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樓市崩了,下一個頂樑柱式的產業應該是什麼?


這個問題其實是一個偽問題。

在一個工業國內,不存在什麼所謂的頂樑柱式的產業,

工業體系註定缺一不可,

同樣,工業體系也不可能某一個部門一枝獨秀。

房地產自始至終也沒有成為中國這個工業國頂樑柱的產業。

而且房地產目前在國民經濟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也是短期的,註定不能長久的。

其實,題主想問的是:

假如樓市崩了,下一個可以炒作賺錢的產業應該是什麼?


什麼是頂樑柱?

行業產值高就是頂樑柱了?那為什麼不選賭博?

從業人員多就是頂樑柱了?那為什麼不選傳銷?

關係國計民生就是頂樑柱了?那為什麼不選製鹽?

頂樑柱的意思就是,必須是21世紀的帶頭學科,為科技進步指明方向,必須能帶動其他行業發展,為其他行業培養大批人才,必須要為全社會無私奉獻,全行業都是低收入把利潤(如果有)回報社會。

所以要當頂樑柱,除了生物行業還有誰能勝任?


樓市崩了,那麼實業(尤其包括房地產行業)就將得救。

房價和房地產行業是兩回事。

98年後到2004年,廣州房價迎來暴跌後的漫長陰跌,從八千的均價腰斬再腰斬到三千塊。

然而,陰跌的六年卻是廣州城市化最迅猛的時期(人口增長了兩倍),無數廣州蝸居著的平民就是那段時間買上了廉價的房子,置辦了自己的第一個家。

他們把高價房省下來的錢做了更好的裝修、買了更好的傢具,給老人更好的醫療給小孩更好的教育。

雖然也有無數爛尾樓,但新千年前後的廣州,是實業的樂土,是全國的超一線城市。當年低房價的廣州人,應當懷念每周末坐上鴻城廣場的免費樓巴去到一個個平價樓盤,毫無壓力的選購自己中意的房子(當年華南板塊的房價不過兩三千,祈福新村甚至只要一千)。

廣州建築從業者會回憶起那段黃金時期,開發商低成本拿到的一片土地,規模就大到堪比一個小城,設計師們沒日沒夜的接項目做設計,設計費比十幾年後的今天還高。佛山順德的建材商和傢具廠,當時是高利潤的藍海,很多國產白色家電品牌(格蘭仕、萬家樂、萬和、志高)也因那一輪低房價建設浪潮崛起。原因很簡單,當年廣州居民儲蓄率連年攀升,人民有能力承擔更高的消費品價格。

高房價和虛擬的金融數字遊戲才是摧毀實業的黑手,現在維持高房價的那些既得利益者竟然在顛倒黑白。

事實證明,房價暴跌摧毀實業,是他們一個邏輯經不起推敲的謊言罷了。這是少數不負債任的債務相關方的強詞奪理,他們強行要求用債務綁架全體國民,實質上是一種金融恐怖主義。只不過很不幸這些恐怖分子掌握了話語權,竟然讓全體國民默認了全體要為少數人債務買單的合法性。

——

房價崩了,哪個行業會發展最好?

到時候天高任鳥飛,萬事皆有可能。

有可能是傳統的房地產相關行業由抑製得到發展,也有可能是某個新興的高科技行業成為中流砥柱。總之,死掉的只是一些早就該死掉的個體,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

————

看了評論區,發現很多人錯誤的認為房價崩盤一定會傷害房地產,他們以為房價暴跌會危害房地產行業進而會讓很多人失業。

這是個極端錯誤的認識,實際上現在的高房價損害最大的正是房地產廣大的中下遊行業。

如果對這一點難以理解,可以去看看廣大的土木狗和建築設計的勸退帖。

除了少數壟斷寡頭開發公司,其餘從業最多的土木設計和施工人員,在房價最高的14-17年,正經歷公司裁減浪潮。即使在開發公司,常見的說法是把08年前叫房地產的黃金年代,在09-10年短暫的刺激之後,中國就已經進入了地產的白銀年代,也就是房地產不像08年之前那麼好賺錢了。而對於房地產中下游企業,這幾年是地獄時代,因為項目少導致殘酷的惡性競爭。

項目越來越少,土地成本越來越高是一方面原因,更大的原因是土地管制。為了囤積居奇,很多城市限制嚴格的供應目標。政府打著的口號是「為了降房價所以限制土地開發」,實際上每一種經濟學理論都會說限制供應只會助長價格,這是用常識都可以理解的事情。

所以在限制土地供應的主要城市都經歷了房價暴漲,帶來的惡果除了普通人難以買上房子,更有很多房地產從業人員失業下崗。

每年商品房的銷售總收入都在提高,但小開發公司是拿不到土地的。08年以前土地供應多的時候,民營中小房企遍地開花,但如今只剩下越來越少的巨頭,利潤越來越朝少數人集中,而且房價里的土地成本越來越高,房企的總利潤率是下降的。對於開發企業以下的中下游企業,對不起,項目越少,競爭就越激烈,建材、設備費用得打折再打折,工地減少容納的民工就少,所以這幾年過年你就已經見不到民工返鄉潮了。從建築行業驅趕出來的閑置勞動力太多,這也是頭兩年開展萬創的重要背景。

以往在建築設計院所的從業人員人數眾多,他們的綜合素質高勞動強度大,拿的都是全中國最高的薪酬。但是這幾年項目減少人員大幅過剩,除了少數頂尖的公司單位不受影響外,整個行業集體返貧。以往一拿到項目設計院就被催著出施工圖,但如今卻要反覆貨比三家,設計費已經十幾年沒怎麼漲了。

所以,房價高企,最悲催的就是房地產行業大多數從業人員。從高房價賺錢的有賣地的、收稅費的、放貸的(刨掉壞賬放貸的不一定賺)、少數能拿到好土地的。這些賺到錢的人在整個房地產行業的總人數里微乎其微。(房地產行業以外的最大受益人群是手上多套房的屁民)

