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人為什麼沒有大規模移民印度?

東南亞的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華人移民很多,控制了當地的經濟,生根發芽。為啥同為東南亞,印度卻少見在那生根發芽的華人移民?是因為印度排在還是其他更深層次的原因呢?


印度的中國移民(有刪節)

尼赫魯大學國際研究學院博士生

Doctoral Student of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

Jawaharlal Nehru University

摘要 / Abstract

本文從社會和文化的面向來探討印度中國社群的生活及其如何處理認同的議題。歷史證據顯示,印度和中國兩國在文明上的接觸已經超過兩千年,商人和僧侶已經住在彼此的國家數十年,甚至是以此為家。然而,那些囿於經濟和政治因素而從中國遷往印度的移民們則可追溯到十八世紀,這些移民在後來的兩百年中漸漸將印度視為自己的家鄉。作者呼籲重視印度中國移民社群數量的減少,並主張調查中國印度人的認同、生活現況、社會地位和未來期許有其急迫性,這不僅為了社會和文化研究,同時也是因為海外移民對決策的影響,尤其是海外移民在發展策略、減貧和經濟成長上的重要性已逐漸受到重視。許多印度人並不知道華人已經在印度這片土地上居住超過兩個世紀,其中一些華裔印度人分佈在加爾各答,還有像安巴拉(Ambala)、德拉敦(Dehradun)、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泰米爾納德(Nagapattinam)等地區。印度國內缺乏這些移民的資訊可能起因於這個社群的規模太小,使其在印度社會缺乏能見度。本文試圖揭開這些在外貌上雖然有所差異但本質上卻已經融入印度環境的微小移民社群的歷史和現況。

壹、早期移民

(無關內容,刪節)

十八世紀後期奴隸貿易終止後,這個勞動力供給就戛然而止。但這個真空很快的由來自印度和中國的契約勞工補上,這兩個國家的經濟在當時都受到歐洲大國的控制。

由於政治和社會經濟因素導致自願性的遷徙運動持續到了殖民時期結束。在1950 年代和60年代的後殖民世界,人民在世界各地遷徙的狀況再度復甦。導致這種現象出現的因素有很多,例如:發展中國家經濟結構的改變、部分已開發國家移民政策的改變、全球經濟軌道的變化帶來更多的國際分工,最後是通訊和交通技術的改革。

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歷史聯繫源自古代,這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超越了文化的交流,持續存在於這兩個古老文明之間已經有幾百年,特別是佛教在印度的誕生及其後來向中國的流傳。旅行者和僧侶經歷了喜馬拉雅山的艱難旅程,才抵達他們的目的地。歷史證據證明這些僧侶和學者住在彼此的國家達數十年,有時候,這些原本只是暫借的居所已變成永久的家園。

十九世紀中葉開始,中國社會內部的經濟不穩定和政治脆弱,像是長期的外敵入侵,如鴉片戰爭(1839-1842 年和1856-1860 年)、中日戰爭(1894-1895 年)和國內的叛亂,如太平天國之亂(1850-1864 年)、義和團的造反(1900 年)等等因素,導致大批中國移民潮的湧現。大量的中國非技術勞工前往美國和澳大利亞從事黃金開採和鐵路建設。儘管有相當規模的中國勞工往西方遷徙,但遷往印度的數量也相當可觀。印度的首批中國移民在18 世紀後期主要落腳在加爾各答(早期稱為Calcutta)。由此推測,鴉片的誘惑對許多中國吸毒者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因此印度成為許多中國移民的選擇。

據當地傳說和英國檔案記載,第一位印度中國移民是楊達豪(YangDachau 或Yong Atchew,他在印度的中國社群中廣為人知)。有時他也被稱為水手,有時則是茶業貿易商。據英國記載,1778 年,楊達豪因為曾贈送茶葉給當時統治印度的英國總督─沃倫·赫斯廷斯(Warren Hastings)而得到大量加爾各答的土地。楊達豪在這片土地上設立了糖廠並帶來約100個中國人為他工作。後來這些人定居在這個區域,成為中國人的第一個定居地,後來以他來命名,稱為「阿齊普爾」(Atchipur) 位於加爾各答33公里靠近布德蓋布德蓋(Budge Budge)。據警方的人口普查,1837 年時加爾各答約有362個中國人。

