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用不需用太複雜的咖啡設備。入門級咖啡蟲喜好意式咖啡 求各大神指教買哪幾種器具 ?

家用 不需用太複雜的設備。咖啡新手求指教買哪幾種性價比高的入門器具


編輯一下,我審題不清了……

題主喜歡意式的話,建議上半自動+磨豆機+新鮮豆的組合,設備看預算,目前我自己在用的設備如下,這麼一堆不知道算不算太複雜,反正是有點佔地方:

惠家KD210S——價格3,000+,選擇原因是比較性價比的家用雙鍋爐(應該是雙加熱塊更合適),一個用來製作蒸汽和熱水,這樣增加了機器的穩定性。單鍋爐比如仿S這樣的入門款性價比機器也能滿足日常的需求,但是對於操作者的水平要求較高,單鍋爐的蒸汽頭力度低於雙鍋爐的獨立頭,直接影響打奶泡的質量,單鍋爐機在萃取過程中的溫度控制也無法與雙鍋爐的機器相比。而萃取時的水溫也是關鍵因素之一。

電磨飛馬900N,1,800左右的價格,可調節研磨的粗細程度。但是這個價位的磨豆機一般沒直噴,都是有料斗配置。當然可以用可樂瓶改直噴,小小作業很容易完成。預算再多點的話,咳咳,就是五千以上價位的定量直噴研磨機了。

拉花杯和粉錘買了買了MOTTA的,其實拉花杯買買普通特氟龍材質的就行,粉錘建議買好點,MOTTA來了之後原配的直接被我扔了……

惠家的這台用起來還是非常順手的,蒸汽力道也購足,能把奶泡打得很不錯了,上幾張拙劣出品

其實單品也非常不錯的,正好最近從意式機折騰到了手沖,分享下自用的器具。題主採購請跟著預算和自己的喜好走~(抱歉我不知道為什麼手機上傳時是正向的圖到電腦上轉了九十度,鍛煉大家脖子了請見諒……)

先上個全家福

電子秤,我買的這個電子產品,不具性價比,題主請按預算和喜好替換。這個電子秤就是比較新鮮好玩,有專門沖煮的app,對新手來說,可以按照現成的數據來設定,並按計劃練習手沖。第一次玩很緊張,注水曲線圖很誇張,見笑了。

法蘭絨的滴濾壺一套,法蘭絨出品風味略優於濾紙,打理略煩,絨布經清水沖洗,不能揉搓會掉絨,陰乾後套上保鮮袋扔冰箱。

手沖壺一把,個人推薦不鏽鋼材質並有防燙木柄的壺。價格按自己的預算走。

電子溫度計,手沖咖啡,溫度把握還是有點講究的,所以精準的電子溫度計必不可少。反正也不貴。

一包還算可以的豆子,可以網上買一些中淺以及中度中烘焙的豆子,貨比三家,了解下每家店所使用的烘豆機,一般80元半磅即227克的品質已經不錯的了。

磨豆機,嗯。。。由於自己之前折騰意式買了飛馬的電磨。沒有買手磨,但是了解了下一般陶瓷芯的手磨可以滿足手沖咖啡的需求了,題主也可以根據自己的預算購買。

東西齊了就可以開始折騰啦!出品比較拙劣,放上來獻醜啦哈哈


膠囊機,沒有第二個選擇。一年前我也為此煩惱,後來買了德龍膠囊咖啡機,淘寶的,價格是2500左右,可以自動打奶泡,如果喜歡意式咖啡,那千元左右就可以了。卡布奇諾和瑪奇朵都可以一鍵搞定,用的是雀巢膠囊,五元不到一粒,口味有十多種,夠選了。至於味道這麼說吧,我自從買了膠囊機就再也沒光顧過星巴克,因為那裡的拿鐵實在沒家裡的好喝。前不久去歐洲,看到nespresso的專賣店也有這款,價格也差不多。這款機子唯一不足是以後咖啡膠囊就只能依賴雀巢了。膠囊機貌似幾大咖啡公司都有各自的機子,比如illy,但是從此膠囊就一定要用這牌子了。

