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哪些自學成功的經驗?


謝邀。在我僅有的認知里,羅永浩用一年時間背過了一本英語詞典,從一個高二輟學的學生變成了新東方教GRE最牛逼的英語老師,後來創立了鎚子科技。馮唐花幾個月的時間背過了一本英語詞典,GRE考了滿分,後來翻譯了泰戈爾的《飛鳥集》。俞敏洪用三年背過了一本英語詞典,寫了一本紅寶書,光靠稿費就可以養活家人,也為以後創辦新東方奠定了物質基礎。周思成和朱偉老師也是從背詞典開始,最後寫了自己的辭彙書,成為了新東方為數不多的年薪上千萬的英語老師。還有一個叫楊鵬的,用17天背過了兩萬多個英語單詞,出了一本書叫做《17天搞定GRE辭彙》,現在他成為了傳奇。很榮幸的,在我背完了第一本英語詞典之後,慢慢的知道了他們的故事。很榮幸的,和他們一樣成為了一個背完過英語詞典的人。

每當我看到自己書架上陳列著的一本本厚重的英語詞典的時候,我都會想起每本字典里承載著的那些記憶。以前在學校老師總告訴我:「學英語一定要學好語法,多練聽力,不要光背單詞,我英語那麼好你以為是背單詞背出來的么?」現在我才知道,是的。所有英語水平頂尖的中國人,一定都是背過英語詞典的,或大或小,或厚或薄,總之一定要背上幾本。

因為之前工作的原因也接觸過一些英語老師,我發現一些因為背完英語詞典之後英語水平有了翻天覆地變化的老師,往往都在課上告訴學生:「背單詞沒用。要背課文,學語法,你背那麼多單詞你說的出來嗎?」我也不知道這些老師為什麼會這麼說,是因為怕學生背完詞典之後英語水平超過他?還是不想讓學生承受自己當年的痛苦?也許還有別的原因吧。

別人怎麼說怎麼做無所謂,我想告訴你的是,那些單詞教會我的:

每一個英語考過三四十分的人都應該理解這個分數段的學生對英語單詞的深惡痛絕。我作為一個英語成績在三四十分徘徊的學生,第一年高考的時候超常發揮,英語考了70分。查完成績特別激動,當時覺得又可以去老師面前裝逼了。其實裝逼併不是件壞事,每個人都是需要裝逼的。比如別人都算不出來的數學題你一下子就算出來了。哇塞,超裝逼。比如別人都不認識的英語單詞你認識,而且它作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意思你都知道。哇塞,又裝了個逼。在裝逼的時候甚至可以體驗到人生贏家的感覺,好像全世界的焦點都是你,可望不可及。其實,裝不裝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旦裝了逼就要努力的讓自己變成你裝的樣子。你跟同學說自己不學習照樣考年級第一,那下次你就一定要當年級第一,即使你回了家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挑燈夜戰、拚命苦學。你告訴你朋友你根本不稀罕什麼賓士、寶馬,那你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要開著自己買的法拉利停在他家樓底下接他出去兜風,即使你為了買這輛法拉利沒日沒夜的努力。所以在別人說我裝逼的時候我通常會告訴他:「我不是裝逼,我就是逼。」生活里就是這樣,你比有些人過得好,他們說你裝逼,你不如他們過得好,他們說你low逼,所以你永遠無法讓每個人都滿意,裝自己的逼,讓別人說去吧。把「裝逼」變成讓自己變得更牛逼的動力就好了。一定要更努力、更勤奮,否則一旦裝的逼沒做到,就變成了傻逼。裝逼有風險,裝逼要謹慎。

雖然英語超常發揮考了70分,但是高考的總成績很低,只能考上一所專科,所以我並沒有去老師面前裝逼,而是選擇了復讀。

從決定復讀的第一天起,我就明白,對於滿分150分的英語,我離滿分還差80分,這比其他科目的提升空間都要大得多。於是我決定把這一年的重心全放到英語上,從英語單詞開始著手,直接在網上買了一本《高考英語單詞速記手冊》。

拿到這本詞典的時候,發現開頭部分的單詞自己都非常熟悉,比如「abandon」一看就知道是拋棄、放棄的意思,「abolish」用腳想都知道是廢除、取消的意思。看完A開頭的單詞就覺得:「媽的,這麼簡單的英語單詞還用背?老子英語怎麼可能不考滿分?」可是,大部分人背辭彙書,通常只會背完A,很少有人能背完B開頭的單詞,背完C開頭的單詞你就已經超越大多數人了。其實背這種順序的單詞書真的挺難得,就跟少女的罩杯一樣,越往上升越難。所以如果你能堅持背完Z開頭的單詞,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你拿到單詞書倒著開始背,先背的Z開頭的單詞。另一種情況是你順著背,終於背完了一本詞典,這時候你離成功也不遠了。

我給自己定的計劃是:從頭開始背,每天背一百個單詞,把這100個單詞抄在兩張A4紙上,每天帶在身邊,一有空就拿出來看。晚上的時候把一天背完的單詞貼在宿舍的牆上,方便以後回顧。過了幾天宿管大爺告訴我:「你再往牆上亂貼東西我就弄死你!」嚇得我再也沒敢往牆上貼過,都壓在了自己床底下。

?

