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新威權主義可以為改革爭取時間嗎?

新威權主義是不是一種避免動蕩的改革模式,歷史是否有先例,比如台灣的兩蔣時代,韓國的朴正熙時代,新加坡的李光耀時代。


謝邀!

  1. 只是拖延問題的爆發時間而已,如果不採取真正實質的改革措施,是不可能為改革爭取時間的。
  2. 如何避免激烈衝突,是改革措施的實施部署方法所需要的政治智慧,而不是什麼「主義」可以做到的。


不可以。對的就是對的,錯的就是錯的。遮遮掩掩只能遮一時不能遮永遠。該來的總是要來的。


到了這個時期,基本上怎麼做怎麼錯。


對該問題的通常理解是:威權政府對政治權力的壟斷,是否對於「自由化」改革有利?這裡的自由化改革有兩個點,一是政治上的民主化,二是經濟上的私有化。當然對本翻譯有不同理解,我後面會說。

先說結論:新威權主義可以進行一部分自由化改革。但到達一定程度後,如無外力,威權體制不會將自由化改革進行到底,尤其是放棄對政治權力的壟斷,和國有企業的控制——因為這是他們控制國民經濟的基礎。

為什麼我這麼說? 因為威權政府在改革的其目的就在於通過一部分自由化改革增強經濟活力,從而通過良好的政績來鞏固執政地位。這是由政黨的本質所決定的。改革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因為「自由化」的最終效果,就是破除政治和經濟上的壟斷,行成自由競爭,這是和威權政府目的背道而馳的。試想,一個公民享有完整的民主權利,企業可以在所有領域可以公平競爭的環境下,威權政府可能存在么?可這恰恰是自由化改革的終極目的,如果威權政府將其貫徹到底,無異於自掘墳墓。

當然,現在所謂的改革含義已經出現了混亂,其背後原因是改革共識的破裂。學者,私企已經和政府對於改革理解大相徑庭,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上面講到的那樣。在現在的官方語境里,無論是向左向右,無論是私有化還是國有化,無論擴大開放還是行政保護,統統稱為「改革」。因此,做大做強國企叫改革,國企瘦身健體也叫改革;京人京車叫改革,簡政放權也叫改革。改革實際上已經是雞同鴨講,對牛彈琴。因為從根本上,我們就沒弄清改革的最終目的究竟什麼?改革大的方向又是什麼?

回到題目,所謂的威權政府是否可以為改革贏得時間,在解題前,最大的爭議處是,究竟為什麼類型改革贏得時間?如果是做大做強國有企業之類的改革來保持威權政府的權力,那麼答案是肯定的。這屆政府也正在做。如果是平時我們理解的「自由化」改革,那麼答案至少有一部分是否定,因為威權政府不可能將其進行到底,也就不存在為其贏得時間的說法。

還有,不要隨便把新加坡和中國簡單的類比,甚至認為是同樣的威權主義。新加坡是發達國家,法治國家,其威權體現在執政黨長期執政,且對反對派在合法手段內的打壓比較嚴格。但新加坡是有運轉良好的大選制度,和完善的司法獨立。人民行動黨的執政地位是由公開選舉賦予的,政黨活動也在法律監督範圍內,這是中國的威權體制無法比較的。


民眾不反抗,沒有什麼美麗島事件。你看看他是新威權社會,還是毛式 斯大林式 極權主義


可以。前提是對改革做反向解讀。

自由即奴役,戰爭即和平,改革即保守。


新威權主義只能出現在孫文所謂的「訓政時期」,做為國家由亂而治的過渡。

至於「改革」,不就是要革除威權統治時期所累積的弊病?抑或這個辭兒在兩岸間有不同的語境?


推薦閱讀:

唐山大地震時中國為什麼要拒絕外國援助?
你為什麼討厭五毛?
中國需要如何改變才能被以美國為首的西方現代政治聯盟所接納?
弱國一定無外交嗎?
馬克思主義有什麼用?

TAG:政治 | 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