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沙漠之花》的給你怎樣的震撼?

就因為事情沒發生在中國,中國人就可以蔑視女權么?

就因為女性經濟能力無法與男性比肩,就不可以有權益么?

答主不要把懶惰不幹活又想要權益的女孩與女權相提並論。


最震撼我的是華莉絲去醫院檢查,醫生以為她不會英語,叫來了一個會說索馬利亞話的男醫生來翻譯,醫生非常同情的建議華莉絲做手術,但是那個男醫生卻說著華莉絲的母語嘲諷了她,罵她不知羞恥。

即使是有高等教育的熏陶,有些等級觀念和對女性的歧視是不會發生改變的。


震撼沒有,憤怒和無能為力有……

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那個跟她老鄉的男人那麼理所當然的認為即使在自由的國度,她就依舊應該沉默遵守這一切不平等……

其實這說明在這類人觀念中,其實所有的女人都應該被割禮,如果他有權利的話……深井冰。


沙漠之花最讓我震撼的是她在十三歲左右因為媽媽要把她嫁給一個老頭,她一個人走在沙漠,不知道走了多久,嘴唇乾裂,腳已不能直視,才走到外婆家。

後來,一個人只帶了一本護照,就去倫敦生活了六年。

在那樣環境下,能有如此的勇氣並且敢於跳出那個環境的桎梏,這是最讓我震撼的。

改變自己,從而改變環境,影響他人。


昨天剛看的,心塞了半天。

震驚來自兩個方面:其一是,世界上竟然有如此殘忍的暴行以一種習俗的方式正當存在著!

其二是,女主三歲被施割禮,五六歲被人強姦,苦難深重的她竟然還是保持了一顆善良的堅強的心。為她的勇氣和內心強大所震撼!


影片從沙漠中一朵殘缺、荼蘼、任凜風凋零的小花開始,鏡頭切換到一個童年華莉絲的近景,華莉絲在羊群里,撫摸著懷裡的小羊。此時,鏡頭在音樂中拉開,我們看到一片貧瘠的土地,華莉絲寬大的紅色衣衫較之身後灰色凌肅的大地,顯得太過惹眼。荒涼的土地,讓人看到貧窮,而這裡要表達的卻不僅僅只是貧窮,還有愚昧無知和人為的苦難。

影片採取插敘的方式,講述了一個非洲女孩華莉絲-迪里的故事。華莉絲出生在索馬利亞的沙漠,和母親過著游牧民族的生活。在三歲時,華莉絲按照索馬利亞習俗就被施以割禮;十二歲時,父親為了「巨額」的彩禮,要將華莉絲嫁個一個六十歲的老叟做第四任妻子。在出嫁前夜,華莉絲在母親的默許下,徒步橫穿沙漠投奔摩加迪沙的外婆,在外婆的幫助下去到當時索馬利亞駐英國大使館做女傭,後來,索馬利亞爆發戰爭,舊政府被推翻,華莉絲不願回國,趁亂逃出大使館而流浪英國街頭,爾後,巧遇瑪麗蓮並被收留,然後又在打工的餐廳遇到伯樂,最終成為世界名模,並投身於婦女解放事業。

影片發展到24分鐘時,華莉絲遇到哈羅德-傑克遜,並接受其舞蹈邀請,或許正因為是不期而遇的邂逅,不妨將其看做華莉絲第一次真正愛情的萌芽,為掙脫自身所受束縛埋下伏筆。29分鐘時,華莉絲無意撞見了瑪麗蓮開放的性生活,到第30分鐘,影片第一次涉及非洲女性割禮這一話題。此時,華莉絲也是第一次知道並非所有女性都必須接受割禮,第一次改變了她對割禮的認識,為之後華莉絲勇敢走進醫院奠定了基礎。華莉絲肚子疼,瑪麗蓮帶她去醫院時,她十分猶疑,想要離開,當她終於鼓起勇氣直面兒時所遭受的非人遭遇,卻被來自索馬利亞的黑人男性醫護人員責難,而此時白人醫生說:「她的這一行為是對的,長久以來,她一定備受折磨。」在此,是否可以認為,在全球化趨勢下,不同種族雖有融合,並生活在同一環境中,可落後民族長久以來根深蒂固的舊觀念依然存在,正如影片最後所言,即便是現今社會,也不僅僅只是在非洲和亞洲,很多移民到歐洲和美國的人都依然保持著這一殘忍的傳統。