在印度執政的英國當局發現這些中國工人比本地人在工作上更加純熟、勤奮和專業。於是很快的,這個小社群就在加爾各答的經濟和社會結構下出名。中國人也發現英國人是良好的行政人員和可靠的僱主。木工和皮革製造業很快成為他們的首選職業:木工,因為大多數來自廣東的移民都是熟練的木匠,因此英國人樂於在建築和造船項目僱用他們;皮革,由於皮革工作在印度的高種性階級制度中不被視為一種可敬的職業,而被移交給低種姓如mochis 和chamars。但因皮革及其成品在被殖民時期的印度有著高度需求,中國人很快就抓住了這個當地人避之唯恐不及、利潤卻相當豐厚的職業。此外,加爾各答外也有一些中國人定居在孟買的記錄,規模幾乎與加爾各答(加爾各答574人、孟買531人)相當。

貳、人口組成

在十七世紀和十八世紀,大部分來自中國的移民都是單身、男性、文盲或教育程度較低的農民和體力勞動者,在歷史上被稱為苦力。從十八世紀後期,印度發現更多中國移民在印度建立起經濟基礎。就加爾各答地區而言,印度社會的中國移民從1837 年的幾百人逐漸膨脹到1850 年的847人。然而,這些新移民大多是貿易商、商人或工匠,不同於過去多是不具專業技巧的工人。除了上述這些團體,二十世紀上半葉還有大量中國遠征軍的水手和士兵到加爾各答參訪和定居。中國人在印度的總人數從本世紀初的8,000 人膨脹到1946 年20,000 人,記錄聲稱在1941年十人數最高曾達到27,000人。

1940和1950年後中國定居在印度的移民人口達到了頂峰,將近60,000人。(註:之後迅速下降,此處刪節)

參、區域組成、性別比例與職業特色

大多數中國移民來自廣東省及鄰近地區。其中幾乎有一半是來自廣東省的梅縣。此外,還有大量的移民來自南中國地區的福建省、湖北省、山東省、江蘇省、雲南省及上海。在最初幾年裡,在印度的中國人以男性為主,幾乎沒有女性的存在。從二十世紀初,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帶著自己的妻子回到印度,所以性別比例提高到60:40。

中國社群的人口分佈還是以客家人為大宗,其他規模較小的地區性組織,例如那些來自上海、山東、福建的社群開始消失,許多移民自願選擇搬回中國或遷往其他西方國家。

如同第一個中國移民楊達豪,許多移民都曾經是茶農和甘蔗園的工人。然而,在印度定居下來後,中國僑民兼營皮革、食品、洗衣、理髮、製鞋、造紙花、牙科,和雜貨交易。陳國威談到姚楠撰寫的印度中國移民評估報告。該報告至今仍然是一個評估40年代海外中國人的生活和情勢的重要來源,提供了關於中國社群內職業分配的詳細資訊。在加爾各答有25%的中國移民從事皮革和製革業,30%製鞋業,20%食品業,15%木工,其餘10%在餐飲業。另一方面,在孟買的中國社群有35%是木匠、45%是布商、10%是技工,其他則從事不同的交易活動這些職業的主要特點是,他們是根據各自的起源來區分。客家人支配製革和皮革工廠;廣東人則以木工和工程技巧聞名;湖北人傳統上善於剪紙藝術,後來從事牙科相關;山東人因他們的烹飪技藝和食物而著名。家鄉的起源不僅有助於塑造出中國僑民的專業,還使他們與同在印度的家鄉同胞保持緊密的社會和經濟連結。總體而言,大多數中國僑民都以參與工業和非商業活動為主,也就是那些只需要勞動力、技術和商業頭腦,而不需要高教育水準的活動。(此處刪節)

