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價值有高低貴賤之分嗎?

前些年的新聞,一個單身外企女高管發生車禍,高位截癱。最後肇事者按照城鎮戶口人員的平均工資來補償的,大約幾十萬吧。但是女高管出事前年收入就幾十萬,這樣導致了一個後果:高位截癱毀了她的人生不說,還導致了她債務纏身,變成了窮人。因為她按揭買的豪車豪宅已經無力償還,而且永久喪失勞動能力。我當時覺得特別可惜。

人真的沒有高低貴賤之分?女高管和街頭乞丐真的是等價值的?

如果宣揚這種普世觀念,那對那個靠自己奮鬥的女高管是不是太不公平?大家是如何理性看待這個問題的。


當我們談論人的價值的時候,我們應該弄清楚,價值究竟是什麼?

是物料價值嗎?就像有人把酷睿i7晶元看作硅一樣,這種沙子一般的便宜貨當然不值4000多元。人也是如此,百分之六七十的水,加上一些鈣等等元素,我估計不會超過100元。

不過,顯然,當我們談論人的價值時,我們不是談論人作為一個物體的物料價值,因為我們認為死人的價值和活人是不一樣的,但事實上,物料卻差別不大。

那,我們是在談論什麼價值呢?是工具價值嗎?

比如,當我們發現酷睿i7晶元能高速地完成許多工作,而這些工作能使一些問題得到解決,然後你就能獲得工資或者獲得投資或者獲得市場份額。這些工作是等量的沙子所不能完成的,所以i7晶元比沙子的價值要高,在於i7是一樣更好的工具,能完成一些目的。

而那些目的是我們認為真正有價值的東西,其價值過於顯然,我們對其毫不懷疑。比如獲得工資,感到快樂與幸福等等。

那人的價值是這樣的嗎?人是作為某一種工具而具備價值的嗎?

有些為自己人類身份而感到驕傲的人可能會反對這樣一種主張。他們認為人不是工具,也不應該被當作工具,康德便是這樣一位人物。但這篇文章其實不打算深入涉及康德的倫理學。我要提供幾種對人的工具價值描述的可能方案。

其一便是,他人是你自己獲得幸福的工具。當別人能給你提供更多的幸福,那這個人對你的價值就相對較大。不過這個幸福的量卻很難比較,比如你母親給你的幸福大,還是你妻子?還是你女兒?還是改變世界的牛頓和馮·諾伊曼?事實上,我們有時的確是以一種主觀地偏好去確定他人價值的。兩個人落水,你可能不會去救那個陌生人,而是去救你的女兒。或者,你從小到大一直崇拜並熱愛的喜劇演員和你的女兒同時落水,你可能也會去救你的女兒,哪怕你的女兒昨天還因為不聽你的話而惹你生氣。

這麼看來,我們的直系親屬對我們有格外的價值。其實,這樣的現象可以從演化論角度來得到解釋。如果我們把人看作基因用以複製自己的工具,那能達到基因最大化複製這個目標的行為,便具備最大的工具價值。比如救你的女兒(基因有一半和你一樣)而不是侄女(基因只有四分之一和你相同)。當然啦,你的妻子雖然和你沒有基因相同,但她比一個陌生人更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她能幫你產出並照顧基因與你有一半相同的個體,以達到真正有價值的目的:基因的最大化複製。

我作為一個科學主義者,是很看好基於演化心理學對人類行為的解釋的。這些理論能描述人類事實上是如何行為,或者是人類事實上是如何進行價值判斷的。但這不意味著我認可在規範意義上,人類應該如此進行價值判斷。

人類除了作為一個普通的生物之外,還作為一個有文明的生物(這一切都基於語言)。價值也許不僅僅是為了複製自己的基因,因為文明的最小複製單位:模因,也將以你為工具來複制自己。但再繼續展開就太長了,就此略過。

以上是介紹了人作為工具價值,幾種可能的描述方案。路邊的乞丐也許對你沒有工具價值,乞丐不能幫你複製基因,當然啦,如果這個乞丐與你有血緣關係,那情況就不同了。而一個企業家雖然和你沒有親屬關係,但企業家能為社會的發展做出貢獻,而社會的整體發展對你完成自己的「終極目的」有所助益。

