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解決做筆記對閱讀的「打斷」?

閱讀究竟是為了快速了解作者傳達的思想,還是為了引發細緻思考?我傾向於後者,但是如何處置由此引發的思考?我總覺得自己的思考會一瞬間流逝,時常感慨會在閱讀新內容之後將前文遺忘,但是做筆記又會導致閱讀的遲滯。另外,在閱讀中引發的疑問要如何解決?及時記錄?記錄會打斷閱讀,不記錄便會遺忘。


1、你可以花時間嘗試一下,每種方法嘗試5-10本,看看哪種效果好,哪個方法更適合自己。

如果你覺得想法會一瞬間流逝,那就盡可以去記錄想法,試上幾本書,看看這些想法的價值有多大。想法過去就沒了,但書的內容不會跑。

可以試著用思維導圖做筆記直接記錄閱讀時的想法,閱讀全書再整理一下,你會發現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

2、我自己的習慣是快速閱讀完第一遍,然後在第二遍或第三遍時閱讀做筆記。

閱讀完全書之後能對書的質量有個判斷,了解全書的要點在哪裡,做筆記時就可以有所選擇。

我不習慣於邊看邊做的原因是大多數的書都是而淺入深,一點一點鋪墊而成,非常容易把精力浪費在很多細節上,經常遇到前面一段很有道理,但看完後面的內容,會發現前面的觀點無足輕重或推翻前面的觀點。

如果閱讀速度很慢,可以看完一章再做筆記,對這章的內容做下整理和回顧,在這時也把想法記錄下來,極少數的情況,在閱讀是覺得某個想法非常好,會停下來把想法記下來。

如果是自己的書,看書時可以用筆划上重點或把想法直接記錄在空白處。如果是借的或在書店、圖書館時直接用手機拍下來或把想法錄音。

對我來說讀完一本書不做筆記,時間一長就會忘記,閱讀的時間就會完全浪費掉的

3、筆記的類型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616127/answer/13342793

4、單純的 廣泛閱讀和精讀 都沒有太大意義, 不同類型的書籍有不同的閱讀方法,現在這個時代,一定要記得閱讀是種連續的體驗和過程,讀書只是最開始的第一步,要做筆記,要主題閱讀,要分析整理,建立框架,要思考,要實踐,要改善,要記錄,要分享,要了去了解對立的觀點,進行橫向和縱向的擴展,要查詢和收集相關的資訊,用多種方式來學習,比如音頻、影像、溝通、交流、分享,這才是一種連續。而不是單純的閱讀,閱讀需要連續、需要越界。

對於閱讀來說,最好掌握多種閱讀方法,包括主題閱讀、略讀、跳讀,精讀,分析閱讀,了解每種閱讀的優缺點,能快速判斷出書籍的主體框架和重點,能用自己的話表述出來,養成做筆記的習慣,根據不同的情況綜合運用,而不是局限於某一種方法或單純的閱讀。

你要記住,最聰明的閱讀是理解、思考和行動而不是速度。


那我來聊聊我自己的閱讀習慣吧~

首先我把閱讀分成幾種:

  1. 精讀(教科書級別)
  2. 泛讀(感興趣的書籍)
  3. 碎片化閱讀(像小說、知乎閱讀、微博)

以上幾種閱讀都有不同的閱讀與筆記習慣。

  • 精讀 :

通常採用邊讀邊畫的方法evernote記錄法。

1.劃重點以及做備註。不同內容用不同顏色的筆標註。

2.因為我是學金融的而且是英語的課本,所以需要記住各種單詞以及名詞解釋。這個時候我就使用evernote作為我記錄的工具。然後使用ipad端的evernote peek 。有的時候甚至會把某幾頁課本掃描到evernote上。這樣方便在手機、ipad上複習。

詳情請看我的文章:http://www.douban.com/note/213803838/

##有些時候還會使用思維導圖的方法總結。不過不常用,而且基本上都是期末考試前才會用這方法。##

  • 泛讀 :

泛讀裡面又分兩種。

第一種:較高精細度的泛讀。採取邊讀邊記錄的方法。但只使用evernote記錄。並且採取章節式記錄。記錄的時候不用在意格式。記錄完一章後,重新過一遍筆記並且編輯格式。

