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博受歡迎么?為什麼?


這個問題我早在他唱北京北京的時候就開始思考,當時只是模模糊糊有一個輪廓,思考了很多天,整理成答案吧。我為什麼喜歡梁博。

作為一個心理潔癖的姑娘,我忍受不了一個 山寨版Alicia Keys的黑歷史,某網站VIP身份和槽點太多的發音 從此沒法聽她唱歌

忍受不了金志文的關係戶問題。吳莫愁還可以,這孩子很純,沒被娛樂圈污染。

第一,從氣質和人品的角度

似乎樓上的@曉野 已經說了夠多了

乾淨 純粹 的白衣少年。

儒家有一句話叫:無欲則剛

我看得到他唱歌的慾望,卻看不到他對勝利 名利 以及成功的慾望

做到這一步,對他本人而言,輸和贏已經不重要了

話說的大一點,別說選秀節目,放在整個中國歌壇,有這樣態度的,有幾個人?

他坦蕩蕩的對所有人說:我最不想和她(侯祖辛)PK,我欣賞她。

這種坦率,真誠,哪個姑娘不動心啊?

我的年齡比梁博還小,但做事是一個急功近利的人,單就這一點,我明白他的不驕不躁在這個社會實在可貴。我想成為他這樣的人。

借用一下 微博上 @假裝在紐約 的兩段話:

人之常情,得到一些東西以後,總會想要更多。所以走到現在的中國好聲音選手,大多數人言語矯飾,笑容虛偽,眼角眉梢都寫滿慾望。只有梁博,眼睛裡完全看不到慾望,安靜澄澈,乾淨質樸,淡定自然,不張揚,不炫耀,不申訴,不求告,又帶著少年意氣,將破未破的高音嘶吼出來,最質樸,卻一下子直指人心。

你看,最後贏的,是話最少的那個。他從來沒有像他們和她們一樣,說自己是大山裡來的,小鎮里來的,也沒有說過自己受過多少苦,有多熱愛自己的音樂夢想。但是最後贏的,是話最少的那個。

當真誠,質樸,純粹,和少年意氣這種東西混合在一起的時候,我是沒有任何抵抗力的

左手是人品,右手是作品。

這是他父親說的,我想他是一個有著好家教的孩子,才能有這樣的氣質和風度。

第二,演唱方面來講

梁博和黃勇的PK非常好的詮釋了酒吧式的所謂搖滾差在了什麼地方。

你縱是有千萬種花腔和技巧,唱不到心裡去,在我眼裡,都是噪音一樣的存在。

在這裡說幾句文學,可能會漏洞百出,還請指正。

突然想起來朱自清的兩篇文章,來個不恰當的比喻,

好聲音多數的學員就像《荷塘月色》

而梁博是《背影》

我們看荷塘的時候會覺得很養眼,滿篇的華麗辭藻

但讓人感動到流淚的,是《背影》,打動人心的是背影。

這種手法,叫做白描。

比如魯迅就是白描中的高手,孔乙己是典範作品。

(在這裡吐槽一句,凡是說魯迅沒文筆的,欣賞層面可能還停留在《荷塘月色》的階段。),

明代的著名小品,張岱的湖心亭看雪,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都是典型的白描。

寥寥數語 勾畫出來,直指人心。

白描是中國文學創作上一個非常高的境界。

就想歌唱里的做減法比加法更難,華麗辭藻多練練,誰都可以,但不是誰都能寫出激蕩人心的文字的。

再舉個例子,列儂的imagine 很簡單 但無數人一輩子也唱不出來

我想,中國文壇可以沒有荷塘月色這樣的散文,但絕對不能沒有《背影》

如果說這個比賽的最終冠軍是黑妹,那它已經落了俗套,和快男快女一樣。

既然是梁博,證明了 國人在音樂上的鑒賞力提高了點,已經懂得真誠多麼重要了。

在此貼出兩篇文章的選段大家對比一下

背影

父親是一個胖子,走過去自然要費事些。我本來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讓他去。我看見他戴著黑布小帽,穿著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蹣跚地走到鐵道邊,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難。可是他穿過鐵道,要爬上那邊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兩手攀著上面,兩腳再向上縮;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傾,顯出努力的樣子。這時我看見他的背影,我的淚很快地流下來了。我趕緊拭乾了淚。怕他看見,也怕別人看見。我再向外看時,他已抱了朱紅的橘子往回走了。

荷塘月色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彌望的是田田的葉子。葉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層層的葉 子中間,零星地點綴著些白花,有裊娜地開著,有羞澀的打著朵兒的;正如一粒粒的明珠, 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剛出浴的美人。微風過處,送來縷縷清香,彷彿遠處高樓上渺茫的 歌聲似的。這時候葉子與花也有一些的顫動,像閃電般,霎時傳過荷塘的那邊去了。葉子本 是肩並肩密密的挨著,這便宛然有了一道凝碧的波痕。

梁博的演唱顯然就是在做減法了,看官們,吉藝雖然不是多麼了不得的學校,但是如果他想唱技巧的話,可能不會嗎?犯得著這麼迫害自己的嗓子?

還有一點,音準是非常能體現一個歌手素質和技巧的。最能體現音準的是慢的細膩的情歌。

《征服》的第一句是梁博唱的,那音準,根本沒得說。

還有《愛要有你才完美》

還有說KTV里一抓一大把的,麻煩您給我抓來一個連著四個私奔,四五個長安面不改色喉嚨不啞,不會蹲下來咳嗽。

別說四個,兩個都成。

三。梁博與搖滾

顯然梁博的奪冠開始引發了關於真搖滾和偽搖滾的討論,對此我沒什麼可說的,我不關心。

搖滾究竟是態度,還是音樂風格,答案在各人心罷了。

這樣的爭論對於梁博本人和我這種粉絲來說,毫無意義。

你們可以說鄭鈞,許巍,汪峰全部都是偽搖,畢竟,搖滾是個裝十三的利器,你怎麼說都可以。

他能打動我就行,民謠還是搖滾還是流行,愛誰誰。

轉一句貼吧里的話吧:

搖滾在我看來是一種態度,一個自由的精神,一種對人性和文化的關懷和反省,用什麼樣的方法表達出來都可以。

搖滾可以頹廢,迷惑,憤怒,平靜,性感,青春,光明,慈悲,甚至誇張,但它必須真誠,它需要作者把自己心裡最深的情緒扒出來給你看,從這一點上來說梁博得天獨厚,因為他簡單純粹。

