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會說《少有人走的路》非常好?好在哪?

RT


看過的書不少,但如果只推薦一本,那麼一定是《少有人走的路》。

《少有人走的路》為美國心理醫生斯科特·派克所寫,共三本,分別為《心智成熟的旅程》,《勇敢地面對謊言》《與心靈對話》。其中第一本《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精華,本回答也以該本為例。

這本書的核心是:人生苦難重重。全書分為四個章節:自律,愛,成長與信仰,恩典。作者以心理醫生的視角,為我們揭示了心智成熟的道路道路中,會遇到的種種苦難、挫折,以及如何去正視。

挨個簡單說說,結合自身的一些想法,先談自律

人有性格,性為慾望,格為約束。且不談本性善惡之說,純粹的慾望沒有邊界,需要被束縛。

而所謂自律,就是用原則和方法,約束自己的不當行為。

這裡面,核心或有兩點:責任平衡

每個自由人都應有著相應責任。如果不能及時解決面對的問題,擔負其對應責任,這些東西便會想屏障一樣橫在我們心中,阻礙個人成長,也阻礙現實中的事態發展。人總傾向著逃避責任,不願意直面事態,不願改變。這點是非常可怕。如果萬事以為:「這不是我的問題」,這肯定於事無補;指望別人為你解決問題,也不是明智之舉。應為的,應是勇敢的去面對,說「這是我的問題,我來解決」。這或許只是一小點的改變,但會對人的一生,帶來不盡的影響。

另一點,是平衡。正如前文所言,人應該負擔其對應的責任,這同時也意味著要拒絕不應承擔的責任。不僅僅於此,應同時明白,自律是一項艱苦的任務,需要耐性,勇氣,判斷力,以及眼光。一方面應以追求誠實為己任,另一方面也應為了結果正義而隱瞞部分事實和真相。一方面需要推遲滿足感將眼光放得長遠,另一方面也需要把持得當,過好現在的生活。這便是平衡。

接著是愛

愛是一種極其神秘的現象,很難給出一份明確的定義,之前學心理學的時候,對愛的研究也被列為半個禁區。

這裡面,派克給愛下了一個相對完整的定義:愛,是為了促進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斷拓展自我界限,實現自我完善的一種意願。

這一句話裡面有三點值得我們回味:

  • 愛需要意識和潛意識的目標一致;

  • 愛是一個長期、漸進的過程;

  • 愛是自愛,也是愛人,共同成長;

在愛的過程中,人會得到特殊的滿足感,這種滿足感來源於自我界限的拓展,我們會把對方視作自己的一部分,希望對方能夠成長。在有這種體驗的同時,我們感覺自己的靈魂無限延長,希望吧激情乃至生命奉獻給對方。對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得我們生活在了精神貫注的境界里,是自己的內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相互模糊,達到區別於狂喜的滿足感。

這裡面需要點明,愛和性雖然可以同時發生,但卻不是同一回事。性可以在高潮時給予一時的狂喜,但卻無法提供長久的貫注。

剝離開斯科特的書,這裡我單獨強調一點,依賴不是愛。安全感的提供,並不由依賴產生,而是由內而外。在愛的過程中,需要投入,會有風險,也會有各種矛盾,這都是必然的,不必驚慌。

成長與信仰

隨著成長,我們見識到了更廣闊的世界。但是呢?由於天賦和成長環境的不同,心智年齡的差異,個人對世界的看法或有天壤之別。世界是多元的,很多的事物,沒有對錯,只是不同罷了。

《少有人走的路》提到,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需要不斷撕破原有的舊地圖,把陳舊的知識踩在腳下,探索充滿荊棘的領域,即便這會一場痛苦。我們需要樹立自己的信仰。當然,這裡的信仰並不是值得宗教信仰,更貼切的用詞應該是價值觀以及原則。我們可以以「真實」、「觀察」、「知識」、「懷疑」、「經驗」等樹立自己的信仰,而不是一味的篤信上帝,人云亦云或者其他。

舉一個小的例子,我希望能夠一直踐行這麼幾點:保持善意,勇於面對,敢於擔當;

  • 在一生之中,保持著對人、對物的平等善意,不攀附權貴,也不輕視草木低。

  • 在一生之中,勇敢地面對一切變化,不怯於挑戰,也不動色於泰山崩。

  • 在一生之中,擔負起所應承擔的一切,不逃脫懲罰,也不躲避千夫指。

—— 能否用一百字寫清楚你最想要的生活? - 吃喵糧的汪的回答

恩典

恩典,這裡可以理解為機會,一種從外部獲得的給予。

我們之所以能具備愛的能力和成長的意願,不僅取決於童年時父母愛的字樣,也取決於我們一生中對恩典的接納。

被召喚者眾多,被選中者寥寥

但實際中,絕大多數人選擇了對恩典的抗拒。

這裡先暫時扯開話題,之前所講的都是如何成長,但成長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阻攔,其中一大阻攔便是懶惰。懶惰並不僅代指的是懶於行動,而是懶於改變,我們總傾向於逃避必要的苦難,慣於選擇平坦的道路,這是我們的惰性釋然。懶惰,是制約成長的一大原罪

我們拒絕恩典,很大程度上是懶惰作祟。比如說拒絕出任要職,是因為害怕接受之後的種種改變,種種連帶責任。如果能主動接受恩典,或許人的世界會大不相同。

以上是這本書書的四個主要部分,大致如此。

我有幸在高中時接觸到了這本書,價值觀得到了重塑,做出了很多現在看來是最好的選擇。非常感恩於此。

除此之外,再推薦一本書吧,很久以前看的,對我當時的視角進行了一次重塑,但現在看來可能會有些過時:

《世界是平的:21世紀簡歷》托馬斯?L?弗里德曼


最近讀了"少有人走的路"一書。這本書是一個心理醫生多年的從業日誌。 反覆閱讀,頗有領悟。

而我卻想到了一個新名詞- 叫升級論。 即人有很多的心理能量水平, 只有使自己的心理能級不停提升,才是通往幸福之路。

心理能級是什麼,它就是人們常說的正能量,負能量。 它和物理里的能量類似, 具有動能(現有的狀態)和勢能(對未來狀態的預估), 取決於自身和外界。

心理能級首先取決於外界。舉幾個例子,當一個人在人群中處於領袖的位置,被別人讚揚, 被很多人左擁右抱,她都會覺得舒坦, 自己很牛的樣子, 這就是由外界條件所寄予人的心理位勢。 從根本上說, 他都和人的需要能夠滿足, 並且具有行動上的選擇權,而不是被選擇有關。 比如, 你是boss,你可以炒別人而不是被炒。 你追求者一大堆, 所以你晚上可以pick anybody 去約會。 一大堆人圍著你轉,你不在意某個人怎麼想你。 總之, 你的自由意志可以實現的可能越大,選項越多, 就越處在心理能級高的位置。

當然心理能級也和自身有關, 自己的預期和真實的狀況差的越小,越有條件實現, 內部的心理能級越高。 壓抑和無法實現的願望則降低心理能量。

那心裡能級低呢? 心理能級低的裝填往往是比較負面的,把上述那些都反過來, 變成沒有可選擇性,就是低了。

心理能量的水平, 很大程度決定人的行為模式。

人的本性是追求快樂。 無論是處在高位點或者低位點的人,都會以追求快樂為己任,但是形式卻殊異。 同樣一件事情,高能級的人往往會挑戰新鮮的,是探險挑戰者的姿態。低能勢的人則是對現有的東西產生依賴,是癮君子的姿態。比如高能級的人認為只有發自內深處的相互愛慕才可以結婚, 如果現有的人不再滿足他,他會繼續其愛情探險。 而低能級的人則可能為了尋找陪伴或洩慾找個對象。低能級的人最典型的狀態是沉溺於自己的嗜好,比如酒鬼, 賭徒, 或者每天沉迷於收藏一些玩具的人。 也許他們也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但他們幾乎一定是對現有的生活並不滿意卻又害怕失去現有的東西而不想改變。

或者說低能級的人是寵物狗的心理,沒有選項, 處處被動挨打, 通過對某些東西的成癮,來逃避問題,過著每天都一樣的生活。 而高能級的人, 是草原蒼鷹的心理,他們的選項多,是生活中的主動者, 越級挑戰者, 希望每日都有新鮮的挑戰,實現不同的自己。

理解「少有人走的路」的核心,在於理解這種能級躍遷。

人的性格,過往的經歷或者暫時的境遇受挫, 都可以導致心裡能量偏低。 而持續處在心理能量低的人,更加容易受挫,因而在低能級陷的更深,這就是一個互為因果的過程。

但是有沒有一條路幫助人實現這種心理能級的躍遷? 有的, 這就是少有人走的路一書所說的路。

書的核心: 自律和自由。

何為自由? 這是我之前多次討論的一個問題。 自由意味著選擇權,你手裡達到快樂可以執行的選項越多,選擇權就越多。

自由實現的條件是擺脫依賴,依賴越多的人選擇權就越少。 為什麼? 你依賴父母供給你生活,那你必然反過來要讓父母決定你的事情,畢竟錢是他們出的。你實現財務獨立,你才有不依靠父母意志的選擇。 最典型的依賴而不自由的例子是寵物了 , 雖然它錦衣玉食, 它卻生活在牢籠里,甚至身體都被做了絕育手術。 反觀身邊很多30歲還被父母供著的小孩子也就是如此。還有那些被供養起來的全職太太,看似沒有壓力,實則精神生活十分悲慘。

自由這麼好,有些人卻逃避自由,這就是低心理能級的人的狀態,他們先是缺乏自由,繼而愛上枷鎖。這也是中國統治者常用的伎倆,把人困在低能級。

對更高自由度的追求,是實現能級躍遷的基礎。 因為被束縛的東西,將永遠處於低能級。 屌絲這個詞非常生動,給人以掛在天線上的一根絲的感覺, 沒有自由,只有那一畝三分地, 屌絲熱愛枷鎖,用一些無聊的消遣方式把自己維繫在現有水平而不是甩掉枷鎖。 這種心理就是不去通過對自我的約束提高自己的心理能級, 而是通過對某種東西的成癮,而讓自己在奧特曼的單曲循環里卡死往複。

對於一個人, 最重要的是擺脫「歷史」 在其身上造成的心理勢井。 這是一個人的獨立戰爭, 因為越獨立,越自由。

第一: 正視不確定性

擺脫依賴的第一個要素就是正視不確定性。因為對不確定性的厭惡是所有心理低能者的共同特徵。 因為枷鎖和籠子反過來也是一種生活保證,提供食物和隔離更強大的獵食者。 和寵物狗對立的那些野貓野狗, 那是相當自由的,但是他們有一個問題, 就是有上頓不接下頓以及更強大動物的威脅。也正是因為這種可能性,讓他們不停的狂野奔跑,喚醒了他們的生命力。 因此, 直面和接受這種不確定性,走出精神避風港,就是提升心裡能級的第一要素。 你要在心裡默念,接受不確定性欣賞生活的狂風巨浪正是生命意義所在,也許你明天會被吃掉,卻比在籠子里終老強的多。

第二, 直視死亡

兩千多年前 , 古羅馬哲塞內加第十點,內觀冥想說過:「 人生不斷學習生存 , 人生也不斷學習死亡。」 要擺脫依賴,得到獨立,必須有能夠容忍某些自己之前生活的一部分,甚至十分心愛的一部分在自己生活中消失。因為某部分生命的死亡, 是引領人如蛇蛻皮一般走向更新更成熟階段的必經之路。 那些更新階段代表著更強大的心理能勢。 那些害怕失去而躲在過去里的人,即使到了老年也難以脫離心理的幼年階段。

第三點, 認知地圖

被困在枷鎖里的人一般都有一張模糊的世界地圖, 他看不太清自己的圈子外面的東西是什麼,因為不清而恐懼,因恐懼而詆毀, 沿用自己老掉牙的地圖,還要教導別人。 正確的決策需要正確的認知, 而沒有人在開始有正確的認知。人都是一開始用一些假設來描述真實的世界,然後出去行動犯了錯把那些假設改掉。 聖經里幾個核心人物,如約拿, 都是因為悔改而重新贏得了上帝的重用。都說明內省和修改認知的重要性。 那些每次錯誤後抱怨客觀的人,終究是被上帝遺棄的人。 而把每個錯誤看出修正認知地圖機會的人,終將拿到越來越正確的地圖。