補充,這個膠囊機做出來的意式咖啡上面浮著一層淺黃的油脂,特別香應該就是萃取過的結果。原來我用美式咖啡機,一直都是寡淡溫吞的一大杯,怎麼喝都覺得不給力。現在是香濃熱乎的一小杯,加不加奶隨自己口味。如果是初級愛好者建議買能自動打奶泡的機子,因為要特意添個打奶泡的機子還是麻煩的。而且這機子還有一大好處是清洗特別方便,拉開抽屜倒掉用剩的膠囊就行了。不象原來要清洗黑乎乎的咖啡渣。


說在前頭的話:

我有很長一段時間沒上知乎,這幾天有點閑上來瞧瞧,翻了下邀請我回答的問題,關注了幾個自己有興趣的問題。因為我來知乎比較早,雖然水平不咋地,但關注人數還真不少,傲驕地說我關注的問題會帶來大量的關注度,一般來講,不久就會陸續有好回答。有時候我參合一下,就起到了拋磚引玉的作用。我就是個挖掘機。。。

從前大家都會好好說話,能寫出好回答的人基本特點是謙遜。大家的目的還真是想給題主答疑解惑,順帶的副產品是獲得贊和交一些互相認可的朋友。一個問題,我先寫一個回答,其他人如果覺著有更好的建議,會再寫一個,也評論蓋樓,要麼是做深入討論,要麼是在社交。一個問題下來,無論是寫回答的人還是各位看客都有收穫,這就是從前知乎的狀態。就好比微信圈,彼此都是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你要是不禮貌都不好意思在裡面呆。

所以我建議,本著幫助題主的目的,咱回答問題能不能去掉那些不夠友好的語氣詞,實名反對、強烈反對、譴責、反問、抖機靈就都免了吧。獲得贊票得到大家認可的捷徑是輸出好內容,您就直接給個好回答就行了。說到咖啡,知乎上自己開咖啡館的、資深咖啡師多得很,有好氣氛人家才願意分享。為了將來您提出一個問題後能快速得到好回答,為了不讓那些肚子有貨的厲害角色越來越沉默,一起營造一個善意的環境如何?

---------------------------------------------------------------------------

基本配置:

  1. 好咖啡豆

  2. 比樂蒂摩卡壺(個人以為摩卡壺是最接近意式、而且比自動意式咖啡機打出的咖啡味道更純正,只是油脂香濃度遜色許多。單品好豆子如果用咖啡機打就太可惜了,香濃味會掩蓋咖啡本來的風味。意式咖啡機多用的是重度烘培拼配豆,只要咖啡豆不是太差,味道都不賴。所以入門級我推薦摩卡壺,讓你有機會品嘗各種風味的好咖啡。)

  3. 磨豆機,推薦德龍全自動磨豆機,其實入門可以直接買現磨的粉

  4. 壓勺,買到和粉槽正合適的不容易,可以買塑料的,然後用剪刀修

  5. 簡易奶泡:在袋裝牛奶開一個特別特別小的口,然後打到咖啡上,效果也不錯。

----------------------非基本配置的分界線-----------------------------

如果要做花式咖啡,還需要幾樣:

  1. 打奶泡機,推薦自動的省力

  2. 拉花杯

想做出和星巴克一樣各種風味的花式咖啡,還需要備幾樣調味品:

  1. 淡奶油/自動打發器

  2. 香草/杏仁/焦糖/榛果糖漿

  3. 牛奶

關於摩卡壺的使用:辦公室咖啡升級 - 錦衣小築 - 知乎專欄


反對目前所有的答案。

題主說了要喜歡意式,怎麼能跟人家介紹手沖呢。

聽我的保證你少走彎路。

意式咖啡機入門不便宜。3000以下的,大家都稱為玩具機,(除了一款國產的仿S)。

如果資金充足,建議入門 愛寶E61+飛馬900N,這是標配。對意式咖啡來說, 愛寶E61單鍋爐版6000多,雙鍋爐版9000,磨豆機2000左右。也就是說最便宜也要8000多一套。

