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施里芬計劃有沒有成功的可能性?


在解釋這個問題之前必須要看施里芬計劃形成的背景。1892年夏天,德總參謀長瓦德西(對,就是八國聯軍總司令)受德國總理大臣卡普里維的申訴而下台,施里芬接任。

彼時的背景是,德國、義大利和奧匈在1882年簽訂了三國同盟。隨後德國人與英國(1890年7月兩國協定。德國放棄桑給巴爾但獲得赫爾戈蘭)在1890年代初也建立了近乎同盟的關係。這使得法國在歐洲獲得安全的唯一希望就落到了俄國身上。1891年法俄協約簽訂。俄國本希望借這個協約(它沒有規定俄國有對德採取軍事行動的義務)促使德國續訂「再保險」條約,但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於是俄國在1892年8月答應了法國對德作戰的義務(俄軍約三分之一的陸軍將用來應對德國)。

在這樣的背景下瓦德西和施里芬都認為兩面作戰不可避免。作為一個嚴格的技術專家,施里芬認為德國的唯一出路就是在一個敵人還沒準備就緒之前就把另一個敵人打垮。俄國是個較弱的對手(這在克里木戰爭中表現無遺),但它的地理條件使得速勝幾無可能。而法國人是可以一舉打垮的——德國人之前並不這麼認為,所以施里芬計劃開始增加德軍實力(1893年7月卡普里維的新的《軍事法》)——所以施里芬的戰略就是,在一場歐洲大陸的戰爭爆發之時,先攻擊法國,再對付俄國。(此前他們希望避免陷入近東的糾葛之中,就算不得不參戰,只要法國保持中立他們就能對付俄國。但現在情況變了。哪怕戰爭起源於巴爾幹,德國也必須首先進攻法國)

在了解這樣的背景之後,就不難理解為什麼施里芬要制定這樣一個兩面作戰的計劃。邏輯是,法俄協約的簽署使得德國必須面臨兩面作戰的危險,因而才有了施里芬計劃,而不是施里芬計劃決定兩面作戰。

------------------------------------------------------------------------------

施里芬計劃的主要內容是,以少量德軍協助奧地利軍隊在東線牽制住俄軍(因為俄國和奧匈全面動員的時間都遠超德國。俄國大概需要八周的時間),然後將主力投入西線以對付法國。在西線,德軍將分成三個部分,左路只留非常少的兵力固守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工事,試圖牽製法軍主力。中路和右路則集中重兵集團,以洛林省為軸實施較大規模和深度的突擊,兵鋒直抵巴黎,逼迫法國在六周之內接受停火,從而使德軍主力能夠返回東線應付俄軍。(1894年施里芬設計的作戰計劃是從孚日也就是盧森堡進攻法國。然而十年之後法軍的防禦工事使得施里芬無法重演老毛奇在1870年的神奇勝利,只得通過比利時才能繞開這些永備工事。但以比利時的軍事實力,並不足以影響計劃的實施。)

可以看出,如果德軍能夠在戰場的左路牽制住法軍,那麼在法軍的左翼(沙勒維爾、里爾、亞眠一線)德軍將有極大的戰略空間。德軍將從西部包圍巴黎,逼迫法國退出戰爭。

此外,貼一個數據:

1914年法德主要國防和工業數據(引自《爭奪歐洲霸權的鬥爭 1848-1918》第一章)

人口(百萬):法39/德65,下同

陸軍軍費(百萬英鎊):39.4/88.4

煤產量(百萬噸):40/277

生鐵產量(百萬噸):4.6/14.7

鋼產量(百萬噸):3.5/14

可以看出,法國和德國在1914年的整體國力已經不在一個層次上了。

因此如果歐洲格局保持1890年代初乃至1900年代的情況:法國和比利時孱弱,俄國反應遲緩,英國欠缺大陸能力,那麼施里芬計劃仍是有很大希望成功的。

-----------------------------------------------------------------------------

一戰時施里芬計劃的失敗,主要是兩個方面:

1、法國並非不堪一擊。法國本身的動員能力在1914年達到了驚人的程度:他們能夠動員62個師,佔全國適齡人口的80%(德國只有不到50%,約90個師)。此外,施里芬計劃制定之初,並沒有考慮到英軍會同法國一起作戰(英德真正交惡是1909年之後的事情)。而這時的英國陸軍已經有了比較大的實力提升,不再是那支在布爾戰爭中灰頭土臉的軍隊了。因此,法國不再能在兩到三個月之內被迅速擊敗了。

