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15 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的艦載機,在對抗美帝時是否顯得落後?我國是否有可能研發其他型號艦載機?

經過多次的改進,j15貌似也算3代機中比較先進的了。只是很多人yy j20、31的上艦,以更好對抗米帝,難道j15真的在米帝面前顯得落後嗎?


說FC31和殲20上艦不是YY,兩架戰鬥機都有上艦的能力。FC31勝在體型較小,而殲20則戰鬥力強大,尺寸也不比殲15大,甚至不需要摺疊機翼就可以保證足夠的載機量。

殲31的尺寸較小,和F35類似,上艦難度不大

殲20的大塊頭保證了戰鬥力

這張圖清晰地展示了殲20的擺放情況,從中間的縫隙可以隱約感覺到殲20似乎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到了上艦的情況,細思極恐!

討論這兩種隱身戰鬥機能否上艦主要是美軍在關島部署的F22和B2以及近期在日本部署的F35。

先來看看殲15。作為老舊蘇33的表弟,殲15是目前唯一在役的先進重型艦在戰鬥機。關於殲15,目前曝光的資料不算多,但考慮到殲15首飛在2009年,電子設備和武器不會低於殲10和殲11B,這讓殲15能達到接近四代半的水平。這在世界範圍內已服役的艦載機里都是靠前的排名,戰鬥性能不用懷疑。網上有分析者認為殲15為了趕進度,性能和蘇33類似。這個觀點看似有道理,實則站不住腳。中國目前最重要的問題是國家統一問題,航母起的作用不大,就海峽的距離,陸基戰鬥機足夠。反介入也有東風快遞。其次就算是趕進度,也主要集中在機體結構等方面,電子設備等等可以移植同門的殲11B或者更高端的新設備。至於網上盛傳的殲11D,如果真的存在,那麼其新技術將會對同平台的殲15產生積極的影響。

中航工業沈霍伊設計局出品

至於說到專門研製艦載戰鬥機,這個可以確定是不可能的。美國海軍是世界上最強大的武裝力量。冷戰開始到現在,美國海軍和空軍的飛機都不相同,是少有的專門研發艦載戰鬥機的國家。想想美國的財大氣粗和全球稱霸戰略以及海軍和空軍的獨立發展,這一做法是複合美軍需求的。

F14這種曾經的超級戰機是海軍獨立研發戰機的代表作

但是中國海軍還沒到美軍的級別,而且已經同時研發兩款隱形戰鬥機,就算同時裝備兩種戰鬥機也要比專門研發新艦載機要務實的多,況且當初能和美國對抗的蘇聯也選擇了將蘇27變成蘇33的思路,中國也延續了這樣的思路。所以從後勤保養到費效比方面,海空軍同時裝備一種型號衍生的飛機優勢很多。

蘇33為中國海軍指明了道路

中國在決定改裝瓦良格的時候就已經明顯的傾向於西方以航母為核心的思路。美國作為最強大的國家,他的曾經的艦載機不是只有艦載戰鬥機,而是擁有固定翼的預警機和反潛機,加油機,電子戰飛機和運輸機等等。這裡的關鍵詞是固定翼。

E2預警機

EA6B電子戰飛機

KA6D加油機

EA18G電子戰飛機

C2灰狗運輸機

S3反潛機

考慮到殲15三代半左右的性能,面對F22是絕對處於下風的,甚至在面對有預警機和加油機支持的超級大黃蜂面前也占不到便宜。前面說了中國將會走類似於美國的道路,那麼配套的飛機一定有在研或者仿製型號,而預警機首當其衝。

這兩張圖真實性有待考證,但是可以說明相關型號是有研發項目的

目前公布的第二艘國產航母類似於美軍的小鷹號,小鷹號在整體布局方面和尼米茲級接近,兩者所使用的飛機是相同的,只是數量有區別。那麼小鷹號所使用的飛機類型在第二艘新航母上都不是問題。

