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認為韓國不是發達國家?

據黃正宇個人觀察,身邊約有三分之一至一半左右(大致印象,非精確統計數據)的人認為韓國不屬於發達國家。

另外參照知乎上已有問題:韓國是發達國家嗎? - 經濟

如果「韓國為發達國家」已有廣泛認識,相信也不會有人特地提出來問。

那麼,為什麼會有人認為韓國不是發達國家?


沒幹涉小國,炸個蘑菇,人均GDP是我們幾倍的國家大家都不會認為是發達國家。

實際上我們說的發達國家是:列強。


韓國的人均gdp是日本的八成,已經可以算作發達國家。

但卻是那種後發的、積累不深的、勞動佔比大的入門級發達國家。

韓國的家庭中位數收入已經不比日本差,人均工業增加值也大於日本,總的來說就是一個努力上進靠勞動逆襲的苦孩子。

所以韓國有一個很奇怪的點:

約10%的人口長期生活在國外,主要是中美兩國。

這個比例比東歐人均幾千美元的窮國流失到西歐的還多。

和中國的西南山區、安徽等勞工輸出大省類似。

韓國的這一現象是全球發達世界甚至中等發展中國家裡獨有的,別無分店——如果不算國家的話還有一個台灣省。

究其原因,有的人會說是資源稀缺生活壓抑,有的人會說是北方鄰居的戰略壓力,也有的人會說是韓國企業國際化做得好。

但同樣大量產業在海外的日本卻遠不是這樣的比例,大量產業在"外地"的京滬蘇浙粵也不是這個比例。


這話咋說呢?

按照人均GDP和很多指標來看,韓國毫無疑問屬於發達國家。

但是吧,主要是觀感,觀感,對於很多中國百姓來說,觀感方面韓國真的沒有特別給所有人發達國家的感受。

最近幾年,鬧出薩德那檔子事之前,去韓國玩便宜著呢,最便宜時,幾百塊就可以去一趟,但是好多人去過吧,比如說咱爸咱媽,一提起來就是:「日本看著是真發達,人民素質真高,韓國感覺和我們差不多。」

這還不是最主要的,說點兒最主要的,中國人講究民以食為天,判斷富貴人家那叫錦衣玉食,老百姓說過上了好日子,叫吃香的喝辣的!

無獨有偶,國際上有一個判斷貧富標準的叫恩格爾係數。

簡而言之就是吃的越好,吃飯上花錢越少,這個國家準定就越富。

可是呢,韓國這國家,國內農業保護主義旺盛,本身維度和水土問題,農產品出產又不豐,擱中國這些國家,好辦呀,進口啊,比如說中國人吃的牛肉啊,大蝦啊,好多其實都是進口的,要是以前那也不便宜。

可韓國農民猛啊思密達!政府要進口韓國農民要自焚啊思密達

所以韓國農產品各種居高不下。

而且,這些年,我們各種韓劇和韓國綜藝也看得多了,身邊也有不少留學韓國的學子,對韓國人的生活了解程度深入。

韓國本身的飲食習慣,鍾愛泡菜,各種泡菜,紫菜,醬湯不離口

韓國人又狂愛吃他們稱之為拉麵的泡麵

然而,在咱們中國,那泡麵和泡菜,妥妥的垃圾食品啊!再搭個醬湯,這不都窮人樂么?

那都是沒辦法湊合事的啊。

再看看韓國人,一個個穿的光鮮亮麗的,結果天天吃泡麵泡菜為生,吃頓排骨牛肉賽過年,平日里水果也貴成馬買不起(日本也存在這樣的現象)

別的不說,就說上回我老婆她們公司來兩個韓國工程師吧,好傢夥廠房裡不苟言笑,下班吃開烤肉了,眉開眼笑,架勢比索馬利亞難民還猛,還千方百計想法讓公司把家人也送過來探親度假順便過一過三餐吃肉,飯後各種水果的豪華生活。

您說吧,遇到這樣一幫平常就靠吃泡麵泡菜醬湯湊合事兒,吃肉的時候眼裡都放綠光的俊男美女,您還能覺得他們是發達國家么?