為了保房價,最極端的情況就是政府一個新項目都不批(當然,他們會說「為了降房價所以不批項目」),因為完全沒有新供應的情況下繼續印鈔存量房產就會漲到天上去,然後坐著收房產稅和交易稅。那麼房地產從業人員就會全部下崗,所有手握多套房的屁民也要被收割。很遺憾的是這就是目前的趨勢,以後大城市只供應少量廉租房保證底層賤民不睡天橋,存量的商品房還會繼續上漲。那些高呼要懲罰多套房的空方,在收房產稅後也不會得到啥額外的福利,住在廉租房鴿子籠里年年交租,商品房房價一分不會降。那些手握多套房的多方也不會得益,十幾年交的房產稅抵得上一套房,而且還賣不掉。這就是一個多空方全輸的局面,對那些仰著頭希望青天大老爺幫自己分蛋糕的屁民都是一個莫大的嘲諷。

我的這個說法,其實和任志強的說法是一樣的。任志強早就說過擴大有效供應可以降低房價,而且有利於整個中國經濟。但他提議的這個措施是政府絕對不同意的,也不允許大範圍討論,因為政府不過就是要囤積居奇罷了。

另外一個降房價的措施就是少印鈔,這同樣也是政府絕對不敢幹的事情。因為政策制定者已經被金融恐怖分子劫持了,或者是本來就是一伙人,他們赤裸裸的說出「居民債務太少,應當把政府和國企債務轉嫁到居民頭上」這種話,還有啥是他們干不出來的。如果有人不願印鈔把高房價的遊戲玩下去,他們就威脅讓銀行倒閉讓社會停擺,這就已經不是不承擔自己責任那麼簡單了,這已經是直接在恐嚇威脅了。


房地產在吸光鮮血以前崩了,是好的發展:

當丟脫了房地產的枷鎖,要看人們的需求:

老年人:

騙老年人長生不老的保健品傳銷業會火,

老年人是願意為幾個免費的雞蛋,幾句「爸爸媽媽」上當的,

沒法勸,

另外有一些聰明的老年人會去上老年大學,

以後你看到70歲的同學不要驚訝,

他們主選音樂和舞蹈,最愛大合唱,

成年人:

旅遊,

中國的旅遊業還遠遠沒有到頂點,

甚至連唐朝豐盛的旅遊業都沒有達到,

一個現代人去的地方還沒李白多,

當不用掏錢給房地產以後,旅遊業會爆發一波,

無數人會湧向神山,大海,深谷,

不斷尋找人生的意義和油膩的師姐,

年輕人:

動漫,電影,遊戲,直播會收割一波,

年輕人是最捨得為虛擬世界花錢的,

《一分鐘變泡妞達人》這種垃圾書會大賣,

中國女孩兒開始畫精妝,

中國男孩兒會更關注穿衣打扮,

凡是能在房地產高壓下依舊活得很好的產業,

那在房地產垮下來以後,

都會爆發一波,

簡單得說,

那些今天表現優異的行業會更加優異,

那些今天被房地產壓抑的慾望都會爆發出來,

壞的情況:

假如房地產吸幹了最後一滴血,崩了,

老百姓全部負債,麵包都買不起,

那是沒救的,

誰也救不了,

兩個例子:

日本失去的二十年,昭和青年全部平成化,

法國經濟危機時,一塊麵包就能炮到頂級的法國失足女


可能是鬼城拆除,退樓還耕吧。


答案有且僅有一個——醫藥/醫療/保健。

2009年的時候,我在英國學習Public Health。在概述全球衛生政策的第一堂課,一組數據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那就是醫藥/醫療/保健業佔GDP的比重。

你們猜猜看?

答案:

即使是近10年前,這個行業已經佔美國GDP的約16%,歐美普遍10%左右,英國由於是國家統籌的醫療服務,比較節省,也達到8%以上。

猜猜中國是多少?不到5%。離世界平均水平差出一半。

這在當時,在老外眼中,是成功的典範,因為,以極少的醫藥衛生支出,中國取得了人均壽命從解放前後的40多躍升至70多的驚人成就。然而,人均壽命的快速增長,更多地發生在改革開放之前,在改革開放以後,雖然人均期望壽命仍然在增長,但升幅非常緩慢。

任何活躍在知乎的人,應該都明白,我們之所以能夠以極少的花費獲得較高的居民健康水平(期望壽命),是建立在醫療體系對於市場化需求的壓制上。在市場化國家裡,醫生的職業收入非常高,原因是醫生和患者之間並非平等,和普通消費不一樣的是,患者往往沒有消費的決策權。但是,在中國,無論醫生還是患者,都屬於被管理的對象。雙方的需求都沒有得到滿足。

現在的實際情況是:醫患關係日趨緊張,醫療衛生人才流失嚴重,且政府統籌的醫療保險僅僅能夠滿足基本的醫療服務需求——因此,醫療服務的」消費升級「迫在眉睫。另一方面,對於GDP的渴求,也使得順應需求開放醫療業的市場化成為理所當然。

必須看到。醫藥/醫療/保健業,骨子裡帶著頂樑柱產業的基因——生老病死,衣食住行。人的基本需求。衣食住行都爆發過了,都市場化了,」死「相關的殯葬業服務和墓地價格也夠嚇人的了。現在就看生老病了。


房地產已經從黃金十年步入到了白銀十年了,面對死守GDP的巨大壓力,領導們比咱們老百姓更著急找到新的支柱產業

然而真的能振興中國的必然是實體經濟也就是製造業,但是製造業升級豈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所以總理早在很多年前就提出了工業4.0計劃,希望在2020年盤活中國製造業,最終接替房地產支撐GDP,到目前為止,希望渺茫

那怎麼辦呢,穩增長軟著陸都喊出去了,不能丟臉啊,再拉房價?人民的那點存款都已經被吸幹了,還指著年輕人給我好好工作拉GDP呢。漲漲物價?窮人要造反了

還能找到的剛需,讓人必須去花錢的地方已經不多了,還剩下什麼?