肆、文化教育、宗教信仰與社會地位

中國的語言學校,中國語文報刊和中國的社會組織和協會一直與世界各地的海外中國社群保持聯繫。二十世紀上半葉在印度的中國僑民,情況也沒有什麼不同。這些學校,報紙和組織,不僅有助於強化民族認同和團結意識,對於已經生活在不同文化下的移民來說,他們也扮演了維繫華語、歷史和文化的重要角色。二十世紀中葉,出現了許多學校,俱樂部和報紙。(此處刪節)

中國僑民即使在印度定居下來後,仍繼續遵守他們的傳統宗教信仰,像儒家、佛教、道教等民間信仰。他們在加爾各答及其周邊打造了幾個中國寺廟。事實上,這些寺廟成為社群之間社會、經濟和文化互動的核心,促使商業協會和教育機構的誕生。例如在加爾各答市中心保巴沙區(Bow Bazaar)的關公廟就是一個早期中國移民經常聚集的地方。隨著中國人口在印度紮根,越來越多人接受基督教信仰,而非當地的印度教。教會學校提供的免費教育和基督教會提供的物質利益吸引眾多中國人皈依基督教。目前有許多印度中國移民是基督徒,或者他們的第二代或第三代是基督徒。然而,有些中國移民仍然持續向傳統民間諸神祈求保佑,為維持他們與種族文化之間的聯繫而努力。也有一些生活在加爾各答及其周邊的客家人與其他的孟加拉人一樣是卡莉女神的信徒,在加爾各答的塔壩就有一個中國人的卡莉女神廟,每年的中國農曆新年都有大遊行。

自從中國移民在印度定居開始,他們的社會地位大部分是經由與執政英國官員的互動來決定,這些官員尊重他們的工作技能和專業知識。不過,他們與大部分的上層種姓階級仍有著社會和文化上的隔閡。究其原因,是他們的飲食習慣和工作。因為中國人喜愛吃豬肉和並且從事被高種姓印度教徒認為是賤民從事的皮革業。因此他們的社會和文化只能被低種姓的印度教徒和其他人數較少的教派所接受,如穆斯林和基督徒。

(此處刪節)

陸、現狀和認同感

在中文裡一直以來都用「華僑」來形容海外的中國人,這實際上給予海外的中國社群一種「寄居」感。中國的移民幾個世紀以來一直在全球旅行就是為了尋找一個更好的經濟生活,但他們總是留有一種總有一天還是希望返回家園的感覺。王賡武清楚地表達「......我作為一個中國寄居者、一個華僑,一個暫時居住在海外的人。如果情況允許的話,像我這樣的人一定會以回到中國為優先考......。」早期的定居者,甚至那些一直到二十世紀中葉才來到印度的人也有這同樣的看法。他們在印度生活和工作了幾十年,有些人甚至一輩子都在這裡,但總覺得他們仍打算回去中國。他們離群索居,遠離印度主流社會和文化。他們與當地社會的差異不僅在身體特徵,還包括他們不曾改變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和行為。

斯圖亞特·霍爾(Stuart Hall)認為,認同並非一成不變或絕對的既定事實,而是一個持續的過程或永遠無法完成的「作品」。對中國人來說,當他們面對究竟要留在印度或回去中國這個艱難的決定時,很多僑民終於不得不面對這樣的事實:印度已經是他們永遠的家,他們不想離開。他們之中大多數出生在印度,中國對他們來說已經是一個陌生的國度。

過去五十年來,中國社群在社會和經濟地位的向上流動已不亞於其他的印度社群,使其對於人生的目標抱持的態度和認知產生變化。早些時候,這些社群主要藉由努力的工作獲得相稱的生活,而不渴望社會地位或高等教育。這種看法已經隨著時間及其與印度社會的融合而改變。很多年輕人擁有良好的教育、穩定的經濟能力,並得到更多的就業機會。

在認同議題上,中國僑民心中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複雜性和模糊性。當他們被問及究竟屬於印度或中國時,年輕一代大多認為他們擁有雙重身份。他們大部分的時間都生活在印度,但他們仍然無法否認他們在某些基本的層面上仍有著中國的傳統。但當被問及這個問題時,大多數的人仍覺得自己屬於印度更多一些。因為他們不說中文、也不了解中國文化,所以無法感覺到與中國的聯繫。相反的,由於對印度語言和文化的熟悉,使其對印度的親切感越發強烈。當然,他們的身體特徵仍有別於當地人,有時也被視為外國人,但這些例子畢竟是少數。

