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和俄羅斯的矛盾淵源是怎樣的?


要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矛盾,確實有很多——戰爭矛盾,克里米亞、黑海艦隊問題,能源問題,到了現在,可以概括為東烏克蘭親俄與西烏克蘭親歐之間的矛盾了。而按照現在的說法,這些都是「歷史遺留問題」,而且是非常長久的歷史問題。畢竟在民族上來說,烏克蘭和俄羅斯最初是同宗同源的,都為東斯拉夫人,都發展於基輔羅斯,往後因為自身的內部矛盾和蒙古入侵,以及立陶宛波蘭大公國對烏克蘭地區的統治,逐漸才開始形成現在獨立的烏克蘭民族。因此,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一開始就註定不是單純的利益衝突。

8世紀開始,東斯拉夫人已經形成幾個較大的部落聯盟,並在9世紀初發展為三個准國家組織——以基輔為中心的庫雅巴、以斯拉維亞為中心的諾夫哥羅德和東部梁贊地區的阿爾塔尼亞。862年,斯堪的納維亞的維京人留里克統治了諾夫哥羅德,879年留里剋死後,他的部下奧列格繼位,並在882年征服基輔,隨後征服其他東斯拉夫部落形成統一的「基輔羅斯」(Kievan Rus")。

11 世紀的基輔羅斯,已經包括今天烏克蘭和俄羅斯最繁榮的地方,還有白俄的大片土地,因此烏克蘭和俄羅斯是同源的民族。

但內部的矛盾使到基輔羅斯開始分裂,12世紀30年代後,統一的羅斯國家已不復存在。1240年蒙古統治基輔羅斯後,這種分裂更加顯著。

蒙古人被趕走後,烏克蘭所在的領土名義上被立陶宛波蘭大公國統治,實際上立陶宛波蘭大公國採取拉攏當時烏克蘭內部的「哥薩克軍」(突厥語,指自由軍),並冊封其貴族的方式試圖控制烏克蘭。但這種拉攏方式顯然是比較失敗的,哥薩克軍想取得更大的自主權,於是組織了大量的起義,最後由博格丹領導的起義軍起義成功,但卻在1654年臣服於沙俄。這時候獨立的烏克蘭部族已經開始形成。但是,臣服沙俄後,哥薩克才發現失去了更多的自由,貴族也喪失了許多特權,因此,有一部分烏克蘭人反而更想回到立陶宛波蘭的統治之中,尤其是西部的地區的人民。而東部和南部本來就與沙俄互相影響,更有一起與土耳其並肩作戰的經歷,因此他們偏向沙俄。這時的東西烏克蘭內部開始產生真正的矛盾。東烏克蘭成為了沙俄的一部分,而西烏克蘭直到1764年才被沙俄女皇葉卡捷琳娜二世吞併,期間東西烏克蘭的內戰直到17世紀末才結束,沙俄更是對烏克蘭作出大量的鎮壓,尤其是彼得大帝執政時,在烏克蘭駐紮大量軍隊,以撲滅任何叛亂的苗頭,並逮捕了所有敢於要求恢復哥薩克自治的人,這些都在烏克蘭人民的心裡深深地埋下了民族仇恨的火種。另外,西烏克蘭的中小貴族大多是東儀天主教徒,以致於西烏克蘭人(還有有不少信仰天主教的波蘭人)對正統東正教與俄羅斯的認同薄弱。

此後,東西烏克蘭多次被俄國和波蘭以及奧匈帝國、德國分割又合併。到了現在,烏克蘭東西部分歧已經相當嚴重。烏克蘭的官方語言是烏克蘭語,但東部和東南部更多的是使用俄語,相反,在烏克蘭西部,則幾乎全部使用烏克蘭語,甚至有人以說俄語為恥。

至於克里米亞和黑海艦隊的問題,則更多的是近代引起的——克里米亞半島在1783年歸併俄國,直至1954年前蘇聯將克里米亞劃歸烏克蘭。蘇聯解體後,黑海艦隊由於地位不明,黑海艦隊仍懸掛前蘇聯海軍軍旗。1992年8月,兩國在雅爾塔達成協議,將黑海艦隊變成俄烏聯合艦隊,兩國共同指揮。1995年6月,兩國正式決定將艦隊一分為二。但因艦隊多數艦隻年久失修,烏克蘭只接收18.3%的艦隻,其餘部分折價售給俄羅斯。艦隻分割取得進展,但雙方在塞瓦斯托波爾基地租用問題上分歧嚴重。俄方要求長期租賃並單獨使用該基地,重新組建俄羅斯黑海艦隊,但遭烏方拒絕。 這支艦隊的行動範圍是黑海和地中海,它在黑海和亞速海有數個基地,其主基地是烏克蘭港口城市塞凡堡。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繼續使用這個港口作為其軍事基地在過去十數年中導致多次兩國之間的外交衝突。