參考:

(這是我讀《批判性思維》這本書的摘抄)

第二種:不用那麼精細的泛讀。讀到有趣或需要記錄的地方只劃線,然後折一下頁腳。(這樣就不會因為要打字而打斷你的閱讀了)讀完一部分再把這些劃線部分摘抄到evernote。這時就不是按章節記錄了。

參考:

還有順便分享下evernote的目錄:

  • 碎片化:

先解釋下碎片化閱讀是啥。就是那些像知乎閱讀、短篇小說這類可以隨時隨地閱讀的讀物。其特點是短小精悍。這個 通常都不做筆記的。比如我在坐地鐵的時候常常會拿本小說來看。所以不會也不能記筆記。那麼我可能就會寫寫讀後感什麼的。不過寫得不多。


謝邀了。。

我的方法是在讀的時候在覺得重要或有意義的頁面上畫嘆號或者折角。

在《槓桿閱讀術》提出在書頁右上角做一個記號,

在《文具@高效率》里是用便簽貼,我覺得這都是快速且不打斷思路的方法。

如果是想弄清邏輯結構的書,可以在看過一遍之後對照目錄做一個結構圖。

同時再次翻閱有記號的頁面,找到看第一遍的時候覺得有意義的話,

看看是否需要記錄到結構圖裡或者摘錄下來。

如果是對書中的細節有自己的看法,最好立刻記錄下來,不然很容易被作者帶跑瞬間忘掉。

記在哪裡都無所謂。

我嘗試過做思維導圖,但太麻煩了。

如果你用xmind 這個軟體,可以試試到它的網站上去搜索一些書的思維導圖,

有些書看導圖之後就不用看書了……


我以前看書不做筆記,看書時為了保持書籍整潔,不在書上做勾畫,過段時間,書中內容就會忘記。讀了等於沒讀,沒有什麼意義,後來看了《如何閱讀一本書》和一些批判性思維類的一些書,感覺很受啟發,帶著問題去讀書,批判性接受書中內容,整理書中框架精華部分,現在我一般看書邊看邊畫,整體看完用,在網上搜集txt doc版本的同一本書,然後在思維導圖軟體中做類似框架筆記,做完整理導出doc文本,編輯下轉TXT格式裝入手機,用手機語音閱讀軟體播放聲音,利用上班、步行時間聽聽,基本能將精華部分進行記憶消化。現在所做的都是一本書的筆記,等同類的書看多了,想將同類的書按內容進行分類,將不同書中的精華部分進行匯總,這樣每一大類下的內容,隨著同類讀的書越多,內容越完善,會成系統。


把筆記改成錄音好了,說話比寫字快,間歇短,不容易被打斷閱讀


看完一章再記筆記,做思維導圖;

工作後,只看能對生活有改進的書,研發員太忙了;

《拆書幫》提過,書的價值在於提高生活質量;

有些好的地方就照下來或者複製粘貼


思考優先,看到一個觀點,如果引起你一些聯想, 就放下書 去想, 然後繼續閱讀, 通常一些想法和思考中產生的新問題 會在接下來的閱讀中不謀而合或得到答案. 每一次思考都是一種思維訓練, 讀書就是為了這個,樂趣也就在這,而不要粗粗地把作者的觀點思想搞懂,然後背下來,讓別人知道自己學富五車.


書讀多了,腦子就不是自己的。作者再牛,也不過是一家之言,讀者一定得有自己的思考。

讀書時可以畫畫mindmap,不要用軟體,就用紙筆隨便畫;如果有什麼沒想清楚,過後可以寫寫文章,不是為了記筆記,寫文章本身就是誘發思考的過程。

對於需要記憶的事實,可以用根據人腦遺忘規律設計的記憶工具來幫助記憶。


需要摘抄的話,拿手機拍照;

有所感悟的話,用手機錄音,錄時註明第幾頁;

看完全書後整理照片和錄音。


單純追求速度有很多方法。如小說類,上網搜索,一般的書都會有各種簡介、書評,三分鐘劇透到底,尤其是推理小說,一句話劇透的感覺不要太酸爽。如果是學術型的書籍,閱讀前言和書序,也可以快速了解作者的思想,並且以此為跳板進入深層次的思考。所以,可以說追求讀書的速度了解作者的意圖與深入細緻的思考,並不是完全對立的。

