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是如何征服印度的?

RT,具體的歷史進程,以及英國在印度是如何建立殖民政府的


如果我們這些嘴兒匠吧戰爭兒戲化描述的話,三哥非常容易征服,真的,非常容易。

但是要征服三哥,首先得考慮這幾個問題:

1、我幹嘛要去征服這一片諸侯林立魚龍混扎,征服容易管理難的地方?(沒有考慮這個原因的古代巴克特里亞王國,派出去征服三哥的統帥彌蘭陀被三哥擁立為皇帝了……巴克特里亞王國傻眼,賠了夫人又折兵)

2、我征服三哥後,該如何統治?(沒有考慮這個因素的巴布爾大帝,倉促征服三哥後一過逝便旋即亡國,然而復國也容易,胡馬雍從波斯借點兵回來揍完幾個領頭的軍閥就又復國了)

而為什麼會造成這樣的因素呢?

因為整個印度次大陸,完全可以視為一個世界,這裡自古以來就邦國林立,地形複雜,歷史上從沒有任何一個帝國,能對這片大陸做到真正有效的統治。這個是地緣造成的。

所以我們能看到,歷史上但凡入侵三哥的,基本都來自於阿富汗一帶,而且有個共同的特點,他們都想積極融入大波斯區域,本來是想做波斯皇帝的,但無力統一波斯,而且可能還面臨被波斯勢力或者中亞勢力吞併的危險,只能南下去掐三哥了。

而大波斯區域出現了一個統一的強權,這個強權卻往往是不敢去征服三哥的。因為如果出現了這種大帝國,他們很可能有中亞強權、西方強權為敵,而且也隨時會出現內部動蕩,遠征三哥實在划不來,搞不好會弄得國破家亡。所以很多明智的能代表大波斯區域的猛男,如果有征服三哥的能力,往往選擇掠奪一把就走,而不是自陷三哥各路土邦王公混戰的泥潭之中。譬如跛子帖木兒,狠狠搶一把就走了,對三哥毫無領土慾望。

而基本上所有統治三哥的「印度帝國」,譬如孔雀哥、貴霜哥、笈多哥、莫卧兒哥等等,他們都是採用羈縻諸侯的方式來統治三哥境內各土邦王公的,根本談不上中央集權,也做不到對各處土邦王公的生殺予奪,所以三哥歷史上一直是散沙一片,因此再牛逼的尚武民族跑去三哥,都是給後來的外族征服的命。但這不代表三哥戰五渣,而恰恰證明了三哥擁有勇於私鬥、怯於公戰的優良尚武傳統。

而在荷蘭、英國、法國成為殖民列強的時候,他們最初對自己能否吞併三哥是不敢去想的,畢竟尼瑪響噹噹的大帝國啊,所以在荷英法已經在三哥沿海有許多殖民據點和武裝商棧的時候,三哥們依然沒人覺得這些海上來的傢伙對自己有什麼威脅。反倒是衰落的莫卧兒皇帝,政令不出德里,各地土邦王公割據混戰不把皇帝當回事兒。中亞的新強權阿富汗帝國屢屢入侵,如果按照舊的劇本,就是沒有歐洲殖民者的話,那麼阿富汗取代莫卧兒王朝一統三哥,等新的外族征服這個劇本就沒啥懸念了。

所以三哥各路軍閥雖然內戰個不亦樂乎,但基本都認為最危險的敵人是阿富汗人和本土軍閥,不但不反對歐洲殖民者的武裝據點,反倒歡迎他們來,順便做生意買武器……你看這都什麼德性……

而這時候忽然出現個偶然,就是在有很多法國和英國武裝商棧的孟加拉,新執政的軍閥西拉傑·烏德·拉烏拉跟法國人勾搭了,決定剷除英國的商棧。西拉傑·烏德·拉烏拉率七萬大軍和幾十個法國炮兵,在普拉西和東印度公司的900英軍及2200三哥皇協軍決戰。

嗯,七萬對三千……

然後,這場仗英軍完勝,創造了克萊武神話。英國人得以完全控制了整個孟加拉。

其實並不是克萊武多牛,而是西拉傑·烏德·拉烏拉的司令官米爾·賈法爾早就和克萊武勾搭了,克萊武許諾事成之後米爾·賈法爾就是孟加拉的老大了。

所以七萬對三千很可能在真正開戰後變成了三千對七萬……

隨後三哥本土持天子以令諸侯的三哥版曹操、奧德的軍閥、莫卧兒的宰相(尼瑪真像曹操)舒賈·烏德·拉烏拉進攻孟加拉,如果事成,這位三哥版曹操或許會逐漸威服各路土邦王公,名義上統一三哥吧。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是……

三哥版曹操是送人頭去了,不但沒能擊敗孟加拉的英軍,自己還被俘虜了。

於是……

本來就只是在孟加拉建立小據點的英軍,莫名其妙地統治了孟加拉。本來連孟加拉都還沒完全掌控,三哥的實際掌權者來送大禮了……

於是既然連當時實際統治三哥的宰相大人都被英軍俘虜了,那麼英國人離統治整個三哥也就不遠了。

接著英國人也慢慢熟絡了三哥的國情,知道了該怎麼用三哥的方式統一印度,過了十幾年時間,英國的孟加拉總督黑斯廷斯已經控制了莫卧兒皇帝,當了新的三哥版曹操,當然這個曹操是效忠於英國的……控制了莫卧兒皇帝後,北印度各路土邦基本上也就服從英國人的統治了,人家習慣了幾千年了。

而比較難啃的,就是南印度那些幾千年了不服北印度統治的土邦王公了。

南印度最強的軍閥提普·蘇丹選擇投靠了法國,大夥也都知道,在海洋霸權上,法國是不行滴,所以最終提普·蘇丹被英國揉了。

接著英國就依然採取千年以來三哥皇帝對地方的羈縻傳統,一手拉攏一手鎮壓,諸部將整個印度都囊入英國。而三哥也迎來了被東印度公司統治的年代。

由此可見,征服三哥真的不難……

而英國人當時是世界性殖民帝國,資本主義高度發達。所以就沒有本土不在印度而導致印度再度出現新強權的威脅。而尊重三哥土邦王公實際統治地方的國情,也基本獲得了三哥各地土邦王公的支持,得以維持統治。

所以,三哥就這樣被英國征服了。

而實際來說,對英國而言,征服印度更像是印度人自己送來的……

因為如果比起英國的征服,古爾王朝、德里蘇丹國、莫卧兒王朝對印度的征服那才略有難度呢,然而過程似乎也都沒啥難的……因為三哥的土邦王公只在乎自己能否繼續壓榨百姓,而不在乎自己的皇帝是誰的,而且對皇帝也根本沒有啥忠心可言的。

譬如說,如果我是個三哥土邦貴族,我上頭是蒙古人還是突厥人還是阿富汗人還是英國人……這個重要嗎?誰來都可以嘛。而你問我為什麼不自己當三哥皇帝呢?尼瑪我為什麼要當呢?要失敗了我連當個小土邦貴族都當不了啊,我就沒有革命的動力嘛。

