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怎樣看待文章《我賣了北京的房子去大理》,請知友們腦洞大開?

今天微信上全都在刷這篇文章,我還真是感慨萬千吶,作為一個底層搬磚民工,真談不起這種奢侈啊,知友們覺得呢?


早上看到了這篇文章。忽然想起了崔健的一首歌:不是我不明白,這世界變化快

本來想說,作者想的事也是對的,已經下定決心要過另外一種生活,把北京的房子賣掉正好可以實現,為什麼不呢?未來有什麼變化,願賭服輸,自己約的pao含著淚也要打完。

然而當中介告訴他少賣了200萬時,作者還是心境難平。這就是人的心理,即使再堅強,也會為失去而受傷,因為損失的200萬,不只是數字,而是給孩子更好的教育,給自己更寬裕的未來。

但我今天想說的不是這個,而是:放棄北上廣深的房子,你真的了解你放棄的是什麼么?

二十年前,如果有人和你說你會過上現在的生活,你一定是不敢相信的。

如今,四線小城市差不多人手一輛車,大城市卻坐地鐵用打車軟體;如今,風景很好的別墅並不需要多少錢,而一線城市的鴿子籠卻動則千萬;曾經我們理想的工作——公務員、事業單位、國企壟斷企業,都開始被打破,而原來沒有的物種程序猿和產品經理卻掙著BAT的高薪款款走來。

前20年的經歷告訴我們,你所想像的今後的生活,是完全不靠譜的。你也許可以過上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的「中華田園現代化」,但是你永遠也不知道這個國家的下一個20年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北上廣深這樣的城市會發展到什麼程度。因為不知道,所以我們不敢逃離。

我們買房,是因為世界變化快,我們特別害怕被時代拋棄。這個世界還將發生無數的精彩,我們只是想這一切近距離的與我有關。

曾經遇到過一個很走心的房地產廣告:世界上有很多地方,讓你找到自己;上海,讓你重新定義自己。世界變化快著呢,你去蒼山洱海大理麗江,找到的不過是中國文化包裹下的陶淵明,一個中華田園版的人生。我卻害怕被世界拋棄,我必須用盡全力改變、學習、更新自己,才能在下面的每一個十年,與這個變化的世界變著法兒談談。

歡迎關注同名公眾號

「相信凱撒」(inCaesarwetrust)

不談城市談樓市都是耍流氓


大理洱海上的幾個島的別墅,早已過億了。

大理古城的房子雖然又老又破,但數量少,商業價值高。你賣了城市的商品房,也未必買得起。

定居的話只能買到下關,也就是大理新城,到旅遊區20分鐘車程。

在那個地區,外來人唯一的謀生方式就是旅遊業。


他起早貪黑,辛勤工作,經過10年的頑強拼搏,終於賺到了人生的第一個1000萬。

然後他老淚縱橫地買回了10年前為創業而賣掉的房子。

回家的感覺真好。


大理欠你的?賣了北京的房就得讓你在那過的好

1、

【去大理】就像月經貼一樣,時不時就會有一篇刷爆朋友圈,朋友圈招誰惹誰了你們總爆它?

大部分人對大理的印象基本上來源於朋友圈、遊記以及那些「逃離北上廣,去大理」的人寫的內容中,世外桃源、與世無爭、慢生活、文藝小清新是大理被打上的標籤。

我在微信上用「大理」兩個字搜了一下朋友圈,滑了半小時都沒滑到我今年4月去大理的照片,是得有多少人去了或者正在大理啊。蒼山洱海、風花雪月、海景客棧、臨海品茶,這些對於在城市裡打拚的屌絲、中產們確實有很大的殺傷力,所以讓他們產生了一種幻想,我幹嘛這麼辛苦呢,房子一賣,足夠我到大理過上神仙般的日子了。

有多少人盤算著去那邊接個客棧或者小店,輕鬆賺點小錢然後就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了。我很好奇,是什麼讓他們覺得自己去大理可以活的很好,是財務自由了,還是說他們真的覺得自己能適應那種生活方式,或者大理遍地是黃金?

