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錫有什麼不得不吃的美食?


土生土長無錫姑娘認真答題。

小籠包和餛飩:【憶秦園】光榮登上舌尖上的中國,一共四家,惠山古鎮,南下塘,五里新村,海岸城。特點是非常大,一碗五隻(全肉加蝦)或者六隻(薺菜肉餡),基本都是無錫老阿姨純手工包的,蟹黃小籠包強推,現做現蒸~海岸城店環境不錯,其他嘛就不要強求衛生和環境啦。【熙盛源】分店超級多,最好吃的在健康路上。其他分店都不推薦。【曹張手推餛飩】拌餛飩超級好吃!總店在曹張新村,我在蘆庄菜場吃的,也很好吃。現做現下,從小吃到大呀,皮子非常薄。至於什麼王興記,蘇興記,超王記,通通不要去!

面:濱湖萬達對面的萬千巷裡有個新開的麵館,叫【瓊琳閣面庄】,總店在蘇州,確實很好吃呀。沒有味精,高湯調味兒,蛋黃獅子頭一萬個贊。還有錫山上龍光塔,梅園上開元寺,黿頭渚上xx寺的素麵。不過我覺得那是因為爬山爬餓了才會覺得好吃呀。

酸辣湯:輔仁初中部對面有一排搞鋁合金門窗的店面,在其中最大的洗車店旁邊的鐵門右手邊,有家名不見經傳的小店,賣酸辣湯和粉絲。超級好吃!童年的味道!某個逼格超高又挑剔的金牛座吃貨都被俘獲了~

沒有p圖,濾鏡都沒有!就是這麼破!可是好好吃呀怎麼辦!酸辣湯旁邊還有一個炸物攤,專註做路邊攤二十年!隨便炸個什麼都好吃!真的好吃!拿身份證押出來做擔保!

玉蘭餅:【毛華玉蘭餅】靠著玉蘭餅起家的呀,現在都好幾家分店了。好多無錫奶奶都是二十幾個一買的。【天福苑】老實說,我覺得天福苑的要比毛華的還要好吃!不過天福苑只能堂吃,不給外賣。

梅花糕:大成巷上的三家都不錯~豆沙餡的吃的時候小心燙傷哈~

生煎:震源生煎(貌似現在改名了),還有八佰伴後門的【歡喜鍋貼】,對啦,歡喜鍋貼里的酸辣湯也不錯,湯底里加了山藥。

包子:【鴻運大包】經常排隊,而且隊伍很長,不過我個人不是很喜歡,口味喜好吧。【靈素靈素包】沁園菜場上。純素油,還有麵筋豆腐乾什麼的,蠻好吃的。

排骨:【三鳳酒店】就是三鳳橋啦。無錫排骨頭牌呀。燉的很爛,偏甜,無錫人都覺得甜。【天福苑】沒有三鳳橋這麼甜,本幫菜做的都很好。在金城灣有個分店叫【天福花園】,也是爆滿,根本訂不到位子。總結:一般連鎖店都沒啥特別好的正宗味兒,走街串巷才是尋找美食的途徑。


古運河在城中流淌,白日溫婉平和,夜晚燈火闌珊,吃一口小籠配一碗餛飩,這座城市的節奏總讓你覺得舒適。

在無錫我想你可以考慮吃吃這些:

太湖三白

▲圖自螞蜂窩@山峰不會寫遊記

▲圖自螞蜂窩@山峰不會寫遊記

▲圖自螞蜂窩@山峰不會寫遊記

江浙地,美食和美景是可以兼得的。在煙波浩渺的太湖上泛舟,飽覽秀麗端莊的太湖氣韻,佐以太湖船菜的美味,真是一大人間舒坦事。太湖三白包括:白蝦、白魚、銀魚。本身就十分鮮美的白魚,用蔥姜提鮮,清蒸保留原汁原味,鮮到眉毛要掉下來。白蝦營養豐富,肉質嫩滑,舌尖還能品出一絲鮮甜。銀魚口感細嫩,通體透明,瑩白如銀,即捕即吃,最是好味。

