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主觀意識是如何產生的?


就目前的了解來說,我認為對意識、意識的產生最靠譜的結論是:它仍然是個謎。(其實連「意識」這個概念本身都還沒有澄清。)只不過不是那種毫無頭緒、什麼都搞不清楚的謎,有一些線索,但我個人認為最關鍵的東西還遠沒有弄清楚。

看到提問者在問題評論里想看資料,可以推薦幾本書(不分先後),這幾本書分別是哲學家、神經科學家、認知心理學家寫的。

在書單之前還是先貼兩個知乎問題吧,也許提問者會覺得有幫助。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716987(意識的生物學基礎到底是什麼?)

http://www.zhihu.com/question/19956455/answer/13471177(一年前我對意識解釋的一點回答)

Daniel Dannett, Consciousness Explained, 1991, Boston: Little, Brown Company.

丹尼爾·丹尼特《意識的解釋》,

蘇德超、李滌非、陳虎平譯,2008,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3222291/

John Searle, The Mystery of Consciousness, 1997, New York: The New York Review of Books.

約翰·塞爾《意識的奧秘》,劉葉濤譯,2009,南京大學出版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4011447/

Antonio Damasio, The Feeling of What Happens: Body and Emotion in the Making of Consciousness, 1999, San Diego: Harcourt, Inc.

安東尼奧·達馬西奧《感受發生的一切:意識產生中的身體和情緒》,

楊韶剛譯,2007,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2362451/

Michael S. Gazzaniga, Human: The Science behind What Makes Us Unique, 2008, New York: HarperCollins.

葛詹尼加《大腦、演化、人:是什麼關鍵,造就如此奇妙的人類?》,

鍾沛君譯,2011,台北:貓頭鷹出版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6084972/


補充:最根本觀點——不知道,它依然是個謎。圍繞它的研究和思考,很多時候給人感覺不夠【精細】。可能因為這本身就是一個符合而成的概念。我的思考也不能免俗。

有句話我覺得非常有道理:你要是真的了解一樣東西,那就能造出來。或許當某一天我們能造出一個通過【圖靈測試】的人工智慧的時候,我們就掌握了主觀意識產生的【結構】和【物質基礎】。在主觀世界和物理世界之間的聯繫上有了完整的認識。

主觀意識,這是個太大的詞語。

就【意識】而言,定義就很龐雜了。心理學上也沒有很精確地定義——至少我看了五六本國內主要的教材,都沒有一本敢說【意識】已經有了公認的定義。

意識可以作為一種【喚醒】水平。比如睡覺、清醒等。

意識也可以作為一種【覺察】。比如,意識到自己看到了東西,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意識到自己存在。甚至可以說是【自我】意識。

【感覺】似乎也可以被歸入【主觀意識】。一道光照射到人臉上,這是客觀現象;人感覺到光亮,每個人對光的敏感度略有差異——在其他諸如味覺、溫度覺的感覺上人和人之間的差異就更明顯。這似乎也可以說是【主觀意識】。

如果我們討論的是【喚醒】水平。那就是大腦網狀結構的作用,當然還有其他腦區參與,這個問題有點複雜。我不是專業腦神經科學的,就去不翻書了……

如果我們討論的是【覺察】。那或許,可以說是因為不同腦區功能不同導致的。初中生物課本上有一幅圖,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就是大腦控制身體不同部位的腦區大小是不同的,位置也不同。手和臉這些運動複雜精細的位置,對應的腦區的大些。還有人的高級認知功能、情緒調節,都是不同腦區負責的。

各個腦區之間的關係是【辯證統一】的,既是互相獨立,又廣泛聯繫。或許正是這種結構,給【自我意識】提供了一種【物質基礎】。我們能夠思考關於【自己】的問題,分析【自己的感覺】;但我們想【自己】、【我】這些個概念的時候,我們就已經把自己的【他者化】了。

如果一個系統只能對外界的刺激做出反應,而它內部之間不存在相互反饋,那這個系統應該不可能有【自我意識】,甚至不可能【覺察】到自己感覺到什麼。

大腦各部分的相對獨立,內部刺激的交互作用,應該就是【自我意識】產生的關鍵。但具體過程怎麼樣,貌似相關研究還很薄弱。

我的個人假設有兩種可能:

①有一個獨立的腦區單獨負責【主觀意識】的生成。但還沒找到。

②這不是由單一腦區負責的,而是多個腦區互動產生的一種【綜合功能】。也就是所謂的【整體大於部分之和】甚至產生了單獨部分不可能有的性質,這種性質可以說是【結構】造成的,這就有點形而上了,好像是【無中生有】。

或許主觀意識的本質,並不是大腦這個【物質】。而是大腦一種內部的神經衝動過程、一種信息流動互相改變的模式,這種過程在低等動物的神經系統和現在的電腦中不能存在。

往深了說就越來越玄了。比如說——我們是如何確定現在的我和以前的我是同一個我?這種主觀意識的連續性一貫性是怎麼來的呢?

