體: Listen Key

軟體特點:自動糾錯,自動出正確率。

步驟:

1、泛聽一遍。

2、一句一句聽著寫。做不到就幾個詞幾個詞聽著寫。聽不懂,重複聽3-10次,還聽不懂,放棄。後期練習聽2-3句,再寫。

3、將原文粘貼到聽寫軟體里,糾錯。

4、將錯誤歸類:發音問題,介詞,冠詞,人名,陌生單詞等

5、將不認識的單詞記入有道詞典單詞本。

持續時間:9個多月

效果:

1、堅持一個月以後,聽力正確率由65%上升至85%以上。後期保持在97%左右。(遇到印度和日本人說話,還是妥妥的被碾壓)

2、掌握各種新聞報道的基本句型。

3、看美劇,電影,TED演講,不用字幕能看的八九不離十。

困難:

瓶頸期很難堅持,每天告訴自己我是在用正確的方法做正確的事。

問:是否會提升口語?

答:把聽寫的文章都背熟,每天練習那幾個基本句式,很快你就會變成業餘的新聞播報員。

問:是否會提高閱讀能力?

答:不能。

問:是否會提高寫作能力?

答:僅僅是打字時,單詞拼寫正確率大幅提高。

問:那我到底要不要聽寫?

答:如果你對英語沒有多大興趣,不要用這種耗時耗力的方法折磨自己。

還有啥沒想到會再繼續補充。


感覺應該效果不錯吧,可是我比較懶,覺得費時間費心思,所以沒有往這個方向走。


還是泛聽比較輕鬆,一天聽上8個小時,滿滿的享受和滿足。慢工出細活。聽寫這事,


可能我還是不會碰,比較泛聽一樣能達到效果,而且更加人性,考試的人可以聽寫。


馬婕的答案已經很好了,我來發個進階版的供參考,大牛見笑。

(參考水平:四六級550+。答主六級620。)

我的聽寫是準備托福期間做的,開始選的是VOA standard,後來聽寫過一次就覺得太慢了。於是改換Scientific American 60-Second Science,科學美國人。下面按具體細節寫一下。

材料:Scientific American 60-Second Science,科學美國人。本材料只有一分鐘的長度。

來源:網上打包下載(一般會有按月分類的zip文件),此處版權應不是問題,因iTunes可以訂閱。

軟體:和題主一樣,Aboboo,覺得挺好用的。

步驟:

1、打開Aboboo(……)注意它的自動切割可能對於語速快的材料偏差較大,需要手動調整。

2、從頭到尾,泛聽一遍。

3、切掉前後的片頭片尾,逐句聽寫。注意SSS語速快句子長,必要時可以切割成半句話作為聽寫單元。選中聽寫單元,連續播放10遍,同時敲鍵盤聽寫。

4、全篇聽寫完後,從頭到尾播放一遍檢查,之後檢查正確率。

5、糾錯。由於SSS科學名詞太多嚴重拉低正確率,所以不要太在意這些細節。注意細小的介詞和冠詞,以及嚴重聽錯意義的地方,重聽十遍以上,並適當記錄(對,我沒記……)。

花費時間:二十分鐘到半小時

堅持時間:……不到十篇。

是因為正確率上得太快辣!第一次聽,mlgb這tm都是什麼!來回來去改正確率只有六七十,聽到第五篇已經是八十多了,到最後一兩篇是92%,而且全是科學名詞錯誤,遂放棄此辦法。

進階辦法:聽讀

為什麼要聽讀?尤其是看到後面,或者自己練習之後,你會發現這是完全反人類的一項活動……

因為我深信一個道理:你能說成什麼樣,就能聽懂什麼樣的。事實證明這個道理非常有效,短暫練過聽讀之後,我對SSS的泛聽水平從四五成上升到七八成,術語不多的可以基本全部理解。而這只是短期效果哦,聽讀還能夠練習發音、連讀等等口語技巧。也許練多了都可以達到簡單聽譯的水平?

Warning:此方法需準備大量水。

材料不變。

軟體:Goldwave(網上破解版應該是有的)

步驟:

1、連續泛聽五遍理解大意

2、切割成跟讀單元(同上聽寫單元),一句一句跟讀。每個單元連續放十遍,跟著狂讀。第一次絕對舌頭打結,慢慢就好了。十遍之後自己嘗試自己讀兩遍,如果沒有達到原版的八成左右,再來十遍!

3、最後通篇讀三遍。

嗯請一定記得喝水!血淚教訓!有一次直接說不出話!