2、小毛奇對於計劃的修改,一方面增加東線德軍的數量,削弱了西線(西線德軍由原計劃的180萬減少到140萬),另一方面在西線的兵力分配上沒能將絕大部分主力集中在右翼(布魯塞爾-里爾-巴黎西北部),因此西線沒能達成迅速推進,包圍並佔領巴黎的戰略目的。

(此處有知友指出,毛奇削弱右翼也有原因,包括:1.龐大的右翼給後勤補給帶來巨大壓力;2.單薄的左翼難以抵擋住法軍攻勢。因為我本人不是專業研究者,所以僅提出供各位參考)

至於說技術的進步使得運動戰變成了塹壕戰,私以為不是主要原因。一方面開戰時英法聯軍在比利時方向並沒有機槍塹壕的防線,另一方面如果兵力優勢足夠巨大,塹壕並非不可突破(比如列日要塞)。

弔詭的是,1913年施里芬去世的時候還說「務必加強右翼。」結果謹小慎微且精神衰弱的小毛奇卻不斷地削弱他的右翼,使得德軍在離巴黎咫尺之遙的地方被死死擋住,被拖入了兩線作戰的困局之中。

-----------------------------------------------------------------------------------

參考資料:

《爭奪歐洲霸權的鬥爭 1848-1918》 A·J·P·泰勒

《一戰史》 約翰·基根

百度百科詞條「施里芬計劃」

百度相關搜索


成功可能性不大

(四張大圖預警)

(以下一堆胡咧咧,對原版施里芬的探討放在最後粗體字和重複圖顯示)

(施里芬最後備忘錄和十七號計劃同時呈現,看上去很美)

@Luuk Shao 前面已經說過了,施里芬計劃是建立在1905年及之前局勢上的,問題是1905到1914年的德國似乎都把精力放在跟英國拼海軍和各類作死上了,與此同時的毛子在搞斯托雷平改革續命,法國啥情況額...不知道不敢說,求乾貨

這個上面也說了,是造成陸軍兵力的不足的部分原因

而且...說好的時間差呢?毛子非常仗義地完成了歷史性的兩次神隊友之一:立即入侵東普魯士!還是兩個集團軍!

德國人嚇傻了...普利特維茨每天給小毛奇拍電報說要援軍,小毛奇就調過去了,結果援軍還沒到,HL就在馬祖里湖解決問題了...

這個還是兵力不足的問題,兵力不足是馬恩河被拍回去的重要原因

除此之外,光光考察馬恩河的時候我們能看到,

(西線局勢 1914年8月23日~9月5日,從右翼進入法國到馬恩河戰役打響)

咦克魯格你在搞撒西...中間那麼大一個空檔你想要玩啥?

這個就是調度問題了,在當時出現了嚴重的無線電信號問題,導致軍隊只能各自按照路標管自己走

這個就不是個打配合的態度嘛......

兵力不夠還被人鑽空子...

同樣的我們能看到英國遠征軍的活躍

我記得在梅爾的一戰秘史(...我討厭這個譯名)里有講到布爾戰爭對英軍的磨練和改造作用

主要體現在:

·更重視散兵戰術,包括單兵素質,射擊的精準度,遲滯等

·改造步槍(求乾貨)

畢竟是跟游擊隊打過交道的人啊

把德國人搞得灰頭土臉的,儘管在時間上並沒啥出入,但是士氣卻比計劃中低落許多

還有一個執行上的問題...

西線左翼被加強以後,在英明神武的皇太子指揮下(好吧其實是巴伐利亞王儲魯普雷希特)居然不去搞後退遲滯而是幾次把十七號計劃給拍回去了!!!

法國人的老臉往哪兒擱啊......

這個就讓霞飛的迴旋餘地更大了,到了馬恩河開打的時候調兵增援也及時了很多

執行上差不多就這些問題:

·右翼由於無線電問題導致配合較差

·英國佬的彈性遲滯(游擊遲滯?)

·左翼並沒有堅持魯騰式的戰術撤退+遲滯而是採取了坎尼式的兩線進攻

然後我們退一步,講講小毛奇更改的計劃

(小毛奇最終的構想計劃)

跟最上面的包圍巴黎相比,這就是撞上去的

不過最上面要和荷蘭談談軍事通行的問題,這個只要一路推比利時就行了

這種部署的主要原因是...額...兵力不足

被詬病頗多的小毛奇的兵力部署問題就不重複了,或許他比較現實地看到了俄國和法國軍隊的變化,也有可能只是迫於國內容克們的壓力(東普魯士情結被袁騰飛解釋為龍興之地必須保全,我不做評論;阿爾薩斯-洛林情結從普法戰爭結束後眾軍事貴族對俾斯麥的施壓中可見一斑),不得已而為之

這個又要討論到小毛奇的心理問題了...恩不展開

其實我覺得每個問施里芬計劃能否成功的人,都應該先問一下小毛奇計劃能不能成功

我感覺這個計劃就是在馬恩河一線搞大決戰,仗著自己動員能力強單兵素質高你的主力還在被我吸在德法邊境上我就這麼掃下來......