四 梁博與竇唯

我是個90後所以對竇唯知之甚少,但我非常肯定一點。

他們除了長相,沒有任何相似之處

忘了在哪裡看到一句,竇唯的眼裡是傲氣和才氣,梁博的眼裡是正氣和底氣

作為他的粉絲 我也希望,大家不要把中國搖滾的希望之類的話放在他身上

這個擔子太重,他扛不住。

五。未來的發展

我原來從來沒有見過哪個選秀節目的選手能得到這麼多娛樂圈大咖的加持

我在微博上數過,少說十來個了

還是那句,只有唱歌的人才知道把歌唱成這樣多難吧。

那英在國內樂壇的話語權基本上無人能敵,未來的路肯定會比汪峰他們順多了

至於上不上春晚,接什麼代言,出席什麼商業活動,就是他自己能找到多麼優秀的經紀人的問題了,換句話說,造化。)

他的原創還不錯,有一點點酷玩的感覺(我是酷玩粉),已經有自己的思想在裡面了。

不妨聽聽

八個小卦。

在他的微博里我翻到他和他女朋友的照片,單手摟著她肩,兩個人在冬天的陽光下笑得很甜。兩個人感情很好。這個照片活脫脫像是偶像劇里走出來的。一個21歲的男孩,沒日沒夜琴房練琴唱歌,不花心,和女朋友情深意長了好幾年,這種偶像劇里走出來的男生如果還不受歡迎,天理何在么,台灣就再也不拍偶像劇了吧。PS,他女朋友真的好像姜昕


傲骨!在每一次深鞠躬的軀體中透出的那副傲骨。

之前以為喜歡梁博的我還蠻有個性的,今晚的結果基本宣判我是十足的大眾口味。真值得自我嘲笑一番。如果鳳凰傳奇來參賽,估計人氣爆棚到會把梁博幹掉。我不是樂迷,喜歡竇唯、許巍、鄭鈞(沒有汪峰),喜歡卡拉OK,也無數次聽酒吧歌手唱歌。我試著解讀一下樑博,懇請@大果 老師指正。

視頻封面梁博《長安長安》120803 中國好聲音視頻近日浙江衛視發布了從未在電視上播出的完整版: http://v.youku.com/v_show/id_XNDU1ODc3Njk2.html

好嗓子

好聲音在組隊之前是盲選,所以能挑出好嗓子。四位導師的江湖地位,基本沒有什麼暗箱操作的必要。不過64位歌手裡不少是「一首歌明星」,能把個別歌曲發揮到極致,就像鄭虹,唱Adele的《someone like you》超打動人,第二輪唱別的就露餡了。對於非專業歌手來說,車輪戰是比較吃虧的。梁博發揮得非常穩定,沒有大起伏。飈高音快破音一樣,聽著帶勁。就像有竇唯范兒的歌手在唱許巍的歌,突然鄭鈞附體吼了一嗓子。

視頻封面中國好聲音梁博《花火》 視頻

很多人都說這是迄今為止唱得最好的《花火》

搖滾

梁博的唱法在搖滾圈並不少見,可是搖滾之前從未滲透到大眾娛樂領域中來,回想一下春節晚會30年,最接近搖滾的就是農民工組合旭日陽剛唱《春天裡》。其實搖滾不是叛逆,不是地下音樂,是扎紮實實的大眾需求,數數倫敦奧運會開閉幕式有多少搖滾歌曲就知道了。反觀國內的選秀,冠軍非民謠即偶像,芒果台選了好幾屆快男,最爺們的還得屬咱春哥。

視頻封面梁博 《私奔》 中國好聲音 120928 標清版視頻

唱《私奔》,真他媽爺們!

非類型

好聲音學員中相當部分是酒吧歌手。從小組賽開始,導師一方面把「一首歌明星」剔除,主要的精力就是淘汰酒吧歌手。可能我比較喜歡聽PUB現場,能快速分辨酒吧歌手的表演,這些唱功無可挑剔的好聲音慘遭淘汰,甚至引得許多觀眾懷疑是否有黑幕。如果常聽現場,就會發現這些程式化的表演「在衚衕口,一塊錢能聽七段」。

視頻封面梁博黃勇《北京北京》 中國好聲音 120907 高清版視頻

黃勇原話:「我非常喜歡汪峰老師,他是我的偶像。」你能不能不學楊32郎?《北京北京》

單純

被淘汰並不意味不好聽,只是這種風格的太多了。不難發現,導師甚至願意把相對小眾的爵士樂帶到四強,也不願意多帶一名唱功精湛的流行歌手。因此從導師考核第一場開始,電視觀眾的評價就呈現兩極化。導師的路子開始玩野了,很多觀眾卻還在回味海選階段的「單純」呢。最極端的是走到巔峰之夜的竟然沒有一名傳統意義上的流行歌手:

  • 吳莫愁--能唱高音的激情版曾軼可
  • 吉克雋逸--少數民族度黑款李紋
  • 梁博--願意唱《我愛你中國》的竇唯
  • 金志文--編完曲給自己唱的張亞東

壓根就沒發比,4個路數4種風格,如果是唱片公司來選肯定吉克雋逸會奪冠,如果藝術人生來選金志文會奪冠,如果大眾搭著媒體來選,不看唱功不看星途,這兩位真正歌唱好的政審過不了--隱瞞了職業歌手的身份。就剩下一個獃獃的梁博和一個發瘋了的吳莫愁。

真誠是能被看見的。一個不激動,不裝,不笑,唱《我愛你中國》不覺得害臊,不會說話,既小心謹慎,又目中無人,且還算正常的人。難道不正是你我20歲的樣子嗎?誰不想回到那個燦爛的時刻。別看廣告,看選票!

