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治維新初期平民婦女的生活是怎麼樣的?

從性格,生活方式,思維等方面


謝邀。

誠如孟所說,明治初期這個時間太短了。只看這個時期沒有代表性。

但如果單純的和江戶時代,乃至以前比較、那麼我的看法是,隨著開國、明治維新、新政府方針的確定後、一直到民權運動之前,女性的地位是顯著下降的。(雖然原本的上限就不高)

基本上江戶時代武士階層間朱子學的思想佔據主流,可以認為男尊女卑的傾向是很強。但是公家,町人(商人),一般百姓(農民)之間則不同,女性相對明治以後,權利還是在一定程度收到保護。比如町人(商人)女方也有繼承權,天皇的繼承權 娘家的影響力也很大。

實際上一直到明治維新之前的日本一直是封建(類似歐洲那種)社會。支配的武士階層自然有自己的思想觀念,但一般平民間的男女差別傾向並沒有比維新,建立中央集權之後那麼強。 封建社會下對女性勞動力的依存很高,不管男女,人口都是直接的生產力。同時作為生育和撫養孩子的女性、從維持生產力上來說女性也有不能無視的地位。


 那麼維新之後呢?很明顯,那時的日本積極引進西洋思想,技術,管理模式。但是骨子裡,是江戶朱子學的強化版。為了進行集權的統治,君君臣臣,夫夫妻妻,通過近代的管理手段和法律,一切都被嚴格的制定下來。

 比如家長制度,只承認長男的繼承權利,而父親在家裡有絕對的權力。同時皇權也在皇室典範制定下,只承認男性天皇,否定女性皇族的即位。

因為可以說 相對江戶時代,日本女性的地位發生了顯著的下降。


 男女同權則要等到二戰後才能實現(當然從世界範圍來看,這個時間也算是正常)。


太累不查書,全憑記憶,出現硬傷的可能性極高。

首先,挑題主問題中一個小刺。以國內中學教育的水平,把明治期共45年的歷史以「明治維新」的稱法統而論之可以理解。但嚴格意義上的「御一新」實際上到明治6年征韓論之前就已經基本結束了。同比1978年至今將近四十年,這一段前後天差地別的時代一攬子以「改革開放」命名,怎麼想都有些問題吧。

其次,很多答案提到民權運動。然而整個明治期民權運動的影響範圍是否攤到了女性頭上這一點並不好說。畢竟直到普選的1925年(這時已經快昭和了)的時候女性政治權利還是半點沒有的樣子。何況比起投票權,私認為經濟權利(就職)和文化權利(受教育)這類比大部分時間在鬧中二病的民權運動來得更根本。

圍繞上面兩點,經濟權利方面了解不多。但就我所知,當時的平民女性除了婚姻之外,其他的選擇至少有兩個,一是務工,二是任教。關於前者,紡織廠女工在明治中期相當普遍數量也相當龐大,上面答案有涉及不多提。關於後者,截止到明治20年左右,大多地方都會有開設女子師範學校,畢業生可以擔任各地小學校的教諭職務。按當時算作公務員,是相當好的一條出路。但值得注意的是,女工的大量出現要到明治中期,而數量有限的師範學校也不是大部分女性都能考上的。所以概括明治前期女性的經濟權利,大概是少部分人有了新選項,而總體情況基本一如既往。

文化權利方面,首先糾正前面林作成答案的一點。直到二戰敗戰,日本沒有一所女子大學。現存的不少女大的創辦可以追溯到戰前乃至明治期,然而直到敗戰,這些學校都只是以專科或是師範的規格存在而不被承認為大學。而所謂高等女學校,如同日文中的「高校」是高中的意思一樣,屬於中等教育。第一所高等女學校東京女師附高創立於明治15年,而女子中等教育的普及則更在這之後。

從明治前期來看,女子教育只能說勉強在小學教育普及層面達到了一個階段。明治15年的學齡兒童就學率,女性首次上升到30%,雖然同年男性已經達到接近70%。更不要說數字其實還是含水的。雖然林作成答案中還提到的森有禮等人的確關於女權、女子教育有過相當超前的發言,但了解一下森的死法就知道他們的主張有多大受眾。


明治初期連男性平民都和江戶時期一樣,女人就更別說了。

我覺得把時間放寬到整個明治時期比較好。

日本社會的現代化開始於民權運動,而不是明治維新本身。

日本民權運動比中國早150年,看現在的情況可能還會早200年。

這個話題有個專門的小說,渡邊淳一的《葬花》。

主角是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女醫生荻野吟子。生於嘉永年間,死於大正時期。

荻野吟子的選擇 (評論: 花逝)

明治18年她考下醫師資格,在這之前,日本是根本不許女性正式就職的,荻野花了很多年向政府申請開放女性就業權,荻野性格極為倔強,而且出身也不錯,否則她根本就不可能出頭。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日本上層確實有很多進步人士積極推動改善女權狀況,這點已經比很多歐洲國家都先進了。


我記得明治有段饑荒時期青森地區一個女的只要7日元?


看1974年的看電影《望鄉》你就知道了。


明治維新時期,女性可以上大學,有專門的女子大學,但是其中只有家政專業。

也就是如何料理家庭事務等等,當時普遍的思想是「女子上大學是為了能認出丈夫書柜上的外文書,以方便為書籍分類」(《日本史 1600-2000》[美]麥克萊恩),其男女地位之懸殊,可見一斑。


大致同意書記意見,日本的女權運動確實領先中國,我們所看到的中國優於日本的女權並非女權運動帶來的,而是tg,同時它也阻礙了女權運動


咋說呢,這個也是有知友說過的。日本的崛起伴隨著大量的少女出口,自從知道這一情況後,對那個時期的日本分外看不起(當然,中國也好不到哪去)


推薦閱讀:

中國存在音譯日韓越等國人名地名的可能嗎?
日本的運營商和手機支持 GSM 制式嗎?
如何通俗簡單介紹日本歷史?
日語對漢字、外來語的「不尊重」有點多,導致學日語過程思維速度與準度始終有障礙,過來人們怎麼解決的?
日本韓國會被誤認為是東亞病夫嗎?

TAG:日本 | 歷史 | 日本文化 | 女性主義 | 日本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