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賓士開寶馬」這個說法是否有道理?

寶馬的舒適性能比賓士差到哪裡去?賓士的操控性又能比寶馬差多少?請有心得體會的人比較一下二者的同級別車型帶給你的感覺。坐賓士開寶馬這個說法還站得住腳嗎?


我同意 @xiaofan 的說法,只談品牌不談型號都是耍流氓!

首先這種說法很久了,時間不能總是局限在當下,當然我們可以從當下捕捉到一些信息,其次目前豪華轎車的舒適性和運動性均做的相差無幾。

小魚說賓士沒有清晰的基因,其實這多少有點埋汰賓士。賓士的「惟有最好」顯然是最好的詮釋,賓士在技術、設計、製造、工藝方面均領先全球其他車企,其他企業也僅僅在個別方面超過賓士一點點。

賓士用「汽車發明者,再次發明汽車」為口號發布全新賓士S級,閃爍在大屏幕上的那些技術足以讓你重新學習一邊汽車,這就是賓士能領先全球,賓士S級雄霸全球的實力。

賓士S級是全球豪華汽車的標杆,全新一代賓士S級標配的這些技術在第二年才會在奧迪A8L、寶馬7繫上看到,賓士S級無疑是領袖級車型。新一代的賓士S級在五年內可以實現無人駕駛功能,你難道忘了,發布會上賓士S級是自己走上舞台的嗎?

今天我們只通過頂級轎車對比證明「開寶馬坐賓士」。大家不用過於偏激,認為寶馬運動就不舒適,賓士舒適就不運動,在同質化嚴重的今天兩者的差距幾乎很小,越來越接近,我們今天探討的仍舊是品牌基因。

其實寶馬最具代表性的不是寶馬7系,因為寶馬7系作為一款豪華轎車並沒有體現出寶馬品牌里的運動基因,事實上寶馬從5系開始就刻意擺脫運動化。真正能代表寶馬的是寶馬3系,這是寶馬後驅體現最酣暢的一款車型。

賓士S級的駕駛感受一切為了「穩」而存在,所謂的「坐賓士」不僅僅是舒適性那麼簡單,其實還有安全性、靜謐性、內飾等等影響著車主。賓士的內飾以奢侈豪華為主,沒有跟隨時下主流的運動風格,因為作為一個領導者,身份決定它只能創造設計而不是跟隨設計。

賓士S級用了兩塊液晶顯示屏,內飾盡顯奢華,雙輻式真皮座椅已經很少見了,賓士S級還引入了不同種類的氛圍燈,工匠精神也著力體現。

賓士打造的就是復古主義風格,W222的靜音性比起W221還要好,而事實上W221已經做的很好了。全新賓士S級後排可以讓你感受飛機豪華艙般的感受。

駕駛賓士S級,最大的感覺就是穩,無論底面反饋過濾還是惡劣路況都會在空氣懸掛的調教下變得十分舒適。假如你有幸駕駛一款頂級的魔術懸掛車子,你將會發現你的車子如履平地。

賓士S級和寶馬7系之間最大的區別就在於賓士會讓你不知不覺開很快,而寶馬依舊會帶給你駕駛的慾望。一個穿著西服,一個穿著T恤,這就是寶馬賓士頂級車型之間的區別。

通過上面兩個內飾圖片不知道能不能給你帶來直觀感受。寶馬7系依然按照3系、5系的中控風格,大量的運動風格體現著寶馬精神。可以說寶馬在動力方面甚至要優於賓士,但駕駛氛圍依舊會讓你激情起來。寶馬誕生之初就秉承「駕駛者之車」的理念,之前很多代的寶馬7系也是如此。當然現在的寶馬7系已經舒適很多。

在豪華汽車製作方面,寶馬還沒有能超越賓士的地方。從賓士S級的發布上可以看出,寶馬依舊在向賓士學習。

其實「開寶馬,坐賓士」這個說法時間很久了,我們就不能著眼與現款車型。翻閱寶馬7系的歷史就會發現,寶馬其實剛剛開始學習豪華轎車。寶馬7系是由寶馬公司為進入豪華商務市場開發的車型,實現品牌更大價值。它是由下而上的,寶馬為了拓展豪華轎車的業務才開發的一款豪華轎車。