這時候再談談能源問題,在俄國控制烏克蘭的時候,烏克蘭一直是俄羅斯最重要的工業中心,但烏克蘭本身並沒有足夠的能源去支撐這些工業,基本是依賴俄羅斯的能源輸送。在蘇聯解體後這種畸形的經濟模式逐步遇到困境,因此俄羅斯多次以天然氣輸送作為與烏克蘭的談判籌碼。比如說10年的時候,俄羅斯在原合同價格基礎上降價約30%向烏克蘭出售天然氣,而烏克蘭則需要把俄羅斯黑海艦隊在烏境內駐紮的期限延長25年,並且在該期限屆滿後雙方有權選擇是否再延長5年,即2047年。但烏克蘭本身又是俄羅斯輸送能源到歐洲的必經之地,因此俄羅斯也需要烏克蘭。

可以看出,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淵源實在複雜,烏克蘭東西部多年的衝突,烏克蘭與俄羅斯在軍事、能源上的互相依賴導致了這些矛盾不斷加深。

當然,上面所說的只是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淵源,可以說是它們矛盾的歷史背景,如果回到目前烏克蘭的情況,那就複雜得多了——烏克蘭內部反對黨與資本巨頭的反對,歐洲勢力的影響,人民被利用乃至亞努科維奇政府的失敗都使到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矛盾在原本就複雜的歷史背景下變得更加無法調和了。


作者:壯士

鏈接:烏克蘭和俄羅斯到底什麼仇什麼怨 - 壯士的文章 - 知乎專欄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向來脾氣暴躁不苟言笑的普京大帝前兩天發話了,他說自己的子弟兵在克里米亞挫敗了一起烏克蘭特工的可怕陰謀,雖然所謂的陰謀被挫敗了,但是俄羅斯軍人也犧牲了兩人。最讓人覺得不寒而慄的話是最後一句,那句話是這麼說的:這兩個人的鮮血不會白流。

(正在說狠話的普京)

我們知道那些一言不合就又蹦又跳揚言動手的人往往是虛張聲勢嚇唬人,而真正的狠角色從來都不多廢話直接出手,普京就是這樣一個人。每當我們覺得事情才剛剛開始,每當我們覺得事情還有談判的餘地,而他的軍隊可能已經開火了,這就是普京的行事風格(因為這種風格他在我國有一大票忠實粉絲)。了解普京這個風格的人應該不止我們,至少還包括烏克蘭現任總統波羅申科,不然他為何要火速下令將相關邊境地區的兵力戒備等級提高到戰鬥級別。

(克蘭現任總統波羅申科)

要說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恩怨情仇從何年何月開始,這個真不好說清楚,有時很遠有時很近。遠到幾個世紀之前他們之間就有過愛與恨的糾纏,近到兩年前兩家之間牽扯了一場較大的衝突,這個衝突就是烏克蘭內戰。烏克蘭內戰發生的時間真得很近就在2014年,我想有不少同學已經忘記了,或許因為這幾年事情太多,或許人本身就是健忘的。

眾所周知俄羅斯主要靠出口石油和天然氣過日子,買他家能源取暖的一部分客戶就是歐洲的土豪客戶,要給那些土豪客戶輸送石油天然氣,輸送管道必須從烏克蘭走,這就意味著俄羅斯要給烏克蘭掏過路費養路費維護費過橋費等相關費用,可惜的是這筆錢烏克蘭好像也沒怎麼賺到,因為烏克蘭雖然面積那麼大,是歐洲糧倉盛產軍艦戰車和美女,偏偏就不產石油和天然氣,所以這東西也得從俄羅斯進口,雖然是以低於市場價購入但算下來的總花費必然要高於那些管道過境費。假如這時候老師提問說在這一自然段作者想表達的中心思想是什麼,那麼答案就是:烏克蘭和俄羅斯之間是互相需要,誰也離不開誰的。

(建設中的俄羅斯天然氣管道)