第四點,自律和邊界

沒有邊界的自由是消極的,具有破壞性的。我們在自然的狀態下有一種天然的向下滑落的趨勢, 做那些容易上癮的事情,去任由自己墮落。這就是確立邊界和自律的作用。 通過確立邊界而不任由自己向下掉,而有自發向上的趨勢。 確立邊界,刪除一些垃圾的諮詢文章,一些無聊的朋友, 一些耗時間的無聊癖好, 即使不去做任何更好的規劃, 你都會向好。

然後說自律,這恐怕是西方文明自我修養的核心。 人在一定程度是不變的,一定程度又是可以改變的。 不變是因為人的行為慣性巨大, 如果沒有巨大的外力, 你幾乎會保持一樣的狀態。 因此所有的雞湯立志都必然失敗。 沒有人能夠單憑看了幾本書許了幾個願就改變。 但是有一點, 卻可以逐步改變一個人, 就是用微小的行動改變他的習慣。 所謂日積月累,日拱一卒,敵營可破。 那麼這一點一滴的堅持就是靠自律。

很多人常說的一句話是, 及時行樂因為未來不確定。 但是及時行樂的含義其實就是干他每天乾的那些事,及通過自己的各種癮或者嗜好找樂子。這樣看似能夠樂一陣子,卻始終去掉了太多一生可能有的機會。自律的作用就是減掉這些消極的解決方式。

第五點, 行動,通過幹掉小的任務增長能量

有一句叫行動對抗虛無。 當你任何事情都想不到, 不知該做什麼, 就應該做一件離你最近的積極的事情,當你行動起來哪怕看到最些微的收穫, 你的心理能級都將提升,可以進一步做更複雜的事情。

一個人要完成一個非常長期的任務, 在中期遇到困難的時候必然氣餒,進入心理能量的低谷。 相比唯一的辦法是把長期的核心利益切分成一連串小的任務,從最簡單的逐步複雜。 每完成一個就得到足夠的反饋增大心理能量。 每幹掉一個小的任務, 就是增大一點選擇權,就更接近高能級。 而如果一開始就跟比較複雜的任務對抗,則可能很快把心理能量用完。

第六點, 善用地點和外界力量

地點是世界最重要的構成力量。 因為地點即選擇權。 當你很難改變自己, 就用腿來改變一切。 一個有一大群高素質朋友的地方,一個充滿了變化和可能的地方,讓你不勝而勝。

第七點, 合理的釋放方式

人一天的行為是有一個能量金子塔的。處於塔頂的最困難的核心任務, 然後是周邊的次級任務, 用於維持生命的任務等,最後則是釋放和消遣。 因為為了那些高級任務而被壓抑的慾望必須得到發泄。

而最危險的也是消遣和發泄, 很多消遣都是一些容易上癮的消極遊戲。 沉迷其中的時候, 它們會反客為主吞噬生活的主業。

我的想法是用一些積極的手段釋放, 例如進行體育鍛煉而不是去DOTA里去虐菜鳥,又比如和朋友訴說失敗的前因後果而不是自己獨自喝悶酒。

生活是圍繞慾望展開的, 把自己的需求分解,讓每一種需求都對應一個能量向上的通道而不是向下, 就是最好的提升心理能量的方式。

第八點, 擴大自我的邊界

擴大自我, 就是抬升自己的眼界,站在上帝的位置看世界的格局,再回去看我。 這樣看, 我們不僅能看到自己, 還能看到很多相關的人,平時認為無關的人,並且主動開始增大關心的對象。 因為, 你會看到,你們本是命運相連,同時連接在一個風雨飄搖的船上,在無常世界裡搏擊。 這個時候,你的心理能級會因為和世界的緊密相連而得到提升。

第九點, 愛

我們都因追尋愛而活,都渴望被接納,被關注,最終被愛。 在自我邊界擴大後, 我們會深刻的體會到其他人的需求, 而不是被局限在自己的榮辱得失里。 在這種對別人需求的深刻體會下的行動, 才是愛的基礎。 而愛, 是提升心理能級最有力的武器。

第十點,內觀冥想

我們的理性在幫助我們做出正確決策的同時,也佔據了本不屬於其的情感與審美的「頻道」,從而影響了我們感受幸福的能力,而我們若是不幸福,那麼我們的心理能級也不會高。冥想可以幫助我們破除「知識障「,讓我們不會時時刻刻都不自覺的動員理性與邏輯,增加我們的同情心同理心。從而能擴展自己認知的邊界,擴展愛的邊界,擴展」科學的真,道德的善,藝術的美這三者統一之處「的邊界。

第十一點,接受不完美

對完美的追求會成為一種偏執,而偏執都是類似的,都是自怨自憐,從而降低你的心理能級。我們不要如魯迅所說,患上」十景病「,什麼都要湊個整數,點菜非要八葷八素。接受殘缺是現實的一種,明白大成若缺的道理,是活的真實的前提。我們要改變世間的不如人意,可目標不應是十全十美,而應是在自律的牽引下,一步步走向認知地圖告訴我們的成功的邊界。

提升自己的」能級「,是可以在外界環境不利時進行,最典型的比如東坡,只有去了黃州,才能寫出」也無風雨也無晴「以及「一點浩然氣,千里快哉風。」神經可塑性決定了我們在任何時刻都能夠戰勝自己過去的陰影以及環境的束縛,我們一直都擁有提升自己心理能級的條件,你其實沒有那麼多借口


我同意《少有人走的路》可能是對「吃貓糧的汪」改變非常大的一本書,但僅僅是對他。假如要我推薦的話,這本書推薦給20歲左右的大學生,剛畢業的人看。

說點題外的先。

知乎上推薦書的答案我都很少看,第一點我認為的是,有些人推薦的書獲得高贊的原因不一定是這本書有多好,而是這本書是大家都知道或者看過、聽過的。他獲得高贊的原因在於,這個東西大家都說懂,所以給他一個贊。比如有人老愛推薦海明威的《老人與海》,我只想問他他看過多少海明威的書?《永別了,武器》和《太陽照常升起》、《乞力馬扎羅的雪》看過了嗎?再比如《老人與海》裡面,除了「老人與海」篇章之外,你還能說出多少個收錄於《老人與海》的故事。