教育和醫療

其中見效最快的是醫療

看看現在這些大房企爭先恐後的進入健康領域,到處喊大健康概念,搞養老生態小區,以及這幾年肉眼可見的私立醫院建設速度

其實刀子已經割到肉了

最近醫保取消一批醫療耗材的新聞有興趣的可以去看看,以後類似的政策會越來越多,你想舒舒服服的看病,可以!好的藥品都不報銷,好的儀器公立醫院沒有,想看去私立醫院看,花費呢,是以前看病的好幾倍

在公立醫院,幾塊錢就能掛教授的門診,醫生的福利待遇一直提不上去,媒體新聞還有意傳播醫鬧事件,逼著有能力的醫生去私立醫院,至於患者你是要錢呢還是要命呢?

真是苦了70.80.90後,辛辛苦苦念完大學,發現不分配工作了;準備結婚,發現不分房子,要咱自己買,還一年一個價;工作幾年,經濟開始下行,延遲退休政策出台;到了容易生病的時候,看病也要大漲價。

國家需要靠這波醫療和教育撐住搖搖欲墜的GDP,未來5到10年這些行業都將有全新的發展,周邊的產業也會跟著雞犬升天,比如醫療保險,在線教育等等

但是,單靠教育和醫療這兩個老百姓的命門是難以真正並且持續的保證經濟增長,尤其是在我國窮人居多的現在,發展以上兩個產業只能起到強心針的作用

開題我們就提到,真的能振興中國的必然是實體經濟也就是製造業,這其中汽車產業可能是最有力的經濟增長點。2014年我國汽車年銷量為2000萬輛,計划到2020年這個數字翻一番,這會使得我國一半以上的家庭擁有自己的汽車

這是一個由需求爆髮帶動的生產力增長,會輻射到各行各業,實現真正的新工業時代,而且我國汽車行業現在潛伏了許多優秀的企業(比亞迪、長城、吉利)和新的發展爆點(電動、自動),這也為將來的起飛打好了基礎

除此之外,我們的互聯網產業也會在未來持續發力,成為中國經濟新的支柱產業,上文所提到的教育和醫療也可能被其蠶食,變的像現在的網上購物一樣方便和快捷,最後,我們的社會也會實現互聯網化,進入到萬物互聯的新時代,但這還需要另外一項革命性技術的浪潮推進—智能技術

現如今,智能替代傳統的趨勢早已初現端倪,智能手機和智能電視的初級形態在前幾年就已經開始滲透進了千家萬戶,近幾年大熱的智能家居和智能穿戴現在也都在不斷突破難點技術,等待類似蘋果這樣的代表性產品上市(在中國,個人比較看好華為和小米,他們未來可能會超過現在的阿里和騰訊)。最終,在一系列產業被智能化後,我們也必然將迎來「人」的智能,其發展甚至可能會顛覆現在的社會形態

說了這麼多,跟我們中國有什麼關係呢?其實關係非常大

前幾次的工業革命我們都是模仿者、學習者,而這一次,我們極有可能是主導者甚至領導者

------------------------------------------------------

集中回答評論區吵得比較凶的兩個問題

1.房地產業是不是我國的支柱產業?

首先我們給出支柱產業的定義:

支柱產業(Pillar industries),是指在國民經濟中生產發展較快,對整個經濟起引導和推動作用的行業。支柱產業的對國民經濟發展有強大的連鎖反應,帶動新產業崛起,影響其他產業的發展,在經濟結構和發展變化中,對宏觀經濟起著深刻而廣泛的影響

國家計委政策研究室在《中國支柱產業振興方略》一書中提出了考察我國目前四大支柱產業的九項量化指標:(1)工業增加值在GNP中的比重達到5%左右,產值占工業總產值8%左右;(2)出口創匯穩定增長,國際市場佔有份額上升,行業外貿進出口由凈進口變為凈出口;(3)就業人員佔全國就業人員總數的比重有所提高,同時在緊密相關的工業部門和服務行業就業人員大量增加;(4)行業關聯度高,影響力係數和感應度係數均大於1; (5)較高的產業集中度和骨幹企業的市場佔有率,集約化、社會化的大生產方式,配套協作的企業組織網路;(6)與國際同行業比較,技術比較成熟;(7)需求收入彈性高於1,大體在1.5左右;(8)經濟效益好,附加價值率一般在25%至40%; (9)具有高於國民經濟總增長率的、持續的、較高的部門增長率

有統計顯示,在歷年的國民經濟發展中,房地產業對GDP的貢獻程度已超過10%、房地產就業人口佔總就業人口比例的1.35%、投資規模佔GDP得比率超過12%,消費的帶動係數為1.34,投資規模佔GDP得比率超過12%

李啟明(歷任東南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副院長、教授、研究所所長),提出,房地產業對建築業、製造業的引導作用最大,房地產投資每增加100億元,可以導致製造業產出增加123. 61億元、建築業產出增加90. 76億元、採礦業增加16. 64億元、商業增加11. 16億元、房地產業自身增加10. 98億元、電力煤氣自來水供應業增加6. 59億元。據統計,房地產業可以帶動廣告業、建築業、家電業、建材業、運輸業、裝演業、冶金業、金融保險業等50多個相關產業的發展,影響範圍覆蓋第一、第二、第三產業,橫跨生產、消費、服務三個領域。房地產業又與銀行信貸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繫,房地產業與金融業相互依存、相互合作,構成了我國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的結合。同時,居民的消費水平與房價息息相關,房地產業的波動將會間接影響其他產業的穩定性

以上數據顯示,房地產業是我國的支柱產業,房地產業對我國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至關重要,對GDP具有非常可觀的的貢獻程度,在現如今是其他行業所不能替代的

2.教育和醫療是否能成為新的支柱產業?