我覺得【抽象思維】和【記憶】這兩種能力,在這個過程中也有重要的作用。因為我們要把自己【他者化】的前提就是要知道【以前的自己】,這是需要記憶的;無論是短期和長期記憶,光靠【感覺登記】的【瞬時記憶】是不足夠的。【抽象思維】是一種可以大幅度脫離物理世界經驗而進行的活動,它對物理經驗進行了符號化。最明顯的例子就是語言和數學。而且人可以根據以前的抽象思維材料,演變出新的抽象思維結果。所以一道數學題可以一直延伸下去,可以證明、可以檢驗是否【自相矛盾】。我們學習語言,可以聽很少的句子,就【總結】出一套規律,自己造句出從來沒有聽過的句子。人腦這個信息系統,可以根據自己已有的信息組合,甚至是創造出之前不存在的信息。

人的記憶並不是死板的不變的。記憶是一種經過主觀【編碼】的結果,甚至每一次提取都可以再做更改。我想,記憶的儲存和提取,就是一個編碼總結和重新運算推導的過程。人腦內部信息的處理永遠都是動態的。可能有一些基本的【模塊】是【集體潛意識】共有的,這是先天的,有點像是康德說的先驗存在。問題是如何組合則是因人而異,後天形成的。

啊~扯遠了。不過我還想繼續扯。有些精神病被稱為【原發性】的。基本上意思就是——找不到外界原因,好像大腦自己無緣無故變成這樣。或許是我們研究還不夠深入的關係,也許以後我們能夠找到外來的誘因。但我想有些腦病變,有些心理疾病,說不定還真就是【無中生有】的。它的依據就是,大腦是一個可以自己改變自己的系統。

在發展心理學裡面,一個非常基本的共識是——人腦的發育既收到外界的刺激,也按照自己原有的規律發育。可以理解為,大致上的方向是基因決定的,但具體怎麼的走法根據外界刺激不同而不同。如果你給一個新生嬰兒蒙上眼罩,過了半年後才拆開,那個孩子很可能就一輩子瞎掉了。雖然是視覺是與生俱來的【能力】,可依舊需要外界刺激去引發發育。不僅僅是孩子這樣,兔子也是這樣。

我的理解是:高級神經系統為了能夠更加適應環境,進化賦予了它更高的可塑性。而進化到了人腦這個階段,它甚至可以自己影響自己。這是內部互動、作用的能力,矛盾又統一的結構,獨立而又聯繫的系統——應該就是主觀意識產生的【物質基礎】

總之。腦神經認知科學是個大坑,基本上到最後越來越像個【哲學問題】。

有時候我想起維特根斯坦,會不會這個【主觀意識】的問題也不過是人類語言誤用的一個錯覺。天曉得,反正這個大神的書看懂的人少之又少,我也沒看懂。


感謝邀請,這真是個很大的題目。。。

關於意識,不同的學科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觀點,我暫且從神經科學的幾個實驗來探討人類是如何發現主觀意識的。

1、在1980年,加州大學的Libet通過事件相關電位技術(ERPs)測量被試進行有意識的手部自主活動時,所對應的腦部活動。發現在產生決定的意識之前,腦部就有了活動,也就是說,當事件的運行在進入到我們的意識之前,就已經被決定了,而意識是在決定產生之後才產生出來的。

2、隨後,紐約大學的Platt和Glimcher通過對猴腦頂下小葉神經元活性的研究,也證實了當我們開始覺察腦部的活動之前,腦部已經有了自發的活動。

3、而Gazzaniga在對人腦的左右半球展示「heart"的實驗中,也發現了早在我們覺察到整合「he「與」art「

之前,腦部就已經做出了決定。

這些實驗的結果都強調了,我們的大腦是如何在意識產生之前就將事情做好了。如果我們的大腦在我們主觀意識產生之前就已經做出了決定,那如何看看待現實生活中關於主觀意識的問題呢?我們的大腦是自動化的,但人是自由的,我們的自由是在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中發展而來的。《The Talmud》中說:「我們看到的不是事物本來的樣子,而是我們眼中事物的樣子。」我們對世界的construal是一種解釋而非對現實直接的反應,每個人的construal都不同,它構成我們生活的根本和追求,通過選擇如何進行construal,就可以達成我們的主觀意識。


從混亂中湧現出來的。

不知道神馬是湧現?去看失控吧!


建議閱讀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內容深入解說我們覺知這世界的主觀意識的先天形式。

參考豆瓣讀書: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216737/

參考互動百科: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7%BA%AF%E7%B2%B9%E7%90%86%E6%80%A7%E6%89%B9%E5%88%A4%E3%80%8B


現代科學只從大腦,神經系統研究是弄不清楚意識是什麼的,現代科技的發展相當迅速,從細胞,份子,基因等方面來研究人體,對人體的生理結構了解的比較清楚,但對主導人類行為的精神意識了解的卻相當有限,反而,從傳統醫學中醫的角度來研究,卻能產生讓人想像不到的效果,中醫認為人的精神意識產生於五臟,魂神魄意志與肝心肺脾腎來對應,現代中醫遠行學派通過對人類精神世界中的精神快感領域的研究,對精神意識的了解更為透徹,人的精神意識是五臟臟腑功能的升華,人的智慧根源於大腦與五臟功能的互動,而且,通過人類精神快感三大原則的確立,不但把靈感給定義出來,還用讓人不可思議的方式論證了出來,所以說中醫遠行學派對精神快感領域的研究遙遙領先於全球,《人類延長壽命要論》,《利用精神快感的原理延長人類壽命要訣》等論文有相關闡述。


這問題永遠無法用語言或者科學,哲學之類的方法解答。因為不管答案是什麼,這都不過是自我意識的一部分,而我們還要面對一個更殘酷的問題,如何得知他人存在意識? 真想知道答案,就只能靠修行了,也許到了佛祖的境界,才能真正的破除一切迷霧,找到生命永恆的真諦。


推薦閱讀:

自我意識的覺醒是種怎樣的感覺?
後現代主義和後結構主義有何區別?
如何證明這個世界上的事情是可以改變的,而不是預先註定的?
康德設置物自體的矛盾怎麼解決?

TAG:心理學 | 哲學 | 意識 | 生物學 | 腦科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