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學習咖啡拉花?

本題已收錄進知乎圓桌 ? 喝杯好咖啡 歡迎關注討論。


本回答分三部分:

1.去哪裡學

2.實操教程

3.如何進階

——————————————去哪兒學——————————————

如果你是 咖啡愛好者,無可上手的半自動咖啡機 ,建議去咖啡培訓機構,例如上海的 雕刻時光咖啡學院,質館,明謙咖啡,Seesaw,價格和培訓內容都可自行查詢。(利益相關:前雕光員工)

如果你是 咖啡愛好者,家中有一台半自動咖啡機 ,可看下文實操教程進行練習。

如果你是 咖啡師,請在老闆不會因為浪費而揍你的情況下,按實操或進階進行練習。

——————————————實操教程——————————————

首先,解決定義問題,什麼是咖啡拉花(Latte Art)?分兩種:

一種是拉花(Free Pour),在往濃縮咖啡中傾倒發泡後牛奶的同時 「拉」 出圖案;

一種是雕花(Etching),在沖調好拿鐵之後,用巧克力醬和牙籤等輔助用品直接在拿鐵表面的泡沫上 「雕」。

本回答主要講拉花(Free Pour)。

Step 1. 做一杯好的Espresso,酸苦平衡,油脂(Cream)稠密而順滑,無破洞。

具體操作方法和影響因素就不在此答案下展開,有機會找相關問題回答。

Step 2. 牛奶打泡

準備冷藏過的牛奶(4℃),奶缸,咖啡機。

1. 往奶缸里倒入適量的冷藏牛奶;

2. 空噴清潔蒸汽棒;

3. 將蒸氣棒插入牛奶,形成起泡角度,蒸汽棒出氣口位於牛奶液面底下1cm;

4. 「打發」階段:打開蒸汽閥門,當牛奶開始旋轉時,往下勻速移動奶缸,形成奶泡(伴隨著呲呲聲)。移動的過程需保持牛奶的旋轉,以及蒸汽棒與牛奶的位置;

5. 「打綿」階段:當奶泡達到所需量時,略微拉升奶缸(無呲呲聲),保持液面旋轉,並繼續加熱,當溫度接近65℃時,關閉閥門;

6. 空噴清潔蒸汽棒。

找了個視頻,50""~1"20""可以直觀感受一下打奶泡的過程: http://video.baomihua.com/url44721876/25169253?ab01

如何定義好奶泡呢?理想的發泡牛奶應像天鵝絨般柔順,液面看起來是反光的,完美的奶泡是非常細小的「微奶泡」。

這一步接地氣的練習方法有:用水代替牛奶;水裡面放點洗潔精。

Step 3. 咖啡融合

恭喜你到最後一步,此時你左手一杯完美的Espresso,右手一缸贊爆的發泡牛奶,下面,就是見證奇蹟的時刻!

心形:

1.缸嘴靠近杯壁,對準Espresso的液面中心點,小奶流注入。

2.逐漸拉高奶缸,用小奶流畫圈進行融合。

3.五分滿後奶缸靠近液面(注意圖3奶流此時注入的位置,稱為起花點),加大奶流。

4.保持位置,均勻晃動壺嘴,讓奶沫自然產生半圓形。

5.八分滿時逐漸拉高奶缸,收細奶流,並緩慢向前拉,產生圖5、6中心尖效果。

附隨手找的網上視頻:壓紋心形咖啡拉花

葉形:

1.缸嘴靠近杯壁,對準Espresso的液面中心點,小奶流注入。

2.逐漸拉高奶缸,用小奶流畫圈進行融合。

3.五分滿後奶缸靠近液面(注意圖3奶流此時注入的位置),加大奶流。

4.形成如圖3的半圓(小)後,均勻擺動壺嘴並後退。

5.九分滿時逐漸拉高奶缸,收細奶流,並向前拉,完成圖6種葉柄效果。

附隨手找的網上視頻:Leo拉花教學-數葉(Rosetta)-搞笑視頻

這一步接地氣的練習方法有:用水裝滿奶缸,練習控制水流;拉花後的咖啡倒回奶缸,震去粗泡,晃勻,在杯底裝入小勺咖啡粉,重複拉花。

——————————————如何進階——————————————

很簡單,學習和實踐。

嘗試怎麼打出流動性更好的奶泡,學習一個個組合圖形,換不同的奶缸,不同的拉花杯,不同培度油脂更飽滿的豆子,還有不斷地練習練習練習!

以下是一些能拓寬你在拉花這條路上視野的方法:

書籍推薦:拿鐵拉花 (豆瓣)

CTI雜誌視頻:http://i.youku.com/u/UMzk3NjkwMDg0/videos/order_1_view_1_page_2

Instagram:ADA_CREW / latteart_chrisf / akanihihi

以上,祝你拉花愉快 :)

聲明 作者保留所有權利:

任何網路轉載行為,必須通過知乎私信取得作者許可。


雖然這裡已經有了很多回答,但是我想加一些理論上的解釋:

簡單的說吧:

首先,浮在咖啡表面的那層拉花到底是什麼?

可能大家都不會太多考慮這個問題。

但在科學家眼裡就是兩種微泡沫(microfoam)的混合物,顏色不同,但是可以你進入我我進入你,所以才可以創造圖案。

所以要得到這樣的花,必須使得兩種泡沫混合在一起。

首先,我們得有這兩種泡沫,其次這兩種泡沫得在正確的時間正確的地點相遇。

那麼第一種,我們得有來自咖啡的泡沫,crema

上圖就是一張咖啡脂的照片,下面黑色部分是咖啡,上面褐色泛紅部分是咖啡脂,是用接近沸騰的熱水以高壓衝過細細研磨後壓實的咖啡粉得來,之所以是這個顏色,是因為咖啡脂肪,其他顆粒和空氣混合體系對空氣折射的緣故。

中國人一般不太喝意式咖啡,覺得太苦,事實上品嘗意式咖啡,這上面一層咖啡脂肪才重要,風味分子大多是脂溶性,所以咖啡脂是意式咖啡風味的靈魂,也是評判一杯意式咖啡和咖啡師水平好壞的關鍵。

上圖為咖啡脂泡沫的微觀結構圖,引用自Ernesto Illy Luciano Navarini

咖啡脂的存在往往被視為濃縮咖啡質量的標誌,其體積要佔到濃縮咖啡的 10% 以上。咖啡脂裡面含有許多氣體,大概在總體積的一半左右。

如下圖,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咖啡脂的結構,可以看出裡面含有氣泡、脂肪顆粒(一般小於 10 個微米)以及一些固體的顆粒(咖啡豆細胞壁的碎片之類) 。引用自沐右[咖啡拉花:泡沫圓舞曲 ]

咖啡脂泡沫的多少除了與咖啡豆本身有關,還與packing這個技術相關,就是把咖啡粉放進小容器中再壓一下的那個動作,壓得越緊實越容易萃取出咖啡脂但是若是太緊咖啡可能流不出來,所以非常有技巧。

第二種,牛奶的泡沫

光是這個問題,我又可以寫另外一篇文章了,如何得到恰到好處的牛奶泡沫也是一門學問!

