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手機和蘋果的差距在哪?


曾經給一個小白推薦手機。

手機啊,就是不知道,你的選擇不可以預料。手機的選擇啊,當然要看性價能力,但是也要考慮到上手的熟練程度。我絕對不知道,我好端端的一個wp黨怎麼就變成「果粉」了。後來我就念了兩句詩,苟利手機生死以,豈因粉絲避趨之。然後我就給他推薦了iPhone。

我推薦iPhone啊,主要有三件原因。

第一個是安卓需要Google環境,但是Google嘿嘿嘿了。

第二個是把「我們的wp需要更多的應用」告訴他。

第三個就是iPhone容易小白上手不易玩壞。

但是更重要的,就是隱私一定不要聯網,這可是關係到你手機的命運啊!

(其實就是一個小白,不想折騰,僅此而已……對於這種懶人,當然是推薦智障兒童版的iPhone了,上手就能正常使用,比起需要root需要xposed需要Google爸爸的安卓,以及需要更多app的wp,雖然這貨現在自帶安卓虛擬機了,但是還是好麻煩啊……

(當然我這種智障也是用的智障兒童版的手機辣,MD阿庫婭


給家人買手機的話,我首選iphone,主要是省心。不過我自己受不了ios系統,太封閉了,連文件管理器都沒有,我是不喜歡用這樣的手機。安卓手機的名聲主要被國內的一些app給弄臭的,舉個例子,前段時間我把微信的通訊錄許可權給關了,結果微信提示說為了賬號安全必須要通訊錄許可權,就沒法用了,我心想還為了賬號安全,就是扯淡,你騙騙普通人還行,然後我直接找了個老版本的微信,完美解決問題。還有國內很多大廠的app全家桶普通人是搞不定的,他們會蠶食你手機的性能,而你卻無能為力。所以安卓手機需要你去自己倒騰,不然可能就會越用越卡。

如果想用安卓機我建議用google的親兒子系列,root以後裝個綠色守護,用個半年下來你會發現,安卓機也可以一直不關機。

iphone和android的受眾不一樣,想省點心就用iphone。

如果哪一天國內那些大廠感覺應該把手機還給用戶,而不是認為自己是用戶的爸爸的話,或許安卓較iphone的劣勢會小點。

我自己用的是nexus5x。


我用iPhone的時候很少動腦子,我只考慮剩餘電量,我以前用安卓差點沒把我煩死,後台自啟,相互喚醒,收不完的垃圾推送。

別和我說什麼需要折騰,Excuse me,手機用我還是我用手機?

蘋果是老人機,老人機代表了易用性和不折騰,以及穩定壓倒一切。安卓是自由,沒有法律監管的自由有什麼用?能吃嗎?


我覺得之前看到一個人說得挺好的,iPhone買來就是90分,Android買來只有60分,或許有人可以通過自己折騰,讓它變成95分,但是很多人並沒有那個功夫去折騰


2016.8.31更新

好像有人對iPhone1代這件事存在質疑……

攝於去年12月份

至於激活的問題,當時確實開機就進系統了,由於機器是別人送的,之前有沒有經過越獄並不清楚

卡貼的問題,去年就已經親自驗證過了,越獄即可,不用卡貼

另外就是具體的時間,至少不晚於2008年上半年吧,因為記得最清楚的一件事就是用了一段時間後看到報紙上的關於iPhone的16G版的新聞

至於某位評論的09年進入中國的問題,那是iPhone3G,黑色後殼

以下為原答案

=====================================================================

果粉簡單說一下

當然……我不是腦殘粉……這點自覺還是有的

目前已有的電子產品全是蘋果的,感受可能深一點。不過作為學生黨,可能沒極客玩的那麼6

首先,並不是大多數人都會,甚至是會玩機!

就好比給電腦裝系統一樣,會的人感覺很簡單,所以全世界的pc用戶就應該都會自己裝系統了?