在克里斯·班戈沒來寶馬之前,寶馬7系的設計理念依舊是「駕駛者之車」,而寶馬7系也是在1977年才誕生,直到2000年寶馬才真正開始做豪華轎車。這比起賓士1951年就推出定位豪華轎車的賓士S級而言,做學徒也不過分。

賓士在車身主動安全性方面的造詣都開創了汽車界的先河,正是由於安全、穩定、沉穩所以贏得了坐賓士的美譽。

下面引用來自易車網的一組寶馬7系發展歷史圖片:

開寶馬,這個就很簡單了,從始至終寶馬都是著重考慮前排乘客的,長期為止堅持的後輪驅動、從一而終的運動基因,這些都賦予了操控優秀的印象。

差異化是每個企業要做的,賓士、寶馬、奧迪只是在用不同的標籤爭奪自己的客戶,打造自己的屬性。孰優孰劣,難下定論,但賓士無疑依舊是德系三強的老大哥。

就今天而言,寶馬7系的舒適性你不挑剔的話,不會感覺到那一絲硬朗,賓士S級的運動你不敏感的話,很難感受到那一絲與眾不同。


很早以前就有了「開寶馬、坐賓士」的說法,當然自己以前也不太明白其中的真正含義。直到自己有機會駕駛和乘坐這兩個品牌的汽車,有了一些簡單的體會,與大家分享。

備註:此次討論車型集中在比較常見的轎車車型例如寶馬的5、7系和賓士的E、S系列。一般給大家直觀感受的 「開寶馬、坐賓士」 相信也主要是這些車型。

至於SUV系列,我只開過X5,沒有開過賓士的SUV,沒有可比性,暫時不予對比。

當然,賓士也出了NB的C63、之類的跑車,寶馬也出了M5、Z4等各類車型,這些車貌似不在「開寶馬、坐賓士」 的討論範圍,此處也不予考慮。

(基本情況介紹一下: 由於各類原因,本人目前有機會駕駛過bmw 740和benz E300L,坐過寶馬740、賓士S350、E300L。而今就開過和做過的車做一個簡單的比較。可能不具備科學意義上的代表性,僅作為拋磚引玉)

從開車角度來講:

1. 操控性:

寶馬操控性相對較好,儘管寶馬740車身早已超過2噸,車長也突破5.2米,但操控性優良,開起來相當輕鬆,過彎道、超車,真的是指哪裡打哪裡,完全沒有開大車的壓力,開車一定程度上是一種享受,有一種和汽車融為一體的感覺。寶馬名字名符其實。

賓士,怎麼說呢,就我開過的賓士E300L來說,操控性相對較差,上車感覺油門比重,剎車踩起來還真有點不適應,打方向盤看前面還有個豎著的賓士的標誌在車頭,前進、轉彎都是這個車標無時不刻對你有所提醒「要穩重」,開車根本激動不起來,反而還得有種小心翼翼的感覺。當然開起來還是不錯,但是沒有與汽車融為一體的感覺。至少我是沒有辦法享受開E300L的過程。

2. 內飾/中控台之類:

寶馬內飾籠統一點說,比賓士科技感要強,尤其是到了頂級商務車型。寶馬的7系科技感十足,互聯駕駛也非常好用,內飾年輕化、現代化趨勢明顯,當然,賓士也在作出改變,但是似乎還是脫離不了穩重的路線。尤其是賓士S系中控台還有一個鐘錶,無時無刻不提醒你「我是老爺車」的概念。作為年輕人,開一輛S系賓士,感覺很像個司機,非常奇怪。

因此,從操控性和內飾感覺來講,開寶馬更爽。

從坐車角度來講:

我理解的舒適性,要想坐車是一種享受的話,沒人願意體會眩暈的感覺。尤其是對於後排尊貴的客人來講,平穩的啟動(油門重)、舒適的過坑(懸掛軟)、緩慢的剎停(剎車重),都是非常基本的要求。沒有誰坐車尤其是在商務用途中願意體驗推背感、膈屁股、急剎的感覺。

從操控上來講,寶馬740操控性好反應快,起碼我自己開車都不由自主就容易開快車,加速、超車、過彎道之類得心應手更是強化了開車的這麼樣的一些習慣。導致對女士或者容易暈車的人來講,坐車的感覺反而不是那麼的舒適。賓士E300L油門和剎車都重,無論是在起步、過坡、加速方面,總是慢那麼一點,還有前面的一個賓士大標,一起給人的感覺穩重。「人貴則語遲」嘛,車貴則反應慢,有木有。賓士E300L讓我覺得沒有開快車的想法。

就是說,寶馬你開起來不由自主的「動」起來,坐車的車嘛,自然就吃虧了些,舒適性不足。 賓士你開起來不由自主就「靜」下來,坐車的人自然更加舒心舒適。

從內部裝飾來講,賓士S350L內飾風格偏傳統穩重(深色主題、老式桃木條、中控台鐘表、手工皮革裝飾等)、做工非常考究、還有車頭的豎著的大奔標誌,給人一種莊重、威嚴、正式的感覺。儘管寶馬740也有豪華的內飾,此外高科技感覺更加十足,給人的感覺是豪華、現代的感覺。不知道是不是賓士內部靜態環境營造出來莊重感覺給人強大的心理作用,從乘坐角度來講,坐在賓士里(S系列)的感覺要比坐寶馬(7系列)感覺更加有安全感、舒適感。

當然,可能和駕駛員也有關係,買寶馬的人一般都是自己開的多,因為操控性好,也是看中了操控性可以釋放自己的激情。所以,開車風格相對賓士更加激烈。而賓士的話,S系很多人都請了司機,基本上司機開車相對來說會小心謹慎,開車風格也更加穩重。

因此,從汽車動態體驗、乘車內部靜態環境外加駕駛員自身風格三方面來講,坐賓士更舒適。

補充說明一下:

開車人群,從身邊觀察到的情況來看,開寶馬豪華車的人特徵偏激情開朗、年輕化更明顯(以寶馬五系和七系來講),人群以有錢人居多一些,而開賓士豪華車的偏內斂、成熟、傳統(尤其是S系),更多的是一些企業高官、家族長者、社會名流、政要等等。因此,兩個車品牌尤其是在中高端車型上面受眾還是有一定區分的,像現在大家常常把暴發戶和寶馬車聯繫在一起,也是因為暴發戶張揚與寶馬的激情其實是有相互關聯的因素的。而賓士給人感覺穩重經典,一般大家會把低調的有權人和賓士聯繫在一起。這些文化上的因素,其實也是很有趣的一個現象。

就說這麼多了,非專業化感觸,歡迎大家指正,不喜勿噴。


開寶馬坐賓士 說的是寶馬的3系和賓士的S,這兩個車都是兩個品牌的精髓。

E90時代的3系更加純粹,是一台駕駛者之車,簡單的說就是隨時充滿了戰鬥氣息。

1、轉向非常精準,方向打滿一圈半,方向盤比較重,一切都是以駕駛為目的~~

2、E90時代的L6是很多人懷念的,線性輸出,聲浪優美,只要敢踩就有~~

3、底盤剛性很強,80的速度過彎,側傾也非常小,一般人是開不出3系的極限的,確實有人車合一的感覺。

4、剎車和油門的控制很好,剎車油門一點就有,開過3系之後,很多車的剎車油門都要習慣,再開其他車,多少都會覺得有些不適~~~

5、同樣,缺點也很明顯,過於注重駕駛感受,導致後排很小,顛簸很大,坐車的人遠遠沒有開車的人舒服。而且,音響、做工、中控都不像A4和C級看起來科技感強。值得一提的是寶馬的I-DRIVE系統,上手比MMI和COMMAND要好的多~~~