因為每天要抄單詞,白天上課又沒那麼多時間,我就選擇了在晚飯的時候做這件事情。別人每次出去吃晚飯的時候我就坐在教室里抄英語單詞,有時候同學會把晚飯帶到教室來吃,我聞到之後饞得實在不行,就用衛生紙把自己的鼻子堵住,一邊用嘴呼吸一邊抄單詞。後來突然有一天,同桌去吃晚飯的時候,我習慣性的拿出詞典來準備往A4紙上抄單詞,打開詞典以後發現自己看到每一個單詞都十分的噁心,反胃。我覺得這可能是我長期不吃晚飯的原因,把胃餓壞了,於是我第一次準備去吃晚飯,邊往食堂走邊拿出身上帶的兩張單詞開始看,沒想到,走到一半我就吐了。我記得那是我第一次學習學到吐,之前聽人說:「學習能學到吐,」我不信。那次之後,我信了。就這樣,我還是一直沒吃過晚飯。第一次月考,我的英語考了90分,長這麼大第一次英語成績及格。當時我已經背完了P開頭的所有英語單詞。發下試捲來那一刻,我趴在桌子上就開始哭。我特別不服,我不服為什麼我一天花10個小時來學英語,成績才剛剛及格,我不服我每天晚上背單詞背到凌晨兩點半,早上五點半爬起來接著背為什麼還是有好多單詞不認識,我不服為什麼我明明拼盡了全力學英語,成績卻只提高了20分。但我知道英語成績就像上樓梯一樣,登上了一個台階,就很難再掉下來,所以我並沒有放棄努力,還是堅持每天瘋狂地背單詞。接下來的幾次日常測試,我的成績一直在90分左右,每次能提高几分,但沒有超過100分。

2013年10月15日,我背完了第一本英語詞典。接著我又買了各種版本的辭彙書和英語詞典,開始背第二本、第三本……

第一學期期末考試的時候,我的英語成績考到了110分。後來我覺得像背英語單詞一樣反覆地抄記東西會很快,我就把高中文綜(歷史、地理、政治)的十本課本從頭到尾抄了一遍,把自己的文綜成績從160分提高到220分。

當你把所有的高考辭彙背到滾瓜爛熟的時候,就是你隨便翻開一頁擋住一個單詞,我能說出它所有的意思的時候,就到了英語學習的瓶頸期。我決定開始學語法。寒假一共放15天假,我媽找了一個英語老師一對一的給我補習高中語法。那個老師的課時費是一個小時400塊錢,當時來說,我跟著老師學一天的語法,我媽一個月的工資基本就沒了。我跟媽媽說:「要不算了吧,我自己學,別花那麼多錢了。」媽媽說:」沒事,錢不用你擔心。」當時聽到這句話,除了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學好英語,沒有別的更好的方式報答她了。

老師告訴我因為時間比較緊,就每天給我安排8個小時的課,上午四個小時,下午四個小時。因為從我家去上課的地方來回要四個小時,媽媽就托老師從他家附近給我找了一個小旅館。旅館30塊錢住一天,除了一個暗的發昏的燈泡,一張床,一台全是雪花而且只有一個頻道的電視,一雙破舊的拖鞋和一張幾乎快散架的桌子,沒別的了。一到晚上會有各種小姐來敲門,還時不時能聽到隔壁傳來的叫床聲。白天在裡面上課,晚上瘋狂的刷題,把《五年高考·三年模擬》裡面的題從頭到尾做了兩遍。

一直學到大年三十下午三點半,爸爸開車來接我回奶奶家過年。大年初一上午拜完年,下午就被送回來接著上課。一直上到初七下午。初八我就開學了。

開學之後緊接著就是摸底考試。其實說是摸底考試,就是老師把題出的特別難,給你一次沉重的打擊,告訴你:「別特么再想著玩了,看看你考的這點分吧!」所以摸底考試一般都不會讓我們考太高。自己的底自己心裡清楚得很,需要他們摸?哼,流氓!

