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為何不裝備更大口徑的坦克炮?

這是我長期以來的一個想法。如果要維持炮塔空間和重量基本不大改,可以降低身管倍徑,口徑152,155,180等等,對裝甲和低空目標使用炮射導彈,對其他目標和建築使用榴彈和混凝土破壞彈。

優點:口徑增大,身管縮短,適合城市戰

缺點:彈藥基數減少,換裝期間對後勤保障壓力不少

其他還有呢,歡迎各位知友討論


題主想的可能是這樣的

m551謝里頓,152mm主炮,在巴拿馬也的確拆過不少房子(巴拿馬軍隊,自己懂的)

但是。。。謝里頓早已被證明是不甚可靠

對於題主的問題

其一,任何智商正常的坦克駕駛員都不會把自己的戰場開進連炮管都轉不過來的小巷所以這個真不是問題

其二,152以上的炮彈靠炮手肯定是吃力的。大口徑必然導致射速的下降,載彈量的下降,的解決方案就是用更大的炮塔來裝裝彈機和更多的彈藥。又違反了炮塔不變的原則。

(PLZ-05,這麼大的炮塔不是為了好看,是為了裝彈藥和自動裝彈)

其三,炮射導彈能力不足,反坦克導彈真的貴,不一定打得起。更重要的是現在各種複合裝甲,反應裝甲,空心的實心的奶罩大行其道,又有近年來飛速發展的主動防禦系統進一步壓縮反坦克導彈的生存空間。

155乃至180口徑的火炮無法完全摧毀一整棟鋼混結構的樓房,如果一炮之後敵人仍舊在開火怎麼辦?如果敵人從幾個不同的方向開火怎麼辦?你能否活過裝彈時間?

面對城市戰西方的解決方案就是遙控武器站,俄羅斯早年是自行高炮伴隨主戰坦克,後來又傳言說阿爾瑪塔要在炮塔兩側裝備高仰角的30mm炮,雖然最後並沒有,但也能看出現在世界上應對城市站的主流思路都是小口徑,高射速的機槍火炮。

————————————————更新—————————————————————————

新時代的大口徑坦克炮

二戰之後大量裝備的專用坦克炮都沒有突破125mm的口徑上限(is7的是海軍炮),然而在最近的2016薩托利軍展上新展出的萊茵L/51型130mm炮卻有望打破這一上限。L/51採用了51倍徑管身,重3噸,其中炮管長6.5m。

隨著阿爾瑪塔坦克的出現舊的120炮顯得不太夠用,葯室容積的限制使得RH-120的改進潛力有限。

據萊茵金屬官方宣稱,L/51的炮口動能比RH-120高50%,從上圖來看了彈藥的葯筒比旁邊的120mm彈長60%,直徑相近。RH-120的葯室容積為9.8—9.9升。L/51葯室容量將達到16升的規模,加上8.3千克左右的彈芯質量,可以說其是迄今為止公開展示過的威力最大的坦克炮。


冷戰後沒人想挑起軍備競賽罷了。反正現在的坦克炮打恐怖分子是威力過剩,現在歐洲搞的那一堆所謂重步戰,其實在使用戰術上就是坦克,去掉大炮多帶幾個人罷了。

要是冷戰沒結束,90年代140-150級別坦克炮就會服役,現在搞不好170級別的都上車了。

反坦克職能倒是其次。雖然現在各國主力穿甲彈打對方主戰坦克稍微帶點角度都很懸,好歹理論上還啃的動。

關鍵是當代坦克的主炮口徑已經難以勝任攻堅職能了。

二戰後工兵築城能力迅速進化,工程機械加預製構件搶修的當代高標準野戰工事比二戰永備工事都難打。120/125的榴彈打上去不說是撓癢,也強不到哪兒去。而北約中俄的工兵只消幾天就能修出來一大堆這種工事,你要是用空軍扔重磅炸彈去啃得打到猴年馬月。要光憑坦克打的話,現在只要給一兩天時間修好工事,清乾淨射界再挖好反坦克壕,完全可以批量製造戈蘭高地式慘案。

所以說從正規戰的需求而言,是有必要加大坦克主炮口徑的。有理由相信我軍四代坦克火炮口徑會達到140毫米以上。


(答主一不小心睡成了希拉里,現在得準備考試去了……所以以後再補)

你說的這些共濟會的猶太大佬們早就想到了,等著被理性之光懲戒吧,一群愚民!