想拿刷機root自己改造的可以閉嘴了

從iPhone1代(2007年上初中)一直用到現在的6S,最大的感受就是易用性。沒錯,就是知乎上很多人吐槽過的「老人機」特性。

對於安卓機的壞印象,也基本是由於iPhone4同期的國產安卓機所留下的「卡、慢」等等,翻頁動作響應,屏幕素質等等,之後成為安卓黑很多年。

前幾年三星S4出來的時候,正好母上大人辦了個合約機,順便用了用,突然發現安卓的流暢度已經趕了上來;以及後來老爸換了note 3也是,相機素質也追了上來(不過相機速度還是慢幾拍)

但是每年回家偶爾用下老爸老媽的手機,下拉的通知欄里張牙舞爪的廣告都簡直無語,有的還刪不掉,父母的手機不好亂調,也沒抱怨,我也就沒有動。

今年,家裡辦寬頻,電信順便送了個合約機,魅藍3,這個不到千元的機器。本來手裡的5S(蘋果你啥時候能出雙卡!倆手機號傷不起啊)流暢度和6S有挺大差距的,想順便體驗兩天魅藍……

然後我又換回5S了-_-#

沒指紋解鎖這個事不討論,畢竟價格不一樣。

只說系統:

交互邏輯和iOS不太一樣,暫且不表;

商店下載應用不需要賬號……也算是優勢吧;

最主要的問題還是控制權……

雖然對安卓國內的情況早有耳聞……就已經裝的這幾個程序,我只是調整通知和各種關聯啟動差點沒累死……這要是我6s上的程序的量,挨個調我得瘋掉

哦對,還有這軟體本身是不是安全的,姑且先信賴著自帶的應用商店吧;

能更換主題和字體,這個很好;

以及是不是要手動清理內存-_-#

這些體驗上的問題一些可能也和廠家有關,畢竟各家的定製安卓系統不太一樣

但是小米今年加入了廣告?

平心而論,國產機目前的硬體水平其實並不差什麼,旗艦Soc,amoled屏幕,大電池,快充閃充什麼的,咱們都不缺。

缺的是創新點。

小米今年的陶瓷後蓋還有oppo的閃充以及(是魅族吧有點忘了?)3d touch(這個好像比蘋果還早?)確實讓人眼前一亮。但感覺還是缺些什麼。地鐵上看ov家的海報,第一眼就看成了iPhone-_-#……看到home 鍵形狀才反應過來還是囧

人家三星的手機拿出來沒商標也知道是三星的……國產機的話,很多型號遠看都像iPhone……

當然系統的鍋受環境限制仍然沒辦法~

想起王自如視頻里曾經說過:s7e多好的一個手機,要是能刷IOS就好了……

畢竟國產品牌還處於成長期,不急,別人有的咱們遲早會有;再過個幾十年還是十幾年誰都不好說。充滿期待吧。

至於鎚子=_=前兩天和同學聊天的時候提起這個牌子……

學妹一臉蒙蔽的問我那是啥(,,??.??,,)

我(??ω??)?你就知道是個手機就好~

反正我肯定不會去冒險買這個牌子的……逛街的時候連這個牌子的櫃檯都沒見過……


差距就是每年都是蘋果帶節奏,三星出樣品,國產跟著抄抄抄。

國產手機裡面,沒有元器件研發能力的都沒資格拿出來跟蘋果三星比。這兩年一邊吐槽6的白帶,一邊出的手機外形比iphone6還要iphone6,算什麼水平呢?

另外,所謂ROM做得好,其實也就是規模大一些的第三方APP集成,這和蘋果研發iOS、Google研發Android根本就不在一個層面上的事情。阿里家的平台上最NB的網店是哪家,會有人拿它和淘寶天貓進行比較么?


我就喜歡蘋果別調侃的老年機功能。 看到安卓下滑頁面推送的各種廣告就有煩躁感在躁動……


竟然都沒有人說硬體

首先是處理器,去年810殘了的時候,國產機都呵呵了,有幾個甚至都拿著降頻來說是自己駕馭810的獨門絕技。即使今年820表現正常,但能力也就是和A9差不多。

拍照,三星努力這麼多年,終於吊打iPhone了,就是不知道iPhone 7出來後會怎樣,不過無論結果如何,拍照上面國產機都還是跟不上。呃,拍照這點也不能單純說是硬體,主要還是看廠商對鏡頭的調教。