對絕大多數人來說,他們了解的海明威,可能僅僅聽過《老人與海》與知道《老人與海》的名句「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對於這類高票答案,我真的覺得沒有參考性。

對於知乎推薦書來說,書的評價準則是服從多數人原則。但其實在知乎上,絕大多數人看的書不一定是作者最滿意的書,很多時候恰恰是因為名氣大。比如,馬爾克斯的作品中,大家熟知的是《百年孤獨》,而不知道他花費最多心血的是《族長的秋天》,最喜愛的是《沒有人給他寫信的上校》。

第二點,是關於個人推薦書的。關於個人推薦書的也務必請注意,不是每個人的經歷都大同小異,正如貓糧汪推薦的《少有人走的路》,我也買了全套,但它對於我來說,有影響,但要說影響,張愛玲的《傳奇》對我影響更為深遠。

大V推薦的書,跟他們所經歷的、對未來的預期在某種程度上是吻合的。也就說,除非你覺得你和他們有某種程度的吻合,不然不要太鑽牛角尖了。正如貓糧汪說的《少有人走的路》很好,你可以去看看,是寫的不錯的。但對我來說要到改變一生,就覺得有點太過了。

說到推薦書,我還希望給出閱讀量,閱讀類型。假如一個人一年只讀1-2本書,給你推薦說這本書很好,寫得很棒。你要我怎麼評論?一個讀過10本書的人推薦的書,和一個讀了100本書的人推薦的書,即使相同,也是有很大差異的。這就是所謂的「閱歷」。

說到這裡,也說到關於越來越多人湧入的知乎,水平是否會下降。這是必然的,對於知識的層面,越往深處的人將越少,文章的贊同數常常不是與質量有關,而是於看得懂的人數有關。

所以在看推薦書方面,我更傾向於選取那些閱讀量大的大V推薦的書。

最後說說這本書(我只讀了第一本...),我覺得好的幾個點。

第一是提出了「自律,就是一種自我完善的過程。」

第二是提出了「心靈地圖」

第三是我很喜歡的一個小故事講的是「女人與她的寶箱」的故事:探討人與人之間接觸的底線。

書是我一兩年前看的,的確對我的改變有一定的影響。推薦的話,推薦給20歲左右的大學生,畢業生看。自律,愛,成長與信仰這些話題,更適合這一群人。


謝謝 @xbmmznl 邀請。

這本書我大概是在07年08年左右看的。這是我強迫症期間硬著頭皮看過的不多的一本書之一。

書的大部分內容都忘記了。只有一個部分記得很清楚。那就是作者採訪了很多成功人士問他們什麼很重要。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答案,那就是很重要的東西之一一定是自己。

有自己很重要。並且愛自己很重要。當時的我由於疾病很痛苦,所以不理解這是什麼意思。

但是這麼多年過去了,我也漸漸學會了愛自己,反觀這些年的經歷,開始心疼自己,然後越來越欣賞自己。我覺得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但是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對於那些抑鬱和強迫很嚴重的人來說可能幫助不大。這本書更適合於人在有平靜的內心時候看。(身體不好時候看什麼書都看不進去的)或者說我覺得這本書對於當時的我沒太大用,但也許對有些人很有對口。


這本書是真的好,那天師父把這個推到我時間線,我去kindle上買了,雖說只有三百頁,但每個字,每句話都是經典,值得反思。下面是一些摘抄,來源於豆瓣,畢竟你要我把自己的筆記一字一字的打出來也不太現實,太耗時間了。

《少有人走的路》

1. 人可以拒絕任何東西,但絕對不可以拒絕成熟。拒絕成熟,實際上就是在規避問題、逃避痛苦。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趨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不及時處理,你就會為此付出沉重的代價,承受更大的痛苦。

2. 人生是一個面對問題並解決問題的過程。問題能啟發我們的智慧,激發我們的勇氣;問題是我們成功與失敗的分水嶺。為解決問題而付出努力,能使思想和心智不斷成熟。

3. 規避問題和逃避痛苦的傾向,是人類心理疾病的根源。

4. 所謂自律,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5. 推遲滿足感,意味著不貪圖暫時的安逸,重新設置人生快樂與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對問題並感受痛苦;然後,解決問題並享受更大的快樂,這是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6. 父母習慣用嚴厲的體罰教訓孩子,本質上不是教育,而是發泄怨氣和不滿。

7. 「我是個有價值的人」,有了這樣寶貴的認知,便構成了健全心理的基本前提,也是自律的根基。

8. 和那些缺乏耐心、想讓問題馬上解決的態度相比,另一種解決問題的態度更低級、也更具有破壞性,那就是希望問題自行消失。

9. 直面問題會使人感覺痛苦。問題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決,就會永遠存在,阻礙心智的成熟。

10. 曾經有位久經沙場的將軍告訴我:「軍隊最大的問題在任何組織和結構中都同樣存在,那就是大堆問題,遲遲無法做出決定,更談不上實際的行動了,似乎頂上幾天幾夜,問題就會自行消失一樣。」

11. 他們推卸責任時,可能感覺舒服和痛快,但心智卻無法成熟,常常成為集體、社會的負擔。

12. 我們力圖把責任推給別人或組織,就意味著我們甘願出於附屬地位,把自由和權力拱手交給命運、社會、政府、獨裁者、上司。埃里克 弗洛姆將其所著的討論納粹主義和集權主義的專論命名為《逃避自由》,可謂恰如其分。為逃離責任帶來的痛苦,數不清的人甘願放棄權力,實則是在逃避自由。

13. 獻身真理,意味著敢於接受其他製圖者—外界的之一和挑戰,由此確定地圖是否與事實相符合。不然,我們就將生活在封閉的系統里—就像是單間牢房,我們「反覆呼吸著自己釋放的惡臭空氣」—如同塞爾維亞 普拉斯(美國女詩人)的比喻,沉湎在個人幻想里。修訂地圖帶來的痛苦,使我們更容易選擇逃避,不容許別人質疑我們的地圖的有效性。

