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坐可以使自己進入分子結構自行調整狀態嗎?


謝葯。

理論上是可以的。構成這個世間的元素分別為:地大、水大、火大、風大四種元素。

我記得我在哪裡看到過,佛陀傳法時為了增強愚痴眾生對法的信心,曾兩次顯現過神通,從身體中噴發出過水柱和火焰。

一個人若能完全的控制自己的心,便有可能任意調整自己身體內的四大。

雖然我未達到這樣的高度,但我相信其的存在。


謝邀。

你不打坐,也分子結構自行調整。

舉例。

你吃下去的澱粉,要通過消化過程轉化為葡萄糖,才能被人體吸收。

葡萄糖,要通過多種代謝流程,轉化為三磷酸腺苷,為各種生命活動所直接使用。

這都是分子結構自行調整。

更簡明的道理,我們吃下去豬肉,在身上轉化為人肉,這種蛋白質的分解和重組的過程,就是分子結構自行調整。

這種調整叫做生物化學反應,簡稱生化反應。無時無刻的在各種生物體內運行。

這個和打坐與否半毛錢的關係都沒有。

凡是說這類扯淡話的人,從佛法的角度來說,我認為屬於綺語,最好離他們遠點兒為好。


題主你好,我是化學方面學士,我最好的朋友是佛教徒,我們今天討論了一下一致認為,這個說法不僅侮辱了化學,也侮辱了佛教。

謝謝。


以下是著名的哈佛幸福課程17課關於打坐冥想的內容:總之,他們想研究這些冥想者的大腦,他們再比較普通大眾,我們都在一個鐘形曲線內,快樂的人更靠前,左側皮層更活躍;不快樂的人更靠後,右側皮層更活躍.然後他們找來這些冥想者,測出他們左前額皮層和右前額皮層的比例,這是他們的研究發現,這是正常的鐘形曲線,冥想者在這裡,這是2001年的研究,他們找了很多冥想者,他們幾乎偏離了這個圖,表明快樂的程度很高,他們很容易感染積極情緒,對痛苦情緒的抵抗力很強.這是一個很驚人的結果,這些結果之前沒人發現過,直到他們研究了這些冥想者.另一個研究方面就是他們想看看另一個重要的指標,衡量健康和冷靜的驚嚇反應.當你聽到一聲巨響,你會嚇一跳,這個驚嚇反應很重要,因為你越容易受到驚嚇,通常說明你焦慮程度更高,至少容易產生焦慮.大家都有一定的驚嚇反應,即使是軍隊里的神槍手,他們每天都射槍,他們要完全集中注意力,當槍走火時,他們也會受到驚嚇,他們會微微地抖一下,這也是驚嚇反應.要壓抑驚嚇反應是不可能的,或者說當時的人是這樣想的,Paul Ackerman找來這些冥想者,叫他們保持絕對鎮定和冷靜,他嚇他們,他們一點反應都沒有,有記錄以來第一次,有人能夠壓抑自己的驚嚇反應,Goleman Writes在他的書中這樣寫道,破壞性情緒"一個人驚嚇反應越大,那個人就越可能出現消極情緒,Oser 的表現有著有趣的含義表明他的情緒有著驚人的鎮定",這種鎮定還會傳染,......,他們很難生起氣來,即使這個話題和容易讓他們生氣,例如科學家爭論上帝是否存在,他們說"我生不起氣來",因為平靜是會傳染的,就是快樂會傳染一樣,......,大家都可以冥想,因為這個過程對所有人來說都很簡單,Daniel Goleman說"從神經科學的角度看,這個研究的重點,並不是為了說明Oser或者其他厲害的冥想者本身有什麼過人之處,而是為了擴展這個領域對於人體潛力的假設,其中一些關鍵假設已經開始擴展了,部分原因是神經科學對大腦可塑性作出革命性猜想"。

......大家記住,神經塑性、神經形成這些概念,我和像Richie Davidson這樣的科學家認為,大腦是可塑的,可以改變的,改變的方法之一就是冥想。這種觀點非常好,所以我們可以下決心把它應用於生活中。

我們該怎麼做呢?Jon Kabat—Zinn在他的研究中,告訴了我們冥想如何應用於那些沒有一整天閑余時間,每天只能抽45分鐘的人,甚至如何每天抽15分鐘冥想或者做瑜伽、或者其他形式的意念練習。他做了兩件事。第一件,表明了冥想不到30年的人從中得到什麼益處;第二件同樣重要,它表明了因果關係的存在。他的研究中有兩組人,兩組都想做冥想,他們都有這個興趣。他讓其中一組等候,他說,你們將在四個月後參加這個冥想班,你們將參加這個報滿了的冥想班。第二組開始這個班的冥想練習,他們的聯繫就是每天冥想45分鐘,周末時他們會聚在一起學習一些技巧,但在工作日時,他們呆在家裡每天冥想45分鐘。然後她那他們跟參考組對比,參考組就是那個等待參加冥想班的組,因為他希望試驗對象都是想做冥想的人。一組已經開始冥想,另一組遲點再開始,然後他測量焦慮程度,對比參考組,那個冥想了8周的人的焦慮程度,平均每天45分鐘,只做了八周,焦慮程度大大降低。然後他研究他們的快樂程度、積極的情緒,他不只關注消極情緒,從消極到積極的都關注。他們更快樂了,心情更好了,僅僅八周。但關鍵還在後頭,他說,這還不夠,「自我報告可能產生安慰劑效應」,這個想法很好,他要不受安慰劑影響的證據,然後他有了這個發現。

他研究他們的左右前額皮層比例,僅僅八周之後,那些冥想的人就出現顯著的變化。這是一個驚人的結果。大家記住,1998年之前,科學家都深信大腦是不可塑的,過了三歲以後就不會改變。突然僅僅八周的練習,這些冥想的人,每天有規律地冥想45分鐘的人,改變了他們大腦的機能,使得他們更容易感染積極情緒,對痛苦的抵抗力更強。

我們哈佛醫學院的Herbert Benson,發現每天做15到20分鐘的冥想,做了一段時間後,就能大大地改善健康,情緒健康和身體健康都改善了。因為Jon Kabat—Zinn做了另一個研究,他給兩組人都注射了感冒細菌,他想測的是,他們體內的抗體會有什麼反應。他發現冥想者的免疫反應比那些沒有冥想的人強了很多。那些在等候冥想的人,只需八周的冥想,每天45分鐘。

你們知道當我們更平靜時,我們對疾病的抵抗力就會增強,我們焦慮時就更容易患上疾病。所以冥想能加強心裡免疫系統,增強心理抵抗力,同時還能改善身體免疫系統。


真正的修行人不會用這種分子結構的渾子話和你說。


看到這個問題 我就想說 讀書還是有用的 至少有判別是非對錯的基本能力 而不會被一些假大空的術語忽悠 我國教育還需加強 還有多少無知愚昧的人需要被教化


推薦閱讀:

永遠是那麼多的雜念。特別是打坐時要定,但就是胡思亂想。痛苦。?
怎樣培養正念?
打坐需要有什麼法門嗎?蒲團和香有什麼要求嗎?
如何評價李謹伯寫的《呼吸之間》這本書?
打坐犯困怎麼辦?

TAG:分子生物學 | 禪修 | 打坐 | 科學禪定 | 分子結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