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國外孩子很少哭鬧?

題主看到國內很多小孩各種場合哭得悲慘雄壯,但在美國加拿大以及日本,都沒怎麼見過小孩子大哭大鬧,都傻乖傻乖的樣子,這是為什麼呢?


我在加拿大從事兒童行為分析工作。本應是治療先天性精神疾病導致的幼兒行為反常,但是外國家長比較喜歡過度病理化,比如說,孩子不學習,不說自己沒教好,會自我診斷說我家孩子多動症,然後花錢找人治。

所以在實際生活中,我的工作包括了「治療」各種熊孩子。沒有在抱怨哦,一般的熊孩子比真有精神疾病的孩子「好治」多了,收錢一樣的。

這是一個前因,希望增加一點這個回答的可信度。

對於為什麼有的地方孩子比較聽話,其實簡而言之,父母教育程度較高的孩子比較聽話,父母自己帶的孩子比較聽話。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和世界上很多其他問題一樣,就是教育程度低的育兒者讀書少想太多

總體上來說,歐美國家平均教育水平比中國高一點,祖父母不愛管孫子輩的事。這是造成「國外小孩不哭鬧」印象的主要原因。

如果控制住這兩個因素,對比相同教育水平、相同教養環境的中國小孩和外國小孩,中國小孩的表現還好一些。

比如父母都從事專業工作、至少一個有碩士以上學歷、祖父母因各種原因(主要是簽證原因)不能幫忙帶孩子的華人家庭,和同樣來自專業家庭的外國小孩相比,中國小孩還更好學、成熟、懂事。

即使是祖父母帶的華人小孩,如果祖父母學歷比較高,孩子也比較懂事。

由紅脖老農祖父母帶的外國小孩,也像噩夢一樣。因為這種祖父母也練就了一身育兒偽科學,不比中國慣孩子的祖父母差。

由紅脖父母養育的外國小孩,也有熊孩子標誌性的特點。比如不會溝通,簡單粗暴,用吵鬧解決問題。

說句何不食肉糜的話,我認為大部分熊孩子之所以這麼熊,都是因為父母不會溝通(還有很少一部分是因為有情緒需要發泄)。無論孩子多大,是否智力正常,其實都是可以溝通的。別說貓狗了,就是黃金鼠和小烏龜都能和主人溝通,自己生的孩子有什麼不能溝通的?

一個兩歲的小孩,你今天帶他出去,心情好給他買了冰激凌。第二天帶他出去,突然想起來冰激凌不健康,不給他買。他用有限的語言能力求你,裝可愛討好你,你都不理他。

他想起來你們夫妻之間怎麼讓對方辦事的:大聲喊「你不做我就和你離婚」——於是他也大聲喊起來。他又想起來在家裡你們怎麼威脅對方的:摔門、砸東西、一哭二鬧三上吊——於是他也摔東西,趴在地上耍賴。你受不了了,給他買了冰激凌,然後回家打了他一頓。

於是,這個孩子學會了哭鬧,也學會了打人。

兩個多麼有效的溝通方法,比講道理、裝可愛有效多了。(對嬰幼兒來說,「我想要,真的想要」也是講道理,人在自己語言能力的極限中,盡量用對話解決問題,都是講道理)

作為一個更有自制力的成年人,明明可以用更好的溝通手段。比如一開始就制定吃甜食的份額(一天只能吃一種), 和小孩講道理(講點立竿見影的因果關係,「會長蛀牙」有點遠),談條件(爬到山頂把熱量消耗掉,就可以買),許諾未來(今天不吃甜的,明天小朋友來給你們買蛋糕)……

重點是,如果父母不給兒童達到目的的正常管道,兒童就會用非正常管道達到目的。革命啦革命啦,等死,死國可乎。

關於外國養熊孩子的祖父母,說個不可思議的故事,大約在美國五六十年代的時候,很多兒童食品剛被發明出來,因為這些食品比家裡自己做的食物利潤高,廣告商下大力氣給那一代兒童植入了一個觀念:加工食品比天然食品營養好。

如果祖父母成年以後沒有再學習,就會致力於給嬰幼兒喂加工食品。不吃燕麥,吃添加鐵的麥片;不吃全麥,吃「比棕麵包更有營養的白麵包」(某著名麵包公司的廣告語,其實是在白麵包里添加維生素片);甚至不吃母乳,認為奶粉更好,因為母乳不要錢,奶粉貴,貴的怎麼會不好呢(典型資本主義意識)……

這些添加食品,為了讓小孩愛吃,會加入大量的香精和糖。幼兒吃多了糖會精神渙散、手舞足蹈、大喊大叫,然後又沒法換回天然食品(天然食品不好吃)。於是就造成了,很多孩子像上癮一樣無法戒斷某一種加工食品,吃了就有多動症,不吃就沒事,但是停不下來。

有的孩子把桶裝蘋果汁(添加了大量糖,不然酸的沒法喝)和卡夫速食麵當主食,一天到晚處於亢奮狀態。祖父母還說:「看,我養的孩子多有精神,讓他媽媽養就蔫蔫的。」

那根本不是有精神好嗎!根本就是脫離了文明世界的狼孩好嗎!坐都坐不住談什麼讀書認字智力發育啊?

就算父母教育程度很高,如果家裡太有錢,也會成為問題。因為會讓保姆菲佣照顧孩子。

歐美的情況是人力資源少,只有上層中產以上才能僱傭全職保姆。再有錢也請不到科班出來的幼教老師,大多數還是自己養過很多孩子的中老年婦女,或者背井離鄉的菲佣。

這樣教出來的孩子,要多熊有多熊。

保姆這個職業但求無過,帶的孩子要笑、要胖、要傻皮傻皮的,父母看了才高興。而且,很多菲佣會帶來菲律賓民間的愚昧育兒觀念,大概比中國農村請來的小保姆好不到哪去。

我看到的被保姆帶大的孩子,都像半個殘疾人。以垃圾食品為主食,六七歲不會自己吃飯,把發脾氣當日常交流,思想愚昧低俗,把無聊當有趣(比如把欺負小動物、屎尿屁笑話作為娛樂)。

我看過最誇張的一個例子,五歲小孩吃飯的時候,保姆要在旁邊說:「要嚼」、「喝點水」、「蔬菜和肉混著吃」。而這個孩子智力發育正常。這是因為本身教育程度不高的保姆力求表現,時時刻刻想多做工,結果把孩子教成了傻子。

歸根結底,是教育程度的差異,也就是信息來源,決定了養出什麼樣的孩子。

也就是為什麼,這個問題下面的回答參差不齊,大家都用自己的經驗說:我見過的就是這樣,我見過的絕對不是這樣。

這不是文化問題,任何傳統文化,在家庭教育方面都有愚昧的地方。

為什麼有些人有錯誤的飲食觀念呢,因為光看廣告不看書。為什麼有些人家裡總是雞飛狗跳呢,因為夫妻兩人成長的環境都是雞飛狗跳,結婚以後只會雞飛狗跳地說話,最後養出滿世界雞飛狗跳的熊孩子。

斬斷不良家庭教育給下一代的影響,也很簡單,只要接受一點外部世界的影響就行了。

現在十歲以下的小孩,祖父母是60年代成長的。全國還沒解決溫飽問題,讓大部分祖父母過於注重兒童的吃飯睡覺,不注重提高自我知識水平,也根本沒有培育獨立、健全人格的意識。

那時候有什麼兒童心理學?有什麼不同年齡段的認知特點?在一個把胖和扁平後腦勺作為父母成功標準的時代,有什麼育兒經驗值得全盤接受的?