14. 故步自封,逃避挑戰,可說是人性的基本特徵之一。

15. 只有讓接受挑戰成為習慣,心裡治療才能夠真正成功。…接受挑戰,才可以帶來真正的安慰;心裡接受長期的、甚至經常碰壁的自律,才可能使治療成功。

16. 敢於面對事實的人,能夠心胸坦蕩地生活在天地間,也可藉此擺脫良心的折磨和恐懼的威脅。

17. 保持平衡,意味著要確立富有彈性的約束機制。不妨以生氣為例。我們心裡或生理上受到侵犯,或者說,某個人、某件事令我們傷心和失望,我們就會感到生氣。要獲得正常的生存,生氣時一種必不可少的反擊方式。從來不會生氣的人,註定終生遭受欺凌和壓制,直至被摧毀和消滅。必要的生氣,可以使我們更好地生存。我們受到侵犯,不見得是侵犯者對我們懷有敵意。有時候,即使他們果真有意而為,我們也要適當約束情緒,正面衝突只會使處境更加不利。大腦的高級中樞—判斷力,必須約束低級中樞—情緒,提醒後者稍安勿躁。在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裡,想使人生順遂,我們不但要有生氣的能力,還要具備即便生氣、也可抑制其爆發的能力。我們還要善於以不同的方式,恰當表達生氣的情緒:有時需要委婉,有時需要直接;有時需要心平氣和,有時不妨火冒三丈。表達生氣,還要注意時機和場合。我們必須建立一整套靈活的情緒系統,提高我們的「情商」。

18. 要使心智成熟,就須在彼此衝突的需要、目標、責任之間,取得微妙的平衡,這就要求我們利用機遇,不斷自我調整。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則就是「放棄」。…我想不管是誰,經過人生旅途的急轉彎,都必須放棄某些快樂,放棄屬於自己的一部分。迴避放棄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永遠停在原地,不讓雙腳踏上旅途。

19. 放棄某種心愛的失誤—至少是自身熟悉的事物,肯定讓人痛苦,但適當放棄過去的自我,才能使心智成熟。…人生各個階段,會出現各種各樣的危機,只有放棄過去過時的觀念和習慣,才能順利進入人生下一階段。

20. 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出自道德經」作者引用

21. 假使人生的目標就是逃避痛苦,你完全可以得過且過,不必尋找更高層次的精神和意識的進步。因為不經痛苦和折磨,就無法實現靈魂的超越。而且,即便達到很高的精神境界,但彼時的痛苦之烈,可能遠遠超過你的想像,讓你最終無法承受。

22. 自律,包含具有積極意義的四種人生原則,目標都是解決問題,而不是迴避痛苦。綜上所述,這四種原則包括: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23. 我的定義是: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

24. 首先,墜入情網,通常涉及與性有關的慾望。…只有意識和潛意識的性衝動,才會使我們陷入情網。…墜入情網,意味著自我界限的某一部分突然崩潰,使我們的「自我」和他人的「自我」合而為一。

25. 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不過是一種幻覺而已。情侶只有脫離情網,才能夠真正相愛。真愛的基礎不是戀愛,甚至沒有戀愛的感覺,也無須以之為基礎。…墜入情網不是真正的愛,其本質究竟是什麼呢?僅僅是自我界限暫時的崩潰嗎?在我看來,它與人的「力比多」(性的需求和原動力)有關,或與受基因支配的生物交配本能有關。墜入情網,是人類內在性的需求和外在性的刺激,產生的典型生理和心理的反應,意義在於增加人類生殖的機會,促進物種繁衍和生存。

26. 對於某種事物長期的愛,使我們生活在精神貫注的境界里,自我界限開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就會歸於消失,而我們的心智就會成熟,愛不斷釋放,自我與世界的區別也越來越模糊,我們與外在世界融為一體。

27. 還有一種最常見的對愛的誤解,就是將依賴性當成真正的愛。…他們痛苦地說:「我不想再活下去了!我沒有了丈夫(妻子、男朋友、女朋友)或者還有什麼樂趣?我是多麼愛他(她)啊?」你描述的不是愛,而是過分的依賴感。確切的說,那是寄生心理。沒有別人就無法生存,意味著你是個寄生者,而對方是記寄主。你們的關係和感情,沒有自由的成分。你們是因為需要而不是愛,才結合在一起的。真正的愛是自由的選擇。真正相愛的人,不一定非要生活在一起,充其量只是選擇一起生活罷了。

28. 人人都有依賴的需求和渴望,都希望有更強大、更有力的人關心自己。不管我們看起來多麼強壯,也不管我們花多大的心思,竭力做出無須關心的樣子,但從內心深處,我們都渴望過依賴他人的感覺。

29. 消極性依賴人格失調患者的典型特徵—他們不在乎依賴的對象是誰,只要有人可以依賴,就心滿意足。只要通過與別人的關係,讓他們獲得某種身份或角色,他們就會感覺舒適,至於那是什麼身份,對他們並不重要。

30. 長期以來,她飽受寂寞、空虛的趨勢,有了感情就緊抓不放,這隻能使感情更快地走向毀滅。學會了自我約束,及時調整心態,使他更有機會發揮特長,從事有價值的事業,最終走出病態性依賴的陰影。

31. 只想獲取卻不願付出,心智就會永遠停留在嬰兒期,這隻會對人生構成限制和舒服,只會給人際關係造成破壞,而不會使情感走向完滿,也會使捲入其中的人跟著遭殃。

32. 合理而健康的嗜好,是培養自尊自愛的必要手段。

33. 真正的愛的本質之一,就是希望對方擁有獨立自主的人格。我們豢養寵物,只是希望它們永遠不要長大,乖乖地陪著我們。我們看中的,是寵物對我們的依賴性。

34. 真正的愛,不是單純的給予,還包括適當的拒絕、及時的讚美、得體的批評、恰當的爭論、必要的鼓勵、溫柔的安慰、有效地敦促。

35. 真正的愛,能夠使人發生改變,在本質上是一種自我擴充,而非純粹的自我犧牲。真正的愛,能使自我更為完善。愛,在某種意義上是自私的,最終追求的則是自我完善。當然,自私與否,不是判定愛的標準,唯一的判斷標準時:愛—永遠追求心智的成熟,除此之外,都不是真正的愛。

