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看待西電通信學院建立官方家長群並群發簡訊要求家長加群的行為?

最近西電通院搞了好多大動作,增加月考,上課按指紋機簽到,今天又搞一條大新聞:

================下面這張圖與題無關===================


最近西電通院搞了好多大動作啊…先前的月考和指紋簽到已經夠了,現在連家長群都出來了也不稀奇了。恭喜西電在專制的道路上一意孤行的前進。

說實話我對家長群的存在反感度遠大於前兩者。對於已經成年的大學生來說應該有自己的思想和主見。把家長牽扯進來就會有種種矛盾。而且我家長也加過非官方家長群。我也曾好奇翻閱過該群。但是慎思極恐,這些家長除了在瞎扯些無意義的廢話轉發些朋友圈裡的謠言外更多的是互相比較自己和別人的孩子。

「xxx今兒去###參加比賽了…哇真是個牛娃…哪裡哪裡…」更有甚者「聽說xx牛娃人家挑戰杯的xx作品可牛了,現在又參加國創了…哦聽說他xx課掛了呢…」(基本都是原話,細節可能記不清了)

沒錯,就是互相攀比,感覺小學最害怕的別人家的孩子又回來了。而且毫無隱私可言,不要太低估家長們的八卦能力。

所以這回通院的官方家長群簡直就是一個不分時間地點的家長會。我翹個課玩兒個手機分分鐘就被傳回家裡。學校不去反思教學質量(一門課有一個班一百個學生有十幾個學生翹課是學生的問題,要是只有十幾個學生來呢…)反而簡單粗暴的一頭堵死。我只能表示失望至極。

另外作為一個混過星火杯挑戰杯國創且掛過科的人表示,做項目必然會與課程衝突,翹課與否也都是深思熟慮過的。但這些在家長那裡根本無法理解,他們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大學生就認為好好讀書才是唯一。如果西電一意孤行的將這些推廣到全校,我想西電競賽創新之路必將坎坷,因為大部分人只能放棄一些東西(那些競賽功課全優的真大神自動無視我的話)

最後作為非通院的學生,真心希望在我大四之前不要推廣到全校,另外奉勸所有人珍愛生命遠離西電。。。


指紋打卡,我的評價只有四個字:飲鴆止渴。不得不通過這種民辦院校的思路甚至中學的思路去管住學生,而非通過課程內容吸引住學生,是悲哀也是無奈。後者短時間內很難達到,所以只好先採取能看得見短期成效的措施了。

對於家長群,也是類似的邏輯。我從來都認為,年滿18周歲,法律上也不需要監護人了,除非大事,沒理由動不動就聯繫家長,又不是幼兒園。應該引導學生具備獨立為自己負責的意識。當然,實際執行有很多難處,學校不是創業公司,管理上不能冒很大風險去試錯、迭代。

從學生角度,我覺得利用好在線教育資源才是正道。coursera上那麼多高質量又有意思的課程,堅持上一兩門,獲益匪淺。另外,學校搞什麼MOOC啊,讓我們的老師把課程錄製視頻搬到線上,我們這麼差的內容值得花錢花精力做成在線課程嗎?有人會(在非強迫情況下)去上嗎?為什麼我們不能鼓勵老師先好好上完coursera的課程,然後結合著給學生講課?唉,這個說起來容易,真做起來難。。。


默默給爸媽發了一條「近期有不法分子冒充西電家長群,請各位家長不要相信」~

/* 補充1:已混入通院家長群,我說你們冒充家長刺探敵情也就算了,冒充別人爺爺是幾個意思啊 ↖( ̄▽ ̄") */

/* 補充2:本想逗個比然後好好說事兒的,但每次都會帶入好多負面情緒,把整個人的逼格都拉低了o(︶︿︶)o。還是那句話,一所大學不提升科研水平、讓學生享受更完整的教育,這指紋簽到這建家長群這月考制度是鬧哪樣?提高考試分數線、提高考研升學率嗎?前12年讓我們學無所得也就算了,這最為關鍵的4年還要讓我們屈服於這陳腐的制度,真是拿它沒拌法。不爭了,合電腦背書包上課去 */