很多事情都是這樣的,明明看本書就能解決的問題,非要自己不停地撞南牆撞出生活經驗。

市面上育兒書籍這麼多,為了將就大部分人的閱讀習慣,文字深入淺出,有圖有畫有錄像,還是不願意去看。

當然,這也就帶出了「高等教育到底帶給我們什麼」這個問題。是終生學習的習慣

就算是60年代最高級的教育理論,放在今天也過時了。一個稍微受過教育的人,就應該認識到這一點,然後認識到學習新知識的重要性。

但是,就算在很多年輕媽媽聚集的網站,也經常看到「老一輩一直是這樣」、「不然以前的人怎麼活的」這種論據。沉浸在自己的懶惰和愚蠢中,然後怪國民素質太低把你的孩子帶壞了。

國民素質就是你。

最後說個有趣的例子。一個80多歲的東歐老知識分子(工程專業)曾經給我傳授育兒經驗,她的核心理論就是:「不能用你的生活適應孩子,要讓孩子的適應你的生活!」

她說:「規定了4小時喂一次(嬰兒),就要堅持住,一開始當然會哭,他認識到這是鐵律就不哭了。」

現在的觀念看來,這個理論當然是錯的……大人和孩子要互相磨合,主要是觀察孩子的特點,圍繞這個特點建立規章,而不是把所有規章強加到孩子身上。

她的觀念反映了二戰後蘇聯女知識分子的性格,雷厲風行,說一不二。沒有這麼堅定的意志,她就沒法出頭。而且當時晚結婚很丟臉,她必須一邊上大學一邊照顧嬰兒,硬是殺出一條血路。

現在,她的孫子輩也20多了,她當然不用學習最新的育兒理論。我想說的是,就算曾經思想這麼先進、學識這麼豐富的人,也身懷一些錯誤的育兒觀念。

對了,她的子女都非常成功,但是都和母親有點不合。不知道和嬰兒期硬是4小時喂一次有沒有關係。

*可以隨便轉載分享,但是不要用以上文字推銷東西。謝謝。


五天前,我在B站看搞笑視頻集錦的時候,有這麼一段讓我印象很深:

一個外國嬰兒在吹泡泡水,因為太高興,扭頭觀察了家長的反應之後,一邊笑一邊跳了起來,結果把泡泡水撒到地上,一旁錄像的家長也笑出聲來。

然後意外發生了,因為地板太滑,這個嬰兒立刻滑倒在地上,可以看到下巴被磕了一下。

這時嬰兒第二次扭頭看向家長,看得出來他一臉委屈的表情,但沒有哭出聲來。

然後錄視頻的家長接著笑,彈幕也開始刷「絕對不是親生的」。

嬰兒試著自己站起身來,沒想到又滑倒了一次,再起身,再滑倒!家長的笑聲已經喪心病狂。

但是,奇怪的事情發生了:嬰兒不僅沒有因為自己三次滑倒而哭鬧,而是,跟著家長的笑聲一臉燦爛的笑了起來!而且很享受地在地上打起了滾,似乎不覺得這就是害自己摔倒的「兇手」。

在視頻的1分27秒。(PS:我從這個視頻中領悟這個道理,不意味著我推崇大家都像視頻中這個父親一樣,看到孩子出醜放聲大笑,千萬別誤會)

站住不許笑--歪果仁搞笑集錦#4(喵喵)_搞笑_生活_bilibili_嗶哩嗶哩

看完這個視頻之後,我反覆看了好幾次,注意到了一個重要無比的細節,而這個細節,徹底解決掉孩子愛哭鬧的難題。

這個細節就是:孩子在摔倒受到傷害之後,第一反應是看向家長。

我突然想到,我自己就親自觀察過好幾個親戚孩子摔倒的過程。

第一件事,大孃的孩子摔倒,當孩子剛倒在地上,一臉懵逼的表情,還沒有來得及哭,然後獃獃地看向大孃。

大孃心痛地跑過去抱起孩子,一邊安撫著孩子一邊說:「不哭不哭,都是地板的錯,地板不乖,我們打地板!」

接著使勁用腳踩了兩腳地板。

然後我看到孩子的表情開始由一臉懵逼變成一臉傷心,然後使勁哭了出來,大孃安撫了好久才讓他停止哭鬧。

第二件事是才發生的,這幾天我住姑姑家,姑姑在帶女兒的孩子。昨天下午,當我2歲的侄女聽到要吃飯了,興沖沖地朝餐桌跑去,結果一不小心摔倒在地上。

因為當時離我很近,我可以看到孩子先是轉身看向我,她的表情當然和我看的那個B站視頻一樣,也是一臉傷心委屈。

也許我是有些沒心沒肺吧,看著她一臉委屈的可愛表情,忍不住笑了出來,剛想著是不是掏出手機記錄下她這個表情。

我沒想到的是,孩子的反應就和那個視頻一模一樣,看著我笑,跟著就笑了出來。

我倆就這樣對視著,傻乎乎地笑了好幾秒,侄女剛準備自己爬起來,我姑姑走了過來,也不管孩子不僅沒有哭,而且已經在笑了,使勁大吼了一聲:「你咋個又摔倒了!!」

經過我姑姑這麼一吼,侄女愣了一秒,馬上跟著大哭起來。

然後呢?然後就是中國式家長的慣用手法。姑姑一邊把孩子抱起來,一邊說:「你看嘛,不聽外婆的話是要摔倒的,不要哭了。」

我看的是目瞪口呆:孩子好好的,你咋又給弄哭了?

我先不說中國家長,我身邊的長輩帶孩子的,十個有九個是這樣帶的。

然後我上知乎搜索了這個問題,很仔細地看了不少答案,同時結合自己身邊的例子來看。

我想了很久,終於明白了一個問題:

不是說外國的孩子就比中國的孩子好帶,只要是孩子,只要是人類,天性都是相通的,外國孩子不容易哭鬧,不是因為外國人的孩子基因就比我們好,而是,我們太多家長錯誤引導了孩子的情緒。

下面我仔細解釋下「引導情緒」。

我前面提到,當視頻中那個外國孩子摔倒的時候,有一個很重要的細節,那就是第一時間看向自己的家長。

而後面兩個例子,大孃的孩子摔倒,也是看向大孃,我的侄女摔倒,看向身邊最近的大人,也就是我。

在剛摔倒的時候,他們的大腦還沒有反應過來,還沒有做出哭的指令。

而小孩普遍有這麼一個特點:因為很依賴大人,所以在觀察大人的反應後再執行自己的行為。大人做出怎樣的反應,小孩就跟著怎麼做。

第一個視頻的嬰兒,他的家長在笑,也就給了這個嬰兒的大腦一個指令:摔倒不應該哭,而應該笑。而嬰兒也跟著笑了出來,似乎把剛才摔倒在地的痛感都給忘了。

這其實就是一個情緒引導呀,孩子摔倒,情緒是「傷心委屈」,同時觀察大人怎麼反應的,如果大人也是一臉焦急心痛的表情,孩子的情緒判斷得到驗證,於是大哭起來。

如果大人笑起來,孩子的情緒從「傷心委屈」轉化為「開懷大笑」,也就跟著模仿大人笑起來,自然,剛才摔倒的事情就放一邊了。

所以,其實不是小孩不好帶,是你們用了錯誤的帶娃方式而已。、

當看到孩子摔倒,受傷,第一時間不要安撫孩子,說出「不哭」之類的話,然後責怪物件不好,讓孩子受傷,孩子的情緒變化很大程度是是看家長的反應的。你這麼一做,只會加深孩子「傷心」的情緒,不大哭就怪了。

最後總結一下孩子哭鬧的根本原理就是:

孩子受到傷害,大腦做出「我很傷心,需要哭出來」的指令,但是還沒有執行。

孩子會下意識地看向父母。

如果父母表現得很心痛,孩子的負面情緒指令得到驗證,「對呀,爸爸媽媽都表現得這麼激烈,說明我確實該哭」,指令執行,孩子開始放聲大哭。

如果孩子的父母表現得很平靜,又或者開始笑,孩子的負面情緒被推翻,「爸爸媽媽都在笑,我也跟著笑好了」,「爸爸媽媽表現得很平靜,我為啥要哭呢?」情緒引導成功,孩子不再計較摔倒這件事情。

當然,我得解釋一下,我不是推崇無論孩子傷得嚴不嚴重、都不當回事的態度,而是要根據情況而定,如果孩子還小,你這樣做可以,如果孩子已經比較大了,有了自我意識,你再這樣笑,只會讓孩子懷疑是不是親生的。

我再強調一遍,視頻中那個父親的開懷大笑,絕對不提倡,我更提倡的是用平常心對待孩子的磕磕碰碰,或者微笑著說出鼓勵孩子的話。大家千萬不要誤會我的意思,中國家長式的一點點小事就激動萬分,不值得提倡,視頻中那種完全不把孩子當回事,只顧著笑,也不值得提倡,這等於是從一種極端走到另一種極端。

孩子摔倒,第一時間確認是否嚴重。

假設孩子傷得很重,直接痛得哭出聲來,該安慰的時候還是得安慰。

如果發現孩子沒有受傷,不要因為一點點磕磕碰碰就反應過度。

那如何做到正確的情緒引導呢?