屏幕,iPhone的屏幕不說最好,畢竟觀感這事,各有各的看法,但是一直都是標杆。

音頻晶元,前段時間有個國產廠商的發布會上,音頻的賣點就是音頻晶元和iPhone相同,但音頻晶元卻從來不是iPhone的賣點,不過音頻處理這塊,國產廠商里VIVO、MEIZU等確實做得很好,比iPhone好。

再加一個軟體上的,錢包服務。我覺得Apple Pay很棒啊,用過就知道好,但是國產廠商在這塊一直沒跟進,不過三星在支付上倒是比iPhone牛不少。別講有微信、支付寶,不一樣的。

最後,iPhone就是比國產機更能裝逼。


硬體方面:蘋果吊打國內手機廠商,從SOC到攝像頭到製造工藝到品控。安卓陣營只有三星可以一戰,華為還需努力。

軟體方面:其實算是安卓和iOS的差異以及國內流氓軟體給鬧得,蘋果吊打國內手機廠商。另外,我就不明白了工信部天天管這管那的,怎麼就不立法禁止全家桶互相喚醒……這是我不用安卓的唯一的原因………

營銷方面:各有優勢吧,國內廠商更接地氣。蘋果高舉高打,別的不說,光各大城市的蘋果商店,那個投入成本亮瞎眼。

最後,畢竟國產手機目前的價格大多數都不到蘋果的一半,但易用程度可不止一半,性價比不是蓋的。唯一拖後腿的就是國產軟體,所以國產手機能幹死安卓陣營的國外廠商,但目前的蘋果的城牆還是挺高的。


記得有個小學同學是做生意的,不大不小,幾百萬上下的那種,有一天找我配電腦加買手機,他的果5被自己一屁股坐壞了,在返廠中,想隨便買個湊活下幾天就行,這種條件下我推薦了紅米,朋友買的時候笑嘻嘻的問櫃員,這麼便宜(750)能用么。我的尷尬症稍微范了下。

這種情況大概能說明一部分人選擇蘋果的原因,價格決定了蘋果在他們眼裡不明覺厲的價值。當然我說的是那些用蘋果基本也只會發簡訊,打電話,最多微信QQ這種功能範圍的人。常聽略專業的用戶說蘋果有很多特別優秀的應用,加上老生常談的系統流暢,自己雖然杜絕蘋果產品(其實就是窮),仍然堅信蘋果確實要好一點。不過那是兩年前的事,現在真心看不出差別了,也用不出差別了。所以蘋果的巔峰,理論上已經過去了。

我那個朋友後來還說,不用蘋果用什麼呢,貴的也買不起。

我堅信現在這個時代,產品好,設計好,性能好的東西,應該是走量的,所以蘋果一直停留在很好的利潤率上,終歸是不得人心的,畢竟它也不是什麼奢侈品。


在我看只有幾千塊的差距。

開個玩笑。

如果說蘋果一定比國產機好我覺得不太合適,蘿蔔青菜各有所愛,喜歡或者討厭蘋果都可以找出太多理由。在我看,蘋果和國內一些品牌的旗艦機差距很小了,我不覺得國產機有太大的硬傷。於是,我選擇了三星。


…個人實際情況…

我用的是iPhone6 14年10月31京東入手,5288...女朋友用的是Vivo X5max 2015年4月手機賣場入手,手機售價2999,不知道怎麼被忽悠,選擇了分期購,拿到手機先交800,後面12個月一個月交273.選擇的是佰仟金融,坑的不是一般多呀…(當時還不是我女朋友,所以,那時候我是不知情的)

說說手機情況吧,本身對Vivo oppo 金立 這些走專賣店路線的不感冒,從不在我的考慮範圍內。

iPhone6除了16G是個坑,屏幕小也屬於短板了,不過是對我而言,當時4.7的拿手上都覺得大,原諒我iPhone6之前用的是iPhone4的小屏。後來身邊的人都換大屏後,對比4.7,明明plus更合適呀 …

Vivo X5max 5.5寸屏,但是感覺屏幕解析度低,看得不舒服 ,玩同一款遊戲時,差異就出來了,明顯沒有iPhone6 流暢,照相也是差了很多,嗯嗯,價格擺在那裡嘛,差異肯定是有的。

