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河流域文明是被波斯帝國終結的還是被阿拉伯人終結的?

看到有個問題里的某位答題人將「阿拉伯人摧毀兩河流域文明」作為蠻族入侵會導致文明衰亡的論據之一,那麼我想知道波斯人滅亡了巴比倫之後,兩河流域還保存了多少自己的文明?


簡而言之,波斯時期的兩河地區應該說還是保留了不少自己的文明成分。

文字上:楔形文字泥板仍然有很多;經濟文件如合同等仍然很多由楔形文字寫成;

宗教上:波斯帝國和古代很多政權一樣對當地宗教持容忍的態度。參看Cyrus Cylinder裡面的自我宣傳。在巴比倫,最後一任巴比倫國王拿波尼度(Nabonidus)獨尊月神,在波斯時期這一趨勢大致被「糾正」了;巴比倫的各個神廟應該還是比較繁盛的。

人口上:波斯時期我了解得一般,但沒聽說大量伊朗人遷入巴比倫的情況(最近讀了讀MURASHU檔案,伊朗名字還是頗有一些的,不過有些是官員。佃農之類以本土和西閃米特為主,有一些明顯是猶太人)。人口構成可能沒有什麼特別大的變化。當然這個我需要再查查;主要可以看看楔形文字文件中的人名。在此之前,新巴比倫時期,兩河流域已經有很多西閃米特人,如阿拉米人、建立巴比倫王朝的迦勒底人、以及各種阿拉伯人部落(那時候就有了)。

語言上:兩河流域本土語言蘇美爾語那時候早已不再是口語;阿卡德語想必還有人講,但阿拉米人東遷導致作為西閃米特語的阿拉米語日漸強勢,也成為了波斯帝國(阿契美尼德王朝)的官方語言。但這種變化在亞述帝國時期就開始了,不能算波斯帝國帶來的改變。只不過成為官方語言後,阿拉米語的應用更廣泛了。也間接導致地方語言的弱化,如在撒瑪利亞和猶大希伯來語逐漸被阿拉米語取代。

事實上,兩河流域文明的多數特徵,也安然度過了波斯帝國之後的希臘塞琉古帝國時期。當然,希臘時期已然有人在泥板上寫希臘語,所謂Graeco-Babyloniaca;之前應該也有人在泥板上寫阿拉米語。阿拉米語在巴比倫主要寫在紙草上,所以留下來的不多。再後來,安息帝國和羅馬爭鋒的時候可能還有少數神廟和祭司繼承了楔形文字傳統,主要是一些天文泥板。公元一世紀初期楔形文字滅亡。而宗教上,應該說基督教和祆教的流傳(這一塊我還需要再熟悉一下)逐步代替了本土宗教。安息帝國時期兩河流域和伊朗本土都有一些小的半獨立王國,頗有古代傳統,如伊朗的Elymais,基本是繼承了埃蘭的傳統(雖然文字上已經實用阿拉米字母的變體,寫阿拉米語)。兩河流域的國中之國包括亞述地區的Adiabene等,後者的Helene王后據稱改宗了猶太教。

阿拉伯征服時,兩河流域應該是薩珊王朝的地盤,那時候當地重要語言應該是古敘利亞語(基督徒用的阿拉米語)和伊朗的Pahlavi語。宗教上應該以基督教東方教派為主。早就不是古代兩河流域文明的樣子了。那時候應該說兩河流域文明壽終正寢已然近六百年。阿拉伯語和伊斯蘭教代替的也不是兩河文明。阿拉伯語應該在哈里發時期才慢慢在伊拉克地區站住腳;而伊斯蘭教,或者說早起的「信仰者運動」開始就聯合了阿拉伯半島和的基督徒和猶太人(因為畢竟是號召信一神,共通性很強;伊斯蘭教受到前兩個主要一神教的影響也頗深,亞伯拉罕、摩西、耶穌都是伊斯蘭教認可的先知),也很難說是一種取代吧。基督徒、猶太人、祆教徒(也包括在內)作為有經者基本上是可以保留自己信仰的(細節變化當然應該也有,我就不太熟了;反正在伊朗祆教徒後來命運多舛)。