方法很簡單,停止你的心痛,停止你的一驚一乍。

這時只要微笑就可以了。

歡迎關注我的公眾號:貓頭鷹愛思考


大家都在嘲諷題主,我來說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孩子哭鬧是不可避免的,這是他們表達情緒的重要方式,所以各位答主在公共場所看到中外熊孩子哭鬧一點都不奇怪,也不必過度責備家長,有些情況真不是人力能控制的。但「動不動就哭」和「偶爾哭一哭」是兩個概念,你養過孩子就知道這兩種狀態差距有多大。我沒有在國外長期生活過,不敢說國外的孩子是不是較少哭鬧,但從我自己養娃的經驗來看,孩子照顧得好,哭鬧的頻率會顯著降低,哭鬧時的表現也不一樣。有經驗的家長應該能判斷孩子哭鬧是因為感覺不舒適、情緒沒有得到正確排解還是撒嬌,@鍾文 大夫答案中孩子哭鬧的照片看起來比較像撒嬌。

6個月以內的小寶寶哭鬧通常是因為生理需求沒有得到滿足,比如餓了、困了、該換尿布了等等。其中困鬧這種情況常常被家長忽視,我見過不少家長(尤其是老人)白天不讓孩子睡覺,以為這樣夜裡會睡得更好,這個觀念是錯誤的!嬰兒對睡眠的需求比成人高得多,新生兒每天可以睡18小時以上,3個月的寶寶要睡14-16小時,6個月以上也要睡12-14小時,一次睡這麼久基本不可能,因此白天睡小覺非常重要,白天睡不好夜裡更睡不好。

其次,嬰兒的自我調節能力弱,無法從淺睡眠自主轉換到深睡眠,需要家長幫助接覺。很多家長看寶寶睡了半小時自己醒來就以為寶寶睡足了,其實人家還困得很,怎麼可能不哭?另外一點是多數寶寶會在固定時間犯困,有些家長不注意觀察寶寶的作息規律,在該睡覺的時候逗人家玩,導致寶寶錯過入睡時間。嬰兒不會知道自己「困了」,他們只會感到難受,難受就要哭鬧,哭鬧更睡不著,如是惡性循環。推薦西爾斯的《寶寶安睡魔法書》和海蒂.麥考夫的《海蒂育兒大百科:0-1歲》,都有專門章節介紹嬰兒的睡眠機制。要培養良好的睡眠習慣,必須先了解孩子的睡眠需求。

我孩子剛出生時婆婆來幫忙照顧,總是不遵守孩子的睡眠時間,該睡覺的時候逗他玩,哄睡的時候又總喜歡抱在懷裡,導致孩子一放下就驚醒。孩子睡眠不足,從早到晚哭個不停,情緒非常焦躁,而婆婆以為這是理所當然的,「小孩兒就是要哭」,她養育了三個孩子都是這麼哭著長大的。後來我便請求婆婆回家,我自己研究育兒書、請教專業護工,花了幾天時間把孩子睡眠調整好,從此我兒子就變成了一個天使寶寶,只有醒來發現大人不在身邊的情況下會哭兩聲,大部分時間都是安靜和愉快的。

各個孩子的情況有差異,有些孩子可能確實更愛哭,但家長首先應該確認孩子的需求是否得到滿足,再考慮孩子個性的問題。

孩子6個月以後逐漸表現出自己的意志,家長要學會觀察並尊重孩子的意願。我孩子半歲左右我回去上班,白天我母親照顧孩子,總抱怨孩子不好好吃飯,一上桌就東指西指的拖延時間。我乘周末觀察了兩天,發現有兩個原因:第一,我母親總在吃飯時給他玩具玩,分散了他對食物的注意力;第二,鐘點工阿姨做飯不換花樣,頓頓都是麵條,換我也不愛吃啊!於是我找來一堆嬰兒輔食食譜,親自教鐘點工阿姨做輔食,同時用繪本誘導孩子專心吃飯,孩子很快就胃口大開,現在是一頭標準吃貨。下圖是他今天的早餐,另外還有一個雞蛋和一塊麵包。(嬰幼兒輔食盡量少放調味品,從小培養健康飲食習慣。南瓜、山藥、蘆筍、胡蘿蔔等食物都有天然的甜味,蒸一蒸就很好吃。)

如果無法改變孩子的習慣,就改變外部條件適應孩子。我孩子特別喜歡玩馬桶里的水,怎麼哄勸都沒用,那麼唯一的辦法就是把衛生間的門關好不讓他進去。孩子玩水是天性,責備他沒有意義。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就像一個小小的外星人來到地球,不能一味要求他學習地球的語言和風俗,也要努力學習他的語言

我家小區孩子多,我帶娃在樓下玩,看到各種各樣的孩子和家長,一些孩子明顯比另一些孩子更快樂。有一對小姐弟,姐姐大約三歲,弟弟剛三個月,媽媽總在逗弟弟,小姑娘一個人在邊上玩。我每次見到她都拖著同一輛玩具車,已經玩得很破舊了,她還視若珍寶,別的孩子摸一摸都不讓。她經常搶別的孩子的玩具,媽媽有時看到了立刻奪過來還給別人,同時大聲呵斥女兒,小姑娘眼淚就在眼裡轉來轉去。這樣的情況,換成我也要哭的。

你把孩子帶到這個世界,你就是他/她唯一的依靠。孩子不是仙人掌,十天半月澆點水就能活,她需要你愛她、理解她、站在她的角度思考。當你做到這一點,你和孩子都會更快樂。


別的國家不了解,在英國和美帝,不是。

這倆國家沒有國內那種仇視熊孩子的大環境(英國孩子是真·熊娃),相反,「喜歡小孩=愛家庭=愛生活=善良=好人」的觀點是標準的政治正確。

這也就造成了人們對熊孩子無比寬容。

經常在超市/商場看到購物車裡的熊孩子哭得震天響,父母就和聽不見一樣淡定地在旁邊貨架上挑選東西,哄都不哄一下。周圍路人也都熟視無睹。

畢竟在人均三個孩子的美帝,大部分人就算沒生過孩子也照顧過弟弟妹妹,對小孩哭基本免疫了。

然而我深深覺得有些外國熊孩子——尤其是英國的——需要被我大天朝的仇視熊孩子的環境好好教訓一下……

附個彩蛋:

一次從西雅圖飛倫敦,飛機還沒起飛一個四歲左右的小孩就開始哭鬧了。

一個五十來歲的空姐走到小孩跟前說:我知道你在假哭,因為我是假哭女王,我給你看看什麼才叫真正的假哭。

說罷,那空姐真的扯開嗓子做號啕大哭狀,一飛機的人都震驚地看著她。

那空姐收住假哭,跟小孩說:咱們做個約定,如果你不假哭,我也不假哭。但如果你再假哭,我就過來和你比假哭。畢竟我是假哭女王,你哭不過我的。」

那小孩一路上再沒哭過一聲。

我被這位空姐的機智震驚了。


見過哭的,大多都是病的難受,也有部分是飛機上確實不舒服的.開始挺煩,自己懷了以後表示可以理解.

剩下的哭的時候沒人管兩嗓子過去也就不嚎嚎了

鬧的最凶的一次是在個商場里看見個小男孩非要讓爸爸買槍...趴在地上一邊扯爸爸褲腿一邊流鼻涕眼淚大喊,爸爸,我是男人,男人都要有槍.

然後全部人都笑了……

這孩子可以,小么小覺悟挺高


一整天,@愛思考的貓頭鷹的回答好幾次被推到我的時間線上。

回答提到了一個外國的視頻,小孩摔倒了,掙扎著站不起來的時候,父母卻「笑得喪心病狂」,後來小孩子也笑了起來。

最後答主建議中國家長在孩子哭的時候,不要大驚小怪,不如用微笑來感染孩子的情緒,這樣中國的孩子也不會過多哭鬧了。

首先我覺得這個回答寫的很好,能給人啟發,答主最後的論點也很完整和客觀,所以我不是在反對他。

我只是想用自身在海外遇到的經歷做個補充。

的確,很多國外的家長在孩子哭鬧的時候,會很冷靜甚至微笑;但很多時候這個做法並不是出於「先進的西方教育理念」,而是他們真的不在意自己的孩子。

很諷刺的說,大概是因為計劃生育的緣故,中國家長在珍惜自己子女的程度上全球都名列前茅。

更諷刺的是,很多中國家長出於愛孩子,去生搬硬套別人不(那麼)愛孩子時的做法……

有一件事,我大概此生沒法忘懷。

我大二剛搬了家,就在英國最便宜的傢具電器商店Argos訂購了一些東西,然後去店鋪排隊領取。

排隊的時候,有一對母子引起了我的注意。

母親是殘疾人,穿著也很破舊,坐在電動輪椅里玩手機。有個兩三歲的小男孩在一旁跑來跑去。過了一會,小男孩不知怎麼摔倒了,坐在地上大哭起來。母親朝孩子的方向看了一眼,很大聲的笑了幾聲,繼續低下頭看自己的手機,再不理睬。

小孩子哭的分貝越來越大了,哭到幾乎抽搐昏厥,滿身都是鼻涕眼淚,半個店鋪的人都向那個方向看去,有幾個熱心的英國老太太還拿出紙巾去給小男孩擦。母親終於又抬了抬頭,沖熱心人嚷,「別理他,哭不了多久就好了」,熱心人也不敢再管。小男孩聞言哭的更凶,從地上連滾帶爬的回到輪椅旁邊,看上去想要求抱抱和安慰。可這位母親只是冷冷的說,「你看上去臟死了(You look gross)」。小男孩坐在輪椅旁的地上哭了十幾分鐘,直到我取到東西要走的時候聲音才小了一點。

也許這個孩子會越來越不愛哭鬧,但我不知道他成長的過程中會不會一直背負著被自己母親嘲笑、嫌棄和漠視的陰影?