此時,這個黑人醫護人員的話讓情節懸念驟起,華莉絲是會放棄自我拯救,還是勇敢的摒棄陋俗,自我救贖。爾後,影片用10分鐘插敘了華莉絲小時候被父親逼嫁逃婚的往事,這裡也可以看出華莉絲從小就有的鬥爭精神,3歲時的割禮是在她完全沒有反抗能力的情況下進行的,12歲時的華莉絲就已經開始與殘酷的命運鬥爭,最終,華莉絲鼓起勇氣,衝破傳統,走進醫院進行手術,最終自我拯救。

此時,影片的氣氛忽而明朗起來,之後,她去找攝影師,並準備做模特的時候,攝影師問:「so you are really interested in being a model?" "I"m interested in better life."她如是回答,或許,這也正應證此前她衝破傳統觀念的束縛,預示了以後真正美好的生活。影片發展到90分鐘時,華莉絲再度想起哈羅德,並在95分鐘時獲得永久居住權,在此可謂是華莉絲與傳統陋習對抗中取得全面勝利,她衝破了傳統觀念對婚姻的束縛,並消除了被遣返的危險,她終於為自己的人生翻開了新篇章,果真下一下場景便是華莉絲作為世界名模走上T台。此前,為獲得簽證而假結婚,為了保住事業而拍攝裸體照片等一切的一切,所有的付出終於值得了。

但故事並沒有到此結束,華莉絲認識到這一陋習的不公與慘絕人道,她選擇說出自己的遭遇,引起社會關注,並在世界媒體前呼籲破除這一陋習。至此,落幕。

短短的122分鐘,難以訴盡華莉絲所承受的全部苦痛,更加無法讓我們全面的了解到全球1.3億女孩和婦女因割禮而受到的影響。我們可以想像,在亞非諸多地區傳統思想的禁錮與壓迫下,華莉絲是以怎樣的勇氣衝破牢籠,站在世界人民面前,公開談論和敢對女性割禮習俗。她在童年屢次遭遇不幸卻頑強的活下來了,並在自己事業取得巨大成功之後沒有隻顧自己享樂,而是積極的投身於婦女解放事業,這是勇敢並且傳奇的一生。

此片根據華莉絲-迪里的自傳改編,引起了廣泛的社會關注。此片2009年出品,而在1997年,聯合國秘書長科菲-安南先生任命華莉絲-迪里為聯合國特別大使,打擊這種可怕的暴行。從那時起,割禮在許多國家被正式禁止。可直到現在,每天仍然有超過6000名女童被施以割禮。希望會有更多的人來關注這個社會的弱勢群體,摒除陋習,解放人性。

看完這個,真的是什麼毛病都沒了。某人說,感謝她媽把她生在了文明地域。很難想像許多千年以前的陋習竟然延續至今而且根深蒂固,相較於她們所承受的苦痛,我們所面對的這些雞毛蒜皮的小事還能算得上什麼。

人生其實沒有什麼大不了,最怕你的思想有枷鎖,崇敬那些衝破思想枷鎖,不懼改變的人,她們是真正引領時代發展的人,是真正撐起時代使命的人,在幾千年傳統思想的壓迫下,你想拯救別人,別人還不一定想被你拯救。但這些人並沒有放棄,蠻荒未開、冥頑不靈,對愚昧無知的教化不是一個人就能完成的,但我相信只要有先驅,定會有同道中人前赴後繼,最終達成目標。向這些勇敢的時代鬥士致敬!