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是為了什麼而讀書,讀這本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畢竟看點霸道總裁文一個人在家天馬行空的大肆意淫,也是一種閱讀活動。在看書時前,我們要明確,看這本書,究竟是為了打發時間,學習進步,還是單純地要去了解有趣的觀點和未知的世界。

讀書筆記造成的間斷,在閱讀比較複雜的書籍時,其實是必要的。

閱讀比較難懂的紙質書,可以直接在上面勾劃,把自己的理解簡單地寫在書頁的空白處。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這類書籍一般都很有自己的行文邏輯,並不是快速閱讀就能掌握的,在必要的時候,應該自行中斷閱讀,把自己的理解與疑惑跟前文內容結合起來,更好的理解書中含義。

電子書籍的閱讀。用kindle或者其他電子書閱讀器讀書時,針對一些自己並不太熟悉的領域,選擇用暫停閱讀、大量摘抄的方法是可取的。以我自己舉例,作為文科生,《第三種黑猩猩》這樣的書,通過大量摘抄來掌握。在閱讀時,除了抄書上的內容還在網上查找了大量資料,填充進去,形成更好的閱讀效果。

當然,中斷也是有時限的,三五分鐘的中斷思考有益於理解,但是描畫思維導圖、結構框架之類的事,則非常浪費時間,意義不大。還是那句話,在翻開書本、打開閱讀器之前,一定要明確讀這本書的目的究竟是什麼。

拍照、摘抄、錄音等等一切便宜手段都可以靈活使用。例如看《蔣勛說宋詞》這類書,可以一邊讀,一邊用軟體把自己的讀的詩詞錄下來,現在這些APP的功能簡直了,讀完之後還能自動識別詩詞,過後還可以反覆聽,加深記憶。


我在努力練習不記筆記地看書,而且對象是專業書。

現實的情況是,記了也沒用。我的很多筆記都沒用。

當然,不記的話,很多書也會忘得一乾二淨。

那些會被自己忘光的書,要不要記筆記呢?

那些後來一直用不上的筆記,當初有沒有記的價值呢?

我覺得記錄和閱讀並不矛盾。前提是你不要強迫自己去記。比如說,一本書看完後,一定要可以根據筆記進行複述,這樣的想法,我覺得不好。一本書讀下來,有所感就是有所感,沒有就是沒有。

筆記的關鍵,不是要記下作者說了什麼。而是要記下自己想到了什麼。如果什麼都沒想到,自然是不用記的,沒有東西可以記。

所以主要的問題是,記錯內容了。對象錯,怎麼優化方法,苦心選擇還是錯。

從「記己所思」的角度看,閱讀和筆記並不矛盾。因為,讀書不是為了讀完一本書,而是從書中找點契機來進行思考。思考,才是我們最終目的。

哪怕翻遍全書,只有一句話一個詞讓自己有所思,那此遍讀書便有所獲有所值。

哪怕記遍全書,處處筆記,甚至全篇背下,若沒有引發思考,就跟沒讀過一樣。

看書的收穫和效率,要看能不能增益你的思考。

如果看了半小時,想了半小時,記了半小時,那這個記錄並不浪費時間。

如果看了四小時,記了四小時,什麼都沒想,那這個記錄純粹浪費時間。

亂記筆記的問題,不是因為它妨礙閱讀,而是因為妨礙思考。

還有,死板地一句一字閱讀,也妨礙思考。

相反,那種翻啊找啊跳啊地閱讀,往往有助於思考:)因為這個時候,你不拘泥於作者在說什麼:)

這就是我現在努力練習「翻」專業書的原因:)


對,讀一本不會引起你思考的書毫無用處。而引起你思考的,你必然會覺得它有價值,必然想把它記錄下來,以便日後的某一天看到引起同樣的思考。 所以我一直堅持讀書筆記,但不是邊看邊記。