花費時間:每篇一個小時,而且對周圍人干擾有點大。(一分鐘的材料花一個小時我也是蠻拼的)

持續時間:大概練了十篇。

怎麼又感覺半途而廢了朋友!……其實是,一,到後來提升不大了,基本上句子放到第五遍就能流暢地跟下來;二,就那麼幾天準備托福,就去比基尼考了……

效果:

1、托福聽力,一次27分,一次29分。

其實不光是聽寫的效果辣!我還大量看無字幕的材料(其實是課堂錄音我會亂說?)。

2、和各色人等交流沒什麼壓力

這個涉及到口語能力,按下不表。已經適應了美音超快語速,聽過一次印度人說話就很習慣了。不過後來我發現,最難的不是印度人日本人的英語,是tm義大利人啊(沒遇見過西班牙人,可能類似)!一半兒tm聽不懂啊!

3、無字幕材料爽呆!

譬如各色新鮮出爐還沒字幕的美劇、TED,都用來娛樂了!後來在iTunes上訂閱了SSS,再一聽,咦沒訂閱錯吧?感覺語速下降了一半。

不過術語較多的還是有一定壓力,大意不會錯。

無論是什麼方法,學英語的精髓都在於堅持。聽寫尤其是一步一個腳印的學習方法,做好計劃,按步執行,你會收穫你應得的。

題主如果起步略低,可參考使用VOA Special(奇慢),VOA Standard(美音選用)和BBC News(英音選用)。托福TPO錄音也可,就是太長了五分鐘估計聽寫要寫一兩個小時,我是受不了……

(談到英美音,多說一句。答主我原來根本聽不懂英音,自稱英音無能星人,其實多聽就懂了)

這篇答案希望能夠對水平較好不知如何繼續提高的知友有幫助。

不過人都有從起步到進階的這個過程,說不定你也可以留著這篇答案,等到時候了再使用嘛。:P

各位學習愉快!

-----8月26日更新-----

首先第一次自知收到了至少兩個反對,也是笑了赫赫。

寫完這個答案之後想起來五年前做過起步版本的聽寫和跟讀,也順便分享一下吧。

材料:新概念重點句 大概就是書店裡賣的那種新概念配套教材。

軟體:……磁帶和復讀機。五年前還是神器呢

方法:

因為是逐句的文本,並不用切割。一筆一本,每句不間斷復讀十遍同時寫下來。每天十句。之後糾錯,做標記,錯處多次朗讀,模仿磁帶語音。

花費時間:每晚30分鐘。

堅持時間:一個學期上下,好像是練完了對應二冊的整本書。四個月了也有!誰說我半途而廢!

配套練習:聽讀

方法:每天抽半小時到一小時的時間,複習前一天晚上的十個句子,每句跟讀十遍。

效果:時間太久有點記不清了,但到後來筆頭聽寫已經不太用做了,可以直接聽過兩三遍之後複述出來。這個材料本身的好處是,貼近生活,很多值得注意和練習的連讀和略讀;發音純正,可以練習語音語調。

好了這樣補充之後也比較全面辣!


我要怒答這個問題。首先,本人是苦逼的出國黨,所以托福什麼的要想上好大學,那肯定得要100以上啊打底的!可惜的是我英語基礎一直不太好,所以第一次托福聽力才16啊!心裡千萬草泥馬狂奔的感覺!後來去機構補課,主要是補基礎。

我的建議是托福聽力20分(65%)以下的,沒什麼好說,問題1:辭彙+音 問題2:語速

這兩個還好解決,但是我建議在這個階段最好不要聽抄,你會想死的。如果是VOA慢速還可以,托福科學美國人就省省吧,TED更別想了。

狂背單詞,狂聽一段時間。等你的基礎上去了,有22-24分左右(聽出來60-70%),就可以開始聽抄了。

聽抄要求:TPO20之後的lecture隨便。2個小時不許走神(包括不許吃東西,喝水,上廁所)17-22s一個section。最多聽三遍。

第一遍不做筆記,純聽,盡量憑記憶把原文一字不漏寫下來。不行也要至少完成主幹,從句可以先不理(很難我知道)

第二遍補充你的句子,細節之類的

第三遍確認句子的正確率是否達到90%以上

然後對答案,看看自己哪裡沒有聽出來。一般來說5-10天出效果。

這個方法,是我兩個老師教的,兩個都是大神一般的人物。我初次嘗試,一個感受--想死。不過只要你堅持下來了,聽力29、30隨便拿。我現在雖然還沒有考試,不過根據模考,我也不會差到哪裡去。所以,如果你真的想練好聽力,沒別的,就是要把自己逼到死才能出效果。語言學習,沒啥捷徑,關鍵是靠多練。

禁轉


做dictation是很能訓練聽力的一個方法.第一,你可以精聽每個單詞;第二,每次聽寫出一個句子,都得注意裡面的語法.這是因為要做到準確無誤,很多語法的小細節都是要注意的(比如第三人稱單數,名詞複數等).