如果你覺得貴,就 仿S+飛馬900N,仿S的價格1600多,這樣不到4000就能拿下來。

這是最低的配置了,比這個配置低得我保證你做不出合格的濃縮咖啡,也打不出合格的奶泡。

這個配置是經過無數咖啡友人血的教訓試驗出來的最具性價比的搭配。

就這樣吧。懶得配圖了。


多圖慎入。謝邀,這幾天比較忙,一轉眼這個問題都有那麼多回答了,那我也來湊個熱鬧。

在正式推薦或者說科普咖啡器具之前,我要給題主挑個刺,題目中說要入手意式咖啡機,題目評論中又說不知道應該買半自動機還是別的,這樣我很為難的。所以這次我就半科普一下好了。

咖啡按製作方法可分為手沖、虹吸、法壓、愛樂壓、意式、我強烈不推薦的摩卡壺幾類,其餘的比利時皇家、海鷗、愛爾蘭、土耳其、越南滴滴估計普通人也不玩,我就介紹四類單品和意式咖啡設備。凡是製作咖啡,磨豆機與咖啡沖煮設備是必不可少的。與咖啡機一樣,磨豆機也分為單品磨和意式磨,單品磨又分為手磨與電磨。以下每一類設備我只會推薦入門款,單類設備價格依順序遞增,每類設備的價格會標出。

1.1單品手磨

正晃行a12 100-

hario mss-1b 130-150

hario 2TB 190

以上三款手磨價格均低於200元,但是性能已經可以滿足基礎的手沖、虹吸等單品製作,進階後可以選擇porlex、銀貂之類的手磨。

1.2單品電磨

正晃行小飛鷹 600元以下

大飛鷹 1000元出頭

1.3意式磨

zd-12、zd-15 450-550、550-630

encore 1000-

以上是低於1000元的意式磨,進階可以選擇900N、MMG等2000元磨,再進階就完全看個人的喜好了。

磨豆機就介紹到這裡。

2.1.1手沖濾杯

Hario V60 分為塑料、玻璃、陶瓷三種,價格分別為30-40、120、160-180

KONO名門 100-

2.1.2分享壺

選擇與濾杯配套的即可。

2.1.3手沖壺

銀麗壺 50-

Tiamo宮廷壺 160

Tiamo700ml 180-

Hario手雷壺1.2l 265

進階版:月兔印、Kalita達人壺、Kalita鶴嘴。

2.2虹吸壺

Hario 300

進階可選擇光波爐做熱源。

2.3法壓

這貨其實幾十塊就可以買到不錯的了,就隨便上個圖不推薦了,記住別太貪便宜

2.4愛樂壓

愛樂壓要找授權店購買,價格低於250元

2.5半自動意式機

EM-18二代 1600左右

惠家KD-210s2 4000-

OSCAR 5000

進階版:愛寶e61旋轉泵版、Royal e61

入門設備算是差不多介紹完了,我推薦的或許不是最便宜的,但是這都是為了不讓題主走那麼多彎路,以後部分內容可能會略作修改、補充。

以上。


用一個以前從youtube扒過來的視頻回答樓上的問題: Making cappuccino using Mypressi Twist_土豆。這個組合我覺得是目前性價比最高的意式組合。

視頻中

咖啡機:mypressi,

磨豆機:Vario,以上兩樣比較容易買

打奶泡:columbia CXE30,這個是義大利產老古董了,ebay上偶然會出現,家裡打奶泡可以用法壓壺,或者惠家MS-130(我沒用過)。


我發點膠囊咖啡機的進階裝備

可以反覆填充的塑料膠囊杯,是不是只喝那幾種口味膠囊喝的有點煩?是不是特好奇自己填粉能做出怎樣口味的咖啡?來試試這個吧

還有不鏽鋼材質的,買時要分清你的咖啡機用的配套膠囊型號

專用量勺

專用粉錘,另外還有一種萃茶用的茶膜,沒找到無水印的圖就不貼了,感興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搜一下


推薦題主這款家用咖啡機,無論在家還是咖啡館,自然需要每一杯出品的咖啡都大致相同,暫不考慮部分客觀因素的制約下,其出品的穩定性在同等價位的家用咖啡機中比較好,題主可以嘗試。膠囊咖啡機個人就不是非常看好了,