很多人還以為俄羅斯是發達國家呢,其實俄羅斯連人均都不如中國了。

主要是韓國國力太弱了,歐洲各國有英法德的大國形象加成,很多都以為歐洲=富裕發達,其實歐洲國家窮的可是真窮,比如烏克蘭,人均GDP不如越南高,你敢信。

日本曾經欺負中國接近100年了,中國人也能認可他。

俄羅斯不用說了,現在還有一堆人以為俄羅斯和蘇聯是一個概念,以為俄羅斯是發達國家。

韓國無論是歷史還是現實,都是受氣包的角色,古代是中國屬國,近代是日本屬國,現代是美國屬國,三家性奴,新中國才成立就把他的首都給打下來了,實在沒啥存在感。

說實話,對於很多不上網的中年男性來說,韓國形象=美國乖兒子+中國屬國+非常反日。對於中年婦女來說=電視劇很好看,別的印象就沒了。


吃的寒酸。

住的寒酸。

經常被美國駐軍欺負。

經常被北方鄰居欺負。

國民思維方式和南邊那國家思維方式差不多。

再加上沒有成為過列強(別看比利時等國現在一般,當年他們可都是列強)

只要別列數據看現實。

就直觀感覺,誰都會覺得韓國不是發達國家。

另外吐槽一句:

現在我們還是發展中國家,發達地區的同胞們就迫不及待的鄙視日本和韓國了。

等到2035年實現全面現代化,成為中等發達國家的時候,指不定中國網民怎麼鄙視這兩個國家呢……


發達國家在中國大多數人的眼裡是力量強大加經濟還不錯

當然,對於世界上大多數地區的人來說也是這樣


因為中國人心大,在大家心裡發達國家的標準很高的

中國人真的看的起的國家就那幾個,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俄國。其他國家都不怎麼看得上。

說白了就是不服,你也配?不是嫌韓國差,而是覺得標準太低

中國人是瞧不上那些小國的,即使人均再強也不行。盧森堡人均gdp長期世界第一,你見過有吹的嗎?

另,亞洲四小龍和澳門都是發達國家或地區


韓國是不是發達國家?

答:是

韓國是不是能在世界事務中發揮舉足輕重的影響力的世界一流或者准一流強國?

答:當然不是。

韓國是不是能在地區事務中發揮主導作用的地區一流強國?

答:當然不是。

韓國是不是能在地區事務中發揮一定影響力的地區強國?

答:勉強算是。

問題終結

結論:東亞地獄副本害死人


韓國的現狀,國內有外國駐軍,沒有軍事指揮權,擱一百年前這叫殖民地


這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一圈鄰居都敢欺負它的發達國家,還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幾千年被鄰居們按在地上來回摩擦的發達國家,也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連同文同種的朝鮮都敢欺負的發達國家。

你說韓國這個發達國家發達的得有多窩囊?


必定是發達國家,正在逐步變為先進國家。

現代韓國的德行和韓國人的價值觀都有日本的影子,尤其是城市基建。

韓國在第三波民主化內擠進了民主國家內,說明韓國的公民意識,尤其是光州事件後,發展到一個地步,民生逐步改善時引發出的公民意識,那當然是發達國家。

韓國在非軍事方面,尤其是核電方面,一直保持著很高的運行效率,核電廠容量因子、平均功率損失率、非計劃停堆率等指標世界領先。

韓國不強軍,但強經濟和強科技。

生物科技克隆就不講了,大家應該都知道。

如果一個民主國家的觀點不基於在民眾之上,別說是名聲,連外交都有困難。

沒有任何證據表明南韓的漢江奇蹟是基於美國之上,戰後日本技術和管理人員的大批撤離以及許多設備遭到破壞,大批企業在光復後都處在癱瘓狀態。什麼?你說美國養大的?哈哈,別搞笑了,516軍事政變後引領起的右翼獨裁,可是連人權都不顧的哦,哪兒來的民主自由嘛,光州事變後才有。

++++++

說點題外話,Frank講的是右翼獨裁+資本主義,以這個為基礎完成漢江奇蹟, @神傑 答案很好,但是理解錯了Frank講的是什麼樣的歪路。


@黃正宇

是這樣的,台灣,韓國以及日本,長期以來,作為封鎖、遏制中國的第一島鏈的組成部分,今天部署個薩德,明天搞個台獨,後天搞個釣魚島國有化。

這些政府都具有著極強政治傾向,就是親美反華。

對於這樣的國家和地區的政府(注意是政府,不是人民奧),任何一個心智健全的中國人,都喜歡不起來。

你說某些中國些人之所以討厭台灣、日本以及韓國政府,是因為他們討厭發達、文明、充滿愛的國家,是因為他們喜歡黑暗戰亂的國家。

不好意思,在這裡我要潑個冷水,這個想法太過自我感覺良好了。

試問丹麥、瑞典、芬蘭、瑞士,哪一個比台灣韓國差?北歐那一幫國家,一個賽者一個左,中國人什麼時候討厭他們了?就你們積極向上樂觀友善?你們經過努力,達到的物質精神文明,我是讚賞和肯定的,但是不要老想著老子天下第一可愛,大家都愛我,就大陸單單嫉妒我們發達。