我們也能用一些心理學理論來解釋人們的微觀行為,比如我們可能不會對幾句話帶過並且骯髒醜陋的乞丐產生共情,而對一個重點描述並且乾淨整潔的企業家產生共情。如此一來,大家可能會對企業家有更高的主觀價值判斷。

另外,社會是把人看作工具價值的載體嗎?社會不是人,不會把XX看作OO。不過,我們也許可以從模因的角度談論社會,這一「文化建構物」的目的。甚至,我們可以把社會對人的主觀價值看作在社會中的人的客觀價值。一個企業家對社會發展更有利,乞丐則是完全的累贅。那企業家就有更高的客觀價值,而乞丐則沒有價值。

我們目前討論的人的價值,全都是一種工具價值。有些人可能會問,難道人就不能作為一種非工具價值的存在物嗎?

很難,因為「價值」和「有用」這兩個概念是交織在一起的。我們想像外星人來征服地球了,我們原本的用處,比如子女作為父母複製基因的載體的用處,笑星作為歡樂製造者的用處,醫生作為治病救人的用處,學者作為廢紙廢電、促進消費的用處,在外星人眼裡看來,全都是扯淡。外星人也許會認為人類毫無價值,也許認為人類作為一種對稱物體具備美學價值,也許會出於物種多樣性的考慮而不滅絕人類。但很難想像外星人會認為人類有一種絕對的價值。甚至,我們難以想像,有什麼不依賴於認知主體的絕對客觀價值。

我已經就人的價值,談論了許多,不過,要討論人的價值,真的很難。討論人的價值,要先討論「人是什麼?」,「價值是什麼?」甚至「『的』是什麼?」。這每一個問題,在不同的概念框架下還有不同的答案。比如醫學眼中的人和社會學眼中的人以及你隔壁大媽眼中的人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概念。在同一個概念框架內部,也難以確定一個概念的意義,尤其在哲學這個總是「我不滿意」的學科中。

不知不覺,已經寫了這麼長,我估計不會有人看完這篇答案。當然,我也不想去找個圖文無關的吸引人眼球的圖來「增色」這篇答案。作為一個有良知的兼職段子手,我也給一個簡短的回答。

「人的價值有高低貴賤之分嗎?」

「小聲點,這種問題在哲學系以外的地方問,很危險。」


這個問題我記得我高中的時候曾經瘋狂的想找出一個答案,因為當時的我不理解為什麼有的人生下來就可以比其他的人高貴(當時是那麼理解的),不是說人人平等么?後來我獲得了一個答案,說人的平等是人格的平等,而不是生產資料擁有的平等。隨著慢慢加深對這個世界的一點點理解,現在的理解是,人人是平等的。你說的女高管和女乞丐的差別是生產資料擁有的多少的差別,而不是人格的差別,這不同於普世的價值觀,也不是不公平。難道努力奮鬥的人就要凌駕於別人的價值,因為我比你有錢有勢,我就可以證明我比你價值高,那麼這個世界上的有錢人有權人是不是就可以隨意的欺凌窮人,因為他比窮人更有價值。一旦把人當做一個物品開始比較價值,那麼不但是對個體的不尊重,也是對整個人類的不尊重。自己的理解,歡迎反駁