原答案並沒有明確的說教育和醫療能成為新的支柱產業,現階段的政策只是引導消費向教育和醫療傾斜,逼迫老百姓把口袋裡的錢花出去以拉動內需,至於會不會發展畸形,那要看郭嘉嘗到甜頭的大小和不要臉程度,畢竟像賣地這樣一本萬利的事情在教育產業和醫療產業里不太好複製

這篇文章的核心觀點是,能振興經濟必然是製造業(這句話我說三遍了。新的,良性的支柱產業也只能誕生於此

其中改革後的民營企業必然是耀眼的中堅力量

----------------------------------------------

至於詳情親看下面的回答,謝謝

實體經濟究竟還能不能復甦? - 陳力碩的回答 -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4810797/answer/286342348

為什麼知乎上關於東北經濟的討論很少涉及經濟,反而都是吐槽東北的官僚體系? - 陳力碩的回答 - 知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65009803/answer/288215864


謝邀

中國的樓市瘋狂、校園貸猖獗、小鮮肉高收入、黃金、比特幣熱等現象,背後原因都是因為遊資太多,而可靠的投資的項目太少,這是因為現在還屬於傳統工業階段,可靠的投資項目跟過去幾十年沒有區別。但未來就不一樣了,這個未來10年內就會到來。

1,新能源

如果放任能源行業自由市場,那麼未來十年還是化石能源的天下,至少要到幾十年甚至一百年後才可能衰落,但現在全世界包括中國都重視環境和碳排放了,西方國家紛紛在未來禁止化石能源,尤其是石油和煤炭,中國也是如此,這就意味著新能源的天下來了。

新能源不僅需要雄厚的工業基礎,還需要科技技術,這裡都是要錢要人的,簡直就是投資黑洞,但投資回報的穩定性,絕不會差於以前的房地產,因為每個人只能住一間房,但能源消耗卻是無上限的,另外,能源還能出口,這點房地產是比不了的。

太陽能風能、可燃冰甲烷頁岩氣,以及海洋潮汐垃圾發電,技術積累到今天,基本已經到了產出足夠回報的時候了。

2,文創和旅遊業

相比發達國家的收入結構,中國的文創和旅遊業的收入基本是殘疾水平,文創產品,外國人基本不看,旅遊業,外國人來的也不夠多。中國的動漫、電影、遊戲、文藝節目,都挺落後的,這就是資金空白。隨著中國人未來欣賞水平和娛樂要求提高,這裡的資金需求也會暴增,而且由於中國應試教育,這方面的人才會很稀少,稀少意味著會發生小鮮肉高收入的現象,行業內部收入很不平衡,最有才的文創人才會吸引巨資,形成黑洞效應,這需要巨大量的資金。但產出也是很穩定的,中國品味高低的什麼人都有,低質量的文創產品也會有人看。

旅遊業則更工業一些。中國的旅遊業基本還是長假期間買買假冒偽劣手工品的水平,西方國家,隨便一個破山頭,都能開發出來用於玩樂的旅遊項目,要是守著什麼雪山、溫泉、比較獨特的自然景色,馬上就能出來一個旅遊區或豪華度假村。中國人現在還很忙,工作時間很長需要加班,旅遊時間很少,所以現在的旅遊業還不行,但未來中國人閑暇時間會增加,旅遊市場將會真正崛起,由於中國有工業基礎,這個崛起速度會很快。

3,自動化工業

自動化工業就是吞金巨獸,相比勞動密集型工業,前期的設備和運營期的維護都很貴,但產出卻是更多。中國現在有了個別自動化的車間和碼頭,但總體來說還是勞動密集型。產業轉型,最需要的就是錢,其次是技術,技術其實也是錢。

機器人和AI也是如此。中國雖然人多,但很多工作已經不再有人願意做了,比如高危、重體力勞動,簡單機械勞動等,這時候留下的勞動力空缺也是很多的,中國未來對機器人和AI的需求肯定是特別大的,更別提這些也是西方市場的需求,可以用來出口的。

自動化工業其實還包括自動化農業。

總結

文創和旅遊業在我眼中也算實體經濟。我認為只要是能產出有質量的,積極向上的,最好是可以出口的東西,比如旅遊服務和電腦遊戲,無論它是看不見摸不到的服務,還是一串數字,都算實體經濟。而虛擬經濟則是那些極低質量的垃圾,比如直播吃飯賺打賞、明星過生日斂粉絲錢和贈送的豪宅、比特幣、股票等。在宏觀經濟上,這些產業沒有什麼產出,只有錢從一個人的口袋轉移到了另一個人的口袋。

中國積累了這麼多的遊資,如果都投到房地產、股市或者比特幣這種零和博弈甚至是賭場的地方,慢慢就會消耗光,中國就完蛋了,所以未來的中國,如果還有未來的話,一定是要投入到新的、純產出的產業上的。中國政府都是社會精英,一定會想辦法朝這個方向引導的,否則如果連精英都意識不到這點,中國人活該落後挨打了。


以下幾個產業會是未來發展比較快的產業。

1、養老。未來老齡化肯定會很嚴重,到時候,一半的人都是老人,大多數老人是一個生產力消耗大於產出的群體,將會消耗很多社會資源。

再說一下,賺老人的錢,堪稱暴利!看看上市公司福壽園就知道了,2016年,毛利79.1%!墓地平均售價8.7萬,墓地才幾平米,比房價貴幾倍。這就是為啥上海人、北京人去周邊買房放骨灰的原因。

其實我不太想說的一個事實是,人怕si(如果有舉報,這個我會刪掉)。等你物質需求滿足以後,你就會追求萬壽無疆,歷代皇帝就是典型的例子,煉丹啊、修廟啊都想長命百歲。為了延長壽命,他們可以付出很多。社區里開的保健品為啥這麼暴利?你只要跟他說這個喝了能多活十年、包治百病,都願意出錢,管你真假,我都想多活幾年。說白了,不就是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嗎?

2、孩子市場。這個跟養老一樣,也是暴利。二胎時代已經來了,據傳計劃生育也要全面開放,將會出現一次嬰兒潮。

現代人都比較忙,物質生活豐富,肯定想給孩子最好的東西。生個孩子,有的去美國生,花個三四十萬。再比如幼兒園,在北上廣幼兒園看來,這群小孩簡直就是印鈔機,一個月5000+,你別嫌貴,一群家長熬夜排隊要上。還有什麼請兩金髮老外國際幼兒園,貴族幼兒園,更貴,幾萬一個月,多的去。

你孩子還要來次歐美夏令營吧?交錢。

要英語環境嗎?交錢。

想學鋼琴嗎?交錢。

跆拳道也不錯?交錢。

為了孩子,爹媽是有多少錢都願意花的啊!