而古代三哥的政治上的中堅力量,恰恰就是這些土邦王公。你要有打敗他們、讓他們維持均勢的能力,你就能當三哥皇帝的。而要是想真正統治他們,那是不可能滴。

而如果這個劇本換成了中國的話……我大清的北京城都被列強當廁所了,但中國沒有土邦王公……反倒有太平天國有義和團,所以中國不會亡。


印度自從開闢新航路的大航海時代以來,就是西方各路殖民者冒險家的樂園,印度的香料、寶石、絲綢、蔗糖,後來工業革命以後的靛藍、棉花、鴉片、茶葉、煙草等,都是歐洲市場的搶手貨,從印度把貨物運到歐洲,簡直是暴利,玩過大航海時代都知道。

如同@關毛所說,英國征服印度的開端充滿了偶然的機遇。18世紀中期以前,英、法、荷、葡都僅僅滿足於在沿海港口建立幾個貿易商棧+港口要塞。

1757年的普拉塞戰役之前印度的形勢:莫卧兒帝國已經名存實亡,德里被波斯國王納迪爾沙攻陷搶掠;馬拉塔聯盟如日中天,但是政權組織形式落後,是一群軍頭+包稅人。印度近代歷史上的馬拉塔帝國是一個什麼樣的政權? - 英國 - 知乎;阿富汗國王艾哈邁德沙基本統一了阿富汗一帶,屢次進攻北印度,對德里垂涎欲滴。

普拉塞戰役之後,英國人如同中了大獎一樣,拿到了孟加拉大片地盤,沒過幾年,英國人又收穫一個大禮包:1761的帕尼帕特戰役,馬拉塔人大軍被阿富汗人打得全軍覆沒,大批軍頭陣亡,也為以後馬拉塔聯盟的內訌埋下伏筆。正如馬克思說:「大莫卧兒的無限權力被他的總督們打倒,總督們權力被馬拉塔人打倒,馬拉塔人的權力被阿富汗人打倒,而在大家這樣混戰的時候,不列顛人闖了進來,把他們全部征服了。」

東印度公司佔領孟加拉以後,大肆洗劫,獲得的財富多達幾千萬英鎊,克萊武一人就撈了20萬英鎊,當時的1英鎊差不多相當於10塊銀元。英國人對於征服地的稅收比之前任何一路王公軍頭都要殘酷的多,對於水利建設比任何一路王公軍頭都要漠視,孟加拉一帶很快發生饑荒,餓死人數估計達到一千萬。英國殖民者就像蝗蟲一樣,吃光了孟加拉,要再去吃別的地方。當時英國工業革命剛剛開始,對於棉花的需求量很大,英國在印度的擴張很大程度上也是對於棉花原料的渴望。

近代化、工業革命的英國,在技術和組織方面完全碾壓印度人。槍炮先進不說,同樣的排隊槍斃,英國人可以比印度人更接近敵人才齊射,開槍速度更快,拼刺刀也更兇猛,大炮打得更准,騎兵在一次衝鋒之後還能再次集結列隊發起致命的二次衝鋒。當英國人獲得了孟加拉這個基地之後,在中央邦招募皇協軍,英國皇軍+皇協軍幾乎每次都能以少勝多,幾萬人的規模,在當時的印度就幾乎是無敵的存在。而且印度由於本身的民族宗教多元化,政權組織形式原始,使得英國人在征服過程中可以很輕鬆的借力打力。

三次馬拉塔戰爭,馬拉塔人內訌(佩什瓦都當了帶路黨)+海德拉巴蘇丹數萬大軍相助。

四次邁索爾戰爭,馬拉塔人和海德拉巴蘇丹站在英國人一邊。

第一次錫克戰爭,錫克人雖然驍勇善戰,但是同樣由於內訌,指揮官被英國人收買,稀里糊塗戰敗;第二次錫克戰爭,錫克人與阿富汗人聯合,但是在人數劣勢的英國軍隊面前仍然戰敗,體現了現代化戰術和體制的威力。

1857年的印度民族大起義,是印度本土勢力團結起來的最強抵抗。

印度教的馬拉塔聯盟末代佩什瓦的養子那那·薩希布、喪失繼承權的詹西女王拉克希米·芭伊和伊斯蘭教的莫卧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與英國皇協軍的本地軍官們聯合;從1856年起,印度教婆羅門和伊斯蘭教毛拉聯手在北印度各地散播預言:英國人的統治將在普拉塞戰役之後100年的1857年終結;一個個村莊製作烤薄餅傳遞聯絡暗號,準備一同起事;皇協軍的士兵們中間流傳著子彈被豬油牛油塗過的傳言。

不能不說,印度的精英對於局勢的把握吊打大清朝兒戲一般的向世界宣戰,充分的醞釀之後,時間選擇非常恰到好處,1856年克里米亞戰爭剛剛結束,在印度本土的4萬多英國皇軍,最大的一支1萬多人駐紮在旁遮普正對阿富汗磨刀霍霍,對大清朝的第二次鴉片戰爭遠征軍已經出動,在緬甸也有一支軍隊駐紮在仰光附近,各處的英軍人數最多也不過一兩千人,20多萬皇協軍大部分被策反,1857年初一同起事,整個北印度立刻被掀翻了天。

這時候的英國人,立刻和阿富汗握手言和。雖然印度教徒和穆斯林聯合起來,但是巴坦人(阿富汗人)給錢就是上司;比起10年前剛剛打敗自己的英國人,錫克教徒更討厭穆斯林;南印度的穆斯林覺得莫卧兒皇帝是什葉派不夠清真……英國人充分利用印度的內部民族宗教矛盾,安撫海得拉巴邦(又是他),從巴坦人、錫克教徒、廓爾喀人當中廣招僱傭軍,很快十幾萬皇協軍重新組建,反撲過來。

起義的各路印度人互不統轄,而英國人擁有鐵路、電報、蒸汽船……在壓倒性的組織和技術優勢下,經過近兩年的戰爭,起義被血腥鎮壓下去,整個印度也基本上徹底降伏了。

一個值得注意的現象是1857年起義的領導人,都是由於東印度公司對於印度人溢於言表的鄙視,對於王公權益的肆意侵犯,憤而起義的。土邦的王公如果沒有子嗣,那麼地盤就會被沒收,養子都不行!那那·薩希布被剝奪了佩什瓦的繼承權和年金,拉克希米·芭伊在丈夫死後作為丈夫養子的監護人也被剝奪了領地。為了奪回過去的權益,很多王公參加了起義。

起義發生後,英國也調整了統治策略,1858年取消了東印度公司 (The Honourable East India Company)的統治權。對於土邦王公們極力安撫,不再沒收王公們的領地,很多王公因此叛變。有民族氣節的幾個刺頭解決之後,各地的土邦王公們成為了英國殖民統治的忠實助手。

英國人在印度對於幾個沿海城市之外的各項建設事業毫不關心,除了鐵路、港口、通訊、警察稅務體系,以方便壓榨和鎮壓。印度各種原料低價出口英國,再高價進口英國工業品,至於普通印度平民,該怎麼剝削繼續怎麼剝削,兩次世界大戰, 不流盡印度最後一滴血,大英帝國絕不投降!