F30時代的3系,一台兼顧運動和舒適的車。

1、沃德十佳發動機N20,1250轉就能爆發峰值扭矩,市區超車即點即有,百公里加速7秒以內的成績,很多人加了外掛後,甚至可以進入5秒俱樂部。

2、ZF8速變速箱,和發動機匹配的非常好,幾乎感覺不到頓挫,也同時兼顧了節能,2T的車油耗可以做到8-9,已經很不錯了!這個變速箱已經可以排到市面上前三了~~~

3、寶馬粉曾經十分鄙視奧迪的加長與渦輪,嘲笑A4是「拉皮鑄鐵CVT」,但是市場給了寶馬一個響亮的耳光,所以這一代寶馬學聰明了,短軸長軸一起賣,既具備運動也兼顧舒適。

4、這一代的F30駕駛感受已經不如E90,轉向變輕了,過彎側傾變大了,雖然依然不失運動,只是沒有E90這麼純粹了~~

賓士C級:我只開過C260幾百公里,給我的感覺只有一個:優雅。坐進車裡你彷彿變成了一個紳士,一切都在不急不緩之中完成。賓士令人稱道的一直都是精細的做工,即便是C級,一眼望去也都是一板一眼。當然,三大件中,賓士也同樣不吝嗇,自產發動機和變速箱這一點已經超越了寶馬和奧迪,兩者的傳動效率也是BBA之中最高的。

A4:奧迪雖然給人官車的形象,但是卻一直引領中國市場的走向,從最早的加長和渦輪,到現在的科技感的宣傳口號。不可否認,奧迪在中國一直走在寶馬和賓士之前,不然也就不會有寶馬3系和賓士C級都在出加長的版本了,這一點不能脫離中國的國情去討論。傳統的EA888和CVT,雖然技術上並不領先,但勝在耐用穩定。燒機油的情況在13款的A4上已經幾乎不存在了,或者說奧迪的燒機油基本都在10萬公里以後,13款現在還沒有人達到這個裡程。

以上是關於駕駛的一些個人見解,如果說到乘坐,就只能屬於D級車的標杆S了~~~

寶馬全系的駕駛感受都是最好的,雖然57系都有碩長的車身,但是和同級別相比,駕駛樂趣都是最強的,這是廠商對汽車的調教。

D級車的王者,S級,沒有之一。談到這個級別的車,科技、配置、內飾、駕駛、外觀都不是最重要的,而是氣質!A8和7系還打不到S級的氣質,那種王者氣息!新款的S級已經做到了一個無法超越的程度,雙幅方向盤、10.8寸大屏、內飾氛圍燈、簡潔卻不簡單的科技感。。。。

論乘坐,其實同級別的A8和7系,並不是差到哪去,汽車技術發展到現在,在普通的技術上已經沒有什麼壁壘了,更多的是一種文化和傳承。

-----------------------------------------------------

綜上,開寶馬坐賓士只是老一輩的說法,表現的是一個品牌的某一個特徵。現在汽車行業快速發展的今天,同級別汽車的差異已經很小。BBA也只是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細分自己的市場。論運動,M、AMG、RS都各有所長,各有縮短。論舒適,7系、A8、S級的感受並沒有多大區別。

BBA所有新車的上市時間,都是岔開的,你方唱罷我登場,各領風騷三十年。


1、到這個年代,只說品牌不說型號的對比,那都是扯著開心的;

2、最煩人說操控性,160km跑高速時的操控性,在滿街車之中鑽來鑽去的操控性,行人電瓶車亂併線時的操控性,50km跑盤山時的操控性,溫和駕駛時的操控性,下場地時的操控性,統統都不一樣,您知道您嘴裡講的操控性是什麼東東嘛?

