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自學小提琴調音?怎樣把握音準?


謝不邀。

1. 新琴弦的調音

1.1 裝好琴弦擰緊至輕微壓迫琴碼。

1.2 把琴碼往腮托方向小幅度掰動,使琴碼與面板形成略小於90度的傾角。

1.3 擰旋軸緊琴弦,AD一組同時擰,EG一組同時擰。先AD,後EG。

1.4 不可一步到位,循序漸進。依照AD,EG,AD,EG……的方式慢慢擰緊至準確音的附近。

1.5 打開調音APP的標準音或座機聽筒或鋼琴,對比調整A弦音準。

1.6 此時調音時注意先擰松再擰緊。(切記此條,調音永遠先擰松調低再慢慢旋緊調高)

1.7 A弦音準後,根據5度音程調D,待D弦準確後,根據5度音程調G,最後根據五度音程調E。(即空弦雙音),E弦請裝微調,用於細微的調整。

1.8 四弦調完後再最後聽一聽有無變動即可。

完畢

2. 日常調音

2.1 參照第一部分1.5-1.8。

2.2 早期耳朵不熟練五度者可以多加練習,下載調音APP,自己調好後看看符不符合,APP亮綠燈沒有,以此檢測一下自己耳朵準確度。

2.3 如果旋軸過松,在調音擰動時適當向內塞。如果旋軸過緊,請在琴盒裡放乾燥劑。不要硬擰。


千萬不要用那種帶顯示的電子調音器一根一根調。也不贊同目前贊數最高的通過空弦與上一根弦的四指的同音關係調。這些方法只適合前期初學者,如果想要有所進階一定要儘快放棄。

首先先講下為什麼不同意以上兩種調法。

第一種,用電子調音器一根一根調。首先這樣不練耳,這就不提了。這種調法還有個問題,每根弦的校音都是獨立的,調完後,(為了解釋方便)實際音可以理解為是以標準音為中心的一個隨機分布。兩根相鄰弦這麼調下來,有可能剛好一個偏高一個偏低,拉出的雙音就不是很和諧的五度關係。這個五度關係,某種程度上比音高是否調準更重要。

第二種,通過空弦和上一根弦四指位的同音關係。首先你上來在一個也許不準的琴弦上按四指不一定準。其次,按此法難道第一根校的弦是G弦?從來沒見過先校G弦的。如果先調G弦,每一步的誤差會累積,到E弦可能已經偏太多了。這個方法還有個問題,調完,相鄰弦同樣不能保證和諧五度關係。

為了練耳,一定要用耳朵自己聽雙音來調。

第一步。用身邊可以找到的設備(鋼琴、音叉、專門可以吹出標準音的小口琴等),用耳朵聽,先調好A弦,直到聽不出與標準音的差別。一定要用耳朵調,調音的目的就是為了練耳,不要用那些高科技電子設備。

第二步。現在已經有了標準的A弦。通過A弦與鄰近弦(E弦、D弦)的雙音,校準這兩根弦。繼而通過D、G弦雙音用相同方法調。這一步不需要任何設備,只需靠耳朵來體會和諧的五度音。調到一個和諧的五度,耳朵會有一種爽歪的感覺。如果沒有爽歪的感覺,請繼續來回擰琴頭的軸。

一些調音的小技巧

  1. 擰弦軸動作不要過猛。曾經力量沒控制好接連擰斷兩根弦,特別鬱悶。如果弦軸打滑,可以抹一點松香加強摩擦力。
  2. 微調階段,擰弦軸往往容易擰過。這時候可以用琴底部的微調勾。沒有微調勾,老派一點的微調方法是(我更喜歡),想往低微調這根弦,用手指勾住這根弦在琴頸的部分,拉伸一下,音會微微變低;往高微調,手指按壓琴頭枕木以上部分的琴弦。這麼微調的道理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改變發聲部分琴弦的長短。


贊同@Leo Sun的答案

調琴主要就是練耳朵的音感 我們小提琴老師最初給我們調琴的時候都是用定音哨 不是電子定音器 而且只調A弦 之後靠雙音來找E弦和D弦的音 G弦最後調 如果有特殊情況沒有定音哨 可以用鋼琴啊之類和小提琴調值相同的樂曲來調琴 同樣先調A弦 再調其他弦 這樣對小提琴演奏過程中的音準把握也是很有好處