電動汽車。

電動汽車是中央目前重點扶持的戰略性產業,起著為中國製造「彎道超車」的作用,現在的比亞迪,就是未來的賓士、寶馬,別笑,就是這麼回事。未來的汽車製造業,中國將佔據最大的市場份額,其餘的將由德國佔據,日本被徹底擠出汽車市場,經濟估計又要崩潰一次。

燃油汽車將基本被電動汽車所取代,而在電動汽車製造方面,中國的技術能力和擁有的專利權將是遙遙領先,甚至可能是壟斷式的,就像現在德國、日本對汽車製造行業的壟斷一樣。

那時候,比亞迪、長安,將成為世界範圍內的賓士、寶馬,買車估計都會買「中系車」,全球的質量標準都將參考中國的汽車企業。這會是「中國標準」風行全球的一個重大標誌性事件。

遠嗎?不遠。最多十五年,最少五年,你且看。

————————————————————————

最棒的個人成長專欄:成為更強大的自己

有些技巧,只被少數人掌握,從未出現在大眾的視野之中

新浪微博:秘傳心理學 Sina Visitor System

更多精彩內容,敬請關注公眾號「秘傳哲學」

秘傳哲學、心理學,為你解讀世界的元規則


私人定製產品和服務,人工智慧

以後的人越來越少,而且受教育越來越高,買房才能過得好這種社會輿論愚民控制越來越不好用了

以前的稀缺品都會逐漸變成日用品

日子會越來越難,假如崩盤,我們用什麼產業來安置就業人口呢?


樓市不會崩的,這一點上你要明白。樓市是政府調控最直接,反應最快的市場之一,如果這樣的控制還會崩,那麼其他市場崩解早就開始了。

談樓市的人,90%都會看空樓市,但是你要知道,網上談樓市的人,99%都是想要買的人,所以你看到談了十來年樓市崩潰了。

而且,目前樓市也不是頂樑柱。 數據來源 國家數據

我為什麼常常不解釋數據?因為如此直白的數據都看不懂的話,無論怎麼樣解釋,有的人都是捂耳朵不聽不聽不聽的。

我對樓市的認知很直白,首先我們放棄談特權階級和腐敗,在中國任何問題上,都會有人跳出來談這兩個,這樣就什麼都別談了

第一,是中央財政和地方政府的博弈,這是上峰最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上面,市場和群眾根本沒有發言權,經濟學也沒有發言權,這個是個政治問題

第二,和相當多的東亞發達國家地區一樣,起到一個階級劃分的作用,房子漸漸成為一些人,絕對如何努力都無法獲得的東西的時候,就可以通過行政補貼或者政策,來調控每個城市需要的人,如果我這個城市需要提高高等教育比例,那麼降低首付或者貼息就可以,這些,現在很多城市已經在做了

第三,利用公租房,廉租房加強個人信息統計和控制,這點上,香港的綜援就是很好的借鑒。只要我控制住這個基本點,對不起,那麼你就得給我乖乖的,否則馬上取消。

所以,樓市根本不可能崩,而且他現在就不是頂樑柱。


http://bbs.tianya.cn/m/post-develop-2212810-1245.shtml#24885

x8596t 樓主

2018-01-02 20:19

24885樓

繼續358

今天繼續聊錢荒問題,為什麼2018年可能會出現超級錢荒,央行為什麼已經缺乏有效手段應付錢荒,其經濟原理是什麼;讓我慢慢道來;

錢荒實際是客觀經濟規律向市場發出的信號,是通貨膨脹繁榮周期已經達到頂峰,無法再繼續,通貨緊縮周期來臨的信號。

為什麼?

我們知道,通貨膨脹周期是靠超發貨幣來維持,這個超發的貨幣主要是指商業銀行創造的信用貨幣。

而信用貨幣需要靠借貸的企業和個人,與借出錢的銀行雙方共同配合才能創造出來,少了一方就不行。

在通貨膨脹周期,大家都容易賺錢,因為有效益的投資很多,借錢投資就有能力歸還,銀行能即時收回貸款,也樂意借出,雙方共同創造信用貨幣,推動通貨膨脹繁榮周期。

一旦投資效益下降,賺錢變得艱難,借錢的人減少,違約的增多,銀行也越來越謹慎,如是銀行創造信用貨幣的能力下降,M2增速下降。。。

同時,因為在通貨膨脹周期積累了巨量債務,每天產生大量利息,由於銀行創造信用貨幣的數量下降,不能覆蓋利息量,如是市場上債務不能得到及時清償,為避免債務違約,企業和個人需要大量借錢,銀行又不願意借,如是錢荒產生了。。。

此時,按照經濟規律,經濟將不得不進行調整,進入通貨緊縮周期,債務破滅,企業破產,銀行破產,資產價格下跌,經濟進入危機;

當錢荒信號出現時,政府將面臨如下三個選擇;

1,順應經濟規律,實行通貨緊縮,並且將通貨緊縮進行到底,直到大部分債務消失,貨幣泡沫,資產泡沫完全破滅,經濟重新恢復健康。。。

但這種選擇將導致企業,銀行大批破產,工人大量失業,幾乎沒有政府敢作這樣的選擇。

2,允許資產泡沫破裂,房價下跌,當企業,銀行大批破產時,開動印鈔機救市,通貨緊縮周期中斷,雖然避免了經濟大幅度衰退,但也沒有清除債務,消滅貨幣泡沫,經濟陷入停滯。。。逐步掉入低利率下的流動性陷阱。

日本就是作這種選擇的典型例子;

日本政府在房價泡沫破裂後,銀行,企業大批倒閉時,以財政擴展,政府欠債方式中斷了通貨緊縮周期,最終陷入了低利率下的流動性陷阱。

為什麼說,日本是掉入了低利率下的流動性陷阱?