先上一張圖後面解釋:

再來張指紋簽到的盛況吧:

———————————————————

下面是正經回答:

指紋簽到、建家長群、月考制度,通院近期的改革讓我們其他院也捏兩把汗啊,如果在全校範圍推廣勢必引發很大爭論。

首先是月考制度,本來課程學的好不好就不應該用分數來衡量的,不少編程高手C語言的分數都不高,敢問考C語言不考寫程序、考「程序的三大特性」有毛線用啊?有了月考制度,好多俱樂部內的活動都沒法如期開展,考慮到部員們要複習考試,有些任務就自己做了。恍若回到高中時代:封閉式管理,三天一小考,一周一大考,一切學到的知識在考完試後便失去意義。

然後是指紋簽到,先說「指紋」,之前聽聞有的學校會強制學生上報自己的指紋、網卡MAC地址和手機的IMEI碼,這些本來就屬於學生隱私,不應該上報的,而且在移動支付橫行的今天,指紋如果泄漏意味著你的所有財務信息被破解,這讓我們以後用touch ID支付的時候何來安心?連教務系統都做不好,又憑什麼把指紋這麼隱私的信息託管給你?再說「簽到」,有些老師的授課方式是極其無聊的,與其聽他在台上一頁一頁的念用了N年的PPT,還不如在宿舍刷程序,把課本內容自己實現學到的東西多。對於這些課程,唯一的價值恐怕就是考試成績中的平時分了吧。老師們曾經這樣教育我們不要遲到:你遲到 1 分鐘,就讓全班50人(假定就50人吧)等你50分鐘。好吧,一個自己連概念都搞不清楚的老師又憑什麼浪費全班每個學生的50分鐘呢?這樣的老師在西電有太多太多(另外作為西電競賽黨,我們平時代表學校參加各種比賽,有些時候上課點名確實沒法到課,但我們辛辛苦苦給學校徵得榮譽,學校到頭來卻追究我們上課點名不到的責任,我給學校爭榮譽,學校給我找麻煩,這一點噁心至極)。

最近一次就是家長群的事兒了,到了上大學的年紀,很多事情都需要我們自己拿主意,有些事情家長們是不必知道的。而且雙方信息是不對稱的,家長們會知道你哪節課沒去(導員QQ直接通知),卻不知道你在宿舍碼程序、所創造的價值遠超去上次課、點個名。

上面的文字多數是出於憤怒寫下,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到的事情也不一樣。可能導員也是出於聯合家長更好的教育學生的意圖吧,但在西電陳腐的體制下,這些舉措可能只會生產出更多高分低能的學霸。而且別忘了,也正如上面附圖中所寫,這世界是由不服從於規則的人改變的。如果把這些人趕盡殺絕,那就真變成衡水大學了。


上午寫了日誌,隱隱覺得知乎上會有這個問題,果然是。下面是我的答案,也是日誌節選。

————分割線————

整整十二年,我們的家長在「成績至上」「家長會」「不早戀」的世界裡,圍著我們生活了十二年。他們帶著十二年的慣性,走近了通院試點改革。如記憶中一般,他們又一次面見了「孩子同學的家長」和「孩子班主任」,於是理所當然的,是學習,是成績,是考試。實習和工作被淹沒,考研保研微露頭,不到大四就是不該擔心工作。他們在熟悉的環境里如魚得水的舒坦,一個封閉的群環境,屏蔽了一切的不合理。