所以應該這麼說:波斯帝國沒有滅亡兩河流域文明,因為很多元素保留了下來;阿拉伯征服也沒有滅亡兩河流域文明,因為時代上夠不著。兩河流域文明的消亡是一個逐漸的過程。綜合考慮,甚至可以說公元前十世紀開始字母表的廣泛使用、字母表伴隨阿拉米語的傳播等因素就開始動搖了楔形文字文明的絕對優勢;波斯帝國帶來的最大影響恐怕是兩河流域不再是統治中心(然而,,後來塞琉古帝國的首都塞琉西亞、安息帝國的泰西封也在兩河流域);希臘化對近東許多文明都有深刻的影響,如城市規劃、藝術風格等,包括猶太;而基督教的傳播及其一神教義也動搖了本土信仰。語言、信仰、文字、藝術風格乃至最為複雜的因素——民族——都慢慢在變。在這個過程里,伊斯蘭教和阿拉伯人恐怕都算不上最後一根稻草。即便沒有伊斯蘭教,基督教的傳播可能也讓兩河流域文明復興無望了——或許在另一個平行世界裡,一千年後,出現兩河流域文藝復興,大家開始發現泥板、學泥板,中東學者開始重讀吉爾伽美什,當地的語法學校直到20世紀必修蘇美爾和阿卡德語什麼的——當然最後這部分都是扯的。


首先,「兩河流域文明」是現代人把發現的西亞最早城市遺址到居魯士打下巴比倫為止這段將近3500年時間(已超過秦統一後的中國)的美素不達米亞地區各種文明的統稱。問「兩河流域文明」被誰終結,那麼蘇美爾被誰終結呢?阿卡德被誰終結呢?亞述被誰終結呢?說兩河流域文明滅亡的人,一般是連兩河流域文明史都一知半解。

其次,西亞北非各個文明都有延續性。先不提文字語言,依據希羅多德《歷史》的記載,古埃及已經有割禮,古巴比倫時期良家婦女就已經戴頭巾。民間的文化習俗在延續,今人」反傳統「行為也有歷史淵源。希羅多德記載,古埃及修建金字塔導致民怨沸騰,後世的伊斯蘭提倡薄葬,這像不像阿房宮賦?

最後,認為西亞北非某某文明被滅充分證明,清末以來中國人之開放是偽開放,偽在只對西方開放,只了解西方史,說白了就是跪舔強權。古希臘古羅馬也不是被蠻族滅了,怎麼歐洲人古為今用文藝復興了一番,中國人也默認現代西方文明的源頭是古希臘古羅馬?哪怕今天西方人不說拉丁語,不信希臘神話?這是病,得治。

結論:波斯帝國、阿拉伯人誰都沒終結兩河流域文明。如果你相信兩河流域文明被終結了,請你也信崖山之後無中國,明朝之後無華夏。


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到底是怎麼滅絕的? - 史前文明 - 知乎

在這個問題裡面寫了一個手動滑稽的答案騙贊,於是在這裡好好回答一下吧

文明是否延續的確有很多標準,但我想以民族、語言是否延續作為判斷標準應該比較直觀也比較放之四海而皆準。因為古美索不達米亞人的確已經死了,而且死透了(埃及就屬於沒有死透)。所以必然有一個最直接最致命的外因。

我不認為波斯終結了兩河流域古典文明(也不認為波斯是兩河流域的最正統傳人),它只是終結了兩河流域王國獨立發展的歷史,某種程度上它是兩河的學生,比如貝希斯頓銘文就使用阿卡德語。直至阿契美尼德王朝滅亡,蘇美爾語和阿卡德語依然沒有絕滅。