個人愛好,不予強求。

還是推薦題主玩手沖喲~


兩年前突然喜歡上了喝咖啡,因為第一次喝完了星巴克的本周咖啡,突然覺得現磨咖啡太他媽好喝了,然後就開始折騰了。

首先,我買了這貨

剛開始用還好,瞬間覺得逼格驟升,速溶咖啡簡直是弱爆了。但是喝著喝著就覺得太淡,而且這貨有個缺點,因為水箱是可拆卸的,所以介面那裡插拔次數多了會漏水有沒有,不管怎麼處理,漏水就是根本停不下來。於是通過了解咖啡,知道了還有意式咖啡機這麼個玩意,還可以做卡布奇諾有沒有,然後就買了這貨。

然後做出了這麼個東西

後來發現意式咖啡機雖然好喝,但是太麻煩,需要磨豆,壓好,再沖。然後基本就不打奶泡了,就直接到點奶就喝了。

為了滿足早餐咖啡的需求,又新入了這貨

全自動美式滴漏咖啡機,只需要加上豆和水,早上起來按個按鈕就可以了,瞬間覺得自己和美劇里的場景很近。。。

但是同樣,缺點就是淡,喝慣了意式就會覺得美式好淡。

至於磨豆機,因為之前家裡有個那種100多的一機4用那種,就湊合用它來磨了,覺得也還不錯。

咖啡豆嘛,都是在幾大電商裡面,挑選30到40一包的豆來做早餐豆,偶爾買點貴點的(50多點的。。。)周末喝喝,在偶爾買過illy和星巴克。

牛奶,圖裡有,進口牛奶也嘗試過,覺得還沒有這個好,但是我個人覺得最好的是夏進1l裝那種。

強烈建議樓主買這種全自動的咖啡機,省時省力啊

第一次寫這麼長的答案,有點亂啊啊啊啊啊


強推愛樂壓,小巧、簡便、玩法多、容易刷,我在辦公室放了一套,嚴重提高了生活質量。


分兩種情況:

看你是喜歡喝咖啡還是喜歡玩咖啡。

如果只是喜歡喝咖啡,對製作啊器材啊沒什麼興趣,無論你是剛入門的新手,還是經驗老道的退役咖啡師,義大利品牌的膠囊機都是最佳選擇。優點是便捷、味道有保障。缺點是沒有什麼可玩性,並且膠囊略貴。膠囊機還有一個好處是消耗固定,每杯大概需要花費你五六七八塊錢頂多,而半自動加磨豆機的話,由於需要調整刻度、清理磨豆機粉道里的殘粉,實際上每杯消耗的粉量遠大於所謂的7~10克,如果你用好的豆子,未必會比膠囊咖啡便宜。

如果你是喜歡玩咖啡,包括不喜歡喝只喜歡玩,也包括又喜歡喝又喜歡玩,那就買半自動咖啡機加磨豆機。

如果預算無限家裡地方大,就買四五萬左右的la marzocco的GS3加上2萬塊左右的任意磨豆機。

如果預算有限,就買2000塊左右的電動磨豆機,一千塊以下的磨豆機不要考慮。剩下的錢買咖啡機,盡量買貴的。5000塊左右nuova的oscar不錯,體積小,功能全,適合家用。再比它便宜的其實都差不太多。

想學拉花是個很簡單的事,有oscar級別的機器,有人教,一兩周就能掌握咖啡店級別的打奶泡和拉花技巧。

想學做好喝的濃縮咖啡是個較難的事,有最好的師傅教,也得一兩年才能獨自解決製作過程中的所有問題。

題外話,其實現在很流行下面這種論調:人家義大利人家裡都是摩卡壺,因為意式咖啡機磨豆機又佔地方又麻煩還死貴,想喝好的意式咖啡都是去外面喝專業的。所以我們中國也一樣,在家裡用小破機器能比人家專業咖啡師用專業機器做的好喝嗎?