視頻封面梁博《我愛你中國》 中國好聲音 120930 標清版視頻也就20歲的孩子還敢唱這首《我愛你中國》


作為一個腦殘粉就不從專業角度分析為什麼受歡迎了

文不對題地說說梁博如何能從那英組晉級到最後

-----------------------我是分割線------------------------

因為梁博碰上了傻大姐那英

那英的特點是啥都不需要大懂只要能讓她稀里糊塗地感動就好了

那英也沒啥專業的東西好教他的,這並不是劣勢

就是因為這樣梁博得以一路選自己適合的歌路

這點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因此他得以沒有被強迫著去學習怎麼調動觀眾、調動現場氣氛

因此他不需要被教導著去挑戰自己,唱那些扭來扭去的歌

他只要沉在他自己裡面,把歌唱完就好了,讓自己滿意就好了

典型被導師坑的選手有:

鄭虹——被劉歡坑去唱《如果沒有你》、劉振宇——被劉歡坑去唱《暗香》、陳斌——被劉歡坑去和徐大眼鏡唱《美女與野獸》、曹寅——被楊坤坑去唱《走四方》、丁少華——楊坤不知道那隻狗耳聽出他緊張了等等等等

那英就是無為而治,當然她確實也無能為力

但那英有一樣最屌,是她的親和力

所以她手下就出現了小二班的氛圍

所以她能找到崔健和李宗盛來加持梁博

中國有好的搖滾,但是缺少好的,適合搖滾的聲音

這種中國式的搖滾,梁博的聲音條件是再好不過了

作為一個搖滾入門小青年,

我覺得他的聲音條件比鄭鈞、許巍、汪峰、朴樹、張楚,甚至比他的偶像崔健

不說更好,至少更適合,聽著更搭調

中國唱搖滾的聲音不是太尖就是卡著嗓子刻意為之的沙啞

聽久了耳朵實在是受不了

而梁博的聲音更坦率,更有質感,乾淨清澈,那種蘊藉其中的坦蕩,那種與生俱來的滄桑感,我反正已經無藥可救了,可以repeat一整天也聽不膩,這可能就是所謂的天分了

這個 @梁歡 吐槽的65分的聲音,我絕對願意打上100分,每次打都是100分

如果說旭日陽剛讓汪峰紅了一個檔次的話,梁博已經讓汪峰成神了

但汪峰唱的什麼樣子大家今天也都聽到了

我在另一個帖子里吐槽說汪峰已經可以轉職當給梁博御用寫歌的了

但是想想,這也不是梁博想要的

梁博是要成角兒的人物,且看他會在未來會為中國搖滾帶來更多的什麼


有些人總是喜歡在突然出現後突然消失,在消失許久之後又突然出現,來來回回之中讓人搞不清他具體在做些什麼。在這段空窗期中,外界情緒往往從滿懷期待變成紛紛猜測,從流言漫天到夾槍帶棒,再到最後的漸漸遺忘,一個人在公眾視野里慢慢從白色的高光走進黑色的陰影。

直到昨晚的《歌手》,看到梁博的名字,大家才回神明白:哦,他又回來了。

當他走上舞台,觀眾們彷彿還停留在他當年拿冠軍的時候。還是同樣的裝扮,還是同樣的髮型,還是同樣的吉他,還是同樣的姿態和眼神,還是同樣空靈和撕裂的聲音。所有人都把梁博當成是那個還沒長大的孩子,唱著別人的歌,玩著別人的音樂,忘了他是個創作歌手,直到開口發聲的那一刻,大家恍然大悟,原來他是梁博。

走到燈光下的他,幾乎永遠是黑白的造型,衣服上沒有多餘的顏色,簡單硬朗。背著的吉他像是唯一的點綴,但操起琴來彈奏演唱時,又發現吉他是他身體的一部分,一張臉孔上儘是堅毅和剛強。突然強烈地感覺到,他有點像年輕的竇唯、鄭鈞、許巍、汪峰或是其他什麼人,只不過多了新時代的理想主義,除了憤怒和革命之外,還有對生活的嚮往和憧憬。

這樣一個低調沉穩,內斂含蓄的歌手在人間蒸發之後回到大眾的視線,總是用最簡單直接的方式,不用發通告,不需要預熱和綵排,覺得機會到了,時機對了,等待夠了,帶著他的樂隊就回來了。

間歇性消失不見,持續性思考創作,潛藏在心中的情緒會在登台發聲的那一刻瞬然迸發。觀眾往往因為久違的等待守候和突如其來超出預想的震撼激動陷入他的歌聲不能自已,在那一夜所有的溢美之詞如紙片般飛來,一個被遺忘的人在一夜之間重新回到聚光燈下,接受所有溫暖和光亮。但在強光照耀下的梁博身旁,總有一道他自己的影子,需要他自己關顧照料,如同白晝給予人精神與活力,黑夜賦予人創造與靈感。

他的顏色就是黑白的,幾乎不存在過渡的中間地帶。對待音樂一手包辦詞曲創作,配器要親自要求選擇,編曲也必須符合自己的想法,演出時富有激情和力量,釋放所有情緒和感情,然後把選擇權交還給大眾,自己鞠躬道謝之後又退回了自己的世界。

人們總是喜歡自由洒脫,認為那是一種隨性的表現,輕盈自在的狀態讓人艷羨至極。而梁博給人就是這種印象,但是我卻在其中看到他內心蘊藏著的強大力量,這種力量不是來自於外界的對抗,而是來自於對內心堅定不移的承諾。當承諾實現,願望達成,哪怕是千萬人的山呼海嘯,都能巋然不動,內心安定從來不是因為焦慮虛無,而是保持著絕對的堅守。

他始終是黑白的,顏色像天邊的疏雲。那雲漂浮時沒有重量,出走時隨性自由。


大概因為沒有曬苦情,沒有曬未婚妻,沒有曬出身,沒有做作,沒有緋聞,沒有太出格,也沒有太高調,也還蠻淡定,看起來就唱自己的歌而已。


曾經有人說,九十年代以後

中國再無搖滾

七八年前我才剛上初中,身邊女生狂迷飛輪海的時候,我已經進了搖滾的坑。從民謠開始,到朋克,再到金屬,也試過後搖,差不多是順著鄙視鏈一步一步往上聽,最後止於硬核,那個我真心欣賞不來。

到了高中那會兒,小清新崛起,一時間有個說法叫小清新捧紅了許巍,我氣得反手就想一個大嘴巴子,特么的中國搖滾黃金時代代表人物之一的許巍要你小清新捧?