挺幸運的是,摸底考試成績出來之後,我的英語考得不錯,終於上了120分。英語老師心花怒放的在全班面前表揚我說:「你們看看吳同學,一看寒假裡就按我說的做了,把課文都背過了,語法也好好鞏固了一遍,你看,一下子這個成績就上來了。跟你們說了背單詞是沒用的,按我告訴你們的來,准沒錯!是不是啊,吳同學?多虧了老師的方法昂,你可得好好謝謝老師。來,把試卷拿下去,121分,不錯!」

我被她這一番話說得無言以對,拿到試卷之後就開始繼續背單詞了。

後來的許多次考試,我的英語成績穩定在110分到120分之間,最高考過129.5分,始終沒有上過130分。高考的時候最後一門考英語,因為之前考文綜的時候出現了失誤,心情比較沮喪。進考場的時候我們帶隊老師告訴我:「加油!考英語一定能考出你的最高分!」我笑笑沒說話,一邊往考場走一邊想:「就算超常發揮我還不一定能保持120分呢,現在文綜都考砸了,還有心情超常發揮?算了,就這樣吧,總而言之盡自己努力就好了,別白白復讀一年。」

最後我的英語考了140分,成為了我們學校那一年的高考文科狀元,還很榮幸的作為學生代表在畢業典禮上發言。

那年的暑假,我創辦了自己的英語培訓學校,從之前背過的無數本單詞書里,總結了一套單詞速記的方法,專門教初、高中的英語單詞速記。一開始在我家的車庫裡教學,後來學生慢慢地多了起來,我就租了一間教室。每個寒暑假我都會回家教英語,然後掙夠自己上學的學費,當然還能剩餘很多,除了給父母買些東西,剩下的錢就買些自己平時不捨得買的。終於體驗到了土豪的感覺。什麼是土豪的感覺?就是有wifi不用,關了。用流量看視頻。

?

大二的時候,我想嘗試去交四、六級單詞。自己寫好了廣告,印了1000張,站在天橋上和朋友發了一下午。最後只收到了一條簡訊,內容是:「看到你發的招生的廣告了,很不錯啊!我支持你哈,加油!」

之後我進入了一家培訓機構開始當英語老師,但是大二下半學期開始每天要寫書,沒空去教課,就把工作辭了。

後來我自己做了一個節目,叫《祺妙英語》,類似於小型的網路公開課,教大學生背四、六級的英語單詞。錄完之後放到幾個校內公眾平台上播放,播了幾期之後他們說因為點擊量不夠,不播了。為了這事我還跟他們吵了一架,覺得這麼好的節目,又不要錢,又沒有傳播負能量,幫大學生解決單詞困難,為什麼不能播。他們給我的回應是:「你的節目點擊率連我們「戀愛交友「這個版塊的三分之一都不到,所以我們要把時間多投入到整理交(yue)友(pao)信息這個繁雜的任務中。」其實,我現在都有一個心愿,就是把我提前準備好的七十五期節目都錄完。

有機會,我把單詞都講給你們聽,可是已經沒有機會了。

?

後來我在2015年開始了「祺妙物語」全國百校巡講,主題是「我的英語學習和勵志人生」,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跟大家分享我和英語的故事,希望能對每個人產生那麼一點點的影響。如果能讓更多的人因為我的演講而改變一些對英語的看法,能讓他們自己的生活變得好那麼一點,那我所有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

?

到今天為止的這些經歷,我曾經把它寫成過一篇演講稿,叫《我與單詞的故事》。用這篇演講稿,我拿了無數個演講比賽的冠軍。慢慢地我知道冠軍可能不是頒給我的,而是頒給這篇演講稿所傳遞出的這種精神。很多人說我不要臉,一篇演講稿用到爛。但其實,用別的演講稿,我照樣還是冠軍。我這個人最大的特點就是運氣好,所以很幸運的,只要我參加的演講比賽,從來沒得過第二。哈哈,又開始裝逼了。其實裝逼併不是件壞事,每個人都是需要裝逼的。比如別人都算不出來的數學題你一下子就算出來了。哇塞,超裝逼。比如別人都不認識的英語單詞你認識,而且它作名詞、動詞、形容詞的意思你都知道。哇塞,又裝了個逼。比如你說自己參加演講比賽從來沒得過第二。在裝逼的時候甚至可以體驗到人生贏家的感覺,好像全世界的焦點都是你,可望不可及。其實,裝不裝逼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一旦裝了逼就要努力的讓自己變成你裝的樣子。你跟同學說自己不學習照樣考年級第一,那下次你就一定要當年級第一,即使你回了家在別人看不到的時候挑燈夜戰、拚命苦學。你告訴你朋友你根本不稀罕什麼賓士、寶馬,那你在不久的將來一定要開著自己買的法拉利停在他家樓底下接他出去兜風,即使你為了買這輛法拉利沒日沒夜的努力。所以在別人說我裝逼的時候我通常會告訴他:「我不是裝逼,我就是逼。」生活里就是這樣,你比有些人過得好,他們說你裝逼,你不如他們過得好,他們說你low逼,所以你永遠無法讓每個人都滿意,裝自己的逼,讓別人說去吧。把「裝逼」變成讓自己變得更牛逼的動力就好了。一定要更努力、更勤奮,否則一旦裝的逼沒做到,就變成了傻逼。裝逼有風險,裝逼要謹慎。