那麼烏克蘭到底能否離開俄羅斯或者要不要離開俄羅斯呢,烏克蘭人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想法西部人民和東部人民是不一樣的。烏克蘭的西部深入到了有錢任性的歐盟境內,而東邊則跟經濟差強人意的俄羅斯接壤;從西邊飄來的是燈紅酒綠靡靡之音,而從東邊飄來的是混合著天然氣的西伯利亞寒風。久而久之,烏克蘭西部的國民便渴望自己的祖國加入歐盟,當然另一個歷史原因是很久以前西部地區被波蘭統治過;而東部的國民則希望自己的家鄉併入俄羅斯,除了靠得近的原因外,另一個歷史原因是很久以前東部地區被沙俄統治過,也就是說東部的居民要麼本身就是俄羅斯人,要麼七大姑八大姨是俄羅斯人。

於是乎,烏克蘭的政局也隨著這種東西差異而左右搖擺不定。如果上台的執政者來自西部或者對歐盟有好感,那麼烏克蘭就向歐盟靠近;如果上台的執政者來自東部或者對俄羅斯有好感,那麼烏克蘭就向俄羅斯靠近。而無論靠向哪邊都不會讓東西部人民一起滿意,所以結果都不怎麼好。如果非要從這兩不好中挑一個的話,那麼靠近俄羅斯似乎稍微好一點,畢竟靠向俄羅斯歐洲沒理由阻止,低價的天然氣繼續用;而靠向歐洲,不但以後冬天沒有暖氣供應,而且以普京的暴脾氣搞不好還會直接動手揍人,因為假如烏克蘭真加入了歐盟,那麼北約的武裝力量遲早會以保護盟友安全的名義昂首闊步地開到烏克蘭東部,對普京來說北約一步跨到了大門口,遙望著莫斯科紅場,這可是關乎他未來睡眠質量的大問題,絕不能讓此事發生。

(烏克蘭的地理位置示意圖)

在烏克蘭內戰發生之前執政的那位叫亞努科維奇的總統就來自東部地區頓涅茨克,他媽媽是俄羅斯人,他爸爸是白俄羅斯人,白俄羅斯跟俄羅斯的關係好到邊境連鐵絲網都沒有,所以亞努科維奇不親俄羅斯簡直對不起爹和娘。此人搞經濟是一把好手,這也是他能在大選中獲勝的原因,但同時他搞腐敗也是一把好手,他的頓涅茨克幫控制了烏克蘭大部分有油水的要職,所以烏克蘭人對他的感覺就是:你這樣一個總統,讓我歡喜讓我憂。他上台後執行了一系列向俄羅斯示好的政策,當然這個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他暫停簽署跟歐盟的同盟協定,這下西部人民就不幹了,紛紛上街散步抗議;當然這依舊不是最要命的,最要命的是他下令警察和軍隊對散步群眾開火,這個直接導致了眾叛親離的後果,原本支持他的人要麼倒戈要麼中立,最後他活活被議會罷免並且倉促出逃去了俄羅斯,至今都因此被烏克蘭和國際警察通緝。親俄的總統被趕下台意味著西部人民或親西方的勢力暫時勝出,但這樣東部人民又不幹了,直接鬧起了獨立。要知道,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沒有誰能隨隨便便獨立。烏克蘭臨時政府派出了軍隊去東部鎮壓獨立,沒想到東部民兵的戰鬥力出乎意料地強裝備也出乎意料地精良,原計劃的鎮壓幾乎演變成了反鎮壓,民兵戰鬥值飆升的原因是因為背後有高手的支持,這位高手就是俄羅斯。這場鎮壓與反鎮壓之戰就是烏克蘭內戰。

(內戰爆發時的烏克蘭基輔廣場)

內戰在持續了半年之後由於國際社會的干預和輿論的壓力而暫停了,但是小的衝突至今都沒有停止,而西部那幾個鬧獨立的省到現在也不受烏克蘭中央政府的管轄,它們在俄羅斯的羽翼之下保持著高度自治,估計普京做夢都想將把這幾個省直接回收作為自家領土,只是窮盡辭彙也實在找不出一個體面的理由。這種教唆他人孩子離家出走並且暗中保護的行為,必然導致兩家的家長關係交惡,所以烏克蘭和俄羅斯就這樣鬧僵了,而克里米亞的獨立則在這種僵局上又潑了0攝氏度的冰水,因為這一次孩子不但離家出走了,而且進了對方家門,管對方家長叫爹。