繼阿契美尼德之後統治兩河流域的是希臘化的塞琉古帝國(條支)、帕提亞帝國(安息)。阿卡德人作為民族,是在帕提亞帝國統治的一世紀絕跡的。而且直至帕提亞時期,美索不達米亞地區對伊朗的文化輻射都是顯著的,很難說有多少阿卡德人(這裡是指講阿卡德語的人,包括巴比倫人和亞述人)被波斯化或者帕提亞化(???) 。這個階段的中東,通用語主要是兩種,一種是希臘語,另外一種是敘利亞語,尤其是敘利亞語, 成為閃米特人的共同語言,閃米特人開始形成共同體,所以阿卡德語開始消失,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最後印跡開始被抹去。而美索不達米亞相對遠離地中海,所以希臘語的影響小,更多的阿卡德人是被敘利亞化,而不是希臘化。

至於薩珊波斯么,等到薩珊波斯崛起,阿卡德人已經沒了,他想波斯化,也做不到了。

所以我的結論是:美索不達米亞文明是被敘利亞人「滅亡」的。同時,滅亡與繼承是一體兩面,敘利亞人滅亡了兩河流域文明,同時也極大地繼承了它。比如摩尼佛,這個兩河流域出生的敘利亞人,祖上說不定就是個阿卡德人呢。

根據梅大師的說法

阿拉姆人(依朋友、芝加哥大學閃米特語言學專業博士生張泓偉【@不到】建議中文稱阿拉姆)
在青銅時代就有楔形文字資料提過阿拉姆人,稱為Ahlamu-Aram。他們從哪兒來的說不太清楚。整體上似乎是游牧民族。
語言上,阿拉姆語也是西北閃米特語,沒有經歷迦南音變。輔音比烏嘉里特語少。
他們也是在鐵器時代才興起。在敘利亞地區,之前的城邦體系崩潰,這些阿拉姆人則建立了自己的新國家,並且和一些新赫梯諸王國發生了接觸。他們也是南邊腓尼基城邦和以色列王國的敵手。
在東部,兩河流域腹地,他們大舉遷入,並且讓阿拉姆語逐漸成為了近東的國際語言,代替了阿卡德語的地位。

作者:梅華龍
鏈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3730210/answer/138922314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

