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制醫學生選博導?

該找一個怎樣的老闆好呢?

題主現在大一,浙大醫學院臨床八年制在讀,本科專業為化學,最遲到本科第四年要選擇博士生導師。(這是浙大特色的4年非醫本科+4年臨床博士+5年輪轉的培養模式)

目前不知道自己對什麼科特別感興趣,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科。家父也是浙醫大(現浙大醫學院)畢業的,曾是皮膚與性病科的醫生,他對我的建議是:金眼科,銀外科,千萬別去兒科麻醉婦產,最好不要去內科,因為內科的病常常看不好,而眼科外科效果立竿見影並且收入較高。

我的糾結是:

1.是不是博士階段跟了某一科的博導,未來留在這一科室及其相關科室的可能性就很高,而不太可能進到其他科室?(比如內科方向的難進外科工作,雖然每一科都是要輪轉的)

2.臨床醫學的哪個方向是與化學密切相關的?

3.在臨床醫學學習過程中,怎樣才能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呢?


要是想做個錢多事少的金領醫生,以高收入品質生活為為目標,選腫瘤內科,眼科

要是追求更高收入,不惜過得更累,選骨科或者心血管內科

要是想在學術上有所造詣,你們浙大不是有鄭樹森院士么,普外科,做肝移植的,大樹底下好乘涼

你的父親估計也不從醫了吧,醫學在發展,現在內科很多科室收入都是不亞於外科的,甚至可以分分鐘把外科碾壓,心內神內腫瘤內。倒是外科,心外普外窮成狗,泌外骨外極難找工作。婦產科其實也不差,你造生殖醫學嗎?簡直暴利。當然傳統婦科產科是性價比不高。

其實醫學是個實踐學科,本科學化學,對你的臨床幫助不大,我不知道你怎麼得出化學跟心內關係緊密的結論的。但是對於科研應該有很大幫助。建議小學弟以後科研可以做生物材料,或者納米醫學這個方向,這個領域很火,而且前景巨大。

畢業工作,如果你比較優秀,老闆要留你,那就只能留自己科室了。當然八年制相對靈活,還是有希望去其他科室工作的,不過為何要浪費幾年的時間成本?最好一開始就選好。

再吐槽一下你浙八年制的學制。恕我直言,你們這個培養方案,完全不適合中國國情。


醫學的事,有事問你爸。

醫院的事,有事問你爸。

生活的事,有事問你爸。

從學習生活到為人處事,都可以請教父親,他們的一些觀點可以讓你少走彎路,啟發你的思路。


首先,作為粑粑的孩子,我傑說過,要聽爸爸的話。其次,我作為一個母親是眼科醫生的孩子,選金眼沒有錯的。天天被母上說眼睛,眼睛,視力還是沒有差到一定程度,至少不戴眼鏡(說不定能勾引妹紙→_→)。對你的下一代的福利還是非常好的。其次,切記,慎重選內科和檢查科, 慎重選內科和檢查科, 慎重選內科和檢查科。重要的事情要說三遍。


選一個有完整學術梯隊而且已經出過一些高水平成果的導師很有必要,進入了這個團隊,有經費也有高人指導你做科研,只要你不懶就能出高質量的文章!

以後找工作的套路就是,第一看文章,如果你有一區二區文章那找工作就太容易了!如果你文章的質和量同院領導和科主任嫡系博士的差不多,你就只能撿他們剩下的位置了!當然你也可以選領導做導師,留下的機會更加多,前提是你的文章不比別人差太多!

還有長得帥個子高也是極大的加分項!

選什麼科室其實很不重要,但是你老爹說的那幾個工作量大、收入低、風險高、醫鬧糾紛多的科室就別去了!很多教學級三甲醫院招聘簡章里註明其他科室都要博士,那幾個科室碩士研究生都可以!


有錢還很閑,去腫內。

單純要賺錢去骨科(要命),心內介入(不要命)。


贊金眼睛,銀牙齒,就聽你爹的沒錯!


謝邀,但是找個真的不懂。不過我有個姐姐是浙大醫學的博士,她老公也是,需要的話可以幫您諮詢


靶向治療跟蛋白質結構密切相關

看看醫生題材的小說,畢淑敏


內科的病常常看不好就不排除?


推薦閱讀:

如何做論文、paper、科研立項等(普通本科文科)?
中國過分鼓勵英文SCI論文發表是否會對我國產業創新帶來不利影響?
試對院士,長江學者,973首席科學家,傑青,青年千人等稱為分級或排序?
在科研上,有沒有工業界領先於學術界的情況?
智商不高的人還應該繼續做研究嗎?

TAG:科研 | 研究生 | 博士 | 醫學 | 臨床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