用了一年的感受,iPhone6 還是iPhone6 除了app不能裝太多,≥﹏≤,16G的坑沒法填,

Vivo已經不是那個Vivo了,卡頓比以前明顯,號稱3000毫安的電池,半天就沒電了,

一年換手機,最適合年輕人了 。宋仲基也出來了,Vivo X7 廣告也火熱現在,反正我是一生黑呀 ,

女朋友早早吵著換手機了,說等iPhone7 ,不過不要我送,要我付一半錢就好了-_-#


手機上的差距主要在業界的領導能力和整合能力

比如蘋果的3D touch和魅族的3D press 具體差距可見fview對pro6的速描

再者指紋識別 多少國產手機還只停留在解鎖手機或者只支持合作的單一應用

Mac OS iOS watchOS三者連貫無縫的體驗 國內甚至全安卓平台都很難做到這麼好 不過windows似乎也還行噢~

當然國產也是很強的 本地化秒殺水果

總體來說 手機硬體上的優勢蘋果已經不明顯 畢竟這個時代 就算蘋果有所創新 最多也只能佔據半年到一年的優勢期 最後肯定會被借鑒模仿

如果讓國產機跑iOS我有理由相信可能比iPhone跑的還要歡快 所以蘋果的優勢主要就在於系統 在於完整無縫的生態圈 在於其領導和號召能力

在於有龐大的開發者的支持 在於對供應鏈的強大控制能力 而在這個硬體高度同質化的大環境下 這些恰恰是最重要的(如果能做到硬體上避開同質化那也是很強的 比如三星的S7 egde 不過這是一條更為困難的道路 想在近幾年國產上實現幾乎不可能)

公司上的差距主要在價值觀

蘋果願意為輪椅用戶花一年優化Apple watch這點我在國內廠家上沒看到過

先看蘋果

華為在供應鏈環境等方面上也有動作 這點值得鼓勵 具體見官網

小米魅族就不用說了…只有回收舊手機吧…而且小米手機版官網根本找不到入口在哪(可能我眼力比較差)

曾moto x syle美版 魅族pro6用戶 現iPhone用戶

請不要再說原生安卓好了 體驗真心不如國內定製 除非你是會root會綠色守護的手機老司機


掉價慢。


差距?

我覺得最大的差距應該就是國產軟體三大毒瘤了吧。

這其實不是國產機和iPhone的差距,而是安卓機和iPhone的差距。

BAT都有自己的推送服務常駐後台,而且還各系列app相互喚醒。你一開機手機就運行著十幾個app。

明明旗艦配置,速度理論上吊打iPhone。

實際上被搞得卡出翔。

說到底安卓贏在開放,輸在開放。

蘋果贏在封閉,要輸還能慢慢開放。

不知道為啥不管你手機配置怎麼樣三大毒瘤都能用,而且不管你配置怎麼樣,毒瘤都能給你把配置用完。

毒瘤也是有水平。


用過國產的魅族小米 中興和蘋果還有ipad。現在用三星。

外觀上,蘋果有光環加持。即使已經成為街機了,公交車,輕軌等地方出鏡率最高的就是蘋果。然而蘋果手機的外觀,一眼看過去,真的要比國產機多了一種細緻和優雅。

別拿宣傳圖片來比較,沒意義。

月初入手了三星c5,外觀上已經不輸蘋果6s。同樣的周圍有用小米5,三星s7,魅族pro6的人。感覺外觀上也不比蘋果差。畢竟外觀這種東西是可以模仿改造的。

再說配置。國產旗艦機配置完爆蘋果。然而並沒有什麼用。

系統。這是重點了。這是果粉推崇蘋果最「務實」的因素。

ios系統的確流暢。尤其是用6s的同學更能體會到。但是,但是,現在2000元加的大部分安卓機都配置了安卓6.0。配上4g+32g的基礎內存,卡頓什麼的,真的很難感受到。

再談一談充電,玩遊戲發熱的問題。很多安卓機快充的時候玩都會有或多或少的發熱問題。蘋果手機充電玩遊戲同樣發熱。更新到ios9的5s不充電玩遊戲(王者榮耀這種類型)同樣發熱。

還有,手機的壽命,外觀,體驗,跟使用者本身的使用方式有很大關係!

