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很多大城市都被人斥為排外?你被「排外」過沒?你有「排外」過沒?在這個現象中,本地人和外地人誰的心理問題更多?為什麼?


因為大城市的人多,流動人口也多,相應地說其排外的人也多了,多到這個話題進入了你的視線。你確定小地方的人都不排外?

另外,我不認為對一個地方有沒有歸屬感是屬於「有心理問題的範疇」。

有歸屬感而產生心理上的「這是我家」的優越感是我可以接受的。

有歸屬感導致地行為乖張的「不好客」行為是我不可以接受的。。


其實這個還上升不到「心理問題」的地步,這個可以說是一種潛意識……

1.關於「不自覺」

「本地人之於外地人」從某種方面可以類比於「主人之於客人」的關係,而「客隨主便」是老祖宗留下的文化習慣,所以一旦「客人」讓「主人」不方便了,那麼自然會引起「主人」的反感……也許「同行的客人」也有微詞,但是多半不會又被侵犯的感覺……所以本地人討厭外地人,是顯性的;外地人討厭外地人是隱性的。

2.關於「不負責」

有人說難道「壞事」全是外地人乾的?顯然不是,但是不得不承認,外地人居多,因為中國人老祖宗就教育我們了「自掃門前雪」的道理,所以我們大半還是沒有保護「第二故鄉」的意識和自覺,多數人是一邊要求權利和利益,一邊排斥責任和義務的,會有種「這裡愛咋咋樣,反正老子還會回家」的「洒脫」。

可是試問,你們有地兒躲,可是本地人能躲哪裡去?

3.關於「護犢子」

這就有涉及到前一點提到的——「壞事」全是外地人乾的?

答案是——不是,本地人也會有沒有責任感的,而且絕對不會比外地人少……但是身為城市這個老媽的「嫡系子孫」,人家愛怎麼折騰,「表親」也不容置喙。「表親」在這裡是說不得罵不得的


1.生活習慣的衝突。

2.資源有限。

本地人實際上佔據著各方面的優勢,外來者在衝突中通常處於弱勢、被壓迫的地位,因此在衝突中表現出大城市排外的表象。

深圳沒有「排外」的現象,或者相比其他大城市很少有「排外」的現象,是歷史原因——深圳的繁榮基本上是在政策扶持下由各地外來者聚集發展起來的,深圳到處都是外地人,自然也就沒有所謂的「排外」了。

廣州的「排外」有時候還是很明顯的,但總體上來說還是可以接受的。可能是因為廣州一直都是比較開放的城市吧,而且廣州大量的學校所帶來的學生可能也有淡化的作用。

北京和上海的情況就不知道了,但應該也不會超出上面兩點理由。

上面所說的城市都沒有最近的香港鬧得凶……


心理問題什麼的談不上吧,應該說是社會心理現象,再細點,是區域文化。

我倒是覺得義務教育的推廣, 排外現象或心理相對少很多了,只是現在互聯網路發達或各地人口流動性增大,原本並不是回事或只是個案(即是個人的問題),瘋狂複製粘貼後,變成區域性的了。

其他的現象大多其實不是問題,都只是暫時的印象,比如在生意場上,有些人排斥浙江人,理由是浙江人給人的印象是精明,不好佔便宜;但深入接觸後,其他因素(比如產品成本、質量等)馬上會掩蓋這些較粗糙的信息。

這種觀念或態度或排外傾向 ,本質的說,是社會團體形成所必需的精神向心力,是個體存在於一個集體所必需的。如為什麼要愛國呢?因為一直生活在這個國家,在其他國家就活得不自在,我們不也是很排斥小日本嗎,我很難想像一個日本男人能在中國長期自在的存活!


小時候就在一本笑話書上看到一句話:

本地人都排斥外地人,但不排斥比自己有錢的外地人。

雖然是一句玩笑話,但想一想有些許道理,物質社會的大環境影響下,人們開始自覺地給自己和他人打標籤,從各種優劣方面來區分人的質量,大城市的人普遍素質高,會因為外來人造成的一些社會不良影響而對外地人一棒打死的情況越來越多。但是,從這點的另一方面來說,素質高的人往往不會這樣看問題。

所以,排外的人群是哪些呢?

以前還看過一篇文章,文章中的觀點是這樣的,往往「一無所有」的本地人是排外最為嚴重的人群。

我們來打個比方:

一個美國流浪漢,遇到外來侵略者的時候,他會是最先站出來沖在前線的人,這是為什麼呢?