不過也是在那時候,我知道中國搖滾真的沒落很久了,只有汪峰作為第二代搖滾人一直活躍,且沒有同伴,宋冬野那時候還一點都不火,我都沒料到董小姐跟安河橋日後會成為文藝青年裝逼利器。

高中畢業那個暑假,迷上了幾首蕭曲,頂著烈日去學吹簫,而教我吹簫的老師,意外地是個搖滾青年。上課很輕鬆,我常要求他演奏各種樂器,隨便什麼他都信手拈來。有時候聽他回憶各種往事,我問他,後悔當初去北京嗎。他說當然後悔。我不敢相信。

「真的假的?」

「真的。」

他把簫拿起來,「繼續上課。」

那時候人們對於兩場經典搖滾音樂會都還能記憶猶新,一場1992年在北京為中國癌症基金會集資的「崔健北京演唱會」,另一場就是1994年香港紅館「搖滾中國樂勢力」的演出那段時間是「搖滾中國樂勢力」在藝術暴力時代與如今音樂風格大串連之間發展的黃金階段,但從那時起,當時的搖滾勢力便逐漸走向沉淪,用何勇的話講就是:「張楚死了,我瘋了,竇唯成仙了。」

然後在以後的十年里,「搖滾勢力」一直在急劇滑坡,儘管有一些唱片出爐,但反響不大。只有竇唯開出一條新路,走了人文主義的「野路子」。在去年的賀蘭山,張楚的表現和他本人的話似乎說明了這十年衰退的原因:一群從西安來的女孩子來到綵排現場,張楚一開口,她們就尖叫,後來張楚說:「那些女孩,不過是偽歌迷。」

隨後的發展里,文化更多元化,表面上百家爭鳴,卻增高了人們選擇音樂的「彈性係數」,大部分時間裡我們只能平心靜氣地忍耐唱片公司旗下帥哥靚女為我們創造的審美疲勞,偶爾可能出個比如左小祖咒之流。但其實我一直認為,真正的樂迷對於搖滾樂的訴求感從未消散過,只是太久的求而不得,趙雷一首《成都》就能火遍大江南北重拾民謠希望。

但是就在這個時候,有一個背著吉他,唱著四兩撥千斤的搖滾嗓音,不卑不亢地唱著真正的搖滾音樂的人,以非常低調的方式出現了。

他就是梁博,2012年《中國好聲音》冠軍,然而他海選的時候電視導播上連鏡頭都沒有,只有那英一個人為他轉身,平淡晉級。即使得了冠軍,那時候的風頭也遠遠不及當年的吳莫愁,比賽結束後更是直接銷聲匿跡,回學校繼續讀書。

直到兩年後,梁博攜一張同名原創專輯歸來,聽到曲目3《你的我的》那一刻,我幾乎是瞬間熱淚盈眶:

那是過去只有在上個世紀九十年代才能聽到的聲音,質樸但發自肺腑,力透胸腔,柔弱也堅強,真誠到甚至有些笨拙,詞曲跟編曲都洋溢著澎湃的氣息。

而現在,這樣的聲音竟然以這樣簡單質樸的方式再次出現,它本來值得聲勢浩大,但它一如踏實低調的梁博,不動聲色俘獲你真愛的心。

從這時候開始,梁博一路勢不可擋,不斷發行單曲,2015年9月16日,梁博為好萊塢電影《像素大戰》獻唱宣傳曲《顛倒夢想》,11月2日,梁博發行原創專輯《迷藏》,專輯音樂從填詞、譜曲、編曲,到後期錄製均出自梁博之手。12月5日,梁博出席第九屆無線音樂盛典咪咕匯,攜樂隊現場表演《危險》、《變了》、《擁有》三首歌曲。12月31日,梁博壓軸湖南衛視跨年演唱會。

然後到了2016年2月4日,梁博推出單曲《給我一點溫度》,一人包攬了歌曲的詞曲創作以及所有樂器的演奏。也正是這首歌讓我真的激動爆哭,原因沒別的,因為我知道,新一代搖滾人終於出現了,他就是梁博,他真正接替前輩們扛起了中國搖滾的大旗。

但是梁博真正的大火,應該是從參加我是歌手開始,因為在這裡,梁博的音樂的傳唱度才真正到了大街小巷的地步。2017年3月18日,梁博參加湖南衛視《歌手》演唱原創歌曲《靈魂歌手》,在歌手內投環節獲得第一名。3月25日,梁博在《歌手》返場表演原創歌曲《男孩》。4月1日梁博在《歌手》突圍賽中演唱原創歌曲《日落大道》。

著名的專業樂評人@耳帝曾經這樣評價梁博唱的男孩:

跟我想像的大不一樣,之前看預告聽說是一個鋼琴彈唱的原創,以他的氣質,我腦補出來的是Billy Joel的《Honesty》,或是像Keane那類的鋼琴搖滾,但節目一播出,發現原來是首曲風通俗且旋律朗朗上口的流行作品,旋律與節奏氣質很接近李榮浩的《喜劇之王》,但編曲的格調非常高,依然是歐美經典搖滾的味道,等於是用一種經典的格調的包裝了一個有流行潛質的歌曲,聽了這首歌,我相信他絕對是有創作出熱門流行金曲的能力,這首歌像是他將來要寫出一首街巷傳唱歌曲的方向,《男孩》的大眾接受度比《靈魂歌手》更高,上期的《靈魂歌手》其實不少路人的反饋是格調與真誠在,但作品沒聽出什麼調,但這首一出來普遍表示「好聽多了,要單曲循環」。

但這種流行化不是刻意迎合,記得梁博說過,自己絕不會去迎合大眾,如果一個人能遊刃有餘地去迎合商業,那麼他必定也是一個業務水平很高的歌手。

而這首歌不僅是一首情歌,而且唱的是成長,這我想起一句話,「如果一個人可以很單純天真的活下去,必是身邊無數人用更大的代價守護而來。」

可是梁博唱著讓痛苦來得更痛快一些,因為都逃不過傷害。痛苦與傷害讓人成長並不算什麼,難的是在經歷過痛苦與傷害後還能保持善良、真誠與單純,他聲音的每一處細節與嘆息彷彿都還在心性的初始值上,這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耳帝其它關於梁博的樂評:

很快就到九月了,梁博的LIVE SHOW成都站即將開唱,不得不說咪咕音樂現場真的給梁博造了很有門面的勢,我個人最喜愛的梁博個人硬照就來自咪咕官宣,只可惜彼時我已經回法國讀書,很遺憾看不到。

But this man, we called Bruce Liang, he will go far and

great. We still have time.