還記得她在接受採訪時,被問到是什麼改變了她的命運,期待的回答當然是怎麼被那個著名的攝影師發現,又如何成為頂級名模?她猶豫了一下,說出幼時割禮及被強姦的經歷,作為旁觀者的我們永遠也無法想像,這種經歷對她的身體及心理是多大的折磨;也很難想像,已經成為世界頂級名模的她,說出這些需要多大的勇氣,因為人們在T台上看到的是她的美、她的健康。

索馬利亞、荒漠、女性、割禮,這些關鍵詞也讓我看到了某些地方的傳統習俗簡直令人髮指。


每個女性都最終會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事!大概是上天安排,讓我深夜裡偶然點播了沙漠之花,很抱歉這位沙漠里走出來的女性曾經遭遇了這麼悲傷的過去,也很痛心世界上還有這麼多女性遭受著不幸。有些痛苦是人為的,環境賦予的,有些是內心擠壓的,是社會造就的。女性在這個世界上總是如此不快樂,她們迷失在規則里,迷失在承傳下來的秉性里,她們的生存意義是如此狹窄,而不自知,也沒有辦法改變。我們每個人都渴望更加開放的環境,更加廣闊的天地,女性也如此,可就連沙漠之花的女主角,也需要靠天生麗質改變命運,可以預見的是,假設她是一位醜陋的女士,扭轉命運的難度要高很多,一位女性的特質太過於集中在外貌上面,本身就是對命運通道的萎縮與擠壓。如今滿屏滿世界的美麗販賣,彷佛不美麗,就算不上女性正確的生活態度,是失敗的教材,甚至會讓感情、社會角色減分。不,不是這樣的,女性所做的一切都不是為性吸引、性附屬品做準備,它僅是作為一種選擇而已,不是必須的,女性的存有應該還可以有更深遠的意義,成為人的意義,去做自己任何想做的事,成為任何想成為的人。


真實事件改編確實很震撼,但是能那樣拍出來,更加震撼,推薦另一部類似的電影《傷心的奶水》,同樣是關於落後地區的女性的生理問題,同樣很震撼。


很久以前看過的電影了。同樣是割禮,男性是科學,女性是反人類。女性割禮終究是父權社會下的畸形產物,幼兒時期就割禮然後縫上,要保證的無非是到這些女人嫁出去的時候是處女。沒錯,割禮就是把所有的都剜掉,然後縫上只留一個小口。。。沙漠之花的原型人物曾經說過,當她接受了修復手術之後,終於可以坐著尿尿了,她這一生永~遠沒辦法享受性愛這回事,但她的丈夫讓她獲得了幸福。作為站出來公然反對女性割禮第一人,她的勇氣和經歷讓人矚目。但反觀,又有多少女性在默默忍受這樣殘忍的戕害甚至不自知呢。


她的犧牲,

換來了很多人的新生。

每一個人都應該看看這部電影。

這個世界上不僅僅有詩和遠方。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4MjAxNDU4NA==mid=503281462idx=1sn=6257825d64fdba921be73c6adce1bda0scene=18#wechat_redirect


《desert flower》沙漠之花,不想說電影想傳達的主題,因為變態的習俗到了讓人噁心的地步。最觸動的是女主眼睛裡透出來的光,活出自我的堅毅、衝破枷鎖的果敢,閃閃發亮。


看到沃莉絲拿到永久簽證後,走的T台秀,我被震撼到哭!


女主媽媽的叛逆影響著她,這些跟她後面命運的轉折有很大關係,敢於一個人徒步去找外婆,敢於去陌生的倫敦~


沙漠之花,很漂亮的名字,開篇音樂給人的感覺就很震撼。人類真的是被各種理所當然的習俗禁錮的可笑。有勇氣站出來的卻總寥寥無幾。當這個世界上還有如此多人正遭受著身心磨難的時候,我們什麼時候能停下來想一想,什麼是幸福?我們什麼時候能停下來想一想,除了自身的滿足以外,我們所存在的價值。發自內心佩服有勇氣的人。為生為女人而感到驕傲。


