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中國股市技術分析還有沒有用?

現在中國股市技術分析還有沒有用?還是已經進化到量化vs量化的程度了?——之前聽王國斌的講座,他說技術分析還能掙錢,不知道大家看法如何?


說實話,技術分析都是騙騙小散門的,真正的股市黑手根本不靠技術分析。

你在電視上、網路上看到各種股評師技術分析的天花亂墜,路邊書店裡各種技術分析的書籍教你學炒股,你也有樣學樣,什麼五日均線啊,什麼十字星收漲啊,你也會跟著來那麼兩句,但是時間長了你發現,自己的投資收益並沒有明顯上漲,你心想也許是自己的技術分析能力還太弱,每天盯盤的時間太短,恨不得開四個電腦八個屏幕,甚至把你家21寸的老彩電也連上盯盤,每天都認真做筆記,記錄股價走勢、漲停板規律,以為能從中尋找到一些奧秘,你憑藉著之前十八年研究彩票無一次中大獎的套路來研究股市,妄圖在股市上有所斬獲,然後一夜暴富成為股神迎娶白富美腳踩高富帥,順便再鄙視一下隔壁村的王二狗。

然而血淋淋的現實教會你做人,電視上那些股評師預測的話沒一次準的,書上看到的那些技術竅門沒一個實用的,你一個月工資兩千五,卻做著爆賺兩千五百萬的美夢,看別人滿屏跑紅漲停板,而你滿屏飆綠跌停板,你還是你,是顏色不一樣的XX。

經歷過一系列的慘痛,你依然認為只是自己技術分析的水平不到位,而不是市場本身並不能靠技術分析去戰勝,你依舊把自己插進各類技術分析的煙海里,拔也拔不出來。

傳統金融專業出身的從業者,大部分都是從基本面分析入手的,這需要系統的財務知識、經濟學知識、對各類金融產品原理的了解,還要有較強的數學功底,如果再會一點編程那就更好了。

在有效市場假說中,市場被分為三個層次,分別為弱勢有效市場,半強勢有效市場,強勢有效市場。

在弱勢有效市場中,技術分析已經失去作用,股價已經充分反映出過去歷史的證券價格信息。技術分析是對歷史信息進行分析的,通過分析找出低估或者高估的股票,進行買入或賣空,而在弱勢有效市場中,一切的技術分析都將失去意義,只有基本面分析才能發現投資機會。

在半強勢有效市場中,基本面分析已經失去作用,股價已經充分反映出所有已公開的有關公司營運前景的信息,所謂的基本面分析,就是通過公司的財務情況、投資水平,發展前景進行分析,比如通過股利折現模型、自由現金流折現模型、留存收益折現模型對公司股價進行估值,從而發現低估或者高估的股票,進行買入或賣空,而在半強勢有效市場中,一切的技術分析和基本面分析都將失去意義,只有通過非公開的信息進行分析才能發現投資機會。

強勢有效市場中,任何形式的分析都將失去作用,股價已充分地反映了所有關於公司營運的信息,這些信息包括已公開的或內部未公開的信息。在強勢有效市場中,即使是靠內幕交易也不能獲利,強勢有效市場並不真實存在,即使是投資非常公開透明的國家,至多也只是半強勢有效市場。

那麼,在什麼市場中靠技術分析能夠成功獲利呢?好像以上三種有效市場都不是,既然都不是,那就是無效市場,只有在無效市場中靠技術分析才能夠成功獲利。

那麼,中國股市是屬於哪種市場呢?說實話,中國股市不屬於以上任何一種市場,既不是有效,也不是無效,而是具有中國特色的股票交易市場,

在這種股票交易市場中,技術分析、基本面分析、甚至是內幕信息都不能讓你萬無一失地成功獲利,一個熔斷就能讓你吐出一半獲利,再來幾個熔斷就能讓你回到解放前,如果再出幾個政策,說不定能讓你直接回到石器時代。

中國股市的風險,基本上都是系統性風險, 也就是說無論你怎麼分散投資,佔比最高的那個風險都是系統性風險。

在風險管理的過程中,我們通過分散投資、衍生品對沖等手段降低投資風險,從而找出最優組合的投資產品,我們在投資過程中經常會強調風險管理,然而並不是風險越低越好,而是效用越大越好,所謂的效用越大,就是投資溢價水平相對於風險的值越高越好。

能分散掉的都是非系統性風險,不能分散掉的都是系統性風險,在中國股市裡,系統性風險占絕對大頭,也就是說絕大多數的風險都是無法通過金融工具和技術手段進行分散的,大多數人只能在絕對少頭的非系統性風險上進行分散管理,從而確保自己的收益水平。

那麼,那些私募明星,期貨大神,投資高手都是怎麼獲取投資暴利的呢?