有篇文章叫做[奶泡的形成]寫的很詳細,很不錯,雲無心寫了一篇文章叫做 [實驗室之卡布奇諾的泡泡 ]很有意思,是講述如何考慮增加自動販賣機里的咖啡的泡沫。

簡單地說,需要牛奶中有蛋白質形成結構,脂肪穩定結構,合適的溫度使蛋白質活躍。看起來跟咖啡脂肪泡沫結構差不多,顆粒大小恰好也就處於微米級別。

那麼用咖啡機打奶泡的時候要注意什麼呢?

截圖自視頻:Quick Tip: Milk for Lattes and Cappuccinos

看出區別來了嗎?

管子里是熱的蒸汽,如果把管子通到液面下,得到的就是體積增加兩倍的加熱的牛奶泡沫,整個體系是非常均勻的微氣泡系統,用於拿鐵的奶泡而卡布奇諾則是把管子貼近液體表面,事實上,這根管子有三個細小的口,兩個口在液面下,一個口在液面上,手動調整,通過表面把更多的氣體壓進去,這樣奶泡可以變成三倍大的體積,這時候你會聽到非常尖銳刺耳的聲音,是空氣在液體的縫隙間的叫囂!

所以你去咖啡館點卡布基諾的時候會聽到刺耳的聲音,而點拿鐵的時候則基本除了開始和結束噴氣的時候,是不會有那種聲音的, 是不是覺得格調又高了一層?

現在! 假設我們得到了勻稱的兩種泡沫,如何把它們混合在一起進行拉花呢?

這個就是藝術家的事情了,基本上沒我什麼事情了

但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要叫做拉花?

為什麼要用這個「拉」?

到底往下倒奶泡倒到什麼時候才可以畫出花來?

我認為:當你往下倒奶泡的時候應該先快後滿,速度快的時候奶泡因為衝量大,沉下去,然後觸底反彈,或者因為液體的作用力浮上去,等到你看見上圖右半邊液體的顏色已經變白許多的時候就可以開始「拉」了,把奶泡杯拉遠一點觀察一下液體狀態,再拉近繼續倒,晃晃杯子變均勻點

這裡是第一次重要的拉!

到表面已經出現白色和棕色花紋的時候就要慢慢點開始拉花了,

圖中是一邊左右晃動一邊後退得到了這種花紋,到了盡頭往回拉一條直線,就得到了如圖這個葉子形狀。

如果不晃直接後退就會得到一個一層一層的圓形,然後再往回一拉就有了個心形,女生最愛。

有人問,為什麼看了那麼多拉花比賽,永遠是要麼是心形要麼是葉子形狀,有沒有高級點的新鮮點的?可以啊,但是不可能有三角形五角星,因為他們是一個流動的體系,主要是兩種泡沫的流動速度比液體慢,混合在一起後需要一段時間分散,所以趁著他們還沒有互相交融,可以抓緊時間畫個畫,除了二維拖動,還可以往空間里堆,但也是再以肉眼可見速度移動的啊

但話說這世界總是趨於熵增加的,所這種藝術品持續不了多久也就湮滅了,不過可以添加穩定劑和添加劑來保持泡沫的穩定性,我曾經試過一種穩定劑,可以適用於任何液體,可以做出一個十幾分鐘不變形的蔬菜綠色泡沫,很好玩。上圖這個小熊的泡沫這麼緊實,界限分明,還能在上塗顏色,不知道是不是加了什麼穩定劑。

話說這個小熊這個姑且算了,雖然十分可疑是否能夠飲用,但上圖這個櫻木花道根本不能叫拉花啊!真是痛心疾首,搞個不知道什麼東西搞的特別結實的泡沫,然後直接用咖啡在上面畫畫,能叫拉花嗎!只能叫畫畫吧!

-----------------------------------------------------------------------------------

12.22 補:熱心的小讀者們紛紛指出櫻木和小熊都是雕花,同意!不過我只喜歡傳統的拉花,就是這麼old school!

------------------------------------------------------------------------------------

總結:

1. 好咖啡,可以出好crema

2.好機器好牛奶,可以出綿密的奶泡

3.眼疾手穩,想快就快想慢就慢

4.溫度,奶泡和咖啡的溫度保持一致(有冷的拉花)

。。。。。

非技術人員,純理論分析,如有錯誤請指正。


作為一個受過咖啡職業比賽訓練的人 簡單來答一下

拉花的前提是——能做出足夠好的espresso和奶泡,espresso需要足量的油脂 ,奶泡的要求則是細膩。換句話說,做espresso的基本功和打奶泡的基本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拉花的質量。

espresso是一個十分細緻的工作 對磨粉的粗細、粉錘的力道、粉餅的水平程度、水溫、時常都有非常嚴格的要求。

奶泡則是向牛奶里注入空氣,那麼如何製作出細膩的奶泡?最好的工具還是意式機.....應該是差不多是7~9個大氣壓的蒸汽,以正確的角度、合適的時長插入冷牛奶中。一個人會不會大奶泡基本上聽聲音就知道了。

如果以上兩步你還做的不錯,那麼拉花學起來就相對簡單了——我當初的練習方法是——一盆水、一個奶缸,一個300ML咖啡杯——將奶缸里的水以較慢的速度繞著咖啡杯畫圓,然後在中心下半部猛衝,同時抖動手腕——上提。這實際上就是整個拉花的過程,只不過實際操作時變味了espresso和奶泡。

拿水練習的好處時,一旦你能控制水的流速,那麼當你使用espresso和奶泡時,會駕輕就熟,這個過程十分短暫,但又好像過了幾個世紀。

其實,我想說的是,拉花是一門很有藝術性的技巧,但對於一杯咖啡而言,它本身其實並沒有那麼重要——在學習咖啡時,我的老師從未教過我任何拉花方面的知識,因為他告訴我,重要的是,我們從始至終對每一杯咖啡、每一個步驟的苛刻要求,才決定了它口味的好壞。畢竟,相較於人為的藝術和炫技,我們更不應該忘了,咖啡本身,是大自然給予人類的饋贈。

——————————————————————————————————————————

寫完突然發現前一個回答的是@Rabbitgod 同學,去他家喝過他做的單品,很贊。不過如果是意式的話,可能我做的比較好,哈哈。


所有拉花都來自兩個基本圖案,樹葉與桃心,學好拉花的前提又是打奶泡,奶泡一定要有流動性但又不能稀湯掛水,流動性不好就是一坨沒法弄,太稀了根本就托不出來咖啡。學習這個建議還是找個師傅或者讓人帶著你弄,網路上雖然有視頻,看著就是擺擺手就完了,其實還是有很多要求的,不信你照著視頻拉一下,就知道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我那會是強化訓練,練習了整整一周,桃心樹葉才拉的比較穩定。

文字跟你描述怎麼拉花,實在是不可能,這東西一定要有人在你身邊手把手,你學的也快。另外不知道你是不是咖啡師,如果不是咖啡師,建議了解一下就好。因為拉花還是講究手感,如果你隔了一個星期不拉花,基本上就是廢了,要在熟悉下。如果只是出於個人愛好,可以多了解下製作單品,這些都是在家就能做的。


題主你好,想知道你想要拉花達到什麼水平。

多圖慎入!技術貼!

