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我們民族的馬路兩邊基本是楊樹,發達國家路兩旁全是松樹、椴樹」的言論?

劉震雲北大演講:"我開車路過我們民族的馬路,我們民族的馬路兩邊基本上大家會看到都是楊樹。為什麼?因為楊樹長得快。但是你要到其他的國家,像歐洲、北美其他的發達國家,路兩旁全是松樹、椴樹、楠樹、橡樹、白蠟,樹的質量的對比能夠代表一個民族的心態"


我的天,這單憑行道樹的種類,也能扯到一個民族的心態問題,我真是服了他的周。

我不知道他去過多少地方,從而得出中國的馬路旁種植的大多都是楊樹這種以偏概全的結論。反正我知道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特色行道樹種,比如北京的國槐、上海的梧桐、海南的椰樹、南京的雪松、成都的銀杏、福州的榕樹、長沙的香樟、武漢的水杉、合肥的廣玉蘭以及桂林的桂花樹。

在我們這,楊樹一般多見於高速國道旁的隔離帶,連接鄉鎮的道路兩旁,以及其他較乾旱地區的道路。

種植楊樹的主要原因是:

①成活率高;

②生長迅速,有利於保持水土,鞏固路基;

③樹形挺拔,美觀,且能有效阻擋風沙。

④因為楊樹一般長得比較高大,所以還能起到隔音,遮陽,凈化空氣的作用。

在北大演講的那個人是看到了楊樹長得快的特點,從而用它來批判現代中國人的急於求成。

但我想起了主席說的「一萬年太久,只爭朝夕」,也想起了改革開放初期的標語「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我們是發展中國家,我們是追趕者,不可能活的像西方人那樣悠哉游哉。我們把握每一分鐘,奮鬥每一秒鐘,就是為了讓後輩更早的過上好日子。

而且他怎麼看不到楊樹所表現出來的堅韌頑強的精神啊,以前左宗棠「新栽楊柳三千里,引得春風度玉關」,現在三北防護林遍植楊樹。你叫他去栽個橡樹,楠樹看看。擋著狂風暴沙的有多少都是楊樹啊。

說實話,我平生最惡這種人,說話夾私貨,而且有著一種莫名其妙的優越感,搞得「他人皆醉,我獨醒」一樣。

凡事要實事求是,辯證著看才好。


哈哈哈哈哈哈哈作為一個園林專業的同學 看到這段話內心毫無波瀾甚至有點想笑

現在越來越多的演講者不負責的舉例子 這位演講者這樣的總結可能只是為了黑而黑吧 為了黑出來後面的話 前面胡扯反正也沒有人會真的去驗證

要說行道樹 楊樹絕對不是全國大部分城市的選擇 相比之下 香樟 懸鈴木 馬褂木 雪松 楓楊 梧桐 廣玉蘭 桂花 銀杏 欒樹 大葉女貞等樹種用的更多 楊樹多用於速生林 常見於高速公路旁 因為生長比較快所以如果想用來短期內達到效果的話是個不錯的選擇

最後還是忍不住說一下 就像有個答主說的 因為一個樹種的問題上升到民族問題 真的是給自己加戲加的不要太多 現在亂七八糟演講者越來越多 為了讓自己顯得很會講 很有深度 看透一切的樣子 拿起什麼都能黑

科科


文化人內心還是純真善良啊。

過去經濟不行,北方城市街道綠化多用楊樹是事實。

現在很多苗木公司跟領導都是那種你懂的關係,恨不得什麼貴種什麼,能種多密種多密,品種搭配出多種花樣。


園林狗看到就笑了,不但笑了,還笑的很大聲。

這種亂扯的演講,不就像初高中閱讀題里那種非要問你為什麼作者強調屋前種了一棵棗樹,屋後也種了一棵棗樹的題么?

是不是我們的磚縫裡長草外國的磚縫裡不長草還可以說明我們這個民族不嚴謹??


這他娘的也能聯想到民族心態 →_→?為什麼種楊樹?最簡單的,剛建國綠化不好,要迅速讓城市綠起來。

因為楊樹長得快啊,發達國家城市綠化都搞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了吧,而且也沒災沒難的,他們當然不需要能快速長成的樹咯。

不過種楊樹的弊端就是會飄絮.....北京已經開始打葯了

這就和內個中國粽子餡在裡頭,西方披薩餡在外頭,然後又一堆聯想balabala的。

那解釋一下美國的派好么?


我就問,楊樹長得快有錯么?有錯么?有錯么?

憑啥就非得種長得慢的?

憑什麼我們的鄉土樹種就low逼?

法桐也長得快飄毛毛就天生比楊樹高貴?

您是內心有多自卑啊?