我看了那個答主提到的視頻,尤其是答主描述的在孩子站不起來的時候家長「歇斯底里的笑」,這其實跟child prank(兒童惡作劇)有些相似,只是這次的結果恰巧非常圓滿。

當然,只是相似,或者說特別輕微。

那麼在極端的情況下是怎樣呢?歐美有些up主很熱衷於這件事,用惡作劇整蠱自己的小孩,當他們終於遇到一個「Epic Fail」並哭起來的時候,家長就突然狂笑並告訴孩子這是個惡作劇,有時候孩子也會破涕為笑,有時候則一直哭個不停,直到視頻結束。

前陣子Youtube就有個七十多萬粉絲的頻道 Daddy of Five,一對夫妻致力於惡整自己的五個孩子來獲取關注,每段視頻都有孩子的哭聲和夫妻倆瘋狂的笑聲此起彼伏。

後來這個頻道被一個大V給掛了,結果被全網人民炮轟,人們指出這樣會給孩子造成很嚴重的不安全感和心理創傷。

當然,這是個極端情況,全網的怒火也主要來自於「惡作劇整蠱」和「兒童傷害」,但看過若干這個頻道的視頻之後,「伴著哭聲的歇斯底里的笑」一直在我腦海里揮散不去。

不管怎麼說,哪怕吹泡泡視頻是個成功案例,我認為在孩子出醜或遇到困難的時候,家長在一旁狂笑絕不是一個很好的做法

(那個答主最終表達的並不是這個意思,但一開始視頻會有點這種傾向的誤導,希望中國家長認真看他的回答或者我的回答,不要盲從視頻中的做法。)

那麼,孩子哭鬧的時候,很多外國家長會「冷處理」,這是不是個很好的選擇呢?

我不是教育專家,但我親眼目睹過一件事,讓我覺得孩子的心理是很複雜的,冷處理也許會很危險。

今年櫻花季我跟男神在日本的一個公園賞花,突然傳來一個小男孩哭鬧的聲音,而日本媽媽很冷漠的扯著他走。

小孩哭的越來越厲害,甚至一屁股坐到了地上開始亂踢亂打,就在我和男神的面前;而媽媽只是很漠然的看了一眼,轉身就走。

這個場景按照國內教育雞湯的寫法,是不是應該孩子立刻停止哭鬧,追上去跟媽媽走?

而事實是,小男孩看到媽媽走了,停止哭鬧懵逼了一秒,然後怒氣沖沖地站起來,向反方向跑了!

跑了幾步之後回頭看,媽媽還在越走越遠,甚至都要看不見人了,小男孩絕望的又大哭起來,一邊哭一邊加速往反方向狂奔。

我跟男神對看一眼,男神指指小男孩,我點點頭。我跑過去抱住小男孩,男神跑去叫住冷漠走遠的媽媽,等兩人都停住的時候,已經間隔了將近一千米遠了。孩子哭的撕心裂肺,媽媽也終於著急了起來。

我不想用「若在中國」這個句式,但遺憾的是,若在中國,這一千米足夠人販子從容的進行犯罪,之後就是一個家庭的萬劫不復。

我不否認西方有很多成功的東西,但在國外生活十多年就會發現,很多我們所謂的「西方經驗」其實是來源於「西方糟粕」,來源於那些西方不如我們的地方。

總的來說,老外父母不會像中國父母這樣愛自己的孩子,所以他們會在孩子哭鬧的時候很淡定。

而且,西方主流觀點從不認為Argos里的母親、油管上惡作劇孩子並狂笑的夫妻、公園裡日本媽媽的做法是對的。

所以,我們沒有必要從一部分中國家長「大驚小怪」的極端走向一部分西方父母「不聞不問甚至嘲諷」的極端啊!

最後我來說一下我覺得可行的方式。

孩子雖小,其實明白很多事。

我贊成用微笑來制止孩子的哭鬧,但這種微笑絕不應該是「歇斯底里的嘲笑」,而是應該充滿愛意的用笑容來表達,你看,沒關係的,一切都還是這麼美好,什麼都會好起來的。

我也不反對適當的冷處理,但不是完全撒手不管;而是要讓孩子知道,他要自己戰勝困難/fight his own battle,但父母永遠會在背後默默的守護他,絕不會拋棄他。

我想起來了我媽花痴的男神《貓鼠遊戲》男主角Matt Bomer的一組私照。

我覺得這才是對熊孩子哭鬧教科書一樣的做法,是真正的「西方經驗」。

預警:前方高帥+高萌,非戰鬥人員請撤離!請撤離!這不是演習!!

怎麼哭了?

哎呀呀,來,讓爸爸抱抱。

快擦擦眼淚,男孩子可不能輕易哭泣哦!

那樣變會不帥的!

聽說連小蘿莉都不喜歡愛哭的小男生!

不哭的時候你才是小帥哥呢!

看,爸爸微笑給你看哦,老爸帥吧?

哇,有鏡頭!

那麼,小帥哥快對著鏡頭笑一個吧!

兩分鐘解決問題,小帥哥破涕為笑╮( ̄▽ ̄"")╭

嘆服……


這題不能忍!超想答!

我兒子半歲時,問過先生(日本人)同樣的問題,那時候我們還是定居國內,帶孩子去日本看爺爺奶奶,公眾場合無比乖巧的孩子讓我心生困惑。

目前,兒子二歲多,定居馬來西亞。住的小區很妙,一半以上白人,20%左右日本人,剩下馬來西亞人或新加坡人,還有一些其他棕色系國家,零零總總估計有二三十個。而且幾乎家家戶戶都有孩子,有孩子家庭大半又都有二三個,可謂見識了各個文化背景各種膚色各個種族的各種孩子,如今對這個問題有些感悟。

首先,知道娃兒難搞,盡量少往外帶,尤其是需要安靜的公眾場合!

我孩子一歲多,全家去北海道短居過一段時間。一日,跟先生朋友一家聚餐,朋友家的女兒跟我兒子差不多大,小女娃挺乖巧,在國內就算很好帶的了。等餐期間大人聊天,大概女孩子覺得悶,就呀呀的鬧起來,那吵鬧聲分貝尚不成氣候,那家的媽媽立馬起身穿鞋,一邊跟我們連連道歉一邊退出餐廳門外哄孩子去了。等孩子媽媽哄完孩子重新回桌後,我就好奇問了下。

「來日本覺得日本孩子都很乖啊,媽媽們都是怎麼教的這麼好的?」

「大多數孩子也很吵的啦,所以餐館這樣的地方都不太帶來,她出生到現在也沒來過幾次餐館。」

然後孩子們開始吃飯,這位媽媽麻利的從包里拿出幾張報紙鋪滿孩子用餐範圍內的榻榻米,鋪完看我半天沒動靜,分我幾張報紙,我羞射的照樣鋪上。

總結:不給人添麻煩,雖然被日本人給做到極致了,但在發達國家也基本上是原則之一。讓麻煩的孩子盡量留在家裡,或可以供孩子鬧騰的地方吧。

其次,難免要帶孩子的場合,媽媽們會做好萬全準備。

家庭聚會總要帶上孩子,走親訪友總要帶孩子,去遊樂園動物園坐車總要帶上孩子,咋辦?媽媽們的媽咪包里有無數寶物。不限年齡大致有以下幾類:紙尿褲、奶瓶、水瓶、紙巾、濕紙巾、方巾、備用衣物等是標配。寶寶的座駕方面,一般都是嬰兒車和背負帶一起,娃兒要睡了要坐了靠嬰兒車,要站了要求媽媽愛了上背負帶。另外千萬別忘了,安撫小物,包括奶嘴、壓膠棒、各種年齡的小玩具以及小零食等等。