我在讀書時只劃線,最多在書邊寫點評註,但絕不會在讀書期間做摘抄,而是等到看夠一定內容之後再把之前所有劃線的句子摘抄下來。

所以我從來不借書,更不用kindle,我想看書就去買。比起我買的書的潛在價值,那些錢根本不算什麼。


這個問題非常好解決。

當書中某些觀點引發我們思考的時候,實際上連貫的看書思路已經被自己打斷了,這個時候處在自我的思考當中。自我的思考與書中內容存在「弱聯繫」,而作者想問的就是如何不去打破這種「弱聯繫」。

簡而言之,縮短筆記時間在5秒之內,這樣,既不會打破弱聯繫,也不會影響連續的閱讀體驗。

方法:

1)只記想法中的關鍵字。如果讀《營銷管理》,突然想到了什麼自己曾經看過的案例,那麼只把公司的名字寫在旁邊空白處就好。或者是某些衍伸的想法,具象化然後寫下關鍵詞。

2)高亮加折角。不要心疼書,書開當折直須折,無論是之後做完整的筆記還是回頭查某些資料都會很方便。

3)讀完整本書再做相對完整的筆記或是思維導圖。一是對前面一閃而過的想法進行深入思考和回憶,二是通過結構化整理加深印象。

4)建議把整理好的一頁紙照成照片傳到Evernote或者Dropbox里保存。


這麼回答吧,作為閱讀,我們即要深度,也需要廣度

建議,深度&>廣度,深度優先,合適於專業的理論,專業知識

若是一般如小說,散文一類,則&>廣度&>深度


我說一個大家都忽視的事實

其實你為什麼做筆記會打斷閱讀,因為你要開另一個線程完成做筆記的事情

要讓閱讀和思考延續,最好的辦法是買個錄音筆啊親

錄音筆記錄思想不會產生打斷問題,因為人的思維。常常就是自己跟自己說話


無論是題主還是下面這些長篇大論唧唧歪歪,看不下去了,你們寫幾個筆記和畫幾個線條就打斷了你的閱讀,你是有多討厭和看不下去書?讀書這麼不快樂這麼糾結,還是去逛街吧,閱讀不是適合所有人的。


在書里夾一張A4紙,摺疊可以當書籤,展開可以記疑問和關聯想法。有時間就把紙上內容整理寫到書頁上,沒時間就把紙粘到書頁間,把書「讀厚了」。


其實 如果是自己的書 我愛在上面寫寫畫畫誒……

之後被別人說【你太不愛護書了!】之後 就習慣備一張薄薄的書頁大小的紙 用來寫寫畫畫 然後也就夾在書里

這樣 以後再看這本書的時候 就知道自己以前看的時候在想些什麼了~

不用刻意去想【我要做筆記!】而是 突然覺得【我一定要把這個記下來!】的時候動筆寫


我的一種經驗= =,只適合精讀,對略讀沒有幫助。

我以前看過一本時間管理的書,它是教人讀書的。就是你每讀一段,判定重要,用自己的話複述一遍,寫在隨意貼上,最後貼在原文處。兩個好處:因為複述了,你比只看不寫的要記憶牢,並且人對自己語言組織的內容記憶深。其次,這樣便於翻看,看到隨意貼時,就知道很重要,複習時,可以當重點來看。

但是有一個致命的弱點,直接讓我否決了它:就是它只適合快速更新換代的書。比如我們大學考試複習,適合用它,因為考完就扔,上面的知識點不重要了。

但是如果是一些經典,當你有有一定的閱讀量後,書多起來後,你就會發現翻書是一件特別浪費時間的事情。雖然我看李敖一直採用傳統的方式整理書籍,我也大概猜想他可能是因為在想問題時,利用翻書的機會想問題,並且利用翻書的機會翻看翻看,相當於無規律的複習。長時間後就很牛逼。

但是,這種無規律、被動接受翻書的方式,我比較反感,所以後來我放棄了這樣的方式,而只採取他的精髓。

就是複述內容。

我採用的是多看閱讀,看電子書時,看到重要的東西,就批註複述下來,並同步到印象筆記。當我要利用它時,我只要知道我自己複述的話中的零星的一次詞語,就可以利用印象筆記搜索出來。因此,找不到筆記的情況大大減小。

