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停滯20年,我們飛速發展30多年,為啥我們還沒追上?日德從戰爭廢墟中崛起不只用了十幾年時間嗎?

鄙人東部沿海一帶人,曾經去過東南亞、韓國旅遊,走馬觀花,總覺得外國人生活也就那樣,上次去日本探親,小住了一段日子,突然感覺差距好大,經濟結構、醫療、教育、國民素質,普通居民生活的那種富足、穩定、平和把我震撼到了……諸多方面遠超我們,回來查了查資料,日本2015年人均gdp3.9W美刀,我們是8千,基尼係數日本是,人類發展指數日本排名20,我們在第91位,電視里不是經常說:小日本經濟停滯20年了,經濟不行了,日本人生活壓力大(為啥我感覺他們都挺悠哉的,貧富差距很小)。為啥我們還沒追上小日本?難道他們幾十年前就已經牛到不行了?


1937年日本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08年普及四年教育,中國1949年識字率有百分之15嗎


往後看 人家19世紀早期就開始狂奔了,就是到20世紀40年代停了會,然後繼續狂奔到90年代末

算起來,日本快速發展的時間超過100年,中國才多少年,,,

落後不要緊,不要無知,


人家當年明治維新,舉國西化的時候,你清還在給老佛爺拜壽呢。人家當年拿賠款搞全民教育的時候,你清還在玩義和團白蓮教那套。人家成為亞洲第一強國的時候,天朝到處是軍閥民不聊生。人家戰後隱忍重新培育出6大財閥,天朝還在忙著嗡嗡嗡和左右之爭。

講道理,天朝真正的快速發展也就是92年某人南巡之後,算到今天也不到30年,這麼短的時間就想全方位超越人家深耕一百多年的發達國家?


你以為二戰後中國和日本在同一起跑線上嗎…………

日本就算戰敗了,那也是個工業國家;中國雖然勝利了,但還是農業國家啊,而且還是經濟被破壞的千瘡百孔的農業國家……


一個國家某時某刻的經濟,與此時此刻之前所有的經濟發展歷史有關。


1.中國人還在梳辮子的時候,日本人已經開始穿西裝了

2.一戰前後勾搭上英國,二戰後勾搭上美國,站邊很重要

3.你看到的所謂二戰後日本到處廢墟滿目瘡痍,只是個別城市的個別場景,工業底子還在,工人人口還在,科學知識傳承還在,相比之下二戰後的中國,才是真正的一窮二白

4.二戰後相當長時間內,沒有外敵入侵的危機,軍事壓力很小,可以全身心搞經濟建設。在中國人搞三線建設,全國挖防空洞的時候,日本人在造攝像機鏡頭,在造工業機器人。這點你可以對比一下韓國和日本。

5.從經濟學原理上來講,長期經濟增長取決於資本和生產效率。戰後有大量的美國資本湧入,有自身深厚的工業生產能力作為基礎,當然可以快速經濟增長。

6.GDP是屬國概念,GNP是屬民概念。如果日本人真的連續20年經濟零增長,早就GG了。日本有大量的主權海外資產,直到14年還比中國多,15數據暫時我沒看到。人家光躺著吃利息就夠了。

7.高速發展不到30年吧,在我印象中,90年之前,中國和印度在GDP方面應該是一個級別的。91、92年兩年逆天增長,才算是真正拉開與印度的差距。

8.關於未來,從戰略上來說,日本遲早要面臨一個選擇,是繼續站邊美國和天朝死磕,還是投靠天朝做大東亞共榮圈。這裡我沒有說韓國,因為韓國太小(地域面積和經濟體量),離中國太近,所以韓國其實沒得選擇。

9.中國的崛起是不可能從外部阻擋的,因為強大如美國也不可能有能力在武力上消滅中國。因此像中國這樣的大國,你只要打不死它,就只能幹看著它崛起。所以唯一有可能打斷中國崛起的是內部出問題。因此,tg內部改革的成功與否,是決定中國國運的唯一因素。

10.在中國崛起的過程中,美元的霸權地位一定會被逐漸侵蝕,這種情況下,美國除非滅了中國,否則只能幹看著自己發行的廢紙逐漸真的變成廢紙。當然,哪怕美元的國際地位消失,也許對美國的經濟影響也就是20%(隨便想個數字,沒有具體依據,但是個人感覺,美國利用美元的超然地位攫取的世界財富,應該佔據本國實際享受財富的至少2成吧。)按照10年來算,也就是說,每年美國開局就先來個-2%的增長,我不知道享樂幾十年的美國人能不能忍受連續10年的逆風局。尤其像美國這樣的人類燈塔皿煮希望郭嘉,老百姓不買賬後,一定會出現喜聞樂見的事情。因此,天朝人民只要坐等看戲就行了。

11.美國有沒有救?有,兩個方法。第一個就是再開發一個新的中國,取代前30年中國的地位,繼續給美國廉價打工。不過放眼全球,有哪些目標呢?印度,南美。如果搞印度,我就不信tg不會拉著巴基斯坦搞點事。如果是南美,人家南美人民曾幾何時也是相當發達的經濟體,再說人家南美可是皿煮郭嘉哦,怎麼會任由你米國亂搞。第二個方法就是像天朝這樣,培育海外市場,本國努力乾貨賣東西到海外,賺個辛苦錢。不知道米國人是否願意加入天朝一起幹活呢?養尊處優的米國人能不能吃得了這個苦?

12.當然還有第三個方法,就是打仗咯,武力掠奪被佔領郭嘉的資源,不過在現代,米國真的敢這麼做?

