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質激素的廣泛使用的原因是什麼,是由於目前醫學還不是很發達么?

很多疾病還是靠激素治療,是由於現有醫學無法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么?


糖皮質激素對於皮膚科來說真的是非常好用的東西啊!絕對重大發明。對於大量的常見皮膚病例,簡單的糖皮質激素治療,已經可以做到比較滿意的結果。

從另一邊來說,確實也需要找到更好的替代品。糖皮質激素在臨床,OTC

和美容上確實存在濫用情況,導致現在相當多的愛美人士出現了「皮膚薄,脆弱,紅腫,紅血絲顯著,易過敏」的「糖皮質激素依賴性皮炎」癥狀。現在臨床上除了激素遞減法,和正在探索的成纖維生長因子表皮屏障重建法這樣相對複雜又痛苦的流程,並沒有什麼更好的辦法解決。

但在「精英階層」的知乎,我覺得適當糾正大家對激素的偏見很有必要。激素是人類的好朋友。

我覺得題目也可以這樣理解,在發現更好的替代品之前,糖皮質激素有著極其,非常…不可替代的作用。


BME半專業人士,因為這個話題以前我爸媽也喜歡嘮叨,所以簡單科普一下

首先,激素這個詞範圍很廣。。。比如有變大激素,縮小激素等(請無視)

比如有前面說的干擾素以及後面我舉例的各種常用激素等等。

此外,「現有醫學無法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這個原因實在是太泛泛。。。可以解釋各種問題:

1、抗生素的廣泛使用是由於現有醫學無法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2、使用心臟起搏器來治療心臟病是由於現有醫學無法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3、使用化療來治療癌症是由於現有醫學無法找到更好的解決方法

4、人類每天要吃飯是由於現有科學無法找到更好的代替吃飯的方法

。。。。。。

總之你這個答案可以回答任何問題並且結論和沒回答沒任何區別。

同比之下,你也可以更靠譜的說激素的廣泛使用是由於目前醫學發達!坐看短短100年前,多少人發了燒退不了被活活燒成弱智或者糖尿病直接掛掉?因為現在醫學發達了,有了激素,這些人才有機會續命。

再說激素,前面說激素種類很多。你去隨便哪個百科一下可以了解到,激素可以是各種各樣的化學物質,主要包括固醇,大小分子氨基酸,脂肪酸。

我比較喜歡打比方,雖然不一定準確,不過解釋給爸媽聽起碼可以聽懂。

激素的作用,個人理解為生物信號作用,相當於一個開關信號。激素一般和細胞上的各種受體結合,打開或者關閉細胞特定功能。如果你是電視,那激素大概就和你電視遙控器上的按鈕的功能一樣。

至於好不好,是葯三分毒,也有的七分毒,不能一概定論。千萬不要盲目畏懼激素的使用而耽誤了病情。

在你生病的時候,最簡單的例子,你那裡癢。為啥癢呢,因為你那裡局部的某些細胞分泌了一些物質,刺激產生了癢的神經信號。那裡癢你怎麼辦呢?你撓撓!撓撓可以解癢因為疼痛可以壓制癢的神經信號,可是對局部的刺激同時也可以加劇癢感。

這時候,你可以有兩個選擇:

1、把致癢的神經開關開關給擋住:抗組胺劑

2、把細胞生產致癢物質的功能關閉掉:腎上腺皮質激素

如果未來醫學發達了,克隆個那裡切下來換上去就不癢了。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鄰居王尼瑪胰腺爛了得了一型糖尿病,得治。

這時候,他可以有兩個選擇:

1、吃藥來抑製糖的攝入:這是治二型的

2、打胰島素(胰島素也算激素?那是)

如果未來醫學發達了,克隆五個新胰腺換上去。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鄰居王尼瑪的女兒張小馬個子矮,10歲了才一米不到,得治。

這時候,她也有兩個選擇:

1、把腿鋸斷拉長點再用架子接上(這也行?理論上可行)

2、用生長激素

如果未來醫學發達了,來一針美隊的血清,個字刷刷往上長。

再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鄰居王尼瑪的女兒張小馬的叔叔張大馬發燒,連續一個月42度快不行了。

這時候,他有兩個選擇:

1、大劑量阿司匹林:結果腎衰。。。

2、腎上腺皮質激素:退燒和消炎止癢屬於一個功能

如果未來醫學發達了,克隆一個好的換上。

副作用么,比如藥物依賴停葯就會一直癢什麼的,或者用藥了胃口變好容易發胖什麼的,又或者血鉀變動過大什麼的。。。以及前面那位說的,長期或者高濃度的外源性激素攝入,會引起其它激素水平的失衡等等。。。總之需要權衡利弊。

以上用激素使用都是合理的,利大於弊的情況下使用的。此外,還要考慮成本和倫理道德上的問題。比如現在張大馬小兒子王小二腎衰(或者賣掉買iphone)了,當代醫學有能力克隆一個王小二二號把腎給他換上,可是倫理道德不允許,而且都賣腎哪來錢克隆?