一時的勝利,並不代表能夠持續勝利,想要持續獲得勝利,要麼走徐翔那條路,要麼走某明星那條路,這兩條路都是非法的,當然,也有很多投資天才靠自己的技能水平獲取了超高的投資收益,但那往往更像是一場賭博,君不見多少期貨天才投資失敗自殺的。

而更多的投資經理,他們的業績水平基本與大盤相當,這才是正常的投資水平,因為戰勝市場實在是太難了,能與市場保持基本的同進同退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投資是一項技術,更是一項藝術,我覺得大多數人都應該去學習一下投資。學習投資方面的知識,也許並不能讓你多賺多少錢,但至少能讓你不那麼輕易就栽倒坑裡,在投資領域裡,有時候不賠就已經是賺了,因為你會有一個benchmark。


我們沒有內幕消息,

我們沒有大資金控盤,

我們沒能力去企業實際調查經營狀況,

我們沒有工具實時監控市場資金,情緒,熱點波動,

我們甚至掛單都比機構專用通道慢。

反正我是想不到我們除了靠這點技術分析,還能怎麼在這個市場活下來。


技術分析有很多種

不單只是這個各類技術指標金叉死叉

還有市場整體情緒人氣對短期個股的影響

還有資金流向對板塊趨勢盡頭源頭的影響

還有政策消息面對市場炒作銜接的有效性

結合自己的綜合情況資金倉位周期性標的

做出選擇決定從不是一蹴而就金叉死叉那麼簡單

也不是高贊長篇大倫那麼複雜

總的來說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自己有賺就好

經驗經歷分享盡量簡潔有力


工具再好,也看誰來用。


股市是綜合的,如果只看技術分析肯定是不太好用的,如果結合基本面,消息面那技術分析準確度是非常高的、


坦白的說,k線圖本身就是一種技術分析的工具。

在沒有電腦的年代,金融業者把每日價格手繪成各式各樣的價格走勢圖,據此輔助交易,一切技術分析的手段都是以此為開端。

諸位把技術分析黑的一文不值的答主們,等你們完全不看k線和交易量,也能持續交易並保持盈利的時候,再來說技術分析無用吧。

價值投資聖經,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里k線圖可一點都不少。。巴菲特和他師傅都要藉助技術分析的手段作為佐證呢。

居然還有說自己是金融從業者的答主,真是嘲諷。

難怪國內券商和基金業那麼差。


技術分析基於公開數據。數據不準不真,如何分析。


零和遊戲的關鍵是流動性,這個遊戲一切有效和無效由流量決定(熊牛區別),科學一點的說法就是並不會任何時候都有效。流量合適的情況下,什麼分析方法都是有效的,甚至連基本面分析都變得合情合理(熊市時跳出來胖揍那些所謂價值投資者)。至於技術分析,本身更貼近市場自身內涵,我目前還找不到更好,成本更低的其他替代方法。至於有沒有用,那是小白才問的問題。


技術分析就不算量化了?誰家的量化策略不考慮技術走勢和價量關係?


之前回復了某位仁兄的答案,有知乎的朋友私信我讓我可以稍微寫多些,我想了想,從自己接觸的一些人以及自己的交易歷程,總結了一些內容,當然,只是一家之言,覺得有用的就給個讚唄。

首先,回答作者的問題,有用。

接下來,針對我的答案,咱們擺事實,講道理:

A股歷來都有基本面分析和技術面分析兩大家族,但凡是交易有一定年份,還能在這個市場存活的人,多半都不會把這兩方面割裂來看,就像《挪威的森林》里所寫:「死並非生的對立面,而是作為生的一部分永存」,通俗來講,同樣的技術面分析,兩隻走勢類似但版塊不同的股票,借勢來看,板塊聯動,同樣的手法操作,盈利可能截然不同,熱門的版塊的個股興許連續幾個漲停板,普通版塊的個股可能只有幾個點,甚至還會跌破你的止損位,這很正常,你首先要接受一點:任何技術分析都需要形成一套行而有效的系統,而回撤和止損也是這套系統里不可或缺的一點!因此,技術分析從來不會也不應該把基本面割裂開來看,那樣的技術分析是狹隘的。