這話有一定道理,但是對國內咖啡行業的出品質量實在是太樂觀了。你知道在咖啡店想喝到好喝的咖啡有多難嗎?你知道要做出好喝的濃縮咖啡,咖啡豆的成本起碼得多少錢一杯嗎?運營一個咖啡店需要保證出品一致,你知道有多少所謂專業的幹了好幾年的「咖啡師」連改變出品流程中的變數的許可權都沒有嗎?你跟我講專業…

所以如果想喝好咖啡,義大利品牌的膠囊機最簡單靠譜,自己學學製作,也能用好的咖啡豆做出不錯的咖啡在家喝。好的咖啡店實在是可遇不可求:要麼你的城市壓根沒有,要麼藏在幾千萬人口大城市裡某個不起眼的角落裡。你得花多少冤枉錢和時間才能找到它?

當然,也不是說咖啡店就沒有好喝的濃縮咖啡。我認識某家我非常佩服的咖啡店:為避免廣告嫌疑就不說名字了,人家一個小店四五年來每個月能賣出四五百杯濃縮咖啡!剛開始是illy大桶,現在貌似換成90+單品濃縮。我從沒去過那個三四線城市,自然也沒喝過他們家咖啡,但我就是知道一定很好喝。

我比較見識比較淺,只去過北京上海幾家圈內享譽盛名的咖啡店,和我所在的三線城市的大部分咖啡店。到目前我喝過的最好喝的濃縮咖啡是我自己用兩萬的入門雙頭咖啡機+4千的入門平行磨豆機做的illy中焙大桶。所以…


強烈推薦摩卡壺啊!

設備:題主可以從淘寶買一個摩卡壺(200-300),然後買一個小爐架(10),買一個手動打奶器(60-70)

原材料:意式咖啡粉,牛奶

摩卡壺要求中等粗細的粉,建議題主直接從淘寶買研磨好的,那種真空包裝的,最好買義大利進口的,畢竟更正宗一些。如果不嫌麻煩就自己拼豆,這樣的話還得要個磨豆機。

打奶器不要買那種電動的啊,有時候接觸不好根本打不出均勻奶泡。建議買一個手動的雙層帶杯身的,這樣也不用擔心奶灑出來,泡沫也十分細膩。

義大利幾乎每家都有一個摩卡壺的,就是讓水蒸氣通過咖啡粉萃取出其中精華,使用非常簡便,也好清洗,最重要是價格便宜啊。


作為喝了十年咖啡的家用手動派,說下用過的咖啡壺及利弊(主要討論使用,不論味道口感,我只是個愛喝咖啡但不懂咖啡的小白)

1、最常見,入門級別的美式滴濾咖啡壺

叫美式,因為美國家庭大多用這種的,出來就是美式咖啡。叫入門級別,因為易上手,上面分兩部分,放咖啡粉的,和防水的。放好水和粉,插上電源,按下下面按鈕就開始工作了。熱水滴到咖啡上,過濾下來滴到壺裡,咖啡就好了。

放粉前還要放張咖啡濾紙。

優點:可以一直保溫,量大

缺點:1)沒有crema(咖啡油脂,上面的棕色泡沫狀)2)清洗比較麻煩,不是濾紙拿出來扔掉那麼簡單,會有咖啡粉渣留在裡面,還得搬著去水龍頭沖洗 3)玻璃咖啡壺易碎 4)經常會咖啡壺沒對準上面的眼,會撒一桌。

用過兩個牌子的,Electrolux和Philips。Philips 出水量大,時間快,但是容易對不準,撒出來。

2、虹吸壺

原理,燃氣爐加熱,中間壺裡的水上去,和上面的咖啡粉融合,去掉熱源,是毛巾捂住下面圓球加速降溫,上面咖啡水就下來了,中間有過濾墊子。

過濾墊

優點:1)看起來比較講究,文藝2)過程很減壓,3)講究的台灣人教我的,每一步特別仔細的要求,多少水,水上去後待幾秒之類,做完較有成就感。4)味道比滴濾的濃郁。

缺點:1)全程守著,費時 2)每個環節不仔細容易做不好 3)過濾墊上的小鋼球容易掉(當時每天是阿姨洗的)4)清洗時要小心,玻璃易碎 5)燃氣需要經常補充,給爐子充氣也是個技術活。6)無crema

