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認識歷史發展的偶然性?

我們都說,歷史發展有其必然性和偶然性,必然性比較好理解,封建社會必然取代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必然取代封建社會。那麼,歷史的偶然性該如何理解呢?這個世界真的存在偶然嗎?或者說,看起來是偶然,實際上是另外一種必然。就像程序設計中,不存在真正意義上的隨機數一樣。


謝邀。好形而上學的題目。

歷史上的偶然性很重要。

帕斯卡爾曾調侃說,如果克利奧特佩特拉的鼻子短一點,整個世界的面貌就會發生改變。

這個說法不無道理,尤其是當我們把目光集中在政治事件和英雄人物身上的時候。

如果克利奧佩特拉的鼻子短一點,羅馬前三頭後三頭的故事很可能要重寫了。

不過,這種故事只是歷史的一個方面。

克里奧佩特拉的鼻子短一點,會改變羅馬與埃及的關係嗎?不好說。會改變羅馬帝國在東地中海的地位嗎?可能性較小。會影響埃及的經濟、生態和文化傳統嗎?幾乎肯定不會。

因此這種問題有層次和側面之分。

半個多世紀前,布羅代爾曾劃分過所謂的三種歷史時間,偶然性對事件的進程可能影響最大。感興趣的可以參閱一下他的文章。見布羅代爾《論歷史》。但這種時間劃分最近幾十年受到了質疑。

P.S.

問題說明中提到的各種社會,只是一種理論建構,這種社會形態的劃分,帶有很強的人為性質。可以反思一下:為什麼要把歷史分成這麼幾個階段?為什麼是五個而不是十個八個?

可以說,這種歷史認識本身也是歷史的產物,它帶有很強的進步主義的色彩,反映的是19世紀那些思想家們對進步的信念,以及對理解把握世界歷史進程的自信。

我認為現在應該反思和超越這種誕生於19世紀的話語。


我想題主所認為的歷史偶然性,或許可以稱之為歷史的「蝴蝶效應」,因為整個系統的一個微小的變化導致歷史的巨變猶如亞馬遜熱帶雨林的一隻蝴蝶震動一下翅膀就會導致美國南部的一場龍捲風一樣的大巨變。

在《歷史的拐點》一書中講了一個故事:讀《歷史的拐點》發現,毛羽健1628年考中進士,由知縣升為御史,調入京城,於是養了二奶。沒想到,一天老婆突然從老家殺到京城來捉姦,二奶被她打個半死,老公也被罰跪一天一夜。他忽然明白了,老婆是靠什麼才這麼快趕來的,於是他恨驛遞,便上疏崇禎皇帝,廢除驛遞制度。但崇禎怕違背祖制,沒有批。驛遞原本只為遞送使客,飛報軍情,轉運軍需物資,可歷經百年,名存實亡,驛遞成了大小官員享受外出旅遊的一種免費服務。這個公開的秘密只有崇禎皇帝不知道。毛羽健的確看到了其中的弊端。他有個親戚劉懋在刑部當官,劉懋很欣賞毛羽健這個憤青,認為他說的有道理,便再次向皇上建議裁驛,理由是,如果將裁掉的驛卒的工資用在對付滿洲人身上,實在是兩全其美之計。正在為財政傷腦筋的崇禎,聽了正中下懷,立馬裁驛。劉懋為崇禎節省了銀子,可成千上萬的驛卒失業後加入了造反大軍,這裡面就出了個英雄李自成。

歷史就是這樣偶然,我們來假設一下:假如崇禎沒有裁撤驛卒,那麼西北的農民叛亂就有時間有能力平定,而計劃「安內之後攘外」也可以從容實施,至少,崇禎不會被李自成逼得上吊。如果我們反推一下,就不難看出其中的一條因果鏈:明朝滅亡—李自成進北京——李自成失業——朝廷裁撤驛卒——劉懋上疏——毛羽健的報告——悍婦溫氏捉姦。我想這就是歷史的偶然性,也就是歷史的「蝴蝶效應」。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歷史的偶然性之中也有必然性,就算上一條中李自成因為有工作不回去造反,但是難免會有張自成、王自成之類的人因為無路可走而而走上造反的道路。所以明朝的滅亡是在當時是必然,只不過選擇李自成這樣一個驛卒是偶然的,但是無論怎樣明朝都會滅亡只是不知道是在誰的手裡而已。

歷史是具有偶然性的,但是我們更應該看到其中的必然性,我想這樣我們方能更準確的閱讀歷史。

最後以一個幽默故事結束吧:

一男子結婚時向妻子承諾,如果背叛妻子,會受到上帝的懲罰。

不久,他就背叛了妻子。一天在飛機上遇到了風暴,他記起了那個誓言。忙跪下禱告:上帝啊,雖然我罪不可贖,但請你看在其他無辜乘客的份上,暫且饒恕我吧。突然,耳邊響起聲音:什麼無辜?你以為這些年來我閑著嗎?湊滿這一飛機人我容易嗎?