來,深度花痴來無節操表個白。

前幾期沒看,對梁博毫無印象。

第一場pk,和黃勇唱《北京北京》。當黃先生唱得聲嘶力竭時,鏡頭掃過梁博,他安安靜靜閉著眼聽著——據我觀察,當天馬上有八卦帖冒出來:《被梁博閉眼的鏡頭秒殺了》。花痴女們紛紛回復:樓主你不是一個人。

當時我的感覺是:哎,這單眼皮小帥哥這小清新范不錯啊~

第二場pk,對陣侯祖辛,好感頓生,就因為pk之後華少循例問「有什麼想說的嗎」他乾淨利落接過來:「這是我最想說話的時候,我特別不想和她pk,我欣賞她」。瞅瞅,這要是表白,天下的姑娘已經有一半軟倒了。

至此,梁博黑馬之姿已成。《長安長安》《北京北京》《花火》我單曲循環了很多次。

我只有一句話要說:梁博真讓我心動。

接下來,他拿到那英組冠軍是我完全沒想到的啊~

而我必須說,這一場我只是為了看梁博。。。

我同樣只有一句話要說:白襯衫帥到爆啊~

再然後,他昨天拿到總決賽冠軍更是我完全沒想到的啊!!!

私心裡甚至沒期望他冠軍好嗎。。。

這一場時差關係還沒看,但已見識無數吐槽——不過真愛就是為了看梁博還是能看看的,而且還是有其他亮點的嘛~

贊一萬遍 @許志宏 這句「也就20歲的孩子好意思唱這首《我愛你中國》「。

他接受吉林電視台採訪,談他的原創《因為》,緣起一位不會游泳卻下水救人最後犧牲的80後軍人。

——有一點主旋律,但不過分,可以理解。且歌曲的切入點是母愛,足夠真誠。

他坦言」我不太看新聞但每次一看新聞就看到不應該離去的人離去,不該挨欺負的人挨欺負「。

——他的原創還是值得期待的。

他父親對他的囑咐是:左手是人品,右手是作品。很好,人品在第一位。我好愛這位父親。

視頻封面梁博帥氣的演唱視頻

在上面這個視頻里,他稱自己的母校為」家「,他不止一次提到他的師兄他的良師益友。

是的,只有20歲的孩子好意思唱這首《我愛你中國》,也只有20歲的孩子可以堅定且毫無愧色地說」我無論被扣上怎樣的光環都不會改變一點本色,我不會因為名和利去改變,你們放心「。

他心心念念的,只有他的創作。他想唱自己的歌。

被問到像竇唯,他回」這是榮幸。「 他提到崔健竇唯汪峰是偶像——所以他昨天見到了崔健是嗎?請允許我替梁博感到圓滿。

各位客官,您還有什麼不滿意的?這樣的人還不受歡迎,有天理咩???

人民群眾並不會去喜歡一個完美的歌唱機器,都是聲音以外的東西在較量。

整場好聲音下來,這些年輕人讓我倍有好感。

梁博是我的心頭肉,不多說了。

吳莫愁才20歲,雖然她的歌路我欣賞不來,但人我喜歡,發言一點不官方,可愛,直接。

王乃恩那個蹲下有爭議,但看他圍脖自顧自發一堆看不懂的二次元神馬的,好感又回來了。

張瑋就是音樂瘋子,就是純粹地喜歡唱歌,沒有廢話。

曹寅也不錯,氣質很好。

這麼一看,——請允許我這個悲觀的花痴樂觀一下——我們國家還是有希望的哈。

作為一枚85後,我深深地為90後傾倒。

當然,作為一枚資深花痴和三俗婦女,我認為:只要每年還有像梁博這樣的好少年冒出來,這個世界就值得奮鬥!


我認為,任何歌唱比賽,一旦是大眾選最後的冠軍,而且選票沒有作假的話,搖滾都應該是冠軍,搖滾就是搖滾,大家都愛的搖滾


喜歡梁博,盲選的時候長安長安就被30秒驚艷了。

吉克雋逸的歌,你們說,我們聽了她的幾首中文歌,而中文歌裡面基本都是他們族的山歌,而和歡哥和唱,歡哥把高潮部分留給她,所以劉歡也知道吉克雋逸操控不了中文歌,但劉歡不是哈林,吉克雋逸也不是吳莫愁。哈林可以努力的讓吳莫愁唱中文歌,甚至在最後讓你聽清楚吳莫愁唱什麼,還會感動你。可吉克雋逸在盲選的時候唱的時候可能就是那麼一首歌驚艷而已。網上有消息說吉克雋逸故意晒黑什麼,在京城酒吧駐唱,其實這大多數都是真的。看過豆瓣的爆料。那個lz也說吉克雋逸唱中文歌真的一般,如果以後歌手發展,吉克雋逸不能永遠靠英文快歌,而吳莫愁什麼歌都可以操控。

說回梁博吧,我不太懂你們所說的魔壇三傑,甚至很少聽他們的歌,梁博的聲音很好聽,搖滾不是沙啞,不是憤怒。其實搖滾不是離我們很遙遠的。例如梁博把這些歌重新演繹,用梁博的聲音。我去聽了一下你們說的張楚、鄭鈞的歌,梁博的歌喉可能和張楚最接近,但是張楚聲音裡面有一種覺得我很悲傷的感覺。而梁博的聲音讓我覺得安靜、清澈。梁博有點像竇唯,但竇唯更加美。(王菲奮不顧身愛過的男子其實貌真的很好)

在微博上看到我喜歡的一個大V(咪蒙)認為梁博就是平庸、面癱等,我想了很久。其實很多歌唱家不都是這樣嘛?劉歡其實也這樣啊,但歡哥出聲,誰還敢說什麼呢?中國好聲音不是中國好形象,從芒果台開始的選秀,春哥唱「我的心裡沒有你只有他」的時候開始,為什麼到2012不能有長安長安呢?搖滾不是小眾,梁博也不是面癱。

還有說一下那個紅歌(我愛你中國),可能這個時候碰上了上個月的愛國大討論的情緒還沒有結束,被很多人說是紅歌,其實我不覺得,我覺得這首歌很正常啊,一首正常的搖滾歌曲。要是說紅歌,吉克雋逸當晚不是唱了一首紅歌嗎?為什麼你們不揪著這首歌。可能我們有時候會變成暫時選擇失明症。

說了很多,可能有部分的邏輯不夠完整,或者理由沒有羅列出來,歡迎討論,但不要強詞奪理。


在這個浮躁的社會,「靈魂」這個詞很多人都不屑於說了,可是梁博在歌曲里很直白的一遍遍唱著「靈魂歌手」,他對音樂的認真和嚴肅,真誠和執拗,讓觀眾不自覺的想要進入他的音樂世界。

12年在《中國好聲音》奪冠之後,梁博很少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參加的綜藝節目更是少之又少。

梁博自己說:他不屑於比賽,這次站上《歌手》的舞台,是因為他想要觀眾聽過他的作品之後能夠由衷地鼓掌,這就是一個歌手畢生都在追求的東西。

在人人都把有音樂夢想掛在嘴邊,急著出唱片、急著接商演、急著想出名的時代,梁博是一個特例。

《中國好聲音》之後,他卻淡出了人們的視線,這也不禁讓人好奇,這五年間,梁博去做什麼了?