3、意式摩卡壺,大家都用這個牌子,米蘭大教堂廣場最好的位置有家店。義大利人家裡大多用這種,在歐洲拍的電影里它也經常出現,如午夜巴塞羅那,托斯卡納艷陽天。我家的這只用了6年左右了。

原理:摩卡壺雖然不是機器,但是也是藉助壓力萃取咖啡的。下壺中的水在密閉空間中,蒸發形成壓力,將熱水擠入上壺,萃取出咖啡,所以咖啡味道比較濃郁。

優點:濃郁,方便,易上手,耐用,便宜,文藝范兒。能萃取出部分咖啡油脂。

缺點:唯一缺點,得守著關火,聽到它開始噴氣就要去守著,看它往上冒時就要關火/電爐,不然會溢出來(不用擔心,試一次就熟練了)

有人說它清洗不方便,粗枝大葉的人表示完全不會。

每天早上用勺子Kuai出咖啡粉,沖一下就行,上面八角部分同樣沖一下就好,不用每天刷的光潔鋥亮啊,會有些咖啡殘留在上面,自己家用,又沒換咖啡豆,昨天喝剩下掛壁上的一點和新做的混合有什麼關係?很多人喝茶不是也留茶垢么?

如果一定要洗乾淨,那用刷杯子的海綿裡面蹭下就輕鬆洗掉了。

4、手沖咖啡,自己沒搞,下圖是一個開咖啡店的咖啡大師給我做的。講究的大師玩兒的,看似簡單,卻滿是逼格。

過程:先跟老師溝通你喜歡的口感,再給你推薦豆子(豆子都是自己烘焙的),如果有經驗可自己選豆,單品,混合都可,然後現磨豆,再次聞磨後的味道,濾紙上放粉,燒熱水到特定的溫度,溫杯,慢慢衝到分享杯,再分到飲用杯。

其中還有更多細節,講究的就是那份精緻。

優點:品香,逼格,器具簡單,易做(買現成的豆子自己磨,熱水衝下就好)

缺點:做好也是很難(對講究的人來說)

4、越南滴漏咖啡,旅行必備!

原理就是咖啡粉放裡面,慢慢澆上熱水,沖泡,慢慢過濾滴漏到杯子里。跟手沖咖啡一樣原理。

下圖是在越南的美奈,用越南滴漏咖啡器具,滴著越南咖啡,海邊的院子,剛下過雨。

優點:輕便小巧,便於攜帶,操作方便。

缺點:滴的慢,過濾不充分,會有細粉。


剛看了一下前面的答案。人家題主說的是意式咖啡,你們非要說咖啡機浪費單品豆。。你用土耳其壺和虹吸壺煮出來的單品能叫意式?摩卡壺有加壓的但是那壓力能出意式?

……………………………………………………

首先贊同明暗山的答案,仿s一直口碑不錯,所說的都是性價比高。不記得答主是否說過磨豆機,有手動的好玩,但是時間長了估計也沒那麼多時間和心思玩磨豆子,我家裡用的惠家D51(貌似是這個型號,人在外面,機器買的早)非商用足夠了。豆子又有生豆熟豆,其實你如果愛喝我覺得你也會愛上烘豆子的(我就是先從喝,至到烘豆子一發不可收拾)熟豆就不多說了,太貴我也沒怎麼買過,就在天津玩的時候買過一罐costar的。自己做意式一般都是幾種豆子搭配,有此條件下我建議還是買個烘焙設備然後自己搭配豆子,豆子來源可以某寶(多試一些你會找到自己的口味)其樂無窮。手機答題不多說了就簡單說下我的屌絲裝備。

烘豆子設備

電爐一個2000瓦 五金店買的幾十元

小手鍋一個一次可烘焙大約100克 某寶入手大約不到200時間太久不記得了非批量生產所以成本高。

裝出鍋熟豆冷卻的小鐵絲籃子15元 本地農貿市場

儲存的密封罐 大約20元一個 超市

勞保手套 5元 超市

磨豆機

惠家D51(貌似)某寶價格真不記得了

咖啡機

燦坤1819A(貌似)1700(價格絕對記錯了,仿s才1000+,我貌似不會買燦坤啊。。)

