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練瑜伽的人充滿著一股子禪意?肉體的平衡為什麼能使精神臻於圓滿?

以前看過一篇這樣的文章論證這兩者的關係,現在想找到一些哲學或者生理上的理論佐證


瑜伽和佛法有很深的淵源,它像是一棵樹上長出的兩根枝椏,往不同的方向伸展,其根系是相同的。佛法更多強調心的層面,而瑜伽發展到現代,更多的側重身體的層面——控制。

一個人如果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身體,就無法控制行為和心念。身體是一切行為的工具。我有一些同修在幫臨終的人助念,就像基督教的神父幫垂死的人做禱告一樣,是一種臨終關懷。其實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很好的機緣往生凈土,其中比較大的原因是無法控制最後的時刻。

人在最後的時刻,身體機能隨著生命意識的流逝而逐漸消失。有人會大小便失禁,有人會不自主勃起,有人一直昏迷直到死亡。大部分人死亡的時候,身體會崩塌癱倒。真正有德之人,譬如那些一直念佛直到圓寂的高僧,站著往生、坐著往生,這都需要有極強的控制力。臨死的恐懼,無論做多少準備和練習,都是難以避免的,必須通過平常的控制練習,令自己做到臨危不亂。

很多平衡體位,如鳥王式,單腿樹式,看別人做是很簡單,睜著眼睛也能勉強完成,閉上眼睛很多人就要搖晃、摔倒。不是我們不想努力覺知自己的身體,而是這種能力荒廢了太久,或者被一些業力障礙著,退化了。

古代的瑜伽體位很少,基本上以冥想為主。因為那時候的人經常做體力勞動,身體比較靈活,不需要體位也能進入三摩地。而現代人一打坐就胡思亂想。孩子們沉迷於網路遊戲,成年人沉迷於連續劇,精神上癮的癥狀,根源都是是身體退化了,控制能力也退化了。要重新拾起它,就要多多練習體位。我一般會建議家裡有網癮的孩子,家長一定要帶他多去戶外運動,培養對運動的興趣,其原理也是一樣的。


簡單的說,坐禪累了,運動一下,這個就是瑜伽啊,參看華嚴暖身操。

複雜的說,要修改精神很難,從哪裡開始,不如先改身體,這個就是瑜伽。

http://thoughtcatalog.com/claudia-azula-altucher/2013/04/10-mind-blowing-facts-about-yoga/


我想應該是看外形的吧,還有構圖什麼的

請依序看完配圖。


別傻了,這只是看上去而已。

////////靠講故事拉長答案的分割線/////////

我高中在山東省一個省重點讀的,現在網上流傳的衡水中學那些事兒,十好幾年前我們那裡就這麼干,只是高科技手段不多,條例什麼的都是大致一樣的。然而唯一能夠遊離於這些規章之外的就是體育生。他們早自習不來,要訓練;下午自習不用修,要訓練;晚自習可以睡覺,訓練完了太累。高一時,我發現所有體育生都看上去都很聰明。眼睛很有神,精氣神兒很好,講話既快又有趣。可等到我因為各種緣故跟他們熟絡之後,發現他們中的聰明人並不多,至少在一個省級重點高中裡面,體育生裡面聰明人的比例是偏低的。回到題目,一切的一切,只是看上去罷了。

我乾兒子的親爹是個跟我一樣愛玩兒的人。有次出來吃飯,他叫了幾個新認識的姑娘,都是當地劇團的,都非常漂亮。其中有一個最漂亮的,剛跟前男友分手,那天不知道氣場對了還是怎麼,她就跟我說她失戀的痛苦。開始我還挺開心,因為那個美女外形近乎滿分,談吐很大方,音調不高不低,語速不快不慢,聽上去很熨帖。可隨著聊天的深入,我發現她這個人幾乎無任何愛好,並且什麼也不懂。比如談到她跟前男友一起去看電影,當時熱映的《門徒》,她竟然看不懂。男人喜歡的體育啊,遊戲啊這些話題她更是一無所知。於是我意識到,開始我對她的好印象,僅僅只是看上去罷了。

有的人精於看和學習,有的人卻精於看和模仿。那個美女大概就是後者吧。可是在日常接觸中,往往是後者容易被人打眼兒就認出。我不得不說這是大部分人膚淺的所在。而每每慮及此處,我就會提醒自己,不要對人有任何的成見,並且絕對不要誅心。

再回到題目,禪意本身就是個很虛無很主觀的描述。題主覺得老師們靠練瑜伽就修養出禪意,這僅僅是一種看上去的成見。


反正我練瑜伽的朋友還是逗比


推薦閱讀:

我思故我在與人法無我的關係,如果是一個,那麼不就是連空都是空?
零基礎參加瑜伽教培班有意義嗎?
中國武術和現代健身主要的異同??
如何規劃成為瑜伽老師的職業道路?
為什麼瑜伽課常用下犬式作休息和過渡?

TAG:哲學 | 生理學 | 瑜伽 | 禪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