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在競選講演中引用了哈耶克的話攻擊工黨候選人艾德禮真的是他敗選的重要原因嗎?

《通往奴役之路》的序言里說:當丘吉爾在1946年的競選講演中引用了哈耶克的話以對他的工黨對手克萊門特. 艾德禮的社會主義國有化計劃的危險提出警告的時候,左派利用這一點以圖搞壞丘吉爾的名聲。艾德禮在他的講演中始終津津有味地強調哈耶克姓名中的「馮」字稱呼,以便把對德國的仇視氣氛引向丘吉爾。哈耶克由此被左派打上了敵手的印記,他把丘吉爾「拖下了水」,並在很大程度上導致了丘吉爾的競選失敗。


孤立的事件無法成為主因,這個故事算是書里抖的一個段子。 丘吉爾也不是被拖下水——他是自己跳下水的。

戰後左派上台執政是大勢所趨。納粹淪陷區內領導抵抗的大多是左翼分子和共產黨人,他們在戰後也很自然的將這種努力轉化成了政治資本,而最早讓納粹停止腳步的——蘇聯,也是計劃體制下的國家,這讓歐洲人對左派,以及左派倡導的有計劃的社會分配充滿了好感。

在戰後整個歐洲都到了行將崩潰的邊緣,就業崗位和勞動力嚴重缺乏,工業設施雖然沒有我們想像中被破壞的那樣嚴重,但食品補給由於中歐國家的缺位而嚴重不足(中歐正在按計劃將力量投向基礎設施的建設,依賴暴力機構壓制因生活資料不足而產生的民怨)。保障社會配給已經成為了必須之選。這相當於一個活廣告:既然我們需要通過計劃分配來指導目前的生活,那麼我們為什麼不選擇這樣一個政府來管理社會呢?那個時候歐洲人都在考慮同一個問題:歐洲將往何處去。於是工黨成為了他們最好的選擇。

戰後十年的世界是紅色的。工黨毫無懸念的勝選後立刻大幅修改福利制度,將社會資本國有化。甚至保守黨也在後來接受了這樣一種改革方式。若非美國的翻然醒悟,啟動馬歇爾計劃大幅援助歐洲,如今世界可能已經成為赤旗飄蕩的海洋了。直到70年代,人們才忽然哈耶想起克《通往奴役之路》的小冊子,發現這樣一本玄幻小說般的經濟讀本充滿了真知灼見。

丘吉爾哈耶克們所信奉的理念對於當時的民眾沒有說服力:既然共產黨是那個時代反抗納粹的先鋒和最堅定的力量——這是整個歐洲都看到的,那麼為什麼一個左翼政黨和一個極右翼的政黨會殊途同歸呢?丘吉爾惡毒的攻擊泛社會主義制度,惡毒的攻擊已經被焊死的二戰英雄形象,在渴望和平的時代宣揚危機,目的相當不純正。相比於保守黨,工黨才更像是適應時代,積極改變著社會的那群人。而且戰爭業已結束,丘吉爾已無用武之地,艾德禮在戰時就主管民政,顯然為他和他領導的工黨投上一票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有這方面原因,但不完全是。更重要的是20世紀乃名副其實的紅色世紀,丘吉爾演講中提及的對社會主義的警惕絲毫不會引起各界群眾的共鳴,畢竟後者正徜徉在大政府的美夢中不願醒來。


邱吉爾競選失敗應該是1945年,而不是1946年。我手中的這本書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註明1997年8月版,2014年11月重印。該書p6和p22兩處都提到了邱吉爾1946年競選說引用哈耶克的話。從行文看,P2處重複了P22的錯誤。是翻譯該書《導言》(德特馬.多林)的譯者弄錯了?還是德特馬.多林本人弄錯了?即便德特馬.多林弄錯了,我們翻譯時應註明「原文如此」。

計劃經濟作為戰時經濟或短缺經濟,也許是一種不錯的選擇,當時英國人民選擇工黨政府也許與戰爭和短缺有關。一種猜測而已。


因為今天正好看完艾伯斯通的《哈耶克傳》,裡面正好描述了這段歷史。當時是丘吉爾說道「……如果沒有政治警察,就不可能建立起社會主義制度。他們必然會淪為某種形態的蓋世太保。」是有關蓋世太保的講話傷害了丘吉爾的利益,當然他引用《通往奴役之路》的觀點也為工黨政府做出了貢獻。


推薦閱讀:

英國殖民體系解體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英國的議會是怎樣運行的?有什麼傳統和規矩?首相問答是什麼意思?
如何評價英劇《浴血黑幫》?
在英國留學快樂嗎?
在英國紐卡斯爾大學(Newcastle University)讀書時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TAG:歷史 | 英國 | 丘吉爾 | 弗里德里希·哈耶克FriedrichHayek | 通往奴役之路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