我們討論英國殖民印度時,容易有代入感,自覺不自覺地拿來和中國比。莫卧兒帝國與清王朝看似很多的相關,都是非主體民族的統治政權,又都在西方列強的欺凌中分崩離析。這種認知方式的形成原因符合邏輯,我們總是需要用熟悉的模型去理解陌生的事物,但多了解一些就會發現,印度與中國,完全不同。

歷史學家告訴我們,殖民國家實現對印度的政治統治是當時的必然。@關毛 @土豆燒牛肉 把歷史故事講得很清楚了,我提供一些其他角度的思路。

一定要明辨,中華帝國式的中央集權政制並不存在於彼時的次大陸。在西方殖民者抵達印度時,不論是早期的葡萄牙人,還是後來法國人與英國人,他們在這片陌生土地上摸索時,發現這時的印度根本就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不論是西海岸的馬拉巴海岸還是到孟加拉灣沿岸的馬德拉斯或者孟加拉地區,莫卧兒皇帝的權威都太遙遠,這些地區的行政長官(納瓦布或者土邦王)可能連莫卧兒的宗主權都不認。對東印度公司而言,最初的目的當然不是在政治上接管整個次大陸,而是找到原料產地、市場售地與國際貿易中轉地。直到他們發現,政治上的接盤根本沒有想像中的那麼複雜。

放到英國人的實際情況上考慮,在十八世紀中葉的那段時間裡,他們的主要對手根本就不是莫卧兒朝廷,而是地方勢力,以及同樣野心勃勃的法國、葡萄牙、荷蘭等殖民力量。事實上,從十八世紀中葉開始英國佔領孟加拉,隨後五十年的時間裡他們一直在遠離莫卧兒王廷治理範圍的東部和南部與法國人和南部的蘇丹、尼扎姆們搶地盤,並最終實現了有效控制。

而那個時候,次大陸西部與北部的莫卧兒陷入了與馬拉塔人為代表的印度教勢力的糾葛中,無暇顧及。

看上圖中紅色的區域,那是英國人在十九世紀初的地盤。他們基本上趕走了法國人和法國人的買辦,培養起了屬於自己的政治勢力。事實上,英國資本主義的到來刺激了印度資本的興起,雖然這些買辦資本家的存在意義主要是為了服務英國的全球貿易。那時的印度東部和南部建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內陸零售體系,鐵路與海港的發展也將這些地區綁在了一起。

事實上,在印度民族大起義前後的二十年里,東印度公司正經歷著一系列重大利好:此前積累的鐵路與基建工程使原料採購商與商品供應商能夠深入到印度內陸;逐漸掌控了農業與特種經濟作物控制權的東印度公司也在這段時間瘋狂積累財富,蘇伊士運河的開通與美國內戰,當然,還有對華鴉片貿易的蓬勃發展,又從外部繼續刺激了英國資本深化對印度的控制。

當然,不要以為東印度公司真的是單純的貿易者,強大的資本與技術支撐著遠強於本土力量的軍事實力。英國東印度公司之所以能在十八世紀末十九世紀初實現制霸次大陸,主要還是它的軍事專制。在從孟加拉地區不斷向恆河平原與德干腹地的試探里,他們擴張腳步隨之加速。至1790年時,常備的軍隊力量已經超過150000,世界上最大的歐式常備軍之一,十年前還能與英國人互有勝負的馬拉塔人和邁索爾人,都被打疼了。

所有這些,只為說明一個問題,在1857年前後,東印度公司的資本與軍事力量已經足夠撐起他們的政治統治——唯一的問題在於,是否真的有「征服」印度的必要?

從1757年冒進殺下孟加拉的克萊武,到開創了孟加拉大好局面的黑斯廷斯,最後到英屬印度大總管達爾豪西,他們都沒能真正「殖民」印度。歸功於莫卧兒的軍事采邑制與包稅制,東印度公司早就在其控制孟加拉與邁索爾時,就已經掌握了稅收——坐擁資本市場、稅收與軍事保障,英國人為何不滿足呢?

第一,印度沒有成為亞洲的巴西,種植園經濟支撐的殖民地並未形成。除了像鐵路與特種作物這樣保險的投資,英國的資本幾乎不會投入當地經濟,利潤大量迴流歐洲,但當地經濟卻並未能提供更多的機遇。作為對比的例子是澳洲、南非,甚至南美。英國新教在其他殖民地從未遇到如此強烈的抵抗,不僅沒有吸收到新的力量,反而在與印度教和伊斯蘭教的對立中加深了這種民族界限。這種影響一直持續到英帝國時期。

第二,印度的本土資本和政治力量的對英國資本的阻撓同樣嚴重,脫胎於大地主柴明達爾或者農村頭人的農村資本力量與英國人的合作雖然給後者帶來榨取稅收的機會,卻極大地桎梏了農業的發展。在英國人拿下旁遮普之前,他們幻想的高效率自由主義農業在印度根本沒有土壤。在那樣一個遠比封建複雜的土地制度中,英國人在世界其他地方的政治經驗並沒有提供有效的解決路徑。

當然,還有更多軍事上、經濟上的考慮,英國人正式接管印度在當時的決策者眼裡是不可不為的行動——1857年民族大起義只是一個契機。在那之前的百年中,英國人已經在事實上完成了對印度的征服,而且以孟加拉為輻射中心,對恆河中下游、德干東部實施了有效的治理。

從英國正式把印度納入帝國的那天起,歷史學家和政治學家就吵個不停。他們是否真的需要形式上的英印帝國,來幫助英國的資本打入並且繁榮於印度市場——畢竟,英國人在那個時候已經控制了亞洲、歐洲和拉美的大部分市場。消極點說,英國需要從印度身上榨取的一切,可能不需要通過「征服」來獲得;但征服之後短暫的輝煌景象後,呈現出的問題似乎更多。

英屬印度帝國並沒有經歷成熟的中年階段,就從青少年成長到了衰老狀態。

一點思考,僅供參考。

哎喲,是不是又把印度給黑了。


英國東印度公司1608年建立第一個據點,到印度1857年起義被鎮壓,所有不服從英國的統治的勢力均徹底失敗,東印度公司時代結束,印度完全成為大英帝國領土為止,差不多用了250年時間。250年時間,對於征服南亞次大陸的效率來說,特別是與早年的莫卧兒以及德里比,實在是很緩慢。

我們可以把時間縮短一點,從1757年普拉西戰爭後英國統治孟加拉,在印度獲得了一整片區域的統治權,而不如同於早先葡萄牙,法國,荷蘭與英國自己只尋求建立沿海貿易據點起,到1818年英國在第三次馬拉塔戰爭中擊敗馬拉塔人的勢力,此後徹底獨霸南亞次大陸為止,也用了60多年的時間。