不要說北歐,美國的鐵杆盟友,英國政府都很少有人討厭,北約也是北美某大國的堅實盟友,為什麼不見中國人討厭他們?因為歐洲諸國的政府,至少很少有像台灣、韓國政府這般,冒著引火燒身的危險,甘心作為北美某大國干預別國發展的馬前卒。

事實上,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上生活的就是善良好客,包容開放的一群人。如果沒有立場上不可調和的矛盾(什麼叫立場上不可調和的矛盾,就是我要發展,而你要封鎖我;就是我要崛起複興,而你要破壞我的領土完整),我們並不討厭任何一個國家,更不討厭他的人民。

時至今日,我依舊認為,日本,韓國以及台灣的人民,通過幾十年艱苦卓絕的奮鬥,通過自己勤勞而智慧的雙手,能夠在東亞建設出一個個繁榮安定的國家(和地區),是非常值得學習和欽佩的。

所謂華者,榮也。

夏者,大也。

華夏民族,就是又美麗,又包容的民族。

時至今日,天安門城樓上面,世界人民大團結萬歲,九個大字依舊光彩奪目、擲地有聲。

千百年來,我們跟你一樣嚮往美好,嚮往愛,在你我這樣同樣流淌著血液的炎黃子孫的共同努力之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事業中奮鬥,乃至最終實現世界人民大團結,是我們共同的願望。

與你的觀點不同的是,我認為,你跟我一樣,我們海峽兩岸的人民一樣,不理性的僅僅是一小撮人,他們多數人勤勞善良,充滿希望。

然而,一個繁榮安定的東亞地區,一個快速崛起中國,是北美某大國所不願意看到的。

而如今的日本,韓國以及台灣政府,甘願至人民安危於不顧,甘願做北美某大國遏制中國的馬前卒,在這裡我想反問您一句,這樣的政府,有希望嗎?


因為許多中國人認可的發達國家狀況,是默認內政、國防獨立,最好具備一定國際話語權情況下,再來談國內生產總值和人均值等經濟指數的。這一點韓國不符合很多人心裡的發達國家前提。

就算單說經濟,中國國家大,發展不平衡,一二線城市和中西部廣大縣域、農村差異巨大,而有網上主流話語權是來自一二線城市,甚至北上廣就佔了大部分話語權了,從這裡視角來看,韓國經濟和生活狀況並沒有什麼比自己好的。


發達國家(右一)、韓國(左一)


凡是想認真討論學術問題,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定義。不討論定義直接切入討論其實很多時候只是浪費時間。

所謂發達國家/地區,本來就是英文翻譯過來的概念,就是less developed, more developed 的概念,與是否強權、軍事實力,國際地位毫無關係,例如當年冷戰時期的蘇聯,屬於超級大國,但絕非發達國家,瑞士盧森堡等國則剛好相反。

必須承認,衡量發達程度並無一個絕對標準,只要言之成理,有根有據就會有參考價值,例如一個地方的女性地位高低是否可以用來衡量發達程度?這一點有所爭議,但如果以出生嬰兒夭折率、人均壽命作準則,我相信大多數人都願意接受。

因此,這裡會以人類發展指數(Human development index)為標準。借用百度的定義:

人類發展指數(HDI——Human Development Index)是由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在《1990年人文發展報告》中提出的,用以衡量聯合國各成員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的指標,是對傳統的GNP指標挑戰的結果。

1990年,聯合國開發計劃署(UNDP,United Nations Development Programme)創立了人文發展指數(HDI),即以「預期壽命、教育水平和生活質量」三項基礎變數,按照一定的計算方法,得出的綜合指標,並在當年的《人類發展報告》中發布。 1990年以來,人類發展指標已在指導發展中國家制定相應發展戰略方面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之後,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每年都發布世界各國的人類發展指數(HDI),並在《人類發展報告》中使用它來衡量各個國家人類發展水平。