基於此,孩子要是哭了排查原因分三步走:

1.生理原因:餓了、困了、累了、渴了、便了、熱了、冷了等等各種身體不適造成的原因,然後對症下藥。

2、心理原因:無聊了,求媽媽關注了,這時安撫幾句,給個安撫玩具或小零嘴就差不多了。

3、前兩條還止不住,終極辦法就是帶出公眾場合,門外樓道嬰兒休息室,只要不吵到別人就行了。所以日本的嬰兒休息室可以看到不少哄孩子的媽媽。

總結,國外的媽媽做的準備要周全的多,細緻的多,大部分孩子在第一二階段就得到安撫,不至於大吵,大吵的又被帶出公眾場合,當然就看不到公眾場合哭鬧的盛景了。

再次,不同國家公眾場合對孩子的「調皮」容忍度度真的不同。

這裡重點說說日本,這是亞洲國家裡對孩子容忍度很低的一個國家,日本的做法是,讓孩子呆在孩子該去的地方,比如兒童區遊樂園公園動物園景點之類。有些場合是明顯不能帶孩子去的。我們去東京找一家有名的餐館吃飯,直接被告知不接受孩子用餐,再換另一家,委婉說非禁煙場合不適合baby,再換一家,總算沒有拒絕baby了,但沒有寶寶椅。日本很多餐館都沒有寶寶椅,不過地小應該也是一個原因。地鐵上,寶寶過分熱情經常樂呵呵看人笑(馬來西亞養的習慣)跟人打招呼,都沒人看一眼,偶爾一些老太太或小姑娘說句kawai,跟在亞洲大多數國家受寵的情形不一樣。

在國內,餐館裡孩子跑來跑去鬧騰的不少見,吃的桌上地下一片狼藉應該也算正常,超市商場孩子鬧起來家長呵斥幾句也沒人覺得不妥。可是在日本,就有人有意見的,有一次在餐館,我兒子趁我不注意繞桌跑了幾圈,兩三圈後就被隔壁桌的瞪眼了,我發現後趕緊道歉制止孩子。

總結:容忍度低的國家處處要看好自己的孩子,不要打擾別人。

最後,不得不承認,家庭教育我們國家起步比較晚,還有待加強。

幾個方面:

1、父母的言傳身教。發達國家很多父母從小接受到的就是公眾場合最好不要吵鬧的教育,從小生活中已經影響給孩子了。整體素質比我們高也沒法不承認的。

2、對待哭鬧孩子的態度,家裡如何不好說,但公眾場合一般都是安撫,很少出現吼孩子,罵孩子的情況,即使孩子很過分,最多也是帶到人少的地方或者帶回家教育。有一次樓道里聽到樓道轉角處一個英法混血媽媽在教育兒子,聲音略有點大。然後她聽到我們腳步聲後,馬上就停止教育孩子,跟孩子商量先回家再說。

3、生活條件及社會環境條件。客觀講,國內平均生活條件還是有差距的,導致孩子舒適度方面有差。社會環境方面,尤其是日本,商場醫院各種場館基本都有免費的兒童娛樂區和嬰兒休息室。

4、隔代寵愛,兩代教育觀念衝突導致的孩子教育偏差。發達國家基本沒這事。

5、輿論風向。國內常聽很多父母為自己的熊孩子辯解:這孩子,鬧是鬧了點,但調皮的孩子機靈啊。或者:孩子太乖了不好,反而有問題,說不定有點傻。

總結:家庭教育確實有差距,畢竟發達國家發達了多少年,我們尚在發展中。

另外,多嘮叨幾句。說,發達國家難道就沒有熊孩子嗎?有,大把。發達國家也不都是有教養的,沒教養的父母養的熊孩子也多的是。只是概率確實低些,加上人口基數上也真的是不同量級,以及他們更擅長外面做的好。

---------------------------------------------------------------------------------------------------

我第二次更新的一小段:

有些同學可以誤會了,覺得我說了國外這些現象就代表我完全認同。我把我評論里說過的重申一下:「我針對為什麼國外孩子很少哭鬧答題,但實際上並不認同對孩子的過度約束管理,天性和教養之間應該有個平衡,扼殺天性和沒有教養都不可取。」

有朋友評論指出這段話多餘,我認為不。天性和教養之間平衡的界限的確很容易找,就是不侵擾他人。沒錯,那麼問題來了,「不侵擾他人的」的界限更難找?因為你認為的「不侵擾他人」跟別國人認為的「不侵擾他人」完全不是一個程度。

評論里有朋友說到:「電車裡需要專門貼廣告宣傳「嬰兒車在電車裡不需要摺疊」,還有朋友說到:「上班時間推嬰兒車上一節比較滿的電車(不用試滿員電車,沒有修鍊過的成年人獨自一人都上不去),不管你怎麼表示歉意,數數能收到多少白眼吧。」

另外我在東京一個人帶孩子的時候,我先生死活不讓我帶嬰兒車上電車,我說不是有專門的不用摺疊可以放嬰兒車的位置么?而且我又不是高峰期去,為什麼不能帶?他說前段時間才有一個媽媽帶一歲baby和babycar上電車被老人打了的事情,請注意這是非高峰期,且停在電車指定位置上,被打理由是:「犯行に及んだ理由は「ベビーカーが邪魔だったから」(就是嫌babycar礙事!)儘管電車公司給予了媽媽們這個權利,但日本很多人反對。

所以,我孩子嬰兒時期只要在日本做電車,必定摺疊嬰兒車拎在手裡,孩子只要哭上兩聲,爸爸立馬起身站立,站著搖晃、拿玩具哄、看手機視頻(當然不能有聲音),其實寶寶只是叫兩句要跟媽媽玩而已。但爸爸生怕孩子叫聲(只是中國大人普通說話的音量)超過三句。挺心累的。

還讓我在公眾場合盡量不要做出母子情深的舉動,比如我有時候喜歡逗他笑,狂親兩口,不行!為啥?理由是,日本不孕不育率很高,而且很多年輕人也不喜歡小孩,也有很多孤單的老人,他們看到了都會不舒服!納尼,這件事也算「侵擾了他人」?

日本的孩子們總是在大人面前乖得讓人敬佩,可是有什麼隱隱不對?我有時候想,日本校園裡眾多霸凌現象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5MzMxMjkzNA==mid=2247483661idx=1sn=276116ccc9c3287f797b79b3bbee5988#rd,會不會跟孩子們過早被要求的跟大人一樣有關?所以到了校園這個孩子的世界變本加厲的調皮搗蛋。日本人酒後不計形象胡言亂語是不是也在釋放清醒時過度壓抑的情緒?不敢妄言,各位也可自由發表意見。

不用說國別差異,就連中國人里大家的「不侵擾他人」界限也不一樣,不然為什麼多小事引起的罵戰里那麼多「干你啥事?又沒礙你啥事?這個對你沒影響吧?」

公眾號:kuma2016520,關於中日、主婦圈、文化差異那點事。

http://weixin.qq.com/r/cD8rM5HE9syJrdVQ92pi (二維碼自動識別)


上次去黃金海岸那邊的海洋動物園,看海豹表演時,的確感慨過這件事。

大門兩側整齊擺滿了嬰兒車!

土澳這兒的孩子,一旦能跑了,家長就放養了。經常看到公園有光著腳丫子的小朋友拖著邦尼兔啥的毛絨玩具到處跑。

所以,嬰兒車是給跑不利索的小傢伙準備的!

推測他們的主人都是三歲以下的娃。

但是,整個海豹表演,沒有一個娃哭鬧!!!沒有一個!!!!

這麼吵,這麼多人,一會鼓掌一會歡呼的,竟然沒有一個娃哭!!!

我感慨了一路啊啊啊啊啊啊!

後來有次去看電影,身邊坐了土著,跟只袋鼠一樣,胸前抱著個金毛藍眼的奶娃子。

父母帶奶娃子來看他根本就看不懂的電影。

我和我漢子小聲說卧槽他倆在想啥,孩子不哭?