印度面對的英國,是當時的第一殖民強國,然而印度人依然長期對英國有著有力的抵抗。重要的一點是,英國入侵印度的時機,正是印度歷史上許久未出現的有本土軍事強權的時期。長久以來入侵印度的來自伊朗地區的伊斯蘭入侵勢力,依靠軍事強權往往可以瞬間征服大量領土,然而他們的統治常常是脆弱,他們不得不需要依賴地方的印度教勢力,然而這些勢力的忠誠度是存疑的,相比之下,印度本土勢力的統治,穩定性是明顯更高的。在奧朗則布死後,曾經強大的莫卧兒帝國便迅速衰弱,而由西瓦吉脫離當地地方伊斯蘭勢力後創立,之後一度臣服莫卧兒的印度教馬拉塔人勢力,脫離莫卧兒並迅速擴張,幾十年內終於成為印度次大陸第一強國。1757年,就是前文提到的英國建立孟加拉據點的那一年,馬拉塔人進入德里,至此成為這個莫卧兒長期都城的主人,之後的莫卧兒帝國,大體只是馬拉塔帝國的傀儡而已。馬拉塔人繼續向旁遮普擴張,然而最終在四年後的第三次帕尼帕特戰役中敗於阿富汗人,馬拉塔勢力開始衰弱,十年後的1771年,馬拉塔重新確立了在德里地區的霸權,但是馬拉塔內部卻開始分裂了,浦納的中央政府,再也不能完全控制各個地方軍閥。在這個情況下,英國發動了第一次馬拉塔戰爭。

省略戰爭過程,已經開始衰弱的馬拉塔人依然獲得了勝利,英國人此後的20多年裡,放棄了對馬拉塔人的進攻,馬拉塔人依然是印度次大陸上最重要的勢力,直到第二次馬拉塔戰爭英軍獲勝以及第三次馬拉塔戰爭後馬拉塔人的勢力徹底終結。

當然,馬拉塔人的對手不只是英國人,邁索爾人與馬拉塔人的關係也不睦。邁索爾人作為第二強大的反抗英國殖民者的勢力,經歷了四次邁索爾戰爭才被擊潰,期間馬拉塔人也擊敗了邁索爾王國的領袖提普蘇丹,成功向邁索爾人的領地擴張。同樣,印度次大陸上還有另一重要勢力尼薩姆,即後來的海得拉巴,印度最大土邦,也是英國入侵印度的主要當(dai)地(lu)盟(dang)友。馬拉塔人核心位於印度次大陸中部,西南要面對邁索爾,東南是尼薩姆,西北是阿富汗人,東北則是孟加拉地區的英國人,其地理位置決定了他不得不面對大量的對手。可以說削弱馬拉塔人的勢力,英國人只能說是起到了部分作用罷了。

而在馬拉塔人被英國擊潰後,印度再也沒有能有效抵抗英軍的勢力,印度也就落入了英國的統治。1857年印度本土勢力反撲被剿滅,莫卧兒帝國此時才徹底滅亡,然而此前幾十年內,莫卧兒的皇帝均是形同虛設,其勢力在印度次大陸上不值一提。所以了解英國征服印度的歷史,仔細了解英國三次與馬拉塔帝國的戰爭其實就足夠了。非常建議讀一讀劍橋印度史的馬拉塔帝國分冊,有中譯本,對於了解這段歷史,包括印度教印度與伊斯蘭教印度關係的歷史,都很有幫助。


英國在印度的勢力始於享有英印貿易壟斷權的英國東印度公司,該公司從莫卧兒皇帝那邊取得在海岸線建立要塞的許可證,初步建立屬於英國的軍事力量。

莫卧兒帝國衰弱始於1707年皇帝奧朗則布去世。許多地方豪強從莫卧兒政權中獨立出去。東印度公司抓住機會,加強了要塞,擴大了據點。18世紀50年代,公司商人開始對印度進行征服活動,目的是在混亂的局勢中保護自己的商業利益。公司將自身權威從加爾各答,馬德拉斯和孟買的要塞中延伸到內陸,從莫卧兒皇帝和地方領主那裡獲得統治許可證。憑藉一小股英軍和大批印度土兵--被成為「賽寶伊」(sepoys)的軍事力量,公司鞏固了統治。

一場土兵的暴動導致了英國對印度直接殖民統治的建立。1857年,印度土兵收到了彈藥筒內點火的新型恩菲爾德步槍。為了防潮,彈藥筒用動物脂肪浸過的紙封口,英國軍官教土兵用牙齒撕開封紙。印度教土兵拒絕咬開塗牛油的封紙,因為牛是印度教聖物,而穆斯林土兵則拒絕咬開塗豬油的封紙,因為豬是伊斯蘭教的禁忌。儘管英國官員迅速更換了包裝和開啟程序,印度土兵還是在1857年5月發動兵變,殺死英國軍官,並宣稱恢復莫卧兒皇權。農民和不滿英國統治的鄉紳加入了他們的隊伍,使一場小規模兵變發展城大規模動亂,嚴重威脅英國在印度的利益。在坎普爾要塞,土兵迅速擊敗了英國駐軍,屠殺了全部英軍,平民和婦孺,造成了坎普爾慘案。

但是土兵內部派系林立,各有所圖,不能協同一致,英軍則依靠武器和通信優勢,以最快速度將軍隊派遣到事發地點。英國增援部隊趕來後,立即向土兵復仇,將他們成批的處於絞刑。英軍還在其他戰場上用加農炮猛轟兵變土兵。到1858年5月,英軍徹底平亂了暴動,控制了印度局勢。為了穩定印度事務,防患於未然,英國政府取代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直接統治。1858年維多利亞女王向新建立的印度事務部委派處理印度事務的權責。一位總督代表英國皇家管理印度這一殖民地。

參考:新全球史--文明的傳承與交流


India was a very desirable country for many European countries to trade with during the seventeenth and eighteenth centuries, not only due to the rich resources India had, but as a launch-pad for trade routes towards other countries. Throughout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there was munch conflict between different European countries, all seeking to exploit and take advantage of India. Slowly, through proxy rulers, and the use of military force, the British expanded their influence, to where India was effectively under the control of the British, and it became known as 「the jewel in the British crown」. Taking control of India was a slow task, often under-handed, and to maximise British economic return to the detriment of the Indians. This is not to suggest that India received no benefit, but that the British were there to exploit India and primarily to benefit themselves.