明顯的對英語的幫助就在於聽力能力的提高和一點點語感的培養吧..

當然要想全面提高英語光是做dictation是不夠的.要選擇適合自己的文本,慢慢提高難度.對於聽寫文本裡面的單詞,要進行有意識地積累,多背誦.

閱讀 口語和寫作能力都重在實踐.多讀多講多寫就是了..


有效果,但效率較低。聽懂了,自然會寫,又何必再花時間寫下來; 聽不懂,肯定不會寫了,又何必在那苦苦地折騰


分享一下真的起作用的聽寫方式。

先說乾貨:聽寫時候,寫不寫下來無所謂,簡單的略過去,或者用速記,沒聽出來的地方要反覆聽,直到你確定你聽不懂,聽得出的生詞立馬查意思。然後繼續猜測上下文的聽,等你到能聽懂的極限了,再去看原文。

先說一下我是高中就開始做英語聽寫,後來學德語也聽寫,反正基本對我語言水平影響甚微。。

最近鼓搗德語版生活大爆炸,因為沒有德語字幕,發現偶爾去查的兩個詞記得都很深刻。。

然後又去試了精聽沒原文的tagesschau新聞,然後效果也不錯,出現生詞或者不熟悉的詞一下就記住了。然後糾結了下德語練習的方式,因為我做有原文的聽寫效果奇差。就跟沒做過一樣。。但沒原文的總是不能全聽懂。然後拍腦袋一想,我可以把有原文的當沒原文的去聽,就都解決了。其實問題就在於有聽力原文,你對生詞就不會不求甚解,聽寫完了再看一遍,生詞查一下。。完全不會加深記憶。。。就算你是先查再聽寫還是一樣,不會加深回憶,只有你聽的那會很想知道,然後大概的查和猜印象才會深。。。

然後我又去試了一篇有原文的新聞,邊聽邊速寫,簡單的辭彙用縮寫這樣,出現生詞立馬查。。聽不懂的地方反覆聽。。。反正就是當作沒有原文那樣不求甚解的查,最後再對比原文檢查沒聽出來的。。。

生詞記憶力加強很多!

所以我在想,都是聽寫有人有長進有人沒長進,估計就是原文依賴過度的問題。。。

更新1-16

聽過一個live講到提高辭彙量大多數大牛是覺得靠背單詞沒用。。。我通過聽寫也感受到了真的聽寫比較能記住,特質我推薦的聽寫方法,而閱讀的話,記憶會稍微差一點,因為你要是找一個小說讀,那你會到後面懶得查單詞看劇情了,如果做精讀,那你得真的因為有考試逼著。。。而普通的聽寫,就和精度一樣,又無聊又難堅持。。。所以我這個方法1可以抓住好奇心讓你在聽完之前都保證有興趣,2辭彙記憶非常好。


不同意「餘三川」的回答。

「聽懂了,自然會寫」——有的時候以為自己聽懂了,其實沒懂,不寫一下自己都不會發現;如果真的聽懂了,代表這種語法結構你懂、這些單詞你認識,但是會懂不一定會自發地用、認識不一定會拼,所以「寫」是檢驗真懂假懂的方法。

「聽不懂,肯定不會寫了,又何必在那苦苦地折騰」——聽不懂,肯定不會寫,沒錯。但是聽寫的目標是為了以後能聽懂,為了進步。所謂「苦苦地折騰」正是學習的過程。當然如果學習過程真的給你苦苦折騰的感覺,那麼你要反思一下學習方法了。真正對聽寫入迷的人,是有一股「非要弄懂」的精神支撐著的,而且弄懂了之後是樂在其中的。這是引用鍾道隆先生所說。他還說,你覺得一篇文章能聽懂大意,有幾處非關鍵的聽不懂無傷大雅,也不想去弄明白,這麼做英語水平是沒有進步的。妨礙你英語水平進步的,正是那些「聽不懂的地方」,它們散布在各篇文章里,有時候會重複出現,你弄懂一次,以後都懂了,就是進步;你不弄懂,下次碰到還是不懂,就沒有進步。