阿拉伯和兩河不存在直接關係,而是非常間接的關係,阿拉伯文明是敘利亞文明的兒子,兩河的孫子,根本不是同一個時間點,所以不存在阿拉伯終結兩河流域的說法。


幾個月後在重新修改一下自己的回答吧。

兩河流域文明也就是常說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其實自身也在不斷的內耗之中衰亡

  • 其實薩珊波斯時候,兩河流域那些重要的城市就已經日落西山,之前的重要城邦都或多或少的衰亡了。兩河流域早期文明最重要的特徵是以城邦為單位,是城邦型文明。兩河流域從大約公元前3500左右的烏魯克文明算起到傑姆帶特.那色時期,再到大洪水之後的第一個王朝――基什第一王朝,尼普爾聯盟,烏魯克王朝等等,這些都是蘇美爾人的王朝之後阿卡德人薩爾貢第一次統一兩河流域到他的孫子納拉姆·辛的時候東破埃蘭,西擊敘利亞最大的城邦埃卜拉,向北攻破亞述。但是憑藉軍隊暴力鐵腕高壓來統一的國家註定不能長久。不久後,從東部山區來都野蠻人guti人打敗阿卡德人,摧毀了阿卡德好不容易統一的帝國,兩河流域第一次遭到如此大的異族侵襲。至於guti人屬於什麼人種,說什麼語言現在還沒有定論。
  • 這裡,會有同學問,阿卡德人統一兩河為什麼不算是異族。其實阿卡德人早在蘇美爾人進入兩河流域南部以來就廣泛的居住在兩河流域周圍,並且吸收蘇美爾人的文化創造,很多蘇美爾城邦里都居住(注意我用詞是居住)著阿卡德人,尤其是靠北邊的一些城邦如基什。還有,蘇美爾人這個稱呼就是阿卡德人對其的稱呼,意思是黑頭人。或者說的更直接一點,閃米特人自古以來就散居在兩河流域附近。
  • 之後蘇美爾南部的烏爾再次統一美索不達米亞平原,歷史上稱為烏爾第三王朝,這個階段又稱「蘇美爾復興」階段。但是隨後兩河流域又陷入了分裂。
    廣義的兩河文明包括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埃蘭,亞述等文明。公元前626年,強盛一時的亞述帝國被新巴比倫王國和東邊的米底王國打敗。公元前539年,新巴比倫王國又被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以較為和平的手段打敗,至少巴比倫城是和平解放的。要知道,波斯文明並不屬於兩河文明,雖說之前亞述窮兵黷武但他畢竟也還是兩河文明重要的構成部分。
  • 但是波斯就不一樣了,如果說兩河流域傳統的居民是蘇美爾人,閃族人;那麼波斯文明的人主要是雅利安人,是印歐人的一支。這個時候其實兩河文明很多輝煌的東西就已經埋在了黃沙之下。

這裡我要重點說一下。這裡是我自己疏忽無知了,廣義的兩河文明包括波斯文明!

之後經過亞歷山大帝國,塞琉古王朝,帕提亞王國,薩珊波斯和羅馬帝國,直到公元7世紀在伊斯蘭教的帶領之下,阿拉伯人如疾火流星搬的衝出阿拉伯半島打死了薩珊波斯,打殘了拜占廷。其實這個時候原先的兩河文明已經消亡,蘇美爾語以及各種楔形文字(蘇美爾楔形文字,埃蘭楔形文字,埃卜拉,馬里,埃什嫩納楔形文字等),原來的阿卡德語以及原始字母文字早已經沒有人使用。(阿拉米文字還有希伯來文字是阿拉伯文字的主要借鑒成分)

所以,兩河文明是自己衰亡了。波斯,阿拉伯只不過是加速了這個過程。其實在阿拉伯人崛起的那個時代,兩河流域古文明(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等)的東西基本就已經所剩無幾了。


波斯波利斯,又一座依山而建的艾菲斯,又一座雅典衛城!)

2016年5月,我去伊朗,親身體驗讓我對圍繞兩河流域文化以及四大文明古國等方面的問題有了較深入的了解,兩河流域文化的終結者是古代波斯帝國,這個一度將其疆域擴大到600萬平方公里的、世界歷史上最早、規模最大的帝國.......我想用自己旅遊歸來所寫的一篇文章儘可能詳盡地回答這個提問,藉此機會求教於對伊朗更多了解的老師。w的題目是:《在波斯波利斯, 「見識」古代波斯文明的輝煌———伊朗見聞》

在波斯波利斯, 「見識」古代波斯文明的輝煌———伊朗見聞》 范良君 文

離開伊斯法罕,19座旅行車繼續向南行進,一路上依舊是望不斷的火焰山,萬里無雲,艷陽高照。

一路上依舊是望不斷的火焰山)

下午3時許,導遊阿里高聲告訴人們:就到目的地了!言語中難以掩飾他那有些激動的情緒,就像領著遠道而來的客人即將見到自己久別的父母和師長!