遼寧艦和第一艘在建航母都採用了滑躍甲板,這些都承襲自庫茲涅佐夫。這種形式雖然不如尼米茲,但是也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方案。殲15可以在使用最長起飛跑道的情況下以接近滿載的狀態起飛,說明遼寧艦和第一艘新航母在使用殲15的情況下還是有一定的作戰能力的,兩艘航母將對除了美軍外的國家構成優勢。

但是中國人絕對不會為了兩艘滑躍航母研發殲15,否則怎麼對得起勤儉節約的美德。那麼目前在目前對美軍的優勢不算明顯的情況下,殲15要扮演什麼角色?說到這個,一眼就瞧見了美軍機庫的超級大黃蜂。這種偽重型機和天生就是重型機的殲15相比,出發點上就有不足,導致其飛行性能和載重都被殲15虐殺。

殲15擁有重型機的所有優點,其潛力要高於超蟲,那麼電子戰版的殲15也不存在任何問題,參考電子戰版的飛豹。而殲20或者FC31完善後並搭載到航母上將和F22相當,而對F35和超蟲構成絕對優勢。兩種隱身機的一種將作為刀尖部隊,而載彈量和航程都出色的殲15將成為進攻的主力,這一搭配將使中國在艦載戰鬥機方面領先美國。

電子戰飛豹

總結一下,殲15並不弱,而F35也是難得的好隊友。


就說一點,從短期來看,中國航母的任務仍然不是公海決戰,起碼不是和美帝公海決戰

其主要任務仍然是欺負二流海軍以及為登陸作戰提供支援,既然如此,上五代艦載機的需求還不迫切

我大膽預測,五代艦載機應該是在彈射航母訓練期間,由彈射型殲15完成彈射器相關訓練條例探索之後逐步上艦,這一過程可能會很快

還是那句話,解放軍目前還停留在補課階段,向前邁進的步伐還邁不開,現在海軍也不過是剛把驅逐艦全面換裝為盾艦而已(而這還要等幾條船完工服役),還沒到和美帝比航母的程度,拿種子去磨面的都是智障


再次重申我對武器裝備的一個看法:

一件武器裝備,並非性能決定需求,而是需求決定性能

第一,殲15夠用嗎?

答案當然是夠用,事實上在現在英法都沒有航母(法國航母昨天入船塢維修),俄國航母又得不到良好保養的情況下,大洋上航行的居然只剩下了中,美,阿三的航母編隊!

(這條微博時間寫錯了,應該是2001年服役)

不由再讓人感嘆一下,這他媽果然是一個比爛的時代……等戴高樂和英國航母重新服役的時候,估計001A也要服役了吧……

事實上就是,至少二十年內,我國不會和美國航母戰鬥群正面交手,在這種情況下,我國航母戰鬥機只需要壓得住小國家的海軍和能執行對地打擊任務就行了。

至於踹門?那是殲20的事情。

在這種情況下,殲15這架從T10上直接改出來的,有先進火控系統和強大戰鬥力的四代半戰鬥機,已經足夠使用了。而且因為技術成熟,緊急時刻可以大批量生產,非常合適。第二,殲20,FC31能上艦嗎?

完全可行。

其實蘇33,殲15是世界上最大的艦載機了,殲20和殲15尺寸差不多,而FC31更是直接小一圈,以中國的技術改造陸基戰鬥機上航母難度不打,當然殲十比較難,因為殲十的進氣道在機頭下面,無論是考慮到起落架,還是機體強度,都不太適合。

但是!

回到我的主論點上來

一件武器裝備,並非性能決定需求,而是需求決定性能

至少20年內,我國不會和美國航母戰鬥群正面交手,那麼二十年後呢?

1961年,美國海軍F4上艦,1983年,美國海軍F18上艦,相差僅僅22年,如果不是蘇聯解體,估計到90年代末21世紀初,美國就會把F22或者F35弄上航母,這難度對於美國人來說,並不大(F22早在97年就試飛了,F35是05年,放在冷戰速度下,2000年左右服役,完全可行)

二十年後,第六代飛機都出來了。

到時候直接殲40或者殲50上艦,豈不美哉?


不落後的。就是量產能力太差了。沈飛簡直日本「大師」附體了。滿滿的「工匠精神」。


蟲子:|ω?)你們說啥?


j15作為我國目前唯一的艦載機,是否顯得落後?