(上述表述中引用鍾道隆老師的理念之處,不是老先生的原文,是我根據記憶複述的)。


不抖機靈,用我自己的親身經歷總結出來的幾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首先,英語水平很不行(注意我是說真的,不是平時你謙虛的說法),但有一些高中基礎的同學,做聽寫等於自殘。浪費時間,沒作用,心理痛苦。這個階段該去認真夯實基礎,辭彙量聽說讀寫幾個方面都要。我

自己經歷的這個階段,是在大一的時候。大學前家鄉的英語教育水平簡直一渣…可想而知大一上英語課的壓力…我也在上大學後第一次知道聽寫的存在…下決心堅持聽寫但根本堅持不下去好么!!因為那個時候我連單詞的發音都不熟悉啊!!!第一次在課堂上聽寫,簡直痛苦不堪,連一句完整的話都寫不全。後來課下做了一篇慢v聽寫,連大意都把握不住,根本堅持不下去。沒辦法之下,我放棄了聽寫,背了些單詞,錄下自己讀單詞的聲音反覆琢磨自己的發音。暑假時聽新概念2並跟讀了一小部分但時間不長,因此雖然小有進步但還達不到質變。但我終於能分清英音和美音了…淚…

然後,大二出國交換了一年(非英語母語國家),學L3時與老師最便利的溝通語言是英語,然後走上了硬著頭皮用L2學L3的道路。同時,也看了很多英美劇(這一步對水平到了一定程度的同學可能沒什麼效果了,但對於第一階段的同學真的很有用啊,讓你知道英語到底啥樣)。大二交換回來,我的英語各方面都感覺到了提高,也憑藉這一年半裸考擦邊過了六級。

此時,過渡到第二階段。有英語的感覺了,辭彙量也有一定積累,此時我做慢v聽寫才稍微跟得上(沒辦法基礎太差時去做聽寫落下心理陰影,一直對聽寫挺恐懼),但我還是沒堅持,因此也在這個階段一直原地踏步。

真正讓我走出這個階段的是專八失利,如同當頭棒喝,加上後來第一份工作不滿意辭職,報了雅思在家複習。此時開始做雅思聽寫。做了半個多月,的確有進步,但還不夠。考完雅思後還是對自己的聽力不滿意,決定繼續練習聽力。

到今天為止,在滬江聽力酷上聽寫剛好一個月,慢V正確率能達到90%,標V80多,BBC正確率比較不穩定,集中練的也是BBC。

也許在許多大神看來我這點進步不值一提,畢竟我也承認自己是英語渣。但對比起四年前的我,從一個連單詞發音都發不準的小白到現在摸索出一點學習門道,希望能給需要人提出一星半點自認為不錯的建議。

最切實的感受就是,堅持做聽寫沒有感覺到立竿見影的效果,但絕對有持續細微的影響。學語言對大學數人來說,尤其是成人,都需要一個相對漫長的過程。總結是:語言學習一定要持續,否則一切回到解放前!一定要把量變維持到質變!

還有一點就是:不要浮躁!摸清自己的水平和學習情況後,要按質按量執行計劃,不要因一時得失輕易灰心喪氣。要想在相對短的時間內達到質變,每天的學習量要相應增大;要是每天無法保證太多學習量,就要做好相對漫長的學習過程的思想準備。

最後的最後,摸清且正視自己的英語水平,勇於摸索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

PS:每一個不驕不躁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如一日學語言的同學都是天使T_T 我愛你們!加油!!!


自己的情況,準備出國,有半年時間準備英語類考試,但本身英語很水。。。

聽寫練習+背單詞三個月(期間每天基本是7*12的時間),練習材料僅包括托福聽力材料和VOA,從剛剛過六級的430分的水平提升到托福100分的水平。

聽寫顯而易見的好處:1聽力,杜絕感覺聽懂但實際沒懂的假象,提升聽力水平;2單詞量,聽一遍,寫一遍,查一遍後記憶的單詞牢固程度會比單純記高很多;3寫作,聽寫過程中會無疑會糾正錯誤的語法,培養美式的表達習慣;4口語,聽寫過程中跟讀也會有效的糾正自己的發音。