36. 真正的愛不是忘乎所以,而是深思熟慮,是奉獻全部身心的重大決定。把真正的愛與愛的感覺混為一談,只能是自欺欺人。

37. 擴充自我界限,意味著擺脫惰性,直面內心的恐懼,這就是說,愛可以使我們勇氣倍增。所以,愛也是獲得勇氣的一種特殊的形式。

38. 愛最重要的的體現形式,就是關注。我們愛某個人,一定會關注對方,進而幫助對方成長。我們必須把成見放到一邊,調整心理狀態,滿足對方的需要。我們對對方的關注,是出自自我意願、摒棄惰性的行為。

39. 不論年齡有多大,孩子都需要父母的關注和傾聽。

40. 不敢正視死亡,就無法獲得人生的真諦,無法理解什麼是愛,什麼是生活。萬物永遠處在變化中,死亡是一種正常現象,不肯接受這一事實,我們就永遠無法體味生命宏大的意義。

41. 成長的過程極為緩慢,除了大步跳躍以外,還包括進入未知天地的無數次小規模跨越—例如,八歲的孩子第一次獨自騎車到遙遠的郊區商店購物;十七八歲的孩子第一次與異性約會等。…即使是心裡最健康的孩子,他們初次步入成人世界,除了興奮和激動,想必也不乏遲疑而膽怯。他們不時想回到熟悉、安全的環境中,想做回當初那個凡事依賴別人的幼兒。成年人也會經歷類似的矛盾心理,年齡越大,越難以擺脫久已熟悉的事物。…很多人從未有過大規模跳躍,也就無法實現真正意義的成長。

42. 至高境界的愛,必然是自由狀態下的資助選擇,而不是步步亦趨、墨守成規,不是被動而消極地抗拒心靈的呼喚。

43. 你這麼多禮沒有必要。從你的表現看,就像是個缺乏自信、以為自己不受歡迎的客人。

44. 性愛過程是自我釋放,是肉體的體驗、精神的探索、情感的宣洩。

45. 要實現自我完善,享受良好的人際關係帶來的快樂,進而使真正的愛成為人生的重心,就必須無所畏懼,敢於做出改變,而不是墨守成規。

46. 真心愛別人,就會承認對方是與自己不同的、完全獨立的個體。

47. 衝突或者批評,是人際關係中特殊的控制權,如果恰當地運用,就可以改進人際關係進程,繼而改變所愛的人的一生。

48. 真正以愛為出發點的人,總是致力於自我完善,讓自己具備起碼的道德和智慧,然後才會行使批評權。

49. 愛的重要特徵之一,在於愛著與被愛著都不是對方的附屬品。付出真愛的人,應該永遠把愛的對象視為獨立的個體,永遠尊重對方的獨立和成長。

50. 就我看來,妻子的意義和價值,是儘可能滿足她自己的需要,儘可能使她的心智獲得成熟。這不僅對我有好處,也是為了她本人乃至上帝的榮耀。

51. 詩人紀伯倫曾這樣談到婚姻中的「寂寞的智慧」:你們的結合需要保留空隙,讓天堂的風在你們中間舞動。彼此相愛,但不要製造愛的枷鎖,在你們靈魂的兩岸之間,讓愛成為涌動的海洋。倒滿彼此的酒杯,但不可只從一個杯子啜飲,分享你們的麵包,但不可只把同一塊麵包享用。

52. 缺乏愛,是導致心理疾病的主要原因,愛,則是推動心裡治療的重要元素。


我認為在當代中國,能做到【改變讀者的一生】且改編人數最多的,只有一本,而且毫無爭議,那就是:

至於具體每個人會被哪本書影響最大,那不過是Ta在最需要的時間讀了這本書而已,其實某些別的類似書籍也能在那個時間點影響Ta。

其實,改變你的是你自己的內心。那本書只是催化劑,也許加速了,也許減慢了,更何況別的催化劑也能起到這樣的作用——當然,你還是應該感謝Ta。

這就如同,我們絕大多數的愛人,也是我們在最合適的時間遇到了最對的人——Ta本來並不是唯一,但因為Ta就在那個時候出現,就成為了唯一。

生活、感情還有命運,就是如此有趣,如此動人。


人生苦難重重。

第一次看見這句話時,豁然開朗!就感覺大家都是一樣苦逼,一樣的倒霉,每個人的人生都是充滿問題的。就不會再覺得自己是最倒霉的人了,一下子覺得輕鬆一點了。不敢說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一生,但的確改變了我大部分生活。

最大的改變是,看了這本書之後,大大增強了自己的責任感!工作,生活,都願意主動承擔責任了,再也很少抱怨了。遇到問題會以平常心面對,積極解決,而不是抱怨自己倒霉,試圖逃避問題,逃避痛苦。因為人生,充滿問題是常態,一帆風順才是非常態。

具體而言,做人要自律,推遲滿足感,正面問題,解決問題,保持平衡等。你不去解決問題,你就會成為問題。

第一次看這本書是2008年,現在八年過去了,不知看過多少遍了。每次看時,都深深感到,做人一定要主動承擔責任。不要試圖逃避痛苦。

受益匪淺!


這本書挺不錯的,對它最大的讚賞莫過於對於「」的定義,對於處在情感迷茫期的人而已,是應該看看,明白「愛」是什麼。以下是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並結合書本所感悟出來的:

愛是一種能力,不是天生就有的,而是靠後天慢慢學習的(最大的誤區就是愛是天生就擁有的)。好比燒菜,不是天生就會的,也是慢慢學習的;如果沒有學會燒菜技能,那麼即使給你再好的食材,也只會燒的焦糊。而對於擁有燒菜技能的人,簡單的食材都能做出美味可口的菜。那麼人分三種人:(1)不懂愛的人(2)懂愛但沒能力的人(3)有愛的能力的人。就好比不懂燒菜的人,連燒菜的理論都沒有;懂燒菜但沒能力的人,懂燒菜的流程和原理,也能嘗試的燒,但經常燒不好;有燒菜能力的,隨隨便便就是一手好菜。