克里米亞是延伸進黑海的一個半島,既然是半島那麼有一部分必然和陸地相連,相連的陸地就是烏克蘭本土。雖然彼此相連,但是歷史上克里米亞一直以一個獨立的國家而存在,只是作為國家實在太小,或者說跟烏克蘭和俄羅斯相比實在太小所以多年來比較受氣,義大利佔領過、蒙古帝國佔領過、奧斯曼帝國佔領過,沙皇俄國佔領過,前蘇聯佔領過,直到二戰後赫魯曉夫在烏克蘭跟前蘇聯再次建交後一高興便將克里米亞劃撥給了烏克蘭。這種非民主方式的贈與並沒有得到克里米亞人的承認,但也無可奈何。有一個數據不得不提,那就是克里米亞半島上三分之二的居民是24k純俄羅斯人,這種群眾基礎是應該被高度重視的。

(烏克蘭內戰中運送傷員)

時間到了2014年,原本就不富裕且經歷著內亂的烏克蘭經濟每況愈下,克里米亞半島居民的生活更是捉襟見肘,他們覺得再一次到了需要選擇的時刻,就像它歷史上的很多次那樣,烏克蘭還是俄羅斯?這一次大家公投決定。聽到這個消息的普京內心是愉悅和歡喜的,因為克里米亞作為國家是小了點但是面積其實挺大的,比我們的海南島小不了多少;而且克里米亞位置非常優越,有黑海上的超級航空母艦之稱;最主要的是假如加入了俄羅斯這也是克里米亞人自己的選擇,將來奧巴馬默克爾這些人指責他侵佔他國領土,他可以雙手一攤一臉無辜地說人家自己哭著喊著要來,我也沒有辦法啊!所以聞此消息他公開表示歡迎克里米亞人回家,只要回來吃香的喝辣的工資加倍福利優越。經他這麼一吆喝,公投結果是97%的人表示願意加入俄羅斯,就這樣2014年3月份正當烏克蘭內亂的時候,克里米亞成了俄羅斯的一個州。

(公投當晚克里米亞親俄民眾高舉俄羅斯國旗慶祝)

如今克里米亞離開烏克蘭投奔俄羅斯已經兩年過去了,國際主流社會都沒有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烏克蘭政府當然也不承認克里米亞的獨立,更不承認俄羅斯對克里米亞的主權,但這種不承認只能體現烏克蘭政府的無可奈何與無能為力,畢竟俄羅斯沒有派兵入侵,是克里米亞人自己公投要去的,況且俄羅斯你也惹不起啊,你既不屬於歐盟又不屬於上合組織,誰又能幫你呢?

本人對普京帶領下的俄羅斯沒有任何好感,因為世界上沒有哪個國家像它那麼大同時還對周邊領土保持著近乎貪婪的佔有慾。但是這一次我要批評的是烏克蘭的政客們,他們從來都沒有把團結反對派平衡東西部民眾差異最終共同建設祖國作為執政目標,而是各自為政陷入互相打壓爭鬥的漩渦中無法自拔,結果現在既丟了克里米亞,又丟了西部幾個省,經濟也沒搞上去,這就是所謂的no zuo no die。

每當夜深人靜的時候,想想烏克蘭製造先進軍艦的造船廠無法正常生產,製造先進戰車的車間無法開足馬力,特別是聞名於世的烏克蘭美女們領著1000多塊人民幣的工資過日子,我的心裡真是久久都不能平靜啊。

-----------------------------------------

PS:無私轉發是對原創的最大支持。

關注本公眾號,你知道的會更多。

公眾號:局勢很簡單(talkforeasy)


一言以蔽之,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的戰略位置相當於函谷關之於秦,歷史意義相當於長安洛陽之於中國。

--------------

看第一張地圖,烏克蘭是深綠色,克里木半島是淺綠色。大家在地圖中可以看到,烏克蘭東部是嵌入俄羅斯腹地的,從哈爾科夫到莫斯科,也就幾百公里的距離。而烏克蘭西部的利沃夫,去柏林、布拉格、維也納,也是不到一千公里的距離。所以說,烏克蘭是俄羅斯通往西歐的必經之路。俄羅斯如果要成為一個標準的歐洲國家,版圖必須把烏克蘭包括在內。如果俄羅斯的雷達部署在利沃夫,那麼西歐的一舉一動都在俄羅斯的觀察之下;如果北約的雷達部署在哈爾科夫,那麼莫斯科就毫無秘密可言。