3、就我這種渣駕駛在日常中開來說,軸距和車重,是決定操控性的壓倒性因素,其他都還次要

4、開過幾款,有些特點令人有印象,寶馬短軸3系轉向很精準,寶馬6系在城裡開很蛋疼超速50%了發動機功率使用不到1/3,寶馬M系對渣駕駛難操控,賓士E系GLK系懸掛軟硬很適中加速不深踩很渣深踩才有力

5、不想地板油飈車,唱著小曲在缺乏保養飛機亂飛的城市道路上開車時四驅SUV是壓倒性的舒適。在四處冒人的路上坐的高望得遠和四面大玻璃窗大後視鏡很重要。

6、個人感覺操控性最好的其實是手動擋的標緻兩廂車,強行低檔狠踩油門在城裡亂開是無敵的操控感,因為底子太差車子輕又便宜性能基本靠手腳亂操法式高轉速自然吸氣發動機特有成就感。遇到各種鋼炮會被秒成渣。高峰期時速5km兩小時挪回家的時候會覺得自己很有病。


遙想當年我參加培訓,賓士C級,寶馬3系,奧迪A4L試駕對比。

我和同行坐上賓士C級,我一腳地板油高速過彎,ESP報警。停下,提示驅動防滑系統故障,感覺車差點翻掉,同行坐副駕駛嚇壞了。

我和同行坐上寶馬3系,我一腳地板油高速過彎,結果轉向過度甩尾,但是我感覺好爽,爽爆了,就是不好操控。停下後同行表示他胃痛。

我和同行坐上奧迪A4L(四驅版),我一腳地板油高速過彎……結果就是……還沒有感覺這彎就過了。停下來之後同行問我:你怎麼開得這麼溫柔?

好了,以上都是調侃,但我確實體驗過三種車,感想如下:賓士偏舒適,激烈駕駛也可,但感覺有些不倫不類性格分裂;寶馬確實適合操控,但掌握好後驅車需要一定技巧;奧迪走的是中庸路線,沒特點,開起來最簡單可惜也感覺少了點什麼。不過現在的高檔車各種電子輔助系統都武裝到了牙齒,想體會最原始的駕駛樂趣怕是不太可能了。

以上,個人見解,其實現在該分析比較的不是品牌,而是車型。有動感的賓士,也有舒適的寶馬,更有可以改變車輛風格的駕駛模式選擇系統,當然,他們的品牌基因還是不會改變的。

———————————————這是分割線——————————————————

看到有那麼多人參與討論,也有那麼多人給我點贊,看來我必須重新擴展這個回答了,畢竟之前那段只是昨晚用手機寫的。當然,我的觀點不會改變,不過,我也很願意就其他朋友的幾個論點發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歡迎大家繼續討論,有分歧有見解,這是好事啊!

1.@Dickies Gao和 @xiaofan 說「只談品牌不談型號都是耍流氓」,請恕我不能完全認同。

請大家再仔細看一看題主的問題請有心得體會的人比較一下二者的同級別車型帶給你的感覺

其實說的已經很清楚了:1.請開過或者坐過的人來回答2.比較同級別的車型。

所以,個人感覺題主希望比較的是兩個品牌的品牌基因。

什麼是品牌基因呢?這是個人的一點看法:深入骨髓卻又顯露在外,一脈相承卻又不斷進化的文化、內涵、技術與理念。

上圖說話

不管是任何國家地區的BMW網站,其品牌標誌下必然會帶上一行小字「Sheer Driving Pleasure」,非常直觀地表達出了自己的品牌理念「純粹駕駛樂趣」。可以說這就代表了它的基因。

賓士的口號是Das Beste Oder Nichts./The best or nothing.(惟有最好)這是一句非常霸氣而又傲慢的口號,我至今不清楚賓士的理念和品牌基因是什麼?翻翻賓士的官網

汽車/進化/設計/歷史/運動/時尚/潮流,真是什麼都想要,什麼都要做到最好。但你確定這麼做不會雜而不精導致車開起來感覺像是性格分裂嗎?