根據近數十年的數據,挪威和澳大利亞一直穩居人類發展指數最高的兩個位置(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澳大利亞長期領先,此後挪威長期領先),第三位及以下的排名經常變化,但北歐國家、美國、加拿大、紐西蘭、德國、瑞士、荷蘭、韓國及日本都是近年來排名大致長期屬於前列的國家。

2016年12月1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北京發布《2016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衡量生態投入與人類發展》報告,報告指出,廣州以人類發展指數0.869排名中國內地城市第一,北京、南京、瀋陽、深圳、上海居2至6位。[1][2]

https://wapbaike.baidu.com/item/人類發展指數/1239294?fr=aladdin

好了,這裡可以回到問題:

1. 韓國是否發達國家

這裡引用2014年數字,來源同樣是百度百科:

2014年

聯合國安理會5大常任理事國(中俄美英法)、7大工業國(G7、美日德法英意加)、金磚5國(中俄印巴非)及20國集團(G20,以上國家及澳、印尼、墨西哥、沙特、土耳其)的排名依次為:

澳大利亞第2;美國第5;德國第6;加拿大第8;英國第14;韓國第15;日本第17;法國第20;義大利第26;沙特第34;阿根廷第49;俄羅斯第57;土耳其第69;墨西哥第71;巴西第79;中國第91;印尼第108;南非第118;印度第135位。

根據數字,韓國排名為15,與英國相當,稍稍高於日本。韓國毫無疑問屬於發達地區。

而中國排名為91,勝於印尼,稍稍落後於巴西。這個結論亦符合一直以來外界對中國的認知。如果這個結果與你的生活經驗不符,那恭喜你,你可能是中國高於平均線的階層。

因為考慮中國的數字時千萬不要忘記三分二的中西部地區和中老年農民人口,掌握網際網路權力的城市年青人口本來就不能夠代表整個中國,如果硬是要比,可以拿出你所屬城市的數字去比:

2016年12月1日,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在北京發布《2016年中國城市可持續發展報告:衡量生態投入與人類發展》報告,報告指出,廣州以人類發展指數0.869排名中國內地城市第一,北京、南京、瀋陽、深圳、上海居2至6位。[1][2]

好了,最後,可以正面回答一下問題,為什麼有些人認為韓國不是發達國家?

這裡答案很簡單:是標準跟定義的問題。


在韓留學,趁短暫回國幾天隨便談談。

(被評為世界最佳機場的仁川國際機場,其實我覺得也就那樣……)

韓國當然是發達國家,毫無疑問。

但比上不足(英美日德法列強、北歐)

比下有餘(西葡愛台、東歐)

【綜合國力、發展程度】和澳加荷意等同檔

(說明:我已稍作修改,這樣的類比只為提供一個模糊的參照系,大致依據中國社科院的2015年綜合國力排名,畢竟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然而誠如一個高票答案所說,很多中國人眼中的「發達國家」指的是「列強」——在世界軍事和政治上有巨大影響力的國家,這迎合了國內一向很有市場的大國沙文主義思想,偏偏他們完全不了解聯合國對發達國家的定義——以經濟發展程度為依歸。事實上,韓語語境中也沒有「發達國家」這個詞,韓國和日本一樣使用的是「先進國」「途上國」「後進國」這個概念。(曾有在中國生活多年的韓國朋友告訴我,他覺得中國也是「先進國」)

同時,這幾年一些關於韓國「文化搶劫」的網路謠言甚囂塵上,惡化了中國人對韓國的觀感。配合泱泱大國的心態,讓我們很容易就被一葉障目,只想聽到自己想聽到的東西。

韓國符合發達國家所有數據指標,包括經濟總量,人類發展指數,人均壽命,文盲率……這些都是有據可考的恕不贅述。順便提一下,韓國的國土面積比福建省還小,經濟總量卻超過澳大利亞、俄羅斯,和加拿大相當,世界第十左右的段位,難以置信吧?我就簡單談談比較直觀的數據——收入。韓國大學應屆生的起薪和日本並列亞洲最高,但算上韓國相對更低的房租物價,購買力很強大。基本上,本土排名前50出身的本科應屆生都可以找到起薪1萬2人民幣的工作,在首爾,一個月不亂花錢的情況下存下5千人民幣實在太容易。上限:如果應屆生進了現代起亞三星等等大財閥,月薪2萬不難。下限:比如食堂或者便利店大媽,月薪也是一萬+,起薪七八千。首爾租一套oneroom(單身公寓),兩三千RMB足矣,外食價格總體和上海差不多。這樣的收入,絕對不是「發展中國家」可以望其項背的。(你知道葡萄牙公務員的收入只有七八千人民幣嗎)