太湖蟹

陽澄湖大閘蟹享譽全國,但是真正產自陽澄湖的蟹又有多少?其實優質的太湖水養育下的大閘蟹,同樣肉厚肥嫩,味香色美。這個季節,正好是大閘蟹生長的最好季節,膏黃肉鮮,一碟醋,幾道小菜,對著太湖景,就是今秋最幸福的事。

無錫醬排骨

無錫人嗜甜,愛到連肉都要做成甜的,很多人剛去應該會非常不習慣。一大特色醬排骨色澤醬紅,肉質酥爛,汁濃味鮮,香氣勾人,咸中帶甜。鼎鼎大名的三鳳橋醬排骨,很多外地食客都會來這裡帶點走,店鋪到現在已經有百年歷史,變的是匆匆遊客,不變的是濃郁滋味。

無錫小籠饅頭

我還在江浙一帶讀書的時候,曾為了「饅頭」、「湯包」、「小籠包」的區別和同學討論很久,而無錫人管這種湯包叫做「小籠饅頭」。小籠饅頭略帶透明,還能看到裡頭的肉餡,看上去很脆弱,但是用筷子夾起來並不會破皮,放嘴裡直接咬可能會把湯汁灑出來。正確的吃法是先輕輕咬破一口外皮,慢慢吮吸裡面的汁水,味道鮮甜,並不膩味。螃蟹季可以去吃蟹粉小籠,肉餡里加入噴香的蟹黃油,味道極鮮美。推薦去鼎福記、熙盛源,來一籠湯包配餛飩。

江南秋景正濃,

對著太湖景,

嘬口黃酒配大閘蟹,

真真一大快意事。

-END-

除了美食,無錫還有需要妙不可言的美景,可以看我的這篇專欄:

人稱江南小京都,這座江蘇韻味城市,此時蟹味最好、桂花飄香 - 步步城市指南 - 知乎專欄

———————————————————

另有來自知友的熱心建議:

@優吉醬 好巧,土生土長無錫人。無錫自古以來就是富庶之地,但這幾年發展勢頭比蘇州差了太多,消費水平比蘇州低很多,平均工資也比蘇州低1000左右。生活節奏比較慢,很適合養老啊,很安逸的,環境也不錯,政府這幾年有在積極治理。交通便利,地鐵,機場,高鐵,運河,國道省道都有。房價一直都很親民,但是最近漲了不少,現在均價一萬出頭吧。很慶幸自己生在無錫,能有機會接受高等教育,有一份安逸的工作,不用為了生計背井離鄉,每年還要飽受春運之苦,能夠常伴父母膝下。另外風景秀麗,氣候宜人,民風淳樸。希望無錫越來越好,經濟越來越發達。

@屋裡香 想起了八月末與男票的無錫行。此吃無錫游就是奔著靈山大佛去的,出發前並未想到也不知道有南長街清名橋之流,陰差陽錯訂了南長街附近的賓館,本想著去台灣美食街大吃一頓,結果發現無錫根本就沒有台灣美食街這地兒(在此不得不懷疑男票的智商,是他一口咬定無錫有這地兒,還把這地皆為我們的無錫行第二站,黑臉),但百度導航硬是有這地,還把我們導了七八里路到一個闃寂無人的小巷,想想就後怕……最後的最後在商場簡單吃了一頓就打車回酒店了。結果發現!酒店旁邊的古街倒是人滿為患!原來這才是無錫鼎鼎有名的夜市!美食街!可是已經沒肚子吃了!物質食糧沒法獲取,那就慢慢走欣賞唄,品江南古街之韻,逛文藝小店,賞燈影中的清名橋,享與男票的第一次出行,美哉美哉!