如果是入門級別,一個不怎麼好看的愛心,那你只要這些牛奶就夠了

如果你想要達到可以裝逼的地步,可以藐視大部分的咖啡師的拉花,那你需要這些牛奶X2~3

是不是感覺口袋的有點緊張~別著急哈哈哈,再來

如果你想要馳騁賽場,玩轉美拍等各類APP,那你需要這些牛奶 *n哈哈哈

看爽了嗎哈哈

下面咱們直入正題

不,先發幾張拉花圖片震一下場子

咖啡拉花,最為關鍵的兩個地方,就是萃取和奶泡。今天就講這兩點,同學們可以自己挑著筆記記下~

咖啡的萃取

磨豆機的種類:

磨豆機是咖啡被萃取前重要的一個加工環節,這裡簡單說明在整個咖啡鏈條中最重要的幾個要素:

1、咖啡樹,它是種植園裡的最重要的要素;

2、咖啡的處理過程,它是咖啡走出種植園前最重要的環節;

3、烘焙機,它是將表面上沒有咖啡風味的咖啡生豆變成有豐富風味的烘焙咖啡的關鍵設備;

4、磨豆機,它是烘焙咖啡豆走上吧台的起點;

5、萃取設備。由此,磨豆機的重要性可見一番。

那麼什麼是一台好的磨豆機呢?有些懂行的朋友會說:研磨均勻的磨豆機。實際上,完全均勻的咖啡研磨是不存在的,目前任何一台咖啡磨豆機所研磨出的咖啡粉都是有粗粉、中粗粉、中細粉、細粉、極細粉構成的。這些不同顆粒尺寸的咖啡粉在咖啡萃取過程中擔當著不同的角色,有些是形成醇厚度的,有些是用來展現風味的。所以即便有完全均勻程度的磨豆機,其製作的咖啡,風味上是非常平乏的,所以說優秀的咖啡磨豆機是指粗細粉比例穩定的磨豆機。

  • 平刀

平刀磨豆機由上下兩片刀盤組成,底座固定在馬達上,當馬達啟動時,轉動上下刀盤產生切削動作。

當咖啡顆粒從中間落下時,底部旋轉的刀盤會將咖啡豆旋至外圍,將咖啡豆推進齒刀部分進行研磨。

平刀上下刀盤是以平行方式擺置,所以咖啡豆需要靠底部刀盤旋轉的力道才能將咖啡豆推進刀盤中,因此放置在上面咖啡豆的重量將會影響咖啡豆進入刀盤的均勻度,進而影響研磨的均勻度;另外,由於推擠而使得咖啡豆之間碰撞次數增加,進而導致細粉產生比例也會提高。這就是常見的平刀磨豆機研磨的顆粒均勻度略差,細粉較多的原因。但是平刀所研磨的咖啡顆粒呈現片狀,而片狀可以讓細胞壁面積增大,所以用平刀可以在短時間內提升咖啡液濃度和萃取率,使得咖啡香氣在短時間內能明顯提升。同時,因為形狀扁長,體積較小,當萃取時間變長,顆粒木質部將會吸入過多水量,使得雜味和澀味增加。

  • 錐磨

錐刀磨豆機是在底部放置錐形刀盤,然後配合外環刀盤來進行研磨,咖啡豆從上方落下後,會隨著錐形刀盤旋轉將咖啡豆往下拉扯,進而產生研磨動作,也因為是由上往下的關係,所以顆粒可以不需要靠推擠的方式將咖啡推出,和平刀磨豆機比較,顆粒間的碰撞次數會減少許多,因此錐刀產生細粉的比例會較平刀減少許多,並且咖啡研磨均勻度會大幅提升。錐刀研磨的顆粒會接近顆粒狀,導致咖啡顆粒吸水路徑變長,內部需花更長時間才能接觸到水,因此錐刀顆粒在初期所釋放的可溶性物質會較少,導致濃度在短時間內不會太高,同時,因為形狀為顆粒狀,即使在較長時間萃取下,木質部吸收水量較少,比較不容易產生雜味和澀味。

  • 鬼齒

鬼齒的工作原理類似平刀,研磨的咖啡粉顆粒較接近圓形,且粗粉和細粉的比例較均一,所以咖啡味道較乾淨,風味比較立體、飽滿。

咖啡機的工作原理:

咖啡機的主要工作原理是以高溫和高壓的方法來萃取咖啡,在短時間內將咖啡的全貌展現出來;本質上是使用精密金屬濾網的滲濾法,與重力滲濾法相比,其最大的區別就是壓力,是通過咖啡機推動高壓水穿透咖啡粉餅,也就是說,在咖啡粉本身及其精細的情況下,依然能保證適度的滲透和平衡的萃取,這意味著咖啡粉越細小,其表面積即以指數速度增長,因此極細粉的一大優勢就是萃取速度特別的快,不僅快,且能將咖啡的品質擴大化,高壓可以把水擠進咖啡粉的內部細胞壁,萃取乳化油、溶解糖類等,所產生的效果是單憑重力作用所達不到的,Espresso象徵著複雜而凝縮的咖啡,其他的任何沖煮萃取方法都無法呈現出如此的醇厚度與質感

水的要求:

水溫

各種沖煮方法都會受到水溫的影響,沖煮的比例、烘焙度、咖啡品種以及加工過程等都能對最理想的沖煮溫度產生影響,溫度越高,化學反應發生的越快,大多數情況下這是放之寰宇而且準的,就咖啡而言,溫度越高則萃取越迅速,不同化合物有不同的萃取臨界值通常各品牌咖啡機會將水溫設定在88~93℃的區間;91~93℃為高溫萃取,這樣的溫度易拉高萃取率,增加醇厚度、香氣與焦苦味,因此不利於深焙豆的萃取,卻比較適合硬豆與淺中焙咖啡,因為稍高的萃取水溫,可將淺焙豆的尖酸提升為有變化的活潑酸,但水溫超過94℃時則會溶解出更多的高分子量酸苦物;88~90℃為低溫萃取,相反與高溫萃取,低溫萃取會抑制萃取率,降低香氣與焦苦味,較適合中深或深焙豆,但如果水溫過低,極易出現呆板、缺乏風味的咖啡液,低溫萃取淺焙豆只會萃取出容易溶解的低分子量酸物,而無法萃取出足夠的中分子量甜香物與高分子量的甘苦物,致使低溫萃取的淺焙咖啡,風味不均衡,尖酸、死酸明顯,極不順口