結果看到電影過半的時候,孩子不耐煩了,沒哭,就哽嘰了幾下表示不爽,袋鼠爸爸就直接給抱出去了,不到五分鐘又回來了,接著看。

奶娃子一臉滿足地蹭他爹胸口,偶爾自娛自樂咧嘴笑,下面兩顆小牙可愛死了。我後半段一直在走神看奶娃子……

這麼小的孩子,在黑漆漆的電影院乖乖待了近兩小時,醒著,不哭鬧。

非說鬧人的孩子,在自助餐廳見過一隻小捲毛,三歲左右。

目測是個強迫症,自己弄冰淇淋的時候,冰淇淋球舀不圓,氣哭了。

然後他媽很快趕來安撫了他。

氣急敗壞了十秒左右吧,就不哭了。然後他媽不停和周圍人表示歉意。

超市裡見過耍賴蹲地上不走的。被他爹直接和工作人員打個招呼大步流星把熊孩子扛肩膀上帶走教育去了。

所以我覺得吧,不一定是國外的孩子不鬧人。而是他們的家長不太會縱容孩子在公共場合鬧人。所以咱們看到的都可乖可萌。

但是話又說回來,澳村的廢物也挺多的,拿低保抽煙喝酒吸毒搶劫的貨……有些人老了都還是那爛泥扶不上牆的德行,我很好奇他們小時候是啥樣的。

哪兒都有好人,哪兒都有壞人吧。

我傾向於認為父母的素質高一些的孩子,在外面不容易鬧騰。不分國籍。


時差黨

超市裡和其他各種公共場合,大哭大鬧的白人和其他族裔小孩子不要太多

每次我都很同情的看著對方父母,同時心裡暗搓搓的想,原來不是只有我們家娃這麼難搞哈哈哈


我猜題主應該還是未婚未育吧?告訴你一個真理,全天下的小孩,乖巧的時候恨不得把星星摘下來給他,無理取鬧的時候都恨不得打的屁股開花的……這是一個兩個兒子的爸爸的肺腑之言T_T

(以下圖片來源於煎蛋網)


哭啊,怎麼不哭啊,在餐館見過好幾次孩子因為吃的掉地上/爸媽不給吃一些東西/東西不好吃等哭的和小牛一樣的孩子,還有脾氣特差摔盤子摔叉子的。

只不過這個時候,一般父母會立刻把孩子抱出去罷了。

我帶女兒和師兄還有他女兒去動物園,閉館了,兩個女孩子都不願意走。師兄的女兒直接往地上一躺開始哭鬧,路都擋住了,師兄直接把女兒暴力扛出去,然後在動物園門口人流不多的地方,糖啊花啊哄了十來分鐘才哄好。

像我的笨辦法,是在孩子管不住的時候就別往外帶,如果實在是沒人看必須帶著的時候,就帶上幾個平時絕對不許她做但她特想做的,比如玩手機。公共場合一旦開始煩躁而我又走不開,直接打開切水果手裡一塞,能玩半個小時。

回家之後沒收手機,那個時候要是再哭,再想別的方法。但至少不擾民了嘛。所以在外面看起來女兒好像很乖,其實都是假象-孩子哪有不愛哭的呢?


跟以前答題一樣,無民科傾向,非專業諮詢,僅具實例和經驗。

技巧我不想講了,提幾個贊同的。

趙德住提到的

反應平靜

Gavin CXW 提到的

給三條相對具象的方案。

第一,不要與孩子交換條件,特別是用交換條件的方式來拖延、敷衍。不行就是不行,條件交易是最爛的育兒方式,如果你給出一天不哭就可以吃巧克力的交換條件,那當孩子做到了就一定要兌現這個承諾。可在孩子心中就會有這樣的想法,不是吃巧克力不好,而是我沒有達到爸爸媽媽讓我吃巧克力的條件。以後你不讓他吃巧克力卻沒有條件來交換時,他就會鬧。再大一點,他就會反過來給父母條件去交換,如果你不給我吃巧克力,那我就如何如何,你看著辦。

第二,讓孩子逐漸過渡到訴求無法完全獲得滿足的狀態上來。嬰兒期的有求必應要適時終止,孩子的訴求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你得有選擇地滿足。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來選擇,只能買一個玩具,你來選。逛公園和吃肯德基只能選一個,你來挑。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要求不是提得越多越好,自己得想清楚最想要的是什麼,有得就有失,失去的是機會成本。當然,如果你讓他選擇,就是承諾了他的選擇是有意思的,就要去滿足。

第三,體諒一個孩子的虛榮心,但要讓他明白只有自己努力的成果才能拿出來與他人攀比。同學同伴有雙耐克的鞋,他也想有。可以,但要用自己的錢買。沒有錢?沒關係,父母給你掙錢的機會。孩子自己會去權衡,為買鞋而付出的努力是否值得,當然父母也得是象徵性地讓孩子掙錢。孩子有虛榮心是必然的、正常的,但只有自己努力的成果才能拿出來與人攀比,所以家長也不應該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

這裡提到的3點,請大家細想想,是不是對待另一個作為個體的「人」來講的通理。

在開始解釋所謂「心法」之前,先墊個故事給大家聽:

我一生中最平靜自然的時光,是三四歲跟太姥在一起。太姥從沒責備過我,一次都沒有。而我跟著她也從來不出狀況,幾乎總是很平靜,因為她總是很平靜。有一次,她煮爛一鍋紅芸豆,包豆包,我說我幫她,可是自己卻在那裡吃豆餡吃個不停,她也不說我。後來我問她:「太姥,我可以再吃一點嗎?」 她用帶點疑問的語氣回答:「可以。但是,等會兒包的時候餡可能就不夠了。」 於是我就沒有再吃。那是我最早關於「懂事」的記憶,不是被脅迫,也不是被教育,而是自發。我可以再吃,可是我沒有,我想幫太姥,好好的包豆包。那是我有記憶以來,第一次主動去選擇做我認為對的事。

我爺爺奶奶均為解放前大學生,滿腹詩書,講大道理講了一輩子。我太姥是一個只有高小文化的家庭婦女,四代之後,所有的兒女,包括兒媳、女婿、孫女、外孫、太外孫,一致的看法是,持續對這個家庭產生積極影響的是我早已過逝的太姥,而不是尚在人間的爺爺奶奶。我的小姑是其中的典型,她說,正是因為她小,太姥帶她比奶奶帶她要多,所以她最受太姥的影響。就我的觀察,我小姑從生活、事業、心態、家庭幾方面,均為同齡人中的翹楚。僅就情感成熟度來講,我父母望塵莫及。

技巧前面提到的幾位已經講得很好了,下面單講心法。我覺得大家現在的討論焦點主要集中在「孩子因情緒而哭鬧」上面。第一個問題,孩子的情緒是從哪來的?

以前有一個閨蜜在網上抱怨說孩子才兩歲氣性就大,經常無理由抓狂。我不認識她家孩子,不好亂說。但我認識這孩子她媽,她就愛鑽牛角尖,產前心理負擔很重。我只能說這孩子聰明、敏銳,一下子就捕捉到母親的狀態。

還有,就在剛才,有人說孩子三歲的時候騎平衡車沒成功,憤而把車推倒。Gavin CXW 在他的回答下面說

你把孩子的簡單思維複雜化了。三歲兒童沒有挫敗感,他做不到一件事的處理方式是不再去做,而不是沮喪、懊惱、挫敗。所以有的家長在孩子做不到一件事情時做出所謂鼓勵、激勵的行為,效果都不會好。這個時期的孩子不要家長用鼓勵、開導的方式來安撫失敗情緒,他們並不會感到這是失敗。而獨立思考後的意見不一是有的,但到哭鬧這一步還是因為訴求無法獲得滿足,文中的三條同樣適用。

……

在挫敗感的引導下,兒童會消極對待自己面對的所有事情,特別是自己曾擅長的事。這種情緒大約在女孩六歲、男孩七歲才會有所表現,三歲孩子就算不會騎平衡車而生氣,其他事情仍會吸引他,讓他有足夠的興趣。你自己體會下。

(我比較同意這一段)我在回復里問,你怎麼知道孩子是因為生氣而推倒平衡車,是觀察、猜測、還是孩子自己說的。當爸的馬上回復:「這是我家孩子,你客氣點。」 之後還好幾條私信單挑,糾集同夥/小號圍觀挺他自己。是啊,孩子情緒是哪兒來的呢?