大家注意到了沒有,日本儘管也是債台高築,但卻不鬧錢荒,因為日本已經是零利率了,也就是整個日本金融體系,儘管債務量很大,但利息量是非常小的,需要的貨幣補充量也很小,所以不鬧錢荒。

3,利用特殊的政治和經濟體制,強拉硬拽的延續通貨膨脹周期

簡單說就是;利用企業和銀行都是官員控制的特點,給還不起債的僵死企業借新債還舊債,給已經投資沒有效益,欠下巨量債務的地方政府借新債還舊債,鼓勵個人以奇高價格的房產作抵押品從銀行貸款購房。。。

這樣,銀行與企業,地方政府,個人相互配合,以龐氏借債方式創造出大量信用貨幣,維持了通貨膨脹繁榮周期的延續。。。

說到這裡,網友們一定都明白了,這隻有中國這樣的特殊的經濟體制才做得到,

在西方市場經濟國家是不可能發生的,因為西方都是私人企業,私人銀行,如果龐氏借債,就難逃破產命運,。。。

明白以上經濟原理後,我們再來分析,2013年中國首次發生錢荒後,也就是客觀經濟規律向市場發出經濟需要調整信號後,。。中國經濟實際發生了一些什麼。。。為什麼經濟會掉入高利率下的流動性黑洞。。。

未完,待續

接著358聊,2013年首次錢荒後,中國經濟發生了什麼?

2013年錢荒,客觀經濟規律給市場發出明確信號,表明通貨膨脹繁榮周期已經結束,中國經濟該要進入調整期了。。。

可是,當時的中國經濟理論界沒有對錢荒產生原因作出正確的理論分析和解釋,也就無法給管理層一個正確的理論引導。。。

2014年中國經濟開始明顯下行,房價下跌,土地流拍,各項經濟數據走弱,這也進一步佐證了錢荒是經濟進入調整期的信號。。。

遺憾的是,中國經濟理論界面對這一關鍵時刻,卻找不到幾篇正確分析中國經濟形勢的文章,唯一例外是著名經濟學家吳敬璉先生髮文;中國經濟已經進入邊際效益遞減階段,不要太在乎經濟增速高低,關鍵是提高全要素生產率,不要搞貨幣刺激,否則會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

吳敬璉先生的直言是曲高和寡,沒見到幾個經濟學家附和他的觀點,反倒是哪位抱著個籃球逃到大陸的所謂經濟學家林毅夫的觀點吃香,什麼,中國經濟還可以保持7-8%的中高速經濟增長。。。

所以,我特別看不起中國的經濟學界,用老百姓的一句話;太勢利眼

面對這樣一堆糊不上壁的爛泥一樣的經濟理論界,管理層發出了這樣的聲音;要盤活存量(資金),用好增量(資金),決不搞大水漫灌。。。

可實際經濟政策呢?

未完,待續

繼續360

2013年後到底實施一些什麼重大經濟政策呢,簡要列出如下;

1,2014年年初,央行發文,在10多個城市試點麻辣粉,酸辣粉,一試點就是10多個城市,其實就是立即執行,不設過渡期,可謂心急火燎。。。哈哈

2,2014年7月就加強棚戶改造發文,明確國家開發銀行要給予資金支持,國開行資金來自哪裡,來自PSL,通俗說,就是來自央行印鈔機,就是直接用印鈔機印出來的錢交給拆遷戶去買房,,,拆遷戶真的是被天上掉下的餡餅砸中了頭,,,太運氣了。

3,2015年連續5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從20%下調到17%,大幅下調3個百分點,釋放基礎貨幣至少4萬億。。。

4,2015年連續大幅降息,基礎利率從大約3%下調到1.5%

5,2016年年初央行發文,下調房屋貸款首付比例10個百分點,緊接著再次下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其振興房地產的猴急之心,路人皆知。。。哈哈

可以說,下藥之猛,藥量之重,2008年4萬億隻能算放水小弟,2015年做放水大哥當之無愧。。。哈哈。

接下來,還有更猛的,這就是龐氏借債。。。

未完,待續


衣食住行。

衣和食單客價值太低,門檻更低,企業壓根沒有護城河。

那就剩下「行」了汽車、飛機、輪船、火車。

瞄著需求量最大的那個去。

再多說一句,所謂房地產崩潰……哪怕退一千萬步真給崩了,崩的只是一個「當前規則下、當前模式的N家企業」,需求還在,行業里的企業就會以另一種形態出現。

比方說……長租


應該是新能源吧!

能源是絕對的剛需,而且缺口極大,還要轉型,實在想不出來比新能源更符合要求的產業了。

看到某個黑科技相關的問題下有個回答,介紹了光伏公路,頓時就覺得太特么高大上了。

公路要能吸收太陽能發電,配合無線充電,電力汽車,各種電子設備得有多大的解放啊!絕對是改變世界的節奏,比蘋果手機誕生牛x多了。

全球首條光伏公路中國通車!新科技無線充電解除新能源車裡程限制


評論里的各位,題主的假設是樓市崩了。樓市崩了政府不去搶錢能幹什麼。必然是人間煉獄。當然我並不認為樓市就會崩。

第一,政府不會讓樓市崩,在19年中到2020年初,還會大面積放開限購,還沒有買上車盤的或者希望買二套房的,應該在18年末到19年末之間買房。估計將會是房價的相對低點。2018年起,將允許宅基地交易,允許承包土地交易,允許用宅基地和承包土地抵押進行貸款,促進農民進城買房,給農民加槓桿,維持三四五線城市房價。

第二,假如樓市真的崩了,或者城市化進程漸入瓶頸,政府賣地收入銳減,同時也會有很多人被套牢在樓市裡。政府會迅速加快房地產稅的立法和推廣進程。所有家庭人均60平米(40平或?)以上的房產都要按評估價每年繳納2-3%的稅。

第三,參考國外,除了房地產外能夠讓老百姓穿西服進去穿褲衩出來的產業,也就是教育、醫療。在教育上,985大學可能仍然保持現在的收費,教育經費由教育部負擔。而非985的211大學收費會慢慢二本化,一般大學收費三本化,一年十幾萬的學費,二十幾萬的學費,乘以3000多萬在校大中專、研究生,這就拉動了數萬億的GDP。類似的,優質的小學和初高中教育也會從通過學區房限制,變成直接高收費。在醫療上,感冒發燒進一次醫院可能就會上千塊,看一次兒科、拔牙、墮胎、上環慢慢可能都會變成一次兩三千塊。這又會是數萬億的GDP。

別覺得說笑話,美國歐洲畢業幾年還在還大學貸款的人大有人在。

第四,推動水、電、煤氣、農產品價格的上漲,推動從城鎮到農村垃圾處理費的徵收,提高停車費等各類收費;消滅隱性擔保和剛性兌付,減輕政府隱性負擔;對銀行存款、理財產品、股市收入收取高昂稅負,變相降息,加強遺產稅的徵收,推動消費。


誰和你說中國的支柱產業是房地產了?