在十七、十八世紀,對於許多歐洲國家,印度是一個非常理想的貿易夥伴國,不僅是由於豐富的資源,而且也是作為一個通向其他國家貿易路線的中轉站。在十七世紀,不同的歐洲國家存在著劇烈衝突,都是為了開發和利用印度。

慢慢地,通過使用代理統治者和軍事力量,英國擴大了他們的影響力,印度一直在英國有效地控制下,它被稱為「英國王冠上的寶石」。

控制印度是一項緩慢的任務,英國在最大限度地提高自身經濟回報,損害印度人的利益。這並不是說印度沒有得到任何好處,而是英國剝削了印度,主要是為了造福自己。


英國隊出道晚,卻善於學習。最先學會葡萄牙擅長的藍海政策,在印度沿岸設立據點。聰明的英國人基於葡式藍海政策做了巧妙發揮,採用海岸線包圍內陸城市策略逐漸吞併整個印度。

出道早期,英國隊藉助同時代一起出海的土豪荷蘭隊之手收拾了葡萄牙,攻破海上防線,與荷蘭隊共享南亞東南亞。英荷啟航沒多久,眼紅的法國隊耐不住寂寞加速追往東方。

於是,南亞土地上出現了英國隊荷蘭隊和法國隊的身影,怎麼辦?撕唄!於是,三家互撕戲開演,撕完劃定勢力範圍,南亞歸英國隊,荷蘭隊繼續在東南亞玩耍。法國隊受自家後院拖累,與英國隊撕了幾場也灰溜溜回老家了。

然而,法國隊對當時印度遊戲場各個players最大的貢獻是發明了一種叫做僱傭軍的東西,花錢雇大量印度士兵歸入法國隊,強迫當地領主土豪們接受法國隊的有償安保服務,儘管安保人員中99%都是印度人。法國隊這一發明還為幾家互撕戲提供了大量的本土人肉靶,打來打去除了各家寥寥可數的高級將領,對壘各方普通士兵幾乎全是印度人。於是,在印度的國土,為了荷、英、法的利益,出現一撥印度人代表不同西方國家去打另一撥印度人的情景。

愛好學習的英國人當然不會忽略僱傭軍與付費安保這樣一本萬利的技能,在此基礎上,英國人又想出一招「離間計」,不厭其煩用在一盤散沙的印度本土藩邦,終於,1849年,英國隊大獲全勝。

簡而言之,葡式藍海政策+法式僱傭軍+付費安保+離間計 = 英國隊如何佔領印度次大陸


補充一個小趣事,中印邊境戰爭中方獲勝後,當時都認為中國會趁勝直下佔領印度,很多印度的小知識分子都打聽怎麼學中文,以便向當年服侍英國主子那樣服侍新主子謀利。這就是印度的精英階層。印度人一直都沒有做好自己統治國家的準備,上千年都是為形形色色的外國入侵主子服務,形成了慣性,所以英國當初統治起來不費力氣。二戰後世界民族獨立運動盛行,甘地等借這股東風讓印度獨立,不久之後精英階層中的不少人又因為不習慣而皮癢,希望來新主子,可惜當年中國辜負了他們。不過這些年來印度的民族主義教育不錯,越來越旺盛,常常有人說中國現在民族主義強烈,我就說,去印度看看吧,中國比起來小巫見大巫,人家現在看電影都下令要集體唱國歌了


英國征服印度的歷程

英帝國1886年版圖。An elaborate map of the British Empire in 1886, marked in the traditional colour for imperial British dominions on maps.

地理範圍

英屬印度包括今日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國近乎全境,但不包括果阿邦和本地治里市等。此外其還一度包括亞丁(1858年至1937年)、下緬甸(1858年至1937年)、上緬甸(1886年至1937年)、英屬索馬利亞蘭(1884年至1898年)和新加坡(1858年至1867年)。1937年緬甸被從印度分離出來,由英國王室直接管轄,直至其於1948年獨立。位於波斯灣的特魯西爾國理論上在1946年前亦是英屬印度諸省的土邦之一,並使用盧比作為其貨幣單位。

1909 map

1802年錫蘭(今斯里蘭卡)在《亞眠和約》後被割讓給英國。在1793年至1798年間,錫蘭是馬德拉斯省的一部分。尼泊爾和不丹在同英國進行戰爭之後簽訂和約,被承認為獨立國家。錫金王國在1861年英錫協定下成為土邦,但其主權問題卻未得到定義。馬爾地夫群島自1887年至1965年為英國保護國,但非英屬印度的一部分。

歷史

東印度公司時期

1600年12月31日,英王伊麗莎白一世批准了不列顛東印度公司負責東方貿易。第一批船隻於1608年到達印度,於今古吉拉特的蘇拉特城入港。四年後英國商人經歷斯沃利戰役擊敗了葡萄牙人,由此贏得了莫卧兒皇帝賈漢吉爾的信賴。1615年,英王詹姆士一世委派托馬斯·羅伊(Thomas Roe)為駐莫卧兒王朝使節,並由他與莫卧兒簽訂了通商條約,條約規定:允許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建立貿易據點,以此作為從歐洲運輸商品過來的報答。公司主要從事棉花、絲綢、硝石、靛青和茶等日用品的貿易。

東印度公司於1612年在蘇拉特建起了第一家代理機構,到17世紀中葉,先後在孟買、加爾各答和馬德拉斯建立了據點或代理。1670年,查理二世准許公司有權獲得領土,並在其控制區內建立軍隊、鑄造錢幣和行使其他權力。

英國在次大陸依靠東印度公司組建的軍隊開闢殖民地。17世紀最後10年,東印度公司無可爭辯地成為次大陸的准國家,擁有了可觀的軍事力量,出了三任統治者。軍隊的指揮官為柯拉夫,在1757年普拉西戰役中擊敗了莫卧兒孟加拉省地方行政官西拉傑·烏德·達烏拉指揮的武裝,孟加拉財富被竊洗一空;至此,孟加拉淪為大英帝國的保護國,其貿易被東印度公司壟斷。孟加拉農民和藝人被迫出賣勞動,最終換取極低的報酬,並承載著繁重的苛捐雜稅。有人推測,1769年到1773年的孟加拉大饑荒,奪去了1000萬人的生命;類似的災難幾乎籠罩著隨後的一個世紀;在英國的統治擴展到整個次大陸以後,造成的饑荒奪走了四千萬條生命。儘管東印度公司貿易增加,通過所控資源獲取的財富也大增,但其建立的軍隊漸漸成為沉重的負擔,最終走向覆滅。

英國在印度次大陸的擴張

1773年諾斯勛爵的《印度規管法案》獲得國會通過,授權英國內閣管理東印度公司,但不直接管理公司內部事務,成為英國政府控制印度的第一步,首次規定設立印度總督的職位,首任總督為沃倫·黑斯廷斯。之後於1813年和1833年分別頒布條款,進一步明確東印度公司與英王國政府的關係。

黑斯廷斯任總督直至1784年,其繼任者為約翰·麥克弗森,麥克弗森通過讓由地主代徵稅收的方式推行永久殖民地政策。隨後的五十年,英國人忙於清除在印度的競爭對手。

19世紀,總督理查德·威爾斯理(Richard Wellesley)開始大規模擴張領地,擊敗了提普蘇丹,吞併了印度南部的邁索爾王國,並開始著手剷除法國在次大陸影響力。19世紀中葉,總督詹姆斯·布朗-拉姆齊(James Broun-Ramsay)開始了更大膽的擴張計劃,通過二次錫克戰爭擊敗了錫克人,第二次英緬戰爭征服了緬甸;同時接管了諸如薩姆巴爾普爾、薩塔拉、佔西和那格浦爾等土邦,其王公死後王位不再繼承;1856年,奧德為次大陸最後被吞併的土邦。次年,印度被稱為「東印度公司領地」(Company Raj),同時引發反英暴動。