——————————————————

但是只適合精讀,就是你會比較認真看每一段,篩選重要內容。

但是我不建議什麼書都精讀,因此略讀的話,我之前看《快速閱讀》時,採用博贊的方法,就是做符號,標記重要的點,等看完一篇文章後,再返回來研究標記的點。

當然我也是不贊同他的這個方法,因為他的方法主要是為了快速閱讀,所以嚴禁回讀。

所以我覺得我們拿電子書看個一兩頁時,就可以看看標記的地方,這樣也是不會打斷自己,或者較小的打斷自己。


每個人的知識背景不同,所以每個人的閱讀體系在建立的過程中也是不盡相同的。只有自己不斷去嘗試,總結,思考,形成自己的風格體系。自然對此類閱讀上可能出現的問題有一套自己的解決方案。

說說我自己。

在我初涉閱讀時候,我也認為讀書以適當的筆記對書籍內容進行榨取進而梳理知識網路。但這樣強硬的方式讓反而在自己做了很多無用功,即隨著時間推移對筆記內容的因為沒有適當的轉換為自我知識網路而被遺忘。

後來在自己的不斷嘗試下有了自己的閱讀形式。

不要為了讀書而讀書,注意自己的知識背景和日常思考點與所讀書籍的結合。

如,在知乎這個好地方。我們接觸到了采銅老師、李松蔚老師在心理學話題的優秀答案,在其牽引下我們對心理學有了好奇。這就是我們的日常思考點。我們順藤摸瓜去進行系統的閱讀,這時候我們的疑惑有了解答,我們的好奇得到滿足。接下來就是看個人願意挖掘的深度了。但是表層上的認識我們就有了自己的邏輯見解,此也非建立在筆記上的。

所以我個人也是沒有記錄筆記的習慣,偶爾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會去豆瓣寫寫書評。在這個過程中就是講自己個人的思考和書上所傳達的思想進行聯繫整合。長此以往,自己的認知便在不斷的形成自我的範圍。而且我也相信這不會隨著時間被遺忘。

所以我個人的建議是除了需要精讀,如教科書之類的書籍外,其餘為了更好的檢驗自己的知識網路是不去進行系統的閱讀。倘若對舊有知識剩下大致印象,說明知識還沒投入到個人日常生活問題的解決或者是自己之前的思考是零星碎片的,對解決問題的慾望還不夠強烈。這時候再次翻閱是最好的方法。

那說回題主的問題。

閱讀是為了了解作者傳達的思想,還是為了引發細緻的思考?

我個人也是認為後者更為重要。在知乎上讓我學習到最大的一點就是對任何知識都要保持自我的獨立思考。閱讀也是,我們應該在任何一個作者傳達的思想上加以自己的辨別、思考。如果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引發了更為細緻的思考,那才是意義所在。因為一本書讓我們對知識的吸收從「他產」到「自產」。

那如何對待這個過程?記錄還是繼續閱讀?

我個人傾向於繼續思考,記錄也是一種附於筆端的思考。偶爾在閱讀時候產生細緻的思考,我甚至會蓋上書出門去散散步,在這個過程中梳理自己的思考。書的內容一直都在,但是思考深度卻不一定了。而通過書籍啟發思考後,回頭用自己思考下更為清晰的思路去對待書籍內容。可能會收穫更多。

而關於在閱讀中引發的疑問要如何解決?及時記錄?

用手機備忘錄、筆紙都是好方法。有引發疑問是一件多麼開心的事,意味在閱讀里已經有所得。接下來去解決疑問才是,這個時候,還是我上面說的,順藤摸瓜。

當然,這只是就題主的問題一個簡單的討論。閱讀這件事,需要自己不斷的嘗試、總結、思考。建立個人的閱讀方式可能是一件在短時間內無法或者高收益的事,但是這絕對是一件長半衰期的事。所以,保持耐心,不斷求知。

願好學者發現更大的世界。


推薦閱讀:

好的讀書方法是什麼,需要做讀書筆記么?還是一直讀下去就行?
如何評價肯·福萊特的世紀三部曲?
怎麼才能寫出一篇精彩的感悟式文章?
有哪些大神級人物生命結尾說了總結人生的一句話或一首詩?比如李叔同等,?
通過思維導圖來做讀書筆記效率如何?

TAG:閱讀 | 思考方法 | 書籍 | 讀書筆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