他們已經老了,你們知道嗎。

我不敢像以往一樣親自加到那個被曝光的家長群里做用戶體驗,只是看著一張張聊天記錄的截圖,被絕望慢慢淹沒。沒有培訓,沒有對家長觀念的糾正,本來很忙的輔導員偶爾拋出些家長想看的東西,維持著封閉環境內的歌舞昇平。在這裡,家長們終於又感覺到了一絲習慣,上學嘛,就該這樣。

但是親愛的叔叔阿姨,其實不是那樣。

我可以想見,就算實習offer拿的輕輕鬆鬆,依然會因為成績不忍直視而被其他家長暗暗看不起。已被歷史碾壓而過的「出身」被變相的情景重現,然後為了互聯網大業,我要將全部時間投入到努力學習硬體中以獲取獎學金。

我本已不想讓他們再費力的把對「學習」的認識從高中轉變為大學,之前十二年的記憶太過於根深蒂固,四年都無法糾正,何況我們都沒有四年的時間了。他們也不需要知道我做的工作具體是幹什麼的,運營是什麼,數據挖掘是什麼,產品經理不是經理,程序員其實工資比公務員高;我只要他們可以開開心心的生活在自己熟悉的世界裡,每天朋友圈轉一轉習大大的九十句話,內存滿了就給我打電話問怎麼辦,不懂團購就正價看一場電影,雖然不懂但是跟別人說「啊,我們孩子在弄那個什麼互聯網」。

家長讀不懂的世界是我們的舞台,我們的舞台不需要家長一代人百分百的指點。

————原文分割線————

關於作者:家裡上一輩做硬體的、支持實業大法好的准實習運營狗(還在找)。

我能理解我家長的苦心和期望,可怪我不爭氣真的學不來硬體專業課。我得為自己在硬體方面沒天賦而付出更多的努力,花心思摸索自己能上手的職業,並趕快為之努力。

所以勸我說實業興國和理解父母的可以停了,我都知道,只是無能為力。


堅定了我畢業就找工作離開的決心。


進群觀望了一下,家長倒是沒什麼事倒是幾個二不拉吉的學生令人無語。

=================================================

近期之前通院一系列行為我持保留態度,但是今天我終於憤怒了,原因是西電官方成立的所謂的家長群,給家長一個個發簡訊讓其加群。

我一直非常的討厭所謂的家長群的存在,表面上家長群對於家長**自以為的了解**孩子有很大的幫助,實際上並不是這樣。

人到了上大學這個年齡,父母的決策對我們的成長正向意義大么?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參量太多。但是總體而言,大學四年,許多人的眼界會逐漸超過父母,大家開始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想要去做的事情,變得獨立,真正成熟了起來。這時候父母對我們行為的決策往往不太符合我們想要去做的事情。我們從小一直有一個錯覺叫做父母都是「望子成龍」,真的是這樣嗎?是成為一個社會的龍,還是一個「符合父母心理預期的小寶寶龍「?我想這個問題交給大家來體會,從我的經歷而言,尤其是我的母親,我就希望我呆在西安,呆在她的身邊,於是我上了一次當,大學選擇了西電。現在要工作了要從事互聯網的工作了,我再不會上這個當了,我肯定不會在華為那個不能上外網的地方寫代碼,我要逃離西安。我舉這個簡單的例子,只是想說明一個問題,到了20歲這個年齡,如果父母對我們知根知底,必定會對我們施加壓力,以大多數家長的水平和眼界,做出的決策是不是對我們有好處,反正我是持比較悲觀的態度。

上面一個問題還好說,我下面要說的問題就非常的恐怖了。

以大多數家長的水平,他們能在群裡面聊什麼?

我的父親長期混跡在我們這屆的家長群里,不過不是官方的,也會經常將一些家長群里的事情。聊什麼?無非是聊今天我的孩子又拿了國獎啊,明天你的孩子考試又拿滿分啦,咦張三家裡的孩子保研了!老牛逼了!你看李四家的孩子簽了華為,月薪8000呢!