哈哈哈雖然回答已經很多了,但園林狗還是想說說。首先,我們民族馬路怎麼就基本是楊樹了,楊樹很多品種都吹毛毛(不知道有沒有品種沒有毛毛),感覺多少會影響環境。行道樹很多還是懸鈴木,七葉樹,香樟,銀杏等等,當然個別也有題里說的松樹椴樹,畢竟我家這地方居然有條棕櫚路emmmm

樹不是只看速生的,主要是地理環境,天氣情況,土壤鹽鹼等等一堆,以此去論述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的區別,目瞪口呆。

另,世界五大行道樹種,銀杏、鵝掌楸、椴樹、懸鈴木、七葉樹


南方拿著香樟、女貞、廣玉蘭、法桐、英桐、馬褂木、楓楊、烏桕、重陽木、水杉、小葉榕、大葉榕、高山榕、綠化芒果、火焰木、人面子……砸爛演講者的狗頭。


查園林史,園林生成期商周秦漢部分,基本上都會提到秦始皇的大咸陽規劃和一系列離宮御苑以及馳道綠化建設。基本都一段文獻——《漢書》記載秦始皇經營馳道:「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錐,樹以青松」。(這段文字大概學設計的都不陌生,相同地位的還有老子「鑿戶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及《周禮·考工記》「匠人營國,方九里,旁三門。國中九經九緯,經塗九軌。左祖右社,前朝後市,市朝一夫。」)

陳吾版《園林史》認為中國有史記載最早的行道樹是松樹。

周維權版《中國古典造園史》提到是在春秋戰國就有行道樹設置了,當時的一個大臣把行道樹作為判斷一個國家德的依據。

唐長安市樹槐樹。

北宋東京御道綠化和城市綠化常用樹種。

讀書是多麼重要。


看到大家都是一個品種的我就放心的笑了

種楊樹當然是為了快速增加綠化量啊,等以後有錢了再慢慢換啊,不然在幾十年前中國窮的叮噹響的時候人們怎麼享受大面積綠蔭?

有錢有有錢的玩法沒錢有沒錢的玩法

現在還是常常種楊樹的原因就是,如果一個城市需要快速綠化,速生楊樹和慢生的其他樹種間隔種是非常好的選擇,楊樹很快生長改善環境,等慢生樹長大,楊樹也差不多壽命到頭可以砍掉。


我以為從別人的演講里單單拿出一句話進行分析,是有失偏頗的。僅僅從這句話里就遑論演講者居心,恐怕不太理智。

另,北方普遍植楊柳的確是由於他們是速生樹種,快速綠化效果好。但這是一個很實際很純粹的問題我以為不用引出其它。

還有,南京懸鈴木也是速生樹種…………


這個跟樹的生長環境有關 , 可以問問學植物的同學。

另外有樹綠化就不錯 ,中國很多國道旁邊是沒樹的 。別說省道了。


這車開的不遠,建議劉震雲同學全國自駕游一圈。


行道樹的樹種、群落組成是多種因素導致的,如果像這位教授說的一樣,那就都舔美帝好了,不用酸了吧唧的鬧個演講。


去南京看看……劉震雲???腦子有病?戲精???我猜一定很老了。


在雜誌中看到這篇文章。對最後這段話很不理解。所以上網搜索了!感謝網友們的分享!


這都tm自卑成什麼樣了


座標南寧,城市裡的行道樹種類太多,寫幾個認識的,小葉榕、儀花、木棉、扁桃、香樟、相思,其它不認識不提了,灌木種的都是會開花的,大多數不認識。平常經常往桂西北方向跑,大石山區,不管高速還是二級路,新的人工種的大多數是夾竹桃和黃槐,中間有綠化隔離的多數是榕樹。其它的看起來是好像都是自己長出來的,樂業、凌雲一帶有成片的楓樹和銀杏,季節對的時候很漂亮。天峨有萬畝紅豆杉,空氣很好。


鄉村道路種楊樹的比較多,現在城市裡楊樹基本被國槐、法桐、銀杏、香樟、加拿利海棗等樹種替代了。綠化也需要個過程,國外城市綠化經歷了幾百年上千年的發展,而我們國家朝代更迭時的戰亂也毀了不少園林。中國古典園林稱霸全球的時候,國外在種樹方面也沒有十分高雅。


哈哈哈哈忍不住笑出了聲.

身為一隻園林狗。行道樹這種東西當然每個地方都不一樣,最好是用鄉土樹種,經濟實惠效果又好,加多考慮一下抗污染防塵降噪的作用。(難道無論國內外做景觀不是都秉承這樣的原則?少錢出效果才是最實際!)再說楊樹又不一定適合所有的地方,歐洲用的樹種也不一定適合我們,畢竟我們國土廣闊從熱帶到溫帶跨度之大,這道理就相當於「南橘北枳」。

雖然說我們的傳統文化里都是用植物,比如梅蘭竹菊,來表達文人氣節,但也不能亂用啊,要上升到民族心態之類的討論也不能甩鍋給行道樹!


推薦閱讀:

如何通過建築材料打造出建築的質感?
景觀設計到底是設計什麼的?
對於有意報考風景園林專業的學生有什麼好的建議?
房地產公司、設計公司 、施工單位三者之間的關係是什麼?
如果你的弟弟/妹妹即將步入大學學習風景園林/景觀學,你會叮囑 ta 什麼?

TAG:景觀設計 | 園林設計 | 市政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