印度兵變

1857年5月10日,由當地印度教徒和穆斯林組建的不列顛印度軍隊在密拉特爆發起義,義軍營地在德里東北綿延八十公里,他們向首都德里挺進,發誓效忠莫卧兒帝國皇帝。很快印度北部和中部加入了這次為期達一年的抗英鬥爭,諸多部落和土邦積極響應,與此同時其他組織和土邦轉向支持不列顛軍隊指揮官和「榮耀的東印度公司」。

起因

這次起義震撼英國在印度的統治,成為了大英帝國在印度過去數十年的統治下,社會政治政策將矛盾在1857年激化到頂點。這次起義以前,英國殖民當局曾平息了多次騷亂和部落衝突,同時也使得殖民當局對動蕩的局勢增加了應變能力。起義反應了當時印度社會面臨的二大問題即起義不是偶然事件,同時爭取民族權利為發展趨勢。

總督第一代達爾豪斯侯爵詹姆斯·布朗-拉姆齊為了繼續吞併全印度,推行「無嗣失權」(Doctrine of Lapse)政策,即土邦王公在無直系繼承王位的情況下,土邦直接納入東印度公司的統治之下,拒絕王公在無嗣的情況下選擇繼承人。而之前按照當地的傳統,主要土邦諸如薩塔拉、坦加布爾、桑巴爾(Sambhal)、佔西、捷普爾、烏代普爾和巴加特(Baghat)等地,由王公直系或由其指定來繼承王位一直獲得普遍的認可。另外,東印度公司在沒有任何借口的情形下,先後於1843年直接吞併了信德富庶的小土邦,1856年吞併了奧德。奧德為富有的土邦之一,每年可以帶來極為豐厚的財富,同時也是莫卧兒帝國最後的堡壘。此時,居於小城鎮的人和英國小商人對土地變得更加貪婪,很多成為暴發戶,由此觸怒了種姓分明的印度社會各階層的利益。英國殖民當局和土地擁著者關係漸遠,漸漸演化為統治著一個貴族階級。當貴族階級的利益受到侵害後,他們就煽動暴亂,驅逐商人。

當時不列顛印度軍隊廣為流行著一則謠言,說英國人的1853式恩菲爾德步槍(Pattern 1853 Enfield)槍膛使用動物脂肪做潤滑,而且謠傳這種脂肪是用豬油和牛油混和的。由於軍隊士兵主要由穆斯林和印度教徒構成,這可犯了他們的大忌,士兵拒絕使用這種步槍。士兵在挑撥下,最終和英國指揮官對立,成為這次起義的導火索。

過程

這次反叛很快席捲印度北部大部分地區,包括奧德、後來接受東印度公司管轄的馬拉塔(Maratha)王公領地。毫無準備的英軍驚恐萬分,面對巨大的傷亡未能及時補充兵力。這場反叛對印度人也是一次浩劫,儘管最終英國人獲勝,反叛者在交戰中也有勝利,但蒙受了恥辱。位於次大陸中部的各個軍事基地偶有兵變,但最終主要反叛者於1859年6月21日,在起義中心之一的瓜廖爾繳械投降。最後一次戰鬥在1859年5月21日於Sirwa Pass暴發,叛軍戰敗後逃往尼泊爾。

英國殖民統治的正式開始

這次起義成為現代印度歷史的主要轉折點。1858年5月,英國殖民當局將莫卧兒帝國末代皇帝巴哈杜爾·沙二世流放到緬甸仰光,隨後處死了其家族的大部分成員,從形式上完成了對莫卧兒皇帝的清算。巴哈杜爾·沙二世以詩人皇帝而著稱,用烏爾都語寫出了諸多的美麗而著名的詩篇,詩作多反應了自由和奮鬥抗爭精神。這位皇帝沒有返回故土的自由,1862年在孤獨中死去。皇帝的三位皇子加入了印度的獨立戰爭,逮捕後被不列顛印度軍隊的英國人威廉·霍德森(William Stephen Raikes Hodson)處死。

文化和宗教中心被迫關閉以後,所有財產被沒收;與此同時英國撤銷了東印度公司,取而代之的由英國政府直接統治,並向印度邦王公、酋長、印度人民宣告英國維多利亞女王即印度女皇,承諾在英國法律的管制下享有和英國人同等的待遇,但印度人對英國統治的不信任已經成為這次1857年叛亂的遺產。

很多東印度公司時期推行的經濟和稅收政策一直維持到1857年以後的各個時期,英國當局通過在倫敦內閣中增設印度事務大臣,改進行政體制。總督(名義上代表土邦或王侯國主權的稱為提督)府駐加爾各答,統管印度事務,下設行政和立法機構;總督之下為省長,省長管理所屬行政區域的地方官員;地方官員即文職人員為地位較低的印度文職機構(印度文官機構,Indian Civil Service)整個群體。數十年來,誕生於英國的印度文官制度一直延續到1910年代。當時的文職人員地位高於諸如醫生和律師等職業,人員構成中土生印度人所佔比例逐年穩步增長,但土生印度人必須在英國接受教育或者在次大陸英國人開辦的學校接受教育才有可能獲取文官職位。

1858年印度總督宣布中止由東印度公司與各個土邦強行簽訂的「無嗣失權」相關不平等條約,繼續履行其他條約。印度版圖的40%和人口的25%保留在562個主要土邦和王侯領地內,這些土邦與王侯領地繼續保持了種族和宗教信仰的多樣性;但其浮華和繁文縟節也被舉世公認,而且控制範圍與掌管的財富、社會政治變革落後於英國控制下的印度其他地方。由於受兵變期間出現的印度士兵空前團結的威懾,軍隊和政府財政體制實施了徹底的改革。1861年通過的印度議會法恢復了總督的立法權——為1833年法案賦予總督的特權。

英國人對印度人的態度從比較開放轉向狹隘和懼怕,甚至對待具有相同背景、極富成就或忠誠的人也是一副排外的心態。英國人及其公務人員都居於營地,與印度人隔離開來;私人會所等社交場合成為排外和勢利的象徵一直持續了幾十年直至他們撤離印度為止。1883年殖民政府曾試圖通過引入刑事司法法案授權印度法官審理歐洲人所犯的罪行,以消除種族壁壘,然而來自公眾的抗議和英國報紙的指責迫使印度總督喬治·羅賓遜(George Robinson)作出讓步,這項嘗試最後夭折。孟加拉知識分子從這次「白色抗爭」中上了很有價值的一課,那就是要想糾正不公,經過精心組織的宣傳攻勢或媒體的輿論效果最好。