13.因此,日本如果選擇了米國,從戰略上來說,就是上了一艘沉船,也許下沉在幾十年後,但總歸是沉船。

14.世界經濟是不是零和遊戲?不是。但是全球每年產生的財富,增長速度當然不可能像天朝前些年GDP增長速度那樣瘋狗似的,因此,只要有中國這個大胖子一直瘋長,歐美日只要跟不上中國的速度,其實就相當於跑輸了世界大盤。我們都知道,長期跑輸大盤的股票是會消失的。

15.上面這些都是我瞎說的,沒有任何根據和數據來源,純屬個人YY。


我覺得還是國土大小,人口數量的問題。日本可以舉全國之力去發展東京一個城市,不說有美國人幫忙,就算是自食其力,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而且只按照自己的長處發展,不必發展軍工,不必考慮自己的工業發展是否全面。

而像中國朝鮮這種國家,沒有倚仗,為了生存剛起步發展的時候,窮兵黷武,把本來就少的可憐的原始資金都拿來建設軍隊,可以說是不得已而為之。而且中國地方實在太大,有的地理位置的確優越,有的的確難以發展。資本主義貧富差距本來就不可避免,但是由於中國的基本國策,想要極力避免朝這方面發展,不斷的將大量的資金人才調往本來就很難發展起來的西部,導致東部發展速度進一步放緩。

所以實際上我們高速發展的時間也就十幾年的光景。但是儘管如此,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我們的大城市還是發展的非常國際化。這時候人口和國土的優勢就顯現出來了,地大人多,沒辦法一口氣變成發達國家,但是發展潛力巨大。而像日本韓國這樣的小國家,在和中國一樣的高速發展的情況下,可以輕而易舉的幾十年就邁入發達國家行列,但是發展很快就會遇到瓶頸,而且處處受制於大國。日本發動戰爭很大原因就是因為發展遇到了瓶頸,而現在的日本在二十年前又遇到了這個問題,但是在美國的制約下,他是很難有所作為的。

所以說這是小國的幸福,也是小國的悲哀。強大如日本韓國,我們絲毫不會相信他們會稱霸世界,成為大國。反而貧窮的印度,要比這兩個國家更有威脅。值得慶幸的是印度是一個鬆散的國家,由於英國的殖民原因,二戰後強行把許多國家拼在一起的國家。語言、種姓制度導致他們並不團結。如果有一個像美國南北戰爭一樣的機遇,讓他們團結在一起。他們會成為下一個中國,下一個美國。不過這種概率太小罷了


起點一樣嗎 人家30年代就量產航母戰列艦飛機坦克 40年代本土培養出理工科諾獎得主 我們30年代40年代都在幹什麼


日本平和?你確定?你確定看過那些工薪階層怎麼拿命去加班工作的沒?你見過住在網吧住了7年的底層人民沒?你見過14歲初中女生最大的夢想是搬出網吧住一室一廳有廁所的房子沒?你知道日本老人有多少?有多少空巢老人?每年有多少老人孤單寂寞死在家裡過一個多月才發現的?你知道日本有種被稱為「撿鮪魚」的工作嗎?你見過哪個國家敢把幼女跟性掛鉤當商品出售的國家?你見過哪個國家的人去影音商店能買到11歲幼女的性感泳裝寫真還真買到並且是稅後價格買的?你見過日本狩獵流浪漢活動沒?你見過哪個國家的黑社會或者說暴力集團可以公然支持某位政府官員進行政策傾斜?你見過哪個國家的16歲女生賣淫援交並且以此賣點公然售賣此類商品的?

每個國家都有好和不好的地方,但不要一看到好的就大力推崇他。

我不服,我憋不住。


我覺得你需要再在日本多生活一段時間


30年代的飛機航母到現在,算不上高科技了。後發國家有後發國家的優勢,雖然發展時間短了點,但是勝在速度快,沒有彎路。後發優勢巨大,日本100年幹完的,在當前條件下,可能50年就足夠了。而且,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可能到最後,發現連50年都不要!

所以,請不要妄自菲薄,你們怎麼不看看韓國?從日本殖民地,到如今一躍而成入門級發達國家,最近人均GDP超過3萬美金


1中國沒有日本清廉 2中國以前爛攤子太多 養成很多不好的文化 不好的習慣 完全改善不是一朝一夕 需要清廉 強有力的政府 完善這個國家的文化 制度等很多問題 這10確實也努力的很多 但還不夠 還需要時間


建議樓主把中國換成印度提問一記。。


這當然是平等

日本2戰後就有個5年工資倍增計劃 5年工資就要翻一倍

日本建設從廢墟 到現在這樣子大概也就是30年

日本牛逼的就是你多少歲 工作多少年大概就計算你現在工資有多少

剛工作20+歲的年輕人 工資一個月也就是20+W日元唯一差別就是年終獎 和公司的福利上

同年齡女性的收入是男性的70%到80%

日本一個1線明星也就5000W日元 摺合人民幣350W左右 AKB的指原莉乃只要不買東西平常逛街都不會帶超過1w日元

中國1線明星 上億的都有 貧富差距那麼大 中國先把貧富差距解決了吧


信息在10人中傳播和在100人中效率是不一樣的。


把NHK拍的 坂上之雲 和國內反映清末,民國乃至當朝的戲對比著看,你大概能感受到某種自上而下的固有差距


推薦閱讀:

微化工技術的應用前景如何?
國際空間站和航母哪個結構更複雜呢?
中國製造業轉型升級大約要多久,有哪些機遇和挑戰?
在博世 (Bosch) 工作是一番怎樣的體驗?
當今的中國製造 VS 德國製造,究竟誰能更勝一籌?

TAG:日本 | 工業 | 經濟 | 城市化城鎮化 | 現代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