2. @Dickies Gao說「我認為這是兩個品牌頂級車型之間取向的差距,至於入門C級和寶馬3系的差距不足以讓人認同「坐賓士開寶馬」的說法。」

請恕我也不能完全認同。

剛才我也說了,題主的問題是希望體驗過的人來比較同級別的車型,說到這兩個品牌,我同時體驗過的同級別車型只有中級車,所以我也只能用中級車來說事。

單單中級車的比較或許確實無法讓人認同"開寶馬坐賓士"的說法,但我認為單單靠頂級車型的比較,或許也只能算是一個片面。這些豪華品牌都明白只有頂級車型才能賺取最高的利潤,但如果不做好B級和C級車,那麼誰來替你佔有市場?賓士和寶馬雖然是豪華品牌,但它們做的畢竟都是量產車型,所以中型車和中大型車才是它們真正提高銷量和市場佔有率的重中之重。扯個題外話,奧迪為什麼在中國三家裡能銷量領先,靠的就是B級和C級車,你說D級的A8L銷量怎麼可能和7系及S級比呢?又回到剛才的基因話題,只要貼了這個車標,這輛車必然就具備了代表這個品牌的基因,如果3系不能算寶馬的話,那麼未來換了前驅的1系和X1簡直是寶馬自毀品牌,我相信它不至於會愚蠢到這種地步。

3.我個人沒有開過賓士和寶馬的頂配車型,未來有沒有機會不好說,但我知道有人對比開過並做成了視頻,就在這裡放出來供大家參考吧。

視頻封面【SC】BMW 760Li vs Mercedes S63 AMG - Top Gear視頻


就我自己來說,先後擁有過X5M, CLS63和S5.

也試駕過這些品牌的旗艦車型,諸如SLS賽道版,R8 V10,寶馬的M4.

相比來說,開起來最賽車,同時排氣最美妙的是奧迪的S/RS系列,三台車downshift時候巨大的一聲roar實在很震撼. 實際來講我覺得同一台發動機,R8 V10上面調教的聲線比LP550上面的好聽. 其次奧迪suspension調教也是優於寶馬和賓士,頂尖車型上面前後軸四個電動motor,這別的品牌還在吹噓自己的電子調控簡直太弱了.

寶馬的車,從3繫到M4,M5,動力都屬於感覺比較充足,相對來說torque大,排氣雖然不吵,但是很有sporty那種感覺. 轉向精確,力回饋比賓士的感覺要好. 但是這麼多年了,全系都長得套娃一樣,而且一隻缺少真正意義的旗艦車型.

賓士的AMG,自吸少了那種渦輪猛一下介入進來踹你一腳的感覺,所以相對來說更生猛,不過排氣實在是太難聽了....突突突突那樣. SLS實際的駕駛感受一般,當然馬力大所以加速是很猛,但是轉向比較硬,油門前段偏軟. 我覺得如果有錢挑選的話,911 GT3 或者 911 turbo應該完爆SLS


2014款S級基本上完爆一切了

拿大型豪華車來說,S級和7系,都更偏向於乘坐感受

對於駕控感受來說,AMG跟M也是旗鼓相當了(巴博斯就不算了)

總的來說,我覺得寶馬品牌還是更偏向於運動(雖然3系也開始像舒適妥協),賓士品牌更奢華一些(尤其是邁巴赫停產,S級已經成了老大),但是在目前的市場來看,這兩個著名品牌顯然要開拓和佔領更多的細分市場,真正感受上的「坐賓士開寶馬」隨著時間的推移會慢慢消失


只有我第一反應是互文手法的運用嗎


只說說開寶馬的感受吧!

雖然寶馬五系七系車身五米有餘,轉彎停車著實費點勁,但不妨礙駕駛員對他喜愛有加!良好的轉向性能,傲人的直線加速,還有先進的iDrive系統,三種駕駛模式(正常、運動、節能),其中最贊的是運動模式,特別是對於高速行駛情況下,運動模式可以給予更重的方向盤和更沉的油門,使得駕駛員不必多度繃緊身體每一塊肌肉。

再說說寶馬的車寬,明顯要寬於大部分轎車(ps:自從瘦身導向車道以來,每次等燈都得格外小心,免得壓線)。說到這,想必覺得不好操控,但是不然!坐在駕駛室里猶如開一條小船,搖來搖去,但始終掌控於手中,急速向前。

至於轉向停車嘛,其實有倒車雷達,均勻探測各個部位距離障礙物的遠近,繪出似於熱力分布圖的有色地圖;更有倒車時自動將後視鏡照向地面的貼心功能。

習慣後,自然喜歡上它的操控感!