再看看克里米亞,克里米亞在黑海的中心偏上,控制了克里米亞,就控制了大半個黑海。克里米亞對俄羅斯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19世紀中葉第N次俄土戰爭俄國戰敗,俄國為了防止在黑海的英國人覬覦克里米亞,不惜把阿拉斯加賤賣給美國。對當時的俄國而言,眼皮底下的黑海艦隊,遠比在地球另一邊的冰天雪地重要。對現在的普京大帝而言,如果不能讓烏克蘭政府親俄,那麼既便是收回俄羅斯苦心經營幾個世紀的克里米亞,也是非常值得的。當年赫魯曉夫把克里米亞劃給烏克蘭,是為了紀念烏克蘭和俄羅斯結盟300年。現在不結盟了,而且克里米亞人高度認同俄羅斯,撤銷這個劃歸協定,讓克里米亞回到俄羅斯,自然也是合情合理的。面對西方的長期打壓,俄羅斯人終於揚眉吐氣了一回。

另外,烏克蘭對於俄羅斯而言,絕不只是一個戰略緩衝,它更是寄託了俄羅斯數百年的光榮與夢想之地。烏克蘭是和俄羅斯血脈相連的兄弟民族,烏克蘭人是俄國侵略擴張過程中的左臂右膀,基輔是俄羅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封建國家的首都,很多烏克蘭大城市都是俄羅斯人一手建立起來的。

俄羅斯民族最早起源於烏克蘭的原野,大約在北宋時期,古代俄羅斯人建立的第一個封建國家「基輔羅斯(Kievan-Russian)」就定都於橫跨第聶伯河的基輔,弗拉基米爾大公(Vladimir)讓國民在第聶伯河(Dniper)受洗,從此羅斯人皈依了東正教,而第聶伯河正是今天烏克蘭的母親河。之後基輔一直是俄羅斯人的政治中心,直到南宋末年蒙古人的入侵,基輔羅斯分裂成了多個大公國,包括東北方的莫斯科(Moskva)諾夫哥羅德(Novgorod)蘇茲達爾(Suzdal),北方的明斯克(Minsk),基輔周邊的基輔公國(Kiev)切爾尼戈夫(Chernigov),西部的沃倫(Volyn)加利奇(Galich)等等。在蒙古統治的中後期,北方臣服於金帳汗國(Kipchak)的莫斯科大公國逐漸興起,同時古代俄羅斯人慢慢地分化成現代的大俄羅斯、小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三個民族。在明朝早期,莫斯科大公國(Moskva)把蒙古人趕走之後,大公改稱「沙皇(Tzar)」,大公國改名為沙皇俄國,此時的俄國已經是橫跨歐亞的多民族國家了。此後的俄國,國力迅速發展,在300年時間內擴張成為橫跨歐亞美三洲的大帝國。

-------有評論說我忽略了烏克蘭國家的歷史,這裡補充一下。

在莫斯科發展起來的同時,基輔周邊卻是一片衰敗的景象。蒙古人走了之後,烏克蘭地區一直沒有穩定的政權。基輔羅斯的後裔在烏克蘭草原游牧,被稱為」哥薩克「。在14-17世紀的幾百年間,烏克蘭人一直飽受波蘭人、立陶宛人、土耳其人和克里米亞韃靼人的侵擾。在這段時間內,烏克蘭民族初步形成。1654年,偉大的烏克蘭民族英雄博格丹·赫梅利尼茨基(Bohdan Khmelnytsky)率領烏克蘭中東部民眾和俄羅斯重新合併,自此烏克蘭成為俄國的中心地區之一。1917年十月革命後,俄國解體,烏克蘭地區成立蘇維埃政權,即烏克蘭蘇維埃共和國(Ukraine SSR),這也是烏克蘭人第一次建立版圖穩定的國家,1922年,烏克蘭和俄羅斯聯邦(RSFSR)白俄羅斯(Belorussia SSR)以及外高加索三國(Transcaucasian Socialist Federative Soviet Republic)一同成立蘇聯(USSR)。1939年,蘇德瓜分波蘭,原屬於波蘭的烏克蘭人聚居區利沃夫、羅夫諾等地併入,今日烏克蘭的國家邊界形成。1945年二戰結束,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同蘇聯一起加入聯合國。1954年,為慶賀俄羅斯和烏克蘭重新合併300年,赫魯曉夫將克里米亞從俄羅斯劃入烏克蘭。1991年蘇聯解體,烏克蘭獨立。