這種緩慢的文化適應和同化過程是顯而易見的,但他們受到兩股文化的拉扯也是事實且不容忽視的。尤其表現在飲食習慣、語言、穿著習慣的改變、職業的多樣性、接受教育的程度,以及最後,但也最重要的婚姻。直到幾年前,大多數華裔印度人一般不吃辛辣的印度菜,或至少沒有公開宣稱他們能吃。喜愛印度食品遭到鄙視並且被視為一種數典忘祖的行為。但這種趨勢似乎已經隨著時間產生變化。這一代的華裔印度人已經能夠坦率地宣稱自己對辛辣印度食物的熱愛,許多家庭定期在家裡煮印度菜。事實上,印度和中國的菜餚已經在某些地方發生演變和欣欣向榮,例如:加拿大,一個大量中國印度人居住的地方,象徵著這兩種文化的緊密結合。

中國新年的慶祝活動主要是發「紅包」和烹飪特定的菜餚。但中國的新年有時甚至被忽略而被認為只是另一個工作日,並不會引起太多的關注。在加爾各答,仍然有許多當地的中國人非常熱烈的慶祝節日,很多親友也都會在這段期間回到這裡。許多已經移民到西方國家幾十年的華裔印度人,也會為了這個節日返回加爾各答。至於年輕一代只能透過某些為了重要時刻準備的特殊食物來辨別重要的節日,卻不瞭解背後的傳統。

語言─身為另一個文化認同的標誌,同樣也失去了對當地社群的吸引力。由於沒有中國的語言學校,所有的孩子在主流學校接受教育並對書寫語言沒有把握。最後僅剩下口語。但口語也正在慢慢凋零,因為有越來越多的年輕世代只說英語和印度語。

如前所述,教育從來不在印度中國移民目標清單的優先順位。這也限縮了他們就業機會。作為一個社群,他們過去相當滿意從事於皮革、食品和理髮業,這些行業只需要努力工作就能帶來豐厚的利潤,而不需要高水準的正規教育。但隨著時間更加融入當地的生活,對人生目標的期望也越來越同質化。中國社群已經認同良好的教育是獲得更好的經濟生活的方式。年輕一代對工作的前景比他們的父母更加宏遠。他們不再被束縛於皮革、製鞋、食品和理髮等傳統的「中國職業」。

最後一個同化過程中的障礙是中國移民與印度人的通婚。儘管許多早期的中國定居者會與東北當地的婦女通婚,但大多數華裔印度人仍對與印度人結婚的想法感到排斥。在大城市裡,中國人和印度人通婚是非常罕見的。近年來這種現象也出現了一些緩慢但顯著的變化。因為與當地社群的互動增加,以及中國社群內選擇較少,越來越多年輕人與印度人結婚。

柒、結論

印度的中國僑民仍然或多或少被印度和中國社會邊緣化。隨著中國食品(特別是炒麵)已經成為印度菜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印度中國人帶來的文化影響,已經悄悄地在印度各地被看到和感受到。中國人在皮革業(尤其是在加爾各答的塔霸區)、美髮和牙科的專業在印度是眾所周知的。然而,印度的中國移民仍然遭到忽略,最主要的原因是數量和低經濟實力。但在這個全球化和跨國經濟的時代,無論他們的人數多寡,海外社群的作用是不容質疑的,不僅是經濟實力的象徵,同時也是軟實力的途徑。

