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2015年)近一年來,我國鐵路貨運量為何持續下滑?


1、貨物運輸結構調整,鐵路貨運的佔比已經萎縮到10%左右。

國家發改委公布,前八月全國鐵路完成貨運量22.6億噸,同比下降10.9%。全國公路完成貨運量224.5億噸,同比增長6.1%,屬於平穩較快增長;全國水路完成貨運量40億噸,同比增長3.6%。

簡單地說就是原來運的原材料,現在就地加工,只運成品,不需要鐵路運輸了。

2、電力建設,特高壓等電網建設變運煤改為輸電,對鐵路運輸的替代作用明顯。

在整體鐵路貨運量中,煤炭的運量超過50%,今年1~8月累計發運煤炭13.5億噸,下降11.8%,領跌鐵路貨運量,佔總下跌量約三分之二。

煤炭運輸的下降背後是電力運輸的增長:

根據中電聯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完成跨區送電量27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1%;全國跨省送出電量842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0.8%。以此計算,跨省跨區送電量合計1.116萬億千瓦時,佔到了2014年全社會用電量的20%。


「讓電代替煤輸送,有利於緩解電煤運輸壓力、降低成本,也有助於減排燃煤帶來的大氣污染,這也是國家主推的思路。」國家電網一位內部人士告訴記者。

另一方面火力發電佔比下降也大大減少了煤炭運輸的需求:

1-7月份,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發電量3220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0.4%。其中全國規模以上電廠水電發電量534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9.6%;全國規模以上電廠火電發電量24555億千瓦時,同比下降3.0%;全國核電發電量93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5.0%;全國6000千瓦及以上風電廠發電量1104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3.5%。

兩者疊加的效果可以這樣理解:原本鐵路需要運輸10份煤炭來發10份電,現在1份電轉移到煤炭原產地來發,1份電被其他能源取代了,發電量不變的情況下只需要運8份煤炭了。

3、鋼鐵及金屬礦石運輸量下降。

2015年鋼鐵產量較去年同期並沒有大幅下降,可以推測在行業不景氣的情況下,產能逐漸向沿海轉移,鐵路運輸被更廉價的航運替代,類似原因1。

4、糧食運輸量下降。

近年來,糧食方面,各地都建了糧倉,就地存儲,不需要大範圍轉運。今年1-5月,糧食運量完成2244萬噸,而去年同期,糧食運量完成3293萬噸。


鐵路公司的瞎答一下。吧

鐵路很多時候只適合長距離運輸。比如我負責的山東到四川或者新疆。但是可能這種需求並不多。至少相近省份都會有相關企業的,不需要這麼遠。除非特殊物品。

汽車能做的,反而鐵路不能。比如鋼材。汽車可以套管,鐵路為了安全,不可以。那就把費用變得很貴。一根鋼管,中間空的,很大的浪費啊。

貨車把貨物運到鐵路這,卸下來,存進倉庫,第二天我去報需求,有了車廂,再鏟車裝車,再走。貨物破損,時間成本,人力成本,很多貨車運貨量足夠大的。

並不能很快。火車每到一站,會停下來,掛其他同路線的貨物車廂。一停,一走,有急切需要的,根本來不及。

所以最後就是一些,有遠距離需求的客戶,不要求時間,貨物結實耐折騰,的才用火車,稍微能便宜一點點吧。還得忍著鐵路這種國企的一些習慣,你走不走貨車?


更新:

綠皮車走的 鐵路和 高鐵鐵路不是同一條。但是據我所知和 貨運火車的鐵路是同一條。

其次 綠皮車減少,某些老鐵路的線路也可能逐漸被取消。

再者 不是定價權被交給 鐵路總公司了么?評論區的幾位,沒坐過火車還是怎麼滴?沒見 鐵路運費 都在漲價?

再者,鐵路運輸的劣勢:

短途 又不如公路運輸方便,一.時效,二.兩頭距離。

長途 又不如水路 廉價,空運 快捷(新興的 民營的民航空運 運費單價 越來越低)。

那麼,剩下好像也沒多少理由選擇鐵路運輸了。

原答案:

我覺得 應該是 鐵路運輸 成本問題 導致運量下降。

綠皮車越來越少。綠皮廉價貨運火車減少也是必然的。

太遠還可以選擇走水路(一般肯定要比陸路成本低)。


交通運輸部又該治理大貨車超載了。


第一,裝貨提貨卸貨困難,不靈活。汽運畢竟直接送到家門口的。第二,運輸周期比汽運長。第三,各地各站管理有差異,我們單位的貨物就曾經出現過放在車站被貨運員監守自盜的情況。


長途散貨汽運物流公司報價很多已經低於火車運輸的綜合費用,:1.汽運門到門,鐵路運輸要經過門到站、站到站、站到門3塊;2.汽運時間快;3.汽運破損少;4.汽運管理難度低,扯皮的事情少。其實根本原因:長途汽運市場競爭太激烈,物流公司基本薄利經營,而鐵總主要的利潤來自貨運。


推薦閱讀:

如何看待2016年中國軍費增幅大幅下降?
求一本系統介紹宏觀經濟學流派和發展的書?
應不應該抵制日貨?
湖北經濟還有希望嗎?
為什麼中國經濟不能繼續高速增長,而要進入新常態?

TAG:經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