其實我這麼努力學英語,背單詞,並不是只為了高考,為了四、六級,為了托福、雅思、GRE。我希望有一天,當我站在世界的任何一個角落,我都能自由的表達我的觀點,說出我的想法。我希望我能看到更大更遠的世界,欣賞更多更美的風景。如人以手,指月示人。彼人因指,當應看月。英語只是工具,它讓我們能更加全面地了解更多的文化,了解這個世界。

畢業的時候我跟英語老師說:「也許他們考完四六級之後,這輩子都不會再接觸英語了,但我會一直堅持把英語學下去。我現在在學英美文學,他們問我這些有什麼用?但我始終記得您告訴我的:"無用之用,才是大用。"誰也想不到,一個當初上著英語課罵英語老師的人會變成一個英語老師去罵別人,這也許就是英語的魅力所在吧。」

原文選自我的微信公眾號「祺妙物語」


我的自學成功經驗, 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矯正發音。

我當年高考考7分,後來到軍校做一個cadet,也就是student。你看我念這個詞,/?stu?dnt/,我不會念成「ju」,因為「j」這個音在美式是去掉的。「den」的音是用鼻音發出來。我當時聽大唱片,一天只聽兩個母音。我不急,我把自己當成一個嬰兒,呀呀學語,跟著重複。學了兩個禮拜,母音和輔音全學完了,然後再重新再來,三個月之後,我把初中、高中六年都學不好的音標全弄清楚了。我會念beautiful,而不會像以前那樣念成beautihe,發he的音。Million,一百萬,英式是/?m?lj?n/,但是美式是/?m?lj?n/, 「l」和「j」是不連在一起發音的。billion和value也是一樣。這就是所謂的美式發音。學完之後,我就開始用字典,沒有聲音源,但是我知道正確的發音。

然後第二個階段是對話。用簡單的繪畫扮演兩個人在說話。

——Hello Peter,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I』m doing nothing.

——Well, let me tell you what. Let』s go fishing. How about that?

——Sounds very good, but I have no money.

——Don』t worry. I have some. Let』s go.

就是自己跟自己這樣講,自己跟自己扮演兩個角色,然後從早到晚不斷地進行繪畫。時間長了之後就能自己不斷變通了,你想要什麼詞就能用什麼詞。

——Will, what are you doing there?

——I』m doing nothing. Actually, I am listening to music.

——Um, that』s a good way to relax.

——You are right. I have a lot of work to do. Every day I live a busy life.

就是這樣不斷地練習,你的英語就活了,也更流利了

然後我進入了第三個階段,才使我後來公費去美國留學。那就是大量地看英文報紙。

每天看一小段新聞,然後查字典,特別注意裡面地單詞和例句的用法。把文章念完以後我會用英文把文章的內容闡釋出來。之前對話叫dialogue,兩個人對話,現在這個叫monologue,單人獨白。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可以從早到晚都講英文。校長訓話的時候,我用口語即時翻譯成英文。我那時不知道我做了一個可怕的功夫,那個在台灣叫同步翻譯,在大陸叫同聲傳譯,那個時候我才大學四年級。

總結一句話, "天下無難事, 只怕有心人", 學習的過程肯定是喜樂參半, 你問我有沒有更快的方法...

可以先看過我寫的文章30天可以速成英語聽力與口語? - 知乎專欄 就會明白了。


15年七月畢業,八月份便從實習的教育機構辭職了,跟當時已是校長的學姐說的辭職理由是跟同學一起創業。11月份,創業失敗。回家待了四天,便南下廣州。當時,很迷茫,因為大學裡學的是統計學,學位是理學學位,作為一個非211與985學校的本科學生,這個專業,這個學位,尷尬之境,估計只有局中人才能了解。大學裡,有想法的同學,幾乎都去了985,211讀研(考研率還把學校記錄破了,試想這個專業的本科生多尷尬),還有一部分去了家鄉的銀行或者回鄉考了公務員,剩下的一小部分就是我這樣的,流落社會的,哈哈。 當時我也沒有萬念俱灰,作為一個普通的理科生,雖然大學多課程都是飄過,也浪費了很多時間,可是自小培養了愛閱讀的習慣,整個大學期間加上中學階段,也有大概兩百多本書的閱讀量,文筆也還可以。所以,當時我就想,什麼工作可以靠琢磨琢磨文字生存下來啊?……………沒錯,你猜對了,就選擇了文案。