另一個需要注意的是印度中國移民的文化認同。不幸的是,大多數住在印度的中國人對中國的瞭解仍非常有限。大多數人所知道的中國,只侷限在他們的父母或祖父母的印象,描述的是一個已經幾乎不存在的中國,以及他們對過去50 年裡發生在中國的政治文化和經濟變化,幾乎都是無關緊要的年輕一代在印度長大,感受不到他們與種族的情感或文化連結。他們大多數不會說中國話,在加爾各答剩下不到兩個或三個中國學校。為了讓中國僑民在印度成為一個充滿活力的社群和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需要得到當地政府和母國的政治和社會認可。儘管他們大多持有印度國籍,但這種因為印度和中國之間的政治緊張局勢導致的不安全感仍然徘徊在他們的腦海中,只能透過不斷地向他們保證他們是印度人,不會因為邊界的敵對行動升級而被猜疑來消除他們的疑慮。除此之外,他們本身也需主動地融入印度社會。良好的教育和經濟實力將賦予他們自信,在印度建立更美好的生活,同時保留其獨特的個人認同。


謝邀。

華人當年移民海外,是因為當時國內改朝換代以及人多地少,而海外地廣人稀,缺乏勞動力,華人很多是被當做苦力引進的。

東南亞、澳洲、南非、美洲,一向地廣人稀。

東南亞今天人煙稠密,但是古代由於瘧疾流行,一直人口很少,緬甸、泰國17世紀時候人口都只有300-400萬左右,安南、爪哇島稍好些,其他地方都是人煙稀少。

東南亞各國一直很歡迎中國移民,很多人幫當地國王經商、來天朝朝(騙)貢(錢)、做御醫、做工藝品等等。

早在宋朝,就有中國商人、農民移民東南亞。

爪哇島當年忽必烈派兵遠征失敗,有殘兵敗將幾百人留在當地,後來繁衍生息。

宋朝、明朝滅亡的時候,又有很多遺民、殘兵逃亡東南亞。

清朝時候,去南洋的更多。

西班牙、葡萄牙統治的拉美,19世紀初獨立戰爭爆發的時候,人口不超過2000萬,美國獨立的時候,今天美國加拿大的地盤上大概也就幾百萬人。

清朝時,美國修鐵路、拉美的種植園都從中國引進了不少勞動力。

而印度一直人煙稠密,從來不缺苦力,古代南亞次大陸的人口不比中國人口少。殖民統治者不會考慮引進勞動力,反而還要把印度人遷往其他殖民地做苦力。


有句話叫做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願意移民到廁所里去?


所以三哥為啥牛起來了?答案是美帝實在缺人,不但缺墨西哥人這種沒文化干苦力的,

還缺能幹技術活的苦力。

因為COX報告的影響,中國人全是間諜,看來是不行了,於是美帝就開始大規模引進三哥

你們真以為ICC這麼搞洋大爺不知道?洋大爺當然知道,人就是不想要中國人,就是要

印度人。美國公司的經理更不能讓中國人當,因為COX報告說了,中國人都是間諜。

所以三哥就是狐假虎威而已,不是三哥牛,而是美帝需要三哥牛起來。

你們這些碼農就看不到這個大棋局,智商堪憂啊


來自百度百科

縱觀1300多年來中國人移民海外的歷史,大體可分為四個時期:

第一個時期,從唐代到南宋(618一1270年),為海外華僑逐漸出現的時期。這個時期,中國封建社會商品經濟相當發達,而東南亞各地仍然比較落後,於是有不少中國商人到東南亞各地從事貿易。其中有一部分人便在當地定居下來,成為第一代的華僑。這個時期的華僑大多居住在今天東南亞的印度尼西亞、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泰國、菲律賓等國,人數大約為10萬多人。

第二個時期,從元代至清代中葉(1271-1840年).為華僑出國大量增加和華僑在所在國的社會經濟基礎逐漸確立的時期。這個時期,明朝海禁開放,促進了海外貿易進一步發展。東南亞部分地區已變為西方國家的殖民地或貿易中繼地,迫切需要中國的廉價勞動力和手工業品,因而吸引了更多的中國商人和破產的農民、漁民和手工藝人出國,加之明朝太監鄭和率兩萬多人的船隊七下西洋,歷訪亞非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進了中國同亞非國家的友誼,也為中國人出國經商和移居國外創造了更好的條件。這個時期,東自日本、朝鮮,西至印度東部海岸,北起緬甸伊洛瓦底江上游,南迄印度尼西亞群島,幾乎到處都可見到華僑、其人口已達100萬以上。