好了,如果我們上述一點上達成了共識,那麼就先來聊聊基本面分析,基本面分析看什麼?如果你不是長時間(半年甚至一年)持有一隻股票的話,那麼市盈率、財務報表這些玩意兒你簡單擼一下就好,因為這不是重點,你只要確定這隻股票在你持有的期間內不會退市就行了。千萬不要把市盈率高低跟個股的好壞掛鉤,因為資本市場有個叫做「成長性」的詞,這是拉升的個股在報表裡最喜歡寫的,先胖不算胖,後胖壓塌炕。那看什麼?看前十大股東(簡單參考,牛市來了豬都能飛),熊市的時候自然人或是私募占高位的個股拉升幅度會讓你吃驚。接下來就是看流通盤,你是機構你是大資金一個大笨象一個小白兔你會拉升哪個?接下來,最重要的是看題材,想像下,如果你是媒體記者,要你把這票吹得天花亂墜,你有沒有可以吹得重點?所以總結一下,基本面分析就是考驗你的想像力,這個票的題材概念夠不夠新?是不是能滿足「屌絲逆襲白富美」的戲碼?就那麼簡單?是的,就那麼簡單。至於券商研報,拜託,人家也是要混口飯吃的,好歹專業出身,從業人員又不能自己炒股,多寫點字把你砸暈了騙點稿費不行嗎?研報是評職稱時候要用的啊。

回到技術面分析,你在很多書或是大神的零星回答里都可以看到,技術分析說白了無非就是「量價時空」,這是沒錯的,所以就應該知道,那些紛繁蕪雜的技術指標以及由此衍生的眾多「高級修改指標」只能作為參考,如果有哪個指標可以一擊斃命那發明指標的人早就盆滿缽滿了,大部分指標都是基於走勢形態以及量能將其進一步傻瓜化,所以你會覺得有些指標有時候有用有時候沒用,有時候滯後有時候提前,這沒毛病,因為只是參考!就像高中數學解題,給你題目給你條件,你不可能奢望通過一個公式就輕鬆解答吧?怎麼著也是幾個公式疊加才行吧?這就是系統跟指標的區別,你的交易系統應該是綜合的,行之有效的,經過市場考驗的,而這些系統並不複雜,早就有很多大神幫你總結過了,混沌交易法、波浪理論、纏論、海龜交易法則……這些都是非常不錯的交易系統,只是因為市場有70%的人學了後沒有用放棄了,於是他們宣稱「技術分析無用」,於是你也隨波逐流。

那麼,你有沒有想到為什麼交易市場會有那麼多人宣稱「技術分析無用」?

1.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幸福的家庭各個類似,不幸的家庭各不相同。這就跟為什麼我們去淘寶或是京東購物感覺差評不少但是自己用下來也還不錯,或是某個餐廳你看了大眾點評惡意滿滿自己去吃覺得也沒那麼糟糕,又或是豆瓣上影評一片哀嚎自己去看卻捧腹連連是一個道理,小馬過河的故事從小都聽,可故事裡的小馬會問媽媽,資本市場里你沒有媽媽可以問,而逃避和惰性本就是人的天性,人云亦云可曾少見?

2.魯迅先生曾經有言「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如果我告訴你說,有些靠技術分析實現財務自由穩定盈利的人會是「技術分析無用論」的鼓吹者你信不信?我也不願意信,可現實情況是,往往某些跟著大神學會一套技術穩定盈利的人倒過頭來會把大神貶得一無是處,因為他們有私心,你可曾見五大流氓允許過其他小流氓上位嗎?對不起,我說的不是聯合國。

3.回到技術分析本身,任何一套行之有效的交易體系都不可避免有回撤及止損,是的,沒有任何一種方法可以保證你在每筆交易中都能夠100%盈利,因為回撤和止損也是體系中的一部分,這關係就像生和死,就像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一樣。而技術分析的核心價值在於盈虧比,即一筆交易中,你的虧損率和盈利率是應該有一個比值的,十筆交易,可能其中6-7筆你都是止損的,但是剩餘3-4筆的盈利率是會將你之前的虧損全部補回來並且還有不少的利潤。那麼放在一個以季度或是以年為單位的交易時間內,你是盈利的。那麼好了,我假設你的交易系統是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如果一個人運氣比較好,他前三筆交易中只有一筆是虧損的,這個時候他自信心膨脹他會力求完美於是他反覆調整自己的系統,結果,反而弄巧成拙,於是,他得出結論——「技術分析嘛有時有用有時也就這樣了」;可如果這個人運氣不好,他前三筆交易都是虧損的,於是他馬上改變方法,可實在點背,又遇到了一筆虧損的交易,這個時候,他馬上就會說「什麼技術交易?就是賭博!」……你看,系統就在那裡,不增不減,變得只是人心——「風未動,旗未動,心動耳」。

4.你是否嚴格執行了你的交易系統?交易做久了,你一定會遇到這樣的事情,有時候會點背,破了你的止損位,你走了,結果拉上去了,按照你原來設想的越走越高,於是你立馬想要是不止損就好了,如果這個時候你的一個朋友用了差不多的方法他不止損然後在你面前洋洋得意的時候,你簡直要把腸子都悔青。結果,下一次你不止損了,結果一路下行,越套越深。於是,你深入了「我執」,稍微好一點的,開始反覆修改自己的交易系統,心態差一點的,直接就開始罵娘了,「技術分析無用論」者又多了一員大軍,這難道不是很多技術分析剛入門的交易者最真實的寫照嗎?特別是在震蕩市的環境下,左右被打臉的交易者不在少數。