有一段三歲的華莉斯被媽媽抱著走在沙漠中,媽媽不時撫摸她和她逗趣著,露出天真純潔地笑容。

而這樣的笑容也刺痛著我,此刻她全然不知將要面對她的是什麼,就像辛德勒的名單里,遞給老人與孩子肥皂,實際卻是將這一群活生生的人騙進打著「浴室」名號的「毒氣室,」等待他們不公和無盡的折磨。這種毫不知情的不公與孩子的天真笑容無疑被現實深深地諷刺著。辛辣刺痛。

而當孩子面對一個陌生的老者,拿著破舊的刀具伸向她的兩腿之間,她突然害怕,驚恐地大叫哭泣著,此刻電影沒有背景音樂,只有這血淋淋的畫面和孩子的哭聲。

手術在沙漠亂石的空檔之間,沒有酒精沒有麻醉,連那縫針都是樹枝的枝椏。

孩子的血染紅了那一塊石頭,哭聲止住了,我的拳頭卻不知何時開始一直緊握著。

這樣的條件進行割禮可想而知有多痛苦,又有多少女性為此喪命。

而這些痛苦只是開始,華莉斯上衛生間時間很久,偶爾也會捂著肚子疼得直不起腰來。而影片沒有展現的是,經歷過割禮的女性是沒辦法享受到性愛的樂趣的,每一次都是對傷口撕裂的折磨。而女性若沒有性生活,傷口會再次癒合。男人用此來檢測女性的「純潔性」和忠誠性,但這分明就是將女人變成男人性愛的工具,附屬的物品。

而這樣對女性的踐踏的方式居然是個經久不衰的習俗,影片末尾顯示目前每天都有將近6000個女性接受割禮。

沒有生活在同一個地域,很難想像這樣的生活,也正是生活在不同的地域,有了對比才有了震撼。

其實最可怕的不是那一群女性接受這樣慘無人道的割禮儀式,而是在她們心裏面已經默認了這樣的習俗。經過割禮的女性才是純潔的,否則會被當做妓女趕出村子。

可喜的是,華莉斯認識到了,也正是用她的經歷她的善良改變這一切,她敢於質疑權威,否定自己的以往觀念去尋找女性的尊嚴,這也深深震撼我——那便是她的人格魅力吧。


生而為女人,封建觀念為我們設置了太多枷鎖。純潔,忠貞,本就應該是女性應有的樣子,但絕不是用作束縛女性追求幸福的借口。

即使生活在現代的文明社會,我仍舊相信男女在這個社會上是不會平等的,即使全世界都在倡導男女平等。陰與陽原本就是不同,但這並不意味著女性就應該處於劣勢和弱者的地位。

很喜歡女主說的,小時候覺得做女人痛苦,長大後卻為自己而驕傲。

我們是女性,我們柔順,我們堅韌,我們美麗。

真的該慶幸,自己沒有成為與眾不同的不幸,更加珍惜擁有很多人失而無法復得的幸福。


最震撼的是重新解讀了一句「雞湯」Nothing is impossible

Nothing is impossible.我一直認為這句話不過是句雞湯,但最近看了電影《沙漠之花》,我想我才真正有些了解這句話。
倘若我只看出那從牧羊女到超模的impossible ,我寧願自己把這當做雞湯,因為更加impossible 的恐怕是女主人公從割禮受害人,到世界首位在公開場合抗議割禮的勇士的轉變。

我看這電影前,從不知道世界上曾經有,且現在仍存在的這樣一種習俗,迫害女性的習俗。把幼小女孩的下體全部割掉,並封起僅留下一個小孔,待到新婚之夜,丈夫用銳器割開。不知諸位是怎樣的感受,當我打下這段話,我感到一陣頭暈,手指有些發軟。我想說這缺乏人性,想怒斥這種殘忍,想為這可憐的生命哀哭,想為這嚴重的不公伸冤,但又覺得自己不過是個搖唇鼓舌的鍵盤俠。我只覺得可怕,但又不想奮起反抗,我遠遠不及那位奇女子!她身上流著不服輸的血液,她永遠挺直不屈服的脊樑。我見她為逃避嫁給老頭的命運穿過整個沙漠,我見她為學習英語在大使夫人門外偷聽,我見她努力地搭訕尋求幫助,我見她頑強地奪回自己身為女人的權利,我見她在自己脫離苦海後向世界宣講女性割禮的慘烈與男女平等的重要。