一言以蔽之,無錫之行,實乃: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ps:至今對無錫的牛什麼牛無法忘懷,尤其是牛蠍子,還想再吃!

@緩緩說 毛華家的生煎包很贊,還很喜歡他們家的面,每次去人都很多

———————————————————

更多城市生活旅行信息請關註:

知乎專欄:步步城市指南

探索城市吃喝玩樂新姿勢。

微信公眾號:步步指南

回復城市關鍵詞(如「廈門」)即可獲取更多目的地旅行指南。


蚌肉豆腐

腌篤鮮(鹹肉、筍、百葉結)

銀魚悶蛋或者銀魚炒蛋

筒腸

肉娘麵筋

(老無錫才懂的好吃的菜,要找到好吃的店比較難,有些菜每家每戶自己家裡做的就很好吃。)

清炒蝦仁

醬排骨

(隨便找兩家無錫本幫菜就可以嘗到,醬排骨的甜味要依據個人口味。)

小餛飩

(重慶的老麻抄手現在一起並列在我小餛飩榜首了。榮巷菜場的一個塑料棚棚有一棵樹的一家小店味道不錯,還是木質推車,有小時候推到家門口一塊錢一碗的味道)

五色湯糰(無錫的五色湯糰不是外面顏色有五種,是餡不一樣,芝麻、肉餡、豆沙、蘿蔔、菜豬油,本人偏愛菜豬油。然後形狀不一樣,有一個把兒的是肉的,圓的是芝麻,橢圓的蘿蔔,具體記不太清了。順便提一下鴻運大包,以及鴻運大包的菜豬油餡,龍鳳包子館的三丁包味道也不錯)

青團

小籠包味道都不錯的,個人口味不同我就不推薦店名了。...更的我自己口水都留下來了。


小時候南長街有家手制餛飩店,餛飩皮是圓的,那時去連元街小學上奧數班結束了就喝一碗,非常好喝。顧毓秀,錢穆都是這個小學畢業的,哈哈哈

還有無錫的豆腐花有一種是葷湯的,非常好,現在估計也快沒了,先聲明非地域歧視,只是個事實,現在無錫的所謂本幫館子,其實多數是安徽客人在運營,工藝不認真,或者亂減少工序,老味道丟失得厲害

再補充幾個老無錫的,一個是牛線湯,就是牛肉粉絲湯。糖芋頭,只用小指頭那樣細的小芋頭,南京人叫芋苗那種。功德林的素菜包子,用素油,絕無粉絲之類奇怪餡料。太湖的蒸白魚,肥。還有三鳳橋肉骨頭,從外賣的邊上上樓去吃新鮮的比較好吃。紅湯拌餛飩,無錫人做餛飩會切蛋皮絲在裡面,很贊。

還有一個無錫人肯定都吃過而且喜歡的家常菜,肉釀麵筋

還有玉蘭餅,別的城市估計也是沒有的,一種深炸的米餅,內部有豆沙餡


來來來,我們先吃掉這塊甜到拔絲的排骨,然後再來討論一下無錫的美食。


南禪寺菜場的旁邊的手攤餛飩,玉皇殿後面的豐收糕團店,三鳳橋大排檔的響油鱔糊四喜麵筋,毛華的玉蘭餅,大成巷後面的梅花糕蘿蔔絲餅,北大街的阿興酸辣湯,盛岸菜場的二泉燒雞爆魚,惠山古鎮朱順興的油酥餅惠山油酥臘燒片,三國城過去點的幾家船菜吃湖鮮,湖濱飯店的無錫排骨梁溪脆鱔,還有各種老新村裡面好吃的早面


為什麼木有人說銀魚炒蛋呢,還有粉蒸排骨咯,去惠山古鎮的話一定去喝一碗豆花,還有買一袋子酥餅。


除去各大商業體里知名的連鎖餐飲,

其實好吃的都在小館子里啦,

明將鍋貼的酸辣湯,毛毛雨農家菜的豆腐花,小李仙牆房,龍鳳齋的雞爪,葛埭飯店的湯螺螄紅燒昂公魚,一些麵館名字忘了,等等,有些雖然環境很一般,但每家都拿的出幾道附近人經常會去品嘗的拿手菜。