泰坦尼克號上有億萬富翁,有傑斯這種窮屌絲,公平嗎


人就是有高低貴賤之分,絕對沒有平等


從唯物辯證法的角度解釋人的價值,人的價值分為人的社會價值和人的個人價值。而什麼是人的社會價值呢?就是人對對於社會的意義,就是指你對社會的發展能起到多大的作用。人的個人價值就是說一個人的存在對於自身的意義,指一個人通過活動來滿足人的自身的需要。 人的社會價值與個人價值是無法割裂的,因為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人,人對於自身的意義的實現都是離不開社會的。所以人對於自身意義的體現,歸根結底也是對社會意義的體現。因此可以看出,人的個人價值事實上從屬於人的社會價值! 這裡的女高管在車禍前貸款購買的豪車其實是滿足她的個人需要,所以屬於她的個人價值,而豪車怎麼來的?開車消耗的油哪來的?路上的交通秩序誰維護的?我想所有這些工作不可能她一個人完成,這就是她個人價值的實現離不開社會的表現。而至於她對於社會的意義,也就是她的社會價值可以這麼理解,她的工作知識等等有效管理了某個企業,為企業的正常運作做出了一份保證也是這個企業其他基層員工工作穩定的保證,許許多多的她一樣的人就保證了更多人的收入,生活的穩定,也就進一步促進了社會的發展。將這位女高管放入社會中來看,她每多消費一份,或許就保證了另一個人的收入,所以說她個人價值的實現歸根結底也是社會價值的實現。 至於說女高管與乞丐的價值之間當然不一樣了,從他們的個人價值來說,由於是為了滿足他們自身的需要,所以需要不同價值也就不好比較。但是社會價值可以看出,女高管的社會價值肯定比乞丐的社會價值大。但是從社會價值本身來看,價值是相同的。比如說,女高管手中的一元人民幣可以買一支筆,乞丐手裡的一元人民幣難道就貶值了?買不了一支筆了?

分析了這麼多,我得出的結論是所有人在人格上是平等的,沒有啥高低貴賤之分,都是要吃喝拉撒,是生活質量的不同而已。但在對於社會的意義上,還是不同的,還是有多與少的區別的。而且我也沒看到哪裡宣傳過所有人的價值都相同這句話,我只知道我們的人格和尊嚴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受法律保護的!所以刻苦努力學習工作還是必須的,我們不應該成為對社會幾乎沒有意義的人!


andy lee的回答是靠譜的。在現在中國,有另外一個大眾內心答案,人的價值是由這個人擁有的消費權決定的。


【 你的替代性越強,就越沒有價值。 】

個人會議總結:「如今社會,技術性人才占社會5%,社會性人才佔95%,社會性人才一定要與人溝通,讓人喜歡,你的替代性越強,就越沒有價值。看到別人看不到的,才能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想到別人想不到的,才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真正的人才分為三種:1,有影響力的人。2,能夠創造實際價值的人。3,能主動發現問題,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人。正所謂,上有為,下無為,無為而無不為。人不一定生病,但一定會老的,老了不一定賺錢,但絕對會花錢。花的覺對是你年輕時賺的錢。照顧好老年的自己是對家人最好的愛。」


為避免情感衝突,先討論物品的貴賤吧。

假設前提一:貴賤是從人的角度來說的。例如寶石對於人來說是有價值的,但是對於動物來說是沒有意義的。

假設前提二:貴賤如果存在,那一定有評判標準,並且一定是多元化的。沒有標準,就沒辦法量化。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每個人的價值觀不同。不確定這個假設前提我們接下去的討論將無休止的陷入心靈雞湯以及相對論中。

假設前提三:貴賤的評判是靜態而非動態的。即不會存在一個東西永遠高貴,一個東西永遠下賤。貴賤只是某一時刻的按照標準評判的結果。

有了這三個假設,我們的問題聚焦在:有沒有一種評判貴賤的方法,可以跨越每個人的價值觀?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能夠適用於任何情況?可以客觀的去評判絕對的貴和絕對的賤?