在1857年以前,印度也經歷了一場空前的浩劫,這一地區遭遇毀滅性饑荒,其中嚴重饑荒紀錄,大約25次發生在印度南部泰米爾納德邦、北部比哈爾邦、東部孟加拉地區。19世紀後半期,饑荒奪走了30至40萬印度人的生命。當代災荒觀察員諸如羅馬什(Romesh Dutt)、研究災荒的學者阿馬爾蒂亞·森指出降雨的不均衡和英國人的經濟管理政策失誤是導致饑荒的主要原因。自1857年以來當地人賴以為生的土地向外國人擁有的種植園集中,同時國內貿易受到限制,通貨膨脹導致食品價格飛漲,大宗農作物從印度出口到英國。有些英國人諸如威廉·迪格比(William Digby)對政策改革和賑災措施深表不安,但愛德華·布爾沃-利頓(Edward Bulwer-Lytton)和總督當局反對這種變化。相信如果這樣會導致印度工人逃走,直至印度獨立為止,導致饑荒不斷。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發生於1943年到1944年孟加拉饑荒奪走了300~400萬人的生命。

在經歷1857年的起義以後,尤其從1870年至1900年的30年間,重商政策盛行,進口猛增,與此同時本土生產和出口極少,導致印度民族工業也銳減,只有得益於全球產業革命的黃麻業是個例外。歷史學家估計,由於次大陸民族工業迅速下滑,其經濟從1800年大約佔全世界GDP總量的25%減至20世紀僅有的十分之一。

印度自治政府的建立

英屬印度邁出自治的第一步始於19世紀末期,任命由印度人組成的總督顧問和建立由印度人組成的省議會;隨著1892年印度議會法的頒布,擴大到立法的參與。建立地方自治機關和地方行政區,選舉範圍擴大到印度人。

印度政府1909年通過改革法案即莫萊-明托改革,該法案給予印度人在中央及省級立法院有限的權力。改革以後,有些通過選舉產生,中央和立法院的主要成員繼續由政府任命。在省一級,省長向立法機構負責,其他成員有選舉、非正式任命或官方委任等形式產生。約翰·莫萊通過明晰的立法表明了建立自治政府不是英國政府的目標。

莫萊-明托改革成為里程碑,其條款逐步地引入到立法會選舉,這種選舉權是有限的,僅適應少數上層印度人,但這些經選舉產生的議員漸漸成為政府官方的反對派。由於後來選民延伸到社區,議員成為宗教意識濃厚的當地印度組織政治利益的代言人。這種改革對於相關各方是個重大問題,英國人的意圖遭到置疑,這涉及少數民族人道主義問題,對選民是否採取「分而治之」的辦法等等。

對穆斯林而言重要的即要贏得政治地位,同時又要保留其穆斯林的身份,必須根據環境作出適當反應,如穆罕默德·真納闡述的立場就是一個例證。真納生於1876年,在英國攻讀法律,他以熱心的英國自由黨人身份返回印度並加入國大黨,1913年加入全印穆斯林聯盟。真納曾於1911年通過與國大黨的合作要求英國廢止劃分孟加拉而一舉成名,他到1919年為止一直保留國大黨的身份,在其雙層身份期間,他被尊為國大黨的代言人,與此同時奈都夫人則被尊為「印度教-穆斯林團結大使」。

第一次世界大戰以後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印度對英國的重要貢獻就是進一步刺激了需求,並進一步回應英國。印度國大黨和全印穆斯林聯盟於1916年12月舉行聯席會議,在真納和莫逖拉爾·尼赫魯的領導下,提倡團結合作、主張包括分區選舉的制憲改革,通過不懈努力和互相讓步,二黨最終達成勒克瑙協定,國大黨承認由穆斯林聯盟提出的分區選舉的要求,與此同時在爭取自治的期間穆斯林聯盟加入國大黨,協定預期的目標是實現永久和憲政的統一行動。

1917年8月,英國政府正式宣布一項政策:逐步增加在每個政府行政部門的印度人協會、逐步發展自治政府,以期逐步實現印度負責任的政府,最終成為大英帝國完整的一部分,憲政改革體現在1919年印度政府法案之中即廣為人知的蒙太古-切姆斯福德改革,這些改革表現了英國作出的最大讓步,英國當局向印度政府中央和省級立法機構充實了印度本地權威人士,但總督只向倫敦負責。

省一級發生顯著的變化,省級立法機構的成員大多數經過選舉產生,按照萊昂內爾·柯蒂斯基於二頭政治構想的體制組建諸如農業、教育和工務等政府建設部門,同樣的其他部門設置部長並分別向立法機構負責;金融、財政、稅務和內政則按照英國模式組建,多數情況下委任英國人為主要行政官員,並向總督負責。

蒙太古-切姆斯福德改革未能滿足印度的政治需要,英國當局開始通過立法措施壓制反對派,限制新聞出版。如1919年4月,英國殖民當局在阿姆利則開槍屠殺集會群眾,造成上千人傷亡,釀成阿姆利則慘案,這次悲劇更加激勵了諸如尼赫魯、聖雄甘地等政治領袖,也喚起了民眾與之共同奮鬥。

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協約國在和平解決土耳其問題上給印度穆斯林帶來了擔憂,穆斯林擔心協約國的目標之一就是結束奧斯曼伊斯蘭統治。莫卧兒帝國終結以後,奧斯曼伊斯蘭政權一直成了印度穆斯林世界和遜尼派穆斯林團結合作的象徵。泛伊斯蘭的基拉法特運動傳播到了印度各地,這是一個由忠誠的穆斯林群眾參加的組織,在印度民族解放運動中廣泛爭取了正統穆斯林的參與。基拉法特運動的領導者通過伊斯蘭象徵,團結全印穆斯林團體,在維護少數民族權益方面和國大黨、英國當局進行談判。

阿姆利則慘案的結果,直接導致聖雄甘地加入自德奧班德神學院到阿里格爾穆斯林大學的基拉法特運動,在群眾參與方面也起到帶動和示範效果;對英國殖民當局而言,直接導致1920、1921年的全民違抗和不合作。甘地承認基拉法特運動的地位,因此也使得印度教徒對穆斯林作出了讓步。

基拉法特運動儘管聲勢浩大,但仍以失敗而告終。土耳其放棄了傳統的伊斯蘭政治成為世俗國家;另外,基拉法特運動因宗教帶來的群眾基礎也使得象穆罕默德·真納等西方背景的憲政政治家們受到疏遠,真納被迫向國大黨作出讓步,而其他穆斯林對甘地的領袖地位持懷疑態度。

二戰與英國統治的終結

到1942年,隨著英國捲入二戰,英國也中斷了對印度的殖民統治。在德國入侵不列顛的戰爭中,印度一些有遠見的政治家想聲援英國,以藉此讓印度漸漸獨立。另外一些人則因為英國曾漠視印度知識分子和公民權,對在戰爭中掙扎的英國人無任何憐惜之心,甚至認為這是英國入侵印度遭到的報應,人民認為這時的不列顛印度軍隊是世界戰爭史上的最大的一支志願軍之一。1942年7月,國大黨向英國當局作出了完全獨立的請求,其起草的文件指出,英國如若不同意其要求,群眾抗命即將爆發。1942年8月,國大黨中央委員會(All India Congress Committee)孟買會議通過了「退出印度決議」,標誌退出印度運動的正式開始。這場運動規模宏大,起初通過和平示威、否定權威和削弱英國戰爭成果的方式,接著全印各地爆發大規模的抗議示威活動,並號召工人舉行集體罷工。這場運動破壞慘重,地下組織在各處製造破壞,如物資中轉站爆炸襲擊、政府大樓縱火、破壞電力設施、破壞交通和通訊網路。