唯一不好的,吐槽一下就是特殊路面駕駛感覺不好。比如遇到冰雪天氣,後驅車明顯不敢開了,一個加速或者剎車都有可能甩尾。。。

頭回在知乎上發表東東,有不正之處還望指教,不喜勿噴,謝謝!


背景:個人理解應該比較轎車吧,所以,開過Benz的轎車:S級、E級、C級多款,沒試過AMG;開過的BMW轎車:7系、3系、1系多款,也沒試過M。

總體感覺:Benz如果不是深油門,肯定不如BMW那麼靈敏;剎車也是一樣。

操控:Benz各級別都很溫和,發動機輸出也給人感覺很平和,自然而然不會選擇激烈的駕駛;而坐在BMW的方向盤後面,本能就想開得快…

內飾:這個一分價錢一等貨,就拿S和7比,S給人安寧、豪華感;而7更動感、科技感更強。

其實,說白了,就是這兩種車本身的氣質不同,也會深刻影響駕駛員的駕駛風格…


我是女生哈,對操控、機械那些一竅不通,只能從自身體驗說說。

賓士有cls63 amg、c63 amg,寶馬有535、m5,再自己加一個奧迪,有A4、a7。

先從賓士說,僅這兩款(不代表賓士其他款),個人覺得舒適程度來說,開車>坐車。cls比較早,是07年那會兒的,副駕座位不舒服,,尤其夏天黑車又全黑內飾再加上發動機熱量,真是烤箱一般!座椅有冷風,完全是擺設!什麼作用也沒有!自己開還好,第一次做別人開十來分鐘的路程,我暈車了……

c63運動座椅,坐車是整個人卡住在那裡,真沒有舒適度可言。尤其長途,腰酸腿疼。

整體來說,賓士這兩輛開直線比較好。

m5是這些車裡操控性最好的,可硬可柔,速度也是這幾輛車裡最快的。整體來說寶馬轉彎都比賓士好。當然,m5是11年的,比cls也新了一些,技術上應該也有改進。坐起來也很舒適。單純就開車而言,對女生來說有點大。我身高165,不算較小,因為座椅有點後傾,坐下去會向下陷。方向盤有點太粗,握著不夠舒服,整體來說覺得重。

但是寶馬整體來說返修率很高。03年底,我剛會開車不久,第一輛車買了mini cooper,當時覺得車小好開。結果又加了運動套裝,方向盤助力小,開車累死人!避振硬,過個坑能把胃顛出來。而且電腦經常出問題,再加上其他小毛病,隔三差五就要回廠。535開的時間短,後來m5也是三天兩頭往原廠跑。賓士相對來說問題少很多,但是維護費用最貴。

然後,說說加進去的奧迪。因為cls和c63冬天下一點點雪就是廢的,大概08年吧?買的a4,冬天雪裡隨便開。後來又買了a7,也是冬天可以在雪地里橫衝直撞的戰車!對於我這種不追求速度性能的「無志」女性,我最喜歡的其實是奧迪,無論開車還是坐車都是最舒服的。

剛和我家家屬交流了一下,綜合這兩家其他型號的車,我倆都覺得「坐賓士開寶馬」的說法其實是成立的


確實是寶馬好開一些,我當時本來定的是賓士c350, 最後還是換了335,駕駛感好不少


開賓士,坐寶馬,我是苦命的人


自從開了寶馬,變道打轉向燈的習慣逐漸消失了,可能駕駛感受太好,不想讓打燈的操作打擾我體會優良的操控感。


汽車白痴只談感受。

賓士開過R系和S系,方向盤很重,油門要用力踩。做起來非常舒服,前排後排都是如此。S系還有小冰箱。

寶馬開過3系5系7系和X5,駕駛感比較強,開起來比較舒服。做起來較之寶馬比較擁擠。


只談品牌不談型號都是耍流氓!

