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建模後如何加工?

solidworks建的模,文件里就是個模型,沒有任何標註。在淘寶上找了家店來代加工,他們需要step文件,這個很好轉。我的問題是精度,某些具體位置的配合怎麼交代給他,或者說是否需要交代給他。問了客服,說的很模糊,一會說可以單獨以文字敘述,後來又說做一個pdf文件。生成個pdf工程圖,那還三維建模幹什麼用呢?難道是我對建模理解不對,建模就是單純輔助他們看二維圖用的?三維圖不能直接用於加工嗎?

我一直感覺學的比較好,但是,真的要加工了,這些沒想過的問題就撲面而來了。數控設備中,比如說數銑,怎樣保證不同位置的公差要求?分兩刀銑嗎?


簡單來說:三維圖給自己看,工程圖發給加工師傅看,他只是按你的要求做事而已。而你的要求,便是在圖紙中體現。

三維圖只是一個體積堆疊,只是說明了形狀,並無其它意義,加工從來只看有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工程圖,需要指明零件的材質、精度要求、表面處理、零件的數量等信息,三維用於設計階段,使結構清晰,減少大腦記憶負擔,以及用於驗證可行性,使整個設計直觀,特別是大型的項目,三維完成距離項目完成還很遠,三維圖中是理想中的配合,然而實際裝配會有各種各樣的問題。

一位機械工程師水平如何,很多時候看看對方圖紙便可差不多了解。


樓上說的已經比較清楚,再理一遍。

其實在三維建模軟體普及之前,零件都是以平面工程圖展示的,你需要把零件的特徵外形等以尺寸加標註說明清楚,有的零件很簡單,一張圖紙幾個尺寸搞定,有的很複雜,需要好多張圖紙,各種剖面和視圖才能讓加工的師傅理解。

也就是說如果你要加工一個零件,三維模型其實只是半成品,最終還是需要轉換成標準的工程圖才好給別人加工,三維模型可以幫助更好的理解工程圖,但是不能替代。

你需要標準關鍵尺寸的公差,配合面的粗糙度,平整度等,還有材料,表面處理等其他要求,這些都只能在工程圖裡講清楚,solidworks在設計的時候可以給一具體尺寸的公差,出工程圖選擇自動標註會把公差一起帶出來,但是轉換後的三維模型是看不到的。材料在solidworks也可以設置,轉換之後也是看不到的,更不用說對材料的處理要求了。

我也不是專業學機械設計的,最開始也是認為能把一個零件畫出來三維什麼問題都沒有了,後來一同事說能把零件畫出來不難,難的是把零件的公差,要求標註出來,因為你要非常清楚這個零件如何使用,和其他零件如何配合,才能選擇合適的材料,處理,標註出合理的公差。而這些和用什麼軟體設計關係不大,和文件是三維還是平面關係也不是很大,反而是看你對所做行業的專業性。

另外solidworks是很方便的出工程圖的,圖紙模板,出圖標準等設置起來有點麻煩,導出dwg或者dxf的配置文件也要設置好,保證不同的元素在不同的圖層,不同的圖層設置不同的顏色和線型,這樣出來工程圖就比較清晰,便於閱讀。

從圖紙上確實能看出來一位機械工程師的水平如何。


如果你在圖紙上不標註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我們加工的就全部按照自由公差來加工。自由公差由GB/T1804-m標準來控制。

圖紙標註和配合公差選擇在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大二時就會學《機械設計》這門課,還有《畫法幾何》這門課。

從題主的問題來看,題主基本沒有學過這兩門課,所以建議找教材看看

科班出身的機械工程師不會連公差都不會標註

另外回答「那還三維建模幹什麼用呢?難道是我對建模理解不對,建模就是單純輔助他們看二維圖用的?三維圖不能直接用於加工嗎?」這個問題

三維建模真不是用來加工的,複雜曲面除外,三維建模只是給設計工程師用來實現設計原理和設計思路的,給工藝工程師去加工必須要有二維的工程圖紙。

出總圖標註配合公差給裝配鉗工用來裝配,出零件圖給工藝工程加工零件保證各零件精度。

三維建模你還是自己留著吧,加工方加工的時候根本不看三維圖,三維圖只是幫助理解這個東西到底是什麼樣子的而已,作用就這麼點。


發張3D圖片出來,幫你標。順便大概給你講講。


建議題主不要再說感覺自己學的比較好這樣的話了。這太可怕了。

如果題主是科班的,就要加把勁了。不過如果大一的話,問這種問題可以理解,你可以了解下公差與配合。精度設計是機械設計中最核心的機密,你問的問題要弄明白,至少要努力一個學期,要徹底弄懂,估計要一輩子。


這個很簡單啊 一定要有公差配合尺寸 舉個栗子 玻璃要想鑲進窗框必須比窗框稍微小一點 同理機加工也一樣 你可以直接在三維圖上把需要調整公差的地方改過來 比如內輪廓要+0.1mm 就要單邊加0.05mm

也可以在二維圖紙是標註好 編程員自己想辦法加工到想要的尺寸


一般是是出PDF工程圖 和3d圖紙一起打包發 公差精度都標在工程圖裡


首先你的問題在於並沒有標明公差,由於機床、或者每種加工方式都有加工誤差,所以在加工的方式選擇上需要根據你的注釋來確定。另外兩個零件的配合我就不說了,這個自學公差吧。

反對最高贊答案,sw、ug、proE三維建模絕對是很有用的,在將來的加工方式中應該是可以通過sw模型進行直接機器分析並加工的,將來二維圖的存在就像我們現在看90年代的手繪工程圖一樣。


比如你讓我給你加工一個零件,不複雜的你給我CAD(三視圖.工程圖)標好尺寸好工差就好,複雜的要用數控多軸聯動加工或3D列印的異形或曲面,CAD無法標註的曲面就要3D模型,然後告訴我工差。工差包括尺寸正負工差和表面粗糙度。然後是零件的後處理,要不要熱處理? 表面發黑?噴漆?電鍍?