評論里很多的三鳳橋,難吃 不推薦不推薦不推薦,無錫好排骨藏於民間,那就是無錫媽媽們燒出來的紅燒糖醋排骨,各有特色。。


看圖說話這些都是在三鳳橋吃的。

【陽春麵】好吃,比南京大排檔的要細,且沒那麼甜,偏咸(我比較喜歡)

【三鮮餛飩】餡有蝦干,所以比較香比較特別,但我個人不是很喜歡這種咸鮮...

【玉蘭餅】(圖中黃色的四隻)很有.....很油.....但其實還不錯,肉餡也很多汁,有點像生煎的餡

【無錫小籠】他們有兩種小籠,我們點的這種無錫小籠偏甜,也沒什麼驚喜...

【糖艿芋】超好吃!超多芋頭槌而且超綿,不太甜,有桂花香。

【桂花拉糕】很粘的糕,有點像更軟更糯的年糕,不是很甜,不過會挺飽

【酒釀圓子】比我在上海吃的酒糟更多,酒味更濃,而且沒那麼甜,圓子也比較實

【無錫排骨】無錫三鳳橋招牌菜,果然是.........比較甜。哈哈,但肉煮的很軟很入味,關鍵是確實肥瘦適中(應該用來下飯!)

兩人其實也吃不完....最後的圓子吃了兩口就吃不下了。結賬一共90元,實惠!

大家吃好!


桂花糖芋頭是無錫最被忽視的特色美食


沒有人提「蘿蔔絲餅」么,小時候到冬天就有好多路邊攤賣的,現在被城管攆得攤也找不到了,好想吃 ㄟ(≧◇≦)ㄏ口水口水口水~~~


稻香菜市場走一著。。。


土生土長的 鹽城人 來回答這個問題:

1.南禪寺往裡朝陽市場裏手推餛飩,純雞湯燒制,相當好吃,肉很香。需要注意的是:下午五點就關門了,去要趁早。

2.榮巷醫院旁邊的小巷子往裡走100米,縐紗餛飩3.5一碗 。好吃到什麼程度?老闆家剛出生幾個月的小孩吃的餛飩跟我吃的一樣。

3.榮巷地鐵站旁,水果店旁邊的麵店,四塊錢一碗陽春麵,味道好得很。

4.民豐里盛世家園對面有一家老俵糕點,看名字就知道江西人開的,糕點很香很好吃。

5.在二院巷子往裡走,走到第一個路口右拐(好像是的)有一家湯圓店,它的對面是蓓蕾幼兒園還是電視台來著。湯圓很香,主要是面好。

就想到這麼多,有想起來的再補充,還有好多,等沒課的時候出去轉轉,發現發現。


小籠饅頭、餛飩類 賽王記——無錫小籠和開洋餛飩(全無錫最好吃的,在錫惠公園對著映山湖的後門口) 陳大嘴——餛飩(沁園新村,塘南菜場邊) 超王記——餛飩(中橋、汽車西站、山北店,超王記的特色是拌餛飩,饅頭一般) 大耳朵——說饅頭的話,到是大耳朵的饅頭真正皮薄汁多 熙盛源——小籠(健康路和南禪寺,普通餛飩,4元/兩,自己感覺是最好吃的) 丁大福——餛飩(歐翔超市) 山明園——小籠,佳福大廈樓下的 金師傅——餛飩(在南禪寺和西門加油站旁,餛飩超大,各種餡的都有,湯一般,10隻可飽) 福樂餛飩店——(在南禪寺普通餛飩,3元左右消費,以前是蠻好吃的,吃一次舌頭就被燙一次, 以前還是雞湯的,現在是清水啦。優點是等候時間特別特別的短) 樂福混沌店——(紅梅市場對面,新交電旁,混沌,可好吃了。偶經常去吃哦…) 黃毛餛飩店——,那裡有時會供應薺菜餛飩,很香……(青石路) 王興記——的餛飩、蟹粉饅頭、蝦仁餛飩 惠山後門二泉個鴨湯餛飩 歐尚一樓3元1碗的走素小餛飩絕對好吃,16隻,3元大洋 其他小吃類: 毛華玉蘭餅——(振興路菜場和清揚路家樂福對面)


