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富豪們如何管理財產?


知道世界富豪們如何管理財產,還不如知道我的,在借鑒性上


相信嗎?能長久擁有財富的人,都對自己很苛刻的。竊以為都有種能跑到自己腦子裡猛得給自己一鎚子的「超能力」。而你~對此有所察覺嗎?

有錢人,對自己苛刻?

恩,能長久擁有財富的人應該是這般的吧,我並非說是吝嗇。

想表達的是,在經年累月的自我約束和思考下,他們形成的心理賬目分區和常人非常不同。

――當然,以上是我自己對巴菲特這類大佬的一個淺薄感覺。

  • 你在腦袋裡給自己立了很多賬目

錢就是錢。同樣是100元,是工資掙來的,還是彩票贏來的,或者路上揀來的,應該是一樣的。可是事實卻不然。

一般來說,你會把辛辛苦苦掙來的錢存起來捨不得花,而如果是一筆意外之財,可能很快就花掉了。

有同感嗎?

同樣的道理,你並不以100元為標準做帳,你的心理賬目分了兩個帳戶――天然屬性上就分別寫著:這筆存著、這筆花了

  • 參透心理賬目的人才真的會理財

我一直很佩服這樣的人:明白人性帶給自己的那種「愚蠢」,雖不能完全克服,卻可以利用大多數人對這種愚蠢的「毫無覺察」來賺錢。

  • 我的「笨蛋」同事甲殼蟲

曾經的同事,花名甲殼蟲的女紙就是這樣一個很入戲的「笨蛋」,手上的錢是從來都存不下來的,當然她很快樂,這是我很羨慕的,我也特意去查了這種快樂的來源:

你在眼睜睜看著錢財離你而去時,感受到的痛苦是你得到同等價值的東西時感受到的快樂的兩倍。這也是為什麼市場營銷最主要策略就是試圖說服你,某個你想要東西絕對物超所值。——貌似是心理學家卡尼曼的理論

甲殼蟲的快樂來源就在於她的「物有所值」標準真的很容易達到。

重點是她的心理帳戶中血汗錢的戶頭下錢幣值幾乎為0,大多歸類在「意外之財」「節日必要開銷」等等……而且她具有為自己隨時開一個標記著「此錢可花」賬目的能力————獎金、外快、省下來的錢等等都非常自覺地往裡面塞

——這樣,得到一件商品而感受到的快樂就會很輕易地抵消掉付錢時的痛苦。甚至,覺得自己撿了個大便宜。

-------------------------------------------分割線---------------------------------------------

以上,是你是否有管理財富的天賦,以下,就是培養這種能力的一些參考:

看過一本《500年財富王朝的秘密》的書——投資中的複利之美,若你還沒有體會過,請懺悔,若體會至深,那麼請你把這種美世代傳承,直至你的孫輩實現豪門夢想。

這本書的序言是這樣說的:

在華人世界裡,有一個家族堪比羅斯柴爾德家族——金手指(Gold Finger)家族。

除了運用獨特的財富創新和管理的策略方法之外,他們遵循低調、隱形、放眼全球、不涉政治的觀念。

長期投資的理念和哲學——複利之力(Power of Compounding)。

這個家族從10萬美元起家(大約相當於現在的500萬到2000萬美元),平均年收益6.5%,歷經5代,積攢了400多億美元財富。

你會說人家本來就有錢,但當年人家只是有錢,現在卻是巨富,而且年收益並不突出阿,你能從10萬人民幣起家,沿襲幾代到400億人民幣嗎?

暴發戶之所以被人厭鄙是在於財富的急速累積並不會直接帶來理念和意識的提升。而你,即使現在身為屌絲,卻可以成為一個old money家族的基石——當然,很多人會覺得這樣說是信口開河。

穩穩地成為豪門……從你開始多想想,上面提到的那本書中列出了10條經驗分享給你:

1. 建立國際觀、全球觀念

2. 一個家族的存續,從長期來看,不是靠運氣,而是靠設計

3. 在海外生存,財富很重要,是家族立身之本。

4. 家族的價值觀要傳承下去,每一代都要把上代的物質和精神財富傳承並擴大

5. 家族的強大依靠家庭的內聚力,對後代的教育很重要

6. 在安全的地方生活和投資。

7. 找到對的合作夥伴。

8. 真正大的投資機會,人一輩子只要碰到兩三次就夠了,碰到就要抓住

9. 賺錢的最佳結構:錢放在瑞士的私人銀行,交由華爾街的專業經理人管理。

10. 家族辦事處的概念。

口號:努力提高姿勢水平!