我的觀察經驗,也是國際航班,等行李。一個強壯的小男孩坐在小推車裡,不知道為什麼大哭起來。貌似媽媽也就是關心下他是不是冷了餓了不舒服了,他還繼續哭,他媽就不管他了,一大家子人圍在一起,笑咪咪的邊等行李邊聊天。然後呢?他自己乾嚎了一小會兒停下了。從小推車上跳下來,開始跟著行李帶跑,越跑越開心。最後,他開始推著他自己的小推車到處走,邊走邊笑。這個小男孩是我理解的兒童心理的原型。

我認為人的內心有讓自己平靜的能力。在我兩歲多就自己睡的記憶里,睜大眼睛望著黑暗裡閃爍的星星,並不覺得特別害怕。因為誰也沒特意跑來告訴我:「別怕黑。」 我媽就說:「有事叫媽媽。」 結果我從來也沒有叫過她,一個人好好的。

你怎麼看待你自己的情緒?往往那些主張用什麼教育法去引導孩子情緒的人,都是把「情緒」特別當回事的人,往往自己就有情緒問題。我難受了該怎麼辦呢?大吃大喝一頓、看心理醫生、找朋友聊天、「都怪我父母沒教好我」……孩子情緒是個「問題」,可得好好教育,趕緊,焦慮的找一大堆育兒書(還有某些 民科兒童心理學),一本正經或者裝模作樣的講,弄得孩子和自己都很緊張,完了還指望孩子的情緒能好。孩子一有「情緒」大人就反饋一有「情緒」大人就反饋,這就是人為製造的焦慮。舉例,你積極反饋的內容是「別當回事」。但是你的方式和你的內容是相左的,一有情況你就一遍又一遍的說「別當回事」。得誰誰不煩?「情緒」本身還沒怎麼呢?關於「情緒」的「情緒」先高漲起來了,別管它是理性的、非理性的。

我覺得這就是一種「缺失」和逆反心理,以前越是窮怕了,後來越是大魚大肉,結果吃出一身病。知識上,文化上,精神上,一樣。老一輩對待孩子情感的方法和態度固然討厭,但反其道而行之,自診斷自我成長中情感「教育」的缺失,還拿出些外國典籍進行些自詡的、無法量化的、其背後實則是被私慾、儒教、病態科學觀支配的情感「教育」把自己的孩子當試驗田則同樣危險。我認為,究其根本就是還沒擺脫「缺失」的控制。從這個角度講,因為自己「情感教育缺失」而猛給孩子搞「教育」的你,和因為他們「學習缺失」而猛讓你「好好學習」的爸媽,有什麼區別?與其受「缺失」的控制,不如多了解自己。你越了解自己,越平和,孩子就越能感受。如果把那些跟「缺失」相關的素材全都抽離,仔細想想什麼是成長中貫穿始終的。就算是被陳舊的教育觀折磨著,有什麼東西在你自己心裡堅持、存活著,始終的給你帶來內在的、自發的動力?(這個頑強的東西有可能成為你對孩子最大的影響)

教育不是目的,學習才是目的。關鍵在於自發。

我是這麼相信的,孩子、人,內心都有一個世界,可是他怎麼能把握住內心的世界、怎麼能感受到內心的平靜,需要他一個人去面對自己、面對大自然(人類社會也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不是所有的「情緒」都需要積極的外界反饋,尤其是那些最本質的,比如「對死亡的恐懼」。這不是通過外界的介入就能解決的問題,別人再怎麼安慰你、理性勸導,也改變不了因為怕死而產生的強大焦慮。我們都是在孤獨中自我安撫的。孤獨不是絕對的孤獨,有時是內化他人的力量、他人的平靜,有時是自我撫慰、自我消化不能伸張的情緒、不能實現的目的,在觀察和實踐中漸漸理解自我與世界的關係。孩子怎麼與自己相處,你要給他時間、空間,讓他先觀察自己、理解自己。這之後,才是他人的介入。你馬上就干預,越講,越用理性,他越覺得這種力量來自外界。(你放心,孩子生活在中國,外界干預不會少。倒是你要注意保護他的自我時間。越有內在力量的人越不容易自我中心,因為他不需要扭曲和操縱外界世界來保護他的內心世界。)他還不知道什麼是喜怒哀樂的時候,還不知道一切都是大自然的正常現象的時候,你就告訴他:「你要這樣,不要這樣。」 你就覺得你懂的比他多。講真,家長們要能像他們的孩子們一樣真誠、開放,這些孩子多半不會有情緒問題。

最後加墊幾個案例,專門給「教育焦慮」的人看:

大家都知道,我們從小長到大,身邊有很多「榜樣」,以教師子弟居多。我從小就被父母灌輸要有意識接觸這類榜樣。在近距離的觀察和討論中,我發現不少教師子弟榜樣的問題,在教育體系內,要多牛逼有多牛逼,一路讀書上來要多風光有多風光。一旦要開始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了、遇到要自己主動作決定的事,不是青年危機就是中年危機。而且大多數此類榜樣,往往有過度教育的癥狀,也就是,她接受的教育跟她最後的實際工作和社會貢獻不成正比。在我看來,這就是教育的失敗。至於是不是當事人的失敗,這見仁見智。我覺得如果他們內心沒有痛苦糾結的話,很好啊。可是,一路「榜樣」上來的人,最後發現我名校博士苦逼兮兮讀完了也就當個普通白領啊,內心能沒有痛苦糾結么?

有些中國家長以過度教育為樂,儘管他們孩子沒什麼卓越的品質和才能。基於迷信的根本,這些家長不惜代價的把各樣教育資源爭取到自己孩子頭上,阻絕教育流向真正有需要的人。這種被「喂」出來的孩子,問題才是最大的,因為他不能接受自我,就跟他爹媽一模一樣。這樣的例子見得太多了,家裡面砸鍋賣鐵的一昧讓孩子接受其學力所不及的教育程度(比如碩士博士等等)。這些小孩自己不思進取、占著茅坑不拉屎、或者根本就不喜歡自己的專業,一進入社會就害人害已。關鍵是,他是什麼貨色,外人看得一清二楚,也就全家人都覺得他可了不起了。

說回同樣簡單的問題,是不是教育工作者教出的孩子一定更出色?論懂教育,人家比你懂。現實呢?不少教育工作者家庭出來的孩子,都相當壓抑。論開發智力,教育學有相當多理論和實踐經驗,而且效果顯著;若論「情緒」,請不要家長濫用所謂「育兒經」「心理學」(當然真正有心理問題的兒童除外)這也是一種過度病理化,一切現象都有原因,都有建立在那麼幾個數據模型上的「理論」,都有符合科學的解釋。這種態度,本身就是病態的科學觀。

家長的教育觀是發自自身的病態動機,一昧想著在孩子面前通過言語、行為上的「現象」來裝模作樣,這就是欺騙。你以為你家孩子傻啊?

一句話總結,孩子的情緒,來源於你,教育還在其次;關鍵是別光想著往孩子身上使勁兒打翻身仗,管好自己先。想讓孩子好,不用勤學苦練育兒經、孩子前人前裝,別把自己的失敗和缺失轉移到對孩子的過度教育上,別因為自戀而覺得自己家孩子就是特別,別總覺得自己有資格「教」,能做到這幾點,就不錯了。能做到這些的,還不一定就是高知父母。

讓他找他自己,他找到的,比你找到的,更聰明、更強大、更能超越你。


我家Tiffany的教育有兩個要點:

不小心摔倒了,絕不扶,自己站起來,才可以到爸爸媽媽這裡獲得抱抱安慰。所以她一旦摔倒了,也是不太大哭的,最多抽泣

如果有需求想要滿足,但是不可以滿足,那麼大家坐下來談條件,不能靠哭或者躺地上來獲得,我們每次談條件,爸爸媽媽都會讓步,比如她想玩樂高,不想洗澡,我們會談,如果你去洗澡,我給你一個額外給你一個玩具針筒可以玩水,而且洗完了,回來還有樂高玩,但是你不洗澡,樂高也只能再玩5分鐘,她自己會衡量,一般肯定是聽父母的獲利更多,但是一旦躺地上,那麼對不起,什麼都沒有了,你就哭去吧。我一直告誡Tiffany,you are not a 1 year old infant ok, you had been a two year old toddler.