他選擇了去美國繼續深造,而且在那段時間裡創作了不下五十首的歌曲,包括很多沒有發表的歌,這也是因為他覺得大部分歌曲沒能寫出他想要的感覺,他總覺得自己需要學習的東西還有太多太多。

當然這五年里,梁博一邊學習也一直在創作和表演。

14年和15年,他各發行了一張專輯,連開了兩場演唱會。跟一般人不同的是,他在做音樂這件事上,只追求質量而從不追求數量,對於自己的作品,梁博也有屬於自己的堅持。

他的老闆這樣說他:梁博是一個對音樂要求有自己完整表達的藝人,所謂完整的表達就是,他要唱自己的歌,詞曲都是自己的,細節到用什麼樣的樂器,都要聽他的。

正是這樣的親力親為,對作品的執拗堅持,才讓梁博的歌一開口,就有了能夠震撼人心的力量。

就像李健曾經說過的:在舞台上,只有作品才能成為永恆

而梁博也在採訪的時候說:我覺得『火』不是什麼壞事,但是前提是你必須得知道,你的第一職業是什麼,最後他是幹什麼來的,你必須是因為作品『火』才行。

梁博和他們不一樣,他只做最純粹的音樂。梁博曾經在豆瓣日記中寫下這樣一段話:

世界是由我們組成的,但卻不屬於我們。所以一切都那麼現實。

為了推動名和利人們就像鍋爐里的柴火一樣燃燒著。漸漸變色,粉碎,直到消失,這讓有夢想的人們感到恐懼......

從小成績平平,極度不自信的他,遇到了吉他之後,整個人生都發生了變化。從學習創作到完整演出,再到後來的考進音樂學院,拿下比賽冠軍。他想要的東西一直沒變,那就是去做最最純粹的,能打動人心的音樂。

於是他用每一個詞、每一個音符來堆砌心中的靈魂高度,簡單、直白。

有人說梁博的這首歌,歌詞寫得太過於直白了,以至於節目播出的時候,字幕把歌詞裡面的「奴隸」改成了「努力」。

可我覺得這正是梁博難能可貴的地方,用最簡單純粹的東西,直擊人心,這或許就是搖滾的意義。

這也是梁博受歡迎的地方。


剛開始被騷瑋吸引,因為high歌太驚艷,到後來其實就平淡了

但是梁博真的很迷人,閉著眼睛聽歌聲會聽得到歌里的真誠、用心、沉靜。

在《北京北京》那一場里他和黃勇PK就高下立現,黃勇基本就是cos汪峰而且還沒cos好同時嘶吼嗓嚴重,但是梁博是很沉靜的,像用歌曲在講一個已經過去了的故事,有淡定,但是也有經歷過的一點滄桑。再之後的《花火》把我徹底秒了,《私奔》其實我覺得沒有表現特別好,但是白襯衣太迷人了,一個穿著白襯衣聲音純凈不單薄的少年在唱「把愛情留給我身邊最真心的姑娘..」。。。

他自己說:「搖滾不一定都是憤怒的」,的確,我不喜歡很矯揉造作地嘶吼搖滾、摔吉他搖滾、憤怒搖滾、無病呻吟搖滾。搖滾是一種在唱生命的音樂形式,所以我喜歡純凈、陽光、樂觀但必須有真誠、有內涵的搖滾態度。

ps.個人喜好,特別鍾愛話少、倔倔的男生


大概是因為這個社會,我們早就習慣了快餐文化,沒有耐心去做一件事了,沒有了匠人的精神,也沒有了等待匠人的耐心。我們不再寫信,動動手指就聯繫上對方了,可是,如果真的有人給我們寫一封信,我們會很感動,很珍惜,甚至會收藏起來。而梁博就是那個匠人,那個給你寫信的人,他沒有買個禮物送你,而是花了很長時間親手去製作,他沒有從網上轉個段子發送給你,而是在深夜裡坐在等下,認認真真的一個字一個字把想說話寫在紙上寄給你。所以,當萬丈光芒都照射在他身上的時候,他並沒有唱著那些抓人耳朵的歌把自己扔在瘋狂的人群里。而是遠離人群,耐住寂寞,寫出那些抵入心靈的歌。真誠,正,有目標,這些應該都是大家喜歡他的原因


不知道他受不受歡迎啊。我一把年紀的人不太關注歌手舞台下的人生。只是聽了歌曲之後說:哎呦不錯哦。就去聽。另外也不是學音樂的,說不出啥大道理,就是自己喜歡不喜歡,或者自己有沒有被打動。在我看來:唱歌就只是唱歌。歌曲就兩種:我喜歡的跟我不喜歡的。我不會分是不是搖滾,不服你也不能打我是不是?

看好聲音,梁博與一個人PK,梁博勝。那首歌曲叫北京北京。梁博唱的在我心裡遠超汪峰。可以讓人流淚的演繹。有故事感有畫面感,最主要的是他給了聽歌者思想的空間,不知道是不是有的人說的留白。

後來下載了他好聲音的所有歌曲來聽。乾淨,直接,直擊人心。

最近是看歌手,靈魂歌者,男孩。前者震撼,後者感動。

聽歌,很自我的事情,我只能為自己代言。我的回答是,梁博的聲音,歌曲,演繹,在我這是受歡迎的。


其實就一個原因:這個社會需要一個看上去還比較純凈的人。這是我們每個人心底的夢想,因為我們和我們身邊的人,早已不是了。梁博,他是我們想成為的人。


受不受歡迎他都不在乎

他就是一個真正做音樂的人,愛著音樂想為大家呈現好的音樂。

無論是為人還是歌聲,我都無法不稱讚,當今音樂圈太亂了,誰還願意沉澱自己做好音樂。

好聲音現在第四季了,回頭看看,梁博唱的,自有自己的感覺,梁八首,無人可撼動,特別喜歡這類的少年。


12年我室友在看中國好聲音,我也跟著聽過幾個,沒有任何感覺。

9月29日我去星海音樂廳聽紐倫堡樂團的音樂會,路上在某個沙縣小吃吃飯,正在放中國好聲音,聽了幾個,覺得浮誇得難以接受,就像一些塗抹得五顏六色的小丑。這時輪到梁博唱像個孩子,一下子就喜歡上了他這種自然、真誠、有質感、有力量、細膩流暢大氣的演繹。我覺得他有個人非常鮮明的內涵,他是有思想根基很紮實的,他有可以持續支撐他的底蘊,當然他現在才剛剛開始。