每時每刻,我們都面臨許多選擇,正是無數或勇敢或怯懦,或善良或卑鄙,或堅守或逃避的選擇造就了我們的一生。我迫切地希望我們,當我們面臨選擇時,當我們害怕時,當我們懶惰時,當我們迷茫彷徨時,當我們自怨自艾時。能想到這美麗的沙漠之花,想到nothing is impossible .我們沒有處在社會大動蕩大變革的時期,但是社會中的不公,人性中的黑暗,永遠不會少。當我們看見老人倒地無人扶的冷漠時,當我們忍受小黃車頻頻被偷的尷尬時,當我們發現周圍人遭受性騷擾時,我們只能為社會的冷漠感慨,只能為制度的缺失嘆氣,只能為人性的貪慾扼腕么?當然不。

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正如電影中的名言:「發生在最少人身上的東西,對所有人都有影響。」nothing is impossible.你以為個人的力量不足以撼動社會么?不,社會是由一個又一個人組成的,改變社會的不是別的,正是我們這一個又一個小組成部分。


作為一個男的真的很有感觸,到最後看到她說出了那一番維權的話時,真的頭皮發麻有點想哭;這些舊時代的殘忍產物真的需要撇棄,這真的是愚昧的行為。

最震撼的是華莉莎離家獨自出走和她跟室友互看下體的那兩段;一個女孩離家出走橫跨了沙漠找到外婆家還要被親戚嫌棄、羞辱,真的看見了舊時代人們愚昧封建的思想,假設我是她,不說被親戚嫌棄的時候,早在橫跨沙漠磨得滿腿傷的時候就已經崩潰,不想再苟活了。直到她們互看下體的時候,這段是最震撼我的,那時候她才如夢初醒,原來女孩是不需要割禮的,她之前受得委屈都真的只是委屈與痛苦。到女房友問她你還記得之前是什麼樣子的嗎,那時候她們兩個都不約而同哭了,看著真的很心疼,才發現原來非洲的女人是這麼不容易。

當然整個電影震撼我的不僅僅只是這兩個地方,還有很多地方值得我們去深思,這個電影的不單單是女權,而且還訴說了人的生命力可以多頑強,儘管看上去講的是悲劇但更多的還是生命與希望。我覺得沙漠之花其實就是生命之花或者希望之花把。從一開始煩惱的事普通人所煩惱的生活到最後對舊時代男權主義產物的的抗爭,華莉莎這一生都很精彩,電影的講述也很精彩很全面。


看完了,有很多想法,但又不知道該說些什麼。waris是個勇敢的女人,敢於對抗命運,敢於公開自己的隱私,為了解放更多忍受割禮之苦的女性。但同時,我又在想,為什麼這個一個毫無意義的陋俗會一直盛行,甚至今天仍未完全消滅,還有以前的纏腳,只是為了在父系社會那些自以為是的男人的統治,就將這地球上佔據一半人口的女性殘害至此,實在太駭人聽聞了。


沙漠之花的眼睛神,讓人難以忘記。音樂和色調加上女主的憂鬱,導演牛大!


推薦閱讀:

希拉里這麼女權,為什麼還要隨丈夫的姓呢?
中國的女性主義如何進行具體實踐?
女性主義理論中的社會性別理論的基礎或依據是什麼?
如何評價電影《隱藏人物》(Hidden Figures,或譯「關鍵少數」、「NASA 無名英雄」)?
如何避免low的男人(還有如果遇到平息自己的怒氣)?我指的是動不動說別人「拜金」「外F女」的那種人?

TAG:女性主義 | 電影推薦 | 女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