很大程度上是的。部分激素確實是濫用了。很多的原來用激素治療的疾病現在有了生物靶向治療,但是太貴,效果也好不了太多。


從某種程度上說是的,能有特效藥就不需要激素了。

HCV在直接作用抗病毒(DAA)藥物問世前只能用干擾素+利巴韋林療法,副作用大,周期長,治癒率低(50%),DAA藥物如sofosbuvir,ledipasvir問世後可以實現全口服,免干擾素,高治癒率(98%)。

SARS在當初只能用激素治療,結果倖存者普遍留下嚴重的後遺症。而現在有抗SARS的單抗了。

但特效藥需要針對病毒的特點開發,開發時間長。對於新出現的病毒(如SARS,Ebola)沒有特效藥也只能用激素,干擾素之類的。單抗好開發一點,而抗病毒藥物最難開發。


首先,要說一點。

糖皮質激素的發現,對於皮膚科來說,簡直可以叫做里程碑,是大救星

有很多炎症或者免疫力缺失的皮膚病都要用糖皮質激素進行治療,有些甚至需要長期使用。

而像普通的過敏、皮炎,簡單地塗抹就可以很快乾掉紅、腫、癢等癥狀。

糖皮質激素最常見的是xxx松,比如地塞米松,丙酸倍氯松等等。常用的軟膏,比如皮炎平就含有地塞米松。

在醫生的指導下,短期使用含糖皮質激素的藥物

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一定是利大於弊的!

有些皮膚疾病目前沒有其他治療方法替代,盲目拒絕使用可能會導致久治不愈。

但是,是葯都會有副作用,都會有併發症。這個可以說是醫學限制,也可以說是目前藥物的規律吧。

不遵醫囑,長期用什麼葯都不好,包括糖皮質激素。

簡單的說,比如皮膚病,一般都是有強烈的紅腫、癢等炎症反應。而炎症是正常的免疫反應,這時候需要抑制它,糖皮質激素就可以大顯身手了。

但是長期使用,皮膚的免疫作用抑制太久;一旦停用,皮膚很難抵擋外界的刺激,會造成很多種反應,激素依賴性皮炎就是其中一種。

長期使用,比如違禁的面膜。

而治療周期,動輒就以半年為單位。

但是,一個心酸的現實是:我們自己很難檢測出護膚品是否含有激素,而國家的抽檢又很難覆蓋到所有。

提供幾個方法,盡量避免違禁激素護膚品造成的損害。


不用有快速治癒功能的護膚品

比如號稱可以祛痘、去紅血絲、淡斑的產品,再加上宣傳幾天見效,就可以pass掉。不要貪圖效果而傷害了皮膚。


對比使用

使用某種護膚品感覺特別舒服,不用就感覺不好,再用又很舒服,立刻停止使用。

三 及時就醫

如果懷疑有激素依賴性皮炎,及時就醫,在醫生的指導下治療,逐步修復。一定不要妄圖用護膚品來治病。

還是那句話,技術無罪,而使用者是不同的。

糖皮質激素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是個很有用的東西,沒必要給它帶上一個「鴉片」的帽子。

正確使用,比淘寶手工製作、韓國純中藥產品,好到不知道哪裡去了。


安全,有效,副作用小,價格低廉。對於小兒呼吸系統多種病症、過敏性疾病有顯著療效。屬於兒科臨床常用吃飯傢伙之一。

科技在發達,也要講成本.何況,是在我朝這麼一個對價格異常敏感的地方。

利益相關:前兒科醫


什麼時候人體不分泌激素,生命過程不需要激素調控了,或許醫學就不用激素了吧。

不過,那樣子的人,還能叫「人」嗎?


請問題主對糖皮質激素有什麼偏見?


能定向的作用在肺部,抑制炎症,對於哮喘的控制效果很好,且副作用很小。


也不能這麼說吧

我實在想像不到強效的免疫抑製劑能夠避免不良反應。

而對於某些病毒的感染,那確實是醫學不夠發達,沒有特效藥(私以為就算有,在病程發展中也要視情況給葯)。

你說為啥不研發抗病毒藥?微生物課上,老師跟我們說,現在對抗病毒藥研發的財力物力大都砸在HIV上。


推薦閱讀:

怎麼判斷化妝品裡面是否含有激素?
是否可以通過觀察三角肌來確定一個人有沒有用類固醇類藥物?如圖?
作為女生,毛髮太濃密怎麼辦?

TAG:免疫學 | 激素 | 醫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