————————————抖機靈分割線————————————

M551M60A2XM803:「沒想到我們墳頭的草都丈許高了,還有人惦記著我們啊!……」

(老淚縱橫中)

(請自行腦補相擁而泣的畫面)

———————————抖機靈分割線*2————————————

ATGM是一直消極的反坦克手段

歷史已經一再證明了把ATGM作為主武器的東西最適合的角色就是坦克殲擊車,同時也一再證明了讓坦殲包辦其他角色是多麼的不切實際

上面三位就是歷史垃圾堆的親歷者


身管的那點長度差真的沒有那麼大。

發生「身管過長在街道內因為障礙物無法旋轉炮塔而延誤戰機甚至遭受損失」的,你需要檢討自己的裝甲部隊城市戰術是不是出了問題而不是縮短身管。


讓「坦克設計遷就城市戰」的想法和「空優戰機設計遷就近空支援需求」差不多,都挺蠢的。

1、坦克是一種「突擊兵器」,是用來在敵方防線正面撕開缺口的。城市戰這種膠著絞肉的打法坦克雖然也能打,但這遠不是坦克的主業,更不值得因此在坦克設計中為了城市戰性能而犧牲坦克作為突擊兵器的性能(穿甲能力、正面防禦力、戰略機動性)。

2、炮射導彈沒有想像中那麼神,尤其在穿甲能力方面。目前服役的主流導彈都採用破甲戰鬥部,破甲深度剛好愈千——面對落後型號的二代/二代半坦克與輕裝甲車輛尚且堪用,但面對主流國家的三代坦克及其正面裝甲動輒一千以上的防破甲能力則完全力不從心。此外炮射導彈的主流制導方式為激光駕束制導,需要發射平台在命中前提供持續的目標導引(即停車使用激光光束持續照射目標),這對於坦克的突擊能力也是一種犧牲。

3、對於城市戰是否為未來戰爭主流形式的問題,以東北平原上的城市為例:

長春市的總面積20565平方公里,市區面積4906平方公里,市區面積不及行政區域面積的四分之一;

哈爾濱市的總面積53100平方公里,市區面積7086平方公里,市區面積不及行政區域面積的七分之一。

且一般情況下。城市中市區建築密集的「城市環境」面積更小。所以正如 @死螳螂所說,到底要多想不開才會送裝甲部隊進市區絞肉呢?


對裝甲和低空目標使用炮射導彈,對其他目標和建築使用榴彈和混凝土破壞彈。

M551謝里登和M60A2一起發來賀電。

主要的問題是:高速穿甲彈的性能不可替代:ATGM更容易被干擾,飛行速度更慢,而且聚能射流戰鬥部比重質穿桿更容易防護。這裡還沒有討論彈藥價格的差距。

ATGM的主要優點是發射平台不需要抗后座,不需要抗炮管,便於在輕便或者飛行的平台上使用。


M1坦克:105炮裝55發,120炮裝40發,140炮好像只有32發,152炮估計只能裝20發。


你說的那不就是m551謝里登么?


現代坦克彈藥,面對複合裝甲啊空心奶罩啊,用的很多的還是動能穿甲彈。

動能嘛,如果身管太短,發射葯還沒完全燃燒,炮彈就出去了,加速不夠充分自然初速就慢了嘛。

不過身管也不能太長,不然太容易壞,也丑


別的不說,就現在複合裝甲發展成這個樣子,你還想著用空心裝葯破甲彈去對付坦克,放棄了最有效的尾翼穩定脫穿,絕對是不科學的,確實這個思路可以造出來一種東西,但這東西在當代肯定不能稱之為主戰坦克


簡單來說因為不是口徑越大越厲害,,

上面各路大佬所提到的美式152mm是在當時「導彈萬能論」影響下而提出的,其主要彈種即使炮射導彈。

這不得不說當時一個有趣的插曲。

20世紀60年代後期,世界上掌握最先進的坦克技術的兩國強強聯手,準備應對柏林牆另一邊無數t打頭的鋼鐵洪流【幸虧北約還不是很清楚毛子鎮國之寶T-64的底細,不然肯定會被嚇一跳】

於是這款「超級坦克」的樣車很快出廠,研製代號為mbt70【美】/kpz 70【邦德】 綽號 「野豬」

該坦克也被塞上了許多黑科技:

配有雙向穩定器;裝有自動裝彈機【這裡應該有別於西方在50年代盛行的彈夾炮計劃】,乘員3人;高性能火控系統提高首發命中率和夜戰能力;採用液氣懸掛裝置,車高和車姿可調;具有對抗敵彈直接和間接攻擊的堅強裝甲防護力,有三防裝置。

然而這款車卻也導致了兩國設計師爭執不斷,其矛盾點就是:該給這款強大的車塞上什麼樣的主炮。

【從研製的過程中不難看出,MBT-70/Kpz.70坦克最大的「亮點」是火炮,但問題出得最多的還是火炮。美國通用動力公司堅持採用152毫米兩用炮管,而西德的萊茵金屬公司則堅持採用120毫米滑膛炮。德方認為,反坦克導彈有以下不足:飛行速度低,在制導過程中限制了坦克的機動,易於被敵方反擊;導彈的結構複雜,可靠性較低;在歐洲戰場上地形較複雜,交戰距離在1 000米左右,導彈跟蹤容易失去目標;有線制導的導彈易被樹枝等小障礙物干擾起爆;反坦克導彈的價格是炮彈的20倍,成本太高。對此,美方不以為然,在「導彈萬能論」的思想指導下,堅持採用XM150型152毫米兩用炮管。各執己見的結果,使合作雙方一開始便種下了「不睦」的種子。】(詳見百度百科)

於是如此強勁的計劃從此告吹,胎死腹中。【其中,樓上提到的XM803即為美軍在分道揚鑣之後仍不死心,改進152mm(加長加強型)】

在之後的幾年裡,邦德研發出了新的主戰,即豹2 leopard II,而美國也推出了m1 Abrams。這兩款著名的戰車就無需介紹了吧。【更正下樓上觀點:豹2A6依舊裝120mm滑膛,只是換成55倍徑的,而A5以及之前為44倍】

不過你會發現,即使是最初的豹2和最初的M1,他們都採用了120mm滑膛,可見美國設計師雖然在一時堅持152mm,但他們很快走出了誤區。因為導彈可能會被爆反、複合裝甲以及間隙裝甲削弱威力和穿深,而他們的對手毛子坦克上往往都掛滿爆反,爆反下面還有層層間隙和複合,況且德國工程師提出的問題也句句實在。


其實這個問題的關鍵並不在於擴大口徑以後會帶來什麼影響,而是在於坦克到底是用來幹什麼。

在武裝直升機出現以後,坦克無用論開始盛行。但是幾次大規模的地面戰後,人們發現武直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出擊頻率和條件上都遠比不上坦克。所以,眼下最佳的反坦克武器還是坦克。

再回到題主的問題。既然坦克最主要的任務是反坦克,那麼以現在「矛」強於「盾」的時代,125毫米口徑的主炮已經足以洞穿任何主戰坦克的主裝甲,擴大口徑還有什麼意義呢?

且不說還有題主自己也明白的載彈量的問題,坦克使用榴彈本身就是一個「不務正業」的情況。M1A1的40發彈藥基數,最多只會攜帶4發殺傷榴彈。

所以,反坦克導彈還是交給步兵和武直,有生目標還是交給自行榴彈炮,主戰坦克還是好好的反坦克,其他的活兒別人乾的比坦克乾的好的多。畢竟,你把對方的裝甲部隊摧毀了,你家坦克的同軸機槍都是爺,不是嗎?


你萬一自動裝彈機壞了得要多少個黑叔叔才能把炮彈塞進去…


這裡可以參照德國的豹二

豹2A6當時裝了55倍徑的120mm滑膛炮,甚至還有裝140mm的計劃,後來發現,原裝的44倍徑的120mm夠用了,然後就換回去了。

武器不是說性能越好就最好,最好的武器應該是,目前夠用,並且也有提升性能的空間。


樓主您好,首先,彈藥口徑越大,他的質量就越大,非常不方便彈藥裝填。

其次,過大的主炮口徑會嚴重影響火炮的精度與坦克本身的重量,會嚴重影響坦克的通行性能和快速反應性能

再然後,過大口徑的炮彈會對後勤生產,後勤運輸補給造成較大壓力

最後,彈藥小口徑通用化已成為世界軍事後勤發展的一種趨勢,為了方便軍事技術的相互合作與裝備通用性,所以各國不大可能獨樹一幟的使用過大口徑的坦克炮


一方面沒有哪個需求,坦克的發明國大英帝國都放棄坦克的生產了,還能說什麼呢?

