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大多人會不假思索地認為聽古典音樂比聽流行音樂的逼格高?


1. 古典音樂不是那個時候的流行音樂。而是貴族們的音樂。普通底層民眾有各種小曲,小調等等。

2. 任何藝術,更寬一點可以說任何學科,一旦發展到一定程度,優秀部分必然會走向小眾——門檻的提高意味著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這也是為甚麼聽古典起步要按系統聽而不是隨便抓一個就開始聽。曲式,風格,流派以及發展脈絡等等,這些即使是聽也是需要學習過程的。

3. 個人認為這題重點在於「不假思索」。那答案就是不經過獨立思考而接受的大眾價值導向影響咯。追溯一下,這種看法也許是近代西方強勢文化輸入的結果。


古典音樂起源於宗教音樂,有宗教色彩,所以帶有莊嚴感和神聖感。有些甚至能在教堂裡面演奏。

而流行音樂不同,短小抒情,節奏感強。適合在酒吧、夜店一類場所演奏。

教堂的音樂比酒吧的音樂高雅是正常的,反過來才是非常。


首先,我認為題主所說的流行音樂是指的當代創作的受大眾歡迎的通俗音樂

1.古典音樂創作歷盡數百年,能夠流傳至今並被認可的都是作品創作年代的精華和代表,整個藝術水準與現在創作和流行的音樂不可同日而語

2.在以前的音樂都是作為富裕階級的消費品,需要一定的欣賞藝術門檻。而現今的大多數音樂都是為大眾而創作的,需要通俗易懂。

3.能夠有素質欣賞古典音樂的人在很多方面,尤其是藝術方面本身欣賞水平就比只聽當代音樂的人高


因為他們聽得太少


如果這個問題還拿出來討論,只能說我們的音樂普及教育有問題。審美層次越低的人,越覺得是個問題。


前兩天我爹問我啥叫B格,我突然發現自己完全無法解釋這個辭彙。

至於題干中「不假思索」這個詞,我想最主要還是由於藝術欣賞教育的落後於不足所造成的。很多人極少聽古典,可能對其印象還停留在正襟危坐,不要隨便鼓掌,莊重嚴肅的音樂廳;停留在不愛聽,聽不明白,對各種樂器、樂團、配器的不熟悉,諸如此類的固化思維中。而流行音樂則相對門檻低,歌詞易懂,旋律簡單,長短適中,最重要的是接觸渠道太多了,你可以不會演奏樂器,聽不懂交響,記不住月光奏鳴曲的準確旋律,但你一定能唱小蘋果。當然,這裡面也涉及了圈子與所接觸環境的問題,正如很多總裁文所寫,一個跳倍兒爽的姑娘也許真能成功吸引鋼琴小王子總裁的眼球呢。

不得不說大多數人對於陌生的事物還是抱有慎重評價的態度的。

也許可以將B格解釋為別人不懂而你卻懂,別人大眾你小眾,別人克制你放肆...誰知道呢。

多啰嗦一句,很高興能見到流行樂壇正出現越來越多的,所謂「好聽不好唱」的歌曲。傳唱度已然不再是檢驗歌曲優劣的決定性標準了。這說明我們都在回歸歌曲本身的旋律與欣賞性。

針對這個題目最後說一句,聽個音樂而已啦,都放輕鬆點,旋律自己都不操心B格這些事,咱放心大膽隨心所欲地聽就好了。我想如果歌曲有靈,說不定貝五還羨慕小蘋果受眾廣泛呢。


古典音樂總是和大氣的音樂廳、穿著優雅燕尾服的指揮家、典雅的鋼琴、小提琴等等聯繫在一起,這也是一種條件反射,把對一件事物的喜愛泛化到與它相關的事物上,所以古典音樂自然讓人覺得逼格很高···


不同時代的流行音樂不能比啊,十七世紀十八世紀的流行音樂旋律就不說了,還講究對位,歌手都有作曲基礎,每首歌都有即興的華彩和裝飾音。如今的流行音樂就剩旋律了吧,歌手飆個高音就算厲害,這裡面還有麥克風后期設備美化的成分。

入行門檻不一樣,對聽眾的音樂素養要求也不一樣,而素養這東西真能分出高下。


時間可以說明---古典的東西比現代的存在久遠。


所謂逼格,個人以為就只是一些對某些普及率較低的事物一知半解的人自我感覺良好罷了。很難見到在柏林、慕尼黑、維也納等地方會覺得聽古典音樂逼格高的人。因為音樂是當地人的生活方式,或者說嚮往這種生活方式的人會去那些地方生活。

再一點,在國內確實接觸古典的人相對少很多,難免就會有物以稀為貴的想法。覺得自己了解別人不懂的事物很有成就感,其實是一種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當的表現。真正學音樂或者熱愛音樂的人,有考慮逼格的時間不如多去練練樂器,聽聽CD了。

記得原來看過微博上花總的文章,調侃hifi黨,大體是說聽音箱的燒器材建聽音室只能算是高級ber。真正頂級的ber聽的是電!水電偏冷,火電偏暖,核電偏硬,只有來自雅魯藏布江峽谷純凈的風電才能入頂級ber的鉑金耳!這才叫真逼格!