才開始聽說文案這個職業,我都不知道是幹嘛的,我勒個去去。在這之前,我甚至不知道,每天對我們狂轟濫炸的廣告文案居然需要專人來寫,專人來策劃。尷尬了,這特么還是個職業,怎麼辦?既然決定試試,我就找來了市場上關於文案 的書來看,什麼《一個廣告人的自白》《文案創作完全手冊》,《賴聲川的創意學》等等經典著作以及現在互聯網上出現的私印書。買回來後,現學現賣,瘋狂投簡歷,然後面試,根據他們的要求,現做作品給他們。大概二十天後,成功找到一家電商公司的文案職位。工作內容就是電商詳情頁文案,產品文案等等。那時候閑的要死,工資夠養活自己,在廣州城中村生活還挺滋潤,唯一不好的就是太閑。每天閑的時候,我就利用上班時間繼續讀營銷學的書籍,比如《怪誕行為學》,《消費者行為學》,《營銷管理》等等,有時也自己根據產品寫寫軟文練手。回家了就學學英語,看看以前的專業書籍,讀讀閑書。

幹了大概半年,因為身體原因,離開廣州。回家休息了大概兩個月,再次離家,來到長三角的老窩兒,面試文案策劃與運營,看了好多公司,對工資與工作環境都不滿意。接近兩周,沒去上班。 一天,在杭州看同學,接到一個面試電話。電話那頭報了一個公司名字,問我投過他們公司記得嗎?我立刻就記起來了,一家有做海外業務的公司。問我英文怎麼樣?我說還不錯的,過了英語六級。他說那你帶著自己的簡歷與證書來面試吧。 我就騎著自行車,屁顛屁顛跑去了。面試下來,因為我的工作經驗加作品全是中文的,也就是現在的老大要我寫一份英文的,我果斷說,我回去翻譯一篇我寫的給你。回到家,用了一個下午,我把以前寫的一篇產品軟文翻譯成英文,轉給了老大。經過一番周折,來到了現在的公司上班,又一次從文案策劃成功轉成了海外品牌推廣運營(終於可以用上點兒老本行統計學了)。待遇漲了大概35%(未來還有不錯的上漲空間),消費水平嘛,同等質量下,也下降了30%。在這個名義上新一線,實際三線的江南小城,我覺得夠溫飽了,繼續努力。由此,成功地從一個不適合自己的不靠譜的專業完成到做自己喜歡的工作的轉換。

下面就分享一下接地氣的做法:

1.學習任何一件東西,概念先行,把概念理解透徹是第一步。這一點得感謝大學的概率論與統計學老師,同時也是班主任,這是他一直強調的(如果高中就知道這個方法,也許高中對學習領悟就更深了)。舉個例子,學數學時,我們常常會進行的是題海戰術,韓寒說,做完所有的數學題,就會考試了,其實不然。我記得有一類解題方法叫 追本溯源,這類題目往往考試時是我們這種中等或者稍微偏上的同學最容易跪的,根本原因就是我們往往記住了題型,卻忘記了最基本的定義與概念;再比如,學習PS,我們往往上手就練,練一段時間之後才對什麼圖層,蒙版,通道這些概念有輪廓,但實際上,如果你在學之前,把這些概念弄懂,學起來就更快。

2.讀書,讀專業的書,一定要系統地把一本專業的書讀下去。別聽什麼碎片化知識有多好,多那麼適合當代的人來學習。對於初學者或者老人,利用碎片化知識可以啟發啟發思路,但是要真正做到貫通,還是去讀書。李叫獸的公眾號,圈內人共知,他也的確很有才,但是如果你通讀過幾本專業的營銷書籍,你就會明白為什麼有人說他的文章是書摘了,所以深刻明白戰略的他,已經轉型去研究如何讓人工智慧幫忙做營銷去了。碎片化知識是點對點的,需要警惕這一思維遺漏。

3.練習+模仿。在做任何一件事之前,一般來說都是有經驗可以參考的,最簡單的就是看行業老大怎麼做,本行業沒有就看近似行業的,學他的時候多思考一個問題:我該再怎麼結合自己的知識(你學到的理論)多優化一下,向前走一步。這就是在創新,堅持下來,進步會非常明顯。

4.善用搜索。遇到疑惑的問題,別讓它囫圇吞棗的過了,也別急著去問其他人。利用搜索填補自己理論大廈的磚瓦。具體方法參見:Google Search shortcut:你與學霸只差一個搜索關鍵詞 - 知乎專欄