水質:

Crema油脂:

Crema(油脂)是Espresso咖啡表面所浮起的一層乳狀物質,是Espresso咖啡的精華,通常呈現紅棕色或咖色,具有濃烈的香氣與刺激的感官表現,同時也是咖啡拉花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在拉花中起到阻隔水流衝力與圖案打底的作用

漂亮的白色線條源於好的蒸汽牛奶

牛奶的種類與選擇:

我們所常見的意式牛奶咖啡飲品一般由 Espresso、牛奶、奶沫 這三樣物質組成,如:Latte、Cappuccino、Flat white等。

Espresso(一杯牛奶咖啡飲品的主導風味構成)

牛奶(一杯牛奶咖啡飲品的次要風味及比例容量構成)

奶沫(一杯牛奶咖啡飲品口感、風味保存及圖案構成)

不同的季節、產地、奶牛的品種、處理方式都會造成牛奶的化學成分不同;

牛奶的化學成分含量不同,與Espresso融合後產生的風味也有所不同。

讓我們看一下一般牛奶的主要化學成分含量及產生的作用:

水分:87.5% (牛奶中主要的成分構成

脂肪:3.5~4.2% (口感及奶泡維持的構成

蛋白質:2.8~3.4% (產生奶泡的構成

乳糖:4.6~4.8% (牛奶咖啡飲品甜感的構成

無機鹽:0.7%左右 (牛奶咖啡飲品咸感的構成

牛奶成分構成表:

製作牛奶咖啡飲品的牛奶選用:

市面上能找到的牛奶有很多,按照成分含量分為:全脂、低脂、脫脂三類。(也可以按照處理工藝劃分,但本文只對牛奶在牛奶咖啡飲品中產生的特性做解讀,所以在這個問題上不做深究)

全脂牛奶:乳脂含量達到3.1%或以上

低脂牛奶:乳脂含量在1%~1.5%區間

脫脂牛奶:乳脂含量一般在0.5%以下

前面我們在「一般牛奶的主要化學成分含量及產生的作用」中了解到蛋白質的作用是捕捉空氣從而形成泡沫,脂肪的作用是維持泡沫壽命。 如果選用低脂或者脫脂牛奶打發出來的奶泡,破碎太快,口感偏粗;而全脂牛奶中的蛋白質和脂肪含量相對於前兩者更高,從而能發揮出極佳的口感及維持時間。

所以Barista會選擇全脂牛奶製作香濃醇厚的牛奶咖啡飲品。

咖啡師的畫筆,拉花缸:

拉花缸的缸體形狀不同會影響咖啡機蒸汽管插入牛奶液體的角度。目前市面上比較常見的拉花缸品牌有:Barista Gear、Motta、Rattle Ware、SAERDNA PITCHER、WPM惠家、Evolve等,這些拉花缸形狀各異,使用不同的拉花缸打奶沫需要找不同的角度。(當然咖啡機蒸汽氣壓的大小也會有所影響,蒸汽氣壓越大越容易產生綿密的奶沫,反之越困難);除了關注拉花缸的缸體我們還需要注意使用的拉花缸的缸嘴,好的拉花缸嘴對於融合、倒流、製圖都會起到更好的效果。

蒸汽管的正確打開方式:

咖啡機蒸汽管插入牛奶液體的深度及角度:

咖啡機蒸汽管插入牛奶液體的深度及角度會直接影響奶沫的面密度。打奶沫的拉花缸與咖啡機蒸汽管接觸有一個死角度。看了好多國內外咖啡師操作打奶泡,加上自己不斷的嘗試,才能發現打奶泡有一個死角度這個角度用文字說起來很難形容,大概是拉花缸的缸嘴一定要抬起來,缸體要根據奶泡的轉動方向傾斜產生旋渦。這個旋渦的作用是把發泡發出來的粗泡沫通過旋渦扯到液面以下,使表面乾淨。旋渦有很多種狀態,每種狀態都需要觀察並記住。簡單來講,要想有旋渦,蒸汽管的噴頭不能太深入奶面下。 蒸汽管與奶面接觸好,即打開蒸汽閥,會聽到「chichi~」的蒸汽 「切割」奶液所發出的聲音,俗稱「進氣聲」。進氣到一定程度這個聲音就不能再出現了,否則,表面會有特別大的粗泡沫。

咖啡機蒸汽管頭的孔洞及乾燥度:

咖啡機蒸汽管的孔洞及乾燥度優良有助於奶沫打發綿密。蒸汽管的出汽方式,主要分為:外擴張式跟集中式二種。不同形式的蒸汽管,產生的出汽強度跟出汽量就會有所不同,再加上出汽孔的位置跟孔數的變化,就會造成在打發牛奶時,角度跟方式的差異。而外擴張式的蒸汽管在打發牛奶時,不可以太靠近拉花缸邊緣,才不會容易產生亂流現象;而集中式的蒸汽管,在角度上的控制就要比較注意,不然很容易打不出良好的牛奶泡組織;蒸汽的乾燥度越高含水量就會越少,打出來的牛奶泡就會比較綿密,所以蒸汽的乾燥度越乾燥越好。

打發的牛奶溫度:

牛奶打發的溫度是很重要的因素。牛奶的保存溫度在每上升攝氏2度時,將會減少一半的保存期限,而溫度越高,乳脂肪分解越多,保泡程度就越低。當在相同保存溫度下,儲存的時間越久乳脂肪分解越多,發泡程度就越底。當牛奶在發泡時,起始的溫度越低,蛋白質變性越完整均勻,發泡程度也越高,另外要注意的是,最佳的牛奶保存溫度約在5℃±1℃。經反覆多次的實踐證明,將牛奶的溫度打發至55~60℃區間,不僅甜感豐富且咖啡香與豐富奶香相得益彰。

PS:咖啡飲品的分類

還好嗎朋友們!現在給你們看下做圖,穩住!

舞動,水流的藝術

  • 愛心,傾倒與回杯:

  • 千層心,定點晃動:

  • 樹葉,移動晃動:

  • 鬱金香,堆疊推擠:

  • 單翅天鵝,簡單組合,畫:

(來自幸福路口咖啡圖片)

4個基礎圖就到這邊啦,如果還想更進一步壓紋,組合如下圖

爽嗎小夥伴嗎!

最後,咖啡拉花最注重練習,希望大家別弄反主次。

然後!!這真的是個廣告哈哈哈,答主人在廈門,哈哈 ~

請記住我,我是咖啡,啡人小哥!!!