個人理解樓主對於孩子年齡上的定義應該實在3-5歲左右,而不是針對尚在襁褓嗷嗷待哺的幼兒。所以個人覺得用幼兒的例子來做例證沒有說服率。

誠然,熊孩子不分國家,但是每個國家熊孩子出現的比率不同。雖然沒有客觀的數據來足以證明發達國家熊孩子的比率和中國熊孩子的比率一樣多,但是根據個人海外一年多的生活經驗,發達國家熊孩子出現比率會低一些。

一方面是教育原因,和很多答主想的類似。個人在國外是很少看到有熊孩子在超市裡看到什麼東西就站住不走鬼哭狼嚎非要買的,也很少看到3-4歲的孩子吃飯還要家長喂的。這是我最不能接受的兩種熊孩子,但是在國內會看到很多。至於飛機上大哭大鬧的孩子,每一個成人請暫且容忍一下,就算是成年人在長途飛行中都鬱悶煩躁,更何況是孩子。總得來說國外的爹媽相對來說對孩子嚴格一點,更有原則。另一方面,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個原因:父親在教育中占很大比例。在國內教育孩子基本都是母親和外祖父母或者爺爺奶奶的事情,父親在教育方面作用略弱一些。而在國外,外祖父母是不允許插手子女的教育而同時父親是重要的角色。所以個人感覺父親的角色也很大程度上影響孩子的行為。

外在方面,國外的服務設施,公共基礎設施相對齊全,孩子無論是在公交或在商場超市購物中心公園等都有便利舒適的設施。拋開孩子本身就熊,即使很乖的孩子在他難受的時候也會哭鬧。如果我們的公共設施能夠為兒童和家長提供便利,那哭鬧的孩子會減少很多。舉個例子。布里斯班的所有公共交通設施都能保證輪椅和嬰兒車上下,有樓梯台階的地方都有直梯和斜坡方便人使用。商場有足夠的母嬰室供家長使用。所以說,這些便利的設施為孩子和家長提供很大便利,最起碼走到哪裡爸媽都不用抱著孩子,孩子累了在嬰兒車裡休息就可以。或者隨車掛些玩具放些繪本零食,可以隨時拿出來消遣。孩子本身舒服了,他就不會無緣無故的哭鬧。

所以個人覺得,孩子的行為習慣不光是家庭教育問題,還有一些是社會大環境問題,不光是上述提到的公共設施問題,還有更深層次的社會安全問題等。很多很多的顧慮讓家長不敢放開手,總覺得還是孩子長大會好。但實際表明長大會更糟。

其實沒有什麼國外的月亮更圓或者鬼佬的屁更香這麼一說。我們只不過在平心靜氣的去反思我們在子女教育方面存在的問題並嘗試去尋求解決的策略,而不是去嘲笑或者暗示樓主你在歧視國人或者說老外拉的屎更臭。話說的難聽一點,他人的臭屁並不能證明自己屁香。如果在思想上不能認識到我們在子女教育上還是落後與人,那更不能在行動上積極的教育下一代。


雖然我自己的孩子還小,但前段時間正好跟父母聊到這一話題,所以有一些想說的。

父親認為,除了生理上不適,兒童哭鬧基本上只有一個原因,想引起父母注意。而想引起父母注意的背後往往是父母注意得太少。

兩歲前,大部分哭鬧源於安全感的缺失。哭是因為他想哭,他對現實沒有明確的不滿,只要哄哄抱抱打個岔就轉移了他的注意。從下地走、出門玩、抓東西開始,孩子有了更為明確的訴求,不滿足他的訴求便會引來直接的不滿表現。中文裡的不滿是個很好的表達,不滿意的原因基本上是不滿足。因為這一階段要儘可能滿足孩子的訴求,他要走路就走路,要扔東西就扔東西。如果你不想孩子扔貴重物品,那就要把貴重物品收好,如果你怕孩子玩剪刀切到手,就不要當他的面用剪刀。這一階段的行為矯正大多是無效的。

到了三歲,孩子就可以溝通了,他的訴求更為明確。但本質上,他們哭鬧的原因還是父母的注意太少或注意的方式不對,由於這個階段的孩子對父母有特殊的認識,因此其他人的陪伴、承諾、安慰往往無效,給人一種父母在就聽話,父母不在就是熊孩子的表現。當然,別的答案已經說了熊家長是帶出熊孩子的主要原因,我就不多說了,只考慮父母用心的情況。

給三條相對具象的方案。

第一,不要與孩子交換條件,特別是用交換條件的方式來拖延、敷衍。不行就是不行,條件交易是最爛的育兒方式,如果你給出一天不哭就可以吃巧克力的交換條件,那當孩子做到了就一定要兌現這個承諾。可在孩子心中就會有這樣的想法,不是吃巧克力不好,而是我沒有達到爸爸媽媽讓我吃巧克力的條件。以後你不讓他吃巧克力卻沒有條件來交換時,他就會鬧。再大一點,他就會反過來給父母條件去交換,如果你不給我吃巧克力,那我就如何如何,你看著辦。

第二,讓孩子逐漸過渡到訴求無法完全獲得滿足的狀態上來。嬰兒期的有求必應要適時終止,孩子的訴求越來越多,越來越複雜,你得有選擇地滿足。最好的方式是讓孩子來選擇,只能買一個玩具,你來選。逛公園和吃肯德基只能選一個,你來挑。慢慢地,孩子就會明白要求不是提得越多越好,自己得想清楚最想要的是什麼,有得就有失,失去的是機會成本。當然,如果你讓他選擇,就是承諾了他的選擇是有意思的,就要去滿足。

第三,體諒一個孩子的虛榮心,但要讓他明白只有自己努力的成果才能拿出來與他人攀比。同學同伴有雙耐克的鞋,他也想有。可以,但要用自己的錢買。沒有錢?沒關係,父母給你掙錢的機會。孩子自己會去權衡,為買鞋而付出的努力是否值得,當然父母也得是象徵性地讓孩子掙錢。孩子有虛榮心是必然的、正常的,但只有自己努力的成果才能拿出來與人攀比,所以家長也不應該說你看別人家的孩子...

帶孩子本就是辛苦的事情,不存在無緣無故就乖巧的孩子,也不存在無緣無故就熊的孩子。我問我爸媽是怎麼知道這三條的,他們說是從國外的育兒節目上看到的,我試著看了幾集,心裡想的是

誰說國外的孩子傻乖傻乖的?給我出來!

==========

評論里很多人都對兒童有沒有挫折感有疑惑,我稍微解釋一下。

情緒遷移是挫折感的必要條件。嬰兒三個月就能懂要喝奶,如果他看到奶瓶卻夠不到就會哭,你說這是挫折感?這不搞笑呢么。

如果一個孩子因為不會汽車而消極面對別的事情,連平時喜歡玩的玩具也不玩了,飯也不吃了,這就叫情緒遷移。這種情緒遷移大約在兒童六到七歲產生,中國兒童可能略早一些,但絕不可能三歲就有。

所以,你們什麼時候聽說過給六歲以下兒童測量逆商的?他們壓根就沒有。


在國外公共場合小孩一哭鬧,大部分家長就會第一時間把孩子帶離現場。不論是電影院,劇場,禮堂,音樂廳,餐館。所以讓你看到的都是傻乖傻乖的。我認為這才是真正的區別。


我在澳洲一個商場打工,每天看到超多家長帶著小孩走來走去。澳洲家長很注重小朋友的禮貌教養,謝謝對不起經常是掛在嘴邊的。當然澳洲熊孩子很可怕,小朋友也愛哭,撕心裂肺地哭。家長要不然是跟小孩講道理要不然就是完全不理,你哭你的我走我的。

前幾天還看見一個媽媽推一個小蘿莉在逛街,她哭到鼻涕泡都出來了臉都紅了她媽媽依然在淡定地左看看右看看。昨天又看到一個中國奶奶在帶小朋友,小朋友摔倒了還沒哭她就抱起來然後跺腳踩地說都怪地板。。。這種教育我實在不能同意,我小時候摔倒了我爸都是說讓先我爬起來看看地板有沒有被我摔壞。


切身經歷說,不是。。。

可能我真的是討厭孩子,有一次坐公交車,一個外國小孩不停的鬧踢我,我受不了說了一句,就開始哭,不過家長其實是菲佣挺好的,給我道歉把孩子抱走了。

幾次坐公交車,我覺得哭鬧打鬧係數是相同的,家長也基本給我道歉了事,也不會跟我說不要跟孩子一般見識啥的。後來我解決了這個問題。

不要坐在老弱病殘孕座位上。。。


其實你去北歐很多國家,也看不到小孩哭,實際上你在外面轉一天,很可能一個人影也見不到。


從醫學上來講,嬰兒如果一直不哭不鬧,或者說總是像題主說的那樣「傻乖傻乖」的,那有極大的可能就是傻,或者準確的說,是患有先天性大腦疾病的兒童。


推薦閱讀:

你會讓你的孩子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嘛?
孩子以虐待自己的方式脅迫父母該怎麼辦?
如何看待「31歲的媽媽,抱著2個不到3歲的小孩跳樓,留下的遺書」的事件?
我的孩子是自閉症嗎?
送什麼禮物給剛生完孩子的人比較好一些?

TAG:育兒 | 兒童教育 | 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