看了之前的評論都是些無錫特色的小吃,小籠包啊排骨啊之類的,我一個外地來無錫上學的就不再推薦這些了,因為也沒有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說話有分量。

在上大學的這幾年跟我的吃貨室友們到處尋覓好吃的,今天就推薦一家小店,貓姬。

只聽名字就能想像出是那種文藝又慵懶的店,連廚師做東西的速度都有點慢了哈,不過靜靜的坐著也不會急。有兩層,一樓燈光有點暗,二樓更開闊點,有鞦韆一樣的凳子。有一次看見一對兒高中les小情侶坐在窗邊寫作業,陽光照進來很溫暖。每次有朋友來無錫玩兒帶他們去都讚不絕口。不多說了,上圖感受下。

手機里只有這一張圖,看起來很有食慾有木有!他們家主營可麗餅和蛋包飯,還有一些可以自助的小搭配。

原諒我小地方來的第一次吃可麗餅和蛋包飯就是在他家,從此就只愛這了,可能有更好的地方只是沒去探索過,歡迎推薦~


土生土長的無錫漢子認真答題!!!輔仁畢業的路過……輔仁初中對面居民區里那家小破店必須點贊,牛線湯加一份炒飯或者炒麵簡直無敵。小籠包各家有各家特色,秦園餡兒姜味兒偏重,個人最愛;熙盛源偏甜膩,也是棒呆;保利廣場往南禪寺方向走,有家超王記,小籠包味道中上,但是餡兒很緊實,關鍵!估計有個技巧特別特彆強大的師傅,包的小籠包是我二十幾年吃過最最最最薄薄薄薄薄的!!!上頭那個小坨坨也很小!關鍵還不破不露!!!真是皮薄如紙嚇死我了!!看著湯和餡兒在裡頭晃!!!不曉得現在那個師傅還在不在那家。大餛飩熙盛源感覺還不錯,個人從小印象最深的是勝利門的福樂餛飩店,好多年了,破破店面,良心開洋餛飩!還有記得以前有個餛飩店,號稱「碗大勺大餛飩大」那家,只有小時候去過,念念不忘;這兩年歐風街開了家鼎福記,開洋餛飩太實在了~不過他家紅湯辣湯底感覺不好喝,清湯不錯。包子從小隻吃鴻運大包……雖然越來越貴……但是味道實在忘不了……來了南京後每次吃包子都覺得太普通……熟食第一自然是三鳳橋!!不過只吃新鮮的,絕對不要禮盒包裝的!!!還有風雷新村菜場有家熟食的咸豬爪,必須贊!!!對了,風雷新村有個酸辣湯一直聽說很好吃,可惜還沒機會品嘗過。說到酸辣湯……阿興酸辣湯必須排第一!!!以前開在中醫院對面,後來好像搬走了,太遠,無福享受。對啦,還有毛華美食城的玉蘭餅,無敵好么。生煎和酸辣湯也還可以。惠山古鎮小吃挺多的,尤其是豆腐花!!!甜的鹹的都有!!!橫街與直街交界處!!其實這家不是最老牌正統的,不過口味已經後浪推前浪了~~還有惠山古鎮的惠山油酥。對啦,說起小吃城自然是皇亭和穆桂英!尤其南禪寺穆桂英的膏團點心,實力鶴立雞群,價格也是……還有好多下次再發~~~嗯,還有各家飯店的經典菜式啥的~~~