然後就是微調 我之前有一把琴 琴柱一到冬天就卡得特別緊 擰不動 或者有時候會有滑絲的情況出現 擰上去 自己再松下來 這種情況就需要一邊向上擰一邊向里頂 差不多的時候就保持不要再動然後用微調

雖然電子調音器可能會更精準一點 但是還是不提倡用

至於那種用四指對空弦調音的辦法 說實話我覺得還沒有直接用范音高八度那種調琴來得靠譜…


如果是初學、且之前沒有接觸過音樂,那麼請先專註於其他練習,調音請老師幫忙吧。

盡量不要藉助校音器,因為人耳敏感度是高於校音器的。調準A弦以後,如果你可以把其他幾根弦調得差不多,那麼可以這樣精細調整:以E弦為例,同時輕輕均勻拉響兩根弦,如果二者離純五度差的不多,那麼你會聽到(或者感覺到)除了E和A以外的一種類似「嗡嗡嗡」的振動(物理學上管這種振動的頻率叫「拍頻」),調節E弦,你會發現這種額外的振動頻率也在隨著變化;現在要做的就是小幅度調節E弦直至這種振動消失。此時同時奏響兩根弦,將是非常和諧的純五度。

以上是我的經驗。


小提琴琴弦調好以後,一個很重要的找音準的方法就是通過空弦音和要找的音做對比,拉空弦和旁邊一根弦的雙音,慢練,認真聽,練習耳朵對每個音與空弦音的各種音程,和弦的敏感性,感受各種音程的和諧程度,(和諧程度從高到底一度,八度,五度,四度,六度,三度,二度,七度),當耳朵對各種音程都具有很好的敏感性時,就可以依據任意一個已經準的音找到下一個準音,進而找到指板上所有準確的音。


畫楫 的回答非常棒,該講的問題都講透了,作為iPhone上小提琴調音APP「iTunes 的App Store 中的「提琴精靈」 - Apple」及iPad上小提琴陪練APP「小大師:小提琴音準神器,徹底突破音準難題!」的開發者,我有必要補充幾點:

1、有人說我不會聽:其實相鄰弦的雙音關係,是非常容易學會聽到,只要你每天在調琴的時候,堅持去聽,你一定能很快的掌握這個方法;

2、初學者可以藉助工具,我們為小提琴開發的系列APP都提供了更加專業的、基於純五度關係的調音法,界面非常清晰,前面已經有知友boy easy(一刀仙)推薦了。

3、日常調琴時,由於並不存在合奏的問題,所以不需要特別在意A4是不是等於440Hz,日常快速調音法能節約你的調琴時間,特別是那些沒有安裝微調的琴。

最後附上「四張圖學會小提琴調音」:

最後是一個自我宣傳鏈接:vibstring_羊爸的博客


很多人說五度。但是不先把單根弦調準,如何去感受五度的生理和諧呢?

我和很多琴友都是在跟老師學琴大約八九年後才能聽准五度雙音的,但單音的二度、八度很早就過關了。所以學琴前幾年完全可以藉助app或者自己唱音階定調,不丟人。

別人提過的30條不再贅述,提供我自己認為很重要的三條技巧幫初學者們從單音過渡到雙音吧:

①泛音乃神器。

②總感覺空弦撥弦時候略高,拉奏略低,撥弦調完一拉奏又要調,怎麼辦:試試【複製音色】:把標準音在腦子裡加工一下,或者藉助電子琴,腦子裡先唱出相同音色的la,再作比較。比如撥弦調音時,腦子裡想的是「嘣嗡~~」;拉奏調音時,想的是「吱~~」。

③如何檢查調音結果:用三把位2指【保持手型轉動手臂換弦】,像這樣,re(G)re(D),la(D)la(A),同弧線上按弦和空弦音高應該一致。

最後,推薦一個絕對良心的app,叫【調音器,節拍器】,小米應用商店有:

我覺得兩根弦相對±5都可以接受


最簡單的,牢記一個弦的標準音(挑一個自己最敏感的弦),然後練好指法,最後根據五度音程,四個弦的標準音就出來了。例A弦的四指所奏的mi,就是E弦的空弦聲。依此類推。


