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哪些名菜有歷史典故?


都不是原創,我純搬運匯總。而且由於歷史典故往往出自於民間相傳,無法考證真實性,請死理性派不要較真

多圖預警!

----------------------------------------

東坡肉

這個還需要介紹典故嗎??

麻婆豆腐

  四川傳統名菜,始創於清同冶初年,當時成都北郊萬福橋有一陳興盛飯鋪,主廚掌灶的是店主陳春富之妻陳劉氏。她用鮮豆腐,牛肉末,辣椒、花椒、豆瓣醬等燒制而成。她烹制的豆腐,麻、辣、燙、嫩,味美可口,十分受人歡迎,人們越吃越上癮,名聲漸傳開,因她臉上有幾顆麻子,故傳稱為麻婆豆腐。從此名揚全國。

叫化雞

  江蘇常熟名菜,又稱黃泥煨雞。相傳明末清初時,常熟虞山麓有一叫化偶得一雞,苦無炊具、調料,無奈,宰殺去臟後,帶毛塗泥,放入柴火堆中煨烤,熟後敲去泥殼,雞毛隨殼而脫,香氣四溢。適逢隱居在虞山的大學士錢牧齋路過,試嘗,覺其味獨特,歸家命其家人稍加調味如法炮製,更感鮮美。此後,遂成為名菜,並一直流傳至今。

回鍋肉

  四川名菜,又稱熬鍋肉,傳說這道菜是從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當家菜。當時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時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隱家居,潛心研究烹飪。他將原煮後炒的回鍋肉改為先將豬肉去腥碼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後再煎炒成菜。因為早蒸至熟,減少了可溶性蛋白質的損失,保持了肉質的濃郁鮮香,原味不失,色澤紅亮。自此,名噪錦城的早蒸回鍋肉便流傳開來。

龍井蝦仁

傳說,龍井蝦仁與乾隆皇帝有關。一次乾隆下江南遊杭州,他身著便服,遨遊西湖。時值清明,當他來到龍井茶鄉時,天忽下大雨,只得就近在一位村姑家避雨,村姑好客,讓坐泡茶。茶用新採的龍井,炭火燒制的山泉所沏,乾隆飲到如此香馥味醇的好茶,喜出望外,便想要帶一點回去品嘗,可又不好開口,更不願暴露身份,便趁村姑不注意,抓了一把,藏於便服內的龍袍里。待雨過天晴告別村姑,繼續遊山玩水,直到日落,口渴腸飢,在西湖邊一家小酒肆入座,點了幾個菜,其中一隻是炒蝦仁。點好菜後他忽然想起帶來的龍井茶葉,便想泡來解渴。於是他一邊叫店小二,一邊撩起便服取茶。小二接茶時見乾隆的龍袍,嚇了一跳,趕緊跑進廚房面告掌勺的店主。店主正在炒蝦仁,一聽聖上駕到,極為恐慌,忙中出錯,竟將小二拿進來的龍井茶葉當蔥段撒在炒好的蝦仁中。誰知這盤菜端到乾隆面前,清香撲鼻,嘗了一口,頓覺鮮嫩可口,再看盤中之菜,只見龍井翠綠欲滴,蝦仁白嫩晶瑩,禁不住連聲稱讚,「好菜!好菜!」

  從此這盤忙中出錯的菜,經數代烹調高手不斷總結完善,正式定名為龍井蝦仁,成為聞名遐邇的美饌佳肴。

神仙鴨子

  這是孔府的一個傳統名菜,相傳始於孔子七十四代孫孔繁坡時期,在孔繁坡任山西同

州知府時,府內廚師以鴨子出骨,加調料入碗加蓋,上籠蒸制而成,肉質酥爛,香氣濃郁,滋味鮮美,孔繁坡品嘗後,覺得此菜製法與眾不同,上籠蒸制以點香三炷燒盡為度,滋味鮃美美勝於它菜,故取名為神仙鴨子。

佛跳牆

  福建名菜,現已成為閩菜中居首位的傳統名菜,閩菜中的佛跳牆是由海參,鮑魚,乾貝,魚翅,雞,豬蹄筋,羊肘,鴿蛋等18種原料用酒罈煨制而成。特點是味道鮮醇,質地軟嫩,入口即化,食後余香顯著。

  清代,福州官錢局宴請布政使周蓮,席間一道菜是用幾種海產品及雞,鴨,羊肘,蹄爪,鴿蛋等煨制而成,極為可口。周蓮命衙廚鄭春發學習仿製,鄭登門求教後,並改進工藝,多用海鮮,使此菜愈加鮮美。後來鄭春發辭去衙,開辦聚春園菜館,在一次文人聚會時送上此菜,初名福壽全,乍一啟封,濃香奪壇而出,食者紛紛叫好,有人即興賦詩云。「壇啟葷菜飄四鄰,佛聞棄禪跳牆來」,遂由眾人公議將此菜改名佛跳牆。百餘年來風靡省內外,享譽港澳。