無錫有幾家小飯店很不錯,西新飯店,湯螄螺必點。三鳳橋大排檔,無錫本幫菜。很適合幾人小聚。南禪寺酒吧街晚上去很不錯,很熱鬧。


接著無錫的地氣長大,看到了這個問題就沒有不回答的道理。無錫作為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商場大廈遍地都是,那些知名的美食店就不用多說,在裡頭都能找到。

我推薦一些無錫特色的美食

1.王興記和熙盛源的小籠包

2.三鳳橋排骨

3.穆桂英美食的糕點、粽子、玉蘭餅

4.惠山古鎮的豆腐花

5.南禪寺小巷裡的酸辣湯

6.太湖邊的湖鮮館裡邊欣賞湖光美景邊品 嘗湖鮮

無錫是個好地方,希望所有到無錫遊玩的人都能開開心心地過來,心滿意足地回去(^V^)


無錫人二十載,今來一答……

其實個人以為吃的東西大同小異,特色不過是其他地方沒有的……

崇安寺拱北樓點一碗銀絲面,自點個無錫排骨,釀麵筋,響油鱔糊,四喜麵筋等等做個澆頭。個人覺得比單點一份面要實惠。(搜百度百科的時候,發現現在的拱北樓與原來的老字號並無淵源傳承,可惜)

鴻運麵館的清炒蝦仁很好吃,面也不錯,還有樓上提到的鴻運大包,皮薄餡香,喜歡一半蝦仁一半肉的

南禪寺地鐵出口那有個梅花糕老法頭,豆沙,菜豬釀都可以去嘗嘗鮮,2.5一個。人都喜新奇,在南京夫子廟那,一個要10塊呢=_=

個人好像從小就不怎麼喜歡吃王興記,覺得他家餛飩小籠包又貴口味也一般,不明白怎麼那麼多人去吃。還有拌餛飩算無錫特色嗎,感覺作為無錫人無師自通,在家自己拌口味也不比王興記差( ????? )

小籠包大街小巷都有,有名氣的沒名氣的都吃過,想吃的時候好吃,不想吃的時候一般,個人嘗不出太大差別。聲名遠揚的都有它的道理,跟著名聲去吃也可為

糊塗生煎的玉蘭餅!!我覺得比毛華好吃,沒那麼油,但不算餅形了,是球形的_(:_」∠)_不過它的生煎越來越不好吃了,惠山油酥還行

……這回答尚可吧,我一般在家裡吃的多,我覺得我家的釀麵筋最好吃(ー`′ー)


無錫的面很詭異,好吃的很詭異。

在惠山萬達,有一家普通的鎮江鍋蓋面,夫妻老婆店那種規模,好吃的莫名其妙。面又勁道,湯又鮮美,澆頭從香腸、菌菇、獅子頭、腰片,居然樣樣不難吃。

我身為蘇州人,常常覺得蘇州人對食物沒有一顆敬畏之心。有些反正是祖宗留下來的老字號,只等著收錢就好。打著蘇州面的招牌,賣著真的可以用難吃來形容的東西,還包括可惜的綠楊餛飩。每次抱著這次師傅會不會認真點包餛飩的幻想,結果都把江南餛飩吃出了北歐味。北歐味就是那種很不江南的味。

每次看著微博上嚴峰把蘇州面當做宗教一般的存在,我就懷疑人生。誠然,同德興那種鮮美的白湯麵是值得一吃,不過一個宗教,只有一兩個朝聖的教堂啊廟啊,那我們這些狂熱的信徒怎麼辦,何去何從?