這個必須怒答了!!!聽力是必須練習的,只有量的積累才有質的飛越!聽寫屬於精聽。

1練習前

建議至少認真聽過並模仿過至少一套語音語調訓練。對你聽寫很有幫助。

2選材

這是江博老師推薦的 我只聽過那個中級和新1-3

華東師大的 英語聽力入門step by step

外研社的 英語初中高級聽力 listen to this

新概念1-3

平時為了方便我用的手機軟體有 每日英語聽力 裡面材料很全 可變速可斷句有聽寫模式

還有 umano 變速不失真 我一般用來泛聽

必須強調的是 初期選材不要難!!!voa cnn bbc什麼的都有各大模塊 經濟政治體育什麼的 我的經驗是聽不聽懂和知識背景最相關!當年聽生物化學類老子是怎麼也聽不懂。可是涉及美容化妝購物什麼的那可是……

3練習時 可參考專四聽寫

第一遍 抓大意 這個很重要

第二三 寫 人的短時記憶容易記前尾中間忘 你可以先把前尾 再把中

第四遍 查漏不缺

然後就是矯正了!一定要反饋!!!做好反饋筆記!

暫時先寫這些


精聽對提高聽力來說是必須的,關鍵是要有方法。

我不知道題主有沒有觀察過自己在聽英語的時候遇到的障礙有是什麼,但是一般來說障礙不外乎兩個,一個是不認識的詞,你都不認識肯定聽不懂。一個是,你認識的詞,但是沒聽出來。其實第一個問題很好解決,豐富單詞量,關鍵是第二個問題怎麼辦。

所以第二個問題才是精聽訓練的重點。一般來說造成認識的詞聽不出來的原因,主要是因為這些詞發生了連弱讀變音等現象,所以你經常會覺得,怎麼聽都聽不明白,但是一看字幕吧,全是認識的詞。那麼什麼詞會發生語音現象呢,其實,這些詞都是些很簡單的詞(are or in at之類的),它們不像實詞,因為一般都是關鍵信息,所以會重讀,也比較能聽出來,可以找一段托福考試的聽力來試試我的說法對不對。

所以針對這些現象的訓練才是精聽的重點,而且比聽寫來得高效快速得多


看樓主要的效果是什麼?過專八聽力?雅思聽力?大六大四聽力?每個側重點都不一樣。有側重的選擇聽力素材會事半功倍。

簡單分享個人考專八的聽力練習經歷,僅供參考。找到適合樓主學習節奏的才是最好的。

  1. 買一本專攻專八聽力的練習(記得當時是真題),作為精聽。依據時間進度,每天預留和專八考聽力時間相近的時間段精聽。之後對答案,每一題對的錯的原因弄清楚。之後重聽一遍。

  2. 早讀用前一天聽力的素材。大聲讀半小時。注意聽這些句子從自己嘴裡說出來和從MP3里出來的差距在哪裡。糾正發音。聽說是一體的。聽不明白,除了單詞陌生,很多時候是自己發音不準。

  3. 普特之類的網站挑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東西來聽,不管難易。這個是為了泛聽,培養興趣。畢竟語言是個工具,你不能用這個工具找到感興趣的東西,遲早也會放棄使用它。

另外,可能我是比較傳統的人吧。推薦手寫聽力內容。手寫是慢,沒錯。但我就是個怪人,總覺得每一筆筆劃的過程,其實都是大腦思考、反應、潛意識儲存的過程。哈哈哈~~瞎扯遠了。

祝樓主學習愉快!


下一部美劇,關掉字幕,聽,跟讀,反覆,聽不出來了再看字幕。


我覺得對語感的培養提高比較多。

我三年前有試過聽寫OVA慢速,但是效果非常糟糕。一篇1分鐘的音頻,我要聽40分鐘,正確率還超級低,只有60%左右。更多的時候是只挨個挨個聽單詞,也不知道怎麼把單詞連成句子。挫敗感實在太強,後來就放棄了。

現在又開始慢慢撿起來,大的句子意思已經能夠抓住。有的句子中的詞有弱讀,放在音頻中又快又短促就過去了,但是我聽寫的時候會有直覺覺得那裡應該有些什麼詞,補上以後再檢查,果然是對的。比如一些a啊of啊複數後的s啊之類的,小細節的地方都能夠捕捉得比較好了。現在的慢速正確率是90%左右。標準聽力能聽懂大意。

現在感覺就是,跟人英語對話,大部分時候都能夠聽懂,跟人英語對話雖然還有不少錯誤,但好了很多,寫作的時候好像腦子裡有自動糾錯功能,會自動避免一些錯誤。等繼續加強,思考時間變短,口語肯定也就沒問題了。