5.打造自己讓別人無法超越的底蘊。大家都在罵咪蒙,我也很氣憤她洗稿,但是你不知道的是據說她早已養成了只要是她看到覺得有用的句子,她就摘抄背下來,更不用說他這個中文系研究生的閱讀量了,這些日積月累的東西才是別人永遠無法複製的。同樣的,我之所以能夠轉型,與自己的幸運有關,我想與自己一直以來喜歡閱讀的習慣也是有關的。但並不是打造自己無法超越的底蘊只有讀書,可以有很多,最根本的就是培養一個低刺激性的習慣。比如來知乎分享也是一件低刺激性但是很有滿足感的事。

6.沒事兒學點兒外語吧。其實這個是上一個的延伸,學英語是低刺激性的事。畢竟現在我的文案基本都是要英文寫的。策劃運營的也都是國外社交媒體與網站。  個人覺得如果你實在想玩遊戲了,可以玩玩英語流利說,也是闖關的,可以升級打怪。寫作的話好好找一本入門的英語書或者Economist 每天即使記一句,一年也是365句啦。

(熱愛攝影與修圖的我)

總結:學習的方法是首先把握概念,盡量把知識系統化,刻意練習時遵循方法論,應用時模仿加上注意刻意練習的知識能否用上,遇到問題善用搜索,業餘時間打造不可複製的底蘊。

低刺激性的事參見: (生活中有哪些壞習慣一旦改正就能帶來立竿見影的好處? - edmond 的回答 - 知乎 )

(百草園書屋的一棵菜)


初中畢業買了人生中第一台台式機,認識了PhotoShop軟體,很喜歡。

網上有個FIF小組做的視頻教程,就這樣一集一集看下來,做筆記,暫停視頻,在PS中實踐;達不到教程的效果就再看一遍、再來一遍。。。

學習了一個暑假,然後去婚紗攝影照相館陸續打工了兩個假期。

然後PhotoShop 水平很是可以,各種快捷鍵也是熟悉的一塌糊塗。

理工科學生,非設計專業,興趣使然,受益至今。

有時候很是懷念當初出於興趣毫無功利地堅持自學的時光。


大概是05、06年那會兒(具體時間記不太清了)喜歡上了魔術,瘋狂看教學,每天練十多個小時(當時我是國內為數不多的會做raise rise的),玩了大概一年吧,又喜歡上了flourish。

那會兒flourish特別小眾,沒有什麼好的教學,也沒有什麼成型的理論體系,除了幾個pro,大家都是在瞎瘠薄玩。

就是這樣,每天練十多個小時,一直練到08、09年,在國內全民練Pandora的大環境下,開始玩起了原創。

後來在當時全世界最大的cardistry論壇decknique上發表了幾個作品,拿到了當時國人花式作品的最高評分,4.9/5,4.8/5。

當時很少有國人的作品出現在decknique上,而且評分大多為3.5/5分以下,4.5/5分以上的高分作品常年被東南亞,歐洲,北美霸佔。

其中一個被論壇的超版評價為在當時看過的最棒的最有原創性的花式動作,另外一個被評價為最有魔術性的花式/最有花式性的魔術。

傲嬌的說一句,自學兩年多後,從某種意義上講,我代表了當時國內花式紙牌的最高水平。

ps,

09年來到成都以後,把桶哥從當時只會瞎瘠薄玩的彩筆調教成了一個現在的一霸(大多是在理論上的調教)。


我的人生和故事就是一個勵志的傳奇。

1.高中自學了大學專八的英語,還有抄寫了很多原著,隨身帶著英語紙條學習,即使現在也不忘抄寫隨身攜帶,經過這樣的訓練我高一就考了寧波市前幾名,後來發生一系列事情,高考只考了二本,但是我絕不會認輸,英語不是我的專業,但是經過自我訓練,自我學習之後,我教過最高的學歷是博士研究生的口語,還有我雖然沒有考過雅思,但是教的學生無不過了雅思口語的,還有一個傳奇,就是14天初一英語從倒數第幾名到班級前幾名。

我還每天堅持長跑,教練說的肚子很難減,我減下來了。

我雖然沒有背出字典,但是我一直在背,每天20頁,而且背上癮了,而且我教書有一個特點,我從不迎合學生的趣味的,他們認可我,想跟我學習的就必須按照我的教學模式,我不想因材施教,這樣太累了。

每天堅持4點鐘起床學習,堅持了4年了。

每天看書,看了2703本書了,自己和網友創立關於英語學習和人生勵志的網站。

花了10幾萬錢買書,把書房都搞得水泄不通。

雖然白天干模具,但是工作的時候,,沒人的時候,我就自己跟自己講英語,也許你會認為我瘋了,但是我覺得為了英語一直都是那麼值得,那麼值得付出的,那麼讓人心曠神怡的,那麼讓人語不驚人死不休的。

我最近在秘密集訓,以後有情況繼續跟新。我是誰,一個不被賞識,但卻不忘初心,哪怕失去所有,也不懼從頭再來的勵志青年。

對於你們想用英語賺錢的,可以私信我哦,然後加我扣扣哦,我有方法免費贈送的。


自學西班牙語,一個星期發出了大舌音R,兩個星期可以在單詞中把大舌音發對。

不知道算不算成功自學。

謝邀!