其實不止英國,多數擁有坦克研發生產能力的國家,都是在現有基礎上修修補補。

隨著冷戰的結束,幾大強國發生大規模高強度熱戰的可能降到很低,有限的軍費想像以前那樣面面俱到是很難的,坦克的優先順序肯定不如隱形戰鬥機,戰略核潛艇和NMB那麼高,不砍你砍誰?

實際上八十年代,德國的140和蘇聯的135都快完成了,不過既然冷戰結束了,蘇聯解體了,那就........

另一方面就是技術瓶頸的存在。

其實火炮口徑在坦克上的的歷史沿革是縮小,放大,再縮小,再放大。這大小變化就體現了技術的進步。

最早的坦克炮實際上口徑相當不小,37、47、57甚至75(有點破壞隊形,不好意思)紛紛上車,不過這些火炮都是榴彈炮甚至是步兵炮的改型,打打土木公事還成,隨著坦克裝甲的改進,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到二戰開始前,坦克炮的口徑又紛紛縮小回了37到47口徑,不過這些火炮基本都是高膛亞長身管火炮,發射穿甲彈,說起穿甲能力比起那些口徑更大的前輩可強多了。

看看FT-17的小短炮

同樣是37炮,比比38T

不過矛與盾的較量從來不上單方面的,彈強甲也強,甲強炮更強,等到了二戰後期,坦克炮口徑又進一步增加到了85、88,90、94甚至120、122和128口徑,不過這又一次達到了火炮口徑的極限。

以虎56噸的體量,安裝88L71都很難,更別提105或者128了,而IS雖然裝上了122,但那是榴彈炮,彈藥基數只有28發,更別說分裝彈藥造成的低射速了。

然後英國人又一次開發長了改變局面的產品-脫殼穿甲彈。讓比較小的口徑也能做大事。

17磅炮的赫赫威名很大程度是建立在次口徑穿甲彈上的。

隨著技術的進步,裝甲已經厚到二戰時難以想像的程度了,而40噸級的車體也可以安裝120、125級別的火炮。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現在的技術讓輕型坦克也可以安裝120高膛壓火炮了

假設技術上沒有大的進步,估計140或145就是坦克炮的極限了,因為畢竟還要考慮射速,基數這樣的問題嘛。

現在我們需要的是期待劃時代的新技術,比如電磁炮,液體發射葯這類的成熟,估計又會出現新一輪的小大輪迴了。


額……有啊,美國的Thumper「140mm」炮試驗車,法雞的勒克萊爾也有用「140mm」的計劃,腐國用百夫長也扛過「140mm」坦克炮,瑞士的PZ.87「140mm」試驗車都造出來了,默大媽的豹2A4也有扛「140mm」大水管的原型車,老毛子的OBJ.292都直接上了「152mm」坦克炮(不是榴彈炮)……

可是,為什麼不研發更大口徑的高初速長身管火炮呢?

很簡單,跟著蘇聯跑的坦克防不住西方的「120mm」火炮的穿甲彈,跟著美國跑的坦克擋不住東方的「125mm」發射的穿甲彈。

不是不能,而是沒必要啊,就這麼簡單。


地面最佳反坦克武器APFSDS,沒有之一。坦克炮的核心目的的就是把這個棍子扔出去,其他都是副業。


彈怎麼辦?一枚180的彈後坐力可不是等於兩枚90後坐力!


你以為這是WOT啊?炮管都能伸到牆壁里啊?要是真實作戰條件下重坦都不能沒有步兵保護進錫城的。巷戰狹窄的環境里由於火炮身管的原因沒法靈活轉動炮塔,到時候擲彈兵捅菊花都沒輒。


推薦閱讀:

開M1A2主戰坦克是一種什麼感覺?
ATGM能否被機槍子彈攔截(類似艦船密集陣)?這能否成為坦克主動防禦的一個思路?
如果坦克世界加入現代坦克(比59豹1更新的),遊戲會變成什麼樣子?
二戰初期美國真的沒有坦克發動機?
99式坦克在世界目前主戰坦克中的地位?

TAG:坦克 | 軍事裝備 | 軍事工業 | 軍事武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