這場運動最終因失控而變成群龍無首,其大多數行為背離了甘地的非暴力抵抗的信念。在印度很多地方,很多當地地下組織控制了這場運動,但到1943年,退出印度運動戛然中止。

然而,歐亞大陸因為戰火在流血,獨立運動領導人錢德拉·鮑斯在加爾各答擺脫了對他的搜捕,先後前往德國與日本在南亞的控制地,尋覓軸心國的幫助,組建制衡英屬印度當局的一支力量。他先後組建了自由印度臨時政府,並在日本的協助下,建起了由印度戰俘和流亡東南亞各地的印度人組成的印度國民軍,成為了不列顛印度軍隊中印度士兵與英國當局對立和發動起義的支持力量。印度國民軍和日軍第15集團軍攜手在阿薩姆邦、緬甸和孟加拉地區叢林對科希馬和因帕爾進行包圍戰,由於後勤補給的中斷,加上來自日軍的武器裝備差和支援保障滯後,最終以失敗告終。但是,錢德拉·鮑斯的大膽舉動卻鼓舞和培養了新一代印度人。

歷史學家們爭論的結果是,不列顛印度軍隊的印度士兵最終成為印度獨立運動的主要力量,其源泉來自自由印度臨時政府及其軍隊。自由印度運動最終獲得廣泛的關注則源自1945年「印度國民軍士兵大審判」,自由印度運動具有極大的鼓動性,英屬印度政府當局禁止BBC廣播有關印度國民軍的故事,因為害怕在整個大英帝國範圍內爆發更大的對抗和群眾起義。關於印度國民軍的影響力,當時的報紙的報道可以反應大概情況。「印度國民軍士兵大審判」前後,不列顛印度軍隊頻頻爆發兵變,而且在皇家印度海軍更具代表性;無論是卡拉奇或孟買,還是維沙卡帕特南或加爾各答,兵變獲得全體印度公眾的支持。

二戰以後,隨著兵變的頻發和印度士兵對大英帝國忠誠度的喪失,不列顛印度軍隊最終成為葬送英國統治的決定力量;到1946年,所有政治犯被釋放;英國開始就印度逐步走向獨立的問題和國大黨開始進行政治對話。

1947年8月14日巴基斯坦(含孟加拉國)獲准獨立,次日即8月15日印度獨立,並於當日實現權力移交。大多數人認為這就是英屬印度的中止日。也有些人認為,1950年印度共和國憲法頒布才是英屬印度時代的正式終結。


統治者和英國搭夥兒,這事就成了。


印度這個國家,英國人來之前,歷史上只要北邊來個騎馬打仗的,他就投降,一路投降,從北往南,望風投降!

英國征服印度的容易程度,簡直令人髮指!

我一直都認為,英國征服印度是人類歷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好生意,英國現在依然從這個生意上獲取巨大好處!


在地理大發現的時候,印度本身就還沒有統一,這就決定了當時印度根本只是一個地理上的概念,而印度內部各個土王之間的矛盾給予了西方殖民者各種上下其手的機會。

英國能夠擊敗其他殖民者的原因,主要在於英國在歐洲擊敗了那些殖民者的本土,例如英國擊敗荷蘭就不是靠著自己的力量,是法國對荷蘭本土的直接入侵才讓英國擊敗了荷蘭,但是法國又由於其海軍傳統和大陸國家的諸多因素導致其海上力量無法同英國抗衡(法國和西班牙多次組織聯合艦隊仍然被英國擊敗),那麼對於殖民地或者商站來說,皮之不存 毛將焉附就是它們同母國命運之間關係的最好註解。英國擊敗了其他殖民者的母國,那就意味著其他殖民者被擊敗只是一個時間問題,用馬漢的話說就是東西印度的財富主要取決於海上的霸權。

最後,也得說說英國統治者的治術,如前所述,印度直到英國人到來之後才實際上統一於英國人之手,英國傑出的政治家和軍事家克萊武在其印度總督的任上提出來雙重統治體系,這個體系極度適應了印度土邦林立的歷史和現實,英國人以超強的武力成為各個土邦之間的仲裁者,各個土邦統治者對英國承擔相應的封建義務,或者說英國並沒有真正觸動當地既得利益者的利益,反而與當地的既得利益者之間形成了一個新的利益集團,在英國的統治下土王們享受著先進文明成果,而英國人則得到了實際的殖民利益,至於那些被壓迫的印度普通民眾,他們本身就在印度教的影響下甘於被壓迫,在實力大為增強的王公面前更是翻不出花來,要知道印度土王固然與英國人有矛盾,但是在鎮壓印度人民的反抗上卻有著更大的共同利益。可以說英國人如果不是蓄意侮辱英印軍士兵的宗教信仰,印度民族大起義其實根本就不該發生。


種姓制度導致很容易搞定,只要搞定高種姓人群就搞定,成本很低。中國必須搞定底層,不然陳勝吳廣叫他怎麼做人。


英國先是在工業發展的推動下,成功的在東亞取代了荷蘭的地位並設立了自己的東印度公司。剛開始英國只有貿易站比如孟買、加里加爾等等,也是害怕北方強大的莫卧兒帝國,因此和同在東亞打拚、老家同為西歐的葡萄牙結為聯盟一方面對抗老牌的西班牙壯大自己的資本積累,另一方面是一種老鄉見老鄉的親切感。之後當莫卧兒帝國民憤四起,外邦蠶食鯨吞時,英國就扮演起了當下美國人的角色(嘿嘿干你老母,歷史總是一樣一樣滴)幫助南方各邦入侵莫卧兒帝國、資助民眾造反,最終奠定了自己在南部各族人民心目中的高大形象,又經過了半個多世紀的拉鋸戰,最終今印度全境、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孟加拉、緬甸都相繼成為了大不列顛人民的搖錢樹。


推薦一本書&<不可不知的印度史&>,文體細節比較粗糙,但是適合小白或者感興趣的人入門。


詳情請參考王玄策


拉一派打一派這個招式,英國人是太純熟不過了。


我只知道印度舞很流行跟這個或多或少有點兒啥關係,再就是東印度洋公司巨無霸...其餘還要繼續學習。


格拉摩根伯爵那一套


印度抵抗過嗎……


推薦閱讀:

為什麼工業革命開始於英國而不是科學同樣發達的法國?
英國第二大城市是曼城還是伯明翰?
在英國留學一年,選擇大城市和小城鎮,各有什麼優劣?說說你們的想法?
如何看待鮑里斯·約翰遜(Boris Johnson)被任命為外交大臣?
在英國伯明翰大學(University of Birmingham)就讀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TAG:歷史 | 英國 | 印度 | 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