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urm und Drang」譯成「狂飆突進」準確嗎?


字面上來看,Sturm 即「風暴」,Drang 則稍微複雜一點,是動詞 dringen 「催促、渴求」的名詞化,英文譯作 stress,但德語里主要指內在的渴望和驅使,比如 Der Drang, die sozialen Verh?ltnisse zu ?ndern.(對於改變社會現狀的渴望),所以實際上更貼切的英文辭彙是 driven / urge。我覺得德文里 Sturm und Drang 這個名字本身其實平淡無奇,要我翻譯最多也就是「風暴與渴望」這樣的水準,「狂飆突進」,相較之下應是力道、美感和準確度兼備的神來之筆。當然這取決於怎樣才算「準確」的翻譯——假設「狂飆」與「突進」兩個詞分別對應 Sturm 和 Drang,那麼「狂飆突進」讀起來,更容易讓人產生兩者是主謂(der Sturm dringt,狂飆在突進)而非其原意並列(狂飆與突進)關係的感覺。不管這是不是譯者原本的意圖,它恰恰就是此一翻譯的精妙之處。

狂飆突進,狹義上是指十八世紀晚期德語世界裡若干二三十歲的青年作者主導的變革。這場自文學界發源並波及文藝界和思想界的風暴,得名於弗雷德里希·克林格(Friedrich Maximilian von Klinger)一七七六年所著的五幕喜劇。這部喜劇原名《混亂》(Wirrwarr),後來由克里斯托弗·考夫曼(Christoph Kaufmann)改名《狂飆突進》。戲劇場景設定在當時的北美大陸,美國獨立戰爭正在進行之中。主要內容則是敘述某座小旅館裡的三個住客發生的故事,描寫他們對於周遭環境的嚴重不適應和不確定感,以及自身的煩惱與矛盾。這部劇作並不是狂飆突進時期的代表作品,但也許是它的名字太過鮮明,在演出之後漸漸叫響,隨之用於指代整個運動、思潮。這段又稱「天才時代」(Geniezeit)的時期,也就由此稱為狂飆突進時代。

狂飆突進是個怎樣的時代呢?十八世紀後半段的歐洲正動蕩無比,德意志神聖羅馬帝國崩解,法國大革命改變世界,啟蒙運動、新古典主義在德語世界方興未艾,啟蒙運動挑戰宗教的統治地位,斥責盲信和專制,強調理性和邏輯的作用;新古典主義在文藝領域與之呼應,也強調古典藝術的理性和簡樸,反對巴洛克的繁瑣與放縱。但是,和今天我們的某些體驗類似,毫無節制地過分強調理性,也會讓當時的人們感到不適。在這種背景之下,一群年輕的中下層市民(而非貴族)階級出身的詩人、作家、音樂家、戲劇作者站出來,主張人要有個性和豐富的內心,並且自由、自然、不受約束地表達自己的感情。狂飆突進先鋒人物約翰·赫德爾(Johann Gottfried von Herder)於啟蒙運動對普通老百姓所展現出的狂妄與傲慢多有批判,認為民間詩歌也有其真誠和深刻之處,應該同樣作為藝術來看待。狂飆突進的思潮主要通過戲劇這種藝術形式來展現,通常是講述有天賦的叛逆青年人力爭自由、抗拒既有世界秩序的故事。在這樣的世界裡,這些人是反叛者和暴徒。狂飆突進者們推崇的詩人,不是希臘的古典先賢們,而是英國的威廉·莎士比亞。其時歌德所著《少年維特之煩惱》,如今雖然淪為後青春期文藝女青年的枕邊讀物,在當時卻是頗為震撼和顛覆的作品,畢竟主角是個違背道德規範的無神論者,聽憑感情的驅使,追求有夫之婦,得到無盡的痛苦,最後自殺了——這些都是與當時和諧社會主旋律所不相符的。席勒的《陰謀與愛情》、《強盜》之類,情節也是相似的精神。從這個角度來說,「狂飆突進」這個翻譯貼切描述了狂飆突進時代藝術作品的力量和激情,「風暴與渴望」或類似的說法相形就遜色很多了。


推薦閱讀:

吐槽怎麼翻譯成英文?
「何があっても、蕎麥にいるよ」是什麼意思?
如何評價《十日談》?
為什麼dota2中恐怖利刃的技能名更改了翻譯?
人工在線翻譯網站有多大市場?

TAG:德國 | 文學 | 外國文學 | 翻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