孔府一品鍋

  一品鍋之名源於孔府,是由皇帝賜名的一款孔府名菜,其後代承襲衍聖公,在明、清兩代封爵為「當朝一品」官銜。乾隆皇帝賜孔府《滿漢全席》銀餐具中最大的一件,稱當朝一品鍋。另外還有一種圓形不分隔的一口鍋,名曰 「 鐘鼎一口品鍋 」 。後來的一品鍋,因放入的鍋料不同,又有燕菜一品鍋、魚翅一品鍋、海參一品鍋、什錦、素鍋等。

紅燒大裙翅

  魚翅是鯊魚鰭的干製品。大裙翅取自大鯊魚的全鰭。粵菜的大裙翅分作三圍,魚背近頭部的前鰭稱頭圍;近尾部的後鰭稱二圍;尾端的尾鰭稱三圍。裙翅是魚翅中之上品。在高級海味中,魚翅入饌的是最晚的。明代劉若愚的&<明宮史&>有記,但較含糊「先帝最喜用炙蛤蜊、炒鮮蝦、田雞腿及筍雞脯。又海參、鰒魚、鯊魚筋、肥雞、豬蹄共燴一處,名曰『三事』恆喜用焉。」這裡所說的鯊魚筋,可能就是魚翅。&<潛確類書&>里也有類似記載「湖鯊青色,背上有沙鰭。泡去外皮,有絲作膾,瑩若銀絲。」清代,袁枚以其正名列入 &<隨園食單.海鮮單&>,此後一直身價百倍,而登大賓之筵,享譽內外。清光緒拔貢南海人鬍子晉著有&<廣州竹枝詞&>雲「由來好食廣州稱。菜式家家別樣矜。魚翅干燒銀六十,人人休說貴聯升。」並附註雲「干燒魚翅每貴碗六十元。聯升在(廣州)西門衛邊街,乃著名之老酒樓,然近日如南關之南園,西關之漠觴,惠愛路之玉醪春,亦膾人口也。」本世紀三十年代,廣州大三元酒家以紅燒大裙翅聞名,售價也達六十大洋。主制此菜的名師吳鑾乃有翅王之稱。

八仙過海鬧羅漢

  八仙過海鬧羅漢是孔府喜慶壽宴時的第一道名菜,從漢初到清末,歷代的許多皇帝都親臨曲阜孔府祭祀孔子,其中乾隆皇帝就去過七次,至於達官顯貴、文人雅士前往朝拜者更為眾多,因而孔府設宴招待十分頻繁,孔宴聞名四海,八仙過海鬧羅漢,便是孔府名菜之一,它選料齊全,製作精細,口味豐富,盛器別緻,該菜取用魚翅、海參、鮑魚、魚骨、魚肚、蝦、雞、蘆筍、火腿等十幾種原料為主,以雞作為「羅漢」,其中八種主料為「八仙」,故名為八仙過海鬧羅漢此菜一上席隨即開鑼唱戲,一面品嘗美味,一面聽戲,十分熱鬧。

一卵孵雙鳳

  一卵孵雙鳳又名西瓜雞,為孔府名廚首創,用西瓜制菜始於清宮,孔府此菜是用西瓜和雛雞加乾貝、口蘑等配料烹制而成,其口味清鮮,營養豐富,頗有特色,孔令貽品嘗後極為先讚賞,便問廚師此菜何名?廚師答西瓜雞,孔令貽認為該菜製法別緻,滋味鮮美,但名稱不雅,後來他就將此菜更名為一卵孵雙鳳,即以西瓜為卵,兩雞為鳳,從此該菜便成為孔府菜中的上品。


豆瓣東西


揚州蛤蟆酥


山西高平的白起肉。


諸葛烤魚。

然而,這或許是可以說明名菜的典故都不靠譜的一個典故,光看那上面紅彤彤的辣椒就知道了。至少,假如這道菜真有原版,那也肯定不是圖中這個味道的。辣椒:你不了解我的起源 | 科學人 | 果殼網 科技有意思

1493年,從美洲回航的哥倫布船隊首次把辣椒帶到舊大陸。因為西班牙人覺得它的辣味像胡椒,所以也管它叫「胡椒」。這種混淆後來又傳入西方其他國家,直到今天,英文中的pepper這個詞仍然既可以指胡椒又可以指辣椒。無獨有偶,差不多一百年後的1591年,明代戲曲家和養生學家高濂的《遵生八箋》印行,其中記載有「番椒」,描述是「叢生,白花,果儼似禿筆頭,味辣色紅,甚可觀」,這是中國已知最早的辣椒記錄,而它也再次挪用了中國人熟悉的「椒」為這種新作物命名。30年後,王象晉的《群芳譜》中也收錄了「番椒」,描述是「亦名秦椒,白花,實如禿筆頭,色紅鮮可觀,味甚辣,子種」,幾乎和《遵生八箋》相同。