一句話,拼孩子,攀比孩子。我家的孩子牛逼,我可開心了,我要讓你們都知道。

這個行為很可能會將評判標準單一化,他人化,現在那個我們擺脫了很多年的「人家的孩子」又回來了,而且可能更加牛逼了:人家的孩子都拿國獎了,你怎麼平均分這麼低?人家的孩子都出國了,

你也趕緊學英語出國吧!人家的孩子簽了華為,月薪這麼高,你找個工作才5000,還離家這麼遠,快滾回來面華為!

。。。嘖嘖嘖,這畫面想想也是夠美的。

就是這個心態,再聊什麼呢,你和父母的悄悄話,是的,別以為父母會保護你的隱私(當然我認為這是做父母的基本道德),他們可能會把這些東西當做談資,於是你的隱私被你的父母告訴了A的父母,A的父母又說給了A。而A可能是你的同學,你的舍友,你暗戀/暗戀你的人。。。

很抱歉,我可能當過那個A,但是我覺得我並沒有佔到什麼便宜,因為作為談資,我的隱私也可能被廣播或者單播出去。

我表示很遺憾,我們通過了很多年的努力,來到了同一所學校,有著大致相同的智力,大致相同的文化背景,我們在一起可以很快樂。而我們的父母不是,他們可能各方面的水平差別很大,那麼在這種情況在,誰影響誰都是一件不太妙的事情。

=======================================

我經常在想大學和中學有什麼不同,大學的魅力在哪裡,私以為大學的魅力在於自製下的自由。若想搞科研,就好好做學術當學神讀研讀博;若想創業,就通過國創之類的項目鍛煉自己的管理能力;若想搞競賽,就進實驗室刷題,玩ACM和數模;若想工作,就找實習找隊友做項目,提升自己的就業砝碼;即便想瘋狂的玩遊戲,也可以將來做遊戲運營遊戲策劃。

現在學校為了省事,好管理,重新將多維的發展空間壓縮到一維裡面,並通過聯繫父母,間接的向學生施加壓力。到大四畢業的時候,西電可不會幫你找工作,保研也只是比例很低的一部分,那麼剩下的人呢,考研吧,就這樣如此循環。也許很多人覺得這麼挺好的,但我只能說我持以比較悲觀的態度。


「學校為什麼要對小學生嚴加管教呢?因為人學之始,當教做人。為什麼要對中學生嚴加管教呢?因為學校要有升學率來促進招生。為什麼要對大學生嚴加管教呢?因為大學生如果不學習找不到工作,學校丟人現眼。」

本來不敢在大神面前賣弄,但是事之關己,箭在弦上,不得不發。西電管理層依舊活在西軍電的光輝里。可惜大學生不像高中生,逼出成績這種事,不是輕輕鬆鬆就能做到的。

一方面狠抓教育,儘管所有人都知道這樣不一定逼得出成績。另一方面要求學生做出成績,儘管所有人都知道成績出現在實驗室里的概率確實大於課堂。如果西電為了更高一級的榮譽需要大家發奮學習考研給學校爭臉,我,無話可說。只能遊離在體制與我自己的心靈中尋得生存。

不打算匿名了,在下黃茜盟,上文如有紕漏歡迎指正。不歡迎各種形式粗口與談人生。


了解你岳父喜好的最快方式


這世界還有比我校還奇葩的……

想想當時平行志願還報了西電也是後怕


我電已經正式升級為西安電子科技高級中學……作為非通信工程學院的學生,我深感安慰。不知道我校何時要開家長會?禁止女生留長頭髮?禁止早戀?開考研動員大會?

ps:你這馬賽克打了等於沒打啊


實際上,一個政策的推出,需要有一個政策提出的原因作為推動力,當然也要考慮可行性。當然也需要在實施政策以後出現的問題進行反饋。『

例如指紋簽到的推出,就是因為令學校頭痛的翹課問題,這的問題在哪個學校都特讓領導抓耳撓腮。不過現在問題更頭疼了:雖然有效解決了問題,但實際上不僅嚴重佔用了講課的時間,還出現了現在這樣排隊簽到直到時間到了還沒簽上的奇葩事情。我相信我電的技術能力應該能解決這個問題。