中國房地產佔GDP比重為6.5%,你見過哪個國家把GDP佔比6.5%的行業叫做支柱產業了?

如果中國房地產是支柱產業的話,那麼美國房地產佔GDP比重12.5%,也是支柱產業嘍?

中國真正的支柱產業是製造業,GDP佔比30%左右。(就是第二產業去掉房地產和採礦)

————————這裡是華麗的分割線————————

評論區有人提出,6.5%也算是支柱產業,因為官方也這麼說的。這麼說當然沒錯,但其實就是個口徑問題。比如說,如果認為,5%以上的都是支柱產業,那麼房地產當然算支柱產業。

但是美帝房地產佔比12.5%,幾乎是我國的兩倍。川普本身就是個大地產商。美帝都不擔心樓市崩了,我們有什麼好擔心的?要崩也是美帝先崩。

說實話,我國房地產有泡沫沒錯,但是泡沫不大。真崩了也不可能全國範圍腰斬,個別城市也許會比較慘,但是整體來看,估計也就是跌個五分之一左右。雖然日子會難過些,但是挺挺也就過去了。在產業升級的大背景下,房地產對我國經濟造不成致命影響。並且我國一直在有意識的擠壓房地產泡沫,和突然崩盤相比,長期橫盤陰跌,慢慢擠出泡沫的可能性更大。

評論區有些人非和我糾結泡沫大不大的問題。我們來看看最好的借鑒例子——日本。日本九十年代房地產泡沫崩潰的時候,城市化率已經80%,中國現在城市化率57.4%。算算我國還有多少剛需?反正我是要攢錢買房的,質疑我的各位,結婚的時候買房不買房?如果你自己也不得不買的話,就別和我糾結泡沫大不大的問題了。

所以說,我國不存在全國性的、高水平的房地產泡沫。但是在不少三四線城市和個別二線城市,存在較高水平的房地產泡沫。在全國存在不算太大的房地產泡沫。

————————再補充一點————————

論區有人說我說了和沒說一樣,比如說製造業也太籠統了。製造業包括好多產業,比如裝備製造業、造船業、白色家電、汽車、電子產品等。那麼到底哪一個是我國的支柱產業?

我想說的是,對於超級大國而言,單一的產業是不可能成為支柱產業的。中國13億人口,單靠一個產業能填飽肚子?想想也是不可能的事情。

並且這個回答只是想反駁有些人「杞人憂天」的態度而已,這些人把房地產的威脅看的太高了。先不說我國房地產崩掉的可能性不大,退一萬步講,即使崩掉了,影響也沒有那麼嚇人。最多就是08年金融危機再來一次唄,挺兩年就過去了。

非要說代表中國未來的產業是哪些的話,我建議各位注意四個方向。

1、電子產業鏈。大家最熟悉的就是智能手機和電腦。比如智能手機,以華米OV為代表國產品牌大殺四方,但是上游零部件還被韓國壟斷。比如說內存和晶元代工。去年我國智能手機品牌銷量大爆發,但是錢都讓韓國人賺走了。因為被韓國壟斷的內存和晶元等大漲價。如果擔心我國出現經濟危機的話,各位可以多支持一下國產手機,尤其是用了國產零部件(比如京東方的屏幕)的國產手機。

2、新能源。比如可燃冰開採之類的。

3、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現在國內自主品牌汽車市場佔有率不到一半。但是在未來的十到二十年,自主品牌汽車有可能走出和電子產品相同的路線。即,首先壟斷國內市場,按照法系、韓系、美系、日系、德系這樣的順序把外國車逐漸擠出中國市場,然後出走海外,利用性價比優勢,從印度巴西俄羅斯等新興市場國家開始開拓國際市場。如果擔心中國經濟發展的話,可以多支持一下國產汽車,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傳統能源汽車我國落後比較多,追趕起來比較麻煩,但是新能源汽車可以彎道超車。最近出台的積分制度也可以看出來國家戰略也是用新能源汽車實現彎道超車。可以支持一下比亞迪什麼的。

4、文化體育產業。國產電影、國產綜藝、各路偶像(比如SNH48),國產電視劇網劇,國產動漫,國產手游等等。

評論區似乎有人看SNH48非常不爽。並且我猜有很多人看手游應該也很不爽(雖然評論區還沒出現)。這種鄙視鏈是客觀存在的。不過毛主席教導我們,要實事求是,不要唯心主義。從客觀規律來看,SNH48這類少女偶像未來一定有大發展的。一二線城市中產越來越有錢,宅文化一定大發展,建立在宅文化基礎上的SNH48前景廣闊。

至於手游。中國的發展是跨越式發展、彎道超車的。在三四線城市,大半年輕人是跨過電腦直接接觸手機的。好多人壓根用不習慣鍵盤,同時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又極度強勢(前面說了,現在唯一能在中國市場站穩腳跟的外國智能手機就是蘋果,國產品牌幾近壟斷),手游的市場比什麼頁游端游大多了。

以上產業是未來發展較快的產業中,規模較大的產業。還有許多產業未來的發展也很快,但是規模較小,就不一一列舉了。

總之,房地產不創造價值,炒房禍國殃民。如果希望我國經濟平穩發展的話,多支持一下國產,買股票也去買京東方中芯國際之類的。13億中國人一起努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沒問題的。

————————繼續補充————————

有人提到房地產對我國稅收影響巨大。這個說法問題不大。

雖然中央政府不依賴房地產收稅,但是地方政府主要依賴賣地收入。不過在我的印象里,美國的房地產稅也是歸地方政府的。還是那句話,美國都不擔心,我們有什麼好擔心的。

並且最近國家的改革方向是正確的,推出房地產稅。這樣可以打壓房價,抑制炒房,逐漸擠出房地產泡沫。同時在地方政府失去賣地收入之後,又多了一個新稅源,不會出現財政問題。

再說了,即使財政真的赤字了,大不了砍軍費唄。

感覺評論區似乎有人在諷刺我不懂國稅地稅,不懂轉移支付。(不過不太確定,保險起見,我還是解釋一下吧)

給人家造成我不懂這些感覺的,大概就是這一段吧。

首先,我知道買地收入是地方財政的支柱。如果房地產崩了,地方財政很有可能崩。但是這種情況下中央財政肯定要救地方財政的。那麼中央稅收轉移給地方了,中央就要削減支出。至於我為什麼說砍軍費,是因為我覺得,從民意角度來看,所有支出中最容易砍的就是軍費,最多再加上科研。可以換位思考一下,如果政府要砍你的社保,你願意嘛?