高濂是浙江錢塘(今杭州)人,《遵生八箋》是他晚年隱居西湖時的著作。巧的是,在清代的地方志中,浙江的地方志也最早記載辣椒,這強烈暗示辣椒最早是通過海路先傳入浙江,再從浙江傳入其他地區的。有學者推測,辣椒可能主要沿兩條線從浙江擴散,其一是沿京杭大運河向北到達直隸(今河北),其二是經江蘇沿長江向西傳入湖南,再以湖南為中心向周邊擴散,南傳至兩廣,西傳至貴州、四川,再進一步傳入雲南。然而,直到清嘉慶年間(1796–1820年),湖南、四川兩地才普遍食用辣椒,到19世紀後期,以辣椒調味為特色的湘菜和川菜菜系才最終形成。因此,中國人廣泛吃辣的歷史其實只有兩百多年。


油條


蛋炒飯



松鼠桂魚

白居易被下放江洲(今江西九江)之後擔任閑職,平日空閑。而當時的江州物產不甚豐富,但松鼠奇多,當地人幾乎餐餐都要吃松鼠,白居易也入鄉隨俗,卻發現松鼠肉雖然不如豬肉肥厚,但別有一番風味。像清蒸松鼠肉質嫩滑,紅燒松鼠湯汁入味,椒鹽松鼠相輔相承,剁椒松鼠相得益彰。最妙的還是松鼠臘肉,將松鼠腌制後晒乾,松鼠肉細小卻有嚼勁,是當地人最喜歡的下飯菜和平日零嘴,白居易對此也是讚不絕口,也像當地人一樣喜以松鼠為食。

後來白居易到杭州上任,卻發現當地雖有滿山的松鼠卻沒有吃松鼠的習慣。有一次,白居易宴請當地名流,特地讓後廚燒了一頓松鼠宴。一開始,客人們都很驚訝,還在想白居易怎麼這麼小氣,居然請他們吃隨處可見的松鼠。結果一動筷卻發現松鼠肉真是人間極品,大相稱讚,杭州吃松鼠一俗便由此始。

原本杭州當地物產富饒,飲食豐富,而當地人更喜食魚,白居易在品嘗過當地人燒的魚之後覺得燒魚和燒松鼠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於是白居易便利用下班時間研究怎樣將二者結合起來。經過反覆嘗試,試用了上千種魚發現還是鱖魚和松鼠更為契合,眾人一試,果然如此。

後來,白居易被召回長安,又將這道組合推薦給憲宗,憲宗一嘗如飲甘露,不覺對此讚不絕口。於是松鼠鱖魚也便流傳多地,成為一道千古名菜。但是,當時的老百姓普遍文化程度較低,鱖魚的鱖字又難寫,就寫做了桂字。就這樣松鼠和鱖魚的搭配便以松鼠桂魚的名稱流傳江南。


金華火腿當年宗澤北伐,家鄉人便將豬腿用鹽腌制當做軍糧,發展到後來,就成為金華火腿了


喪心病狂叫花雞

道德敗壞紅燒肉

陰陽怪氣溜豬肝


菜名裡帶人名或者地名的。


宮保雞丁:由清朝四川總督丁寶楨所創,他對烹飪頗有研究,喜歡吃雞和花生米,並尤其喜好辣味。他在四川總督任上的時候創製了一道將雞丁、紅辣椒、花生米下鍋爆炒而成的美味佳肴。這道美味本來是丁家的私房菜,但後來盡人皆知,成為了人們熟知的宮保雞丁。所謂「宮保」,其實是丁寶楨的榮譽官銜,丁寶楨治蜀十年,為官剛正不阿,多有建樹,於光緒十一年死在任上,清廷為了表彰他的功績,追贈「太子太保」。


百度讚不絕口


推薦閱讀:

在古代,什麼樣的大房子才能稱之為「府邸」,又是什麼樣的房子要稱之為「宅邸」。這之間有什麼區別么?
「敬行鏡,攻胥鎖,東宮車,永始斝,宛仁錢,秦嘉印,晉卿匣,一囊珍秘,且與身俱」中典故有哪些?
throw back thursday其中的典故是什麼?
「小孩子沒有腰」的說法有什麼由來或典故?
《資治通鑒》漢紀念五十七,「趙殺鳴犢,仲尼回輪」是什麼典故?

TAG:歷史 | 典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