初學小提琴,聽音色是最難的。

在這個階段自己調音,用調音器輔助是比較方便的。

但是,還是要鍛煉自己聽音能力。

在練習中,有時為了音準到位,可以連續幾周都拉同一小段曲子,就為了音準到位。

最難的樂器就是學小提琴,難就是在這裡了


說實話現在市面上那麼多調音的app,大多都是免費的,樓主用起。


靠耳朵

跟校音器把A對準,一般樂隊對442,極個別時候對440,然後聽五度對剩下的。

從小學視唱練耳,A也是標準音。沒練出固定音高耳朵,A還是要背下來的。

你的第二個問題,就不該這麼問。因為背後是三種可能性:耳朵不好,手指位置沒定型,某個特定的片段無法完成。


這個純粹需要歲月磨練,而不能依靠短時間的加壓學習。不僅僅是對音準的把握,人對外界的感知力都需要比較漫長的熟悉過程。所以不用刻意去專門訓練,只需要持之以恆的練琴,慢慢的就會覺得耳朵具備了解碼能力,聽到的聲音會越來越有層次感。


有ipad的話推薦用小大師去調音,裡面有
五度相生律 調音功能,只要你調到軟體指定的位置就好了。調好了多聽,練耳朵,到最後你就不用什麼調音軟體了。

個人經驗。


長期聽 訓練耳朵對空弦的敏感度 不要用電子調音器 先定準a弦 再逐個調別的弦


調音器是最不靠譜的

最好的還是靠自己的耳朵,音稍微有點不準,一下子就能發現。不過初學者還是讓老師幫忙調音,等學了七八年,自己自然能夠調音。

另外,如果想找基準音,手邊沒有鋼琴之類的,可用電話。家中固定電話,拿起未撥號時的音即A弦。

在調好音後,拉一段熟悉的旋律,換把,靠手指的位置來判斷。如果手指的位置是你熟悉的位置,但是音準彆扭,那音調的肯定有問題。或者音準正確,手指卻感覺彆扭,同樣有問題。

正如老師說的一樣,

初學者拉琴聽的是音準,高手拉琴靠的是手指的感覺(手指放到那個位置,不需要聽,音就是準的)


首先要牢記二弦空弦的音 就是la 可以買個調音器 先對著調音器把二弦調準 然後二弦三弦一起拉來調三弦 因為是五度關係 所以三弦調準了的話聲音是很和諧的 調一弦的時候一起拉二弦和一弦 一樣的原理 也是五度關係 最後調四弦 四弦和三弦一起拉 也是聽五度關係 全部調完後跟調音器對一下音檢查自己調準沒 小提琴對耳朵聽力要求很高 不是一兩天就能練好的 每次都要靠自己的耳朵來聽 不要依賴調音器哦~


練了三四年琴後,每天都是拉老師調的標準音,自然會產生對音準的敏銳度,然後自己就可以鬆鬆緊緊的學著調了。如果想速成,現在好像有賣一種很貴的電子校音器,按照說明書去調就差不離了


小提琴調音可以簡單的用調音器,但是該問題本身似乎是很爭議的問題。之前找過一些書籍了解過,好像劉德庸老師和譚抒真老師的書中也有寫,分享一下記在角落裡的筆記。

小提琴的音律是五度相生律,調琴時先調A弦,再根據五度相生律調純五度的DE以及G,也就是拉空弦雙音。但是,在與十二平均律樂器(如鋼琴)或多樂器合奏時,往往用十二平均律來調琴,可以用調音器,方便統一標準。還有觀點認為,獨奏、作為歌曲主旋律或復調演奏時要用純律調琴。

個人經驗的話,調琴時A弦習慣調超過440HZ,稍微偏高一點,用調音器測過大約442HZ的樣子。


裝微調啊!四個弦都裝!再買個調音器!歐了!當然如果你音準的感覺不好……那我就沒辦法了


用過電子調音器,夾在弦軸上,效果還可以。

當然啦,人工調音最好~個人是從A弦空弦開始調,然後雙音調其他弦。

初學者就請老師調,學琴前幾年我自己都沒有怎麼單獨調過音吶 (‵▽′)/


推薦閱讀:

有哪些纏綿的小提琴曲推薦?
會拉小提琴或者會彈鋼琴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學小提琴,是什麼讓你堅持下來,有哪些痛苦經歷?
小提琴該如何正確保養?

TAG:小提琴 | 小提琴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