第三個時期,從鴉片戰爭到解放前夕(1841一1949年)。為華僑大規模移民高潮時期。這個時期,華僑出國的人數之多、規模之大、分布之廣、遭遇之苦,均屬前所未有。究其原因,不外是國內、國外兩方面。在國內,由於政治黑暗、戰爭不斷、經濟破產,導致民不聊生,百姓急於尋找生路;在國外,由於帝國主義對殖民地進行瘋狂的經濟掠奪和急需大量廉價勞動力從事開發。因此,一批批「契約華工」(俗稱「豬仔」)被販賣出洋,成為這個時期中國移民的主要方式。這種販賣活動始於18世紀末。19世紀中期達到高潮, 20世紀初趨於衰落。在這100多年裡,中國約有700萬人被販賣到世界各地,從而奠定了今天華僑遍布世界各地的格局。這個時期的華僑人數已達1200多萬人。


有,印度有一個邦那裡有許多中國移民,是上世紀去的。有兩個唐人街。許多是做皮鞋,西服生意等。


華人移民去印度,算什麼種姓?如果去了印度被定義為低種姓,或者是賤民,去了有什麼意義。中國人還沒有傻到大老遠跑到印度,去服侍那群印度大大地主。而且中華民族是勤勞致富的民族,跑到印度去,如果被定義為低種姓,你再怎麼勤勞,也改變不了自己的命運。


印度是多民族國家,各主要民族人口差不多,維繫地被殖民者稱呼為印度教一樣的國家,其實千差萬別。各個民族移民方向也不同,尼泊爾的僱傭軍,錫克教的門衛,穆斯林的阿拉伯外勞,泰米爾人揚帆印度洋。

國人是大一統王朝,基本上出海,就等於放棄了背叛,林阿鳳去了菲律賓他們的後代成為了菲律賓人。黃屛森成為了汶萊人。李公蘊 ,福建人也, 泰王今天還姓鄭。

古代印度人迎接的移民,大部分叩關開伯爾山口的雅利安人,今天的印度教和拜火教同樣是有種姓的宗教。

在工業時代之前,強大的蒙古騎兵,止步於印度河。熱帶地區有寒帶地區的人無法客服的自然環境,就像台灣,也是在近現代,新修水利,開荒種田,茶葉,樟腦等經濟作物後才有了人口爆髮式增長。就是說,沒有征服印度的慾望,更不要有移民的想法。印度的香料,阿拉伯的咖啡對我們沒有吸引力,相反,中國的絲綢和瓷器甚至茶葉代表了當好似世界的高精尖產品。

沒有被列強變成殖民地。

印度不同,印度成為大英帝國的殖民地後,其內部人才流動也跟著大英帝國的體系,擴散到大英帝國的各個殖民地,南非,模里西斯,馬達加斯加,甚至首都倫敦。

再說,東南亞為何中國人比印度人多,更多的原因是當時的中國人比印度人要能吃苦。緬甸人有句話,要像中國人一樣的掙錢,像印度人一樣存錢。

當然,如果清朝能夠從俄羅斯找到靈感,有那個國際視野的話,印度洋出海口緬甸甚至孟加拉地區,很可能今天就是說滿大人話,就像大鵝殖民外東北一樣。這些地方移民也相對容易,和中國本土文明比較近。


傻逼?


因為涉及切身利益,就沒人看得上民主,而只會盯著錢了


暈……移民印度,你準備當賤民呢?


就等於為什麼不移民去奈及利亞一樣。。。當然做生意的除外


人數很少,三四千人而已,不過都同化了,如果不是外貌差異,你根本不知道是華人


加爾各答有個類似唐人街的地方。別的地方也有,不過具體情況不清楚。


推薦閱讀:

中國境內有多少來自他國的難民?
澳洲 IT(軟體)技術移民難到什麼程度了?
如果你選擇移民,你最想去哪個國家或者城市?吸引你的是什麼?
本人情況如何移民紐西蘭?
上海和紐約巴黎東京等國際大都市相比還有什麼不足之處?

TAG:印度 | 移民 | 印度現狀 | 東南亞 | 華僑華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