大學國際貿易專業,自學法律,拿到自考法學學位,參加司法資格考試,執業律師兩年。

畢業5年後自學軟體開發,考過《軟體設計師》,入坑程序猿已經快十年。獨立開發求助列表·一起幫並正在直播:在鬥魚直播寫代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 知乎

其實,自學是一種能力,要練的;練得多了,也就慢慢變成了一種習慣。

我常常在想:多年前我在操場上一圈一圈的徘徊,那個月光如水的夜晚,我的選擇我的決定,就已經註定了我的今天。

懶得複製粘貼了,給個鏈接:你是如何轉行的?轉行容易嗎? - 知乎

++++++++++++++++++

註冊·一起幫(包含 邀請人:葉飛,邀請碼:1786)

我自己個人開發的一個網站,開發過程全程直播並有錄像(自由飛:在鬥魚直播寫代碼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設立的初衷就是為了降低自學編程(也包括各種電腦軟體使用等)的難度,尤其是一些對新人來說「莫名其妙的」問題(比如配置不對、連不上資料庫之類的),問題本身沒多少技術含量,但確實新人自學過程中的攔路虎,自己瞎折騰不知道要花多少時間,但如果有人遠程桌面幫忙看看,很快就可以解決。

有興趣的同學註冊看看吧?

註冊·一起幫(包含 邀請人:葉飛,邀請碼:1786)

++++++++++++++++++


說實話每學期的考試都是靠自學啊,自學成功了的考試都過了啊,沒成功的再自學一年啊。


謝@ffll邀。

自學最成功的經驗是做飯:)

剛去香港時,作為一個北方人,實在適應不了那邊是東西就放糖的味道,太淡沒有辣椒還有點甜......(不過後面習慣了發現了很多好吃的東西,最後再放)

於是自己學做飯。剛開始只知道要用蔥椒蒜熗鍋,把東西放裡面,加調料,於是就出現了下圖。

哈哈哈,豆豉炒西蘭花,我怕不熟,就一直炒啊炒,最後變成了這個樣子。旁邊的豆粥,豆子沒熟,不知道要提前泡......

第二次做飯變成了這個樣子,還是很黑...又炒過了

第三次,終於稍微能看一點了

第四次

第五次,敢做肉了,三文魚

第六次,做了一個燜飯,還有湯,開始越做越好啦

又好了一點,開始可以看了

早餐也有一點美感了,哈哈。

之後也會嘗試一些好玩的東西,比如蔬菜雞肉燴面,但是明顯面有點少:)

然後就越來越好啦,也會嘗試一些西餐

清炒小白菜

雞蛋牛油果配乳酪麵包

當然,也有偶爾失手的時候,哈哈,不過還是蠻好吃的。

醋熘白菜

牛油果三明治

乳酪焗土豆番薯

辣子雞

香腸義大利通心粉

每次做飯,其實感覺就像小時候玩橡皮泥一樣,不是為了吃,是為了玩,哈哈。

作為一個吃貨,我覺得自己還是蠻有做飯的天賦的:)

最後放點香港的美食

料很足有沒有

我們學校食堂

香港的燒味超級好吃(流口水了)

街邊小吃,百果班戟,量都很足。香港街邊就有很多小吃店,很多都非常好吃。所以...後來我就不做飯了:)


靠自學平面設計進入這個行業,並找到相應的工作。不但免去了被培訓機構狠狠宰的機會,還順帶結實了更多想要一起自學平面設計的朋友。不過自學的關鍵還是在於興趣熱忱+優質的學習資源,這才是成功自學之道。

不過這也算不上啥成功,畢竟: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只是找對了一個學習的方法,能夠更快的入門,不過無論在這個行業待多久,除了專業的設計技能,需要學習的行業知識還多得很呢。


畫畫算嗎……

(多圖預警!)