愛是一種付出,而不是口頭說說,更不是取悅於人(最大的誤區就是拿喜歡當愛,拿嘴皮子當愛)。當我們遇見心儀的人時,內心激動,以為那就是愛情,以為就是愛的表現(美國電視劇的誤導,太隨隨便便的說「I love you」),為了這份所謂的愛情,要赴湯蹈火,然後給自己制定了偉大的計劃(書中拿這例子只是說「陷入情網」,當激情過去之後,就會感覺自己怎麼突然就不愛了)。那不是真正的愛,什麼是真正的愛。當女朋友感覺自己胖了不好看了,想減肥了的時候,可以給予安慰:「沒事,多胖我都喜歡」;但實際上這將成為她的困擾,每天都會因為看到自己胖而不開心,因為她希望自己瘦瘦的,希望可以穿美美的衣服,希望自己更加魅力。那麼,就付出愛的行動,每周花點時間陪她一起運動運動,也許兩個月下來,她變瘦了。她穿上了自己想穿的衣服,讓自己變成了美美的,看到她開心的樣子,這應該就是對愛最大的回報。

愛需要關注對方,需要花時間和經歷去關注她(最大的誤區就是拿自己以為的好去對待她,還說自己是為了她好)。當她正在為考試奮鬥的時候,半夜還在學習的時候,不是跟她說:「早點睡覺,對身體不好」。而應該讓她安靜的學習,必要的時候準備杯開水,準備點點心,放在桌旁,自己該幹嘛就幹嗎。當她心情煩躁的時候,看看是她因為工作的原因、還是家庭的原因、還是自身的心理;是工作的原因,問問工作中出了什麼事,家庭的原因又是什麼;如果是自身的心理原因那就讓她繼續煩躁吧,總會治癒的。

愛關注的是對方的心智成長,該她承擔的就讓她去承擔,該她去面對的時候就讓她去面對,人生經歷風雨才會懂的更多,也會更加幸福。自己就默默站在旁邊,必要的時候去幫助和開導,尋找問題的本質,給予鼓勵給予安慰,讓她堅持下去。痛苦的來源,就是因為遇到的問題是她無法解決,沒有能力解決。比如老愛發脾氣,控制不住情緒,導致與家庭與同事相處不融洽,那麼就應該鼓勵她增強情緒的控制能力,使她能與人相處更加融洽。

愛不是喜歡,愛不是慾望,愛不是自私。(以前以為喜歡就是愛,慾望就是愛)。喜歡只是欣賞而已,欣賞你令我愉悅的那些,你打扮的得體大方,你為人處事的巧妙,你的皮膚白白嫩嫩,你的頭髮飄逸,那只是欣賞而已,讚美而已;如果你因為欣賞對方,希望對方做你女朋友,那就是自己的慾望,慾望得到你;對方拒絕了,而不顧對方的尷尬和困惑,一直追求,那就是自私。喜歡沒有錯,慾望沒有錯,自私就錯了。自私就是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不顧給對方造成痛苦和困惑。

到了30歲才明白這些,以前一直被一些錯誤的理念所困惑,看了這本書當理論指導,又兼顧了「李越」和「菠菜」的觀點,瞬間明白了很多。不在迷茫,一片清新。當別人遇到感情問題的時候,一般就喜歡推薦看這本書《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中的自律和愛章節,可惜很少人看。


說讀這本書,覺得無感,或無聊的人,我太理解你們了!

十年前讀研一,準備學心理諮詢。

翻著豆瓣找心理的高分書看。

從圖書館找出這套書,當時只覺得陳辭濫調,無聊至極。

太無聊了!

自己逼自己讀,只為驗證自己的懷疑——自己傻逼還是評高分叫好的裝逼?

讀了一,讀二,再讀三,

我期待能頓悟

最後還是無聊!

自己都感動了自己
這麼無聊的書,我竟然讀完了。

俺也是高度自律的!

記得本書的最後,寫到蝴蝶的親近,天人合一。當時心裡嘀咕,真他媽就能裝,學牛爵爺呢,無聊到要玩玄的!

前幾天,心情抑鬱,在圖書館瞎逛。

突然看見這本書,

新的,隨手抽出。

站著翻開,前幾頁都是各色人的推薦語。

心想還在裝!無聊!!!

再往後,翻到正文。

看到第一句話
——人生苦難重重。

我被震了一下,後背一陣涼意。
再讀下一段,

覺得以前自己真是白痴傻逼!

這幾天,又在讀

邁邁的讀,

一段段得讀,

發現裡面什麼都有,
弗洛伊德,艾瑞克·弗洛姆,榮格,埃里克森,

精神分析,認知理論,行為療法,甚至還有靈修。

人格問題,神經症,
價值觀,人生觀

要理論有理論,要案例有案例。

包羅萬象,融為一爐,爐火純青

具體好在哪裡?

說不好

只能頂禮膜拜!

從這裡,

讀出你自己

改變你自己

拯救你自己

!!!


說實話,道理淺顯易懂,但是很難實施,都是抽象的理論,沒有閱歷的人只能當雞湯看看,有閱歷的人倒是可以用此書理論來總結自己的經歷,梳理自己的觀念,顯明閱歷帶來的智慧


這本書改變了我的一生。

第一本伴我度過高中的迷惘,整本書都翻爛了,留在家裡珍藏。買了第二本放在家推薦妹妹看,第三本隨身帶著,常看常新。很多內容有了更多閱歷後,換個視角看又有新的收穫。

最大收穫肯定是自律的重要性。如何培養自己的自律又是個大問題,這本書還不完全夠參考。但第一次看這本書第一章,了解自律,發現自己的困境幾乎都可以用缺乏自律來解釋,也都可以靠培養自律來解決,那是高中的體育課課間休息,彷彿涅磐一般的瞬間我這輩子都不會忘記。

關於愛是我至今難以參透的部分,相信參透了又是一片新天地。

自律部分可以搭配李笑來老師的《幫時間當作朋友》服用,效果更佳哦。


實不相瞞,我翻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


《少有人走的路》與儒家思想

一口氣連聽帶看的讀完了少有人走的路,難得的酣暢淋漓的感覺。讀書,和戀愛一樣,大千世界,芸芸眾生,孜孜以求,卻難找個一個讓自己傾心,和自己契合的伴侶。走進圖書館,看到書架上滿目的書籍,你會不由得發出莊子曾經的感概: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就無涯,殆矣。我的生命太短暫了,世界上的姑娘太多了,用我有限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姑娘,就死定了。

而《少有人走的路》就是那個值得我們在生命中與她邂逅,在匆匆中為她駐足的好姑娘。她淡雅清新,娓娓道來,滋潤溫暖你的心田,像甘泉潤濕皸裂的土地,讓那上面長出點點綠色的小草,草兒連成了片,再乾枯的心也成了綠洲。