我很喜歡他。他唱北京北京太好聽啦!後出的歌也不錯。


擾擾攘攘的第二季已經結束,回頭看看還是覺得梁博表現的真好


中國流行音樂界雖然青春也有他自己的歷史。簡略來講,分為兩個流派,一個是搖滾,一個是校園民謠。

搖滾代表著求新求變反抗陳腐的力量,以崔健首開新聲,其後唐朝、黑豹、呼吸、魔岩三傑攆足其後,各成一派,大開一時風氣。

民謠代表保守的力量,總的來說是弱者的吟唱,歌頌純真與美好,以婉約順耳為主要特徵。最早是老狼、高曉松那一批人搞起來,現在李健、許巍甚至周杰倫等都可以算是它的變種。

順便說一下汪峰,他的曲風軟化了早期搖滾中尖銳的稜角,在外麵包了一層情緒的糖果,為搖滾在社會中下層老百姓的普及上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而梁博呢,是第一個能將搖滾和民謠結合起來的歌手。所以他才拿到了冠軍。

他同時得到了女性與男性的認可,能被社會中保守主義與激進主義同時接受。

現在的梁博比較沉寂,據說出了一張專輯?嗯,估計是缺乏一個好的製作人吧。

我還是很喜歡他的……


轉自:《不同的領域,同樣的聲音》http://blog.sina.com.cn/s/blog_552007e40101dhub.html

「不管是黑幕還是真實投票,梁博大概都會拿冠軍,因為……昨晚看過美國好聲音的一些視頻後,回想起中國好聲音,由「好聲音」做一個引子,寫了不少別的感想(設計,遊戲),隨便看看吧。」

好聲音最初沒看,這幾天放假無事,直到決賽之後才把所有比賽的視頻從頭到尾看了一遍。

這檔節目會如此的火爆,除了那些必然因素以外(節目形式,歌手素質,運作炒作以外),應該還因為它會對不同人群產生不同的啟發——四位導師和眾多學員,會讓大家聯想到自己所處行業中的人和事

拋開音樂這個專業不談,在各行各業中,我們一定會找到與自己行事風格類似的學員,與幾個導師風格類似的上司,領導,師長,從而產生一種共鳴。

譬如我,曾經在國內外接受了8年的設計訓練,就覺得好聲音的四位導師與我所遇到的設計課老師們太像,而每一個好聲音學員也幾乎都能在我的同學和同事身上找到影子。我們當學生時,經常以10個人分一個組,由一個老師輔導,經過評圖和選拔,最後每組挑選出一個優秀作品,在年級評比中展示自己的作品,而那些業界大拿的老師們,就會對作品進行各種點評,各種互掐,插科打諢等,幾乎與「好聲音」如出一轍。

在這個過程中,我們的老師中一定有這麼幾個類型:業界無可爭議的主流泰斗如劉歡,人脈廣闊豪爽直率的大媽如那英,風趣幽默創意非凡的(往往是外籍或有海外背景)如哈林,還有本校的學長剛剛混到教師職位的如楊坤。而我們的同學中一定也無非這幾類:入學以前就干這個幹得挺牛逼的如關喆(比如我在耶魯就有個同學入學前就開有公司而且業務很不錯),從別的專業轉過來的,以前沒考上後來終於考上的,謹小慎微從不出錯的,當然也有作品特點鮮明充滿爭議的。

相信別的行業的朋友,肯定在本專業中也能夠找到這樣幾種類型。

甚至師生的互動,也讓我感到出乎意料的熟悉,雖然我對音樂一竅不通,但是導師的那些調教的結果讓我覺得如此似曾相識。

學術泰斗的劉歡,最終把戰隊打造出來了4個劉歡,這讓我想到了清華建院里選老爺子當導師的甭管你之前擅長什麼,統統要做人居環境。在耶魯建院如果你選了埃森曼,必定要做折線。於是吉克雋逸最後決賽唱了首老歌,唱了首山歌。

那英是市場的主流,那感覺就像設計學院里活兒最多的商業設計老師,於是她留下了市場已經被類似鄭鈞汪峰等前輩驗證過的梁博(校園民謠,搖滾等),而對才華橫溢但是會有市場風險的張瑋視而不見。

楊坤是剛剛評過教授的年輕教師,他的目的是跟前輩混到一個圈子裡去,所以對學生盡量選擇不會「出亂子」一不小心搶了其他導師風頭的。金志文是不錯,但是他不可能搶過決賽夜其他三人的風頭,但是平安和關喆就不一定了,於是他們不能上。

哈林是那種真想學點什麼的學生心目中的好老師,他沒有把學員向某個方向拉,他把金池打造成了金池加強版,莫愁打造成莫愁加強版,大山打造成大山加強版,師太打造成師太加強版。但是,哈林這樣的老師帶出來的學生,在國內的設計院校中必定在全院評比中引發大家爭論,而且必定拿不到最後大獎。

「剛才吳莫愁這個是,我想了半天,她那麼弄,我沒怎麼看明白她到底要幹什麼,這到底是幹嘛,這事沒看懂」 -----劉歡

這句話,實在太熟悉了,我當學生的時候每次評圖大概都要接受一次類似的教育。

許多人說決賽夜有黑幕,所以梁博奪冠。其實,如果你了解中國的市場,中國觀眾的審美,就算沒黑幕,梁博奪冠幾率也大。如果你在其它文化創意行業有過經驗,你會發現梁博奪冠簡直是意料之中的意料之中。

微博上那麼多人說喜歡莫愁,喜歡吉克,那是因為微博上的人根本不是中國市場的基石。中國的主流受眾,在評判一個不熟悉的領域時不會看重獨特性和創造性,而會看——這個東西「像」一個什麼他們所熟悉的另外的東西。「像」什麼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是」什麼。