韓國最令人詬病的是社會福利保障體系,和所有東亞國家一樣,韓國不養懶人,整個國家沒有什麼福利可言,這是和北歐澳加這種國家最大的區別。但醫療保障做的非常好,一家幾口人只要有一個人交醫保,全家都受保,而且報銷比例很大病種很廣,優秀的分級診療也不需要像英聯邦國家那樣預約排長隊。

平心而論,這個彈丸小國在軍事,工業,文化,科技領域的發展程度都可圈可點。法治,民主,教育,國民素養也都做到了「還不錯」的那個程度。(我們學校的教授宣導過《金英蘭法》,送咖啡給教授是賄賂罪行)

令我覺得遺憾的是,明明是鄰國,中韓兩國國民都對彼此不太了解甚至充滿偏見。中國的確是發展極快的強國,互聯網經濟不知甩了韓國多少條街。但我們也有和韓國差距巨大的領域,比如文化產業,39個綜藝節目涉嫌抄襲韓綜這種事真的是國恥。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更應該謙虛學習人家的長處。

生活久了,個人還是挺喜歡韓國的,就是吃的太讓我這個中國胃無語了,不是吃不起肉,肉不貴,而是他們不懂做。這個國家如果能合併朝鮮,可以說是前途無量的,畢竟是東亞唯一一塊處女地。(他們能不能統一是一回事,一旦統一我們也只能面對既成事實)

(補充:這篇回答我分享的是在韓所見所聞和一些客觀事實,隨手一答難免紕漏。我既不是聊政治也不是教歷史,迎合不了某些人的胃口。我不歡迎、也不會公開顯示涉及政治、歷史爭論的評論,好鬥者請移步他樓,不必浪費寶貴時間。生活方面的問題我會儘力解答。)


高級打工國家,還是打工的


套用一句名言。輿論普遍認為中國趕上了工業化的末班車了。有人深刻分析說這句話,原話:不是中國趕上了工業化的末班車,而是中國開始工業化了,就再也沒有了工業班車了。 類比,韓國是不是國際機構認定的發達國家其實不重要,重要的是中國,中國人認為自己國家是發展中國家,所以標杆是中國,凡生活水平不比中國好的一律不是發達國家。韓國的吃穿住行不比中國好,所以不是發達國家。也有人說韓國人生活水準其實比多數中國人好。是的,國際機構統計的賬面數字沒錯。這裡有兩個問題要澄清,一是物價不一樣導致的,二是現在中國的輿論主導權握生活水平較好的北上廣深及沿海地區人手裡。承認,韓國生活水平是比廣大中西部地區高,但沒有用,因為中西部的人們不會把自己作為標杆。問題的實質顯現了,所謂發達不發達是以中國東部為標準。有一天聯合國的官方機構說中國已經是發達國家了,而中國還認為自己是發展中國家,即便這樣韓國還不是中國人認可發達國家。未來幾年,不認可韓國是發達國家的人會越來越多,而不是越來越少。


@FrancoK 因為90後上初中地理課的時候,地理教材還是01版。而韓國是在05年被宣布加入發達國家行列,同年新增8個國家。韓國在01版本上在教科書上還只是亞洲四小龍。日本是亞洲唯一的發達國家。大部分人平時也不會關注韓國。只是從以前的印象得出來的結論。我也是16年才查百度知道的。普遍中國人以為的發達國家是以歐美日為代表的。貴乎精英往往會因為知識貯備太足,見過的世面多,而忽視其中最簡單直接的原因。不會像您解釋的沒那麼複雜。多與底層人民打交道,不要高高在上的想當然。


民眾心裡,發達國家頓頓牛排,而不是頓頓泡菜


推薦閱讀:

底層人民的生活是怎樣的?
如何評價《為什麼華人精英右翼多?》這篇文章
中國加入國際移民組織會帶來什麼影響?
雅安地震,為何我國不需要國外救援隊?
美國的政治體制是裹著民主外衣的精英專制么?為什麼?

TAG:政治 | 經濟 | 韓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