先是一座孤零零的古墓,不久又是一組排列在山崖上的墓穴。阿里口中吐出來的一個個墓地主人的偉大姓氏聽來似覺耳熟,但很難一一對號入座, 一時懵懵懂懂、「雲里霧裡」的。

(居魯士大帝之墓)

繼續前行,是我所目睹的波斯波利斯讓我將剛剛所見的墓地以及墓地主人們的姓氏與他們各自的豐功偉業一個個對應串聯起來,對曾經的波斯帝國和他們的一些以「大帝」稱呼的波斯偉人加深了了解與認識。

波斯波利斯距離伊朗南方重鎮設拉子有55公里路程。這是又一座依山而建的艾菲斯,又一座雅典衛城!高聳的石柱、厚重的石門、精美的浮雕,雖都僅剩下殘垣斷壁,仍足以讓後人想像這裡昔日繁華、恢弘的氣勢!在雅典衛城,我曾經對美輪美煥的羅馬柱表示過驚訝,豈知這裡的石柱更加粗壯,上面的雕花也非常精美。.接見廳與百柱宮無疑在提醒我和我的旅伴,這裡是全世界第一個地跨歐亞非大陸的波斯帝國的王宮!而這, 可是文化、商業大都市的艾菲斯和宗教政治中心兼有要塞功能的雅典衛城不具備,難以比擬的。雖然那不能吭聲的高高石柱無法向我們敘述、描繪當年王宮大殿舉行盛典的景況,但接見廳前石壁上一個又一個栩栩如生的人物雕像生動地為人們展現了當年「萬國來朝」時代各國使節在波斯將士與侍者的帶領下手捧各種禮物向大流士一世及其繼任者頂禮膜拜的情景,在這些既非神話傳說、又非宗教故事的浮雕前,後人不僅享受到雕塑藝術的熏陶,而且從中了解到主人們的生活細節,油然而生敬意。至於遺址上那一重又一重石門,寬厚的門柱上清晰可見的一個個人物雕像,不斷喚起人們無盡的遐想,想像曾經發生這門後面無數有關波斯的「唐明皇」或「臣妾」甄嬛身上的故事……

波斯波利斯,又一座依山而建的艾菲斯,又一座雅典衛城!)

(這裡的石柱更加粗壯,上面的雕花也非常精美)

這裡的浮雕,還有雕塑,如果不是因為遭受過損傷,殘缺不齊,你真的會誤將它們當作一件件不久前才遭受某個自然災害受到損傷的現代雕塑作品。在一處石壁上我看到了拜火教的標誌,上半身是冠蓋整齊的人、兩肋生有羽毛豐滿的雙翅、下身是肥碩的巨鳥的尾,給以人們豐富的想像空間。坪地里隨處可見的動物的塑像與人物的浮雕栩栩如生,未見有一「蓬頭垢面」,雖無紅花綠草相隨仍舊光彩照人。此刻的我一邊觀賞,一邊在腦海里搜索,除了雅典衛城,我還在別的旅遊勝地看到過有2500年歷史的雕塑作品?雖然我不能妄加評判,但我有勇氣高聲地對世人說,論及古典雕塑藝術,言必希臘固然沒有錯,但千萬不要忘卻在亞洲的西部、在緊鄰兩河流域的伊朗高原上還有一群對雕塑藝術頗有造詣的大師以及他們的作品!很難說後來的義大利、法國、西班牙人沒有在一度遭遇過「希臘化」——東西方文化交流洗禮的古代波斯文化上找到過對自己的藝術創作有所裨益的養分!

(美妙動人的浮雕)

而波斯波利斯遺址所帶給我的、更為有意義的是她對古代波斯文明在世界歷史上的地位的證明。其實,波斯帝國最初的首都在兩河平原之上,波斯波利斯是作為夏宮建設的,即使是作為夏宮的波斯波利斯也足以它告訴人們,在2500年前的伊朗高原上、不,豈僅是一個伊朗高原,早在公元前550年,居魯士大帝推翻米底王國的統治,開創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後在大流士一世統治時期,波斯帝國的疆土地跨歐、亞、非,東起蔥嶺、西至巴爾幹半島、北逾高加索山脈,南抵衣索比亞,總面積600萬平方公里,1800萬人口!當今世界,第一個真正意義的帝國不在希臘、不在中國、印度,也不在埃及、巴比倫,而是居魯士大帝、大流士一世開創的波斯帝國!