但是總覺得怪怪的...

原來施里芬的計劃搞的大包圍是能夠在行軍中把巴黎包括進去的,小毛奇一改就感覺:

我是要去砸巴黎還是幹什麼...

我懷疑克魯格也是沒搞清這點,他還在電報里跟右翼大佬說我要去包圍巴黎了,大家支援我...

包你妹

當然,須知那時候都想著打對方側翼呢...

回到施里芬的原來計劃

從法國人的配合程度來看,不得不說施里芬具有高見

法國人的十七號計劃簡直是為了原版施里芬而生的(其實我也覺得二戰法國的D計劃是完全為曼不群計劃而生的......)

但是在實際操作中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與上文重複):

·兵力不足,包括絕對的不足和右翼的不足

·由於無線電問題,右翼配合上的誤差

·左翼不聽話

·士氣較預想中低

(對了還有右翼的補給問題,我記得在BBC一戰史上說過)

而在對面,則出現了這樣的情況:

·英國佬很能搞遲滯

·法國佬戰鬥意志很強,政府都搬到波爾多準備繼續抗戰(咦我好像聽到了三個月什麼的...)

·比利時人根本不投降,頑抗到底

這些都是施里芬沒想到的

我們試著把這些情況代入

左翼的防反很成功(基於法國攻勢邪教),法國人並未進到預定深度,而由於部隊不足,左翼的遲滯比預想中要差

右翼大西洋側的部隊不得不等待中路因為補給、打要塞造成的行軍緩慢,包圍不徹底

而又由於無線電問題導致各集團軍之間距離拉大...超過巴黎的一集被計程車大隊切斷

然後右翼就又回到馬恩河的狀況了...而這次雖然中間空當較小,但補給情況卻差很多

同時,毛子想要換家的戰報傳來......而法國佬已經在波爾多喝葡萄酒了

恩這個可以吐槽,不過對於這場戰爭該怎麼打,歷來說法很多

比方說外交失誤,再保險條約就應該續簽以避免兩線作戰

比方說重點失誤,沒有看到防禦優勢大於進攻,因而採取了先攻強後攻弱的戰略(老毛奇就是想先跟法國耗著而主攻俄國......)

而施里芬計劃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戰爭而戰爭」的,比如說入侵比利時的行動就直接讓英國參戰了。前面好像有說施里芬沒考慮英國參戰...我想不會吧

從事後諸葛亮的眼光來看,西線塹壕耗著而東線進攻,看上去比施里芬計劃要實際一些;儘管毛子人力好像榨不完,但是派出大殺器弗拉基米爾同志就行了嘛......


本位面毛奇將計劃的改動使得出了很多問題……按照原計劃,或許也未可知吧

(佔個坑,不填系列


施里芬計劃在實踐中幾乎不可能成功。

它依賴於敵人的狀態,比如俄國的動員時間、比利時人的抵抗能力、法國人的抵抗意志等等,有一項不滿足就無法實現按時攻入巴黎的目標。

打個比方就是,你要坐計程車去趕一個小時後的火車,平時順利打到車、路況良好的情況下40分鐘到火車站。但很不幸由於你沒有及時了解情況變化,先花了10分鐘打到,在路上堵了10分鐘,最後遇到修路繞遠多走了20分鐘,於是你就把火車給誤了。。。


其實有成功的可能。。這個計劃是讓法軍向左翼前進,德軍右翼包抄。施里芬預計俄國需要一個半月才能完成集結。所以將主力集中至右翼攻破巴黎逼迫法國失去戰鬥力再對付俄國。根據後來的情況俄國也是很弱。右翼攻入內地沒有十分堅強的工事一次快速推進是可能的,左翼在誘敵深入拖住主力。時間基本是夠的


成功性不大,如果完全按照施里芬計劃實行的話,東線太薄弱,而且東普魯士戰爭就不在德軍計劃之內,如果真按照計劃部署的話,東普魯士戰役估計更慘。當然只是其中一個因素


推薦閱讀:

中日海軍在東海進行一場決戰,誰贏?
如何看待四個全面的戰略思想和戰略布局?
微軟為什麼要做 .NET?
頂尖即時戰略遊戲選手對戰術的理解在專業軍事院校的戰術教研室專家眼裡是個什麼水準?
如何看待歐洲各國出軍艦攔截難民?

TAG:軍事 | 戰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