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學習哲學即是學習哲學史嗎?


我同意樓上的看法~學習哲學就是學習分析和解決哲學問題,而不是記憶某個問題的答案或者某個流派的意見。不過,我認為這種刻板印象來自大家誤讀了黑格爾的名言「哲學就是哲學史」,因為哲學史絕不等同於哲學歷史。黑格爾使用這個詞的時候是有語境的,他說的哲學史與其說是哲學史,不如說就是理性自身的演進~。


當然不是,我也發現很多人覺得學哲學就是學哲學史,動不動就是什麼黑格爾說過什麼,康德說過什麼之類無盡的考核和背誦。

哲學應該學的是一種技能,思考的技能,邏輯的應用,知識的探索。 而不是歷史上那些被稱為哲學家的人說過什麼,是什麼觀點。 上課固然是要學這些的,但是其目的是讓學生去學習他們是如何應用哲學來思考的,而不是他們思考的結果是什麼。

舉個例子,數學學的應該是3+4的結果呢?還是通過這算式來學習加法的計算方式?


學哲學當然不是學習哲學史,但是對於初學者來說學習哲學史是哲學入門的最好方法,像我們專業的教學就是先學哲學史再學哲學原著。學哲學史首先能讓你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問題,否則很可能你一輩子的思考都是在前蘇格拉底時期的。而且對不同哲學流派的思想的認識能讓你對世界有更深的認識,從而產生哲學的思考方式,這個才是學哲學史的目的


先放我的結論:學習哲學當然不是學習哲學史,但嚴格意義上所謂「學習哲學」是一個偽命題,哲學不可學,可學的只是哲學史(或名之「哲學訓練」)。

正如沒有哪一個文學家、藝術家是通過單純學習文藝學理論成就的,也不可能通過學習哲學史把握哲學(此處絕無否認學習哲學史的必要性)。漢語譯philosophy為「哲學」,這個「學」本身給人很大誤導,甚至極端點說,這已經背離「哲學」的「愛智慧」本義。畢竟系統化理論學科的建立,是那個活生生的「智慧」教條化之後的東西(二十世紀現象學已對此進行很深切的反思)。

「藝術史」、「藝術學」不等於「藝術」,我們通常意義上的「哲學史」,實際只是「哲學學」,不是「哲學」。這個觀點用漢語表達似乎有點弔詭的文字遊戲,但回歸哲學的希臘文原初意義「Philo(熱愛)sophia(智慧)」上,不難意識到「哲學」其實是一個動詞,其原初意義上並不是作為一個獨立學科出現的,所以「哲學」是無法作為具體知識被我們把握的,「智慧」是不能學的,能學的只有作為知識系統的「哲學史」,至於能否以及如何在系統的「哲學史」中把握「哲學」(智慧),此非吾人所知。


先說結論:科班出身因為學科細化,哲學史和哲學分離,但民哲的水平和他的哲學史水平高度重合,令人生厭的民哲往往哲學史都不行

主流哲學是看不起哲學史的,甚至考研都是兩個方向,知識細化的今天,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對於民哲愛好者來說,如果能沉下心來看哲學史,對各個著名哲學家觀點做到有理有據分析,其實已經很難了

民哲也分圈,比如我就看不上民哲的分析哲學圈,啥啥書都不看,天天就一句:你關於xx的定義是什麼?


大分類中除自然科學以外的任何學科,在現實生活學習中都無限近似於在學學科史。這不可避免。

但是——

不論兩者在實際學習中的邊界多麼模糊,但是,但是學習學科和學習學科史不等價!不等價!不等價!

從兩門學科的要求就看得出二者不等價,一門是史學;一門是專業學術學,放在題內就是哲學。一門要求學生掌握史實以及朝著該專業學科傾向性的那部分特殊要求,另一門則完全是以應用性實用性為標準——此處的「應用性」、「實用性」是針對設立的哲學這一「學科」而言,而不是針對哲學本身。

黑格爾很聰明,但這份聰明讓有的人生厭。


學習哲學史的目的是讓你知道自己有多傻X,然後你會發現自己並沒有學習哲學的天賦,然後關上書睡個覺。夢裡面蘇格拉底會跟你說:我覺得年輕人你還是可以搶救一下的,至少你知道自己是個傻X了。


哲學史也看怎麼學。抱著一本西方哲學史就開始講是一種方法,抱著康德的純批開始講又是另一種方法。我們老師告訴我們,哲學史內容太多了,你們本科就安安靜靜地學點是點兒吧。呵呵呵,還有時間跟你去教什麼哲學方法?有嗎?不存在的


沒錯 哲學就是哲學史 但是這裡的哲學史指的是人類思想發展史的隱藏的思維邏輯。這個背後的根本才是真正的哲學


學習哲學史即是學習哲學,反之不成立。


不過黑格爾是這樣認為的,哲學史研究是哲學本身。反之不成立好吧(不知道,反正他也沒有說就變成絕對理念了,,還是忘記說了。。。

首先哲學是認識具體事物發展的科學,所以每一個哲學系統就是一個範疇。

第二哲學的發展是一個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歷史上的哲學被揚棄,構成了新的體系。

第三,哲學史與時代有密切聯繫,要重視哲學的外在歷史條件,哲學也是人類歷史和各種知識的核心。

第四哲學史的研究需要公正的尊重和忠實原著材料,不能把後來原則強加於前任思想之上,但是也必須有整體理論框架和哲學家自己的判斷。

最後黑格爾主張哲學史和哲學相統一。哲學這門學問實際上是在黑格爾手中才真正建立起來的,也就是說哲學史不再是資料彙編,人物傳記,注釋評價,而是邏輯化,體系化,科學化了。

所以哲學史研究是哲學本身。但是二者不對等。

所以以上都是啥意思。期末考試內容,不知所以然。

假裝分界線

那個誰誰誰,哦對了,黑格爾倒是這樣說過噠。哦不他說的是研究哲學史本身也是哲學研究的一部分。更強調哲學史本身的規律性吧


這個問題貌似更像是哲學的教學法問題(哲學教育與哲學史教育的關係)而不是哲學問題。

一般在北美大學中哲學專業是要求少量哲學史課程的,但不主要。


推薦閱讀:

特好奇諸如王陽明,莊子這種做到知行和一,無欲無求境界的人後來還活著有何意義,人不都在矛盾中才能成長的?
induction 和 abduction 的區別是什麼?
「沒有一句話是絕對的」這句話對嗎?
如何肯定世界上其他人是有「自我意識」的,是和自己一樣的「人」?
人們為什麼更願意相信弱勢群體是正義的而不會理性地看待問題或事件?

TAG:哲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