覺得有用可以點贊下哈,謝謝各位看官~!!!


以上的答案都回答的很好,我剛好路過,也來說說我自己的理解,同時也是我在知乎第一次回答。

單論拉花,不說什麼Espresso的製作,如果非得說那可以寫好幾本書了......

當然了,如果Espresso做不好,即便花型再好看,拿鐵或者卡布奇諾也會難喝得要死!

所以一心只想學拉花泡妞的,得準備好一堆銀子,買牛奶!因為難喝的Espresso會導致最終你做出來的都得倒掉......

--------------------------------------------------正正規規的分界線-------------------------------

1、出圖案的原理

一定要打發的奶泡,關鍵是「泡」而不是奶!(所以上面說用洗潔精也行)

單用熱牛奶是不會出圖案的。

牛奶灌入空氣打發之後,會成為牛奶泡沫,而泡沫教輕,如果沒有衝力就會漂浮於液體表面。

所以,出圖案是因為相對於牛奶來說,牛奶泡沫比較輕。

看下面兩幅圖,能夠更直觀了解(本人職業做咖啡,照片拍不好,各位看官將就將就)

上面這幅圖,奶泡一直在往下倒,但就是不出白色,原因就是奶泡從高處往下衝,隨著重力勢能衝到杯子底部了,沒有漂浮在咖啡的表面。

繼續看這幅圖,是做的同一杯的稍晚幾秒鐘。很明顯出來圖案了,雖然照片拍糊掉......

和第一幅圖對比,牛奶倒出來明顯有兩個變化:

1)奶缸口和咖啡液面的距離,近了很多!而這個是關鍵中的關鍵。奶泡缺乏重力勢能而只能輕輕地漂浮在咖啡液體的表面,成為了一坨白。

2)倒出的奶泡流量加大了,這樣會讓圖案顯得清晰、足夠大。

2、做拉花的基本節奏

明白了原理之後,就要知道節奏了,其實就是左右兩隻手之間不斷變化的距離。

簡單地總結就是四個字:兩沖兩拉。

沖:奶缸口靠近咖啡液面

拉:奶缸口遠離液面

還是看圖吧,不過圖片拍的越來越惡心......

第一沖,奶泡近距離倒下去,出了一點白色。但現在不是出圖案的時機,因為基底還不夠厚實。

第一拉:奶缸口遠離咖啡液面,看到原來的白色開始「消失」,因為被重力打下去了。

這個過程我們稱為:融合。直到基底足夠厚實、穩定,才出圖案比較好。

至於怎麼樣才算厚實和穩定,不同杯子和不同圖案都不一樣。可以默認7分滿的時候出圖案。

第二沖:刻意地降低奶缸口的高度,貼近咖啡液面。(杯子一定要傾斜,才能靠近)

這時候奶泡缺乏衝力,就會漂浮在表面成為圖案,加上一點晃動就會出線條。

第二拉:收尾的時候一般會把奶缸提起來,停一下再往前走,就會砸出一個桃心。

綜上所述:

拉花最重要的就是節奏,我們可以簡單理解成兩隻手的距離。

靠近——遠離——靠近——遠離

時機會更複雜,例如第一次遠離要快速,第二次遠離要稍慢等等。

一句話,要多練才行。

----------------------------------------------討厭的分割線---------------------------------------

以上無論是文字或是圖片,都是我個人的,如有雷同純屬緣分。

如果你覺得和我有緣,也可以不經我同意就轉載,我無所謂的~~~~~~

至於哪裡學,需要什麼器具什麼的,真有興趣就私聊吧。

直接在這說涉嫌廣告什麼的......

--------------------------------------------------最後的分割線-----------------------------------

咖啡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看的

所以別只是關注拉花

以後去了咖啡館,多喝少拍照


我在咖啡店邊學習邊兼職,最近拉花開始穩定,作為一個菜鳥,也講講我的感受:

拉花的練習可以採用一種非常簡單的辦法:用洗潔精沖水出泡沫,再把這些倒進醬油里,這樣出來的效果和實際拉花的效果非常接近。師傅教的,很受用又很簡單,也不浪費材料。

咖啡拉花還是要請專業的師傅來教比較好。自己琢磨是一回事,師傅帶上路又是不一樣的起步了。

我只學樹葉和心都練了好久。中間要琢磨咖啡壓餅、牛奶的溫度、噴頭的角度和力度,還有奶泡的細膩程度等等,每一步都應該要師傅細心指導過才行的。

重點是奶泡的質量,無數次失敗的經驗來看,做好奶泡是能出花的王道啊~至於倒的過程,基本上只要定點勻速倒進咖啡里,到半杯的程度時倒兩個圈破開咖啡的油脂,最後迅速推進就行了。


前面的一些高票回答已經很全面了,我整理了一份關於拉花的大綱,最後面插入了大量的拉花視頻,這樣新手學習起來更加直觀些。

1、拉花的分類

(1)倒入拉花:直接用牛奶在咖啡上拉出圖案,也是最常見的拉花手法,對奶泡要求較高。

(2)雕花:

① 巧克力醬雕花:

用雕花針蘸著巧克力醬在奶泡上雕畫各種圖案,以各種幾何圖形、動物圖形為主,相對比較容易學。

② 奶沫或咖啡油脂雕花:

這個和巧克力醬手法差不多,只不過是用奶沫在咖啡上或者咖啡油脂在奶沫上雕出圖案,以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圖形為主。

③ 彩色雕花:

這種在日本、韓國比較火,用食用色素或者各種有色糖漿在咖啡上雕畫各種圖案,主要以動漫角色頭像為主,對繪畫功底要求較高。

(3)3D拉花:這個在國外也比較火,要求奶泡打得特別厚,能直接堆出各種立體形狀,主要也是以各種小貓、熊貓、獅子這些動物外形為主,然後在輔助巧克力醬雕畫出鼻子、眼睛、嘴這些。

(4)彩虹拉花:這個也是去年一下子在國內就火起來了,直接將使食用素或有色糖漿倒入牛奶中,然後就和常規拉花一樣直接倒入成型,各種顏色隨著牛奶的流動會自動呈現出一層一層的,像彩虹一下很還看,不過很多人擔心這些五顏六色的東西不敢喝。

(5)模具圖案:這種最沒技術含量,直接用鏤空的模具放在咖啡杯上,然後均勻撒可可粉,這樣咖啡上就會出現一個模具上鏤空的圖案。拉花模具網上有賣的,也可以自

2、拉花學習要點

(1)意式濃縮的萃取:

先撇開金杯理論、好不好喝這些話題,對於拉花最基本的要求,萃取出來的濃縮咖啡要有油脂你才能拉花。如果油脂較少常見的做法就是撒上一層可可粉,另外網上也有專門的拉花練習豆賣,價格比一般的豆子低,萃取出來油脂也不錯。