在他的個人意識中,國家並沒有給予他什麼,但是卻給予他屬於這個國家的「榮幸」、「自豪」,他確實一無所有,這時的他僅存的是「我屬於這個國家,我是這個國家的人」的優越感,當這個國家遭到威脅和危險的時候,他的優越感也將隨之而去,為了捍衛他的優越感,他需要站出來排外。

同理,放到民族、地域、城市甚至城市內部也會有這樣的情況。往往在城市混得不如意的人,他們擁有的東西越少,他們對於城市賦予自己是「本地人」的優越感越強,這就會導致他們對於外地人的愈加強烈的排外。

這裡我不想拿具體的城市作為例子,我只是提出自己的觀點。


我覺得排外是人的正常心理,一個家庭會排斥其他家庭人員,一個小區會排斥其他小區的人員,往大了說延伸到市,國家,都是這樣的心態。

不是自己群體的成員,出現的問題會被無限放大,比如某個老外來中國犯了罪,國人會把罪名扣在對方國家上,而非個人,反過來也是一樣。

每個人的本性使然,想通了也就釋懷了。


今天真好看到一個有代表性的微博,奇聞共欣賞。到底是誰在排誰


我來深圳4年了,沒有感覺到排外,因為大多數都是外地人……

廣州會有點,因為早就已經產生了自己的本土文化,當外地人來到的時候跟自己的文化有衝突,所以排斥是難免的。

這根本不是什麼心理問題的緣故,只是對外來的、陌生的事物的排斥,任何人都會有,如果本土已經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文化,那排外傾向的人就會多些。而像深圳這種近二三十年才發展起來的城市,因為各地人群的湧入,所以各種地方文化都有點,尚未形成一方獨大的文化,所以不存在排外之說。


其實小村莊更「排外」

要完全融入一個小村比融入一個大都市難很多

因此包容性是大都市的特徵


不管走到哪裡沒兩天我就會覺得我是那裡土生土長的人。

是不是主人翁意識太強了?


其實現在很多大城市的包容性越來越高,反而外地人來到大城市各種的牙酸本地人,無非就是自卑艷羨的原因吧。


看素質


通過鄙視別人享受愚蠢的優越感。排外是無言的鄙視。


一般不願意融入當地社會的人,都會有被歧視的感覺,總認為別人排外。


我在深圳,我發現深圳排外的人一般是在深圳的揭陽人!並不是一些深圳城中村的土著!可以這樣理解,一些土包子在大城市發展好了,自以為是,就排外了,然而他們也不一定是土著,他們的家鄉比如揭陽,發展得也不好,他們自己都不想回家鄉。個人經歷和觀點哈


你有沒有發現,排外的地方大多都是老工業地區。因為這些地方國營廠礦很多,城裡人幾乎都和各種企事業單位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90年代末下崗潮以後,出現了許多拿著「高貴的」城市戶口、卻又比外面農民還窮的「赤貧市民」;不像那些南方沿海城市,有本地戶口的人基本上都不會窮。

而正是因為這些城市戶口中的底層,他們生活水平並不比農民好多少,又跟著父輩過慣了吃大鍋飯的生活,於是他們只能拿著自己的戶口本朝那些外地人撒氣。我相信,絕對不會有哪個事業有成的城市人,會整天無所事事拿外地人當出氣筒。

此外,老工業城市還有一個特點就是「吸血」經濟。為了工業生產,必須把周邊縣份的資源給「吸」進來,逐漸拉大了城鄉差距;城鄉戶口在各方面的待遇也相差甚遠,宛如種族隔離。所以在這些地方,城市人對農村人的優越感也更加強烈。

至於比較排外的城市有哪些。京津滬就不說了,答主的家鄉成都、重慶絕對算(彎彎、縣疙瘩可不是說著玩兒的),以及東北、山東、湖南、湖北境內的一些城市,網上遇到的地域噴子幾乎都來自這些地方。在網上和這些地方的人說話要格外小心,稍不注意就要背上地域黑的污名。你看廣東福建這些沿海省份,還有河南陝西這些農業省份,很少見到什麼噴子,從來都是被噴的。


租住的地方都是外地人,我們之間相處比較愉快。至於我同學租住的是上海老公房,周圍都是老上海,矛盾不斷啊,排外還是比較嚴重的


推薦閱讀:

中國現在階級固化了嗎?
黑社會在未來有可能會消失嗎?
關於今年湖北的大水,如果你是湖北人,你如何看待其他地方人對你的說法?
跑5千米容不容易?
日本社會的階級固化有多嚴重?

TAG:心理學 | 社會學 | 社會 | 排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