評論區有人質疑砍軍費和科研。如果我說的算的話,打死我也不會砍軍費和科研的,還有教育。這是面向未來的投資,我第一個就砍社保。

但是問題的關鍵是,人都是自私的。現在這麼多精神外國人,要是真砍了社保,還不得翻天了啊。所以,我只是從可行性角度考慮,認為也只有軍費砍得動。

話說我突然想到,似乎也不能說人都是自私的。比如東亞金融危機的時候,韓國老百姓把首飾都捐出來了,支持國家建設。有些人特別喜歡批評所謂的「極端民族主義」,說實話,要不是韓國人那變態的民族主義打雞血,韓國能不能挺過98年亞洲金融風暴都是個問題。

————————繼續補充————————

關於房地產帶動的建材之類的。

我國近兩年去產能頗有成效,比如鋼鐵的產能過剩大大緩解。與其擔心建材,還不如擔心家電。房地產崩了,家電銷量會大幅度減少。

說句題外話,有個叫做「口紅效應」的規律不知道各位有沒有聽說過。房地產崩了的話,化妝品美容等行業大概會發展的比較不錯(當然成不了支柱產業就是了)。反正男人也買不起房子了,只能退而求其次,用靠化妝品和首飾來騙女孩子了。

————————這裡是華麗的分割線————————

評論區噴我的人很多。按照常理來說,在知乎噴別人的時候,自己要拿乾貨出來。不過我脾氣比較好,就不奢求諸位拿乾貨了

比如說這類評論。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我就權當評論的人是專業人士,所以看不上我這個業餘的人。

但是呢,有些人,噴完了轉頭就秀自己的智商下限,這種我就沒法忍了。比如說下面這位。(為了友善度我就不截圖頭像了)

大哥啊,我都無奈了。確實,我沒特意強調是房地產增加值佔GDP比重。但是提到房地產佔GDP比重,默認的就是房地產增加值佔GDP比重吧?就好比提到早上八點,默認北京時間早上八點一樣。哪有拿房地產總值比GDP的。。。。拿存量比流量能比出什麼東西來?

然後再回復一個評論。

民意沸騰是因為想買卻買不起房子。其實也不是買不起,能買的起四線城市房子的,想買三線城市的。能買得起三線城市的,想買二線城市的。能買得起二線城市的,想買一線城市的。能買得起一線城市的,想買一線城市的學區房。

說白了就是大家都在追求自己能力範圍之外的東西。說實話,這其實是一件好事,這說明中國大多數人都在努力,都存在希望。真正的絕望是什麼?是日本那種,因為看不到希望,所以連奮鬥都不願意奮鬥了。

其實這裡面還有這樣一個邏輯。房地產這種話題,專業性非常強。能排除情感干擾,理性分析思考判斷的人是極少數。那麼在這個話題下的討論,其實就是一個情感宣洩而已。

那麼問題來了,認為房地產泡沫大,即將崩盤的人,無非就是潛意識裡希望房地產崩盤,然後自己可以抄底。

同理,認為房地產泡沫小,不會崩盤的人,無非就是已經買房上車,不希望自己的資產貶值的人。

那麼,唱衰房價的聲音越強,就證明想買房還沒買房的人越多。換句話說,就是剛需越多。只要存在剛需,房地產就不會崩盤,道理就是這麼簡單。房地產說白了還是一種商品,由供需關係決定價格。

日本90年代房地產崩盤前夕,在輿論上,房價看漲的聲音是碾壓的。幾乎所有人都認為房價一定會漲。這說明,所有人都已經上車了,幾乎不存在剛需了。這才是房地產的危險信號。

而現在,從評論區的反應來看,大多數人都是希望房地產崩盤的,這就說明還是想買房卻沒買的人佔據多數(包括我自己也一樣),所以房地產就不會崩盤。

不過,希望各位明白一個道理。如果你的存款只夠首付的一半,那麼即使房價腰斬,你依舊買不起房子。因為房地產一旦腰斬,對經濟肯定會有不小的衝擊,就像08年金融危機一樣。大多數人的工資都會下跌,一些沒有技能的人甚至會失業。這樣你就無力還貸款了。

所以,我的建議是,不要炒房。但是剛需還是盡量早買,反正自己住,房價怎麼跌實質上都不會有影響。結婚的時候有個房子心裡踏實。


參考93年崩盤,沒啥大事


對於大容量資金的吸納只有房地產市場和股市,沒有其他

2017年環保部全國開花,其中最甚26+2地區,由於其缺乏調查研究針對性治理污染的能力,其一刀切的懶政行政干預對實體經濟的打擊幾乎是致命的。

如果非要說一個獲得國家支持的支柱產業也就汽車業了,但是汽車業對於資金的吸納量和房地產市場和股市是差的十萬八千里的。


能一個行業帶動一大片的行業可不多

也就建築,軍工,旅遊,金融等行業可以

軍工?

競爭太激烈

旅遊?

別鬧了

金融?

誰信啊?

本來製造業有機會的

但是美國不讓

我想領導也在想這事吧

後來想不出來

只好托住樓市不倒了


推薦閱讀:

朝鮮的經濟來源是什麼?
如何看待林毅夫團隊發布的《吉林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研究報告》(徵求意見稿)及其後續爭議?
你在學習經濟理論後有哪些和原來不一樣的想法,又是如何在生活中運用的呢?
韓國真不買日本貨嗎?
為什麼宋朝經濟繁榮卻被稱「積貧積弱」?

TAG:經濟 | 房價 | 房地產 | 中國經濟 | 中國樓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