視頻封面萃取出完美意式濃縮的整個過程,咖啡館裡的咖啡就是這麼做出來的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2)打發牛奶:

打奶是練習拉花的基礎,奶打不好還拿啥拉花!如果是半自動咖啡機,剛開始練習時蒸汽別開太大,注意奶缸要隨著液面上升不斷移動來調節位置,牛奶的溫度控制在60-70°之間,把握不準使用溫度計,慢慢熟悉了再直接用手去感受溫度。打好奶後,如果奶沫較厚或者有大沫一定要用勺子刮掉,然後在均勻地晃動奶缸,讓牛奶和奶沫更好地融合。

視頻封面新手咖啡師打奶拉花視頻教程,喜歡拉花的趕緊學起來!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3)拉花手法:

最基礎的三個圖案:桃心、樹葉、天鵝,其他的複雜圖形基本都是由這三個基礎圖案組合出來的。各種推拉搖擺的手法主要是靠手腕的靈活性,注意不是擺動整個手臂,利用手腕來控制拉花缸的移動。新手常見的問題就是手腕擺動機械或者手抖,自然哪怕拉出個桃心都是歪的,這個主要靠多練,沒事的時候就拿水來練習手腕的靈活性。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慢動作教你學咖啡拉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3、各種拉花練習方法:

(1)意式濃縮+牛奶

這是最基礎的拉花方式,也是最好的練習拉花的方式,效果最好,不過需要大量的咖啡豆和牛奶來練習,成本較高。

(2)練習豆+過期奶

這個跟第一種一樣,不過最後咖啡不能喝,成本相對第一種低。練習豆可以去網上買,過期奶可以在周圍的小超市去問問。

(3)醬油+洗潔精

(4)水+可可粉+洗潔精

(5)水+咖啡粉+洗潔精

以上3種方法成本都較低,底用醬油或者咖啡粉、可可粉來模擬,再用洗潔精加水打發來模擬奶泡。

(6)意式濃縮+牛奶+可可粉

這個算是前面幾種的結合,可以反覆練習,第一次拉過之後再將咖啡倒回奶缸,留一點在咖啡杯中,在撒上些可可粉便可繼續拉花,也算控制成本的一種方法。

(7)

在咖啡杯和拉花缸中分別裝入水,然後來模擬拉花的過程,主要是練習手腕的靈活性或對流速的控制。

(8)電動打奶器+咖啡

(9)手動打奶壺+咖啡

以上兩種方式適合對咖啡拉花感興趣的自己在家玩玩,打奶用手動或者電動打奶器,網上也就百十塊錢一個,咖啡可以用愛樂壓或者摩卡壺煮,上面再撒上點可可粉。

4、咖啡拉花學習途徑

首先大家得明確自己的學習目的,學了拉花要幹啥?學了要開咖啡店的和就是覺得好玩想學下,最後的學習成果肯定是不一樣的,根據自己的學習目的自行選擇相應的學習途徑。

(1)報培訓班:

對於想開咖啡店和想做咖啡師的,首先推薦這種方式。一是有專業的人帶你入門,能避免趟坑;二來花錢買時間,能用錢節省自己的時間和精力,商業市場錢是效率最高的東西,能用錢來解決的就用錢來搞定;第三,報班的學習效率最高,這個和你在學校學習一樣,學習氛圍、教學設備、課程安排都比較完善,不用自己瞎操心。

(2)去咖啡店打工:

這種方式比較適合學生,可以去咖啡館兼職,然後跟著店裡的咖啡師慢慢學習。

(3)自學:

一般建議只是對咖啡感興趣的可以自學,通過看書、看視頻來學習。

5、學習建議

小白:大神,大神,有沒有能快速學習咖啡拉花的方法?

大神:有,賜你二字箴言,多練!

學拉花沒有捷徑,都是靠成箱成箱的咖啡豆和牛奶練出來的。學過畫畫的都知道,學素描時要先臨摹別人的作品,然後在擺上靜物開始自己畫,畫完再去臨摹別人的作品,如此往複不斷提高。現在網上有大量的拉花視頻,需要自己去學習別人的經驗,在運用到自己的實踐中,不斷地總結提高。

6、拉花視頻

下面開始視頻部分,手機看的注意自己流量喲!

(*以下所有視頻均可以在 咖啡教室(微信ID:cafe_haus)微信公眾號里下載)

視頻封面教你用電動打奶器可可粉練咖啡拉花,沒有意式咖啡機也可以學拉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教你如何用摩卡壺拉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用法壓壺和咖啡渣也能練拉花,咖啡師必學拉花練習省錢新技能!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教你怎樣製作一杯彩色的卡布奇諾咖啡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上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彩虹拉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彩虹拉花教程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彩虹拉花示範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拉花:彩虹拉花之小麥穗兒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各種顏色拉花視頻欣賞,咖啡拉花也可以豐富多彩!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各種彩虹彩色拉花視頻,喜歡彩虹拉花的咖啡師們趕緊學起來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用萃取手柄玩拉花 Latte art in a naked portafilter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教你如何在萃取手柄里拉天鵝 Swan in a portafilter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就是想做一個咖啡師,每天做咖啡、練拉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教你如何用巧克力醬在咖啡上雕出小黃人兒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Dritan Alsela 咖啡拉花欣賞拉花教程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教室 | 這倆逗比把咖啡拉花玩出了新高度,城裡人真會玩!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拉花之還拉啥天鵝?教你拉孔雀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拉花欣賞:拉花就是我堅持成為一名咖啡師的原因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上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杯中的小麥穗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神奇的風車拉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聖誕主題拉花:咖啡師用奶沫竟然也能堆出小雪人!厲害了我的哥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聖誕主題拉花:漂浮在咖啡上的聖誕樹和麋鹿,咖啡師的技術不得了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動物3D咖啡拉花視屏欣賞:獅子、貓、熊貓和大熊,你想點哪個?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拉花視頻欣賞:太牛了,勺子里居然都能玩拉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拉花還可以這麼玩,手把手教你畫個特朗普頭像!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拉花小動畫,看完終於知道一杯咖啡是怎麼製作出來的了!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上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貓頭鹰鵰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上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玻璃杯中的鬱金香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上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小小的鬱金香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上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水中遊盪的天鵝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上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樹葉和推心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上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展翅的天鵝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Instagram上最火的10個拉花視頻:咖啡杯中的斑馬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星巴克咖啡師拉花視頻秀,誰說的星巴克的咖啡師不會拉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星巴克咖啡師拉花炫技,竟然拿著星巴克紙杯來拉花!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Dritan Alsela和美女帥哥咖啡師們拉花視頻秀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看咖啡師如何製作意式濃縮、卡布、馥芮白、拿鐵、瑪琪雅朵咖啡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拉花:如何通過壓紋推心拉出一朵鬱金香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外國藝術家轉行做咖啡師,日夜苦練拉花,終在咖啡上畫出一座城!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這位咖啡師技術好,咖啡杯里秒變塊美味披薩,不光好喝還好吃!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視頻封面咖啡拉花:如何用巧克力醬雕花視頻教程_騰訊視頻v.qq.com視頻