用彥偉老師的話來說,既然六根未盡,就別急著剃度進廟。王經理說,可能主要還是因為窮,賣的多的話就去加拿大紐西蘭了。

2、

大學師妹幾年前在大理大學附近盤了一個客棧,經營的很辛苦,我的基友胖子就過去幫忙。胖子是我大學的同系同學,身份證上比我還小兩歲,從小就熟讀佛經、易筋經、金瓶梅,在學校沒少干驚天地泣鬼神的事兒,畢業後一直自己搗鼓生意

第一次去那個客棧的時候,我說你這一點都不文藝小清新啊。胖子說,先讓店活下來是最重要的,文藝的事兒以後再說。起早貪黑、自己搬磚、和水泥,在顧客面前得裝孫子……其中的苦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後來生意有些起色了,這幾年又多拓展了一些業務。

今年去大理的時候,他告訴我在洱海邊上弄了個音樂bar,找了歌手在那邊唱唱歌。騎車環洱海累了的人可以在那邊喝杯飲料,聽聽現場唱歌,順便拍個照,朋友圈裡裝個X。我說小夥子,現在你挺懂用戶心理嘛,你應該去北京做個項目忽悠點錢。(結果剛剛告訴我,音樂bar內訌,賣掉鳥。。。)

開客棧搞音樂bar,他都是親歷親為,開第一家客棧的時候他還做了2個月的泥水工。搞音樂bar的時候協調各種人的利益,最後還是黃了,也不是沒糟心過。他說我是個商人,沒太多時間來享受大理的情調。

3、

我問他怎麼看這兩天朋友圈的那篇文章,他說開客棧久了,結識了不少朋友,每個人都有他的人生:

文佳,28歲,常年大理漂+藏漂,之前在大理的時候白天睡覺嘮嗑閑逛,晚上在人民路上練攤,收攤之後去喝酒,以此輪迴;有時候租房子合租,有時候住幾十塊錢的客棧,有時候就去找朋友擠一段日子。她說喜歡這種生活,自在懶散,呆膩了就去拉薩住幾個月,再進點貨攢點錢出去旅遊一段再回來。現在人在印度還是在泰國,有一段日子了。

老董,45歲,深圳商人,每年要去大理住3-6個月,大部分時間都在院子里泡茶喝,有時候會帶著客棧里的狗出去溜溜,偶爾找個地方去自駕一下;手機不離身,時不時要處理業務,必要的時候要回深圳打理生意。問他喜不喜歡大理,他說喜歡,問他這麼喜歡為什麼不徹底留在大理,他用廣普告訴我,沒辦法啦,生意要做的啦,不然全家老小吃什麼?

宋洋,38歲,東北人,在北京幹了15年,有車有房,突然一天覺得自己生活不應該是這樣,就把工作一辭,房子一賣,去了大理。開了一家客棧,想著可以過上安逸生活了。結果因為沒開過客棧,店裡的事兒讓他焦頭爛額的,等生意穩定下來了,之前的那份心情也沒了。最近在轉讓客棧,可能要離開大理了吧。

還有一些人,在大理做了一些生意之後就停不下來了,越發的投入到生意里去,當初他們不是說要砍柴喂馬,週遊世界么?後來的情況和在北上廣打拚有什麼區別呢?可能就是空氣好一些吧。

胖子說,其實人得明白,是在大城市的工作提供了穩定的收入,讓人有能力能偶爾去那邊晒晒太陽喝喝茶享受生活。離開了這些,還能不能淡然的在大理生活,很多人都沒想想過。在大城市過的不好,在大理就能過的好,大理欠你的么?大理不是烏托邦,更不是他們逃離競爭和壓力的避難所。


爸爸媽媽還是在北京啊 還是有房啊 想回家隨時回


先說結論,寫這篇的作者應該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姐姐吧。其中邏輯推導經不起推敲,而且過於矯情,挪個窩就得無憂無慮嗎?大理難道就是世外桃園嗎?

近日朋友圈有篇10萬+的爆款文《我賣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後.....》,不在此粘貼其中的文字了,想看完整版原文,搜索應該就能很輕易找到。

原文作者算是成功逃離北上廣的中產階級,在大理有棟對著洱海的獨棟別墅,藍天白雲,風花雪月,喝茶賞月,這不正是很多追求財富自由的人所羨慕的神仙眷侶生活嗎?

但竟然現身說法,說,「我賣了北京的房子移居大理之後,過得並不是想像中那般無憂無慮。並且我發現,我那些實現財務自由的鄰居們在大理,每天遊山玩水,竟然也覺得日子過得厭倦不已。」

這簡直是讓那些用繩命叫囂著逃離北上廣的人們,情何以堪?