(浮雕展現的是:在士兵陪伴下等候召見的外國使節們)

也就是從進入波斯波利斯這一刻起,我永遠記住了居魯士大帝、大流士一世的名字,從此再不會忘卻它。也正上在此刻,我也關注到兩個小時前見到的那孤獨的古墓、那排列著四個墓穴的山崖,還有墓地的主人……

(遠看是四個豎著的十字,中間的洞穴里曾經埋葬著大流士一世等四位波斯帝國的統治者)

來波斯波利斯之前的一個多小時,我所見到的第一座墓的主人是居魯士二世,隨後見到的那山崖上的墓穴,遠看是四個豎著的十字,十字中心的洞穴里曾經埋葬著大流士一世、薛西斯一世等四位波斯帝國的統治者,薛西斯一世是大流士一世與居魯士大帝之女的兒子。據傳《聖經》中的某個波斯國王就是指他,他的名字與鎮壓埃及的叛亂與希臘的戰爭聯繫在一起的,曾經有過一部以他的名字命名的電影。四個墓地中的大流士二世是薛西斯的繼承人阿爾塔薛西斯的兒子。

(古代波斯帝國拜火教遺迹)

而今的四個洞穴已是鴿子的居所,距離地面八米有餘,前去探視肯定是不被允許的,倒是山崖壁上的幾副浮雕意義頗為深遠,它們是薩珊時期的遺迹,其中最著名的一幅,再現的是薩珊皇帝沙普爾一世接受跪在地上的羅馬君主瓦勒良投降的場景。薩珊王朝的建立是公元224年推翻安息帝國後的事,距離公元前334年被亞歷山大大帝滅亡的波斯帝國有550年之久,他們將炫耀自己文治武功的浮雕刻畫在波斯帝國開創者的墓地上究竟是出於何種考慮呢?要破解這個謎遠比揭開波斯波利斯王宮裡一個個謎簡單許多!

(浮雕再現的是薩珊皇帝沙普爾一世接受羅馬君主瓦勒良投降的場景)

薩珊王朝開創者阿爾達希爾一世一直以波斯帝國締造人居魯士大帝的後代自居,他以為自己所創立的薩珊王朝是波斯帝國的繼續,因此,建國伊始他就對遠在羅馬的帝國君王宣告:波斯是波斯人民的波斯,與你遠在歐洲的羅馬帝國無關。於是,就發生了年過花甲的羅馬帝國老皇帝瓦勒良「御駕親征」,結果被沙普爾抓了作俘虜的故事。沙普爾一世是阿爾達希爾一世的兒子,他與其父創立的薩珊王朝在伊朗歷史上存在了430年,被認為是波斯帝國被亞歷山大大帝滅亡經過近500年的分裂後,波斯帝國的再次統一,史稱第二個波斯帝國!就是這「第二個波斯帝國」被打理得比500多年前居魯士二世與大流士一世的波斯帝國更加有聲有色,英傑輩出,國祚綿長,威震西亞。一名法國學家對這個朝代的評價是「薩珊是波斯民族一千年來的頂峰,在貴霜帝國沒落之後,除了遠東,世界是由羅馬和薩珊波斯平分的!

(波斯帝國疆域圖)

由薩珊王朝,我還聯想到那個時代在遙遠的東方冉冉升起另一顆燦爛的星辰:李世民的唐帝國!緊接著,我又想到興盛於那個時代的「絲綢之路」!