「品」 味與品 「味」 之分

舉個例子:在我眼裡的古典音樂之於流行音樂,就像茶道之於飲料。

1. 以上兩者差距在哪裡

  • 從語言的角度,「Classical「和」Popular(also as pop)還可以理解為:經典的和受人歡迎的

  • 往淺了說——收藏品之於消費品
  • 往裡了說——回味不一樣 (同樣適於茶道之於飲料)(偏理性之於偏感性)很多音樂聽的時候感覺很好,但是過後回味不足。流行音樂的組織只有一些比較簡單的邏輯,更多講究的是感性的東西。雖然流行音樂不乏精品上品,但是相對來說古典音樂更多的是沉澱。
  • 流行音樂之所以流行,因結構簡單,只長於短暫的情緒突放,淺俗和眾,很易接近,很多時候唱出了許多人的心聲。就如鋼琴王子彈奏的曲目通俗易懂,容易引起心靈上的歡快和愉悅。古典音樂講究形式的精美和情意表達的深邃和闊遠,規模宏大架構深厚蘊涵深湛價值久遠常常是哲學的音響化,尤受思想豐富情愫深沉的人士摯愛。

2. 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都有各自存在的空間和意義。

  • 每個人對於兩種音樂的態度和理解都是不一樣的。我們在欣賞兩種音樂的時候,都是為了滿足各自對音樂的需求,所以對於不同種音樂都要以客觀的角度去看待它,欣賞古典音樂的人沒有必要對欣賞流行音樂的人不屑一顧;而欣賞流行音樂的人也沒有必要對欣賞古典音樂的人嗤之以鼻。

關於爭論的部分,我們都是音樂愛好者,沒有什麼高低之分,享受音樂就是最好的欣賞


跟逼格沒關係,浮躁是沒法子欣賞古典音樂的,人生感悟不夠的,也不會喜歡古典音樂。


無論流行 古典,音樂本身水平參差不齊。

好的古典音樂經得住時間的考驗,在時間的沖刷下被保留了下來。

流行音樂不夠」好「,是因為它的精華與糟粕尚未被時間割離開來。

換而言之,古典音樂」高雅「,是因為你能聽到的就只有高雅、優秀的古典音樂。

流行音樂」庸俗『,是因為水平中下的音樂的總數大於優秀音樂的總數,總的看起來就「低俗」了

一己之見,望得到各位知友的批評指導


1.古典音樂是當時的流行音樂。

2.古典音樂是當時的一堆流行音樂中,被上流社會受教育水平高的群體喜愛的那部分。

3.古典音樂是當時的一堆流行音樂中,流傳到現在的那部分。

題主你真的有好好聽過?


話說其他的我不同意,音樂上面必須得存在鄙視鏈這個我贊同,優秀的古典音樂不管是從內容還是音樂手法上面絕對優勢的超過了流行歌曲。而且古典音樂是沒有歌詞的,所以能聽得懂聽得出來的人逼格得高一點才行。用句最簡單的比喻嘛,聽肖邦巴赫這些人確實要比聽棒子國那些exo啊,東方神起這類人逼格高吧?


審美是有高低之分的,即使在流行樂里同樣有高下。那麼在古典音樂時代,創作者與接收者均為貴族或接受專業教育多年的行家。古典的審美門檻要比現在的市場導向的流行樂更高。就像資治通鑒要比環球日報好看,這可能就是逼格的不同。


陽春白雪與下里巴人,沒有逼格高與不高,只論受眾廣與不廣


一樣事物的價值,並不是輸出有多少人喜歡,門檻有多高。而是生產者的積累和付出的心血有多少。

流行樂,說句難聽的,可能你,可能我,都能在某個階段哼出很抓耳的曲子(或許你可能只是沒辦法寫成譜子罷了)。

相同的,古典樂並不是因為天才莫扎特成為高雅藝術,而是那些遠遠不如他,但絕對稱得上大師的生產者們,讓這種音樂形式走上了藝術殿堂。

最後題外話,如果說現代流行樂的精髓是什麼,我認為毫無疑問地是,編曲。


...嗯...?_?~我覺得 所謂古典也只是那個時代的流行...

bige 高也許有關於 古典音樂家的練習時間 與 創作成本 高於 普通現代流行音樂家吧.

久石讓老爺子也流行在當代~但我始終覺得他的音樂bige夠高...夠順心.

喔貌似還有一個原因 會讓大家覺得流行low...因為類似《一百塊錢不給我》這樣的歌 雖然有趣 但真的等不上堂...

? ????...只是個人感受 不代表什麼 thx.


聽古典音樂說明一個人對音樂的理解已經不是停留在歌詞了。而是樂器的演奏了。流行音樂就是因為他流行,大眾都能聽懂接受。所以覺得2個原因會讓人覺得自己逼格高。1。對音樂理解不同。2。覺得自己另類。與眾不同。


推薦閱讀:

如何品味麗江?
送什麼禮物給一位學習鋼琴 喜歡古典音樂 品味獨特 我暗戀七年的女孩一份特別的禮物 表露心跡 同時讓她喜歡?
為什麼大部分中國人接受不了簡約?
微博上老樹畫畫的畫怎麼樣?
在外的遊子,家人讓自己落淚的瞬間?

TAG:音樂 | 古典音樂 | 品味 | 音樂產業 | 流行音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