飛行平台不比陣風、F18E/F落後。

我國是否有可能研發其他型號艦載機?

顯然要,因為殲15不隱身,面對已經開始擴散的隱身戰鬥機會處於劣勢。


航母戰鬥群是系統工程。

既然是工程體系,那就可以建模來量化效果,然而這麼龐大的問題是很難簡單說清楚的。

那我就直觀說幾句感想。

在F35服役前,F/A18系列與J15系列相比,平台本身性能並沒有絕對優勢,各擅勝場。

F/A18 E/F 擁有三代機中最差的跨音速和超音速性能,在截擊防空任務中表現並不好,如果剔除美帝E2預警和阿姆拉姆中距蛋的優勢,其平台性能在防禦作戰中是有缺陷的。

F/A18 E/F既飛不快,本身也飛不遠,載油係數不高,遠程巡邏全靠副油箱,副油箱的利用效率也不高,只能說相比J15 在任務彈性上有一點點優勢,整體是劣勢。

至於在攻擊任務中,F/A18 EF執行前出空優任務時,既有前面提到的航程、速度方面的劣勢,也有自身跨音速性能低下,全靠低亞音速+AIM 9X 低速搏命的劣勢,也談不上多麼「強大」,遠不能同F15 阿拉斯加金雕相比。

在攻擊行為的對地方面,F/A 18EF本身載荷一般,但在彈射體系下 比J15有很大優勢,這條在將來的彈射J15上將會得到逆轉。


FC31是外貿型號,從它叫FC31而不是殲31就可以看出來一些了,軍方目前都沒正式承認。

殲20上艦是趨勢,但是鴨翼摺疊處過長可能需要改,改了又影響氣動,所以我很好奇看最後是什麼樣子。


我覺得這個問題就很戰忽局,目前來說,還在拿j15做文章,能夠起到很有效的掩護作用,請各位答主不要提什麼艦載預警機,什麼電子戰之類的,我們中國壓根就沒打算搞,我們就圍著j15自嗨而已,其他的無可奉告。


如果只依靠J15為主力編成航母艦載機隊,那麼在面對目前的美軍以塑料蟲子+預警機+未來的肥電機隊是處於劣勢的。但是執行防空作戰的時候可以依靠艦隊盾艦支撐反而可以有效打擊美軍的進攻機隊,但是同樣J15編隊在進攻的時候會面對更困難的局面。所以就導致了防守有餘進攻不足的情況,而爭奪制空權和艦隊決戰顯然不是靠防守就能成功,因此現階段J15機隊面對美軍航母編隊確實不佔優勢。

但這不意味著J15本身的落後,恰恰相反,出生於蘇霍伊平台的飛鯊飛行包線優秀,艦載戰鬥機擁有比同型陸基戰鬥機更優秀的航電,重型戰鬥機具有更好的載彈量和更久的滯空時間,變相削弱了對加油機隊和連帶防空的需求,相信在採用彈射起飛後的飛鯊是能夠坐穩第四代戰鬥機先進戰機的位置,綜合戰鬥機肯定穩壓塑料蟲子。

總之J15先進與否不決定於自身平台,更大程度上決定於整個編隊的建設完善情況。對於目前的中國海軍來說,飛鯊用於毆打除美軍外的所有艦載機隊性能上是絕對夠用。


哥們,再怎麼說別人也是重型艦載機。快成為世界獨苗了。 結合我朝實際作戰需求,完全夠用了。


看對手,對目前的中國來講絕對夠用。至於說新的艦載機,估計在電彈上了以後會有吧


推薦閱讀:

中國軍隊為什麼在裝備81步槍這種已經有很多實戰檢驗的裝備後還要研發列裝95呢?
什麼樣的方案可以促進戰略級武器的削弱?
如何看待J-20無航炮。?
如何評價QBZ95長弓套件?
為什麼有核動力潛艇跟航母,卻沒有核動力戰機?

TAG:軍事 | 航空母艦 | 軍事裝備 | 軍事武器 | 殲-15戰鬥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