譬如互聯網,中國的facebook,中國的twitter,中國的youtube,都屢見不鮮;遊戲則說做wow式的,暗黑式的,dnf式的,很快就有認同感。你要說做一個4m大小的小遊戲,都是像素圖像,裡面沒有殺怪練級和付費道具,有的只是自己搭方塊兒玩,「懂行」的前輩會認為你是個毛都不懂的小p孩,直到這個叫Minecraft的遊戲一天能夠創造數十萬美元的收入以後,下次可能前輩會反而讓你趕緊做個類似的。

這個覺悟根本就是常識,就像吃飯要先張嘴一樣。所以,梁博無論是在市場考慮下還是真的在觀眾投票下奪冠,也根本是常識。決賽夜的另外三個人你無法很明確地說他們像誰,他們也許多多少少地像他們自己,可是「自己」是一個未經過驗證的市場模式,無論是大廠商還是消費者都會心存疑惑。但是梁博呢?他完全不做自己,他用從開始到最後的表演明確地直白地告訴了所有人「我就是學的汪峰鄭鈞!我就是玩的他們這種調調!我能學他們學的惟妙惟肖!」

有微薄說,吳莫愁從開賽到決賽唱了7種不同類型的歌,並把歌全都破壞掉轉化成了她自己那種詭異的風格,而梁博則一直唱汪峰,而且是學著汪峰唱。發微博的同學以這樣的口氣表示了鄙視梁博的心態,可是這恰恰是梁博贏的原因。

我們多數人,對別的領域都不是行家,我們只對那個領域中比較流行的那些內容有了解。大家回憶一下我們去ktv唱歌的經歷,我們認為的「唱得好」都是哪樣?——大多數外行當然覺得是跟原唱越像越好!其實並非全世界人民都是如此,譬如老美k個歌,我們看來就是「總不好好唱」,總喜歡改詞,拖調,或者弄些小動靜,然後自己瞎high——可是這瞎high如果到了專業水準,那就成了創新。

總之,吐槽是容易的,但輪到自己對不熟悉的領域做判斷的時候,我們會成為被那個專業中的人士痛罵的那種沒品的三俗消費者。我們從小接受的教育和熏陶已經在我們的骨子裡植入了隨波逐流的基因,這個也許會部分的改變,但絕不會徹底被改變。blabla創新神馬的,從這兒引申出來又是一大堆老調調,打住不提,吐不出什麼有新意的槽。

除了這些,再加上樑博具備了無緋聞,不搞怪,行事低調,四平八穩,造型樸實等一系列中國人喜聞樂見的優秀品質,最後還唱了一首愛國歌曲,他不奪冠,誰奪冠?別說奪冠,他要是公務員晉陞的也是他。

回到好聲音和我們生活的行業的類比,還有個話題也挺有意思:據說好聲音的冠軍是要到世界的舞台上,跟其他國家的好聲音冠軍pk的。我看了一下美國好聲音的冠軍,真為梁博感到擔心,因為連我這種對音樂一竅不通的外行,都明顯看出來在音樂修養,演出造詣,臨場技巧上雙方都差太多了,甚至美國之聲那些導師一把椅子不轉的,都強梁博太多。從純音樂上來講,這就像暗黑3里練了個40級人物,跟別的60級人物去打煉獄。

但是問題恰恰在此:我們是否需要把世界的舞台看得很重?從中國其他許多行業,至少是我了解的建築和遊戲行業來看,更常見的情況是——即使見識過了國外60級水平的人,首選的做法也不是去國外拼60級,而是花很小的精力做出20-40級的產品,去Farm只要20級就可以生存的國內市場,而更奇妙的是,用一大堆20-40級的產品在國內市場farm,居然會獲得比國外用60級farm獲得更大的收益。因此,海外更多變成了一種噱頭,說白了還是在國內用——沒有人會真想著做出60級的東西拿到那些需要60級才能生存的海外去的(歐美日),至多可能在那些同樣20-40級的市場會發展的不錯,如拉美,東南亞,非洲。

國內的市場還遠沒有達到需要專業程度達到60級的產品。以建築來說,大多數人不需要什麼高品味,高科技的精緻的博物館和小別墅,而是需要大片大片的經濟適用房和巨大的購物中心;遊戲來說,大批玩家需要的不是主機大作上細膩的情感調動或獨特的視覺風格,更多是各種滿足一時殺戮需求,交友需求或乾脆就是打發時間的網頁遊戲。而從音樂上來說,也許市場還沒有到向一款選秀節目苛求獨特風格的程度,一個小汪鋒足以讓大家滿足。至於說好的世界舞台,到時低調處理過去就好。

這時,就看各人發展的究極目的是無視國界的,就想在自己的領域上往尖端上牛逼,還是最大程度滿足國內的低級需求。多年前學設計的時候有個老師說過句有點反動的話:「中國這樣的市場快速膨脹,對一個行業的綜合品質是拉低作用。」他說這話的時候,針對的是當時不少國際著名的建築師,在國內設計了幾個很噁心的作品,完全無法與他們在國外的作品相比。「到最後,所有老外都裝傻,都到中國來迎合三低群體的需求,整個行業的品質就下去了。」

「那為什麼不會有人逆襲到最兇殘的歐美主流去磨練呢?」

「因為大家都知道,在國內多怎麼著的大師,到國外大概就變成三流了。還是輕鬆點吧,國內都自己人,大家都心知肚明,不累。」

最後關於好聲音還有一種可能,是聽說的陰謀論觀點,請大家不信謠不傳謠:到了世界好聲音舞台上,會宣布梁博因故去不了,而讓第二名的莫愁頂上,因此莫愁也是內定的。

如果這陰謀論是真的,那就更像其它行業了——看來主辦方也知道到了世界舞台要靠莫愁這種。我前幾天去過一個朋友的公司看他們開發的產品,國內版本四平八穩,但還準備了國際版本,用色挺大膽,設計特別前衛,問為什麼不直接把這個發國內啊,多好,朋友神秘回答曰「你懂的。」

「你懂的,」一直沒太懂,看完好聲音又多懂了一層,但是離懂透還差不少。

各行各業的大家,你們「懂」到了哪個層次呢?


推薦閱讀:

TAG:音樂 | 為什麼X受歡迎 | 中國好聲音綜藝 | 梁博音樂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