逃離北上廣三大原因:以高房價為首的高生活成本;霧霾堵車等自然環境;壓力大競爭激烈糟心事多沒存在感看不到希望。這三大原因直接導致了個人覺得做的不如意不開心。於是需要尋找一個解脫方式能走向極樂世界。

於是有了逃離北上廣,有了回家鄉,有了去大理。

但好景不長,之後又出現了一波逃回北上廣。因為經歷過的一撥人發現,回到了家鄉、或者去了大理,依然面臨各種人生的困境,並沒有實現當初設想中的無憂無慮,說好的極樂世界呢?

唐僧取經,有能大鬧天宮的孫悟空,還有仙人下凡的豬八戒和沙和尚,尚且需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才能到達西方極樂世界。

從北京到大理,不到3000公里,開車1-2天,飛機3-4個小時,移居個城市,就希望獲得內心的安靜、愉悅、無憂無慮、神仙眷侶,可能嗎?現實嗎?

初三的時候,為了給我們中考打雞血,老師會說,再堅持一段時間,過了中考你們就逍遙了。

後來發現緊跟著高考,於是高三的老師又說,再堅持,熬過了高考,高考結束上了大學你們就爽了。

但事實是這樣嗎?當然不是,上了大學之後不是還有逃離北上廣等著嗎?

道理是一樣的,人生是場修行,苦難是常態,而且沒有終點,除了死亡。寄希望於換個地方挪個窩,就能萬事如意,本身就是妄念。

這篇文中,還提到

在大理,有兩種人面對外境的大風大浪還能心如止水:第一種是每天在路邊見到的小攤販,與我相比,他們是赤貧者,守著一個麻辣燙或烙餅攤維持全家的生活。第二種是他們有的是做陶的,有的是畫畫的,有的做茶,設計衣服,各人技藝不同,都是安身立命的方法,相同的是,不論房子多大,工作室在鬧市還是山裡,他們每天專註的,就只有手頭這一樁事。

不知道原文讀者是不是屬於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姐姐,竟有這樣的結論。

第一種人以我的成長環境,是比較有話語權的,對於絕大多數這樣的人,別說外境的大風大浪,哪怕是一點風吹草動,比如說下暴雨買烙餅的人少了一大半,比如城管今天路過好幾遭等,這些都會引起一家子的軒然大波,因為它關係到一家子吃飽飯活下去的重大問題,不要以為赤貧就是光腳的不怕穿鞋的了,正因為光腳,所以走路更是萬分小心,經不起一丁點玻璃渣,就更別談什麼心如止水了。

第二種人因為之前的一些經歷,也深入接觸過,畫畫、做茶、設計衣服,做陶瓷,等,看起來做的都是修身養性和藝術沾邊的活,但是從本質上來講,這些技藝和烙張餅、擦個鞋、寫個PPT,一樣,都是門技藝。這門技藝首先是能為別人創造價值之後為自己帶來不論是利益層面還是聲望層面的回報。所以這些所謂畫畫、做茶等人,他們除了埋頭做這些事情之外,同樣有諸多生活的煩煩擾擾,能否從煩煩擾擾中跳出,看個人,不看職業。我接觸過的做茶的人,即使再雲淡風輕再沉迷於茶藝,當聽到自己剛看中的房子已經被別人入手,或者又馬上漲價多少,依然會陷入到愁苦中。更別亂在這個行當中,太多魚龍混雜沽名釣譽的人。

外境的大風大浪,對所有人都一視同仁。真正能做到心如止水的,和你身上的外在標籤比如城市所在地、所從事工作等無決定性關係,能決定這一切的,在於你所看到的、經歷的人和事之後,被你的心智內化了多少。

就像《自卑與超越》這本書中的關鍵觀點:決定一個人的人生走向不是由已發生的經歷和目前的人生狀態,而是由這個人對這些已發生和現狀的解讀來決定。

逃離北上廣也好,逃回北上廣也罷,未來不可期因為太無常,卻又和當下息息相關,活在當下,才是最重要。


打算讓小孩在大理讀書?打算小孩長大仍在大理開客棧?小孩會甘心么?最後小孩勇闖北京?


能讓我賣北京房子的理由只有一個。理想居住國移民局同意我移民。

目前國內,讓我能有心踏實待著的城市,都在蜀地。

但也僅限多獃獃,讓我常住,沒戲。

雖然不待見現在的北京,但要讓我去別的地方生活,不太可能。

所以那篇文壓根就沒觸動到我,我不待見昆大麗,太雜,烏煙瘴氣。本來挺美麗的地方,讓一幫為了掙錢而矯情的人炒作圈錢跑路後,除了景色留下了,其他的什麼也沒留下。

那地方,現在還過去幹嘛?