杯子隨意,超市買兩塊吸水好的毛巾

裝生豆的麻袋熟人給的麻布老婆幫縫了幾個

大約就這些了。

以上最滿意的是磨豆機,很好用

最不滿意的是咖啡機,號稱17帕高壓,到底最高有多高不知道,但是壓力極度不穩定。建議入手小s或者仿s。現在價格不清楚以前看好的大約3000多。烘豆子的這個我覺得隨意,玩5元小手網的一樣烘出好豆子,但是不建議新人用。豆子嘛。。這個個人口味了。

個人長期購買的有肯亞AA大約89一磅,雲南鐵畢卡160多一磅,還有價廉物美的卡蒂姆大約30多一磅(雲南保山)曼特寧好像也是50左右一磅 耶伽雪菲60左右(這個味道個人不太喜歡純粹名字好聽,微信圈裡面裝b的)以上價格是去年進貨的今年不清楚,反正單人每天一杯,(咖啡館雙杯量)400元的生豆,一年喝不完。

手機碼字,外面想到那亂寫到哪,再加上不在家沒有仔細對照,湊合著看。先留個坑我可不一定填

忘記了,還有個壓粉錘金屬的。不記得多少錢了。。。


看了半天都沒有什麼好答案,而排名第一的答案牛吹的實在太大,半年過去了還是沒有很好的答案。


弄不出油脂 萃取不到位的玩法還是別摻和


同譴責非意式答案O(∩_∩)O

準備進意式這個坑前,先確認一下自己和家人的咖啡消耗量,每周只喝一兩次而家人不喜歡咖啡的推薦膠囊機,相對便宜、省事、出品穩定,可選擇的口味也多。找朋友從歐洲代回來最便宜,不想欠人情的就某寶。

在此量以上的,平時時間緊張請買全自動機,有時間或喜歡玩的就半自動,兩種機器基本都是越貴的越好。看題主能接受的最高預算是多少,一次到位最省事省錢——因為意式這個坑基本是掉下去爬不出來的,買便宜機器過一段時間再換花費更高。

全自動機中,德龍牌子老出貨量大質量穩定省心,鑒於的國行和歐洲的巨大價差,海淘吧。

半自動機很多人會推薦從1k+的國產仿s起步,但考慮到用料區別,個人推薦預算夠的話至少從4k+的進口silvia起步,有連續出品(超過2杯)需要的,從5k的oscar起步,e61循環泵的可能更好,只是價格對新手有點高。有票有閑的壕直接上學習班買專業機,不提。

咖啡磨也很重要,手磨因其顆粒不勻還是放棄為上,電磨中椎磨平磨各有千秋,難以推薦,至少從千元左右起挑選,不是特別燒的3-4k足可以了。


最最最初級簡單的炮製意式咖啡的方法,就是買各大品牌的真空壓縮咖啡粉,使用摩卡壺煮制,方便快捷,很多義大利的家庭就是這麼乾的。尤其是早上第一杯,其他的時段估計在bar和餐廳里喝比較多。


半自動是大坑,全自動是小坑,中庸點上膠囊機吧,錢多買雀巢的NESPRESSO,錢少買LAVAZZA兼容機,主要是膠囊價格也有差距。奶泡的話雀巢有專門的電動奶泡杯。


1,意式咖啡家用首選一定是摩卡壺,如下圖

Bialetti的摩卡壺,有1人份到6人份可選。1人份太少,自己家用如果都對咖啡一般般偶爾喝一次的話買3人份的大概可以每煮一次倒出2小杯。如果兩人都愛喝的話4人份也夠了。這款摩卡壺最經典的造型就是這種八角形,在義大利使用極其普遍家家戶戶必備。近些年出了很多顏值略高的新造型,不過還是八角的造型最利於咖啡的萃取(一義大利朋友的原話)。價格也非常親民,一兩百搞定。