個人覺得聽寫效果不是很好,首先你聽力的原則不是知道他所說的每個單詞是什麼,而是了解他所說的含義,一些定冠詞、連詞和一些不重要的詞語如果花時間逐詞寫出反而會使你養成不太好的聽力習慣。我最近在準備高級口譯口試,感覺其對於聽力和反應能力的要求非常之高。而在準備過程中,我的注意力是集中在聽,而非記,寫下來的只是一些必要的能夠提醒我的信息。在實際交流過程中雖然要求沒有如此之高,但是方向是一致的。人的腦容量有限,聽力過程中需要把有限的腦容量用在記錄關鍵內容上,你了解的信息才能更廣泛更全面,聽力也能更上一層樓。


之前有說過,曾經堅持聽寫過日語、英語有一段時間。所以今天想來分享下自己的一點小小小小的經驗。

在這之前,我想說下,就是我不太建議初學者去聽寫,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有點太過了,效果不好,而且初學者很容易會因為難度太高而堅持下去。

例如,我在學韓語,我連最基本的動詞形容詞變形掌握的都不熟練,語法也沒學完,我就去練聽寫,這簡直是分分鐘找虐的!

我個人是覺得聽寫比較適合有基礎的人進行的精聽訓練。

說完以上之後,開始我們的主題。

1、關於聽寫工具

我個人是建議在滬江聽力酷上聽寫的,聽寫節目多,有原文和翻譯稿,可自動計時、自動修改。

當然,如果你在滬江聽力酷上找不到你需要的資源,我建議可以選擇aboboo這個軟體,這個我之前也有安利過。

2、如何聽寫

我個人非專業的做法,首先是選擇一份材料,長度基本在3分鐘以內的(這個視個人而定),每天只聽寫一篇,我的目的是為了將專註力控制在30分鐘到1小時之內,讓自己可以堅持下去。

另外,為了保持專註,我聽寫的時間會盡量選在早上,就是起床之後,這樣可以盡量避免被其他日程打擾,而且我那段時間早起之後沒事幹,恰好可以用來聽寫。

說下我的聽寫步驟(很普通的那種):

1、泛聽一遍。例如,聽寫的是考試真題的話,順便還可以做題...

2、一句一句聽著寫,做不到就幾個詞幾個詞聽著寫。總之就是能聽到啥就寫啥。聽不懂,重複聽幾次,還聽不懂,就跳過。後面提交答案的時候會著重看下聽不懂的部分,分析下原因。

3、核對,就是對錯誤的部分進行記錄,例如生詞、片語等。有時候,我還會照著自己再念幾遍。

這裡我想說一件事,因為我之前看過很多聽寫的分享是聽寫兩個小時的,但是對於我這種專註力很差的懶人來說,光是讓我坐在那裡集中精神30分鐘就很困難了,別說2小時。所以我個人傾向於不求多只求堅持下去,每天堅持小劑量的聽寫,就夠了。

關於聽寫的效果,記得我聽寫那會是至少2個月後才明顯感受到正確率的變化,從85%的正確率到95%左右;再堅持一段時間後是速度的變化,原來20~30分鐘一篇的後來基本都穩定在15分鐘一篇。

(截了上一年2月份到5月份的圖,2月份的時候基本是紅線上下波動的,然後4、5月的時候基本都在紅線以上了)

這個是數據上的,還有對於我自身語言學習來說,聽力和辭彙量都增強了(因為我聽寫完之後會做筆記),還有記憶長度也有增強,像是日語聽力考試,我基本沒動筆記錄,聽完直接選答案(我之前是圈圈劃劃的)。

最後,聽寫是一件會上癮的事情。真的,我不是瞎說。當你每天都這樣做了之後,你就會發現,你一睜開眼,身體就會習慣性地打開電腦,手指自然而然地停在鍵盤上,迫不及待地想要開始今天的聽寫。如果每天都這樣做以後,有一天沒有聽寫,那感覺就好像今天沒有刷牙一樣,很不舒服。

P.S.安利下聽寫材料,日語可以選擇滬江聽力酷日語考試真題的專題,英語推薦奶爸推的Daily English Dictation,在b站有視頻。


推薦閱讀:

英語聽力聽不懂怎麼辦?
為什麼「God bless you」的「bless」不是「blesses」呢?
[r]和[?]的發音有何區別?
如何一天背100個生詞(基本完全陌生)?
這句英語里的[with]介詞是什麼意思?You could do with a tad bit more between the brows

TAG:英語 | 英語學習 | 英語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