不過蘋果是要交稅的,不僅要交給美國,一台6s平均要交1000多的稅給中國,要是沒有這層稅保護國產品牌,我很難想像國產高端機的結局。因為如果蘋果在中國只賣在美國的價格,或許不再有「逼格」,但是銷量應該還是會更高。

國產手機和蘋果手機的差距嗎?我要是有錢,用最好的晶元,屏幕,內存。同樣可以組建團隊,做出手機。國產手機沒有什麼真正的核心專利,跟蘋果比起來,這差距,怎麼說。所有國產手機品牌加起來市值應該都不及蘋果吧。

但對於單純的手機體驗來說,國產手機和蘋果的差距在慢慢縮小。


首先,應該說「不同」,而不應該說「差距」。

在我知道的人裡面,他們雖然使用蘋果,但是對智能設備相關信息(包括手機,電腦,手環等等)都不敏感。

我沒有長時間用過蘋果手機。用了大概四年小米。

說一下我周圍人的情況吧。

1.我這邊有個人到昨天為止不知道微信如何將好友名片推送給自己的另一個好友。

2.有很多人不會自定義來電鈴聲。

3.有的人不知道電腦文件(如docx文檔)如何傳到手機。

4.自己手機的id郵箱不知道是啥。

這些人有行政,有業務員,還有我最親愛的傻缺boss。

而我用的是miui8,一周更新一次。他們都在用蘋果。

那麼問題來了,對於一個對蘋果一點都不了解的使用者,我怎麼跟他們分析說性價比!除了裝逼以外!


寢室里6個人里5個6S(我是安卓),平常大家刷微博貼吧知乎微信qq,玩玩遊戲,感覺完全沒有什麼差別,我用的樂視也挺舒服,也沒覺得他們有什麼我沒有的功能。

儘管網上說蘋果有諸多優點,但讓我多花5倍的錢買一個腎6S換掉現在用的沒什麼不爽的樂視,然後還是像以前刷微博貼吧知乎微信qq,玩玩遊戲,我覺得還不如買幾件衣服鞋,出去多下幾次館子啥的


國產機和蘋果的差距啊,這個我得好好想想。哎,有了,聽說過「國產機不能上飛機」嗎?這就是差距!!!

國產機只能在地面用,而蘋果是天上地下唯我獨尊


至少只見到蘋果推出一項功能或者是特性後國產手機中一大堆在借鑒,甚至只是推出之前的傳聞也會有廠商借鑒。很少見到國產手機推出一項功能或者是特性後一大堆廠商在借鑒。我覺得基本只有魅族的HOME鍵和HTC的金屬機身可以做到吧。

基本上只有蘋果能做到推出一個特性就火一個特性:諾基亞從N9開始就一直在自家的旗艦機上用2.5D屏幕,但在iPhone6出來之前有那些廠商用了2.5D屏幕?諾基亞N1平板電腦應該是第一個使用USB Type C介面的設備吧?但USB Type C介面在蘋果推出New MacBook之前除了發燒友和諾記粉誰知道?

國產的安卓ROM除了魅族的Flyme和一加的H2OS是比較遵守安卓風格之外基本都是iOS風格吧。特別是「國際大廠」,他們對iOS的借鑒完全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像素級借鑒」。

而且也只有蘋果能幾乎一場不落地「出席」國產手機的發布會吧。只有蘋果才能在新款手機出來半年之前所謂的諜照就滿天飛吧。


推薦閱讀:

為什麼 iPad 和 iPhone 設備沒有指示燈?
為什麼蘋果的移動產品都是以「iP」開頭(iPhone, iPod, iPad),是巧合還是有意的?
為什麼 iPhone 壁紙換來換去,最終還是覺得默認的最好?
既然都出了iPhone6 Plus,再買個iPad mini還有意義嗎?
13000元左右買筆記本,什麼電腦及配置比較好?

TAG:iPhone | 手機 | 國產手機廠商 | 數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