這是一本通俗心理學讀本,據說盤踞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榜二十年之久。書的中心思想,大略可以用副標題來概括--心智成熟的旅程。書從自律,講到愛,講到潛意識,揭示了人生的終極奧義:一場心智成熟的旅程。作者是心理醫生,書中列舉了很多病例,來為作者的觀點做註解。內容生動,發人深省。讀完後,卻不無驚奇的發現,書中的很多觀點,和儒家思想有很多暗合之處。

書的第一部分講自律(慎獨)。講到心智的成熟必須建立在自律的前提上。儒家思想,非常強調在修行過程中的自律。中庸講,戒慎不睹,恐懼不聞。自律到什麼程度,在別人看不見的地方,行為處事和大庭廣眾下是一樣的。在別人聽不到的地方,關起門來講話,和在廣場上講話是一樣的。心中常有一面鏡,一條尺,來約束自己的言行。

書的中間部分講愛(仁)。孔子說,仁者愛人。而這種愛,不是墨子的愛。是推己及人的,隨著自己能力的提升不斷延伸的愛。所謂,親親,親民。愛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然後愛整個世界上的其他人。書里也提到,一個人的愛的力量是有限的,很多人在親人這裡播撒了愛後,已經沒有餘力去將愛擴張到其它地方了。要求人博愛,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不現實的。而愛,最重要的就是關注和傾聽。

書的最後講到了潛意識對人的影響。講到心智成熟的最高境界就是讓自己的意識和潛意識更加契合,從而達到一種近乎神性的境界。彼時,自己的意識之樹被潛意識的活水滋養,不斷的成長、強大,變得通達和平,甚至達到全知全能的聖人境界。其實,這種追求,就是儒家對道的追求。所謂潛意識,也就儒家講的性,佛家講的自性。中庸說,天命謂之性。所謂性,就是上天賦予你的那個東西。它是與生俱來的。就像你看到一個剛出生沒多久的小孩,他還無法區分意識和潛意識,那時他身上主要起作用的那個東西,就是性。什麼是道呢?索性謂之道。遵循那個本來的潛意識,本性,自性,就是道。修道謂之教。那麼,儒家窮其一生追求的,就是修道,就是不斷的接近、探求、認識自己的性,而即由其上培育發展自己強大的內心的過程。也就是不斷實踐那個心智成熟的旅程的過程。注意,這裡為什麼是實踐,不是完成?因為這是一件每個人都要忍受痛苦磨難,窮其一生而最求的目標,這裡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周文王說他「望道未見」。遠遠的好像看到,又沒有見到。後面的潛台詞呢?求道之心不已。因為始終望道未見,所以繼續孜孜以求。大成至聖如堯舜、如文王、如孔子,都是用自己的一生來追求著心智成熟,而他們,尤其是孔子,也真的達到了超凡入聖的境界。後世能達到這個境界的,也只有陽明先生了。

此致。


不知道為什麼,反正我看不進去,覺得和課本似的,可能是自己圖樣圖森破?


看過好幾遍,覺得好,也向朋友和愛人推薦過。

驚奇的發現對我來說醍醐灌頂受益頗多的這本書,對我的愛人來說卻是味同嚼蠟,看不下去。

真是很神奇,我眼中的這本書和他眼中的這本書相差如此之多。不知道我眼中的世界和他眼中的世界又相差多少呢?


商,路平而利薄,路險而利厚

——《大生意人》

大體意思是這個,原文記不得了


題主是不是修改了問題?這本書我還沒看,正打算看。 我不同意大多數答主的觀點,我覺得一本書真的會改變一個人,你們說不會,只是說明你們還沒遇到改變你的那本書,改變了我的一本書是《這書能讓你戒煙》,曾經以為這輩子會被香煙毀了,抽了十五年了,看完書戒了,是真戒了,通過這本書戒了煙的都明白那種感覺,是真的戒了!我覺得我這就是一個改變的例子,只不過改變的是你的一個點還是一個面。完全顛覆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書鳳毛麟角,但不能說是沒有,舉個極端的例子,新疆暴恐分子不就是有很多是看了聽了境外的恐怖宣傳音畫後完全變成了另外一個人的嘛?只不過這是負面的例子。


這本書真的非常贊,剖析了各種人性,讓我引起很多共鳴。自己曾經陷入抑鬱,後來經過努力走出來後還是會有很多困惑。看了這套書對自己幫助非常大,讓自己更清晰地認識各種人性,也理解了各種人性的存在合理性。也確定了自己今後的人生態度,能夠更積極地去提升自己的靈性修養。這套書前3本是斯科特.派克寫的,剖析透澈又通俗易懂。第4本其他作者寫得稍微難理解一點,也可能自己修養不夠引起。總之,這套書如同給了在迷霧中的我一片曙光,雖然認知不足但已經有信心撥開迷霧,尋找自己的人生意義!向大家推薦這套書《少有人走的路》,暫時讀不進的可以過段時間再讀,希望你們都能得到這恩賜!

創建於 2016-02-26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一本書好不好,要看它能不能引起你的思考,引起思考後,又能不能對你的生活和思維方式引起好的改變,那麼看完這本書,至少我學會了坦然和獨立。

而恰恰你又覺得坦然和獨立是你想追求的優點和狀態,那,這本書真的就是太棒了

很多次遇到挫折而沮喪時,都會閃現書本的第一句話「人生困難重重」 這就是事實,塞給你,你必須接受,一旦接受了,你會發現人生接下來的一切,都是美好的


很久很久前看的,那時候手裡沒幾個零花錢,看的盜版,慚愧慚愧!

內容大多已經忘記,但有句話印象很深:愛是行動,不是想法(可能非原話)。

不出意外的話,這句還能記個幾十年。所以,改變談不上,影響一生還是有可能的。


推薦閱讀:

25歲到35歲之間,你最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為什麼有的人面相不好,思想價值等方面也覺得有問題,可卻能過上不錯的生活?
面對人生轉折該如何選擇?
到底有沒有老天爺存在,存在的話他會讓這個世界公平嗎?
你為了逞能做過哪些傻事?

TAG:書籍 | 人生 | 心理 | 少有人走的路書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