配合是裝配的事,加工零件的不用知道,就看你給的零件工差,一般工件加工要三視圖 就好了,異形零件 銑曲面 等複雜零件(渦輪等)用數控加工3D列印的就給3D模型 協商重要尺寸工差 或工差等級(就是IT多少級)


還是需要標註的,否則很難加工出你需要的東西!不論三維還是二維只是個形式,圖紙就是我們機械行業傳遞信息的語言,按照固定的格式準確描述才能做出來你想要的工件!至少應該包括各部尺寸,重要尺寸的公差,配合尺寸的要求,垂直平行平面等形位公差,以及表面粗糙度要求。如果只是要一個特殊造型輪廓沒有什麼精度要求也可以和對方講清楚。其實加工起來有時會很複雜,不是什麼樣的造型都能按照圖樣加工出來,機床刀具有很多限制的!


三維在操作時也是由二維疊加的,我做個正方體還不是做六塊板子嗎?機器不會一下給你做來


三維畫的是理想尺寸和理想光潔度。

實際加工時,需要給出偏差值來約束產品的品質,過剩則成本高,過低則不合格。

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粗糙度都是需要被體現的,否則真的不知道按什麼標準,什麼工藝去做。


UG啊,SW有沒有加工插件我不知道,UG有啊。建模的時候需要取公差中間值就OK了。完事直接轉換加工。SW建模更多是驗證可行性。後期配合還是需要老司機!


應該先去了解加工工藝流程,不要自以為是,連加工製造業最基本的都不懂談什麼學的不錯?學東西要把態度擺正了!三維建模的概念不是說你畫出什麼就能製造出什麼,如果那樣的話提什麼工業4.0,人類早TM佔領宇宙了!


三維建模的主要意義在於幫助設計人員更好的再現零件的理想結構和可能的尺寸,對於立體感不強的人而言是件好事。在工程上,我們更多的使用圖紙上按照嚴格的畫法幾何製作的工程圖紙,而不需要立體的三維的圖紙。因為每位師傅一般只加工其中的一道工序,你把流程卡和工藝卡畫清楚就好了。

三維建模以後不能直接生成完整的正確的零件圖和裝配圖,需要你親自編輯尺寸和配合 公差等等,以及標題欄。

三維建模解決的是零件形狀和結構的表達問題,不能具體而詳盡地說明尺寸和參數,只有模糊的形狀而沒有精確的封閉的尺寸鏈,工人師傅不可能給你加工出合適的,或者說適配的零件,因為尺寸不齊全。

尺寸標註包括對長度,半徑直徑這些形狀尺寸,以及各個形狀要素的相對位置尺寸。更具體的,您還需要標註出粗糙度,錐度,拔模斜度,位形公差,技術要求等等,不是簡簡單單地把三維建模做出來就了事的 。

關於最後提問中的公差問題 。數控機床工作時你的工件在一次裝夾中已經對工件的六個自由度全定位了 。所以這時候的工序加工基準是確定的哦,這時候你的工件的機加工的定位誤差已經基本確定,不會因為你是銑削幾個面還是鑽擴孔而改變。定位基準和加工的工序基準確定後,零件的誤差就確定了。

要保證不同位置的相對誤差,最合適的方法,以我的了解,就是把這兩個面的加工工藝安排的同一次工裝下面(裝夾一次,加工多個幾何要素。允許換刀)。從而保證加工時的定位基準不變,再者要保證加工基準是一樣的,比如二者可以互為基準,保證相互的同軸度以及平行度。


關鍵是即使不考慮公差要求,三維圖本身沒有標註尺寸的話,加工師傅沒法做,除非還要自己打開了模型一個一個尺寸去測量。所以標註好尺寸的工程圖是必需的,除非你用3d列印,直接將模型導出stl文件,只是現有的快速成型技術的精度和材料都還受到比較大的限制,要看能不能滿足你的具體需求了。

看題主應該是學生做科創或課程設計,這種只要做出標註尺寸的工程圖,然後某寶上找亞克力板的代加工基本上可以滿足需求。


既然是給淘寶做的,那估計也不會是很精密的東西吧,精度不高怎麼加工都行,把你的一些裝配方式給人家說明白就好,簡單的東西人家加工師傅光看三維就夠了,不用出加工二維圖工程圖什麼的


我猜你的意思是這樣的,我指的是你的東西比較複雜,是要上上加工中心直接去加工的,這個就需要三維圖形輸入進去編程加工,但是要加工的可以用,還是得靠二維圖紙,也就是轉成cad,但還是要標好尺寸,公差等等,光一個三維模型是不行的


推薦閱讀:

如何給95步槍加皮卡丁尼導軌?
想給男朋友diy一個皮包,怎麼開始呢?
如何在家製作星冰樂?
有哪些簡單的自製手工藝啊,比如陶,超輕粘土,自製飾品之類的?
有哪些簡單易做逼格高的DIY手工製品?

TAG:DIY | 機械 | SolidWorks | 機械製造 | 機加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