貴賤者列乎位。

垃圾箱里的廢鐵是賤的,而經過回收提煉又成為寶貝。

虎落平陽被犬欺,在山頭時可以高高在上,在平原時不如一條狗。

成王敗寇,昨日叱吒風雲的高官今日因貪污而成階下囚。

打了勝仗的軍隊將敗者收編為奴, 千千萬農奴革命翻身做了主人。

東西還是那個東西,人還是那個人。

PS: 討論貴賤讓我想到另外一個問題:一件事到底有沒有絕對的成功和失敗?我認為是絕對的,靠吃一塹長一智等心靈雞湯來安慰自己安然入睡的都是在自欺欺人的傻逼。

失敗就是失敗,就是徹徹底底的失敗,而吸取教訓只是避免了在不在同一個地方跌倒兩次。


其實貴賤不貴賤都是別人眼中的你,關鍵是你如何看待你自己,你覺得自己高貴就高貴,如果你自己都覺得自己下賤,那麼肯定不會有人覺得你高貴


題主最大的謬誤在於把賠償金等同於受害人生命的價值。

1.人的生命都是無價,無論多少錢都不能衡量。賠償金並不是對人受害人的死亡進行衡量與補償

2.那賠償金是幹什麼用的?賠償金是用於賠償因為受害人死亡給受害人近親屬的經濟損失和財產損失,不同職業不同戶籍的人群收入差異巨大,因此賠償金也是大不相同

3.結論:賠償金只是受害人預期勞動收入的體現而已

4.題外話:如果所有非正常死亡都獲得相同的賠償才是莫大的不公與倫理悲劇的誘因。


這個不在別人,主要在於你怎樣看待和評價你自己!


當然有。屁民和官員


這個提問難道不是釣魚?


價值大小,意識形態領域肯定要做引導。

市場則直接以收入引導。

我們說某些人價值大,

得看「為了誰」。

「為了自己」這部分人,地球沒他的話,沒了他的勞動但也不用給他分配,甚至對於超額分配(占房佔地,吃得多,消耗資源能源多,給人群輸送負能量多。——廣義的超額分配)那部分人,沒他們全社會實際是賺了。

計劃經濟平均分配,他她不去賣力干。

所以要看清楚這部分人對物質渴望、給自己乾的心理。

有的人,計劃經濟下也能出成就。

這很少一部分人,心中就沒自己。對我們全社會而言,這種人價值就大。

為了自己,那麼「自己的獲取」&>「給社會的貢獻」。

甚至這類人為物質享受,通常會選擇貸款、負債。

為了他人與社會,那麼「自己的獲取」&<「給社會的貢獻」。

甚至額外各種捐助、日常幫助、獻血。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天才」,依靠「靈感」、作品,包括發明與科學理論,給世界輸出價值。

對這部分人,不能簡單看他們的獲取。愛迪生、愛因斯坦們的獲取再豪華,也總歸是有限的。

但不必對這部分人過分感激。這部分人,本身家庭出身、經濟條件就處於上層建築人群,閑得無聊總得去干點什麼。加之如果不幹得比底層出身的人好,會輿論差評,還會抹殺其自身一直有的優越感。所以,結果是自然的。

——但這部分人的價值,歷史、生態來看,可以給一個「中評」。技術即使破壞生態,也是他們「無意」帶來。

為自己,通過政治通過交易,攫取到手遠遠超出個人的資源。

為富貴人群、上層建築人群錦上添花,如一些人寫文章褒獎、歌頌,

很容易。反正為自己。顛倒是非,很容易。

為矮窮挫丑,很難。

從你這裡得不到任何收入。

甚至我們看有的人,心更大,為地球生態、野生動物處境、一棵大樹。

——這類人,通常體現為政治家、律師、議員與人大代表。數量稀少而可貴。

——但他們的生存處境,借問各位,不得真的拿行動關心一下嗎?

這裡要特別提「慈善家」。

如果輸出的是超額資源,那他們完全中性。組織者、推動者,這裡要給予好評。

都去做組織者,沒人幹活了?

不愁您操心。

因為慾望會驅使大多數人,為獲取超額分配去幹活、以及經營。

最後,你看我,沒有上層建築財政供養,

給你透徹分析這麼個完整來回。

沒有財政支持,我這何必呢?而且我又不了解你,你是否對社會有益完全未知。再者,看知乎的成年人群,上層建築體系內居多——那我的意見、建議、操作性方案,到頭來,都成了人家出方案的源泉、變成個人政績了。

對於財政供養人群,你寫再多,

你上班時間有那個閑時間、電腦網路、辦公室、空調飲水機食堂,

寫再多也是應該的。

——人家寫了沒有?記得曾經報警,處理程序人家都不會告訴你,處處騙你。

——所以,他們能騙到那個位置,他們可能這麼無私在網上告訴你這麼多嗎?哪怕人家有財政來供養著,人家對人民也沒感情。


價值是自己創造的,所以不會平等。除去題主所說的天災人禍之類的不可抗因素。

人的靈魂是平等的,但人的價值是個自己目標 努力程度 機遇等等因素組成。

如果讓高管和乞丐價值觀等交換,身份不變,乞丐還會是乞丐嗎,高管還會是高管嗎?