新古典學派的薩謬爾森利用數量方法論證了計劃經濟會戰勝資本主義,奧地利學派的哈耶克預言了蘇聯的崩潰。但沒有任何人告訴她們這一切會在1991年發生。即使歷史從長期而言存在一些可被人查知的所謂規律,這只是後人藉助其歷史結果的表現後驗性的去證實其理論。換句話說,所有還未發生的歷史事件都是黑天鵝~偶然性和自然選擇決定了世界的走向。


我和樓上的看法不同,偶然因素決定歷史。

老馬的歷史進化論收到了當時盛行的達爾文主義的影響,然後被蘇維埃們作為統治依據發揚光大。其實所謂的歷史發展必然性,就和人總要死掉一樣(甚至還不如,因為我們不知道歷史發展的最終結果,是人類的滅亡,還是人以其他形式存在,還是怎樣)。

這種所謂必然性對單個人來說沒有現實意義。歷史在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內,某些所謂發展進程會反覆,舊勢力會「復辟」,所謂歷史前進的方向會「走錯路」;往往在這個過程中,一代人或者幾代人就完蛋了。

so。。。。就像人總要死一樣,我們就要立刻去死么?為什麼我們不看開點,享受下我們偶然遇到的這些朋友,偶然找到感覺的戀人,以及珍惜我們偶然投胎下來的現實和人生呢。。。。


新世紀我想說:歷史不存在偶然

============================

在我的世界裡,歷史發展都是必然。從宇宙大爆炸的開始到現在,歷史被決定了全部。

不管30年戰爭某個國家因為某人死而退出影響了格局,不管蝴蝶效應,也不管什麼日全食改變了戰爭。他們都是不同緯度在同一時間的共同作用。

未來的發展,更多的邏輯思路被革新,哲學也在發展,各種哲學解釋的歷史偶然性也會更加站不住腳。

這個理論告訴我,假如倒退1000年,然後那時候的1000後的此時,我依然在此編輯這個答案。 而你依然再讀著我的文字。 這就是歷史偶然性。該理論涉及未來的圖書出版內容,再次不多說。

歡迎各學派挑戰


如果你可以獲得上帝視角,獲得所有信息,那麼你會覺得所有事的發生都是必然的,都有無數的前提因素造成了這件事。

但人類的認知能力是有限的,很多時候我們只能孤立的看到結果,所以覺得很偶然。

比如對古人而言,天文現象和地質災害,比如流星雨、地震、旱災,都是偶然事件,因為古人認知能力很有限,所以只能用宗教之類的來解釋。

而現代地理學、天文學的進步,讓天文現象和地質災害變得可預測,對我們而言地質災害只是地殼運動的結果。


你不要跟我說,當年恐龍稱霸地球,然後被小行星撞,是歷史發展必然?


與多數回答不同,我認為歷史很多時候是因為一些偶然因素而改寫的。以北宋代後周為例,當時柴榮收復失地的行為都取得成效了,可是因為很偶然的——柴榮生病去世——導致隨後局勢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看看柴榮進攻契丹時所向披靡的戰績:

顯德六年(959年)三月十九日,攻遼戰事部署完畢,分水陸兩線進攻遼國,趙匡胤、韓通分任水路、陸路都部署。

三月二十九日,柴榮親率大軍自京城出發,直抵滄州。

四月十七日,到達寧州,刺使王洪率城投降。

二十六日,至益津關,守將終廷輝率城投降。

二十八日,趙匡胤率軍抵達瓦橋關,守將姚內斌率城投降。

四月二十九日,抵達莫州,刺史劉楚信率城投降。

五月初一,軍至瀛州,刺史高彥暉率城投降。

可是一切都隨著他的生病宣告終結!

廣而言之,偶然性影響歷史進程的不在少數:

譬如當年,赤壁之戰大敗而逃的曹操退至華容道,見到匹馬守關,威風凜凜的關羽,講了幾句好話就被放走了——如果關羽狠狠心快刀斬亂曹,那丞相之職就換人了,更重要的,易中天老師就講不出來這麼好聽的三國了。

再譬如當年,執教北大的陳獨秀如果不因一次偶然的嫖娼而被北大放逐,其後因散發傳單入獄、出獄、失業、南奔上海,專任《新青年》編輯,那麼整個中國當代史都要改寫了。

再比如那個著名的丘處機的假設。再比如……

竊以為,回到主題:歷史是由很多的偶然性構成的。


偶然性,歷史的偶然性;蝴蝶效應的背後是蝴蝶分析法,,其實也可用用歸因模型去追溯歷史事件的所謂偶然性。

球場上進球的那個球員一般是最閃耀的,但其功勞的背後是進球這一連串的參與者之和的結果。


推薦閱讀:

面試時被問「你的人生規劃是什麼?」怎麼回答好?為什麼?
什麼樣的三觀適合現在的社會?
為什麼人長大了,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一個飽經滄桑,經過許多坎坷,有過大起大落,甚至看透是非,最後卻事業有成的人,有怎樣為人處世,言行舉止?
轉行,應該先認識自己再找工作,還是應該多嘗試各種工作?

TAG:歷史 | 哲學 | 世界觀 | 唯物主義Materialism | 人生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