5.至於那些學了些皮毛的,連模擬盤都懶得做的人,周線、日線、小時線、分鐘線都能纏的昏天暗地的交易者,就更不用說了。以纏論為例,看過太多的人,明明是日線二買進去的,想好是做日線級別的一段周線級別的一筆,結果一個震蕩,5F的二賣就跑了,看著個股越漲越高,心裡把纏師一頓臭罵,這還是賺錢的;至於那些大級別在下降通道,還要去做小級別買點,分分鐘給背馳又背馳,反覆止損虧損的交易者,那更是「技術分析無用論」的有力支持者了。

以上種種,不勝數舉,技術分析何錯之有?原本市場就是反人性的,大環境不好的時候,你是否應該用倉位去控制你的交易風險而不是一味覺得「反正這個票便宜而且業績也不錯」的借口自欺欺人?其他版塊開始爆發你的版塊還沒輪動到的時候你能否承受這種寂寞?當某某股市高人告訴你一個個股必會大漲你是否還能不昏頭的用自己的交易系統嚴格定義買賣點?技術分析不難,難的是練心啊。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交易成功的人大都不喜形於色,波瀾不驚,喜愛茶道的原因。

市場是不確定的,而我們要做的則是通過技術分析在不確定的市場尋找確定的交易。

我們,只是趨勢的跟隨者。

以上。


如果所謂的技術分析還停留在金叉、死叉、劃線上,那確實沒什麼卵用!如果是通過對過往數據(籌碼,資金)進行分析,從而洞悉主力資金的真實意圖,那就很有用!


首先買的公司要有價值,然後技術分析輔助一下買點。有價值不是簡單說一下的,起碼三千多家上市公司的年報要粗略看一下,這樣才知道那些公司有價值,公司的行業情況及公司的核心競爭力。這樣才可能知道哪些公司性價比是最合適。其他基本面要考慮的還很多,技術分析稍微參考一下就好。這是中長線投資。至於短線,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都無效。

散戶相比機構優勢在於不用考慮當年的業績,散戶長期投資的壓力更小。只要真有價值,三五年以內能看到50%以上的上漲空間,當年漲不漲有什麼關係。


技術的本質就是分類,纏論說得很清楚,如果技術分析沒用,那小散靠什麼掙錢?

纏論的三個有效法則,技術面,基礎面,時空點


券商客戶經理從業兩年,見證了15 年的股市大牛和大熊,個人感覺在系統性的大行情里,包括大漲和大跌,技術分析的作用很有限,而在相對平穩的市場環境下,光靠技術分析還是可以選出短期內可以獲利的股票,有些短線還是不需要看什麼基本面的。

不過話又說回來,其實我們證券從業者學習技術分析很大程度上不是為了炒股掙錢,而是為了說給客戶聽,讓那些大多數不懂金融和股市的老百姓覺得你很牛逼,你很厲害,跟著你炒股一定能掙錢,如果炒股虧了一定是沒有好好的聽你的話。


技術分析從發明那天起,就從來沒有有用過,發明分析只是因為市場上90%的人願意聽。


技術分析?分析後市如何?如果是那樣,技術分析從來都是沒用的。

量化VS量化?是的,現在的機構之類的幾乎都在量化,個人(知道自己在市場里幹什麼的那類人)大部分也都是在量化。

實際上,不客氣的說,我認為題主會有這類疑問,還是因為有關交易類的書籍讀少了


各位大牛在回復這個的時候,順便把您的近十年的收益率,資金規模等曬出來。我覺得最扯淡的股市現象就是技術分析。沒有理由,只是因為見多了太多老股民生活落魄還整天畫圖。本人出在金融行業,日常打交道的一半時間就是股票交易,不是局外人


股票我還是覺得買兩三支股票就扔裡邊別動了,反正扔上半年一年的再去看,肯定比銀行定存收益高


在數據裡面找規律,機器學習吊打人類。然而機器學習還是沒發現股票指數有效的回歸模型。

愚蠢的人類還是早點醒悟吧


技術分析這個翻譯其實是有問題的 最高境界的技術分析是技術不分析 看清多空的博弈思路 可能性是正道


推薦閱讀:

一個交易系統到底有沒有壽命期?
獨立交易員如何對接資金? 資管公司如何尋得操盤手?

TAG:股票 | 期貨 | 投機 | 金融 | 外匯交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