更多咖啡美食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咖啡教室(ID:cafe_haus),

新浪微博:@咖啡教室

http://weixin.qq.com/r/PUzH3-nEyKS3rb289xkv (二維碼自動識別)


咳咳....看了前面很多大神從實操方面、理論方面都仔細回答過了,感覺好厲害,小女子在此先膜拜一下下!!!我是最近才開始學習咖啡拉花的,屬於初學者,我一直都覺得咖啡拉花好帥!然後最近就下定決心報了個咖啡培訓機構學習,經過幾天的學習吧,我覺得咖啡拉花最重要的其實是espresso和打的奶泡,一般人都只會重視漂亮的拉花,而忽略espresso的萃取跟奶泡,當然也包括我,嘻嘻!所以我一開始學的時候總是連最簡單的心形都拉不好,但還是像頭牛一樣只練拉花,浪費很多時間,卻得不到相應的回報!寶寶不開心....後來老師告訴我應該練習好espresso的萃取,從壓粉、布粉、出來的速度,時間,油脂等等都要重視,奶泡要打的細膩綿密,溫度也要夠,一系列前面基礎鋪墊做好了,就開始練習融合,最後等待著的就是你一直期待著的拉花了!是不是有種風雨過後見彩虹的感覺,嘻嘻,好老土的比喻喲!可能回答的不太專業,但真的是我學習的心得呀來的(認真臉!!!)順帶配個我的學習成果圖片,玫瑰花

呀呀呀!好害羞,羞羞噠...


nabs我已接觸拉花一年多, 掐指一算至今已練二千多杯 (早期醬油洗潔精版不算在內) 感覺其實Latte Art和其他技術性活動差別不大 理論加實踐,二者並行,最後才能做出好作品。

2015.09.一日練習作品。 樓上的大部分理論都看過,

重點是:we need training! 我們要練習唉~

you know the information, but it"s not your knowledge.


咖啡廳做過快兩年,基本的桃心和樹葉都沒問題,天鵝什麼的花式已經做不到了

第一,奶泡是最重要的,要綿密又均勻,不能奶沫分離(太干)又不能太稀(沒沫)

第二,具體手法網上有很多圖片,文字描述遠沒有那個直觀,手法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就是手穩,這個有方法可以練:把拉花壺裝水,找個杯子定個點固定水流固定高度把杯子倒滿,然後固定水流粗細變換高度把杯子裝滿,然後固定水流粗細按蠟花手法把杯子裝滿

第三,真只練拉花,要節省咖啡豆和牛奶的話,老抽做底,洗潔精加水打發馬上用也可以練習,找個老師好好教一下,跟著練,快的一周,慢的半個月,基本款的花型都沒問題了

最後:咖啡好不好喝真跟花型沒關係,拉花就是個裝飾,味道才是硬道理。

PS:在店裡面見到客人用咖啡勺把奶沫撇掉或者用咖啡勺來喝咖啡真是心裡一萬頭草泥馬呼嘯而過


正確的方向與方法,我遇到很多學員都是在錯誤的方向上越走越遠。一時半會兒也說不清,幾個要點闡述一下:濃縮,油脂很重要,咖啡豆烘焙的程度與新鮮度都會對油脂產生影響,當然,還有種類。第二,奶泡奶泡奶泡!最重要的奶泡!不同的圖案需要打出不同的奶泡。第三,手法,其實奶泡打好了手法就簡單了。第四,杯型,不同的杯型對應不同的手法與奶缸。第五,奶缸,不同的圖案用不同的奶缸會有奇效,不過奶缸是可以在後期通過你個人能力避免的,就是不管什麼奶缸,什麼杯子,都很輕鬆。最後在強調一下,奶泡非常重要,水量,壓力,牛奶脂肪含量,溫度,時間,角度,奶缸形狀,都會對奶泡產生影響。

突然想上圖:


我不關注拉花,也沒多大興趣。

我只想說明一個問題,那就是:如何理解拿鐵拉花?

原文是,「Latte Art」,所以很多人都把叫做「拿鐵拉花」。其實它的意思是「牛奶拉花」,或者更準確地說應該叫做「咖啡拉花」。

很多人都知道「Latte」是義大利語「牛奶」的意思,所以按照字面意思翻譯,應該叫做「牛奶藝術」,按照它的意思來翻譯,就應該叫做「咖啡拉花」,因為這是在製作咖啡飲料的時候的做法。或許有不少人是了解這一點的吧?

但是也有人可能不太了解,就從字面意思上把它理解成了「拿鐵咖啡拉花」,也就是在製作拿鐵咖啡的時候做的拉花。

實際上大多數人還是在製作卡布奇諾的時候拉花吧?例如WBC比賽,和拉花比賽,要求做的都是卡布奇諾,而不是要求製作拿鐵咖啡。這也算是一個旁證吧。好在國外還沒有在這上面有誤解,所以還是很容易了解的。


答一波吧。

大多數答案看了一圈,較少提到初學者應該注意的一個點。

倒奶(倒奶時的流速和流量控制。)

其實注入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暫離咖啡行業一陣子,有些生疏了,那天在朋友的咖啡館做了一杯,左邊一個味道,右邊一個味道,融合的很不好。

當時做咖啡師,我是用透明的杯子,杯底放咖啡粉練習倒水研究水流問題的。

每一杯拿鐵,都只給你一次機會打粉,壓粉,上柄,打奶,融合,拉花。前後就那麼一分多鐘,但是,一杯好喝好看的拿鐵,你始終只有一次機會完成它。如果一杯拿鐵傳遞著你與客人之間的承諾,就一定珍惜每一次你可以製作的機會。

換做我教誰做拿鐵,第一步一定從練習倒水開始。控不了水流,不清楚每次倒下去的奶是什麼情況,是出不來好喝又好看的雙標拿鐵的。考慮練習成本倒是其次,最主要的是,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是好喝的拿鐵,憑什麼讓客人讚賞自己是好咖啡師呢?