不能更同意!!!即使是同級車款也一樣!

寶馬7和賓士S都是豪華車款,賓士在舒適感優化上做的就比寶馬好。賓士對於後排座椅


其實就數據上來說,BMW和BENZ的同類型車都差不多,但是底盤調教的偏向性不同。BMW有更多的路面信息反饋,轉向系統更直接,懸掛調教偏向運動。而BENZ則相對保守,偏向舒適性。但是每個集團里總有幾個特異份子(喂AMG說你那)。


其實高級轎車都殊途同歸吧,都偏向舒適性,開寶馬坐賓士已經深入人心了,開上這兩種車都會先入為主的。其實它們的操控性和舒適性都不錯,寶馬因為防爆胎的原因會稍顯偏硬,也可能是校調的原因


看了之前此話題的回復說的主要是兩個品牌高端車型的比較,我從兩個品牌入門家用車的角度講講經驗吧,供和我一樣的普通中產參考。

之前家裡有一輛賓士C旅和一輛A系,最近剛把A換成了寶馬1。

先說結論:即使是入門車型,「坐賓士開寶馬」的體驗也是成立的。

一、為什麼是「坐賓士」:

1. 張弛有度的底盤,和駕駛狀態匹配,日常駕駛的時候很舒適,對路面小坑過濾感很好;激烈駕駛的時候,卻能提供較硬的支撐,C的底盤在這一點上表現的非常突出。

2. 比同級寶馬更寬裕的空間和更軟的座椅配置。副駕和後排都照顧到了。

3. 內飾,賓士比寶馬強了不止一條街,即使C和A這樣的入門級也基本沿用了家族內飾語言,三叉星空調出風口、彩色液晶儀錶顯示、大量仿金屬配飾的使用,讓人一坐進去就有豪華感。在A系置換成寶馬1的時候雖然對內飾的落差有心理準備,但還是被暗紅色的儀錶顯示low到了,想起了多年前第一次開馬六的畫面。

4. 發動機的調教很「從容」,不過只適用於C旅。日常開的時候發動機不會很激烈,但想要高速超車,只要深踩油門,就能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沒有「過頭」或「不夠」的感覺,遊刃有餘。寶馬的發動機感覺更暴躁,時時刻刻都有超車的衝動。A系的發動機調教我不是很滿意,渦輪介入晚,前松後緊。

二、為什麼是「開寶馬」:

1. 1系發動機渦輪介入早,在低轉速就能提供較大的扭矩,動力強。相比之下,A系賓士的發動機在換擋後會在某一空間內發虛,給加速帶來阻礙。

2. 底盤調教偏運動,比較硬,高速過彎也不會覺得車在傾倒。

3. 1系是後輪驅動,而同級的A是前驅,實際駕駛中提供了更好的指向和加速變道能力。

4. 1系和A都是手動變速箱,1系的離合行程更短,變速更加迅速。我的C是7速自動變速箱,低速行駛時偶爾會出現嚴重的頓挫,不知道寶馬的8速自動會不會好些。

5. 前後配重比50:50不是吹的,極速變線時不甩尾不推頭。

兩個車比較,我自己開車出去的時候喜歡開小1,他給司機更多的樂趣。但要帶著家人出門,毫不猶豫的開C,因為賓士不光照顧司機,也更好的照顧了副駕和后座的乘客。


接送客人我用s350.自己上街用740,再堵遇見加塞插隊的也不慫


推薦閱讀:

目前,家用最好的越野車是什麼車,考慮一下綜合性能?
如何評價牧馬人這款車?
預算15萬-20萬,第一輛家庭車,求大神指點推薦?
行車自動落鎖功能是否存在邏輯問題?
八五後的買車困擾?

TAG:汽車 | 賓士Mercedes-Benz | 駕駛 | 汽車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