關注我的微信號唄:

http://weixin.qq.com/r/r0zO1ofEWtolrcO19xm9 (二維碼自動識別)


1、拉里·佩奇

捐給可以改變世界的人

谷歌CEO和聯合創始人拉里·佩奇是個名副其實的大富豪,在去年《福布斯》評選的美國前400名富豪中,他以249億美元的身價位居第13位,在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他排第二十位。這位有錢人的想法很特別,他希望離世後可以將全部財產捐獻給可以改變世界的人。

2、喬布斯

將遺產交給信託機構

2011年.神一般的喬布斯真的成了神,給世界留下咬了一口的蘋果。根據當年福布斯的統計,其身家大約83億美元,主要來源於這個蘋果和皮克斯動畫工作室及迪斯尼的股票,而《紐約時報》則指出,他身後應該留下了不低於65億美元的財產。他生前行事低調,除了已經公開的財富外,其他各種動產、不動產、金融資產等各種財產到底有多少,外界始終無法確切了解。

他能始終保持神秘的一大原因,可能是他已經作了遺產信託。據外媒報道,喬布斯過世後大約有70億美元遺產很可能已經歸於信託機構的名下。遺產信託是指委託人預先以立遺囑的方式,將財產的規劃內容,包括交付信託後遺產的管理、分配、運用及給付等,詳細寫在遺囑中。等到遺囑生效時,再將信託財產轉移給受託人,由受託人依據信託的內容,管理信託財產。

遺產信託由於採用委託第三方進行管理,能夠很好地起到防爭端、防侵佔、防揮霍、防風險的四防功能,加上可以很好地規避遺產稅,受到了國外特別是富裕階層的歡迎,成為首選遺產繼承方式。國際巨星邁克爾·傑克遜就是採用這種方式保護自己約5億美元的龐大遺產。他生前於2002年立了遺囑,將遺產交給信託機構,對於身後財產有明確規劃,確保他的3名未成年子女能夠衣食無憂地長大成人,也保證母親凱薩琳老有所依。也是因為作了遺產信託,儘管有不少人對這份遺產虎視眈眈,包括其父親老傑克遜,但邁克爾遺囑所寫明的四位遺產受益人外的其他人都未能分得一杯羹。

3、比爾·蓋茨、沃倫·巴菲特

成立慈善基金

佩奇怎麼不捐錢給比爾·蓋茨呢?話說他也為改變世界作出巨大貢獻了。或許是因為蓋茨恨不得要把自己的錢全捐給和太太梅琳達一起設立的「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吧?據統計,蓋茨的財產高達720億美元,早在2008年,他就向自己的基金會捐了580億美元個人財產,用於研究艾滋病和瘧疾的疫苗,並為世界貧窮國家提供援助。他在遺囑中宣布把98%的遺產都捐到基金會中。

其實,很多世界級富豪同時也是世界級慈善家。著名的股神巴菲特在處理自己龐大財產時採用了跟蓋茨一樣的美式做法——捐出去,他宣布將個人財產捐出99%給慈善事業。2006年,他給五個慈善基金會捐出了375億美元,這是世界歷史上最大一筆慈善捐款,其中約300億美元捐給了蓋茨基金會,讓蓋茨基金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慈善基金,比全球第二大基金會福特基金要多5倍。按照約定,自2006年開始,蓋茨基金會將在每年7月份收到全部款項的5%,即15億美元。

做慈善是美國富人圈的一大潮流,在蓋茨和巴菲特的呼籲下,40位億萬富翁或家庭承諾,將把自己的過半財產捐獻給慈善事業。這40位億萬富翁主要為白手起家的大亨,除了蓋茨夫婦及巴菲特外,還包括微軟創始人之一保羅·艾倫、甲骨文公司創始人拉里·埃里森、紐約市長邁克爾·布隆伯格、華裔生物製藥大亨陳頌雄夫婦、洛克菲勒家族族長戴維·洛克菲勒、希爾頓家族的巴倫·希爾頓等大家族繼承人和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創始人特德·特納等。

美國的富豪之所以如此熱衷於把錢捐給社會,原因之一是遺產稅太高,1萬美元以下遺產徵收的稅率就高達18%,300萬美元及以上遺產的稅率則是55%。去世前,富豪若想把財產送給後代,美國政府還要徵收贈與稅,唯一免稅途徑就是做慈善。對於很多富豪來說,與其把大半身家交給政府,還不如由自己主導,做一些想為社會做的事。在中國也不乏這種豪邁的大富豪,明星周潤發就承諾將10億財產全部捐給慈善機構。