一個無所事事的青年人,十年後只會成為一個無所事事的中年人。而一個明白自己想要什麼,懂得規劃自己並渴望成功的人,十年前的他也許就不會再是十年後的他了。

價值是自己心中的天平,你給自己幾分自己就是幾分,每個人的定義又是不一樣的,所以每個人的價值,怎麼能說是平等的呢?


農村的空氣好清新啊,風吹的思緒飄蕩在價值觀上。何謂價值,經濟學所言的價值的在於物質的稀缺性。在此我認為人的價值有兩種,其一為世俗的價值,其二為精神的價值。前一種把人本身當做一種資源,一個人的世俗價值在於人力資本的積累和創造的物質財富,這點可以用金錢,學歷來衡量。個人掌握的知識,技能,經驗等越難以代替則社會給出的價格就越高。企事業單位判斷一個人的能力最簡單直接有效的辦法就是文憑和筆試面試,這為後話。這種世俗價值把人當做生產力的工具來看待。另外一種就是精神價值,對於一個家庭來說即使父母一個三四千的工資,但對於孩子來說父母給其的精神價值卻是難以替代的,也是最為寶貴的。我認為精神價值衡量標準是情感和道德,個人越是注重感情,盡到父母職責,愛人之守,親人之誠,眾人之愛。那麼他的精神價值就越高。兩種價值不成正反比關係,哪一種更為重要,我傾向於後者。縱使家產萬貫,若無愛人之心,與匪盜何異。縱使家徒四壁,卻有博愛之心,亦受後人敬之。


價值判斷是一種主觀臆斷


對你來說,一個人能帶給你麵包還是愛情,如果兩樣都有,』嫁『給他吧。


在閱讀目前火熱的「互聯網+」相關新聞時,忽然想到了這一個問題,百度一搜就出現了知乎里相同的問題。

我按照自己現有的理解做一下解答。

Andy Lee已經將這個問題分析的很細緻了,要解答這個問題,首先就需要定義「價值」的準確含義。

依照我的理解,說到「人的價值」,應當完全從客觀去看待,拋卻倫理、道德、人性(嫉妒、貪婪等)的束縛,這樣,才能得到一些多數人都贊同的結論。

有了倫理、道德的束縛,很容易就會得到人的價值是不能衡量的、人人平等這一結論。

有了人性(嫉妒、貪婪等)的束縛,就容易得到人的價值由他的權利、財富所決定這一結論,因為嫉妒、貪婪一旦發生,就意味著自己將價值的定義限制在了某一個具體事物上。

一旦拋卻倫理、道德和人性,那人就徹底的工具化了,作為一個沒有任何情感、理性的工具,人的價值就只是體現在他對於整個人類社會這一工廠的貢獻。這時候,以人類社會工廠廠長的視角,去看待每一個人型的工具,就能夠衡量出每個人的價值。

走在深圳科技園時,我產生了這一種想法,這些工作在旁邊高樓上的程序員、工程師們,在創造一些新東西(如互聯網+),使得整個人類社會運行的更好,是他們在一線推動著社會的發展。對整個人類社會這一工廠來說,他們就是高價值的。

至於那些從事著註定要消失的工作的人,則是低價值的。

而那些那些被視為社會寄生蟲的人,在工廠廠長眼裡,則是有負價值的。

這是拋去了倫理、道德、人性之後所得到的結論----人的價值是有高低之分的。

當然,Andy Lee已經提到,人不能僅僅視為工具。當加入倫理、道德、人性之後,對於這一問題的解答,會趨於複雜,在此就不詳述了。

最後給點正能量雞湯,對每一個具體的人而言,沒有必要一定要去追求客觀上的高價值,只要自己主觀上認可自己,這才是重要的。


推薦閱讀:

該怎麼反駁?
大學的人脈投資真的很重要嗎?
有哪些足以顛覆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的優秀書籍推薦?
什麼是普世價值,為什麼崔永元在一次演講中說中國人沒有普世價值,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在生活中什麼樣子才算真正努力了?

TAG:哲學 | 經濟 | 價值觀 | 賠償 | 公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