但如果是關於家長群這一話題,氣氛就立馬變了,就像頭兩張圖一樣。雖然這個方案的動機看上去還沒有太那麼違和,但是如今,學生冒充家長,群聊80%以上不是正題等等出現的問題。這突出了學校、學生、家長三方的互不信任,還皆由這個逗比政策變得更加麻煩。於是就像樓上們說的那樣,拼孩子、未來可能的相親……這些想都不敢想的發展動向,會將三方的關係變得更加難以調和。實際上,我們學生好不容易逃出了一個由家長或者社會現狀造成的「拼爹、攀比」環境,來到了一個思想覺悟相對高很多的環境。到頭來竟然卻是校方好心發動的,不料發展成了「拼孩子」這樣的可笑情境,讓辛苦半輩子的家長們也嘗試了一下這種不太好受的心理。不過,如果存在「發現問題和分析、反饋並修改」這一環節的話就還好說,這樣此政策就一定不會再繼續推廣的,至少從現狀看來是的。

對於月考,雖然沒什麼說的,但是我覺得,中學時代的考學政策如今不能很快改善,但是,大學也來這一套的話,我電八成又要讓某電們集體吐槽了。原因就像樓上說的一樣,成績根本不代表能力,學校連這個都不清楚我也是醉了!


學校領導實在閑著沒事幹弄了這麼個逗比的群,記得招生的時候多宣傳宣傳,生源一定會更好的!!!!


發現最近好幾個反饋西電這樣問題的知乎。

我只想說一句:在這裡說 有個P用


謝邀…

還好我們畢業得快…@黃江舟,@劉森轅


餓那個,,,,看到進來了,,,,,話說我幾個同事都是小學生的媽媽,,,小學生家長現在有qq群,微信群,,,,隨時溝通了解作業動態啥的,比如誰家的孩子打架了,惡作劇了什麼的,,,,這~~~~~~~~~~好吧我就說說~~~~~~~~~


剛剛打入家長群的五系狗表示,群里現在200+人至少有一成是學生冒充的家長。

然後群里很冷清,家長基本不怎麼說話,倒是一群「豬隊友」各種暴露智商,你們感受一下。

下面打了一堆想說的後來都刪了,沒意思,反正隔幾天肯定又有新的話題出現,而反應基本都是一水的學校傻逼。

補充:讓我感到噁心的內容,你們隨意感受一下,這就是我電部分學生的素質。


瀉藥。

指紋打卡和增加月考這個沒什麼好說的,加強學風建設,有好有壞吧。學生情緒反彈是必然的,但長期來看其實是好事。

但是家長群這事兒就比較逗逼了,人家混黑社會的都講究不牽涉家人,怎麼都是成年人了還喜歡把家長搬出來。

對咱學生來說,平時和自己父母注意溝通,多給他們灌輸灌輸正確的價值觀,隨便學校怎麼折騰都不怕。

說實在的,為那些家長擔心,把孩子送出來讀書,還跟高中一樣擔心這擔心那的,乾脆過來陪讀吧。


屌絲男生這麼多,搞基這麼嚴重,搞個家長幫忙相親群有錯嗎?


我可以把這個問題分享到那個qq群嗎


作為14級計算機院的孩子,我希望這項政策就到此為止吧。。


推薦閱讀:

美國綜合大學的音樂學院作曲系研究生好申嗎?
交80萬擇校費的家長是什麼心態?
中國的教育該如何發展才能順應當今互聯網的發展?
怎樣看待某名校發展教育心理學教授說「當今教育行業的大多數機構沒有研究的基礎,都是在齷齪的賺錢」?

TAG:教育 | 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 家長權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