一切都因為波斯波利斯,寫作這篇文章前,我擬訂的文章的題目是《在波斯波利斯,見證波斯帝國曾經的輝煌》,帝王陵浮雕前的我此刻如是想:對波斯——伊朗僅一知半解的我,有什麼資格侈談「見證」?來伊朗之前,我連波斯波利斯這名字都說不流利,在旅行團里,十名成員中隨便「抓」一個,學歷都比我高:北大的高才生,在職與退休的老教授好幾位;在這裡,學習、觀摩才是我應守的「本分」,這兒對於我,一切都是「見識」,在波斯波利斯,我見識居魯士大帝、大流士一世大帝,在薩珊帝國浮雕前我見識了阿爾達希爾一世與沙普爾一世以及他們再現波斯帝國輝煌的業績……

但,我也不要妄之菲薄,當今世界史學界,能對波斯——伊朗文化的歷史地位客觀公正說個明白的有幾位?來伊朗之前,我重讀了當今世界史學界公認的世界史名著斯塔夫里阿諾斯的《全球通史》,記憶中,這部洋洋六七十萬字的史書里未見有關於波斯的專門章節,論及兩河文明,話題說到了「波斯灣」,惜字如金的斯塔夫里阿諾斯也「吝嗇」地不願從牙縫中擠出來「波斯」二字來!再次讀它,我依然未能在書中找到我所需要的有關波斯——伊朗的信息。正是波斯波利斯給了我勇氣敢於面對當今世界級的歷史學大師的美國學者的斯塔夫里阿諾斯說一聲:對於波斯——伊朗文明,您,顯然存有偏見!

(在伊朗南部的蘇薩出土的《漢謨拉比法典》石碑)

但有當代中國學者將四大古代文明古國的頭銜「授予」給了包括希臘、印度、中國在內的伊朗。卻沒有了埃及、沒有了古巴比倫,理由是:雖然埃及與古巴比倫文明的時間很早,對世界文明的影響也大,但它們都因為其他國家、包括古波斯帝國的入侵而中斷.對於這些中國學者所表達的對波斯文明的重視,我是贊同的.波斯——伊朗文明本也悠久———2500年前的波斯波利斯可以佐證,她與古巴比倫一樣也創造過楔形文字,更為重要的是,她一直延續了自己的文明,薩珊帝國的興盛同樣可以作證!500年的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沒有讓伊朗文明淹沒,公元651年,阿拉伯人對伊朗的入侵,對薩珊帝國所堅持的伊朗文明的打擊是很嚴重的,乃至於對伊朗人多年堅持的宗教信仰都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但伊朗人仍堅守自己的文明,成功地將伊斯蘭信仰溶入了自己的民族文化中,伊朗人可以這樣驕傲地向世界宣告:整個西亞、北非,眾多國家與民族的古代文明能夠數千年不衰敗、延續至今的只有我:伊朗!

她與古巴比倫一樣也曾創造過楔形文字)

我無意指責斯塔夫里阿諾斯的不公正,也不願全盤接受一些中國學者的觀點,來過伊朗,到了波斯波利斯,鑒賞了墓地前薩珊帝國的浮雕,後來又前往德黑蘭的伊朗國家博物館親眼目睹了在伊朗南部的蘇薩出土的《漢謨拉比法典》的我想說的是:我們不應因為巴比倫古過早滅亡而因此否定兩河流域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也不應對古代波斯文明採取鴕鳥政策、視而不見。最為妥當的是:將兩河文明與波斯文明合併在一起加以研究與考察——不再單獨論及兩河文化,而是「兩河/波斯文明」。我不是歷史學家,會有誰會理睬我的這一「動議」呢?其實,我說這話時一直在想:兩河流域瀕臨波斯灣,古巴比倫國與波斯帝國在陸地上也僅「一牆之隔」,幾千年來,這兩地域的文明究竟是誰影響了誰,又有誰能說個明白?更何況,是波斯帝國而不是希臘與印度,將古巴比倫國併入了自己的版圖,同時也將延續、發揚兩河流域文明的重任擔在了自己肩上

(古代波斯帝國陶器)