我小學的時候,想學畫畫,結果報興趣班,給我爸一把揪到了作文班。。。。。

其實我姐姐是藝術生,但是她懶的很,不願意教,她說你就自己畫,畫多了就會了

恩……大一的第一個寒假,覺得無聊,開始鋼筆速寫的臨摹

這是我的第一張作品,其實行家應該根據我的線條看的出來,我屬於新手,但是我覺得鋼筆速寫很方便(因為我也很懶,經常不打草稿就下筆)

也很簡潔大氣

那個假期我畫了很多

哈哈哈哈,最後一張的雲像火雞,我想我畫的時候是餓了。

有的是臨摹,有的是還加上自己的修改。雖然都有畫不好的地方,但是我覺得我開始慢慢體會它的奧秘了吧。

其實到現在我也不能很肯定的說,我畫畫有多厲害,但是我想,我畫畫的時候很投入,畫完之後看著畫內心是滿足的,這應該就是會了吧(hhhh)

其實現在畫的也不是特別多,附上最近畫的一張,在酒店會議室看到過,回來憑著印象畫,還是蠻喜歡的一張。

其實很多事情都能自學啦。

看你願不願意付出時間,精力罷了。

共勉。


自學化妝。


我是從UI設計到前端到運營一路自學過來的學渣

photoshop

FIF小組,祁連山PS教程,李濤《高手之路》,整個大學的的PS書籍,和能找到我身邊所有的PS教程書。Photoshop照相館CD光碟,趙鵬《大師之路》然後知道了藍色理想,去站酷68聯盟學習。然後報名了 星獅創想,然後報名了原騰訊的UI設計。最後發現自己的繪畫能力是瓶頸

前端

去北京假期學習,厘米動力,W3Cfuns,張孝祥,傳智博客,秒味課堂,禪意花園,《DOM編程藝術》W3Cshool,慕課網。 最後發現高級的學不進去

PHP

兄弟連,祁連山,PHP100, 太高級了,然後放棄。

運營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運營之光》,《進化式運營》,《從零開始做運營》,《運營筆記》,踏浪100,插座學院。

其他

君之烘焙 優米網

不抽煙,不喝酒,不玩遊戲,只有學習是我投入支出比較大的。加粗的是比較推薦的教程!

目前在教育行業的運營崗位。大家有喜歡運營和教育行業的可以關注 桔哥說 ,畢竟學了這麼多年也該輸出點東西了。


作為一個初中畢業的老頭,為了了解建模思想,拿起了高等數學,從頭學到尾,感嘆牛頓先賢的偉大,高等數學的建模思想可以作用於任何領域,有助於統帥全局,有助於修行


瀉藥,我還真是個自學小天才。

eeex當初考大學參加的單招,我去自學往年的考題,然後給他講,給他整理各種資料。考上了。即使過去了三四年了,我還是很了解單招體系。

eex讀大學的時候老師要求交一個銷售管理體系的ppt,我給做的,用宜家做的例子。然後他這個ppt獲獎了。我從此成為了ppt小達人。

ex特別喜歡唱歌,還喜歡錄歌。然後我去自學了AU,一個音頻剪輯軟體。剪他唱歌的音頻,然後還加伴奏特效什麼的。這個本領有沒有用?有。後來我參加實習,年會節目所有的音頻都是我剪的。得了獎金,老闆還誇了我。

現任貌似沒有什麼我能幫得上的忙,因為比我強太多。

如果我通過自學幫了他什麼忙,我會第一時間來更新的。


自學日語過二級算嗎

15年高考完的那晚開始學,到16年12月參加了二級考試。

買教材《新日語基礎教程》,跟著優酷里張向榮老師的視頻學,然後背二級語法。完全靠興趣自學下去的,果然興趣是自學最好的老師


到現在為止學日語4年,11個月的時候,n1滿分,2年左右過考過上海日語中口。第三年出國留學,3年半的時候,回國過了catti3筆。現在在日本讀研,工科


從高中到大學曾經是熱愛動漫的中二少女,還加入了動漫社團(然而並沒有什麼活動,連男票也沒搞到)。看過了足夠多的動畫片,為了學會主題曲,從用羅馬拼音注釋,到卯足勁開始看新編日語,越學越來勁。而且學會唱歌,會簡單句子,特別有成就感。差不多一年時間,考過了日本語能力三級。完全自學,跟著教材,做點習題,看看動漫,無憂無慮的大學。

還幻想著是不是能留學日本,看看真真的動漫過度。

然而,

過去十年了,也不再愛動漫了,五十音也讀不全了,我也還沒到過日本。

但是,那些在圖書館的夏天,多麼美好,據說日語還是世界上最美的語言之一。


我想大多數上課不聽講考試不掛科的本科生,以及非保送的、能夠3、4年內灌了paper、拿到雙證的一部分碩士和大部分博士,都算是自學成才的典範吧。


推薦閱讀:

怎麼讓大腦瞬間清醒?
你認為考上985,211最需要的是什麼能力?
如何讓自己靜心學習?
失去了學習英語的信心,怎麼辦?
寒假只剩三天可以做些什麼?

TAG:學習 | 如何學習X | 自學 | 學習方法 | 高效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