那些矯情的人,把大理還給大理人吧。

去掙錢就說去掙錢,別說那麼多,沒用。

一窩蜂的扎堆過去,除了炒高房價,對大理人沒啥好處,

不如踏實旅遊,喜歡就去沒毛病


租出去也行啊。

把北京的租出去,剩下的去個山清水秀消費低的地方,花幾分之一再租一套,多出來的用來生活消費什麼的。

呆膩了還可以換地兒,煩了還能回來。多好。

不考慮醫療和教育,感覺可行。

帝都隨隨便便一個月租5k出去都是往少了說的,去那些一年2w以下就能住的不錯的地兒,剩下的留著花,還不耽誤從事點兒自由職業,或者在當地打打工,開個網店倒賣點兒當地特產。一個地兒住一年半載,真是悠閑自在。


這文章,很矯情

理智的人不會這樣不留後路。照我說完全是為了吸引眼球。看似文藝,其實是為了體現對房價和大城市生活吐槽的政治正確的媚俗之作。當然如果是作者親身經歷我覺得真的是誤導眾生。

其實按照作者所述,完全可以房子賣了用三成房款洱海邊買宅子浪,然後用七成房款帝都再購房出租用租金覆蓋房貸。

這樣將來可進可退,何必做那麼絕。以作者的描述,目前再想回帝都或任何一線城市過一個有房的體面生活很難了。

房事問題就在那裡,極度俗氣但又繞不過去。

當然也許作者理財非常牛逼,能跟上印鈔的速度和房價的上漲。

不過我是不信吶


我們很多人都有「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理想,我們大部分人都邁不動步子不敢去實現這個理想,小部分人實現了理想卻發現理想不過是從一種會膩的生活換到另一種會膩的生活,所以我們會感到迷茫。迷茫之餘我們不禁思考,究竟什麼是理想生活,又如何實現理想生活呢?

理想生活不是跟風,不是說大家都去大理麗江開客棧,你也去麗江大理開客棧。在理想照進生活的現實中,你首先要試著去感受一下這是不是你想要的生活。你去大理住上幾天就說這是你的理想,這本身就是個很扯淡的事情。如果你住上三四個月還覺得這是你的理想,那你至少有了嘗試理想的本錢。理想不是鏡中花水中月,不是你感慨一聲「時間就是用來浪費的」就夢想在大理翹著二郎腿喝咖啡看星空,對不起,那只是個夢想。如果你要「面朝大海,春暖花開」,那你為什麼又非要去大理不去廈門青島,你唯一能回答的是那裡不如大理有逼格。那還要對不起,逼格不能當飯吃。我們很多人缺少「說走就走」的勇氣,但更多人缺少的是為理想而深思熟練進而嘗試實踐的力氣,「說走就走」說好聽點叫勇氣,說難聽點叫蠻幹。

那麼,你的理想生活是什麼呢?你付出了什麼,你又嘗試過什麼呢?

----------- 求關注的分割線 -------------

個人微博:廈門戶型通 Sina Visitor System

專註於廈門戶型分析,原創點評廈門新老樓盤戶型,附帶區域價值及房價趨勢分析,為購房者提供詳盡參考及諮詢服務。


重點不是去大理,是有錢還不用上班還能有裝B的環境。


我的朋友圈沒有看到這篇文章,分析了下原因,大概是因為我把可能會轉發這類文章的人全都屏蔽了。

然後朋友給我轉了這篇文章,看過之後,只覺得:又臭又長、矯情做作。

嗯,還好把那些人都屏蔽了,真不想看這種標題看似有內容,實際無痛呻吟的文章。


我想知道他們的配圖是什麼小區……


首先我得在北京有套房


有錢任性,沒錢認命。


做為一個大理本地人,其實感覺到的是現在外地人太多了,還是喜歡以前那種出門不堵車,每個星期逛大理古城都不會膩的日子,現在大理太商業化之後,已經沒有當年的韻味了。


首先得在北京有房賣


知乎早就有分析了,按照目前通脹速度,40歲必須準備2400萬才能退休。如果北京的房價值這個數就行。這哥們就給孩子準備不到200萬教育基金?真不知18年後這點錢夠幹嘛。


推薦閱讀:

買房如何選擇地段?
2016年看無錫房價的走勢,未來會如何?
真的不懂為什麼今年房價會一路上漲,有哪些因素和條件支撐房價上漲呢?可以說這輪房價上漲是人為而畸形的嗎?
上海的房價讓年輕人失去了奮鬥的動力嗎?
怎麼看待決策層釋放房地產政策調整信號:樓市去庫存?

TAG:房價 | 大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