其實,對於地球村的所有成員,文明古國的頭銜僅僅是個名分,歷史本就是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見仁見智,本不必過於認真。我這可不是泄氣的話,我想說的是,我們應該更多為伊朗人堅持本民族文化所表現的執著與堅韌表示欽敬。伊朗人無疑是一個崇拜英雄的民族,薩珊王朝開創者阿爾達希爾一世一直以波斯帝國締造人居魯士大帝的後代自居,廣大的伊朗人民何嘗不也是這樣,他們以自己是波斯帝國人的後代而光榮、而驕傲。在後來的千多年裡,他們一直在圍著堅持自己的民族的文明而努力著,即使是在7世紀遭受阿拉伯人長時期統治的時期,他們也沒有放棄。

(伊朗的清真寺)

堅持自己本民族的文明最有力的辦法就是堅持本民族自己的文字,伊朗人懂得這一點,所以在阿拉伯人長時期統治時期他們堅持運用阿拉伯字母創造了「達利波斯語」,於是就有了我們今天眾多的年輕人一打開有關伊朗這個國家的信息,在「官方語言」一欄里看到的是「波斯語」,而不像別的西亞、北非的伊斯蘭國家絕大多數寫著的是「阿拉伯語」的結果。2016年5月的一天,邁入伊朗,我就對這裡汽車牌照上的字體發生了興趣,牌照上不是「1、2、3、4、5」這些阿拉伯數字,而是伊朗人自己的符號,我讓導遊阿里寫給我,並很快記住了其中幾個!

(汽車牌照上的伊朗的數字__比鄰"阿拉伯",卻不用阿拉伯數字)

伊朗人自信、也有些倔犟,當今世界上信奉伊斯蘭教的西亞、北非國家與地區有22個,說的是阿拉伯語言,屬於阿拉伯國家,也是「阿盟」的成員,僅有的兩個不屬於阿拉伯國家的伊斯蘭教國家,一個是伊朗、一個是土耳其,後者似乎常以歐洲國家自居,雖然她領土的絕大部分在亞洲,眼下一直在琢磨著某一天加入「歐盟」!

(德黑蘭的自由紀念碑)

只有民族才是世界的。堅持本民族文明不僅僅是對本民族文化的保護,也是對世界文明的貢獻。在伊朗的一些天我們無時無刻不在接受伊朗文明的熏陶,在手鼓樂曲的旋律里,在眾多城市建築的美麗圖案前、在懸掛著的為國捐軀英烈的遺像前,在眾人齊聲吟頌的古蘭經經文里,在街頭巷尾的一個個募捐設施旁……

(本文是作者2016年5月出版的《目標南極》《峽灣短笛》之後,從伊朗旅行歸來後所寫,故未能編入上述兩部遊記中。除開此文,作者還就伊朗寫了《這裡的火焰山,這裡,「彩虹」下的河》《美麗的清真寺,可愛的穆斯林》等,對古絲綢之路南線要站伊斯法罕以及伊朗的穆斯林文化和當地的風土人情作了介紹。歡迎交流。)


阿契美尼德時代是兩河文明的頂峰,也是兩河文明最後的輝煌時代,兩河文明是衰亡是因為馬其頓蠻族入侵以及黑暗的希臘化時代導致的,在黑暗的希臘化時代,倒下的不僅僅是兩河流域一個,埃及、小亞細亞、美索不達米亞、甚至希臘本身作為馬其頓人的殖民地,文明都有不同程度的倒退。


蒙古人


推薦閱讀:

歷史上有哪些很悲劇的國家?
歷史上有哪些還有這種操作的故事?
古希臘、羅馬時代的大型建築是否曾經普遍用顏料上色?如果有,現代是否有過復原的嘗試?
為什麼克羅埃西亞把波黑擠的只剩下一個出海口?其中有什麼歷史原因?
如果人類歷史上沒有工業革命,當今世界將會是什麼格局?

TAG:阿拉伯國家 | 世界歷史 | 亞洲歷史 | 兩河流域 | 波斯帝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