我們再梳理一下烏克蘭主要城市的歷史,也能發現這個國家與俄羅斯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1.基輔,烏克蘭首都,始建於5世紀,9~13世紀為第一個俄羅斯國家基輔羅斯的都城和中心,是俄羅斯的「萬城之母」;

2.哈爾科夫,烏克蘭東部重鎮,1655年成為俄羅斯西南部抵抗土耳其人的要塞,後逐漸發展為大城市;

3.敖德薩,烏克蘭第二大城市,1795年建城,是俄羅斯在黑海地區的重要海港,蘇聯電影《戰艦波將金號》中有著名的「敖德薩階梯」,這是電影史上第一個蒙太奇特效;

4.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烏克蘭中部大城市,1776年,沙皇葉卡捷林娜二世下令修建,是當時俄羅斯西南部的貿易通道的交叉口;

5.頓涅茨克,烏克蘭第四大城市,19世紀,英國人在此發現煤炭資源,俄羅斯人隨後在這裡建立了煤礦和城市,後成為蘇聯的煤炭工業中心之一。

6.扎波羅熱,第聶伯河下游大城市。歷史上是俄羅斯哥薩克騎兵抵抗土耳其人的重要據點。現在是烏克蘭的航空和汽車工業中心之一。

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是其民族文化的發源地,是它的「根」。無數的俄羅斯文豪、藝術家、軍事家以及國家領導人,都有著深厚的烏克蘭淵源。普希金年輕時被流放在克里米亞,諷刺大師果戈里是烏克蘭人,柴可夫斯基在烏克蘭度過了他的青年時光,列夫·托爾斯泰在塞瓦斯托波爾服了多年的兵役,繪畫大師列賓是烏克蘭人,劇作家布爾加科夫是烏克蘭人,當代俄羅斯著名導演邦達爾丘克是烏克蘭人,航空大師格列維奇(米格創始人之一)是烏克蘭人,人類宇航先驅科羅廖夫是烏克蘭人,蘇聯的兩任領導人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都在烏克蘭長大成人…… 俄羅斯這個國家,有著深刻的烏克蘭烙印。失去了烏克蘭的俄羅斯,在民族心理上,更像是一個蜷縮在基輔東北角的野孩子,而不是繼承了基輔羅斯和東羅馬帝國衣缽的大國俄羅斯。

就看當前的烏克蘭局勢,俄羅斯完全屬於守方,而西方則咄咄逼人甚至勾結烏克蘭政府,屢屢給俄羅斯潑髒水以混淆視聽。烏克蘭政府,為了抹黑俄羅斯,不惜篡改歷史編造謊言挑撥俄烏民族矛盾。而今天的俄羅斯,已經完全走出了九十年代消沉的陰霾,在普京大帝的帶領下,正在尋求民族的復興。烏克蘭問題,正是西方的擴張和俄羅斯民族復興交合之下的產物。如果北約繼續東擴後,北約軍隊可以堂而皇之地在俄羅斯的「萬城之母」游弋,恐怕不止是俄羅斯人,多數烏克蘭人也不會接受。如果西方不退卻,那麼烏克蘭永無寧日。


@啃金融


能源,

殼牌和Chevron之前和烏克蘭各簽了100億刀的頁岩氣合同, 在這之前烏克蘭對歐洲和俄羅斯的身份純粹是一個管道服務商, 頁岩氣生意一旦做成, Gazprom 的生意必然受到劇烈衝擊, 經濟依賴能源出口的俄羅斯也會遭遇麻煩


基輔 敖德薩 刻赤 塞瓦斯托波爾是戰後烏克蘭四個被授予蘇聯英雄城稱呼的城市 塞瓦斯托波爾的旗幟上面有蘇聯英雄的金星勳章標誌 塞瓦斯托波爾和敖德薩是第一批


烏克蘭和俄羅斯?

就像朝鮮和日本的關係一樣


推薦閱讀:

2016年,總結一下烏克蘭今年上半年狀況?
烏克蘭民族和俄羅斯民族是怎麼分化的?
烏克蘭對二戰、蘇聯紅軍的態度是什麼樣的?
烏克蘭,蘇聯北方北極的能出航空母艦,核潛艇,不能出集裝箱LNG這個荒唐嗎?
如何租到烏克蘭的安-225運輸機?

TAG:俄羅斯 | 烏克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