說道蘇州面,其實我是有感情的。有一段時間天天早上吃上班地方附近的陸長興,這面如何?好濃的味精味。不過一個早晨,能吸取到鮮美的味精湯,大麻一般的炸香蔥(香味濃郁),還有能頂餓的麵條,在我後來的人生看來,已是難得的美味。自那以後,我對蘇州面起了一股異樣。就好比我是才貌雙全,但是已不知愛上了一個窮小子。真說不出「多放味精多加糖」的蘇州面有什麼好的,但是感覺他的坑坑窪窪撫慰了我的畢露的鋒芒,you complete me。

後來有一天中午,我大哥說,走,去吃超級好吃的面!開了挺久,在惠山區一個泥濘的,村鎮味濃郁的平凡馬路邊,有一家看上去噁心的麵館。進去還要跨過亂石鋪的小路,老闆坐在那抽煙,毫不修飾。我知道,我即將品嘗到正宗。

點了鮮蝦干拌面,端上來蝦肉與面拌在一起。吃一口好你媽甜。我雖然不愛吃甜的,但是還是哼哧哼哧的吃完了。這碗面對麵條的挑剔,對調料食材的把關,都是我在蘇州近百家麵館未有過的感受。關鍵是,15塊也不貴。想想看吧,在蘇州,十全街一碗不算難吃的楓鎮大肉面,居然要38。我去他老母。

所以這種感覺很奇怪,人生最美妙的是遙遠的相似性。自從我在長三角大城市姑娘懷裡受了很多傷後,我跑到了羅馬,受到一個姑娘的撫慰,沒想到她是新東方烹飪學校畢業的。

我對大哥說,為什麼我們以前下班後只去吃萬達的鍋蓋面?

他說,這家店晚上不開門。

瞧瞧這風骨,這就是蘇州麵館的尊嚴:我們晚上不開門。

後來又有一天中午,我們哼哧哼哧開了1個小時去無錫吃面,由於去的晚了,面。。賣完了。很沮喪,我們拿眼淚逼老闆去菜市場買面,可老闆說,湯用完了。。。

於是我們在這條泥路上繼續開。

期間我們在討論北京烤鴨。有人叫我去北京出差帶烤鴨給他吃。我心想莫名其妙,我為什麼要去北京出差?

正在瞎幾把扯的時候,我看到了路邊又有一家破店,叫「烤鴨面」。

。。。

。。。

。。。

不說了,我們又吃到了美味!

雖然我和無錫不熟,不過無錫惠山區的面,是真的蠻好吃的。

但是想想,所謂開店賣吃的,不都該好吃才出來賣嗎?

哪能總想著騙人呢,要有工匠精神啊。


我在無錫讀的大學,並不是無錫人。

想吃無錫菜還是去三鳳橋大牌檔,價格不貴,種類、口味、服務、環境都不錯。

只是想吃好吃的,當然還是南禪寺、崇安寺那一塊,什麼都有。我個人喜歡吃火鍋、酸菜魚。蘇寧廣場旁邊那家墨記酸菜魚真的炒雞喜歡,小輝哥火鍋、大渝火鍋、巴奴火鍋好吃。呷浦呷浦、傣妹性價比高。吃自助還是金錢豹好,一個人不到兩百塊可以吃特別多特別好的東西。

也就讀了四年大學,對無錫的美食也不太了解。真心喜歡無錫不高的房價(雖然和我沒什麼關係)、不多的人,但很齊全完備的各種設施(地鐵在江大南門有一站,在江大東門又有一站太幸福了,可以去很多地方吃好吃的,海岸城環境好吃的多而且感覺比市中心便宜、優惠多)。如果不是因為出國真心想在無錫定居。


推薦閱讀:

米其林三星餐廳吃一頓多少錢?
節食減肥的過程中怎麼克制自己想吃東西的慾望,有哪些可以拿來吃著玩的低熱量並且比較健康的食物?
羊駝腰子是什麼味道,好吃嗎?
怎樣能把泡麵吃的健康營養?
干佩斯,翻糖,糖霜這三個有什麼區別?

TAG:美食 | 旅行 | 飲食 | 無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