搭配使用咖啡粉或者自己磨咖啡豆。不過家用的話圖簡單省事買咖啡粉就足夠了,意式咖啡的話依舊推薦義大利的最普遍的咖啡粉,Lavazza的Espresso,口感比較醇厚。約50元左右。開袋後密封放入冰箱保存,並儘快喝完,所以每次不要買太大包裝的。

不過這個咖啡壺非常小,家裡電磁爐和煤氣一般都放不上去,所以可以搭配個小號電熱爐使用,淘寶隨便配個圖如下

(隨便找的,當然可以買貴點的好點的更安全一點)

如果你喜歡的意式咖啡是espresso或者latte,推薦摩卡壺,口感非常好。而且每次火的大小,咖啡粉的選擇都會有不同的口感,很有樂趣。

2,當然摩卡壺會略麻煩,每次從裝咖啡粉裝水到等待煮好再沖洗要花費數十分鐘,而且煮的時候要先大火再小火前後看個三分鐘,實在沒有咖啡機方便。那麼推薦膠囊咖啡機。

膠囊咖啡機,比傳統的咖啡機簡便,只需咖啡膠囊和水就搞定。因為膠囊是獨立真空包裝,所以

出品很穩定。但是缺點是膠囊品牌不通用,較常見的幾種膠囊品牌是雀巢和lily或者lavazza,所以根據口味選擇相應的咖啡機即可,雀巢口味更多,lily口感更好但口味選擇少,lavazza中國市面沒怎麼見。

價格方面一千左右吧。兩三千也有,區別只是牌子和不同的功能,影響口味的是裡面的膠囊。

3,最近真熱,入了個冷泡壺,Hario性價比真高。

咖啡粉倒進去,倒冷水,放冰箱,六到八小時後取出就可以倒好幾杯,夏天喝很清爽,用來做花式奶咖或者直接喝都很不錯。(根據個人喜好)

價格也不貴200左右。

4,單人手沖壺,依舊推薦hario

其實這個辦公室用比較好,一個人,一杯,操作方便。不用的時候還可以疊起來不佔地方。家用的話hario其他的手沖壺也都還不錯可以考慮。

6,家用還可以考慮虹吸壺(需要技術,不適合新手)

顏值高,價格幾百到幾千都有,還可以當裝飾品,就是除非咖啡狂熱者,一般買了也就當個裝飾了。略麻煩,像做實驗。隨便搜個圖感受下。

沒錯又是hario的,這款只要幾百塊,正巧在這個牌子的頁面就隨手截圖發這了,反正你剛入門用不到這種,清洗麻煩,又要技術。純屬顏值可以發來湊數。

7,法壓壺

差點把這個忘了,入門級,法壓壺,好操作,宜清洗。牌子么Bodum,一兩百吧。

總結

因為不知道你喜歡的意式咖啡到底是哪款,所以多列了一些,總結一下懶省事就用咖啡機,優點方便缺點貴。反正家用么手動更有樂趣,如果喜歡espresso或者latte就選摩卡壺。如果想做花式咖啡或者單一口味的咖啡,熱的可以選法壓壺,冷的可以選冷泡壺。想體驗不同咖啡不同沖泡方式口味不同的樂趣可以選手沖壺,當玩唄,練練手,不同的沖泡方式技術出來的味道不一樣,也有趣。最後裝B或者等技術足夠、而其他的沖泡方式滿足不了的時候選擇虹吸壺。

至於什麼滴壺就不說了,只說最常見常用的,以上足以。

PS

另外,膠囊咖啡機的話可以選擇可以做奶泡的,價格比不能做的同等的略貴一點,但是省事。

其他各款手動用的話可以搭配個奶泡機使用,手動的或者電動的,價格從幾十到兩百左右也不貴的。牌子的話這些咖啡壺的牌子基本都有,自行選擇。


推薦閱讀:

喝espresso給的勺子有什麼用?
低端的幾百塊意式咖啡機有購買的的必要嗎?
espresso、意式咖啡、濃縮咖啡、單品咖啡可以等同嗎?
意式濃縮咖啡非常苦,應該怎麼喝?
滴濾美式咖啡比意式咖啡兌水做的美式咖啡更香嗎?

TAG:咖啡 | 咖啡壺 | 咖啡機 | 意式咖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