我的級別只能夠告訴各位看官,我認為最好喝的拿鐵,奶溫是一定是在55℃左右。這個溫度,舌頭會最大限度的嘗出乳糖的甜味,熱了冷了都不太明顯。至於如何做espresso,我不在行也不會喝。說不出來。

倒水(奶)流速控制是一個很難形容的過程。高手拉花,以及前面大神們提到的節奏就是這個意思。說不清楚,自己買個缸子倒就明白了。這裡師傅教是一部分,但如果說拉花也是一門功夫,那麼功夫好壞就是練習出來的。只要按部就班練就好了。

初學者學拉花,一定一定一定先從倒穩水開始,然後練倒水時左右均衡的搖晃拉花缸。

杯子裡面大概四、五分之一的水,從開始將水注入杯中沒有聲音不起泡。

我能夠負責任告訴大家的就這麼多。以後有機會學的更多了,我在總結一套可執行的文字教程。

拉花這東西,一定一定一定是親自上手做出來的,看視頻,聽別人說沒用的。

以上。


1. 奶打好,拉花叫latte art 所以奶泡的量夠做一杯latte就好。不可太厚。個人經驗小的milk jug(300ml) 1-2下kissing sound(也就是那個滋滋聲)。 500ml的中jug 4下就夠,剩下的就是把 steam wand 埋下去讓牛奶靜靜地轉產生microfoam.

2. 奶分好,拉花的奶打好一般需要分一下,分出剛剛好的量。分奶時也要注意先拉高了出奶再低一點給froth。最後的標準就是晃一晃jug,看起來水水的卻能在缸壁掛上很細膩的一層。如果晃起來感覺froth奶泡很厚,就再打一杯吧。

3. 倒奶, 倒的時候要注意一開始拉高細水長流,轉圈圈。但是不能亂轉,要清楚要鋪出一個顏色均勻濃重的背景,轉的時候那裡有白的就往哪裡倒,保證background 是深深的Crema的顏色,這樣才能更好地凸顯後面推出或拉出的花。

4. 拉花,第三步達到1/2-3/4滿的時候,把jug靠近液面,切記要保持流速,很多人在貼近時往往會發現還沒弄呢瞬間就滿了,所以要保持流速。做tulip就一層一層的推,做rosetta就從靠前一點的地方開始晃動jug然後勻速移動拉高一刀切。 一開始不要急多試幾次就能體會其中的奧妙

最後附上自己做的



我也算半個咖啡拉花專業選手吧。來回答一下。

其他的很多答案都說得很好,但是a picture says a thousand of words, 對於手藝的學習而言,觀察一下實際的操作過程,永遠比從文字上進行抽象的理解要有效得多。

上網搜索一下「咖啡拉花」就能看到大量的教學視頻。從最基礎的打espesso,打奶泡,到各種最複雜的拉花和雕花都應有盡有。比在知乎這裡問靠譜多了。

視頻看過以後,多操作,多實踐。比如說對的打奶泡的聲音,自己在打的時候沒仔細聽過,你又怎麼知道什麼叫對,什麼叫不對?

其實我最想說的是以下這點,也是我自己在學習過程中得出的最深的體會:學習手藝,人們總以為「功夫在手上」,專註的是手上的動作要怎麼做怎麼做。其實,最關鍵是要「會看」。手上的動作實際上是跟著眼睛觀察的結果,也就是大腦的判斷來進行的。你不學會看,手上就永遠做不對。或者說,學得非常慢。

比方說,拉一個心形,什麼時候拉高奶罐,什麼時候壓奶罐,什麼時候是拉成型的好時機,都沒有一定之規,都靠眼睛去看,用腦筋來做判斷。懂得了這點,其實也就一通百通了。

就像畫家作畫,手上的功夫當然也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眼睛要看得出來。


首先,你得有個半自動咖啡機,

然後,你去網上看看各種拉花入門視頻,仔細看人家的手法,

最後,買十磅豆子十箱奶,抱著窮仨月的心練去吧。

我即使給你把原理描述的再明白,你不練廢一堆豆子和奶也沒用。

這玩意兒,就跟騎自行車似的。得摔。


以上都說的很正確也很好

我補充2點

任何事情都是基於科學道理的

奶沫的發泡原理是表面劑原理,這個在中學的時候化學課應該有簡單闡述,可以順著這個思路去翻閱化學類書籍關於表面劑原理的內容,理解這個原理之後,對於你打發奶沫是一個質的提高。

在形成表面劑原理的過程中,牽涉到一個物理運動規律,你可以看到 陳粲然的回答中那個奶缸角度的圖片,你可以嘗試不同的咖啡機蒸汽管的角度、蒸汽力力度和蒸汽頭在牛奶發泡的位置,甚至是不同的牛奶不同的溫度控制,唯一要明白的是控制變數法,比如同一台機器同一個蒸汽力度同一款牛奶同一個溫度用同一個奶缸在不同角度打發後受力變化情況,你會發現,不同的受力情況對最後奶沫的流動性穩定性甚至是蛋白質和脂肪結構都有所改變,不同的流動性穩定性適合不同的花型,口感上也會有很明顯的區別,這個就是物理運動規律。

教科書是死的,人是活的,要多嘗試多總結多思考,會有嶄新的認識。

我也要強烈支持下Finale Ma的觀點!咖啡是用來喝的,不是用來看的,別只關注拉花!我可以用不同的打發,犧牲口感保證拉花,也可以犧牲拉花的美觀程度保證口感,這就是咖啡的魅力。

建議初學者先理解原理,再掌握一種奶沫的打發,熟練後慢慢調整,找到最合適的位置,這裡說的最合適的位置,是相對於同一台機器同一個蒸汽力度同一款牛奶同一個奶缸而言的,看到沒有,控制變數了。


一晃一年多過去了,還是延續這每天1-2杯的量.換了家公司,依然傳播著咖啡和拉花的樂趣,就是水平沒啥長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割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感覺各位回答的都比較專業,從一個純業餘的咖啡愛好者間斷說幾句。我一直使用公司的全自動機做拉花,主要也就用過兩種機器,一種是連奶泡都是全自動的,一種自動espresso,手動奶泡機。如果沒機會接觸商業半自動的話,自己買一台半自動放家裡早晚會墮入無底燒錢的深淵;)所以我家裡只有手沖的一些器材。不在家裡做espresso和拉花。

回到怎樣練習拉花,只說打奶泡,商業機和家用機打奶泡還是有本質區別的,商用機一般20-30s就搞定,而且對於手的穩定性沒那麼高,很容易製造漩渦。家用機就不一樣,以我用的幾款德龍來說,基本都需要60s+,手一抖就容易出大泡。每個奶缸可以製造漩渦的噴嘴位置還都不同。而且德龍機器的噴嘴垂直向下,不容易控制。所以建議自己根據上面幾位高人提供的一般性技巧加以不斷練習,直到打出細膩鏡面奶泡,再練習拉花。

貼兩張,當然跟專業的還差得很遠。機器是德龍全自動。


推薦閱讀:

「杯測」有什麼特點和作用?如何進行?
杯測對於咖啡師的意義究竟如何?
咖啡豆品種中,阿拉比卡和羅布斯塔有什麼區別呢?
怎樣用法壓壺做出好咖啡?應該注意的細節有哪些?

TAG:咖啡 | 咖啡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