4、蔡萬霖

財產轉移給子孫

台灣的遺產稅率也很高,為了避免畢生心血外流,很多富豪都會在生前作出合理的安排。比如2004年9月去世的台灣首富蔡萬霖,生前早已通過各種途徑將財產轉移到子女名下。蔡萬霖在生前中規中矩地通過投資子公司的名義,逐步把財產轉移給子孫。此外,早年增資股票發行時,蔡萬霖也按面值轉讓給子女認購。因此,他的後人在他去世時僅僅繳納了1億多元新台幣的遺產稅。據《福布斯》報道,蔡萬霖的財產高達46億美元,約合1564億元新台幣,按照台灣現行50%的最高遺產稅率來算,蔡家後人本應繳納的遺產稅為782億元新台幣。

。。。。。。


世界富豪也不都是神人,他們大部分會由一個專業的團隊給他們管理資產,這些專業的機構可以為企業服務,也可以為家族服務。


興業銀行與胡潤研究院聯合發布《2013高凈值人群另類投資白皮書》,據白皮書顯示,我國個人資產在6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凈值人群共280萬。《福布斯》估計資產超過1億元的有6.35萬,比去年上升10%。那麼,中國富人如今把錢花在哪裡了?

白皮書說,幾乎一半富人傾向於在今後3年參加培訓課程。超過1/3富人喜歡出席會議和聽講座,30%參加高級MBA課程或更高層次的課程。他們認為,參加這類活動的最大好處是有助拓展人脈。富有並沒令富人成為購物狂。經過了尋求社會地位的階段,許多中國有錢人如今反而已進入財富守護階段。60%受訪者說會花錢購買第三、第四、第五套甚至更多住房。他們還喜歡投資,比起低收益的中國債券,更喜歡股票。30%的人會買中國古畫。

分析富人們的消費行為,根據消費所得物,我們可以將其歸為的三大類,即知識與人脈、高端商品貨物、投資理財產品。


1、巴菲特

  這位二十世紀最傑出的超級投資人在六歲的時候開始了他的第一筆生意,然後把這筆生意賺得的錢用在投資上,很快便頗有收穫。現在,巴菲特因為自己的慈善活動而更加矚目,但是對於這位奧馬哈先知一般存在的富翁來說,他的最重要的一條理財箴言是什麼呢?「絕大部分普通人只要不讓自己陷入債務危機,就會幸福多了。」他是這麼說的,因為他認為信用卡債務一定要避免,否則你會因此而多付18%的金錢。

2、理查德布蘭森

  這位英國頂級企業家、維珍金融總裁併沒有非常強調如何掌控金錢的問題,也很少給出理財建議。但是他非常願意給那些在家工作的自由職業者一些建議。他認為在家工作是非常理想的,因為往返於公司和家是件非常浪費時間的事情。當他需要開會的時候,他會去辦公室,但是大部分時候,他都會想方設法讓與會的人去找他。

3、唐納德特朗普

  房產大亨特朗普個性比較直率。他的成功完全取決於他嚴肅認真的奮鬥。就如何在房地產投資上賺錢(尤其是在當下房地產市場一片愁雲慘霧的狀況下)這個問題, 特朗普先生有個非常有趣的觀點。他認為最好的房地產投資是那些所屬權在銀行的房產。銀行手下有大量的被沒收的房產,而他們顯然並不需要它們。顯然你可以從中獲得非常實惠的價格。

4、英格瓦克拉姆帕德

  英格瓦克拉姆帕德這個名字對你來說也許比較陌生,但這個人就是家居巨頭宜家公司的創始人。他給出的理財建議更像是關於人生的建議。「吝嗇總比把金錢扔到窗子外面好。」「我們並不需要豪車、高貴的頭銜、手工定製的服裝,或者其他什麼階級符號。我們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和自己的意志。」我個人最欣賞的一句是這樣說的:「十分鐘並不僅僅是你的時薪的六分之一。十分鐘是你自己的一部分。將你的生命分成十分鐘一個的小單元,儘可能地別把任何一個單元浪費在毫無意義的事情上。」 http://www.zhaocainv.com/article/6213


置地。


投資成功才是主因 揭秘比爾蓋茨財富之謎

比爾蓋茨的財富飆升15.4倍,均由投資管家幫他投資而來


信託基金,慈善,條條大路可以選擇,開曼群島。


綜合各個答案來看應改為「富豪是如何委託別人管理財富的」~~~


推薦閱讀:

如果公投平分中國前500大富豪財產,中國多少人會投贊成票?
金融業比IT利潤高,為什麼富豪不多?

TAG:理財 | 富豪 | 財務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