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如何看待杭州市政府2017.8.9發布的市區內再次禁摩的文件?

十年禁摩令到之後,杭州市政府向社會徵求關於禁摩意見,2017.8.9再次發布市區內全面禁摩。


有人提到全民公投的話一半城市會禁摩,這個我同意的。

另外,如果全民公投的話,全中國都會禁美劇、日本動畫、遊戲以及小鮮肉明星。

信嗎?

關於杭州再度禁摩,早就聽說了,心裡沒什麼波瀾。最近看到「禁」和「限」以及「關停」等字眼太多了,你以為只是個摩托車,其實看看四周吧,有心整理的話,近幾年新增的被禁限關的東西太多了。

你為禁摩托鼓掌,他為禁VPN鼓掌,另一個人又為禁日文遊戲鼓掌。大家其樂融融。:)


騎摩托的人。

在這個城市不僅是少數分子,也是弱勢群體。

禁了摩托,也不會怎麼妨礙當地的財政稅收。反正你可以換電瓶車或者汽車的。

不然你告訴我禁摩的理由?

污染環境,兩個人的大排廢氣排量還是比汽車小更別說大部分排量在150cc以下的車了。擾民,你可以抓非法改裝可以抓哈雷幫可以抓無牌摩托。影響治安,這是教化和地方暴力機構的職責不是車管所的職責。

真的不想多說,唯有四字,吃相難看。


我想,如果搞一次全民公投,那麼全中國一多半的城市大概都要禁摩。

網路最大的好處是可以把有共同點的人聚集到一起,這樣可以給大家一個交流的機會,但是也有一個問題,會讓人們覺得自己是多數中的一個。然而很可惜,分散到社會中,你們只是少數,甚至可以說,是異類。政府禁止改裝車,禁止摩托車,愛好者們聚在一起義憤填膺,彷彿自己就代表大多數了,但是現實並非如此。


唉.....

我現在只希望本月底非機動車的相關法規出來後,北京不要禁電(小)摩(牛)....

摩托車....供起來放了....



禁摩這個事情真是不知道那個騎摩托的得罪了大佬,禁不禁跟普通的城市市民的意見一毛錢關係沒有。摩托車騎士作為城市裡的小眾,在輿論公眾里很難取得話語權,其實騎不騎摩托車不重要了!怕的是政府已「愛」大眾的名義隨意侵犯、迫害小眾的利益,畢竟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小眾,這才是真正值得恐懼的地方。


知道北京上海不禁摩了,道歉,我印象流了。但是不知道北京上海對非京非滬的摩托車牌怎麼個限制法?如果上海牌照40萬一塊,非這個牌照不能在上海騎的話那和事實上的禁摩區別不大,只是手段更高明罷了。

以下是原答案,雖然錯誤,不編輯了:這麼多大城市都禁摩呢,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杭州作為以邁入一線城市為目標的開過「國際大會」的准一線城市,自然要向大哥們看齊。如果杭州取消了禁摩,你讓大哥們的臉往哪擱?

槍打出頭鳥,跟大哥走總不會犯錯,還可以偷懶。


公民意識與錢包不一定是同步發展的。

見識過濱江區星光大道向內打開的三角浴室門之後,我對杭州就有了「地圖炮」的進一步深刻偏見。


去年有一次,摩托車主告杭州政府告贏了,本來政府有對摩托車放鬆管制的,可是部分摩托車主這半年多的表現怎麼樣?開著摩托車上高架,在車流里穿梭,交警一攔直接加油門闖過,一些摩托車主故意不裝消音器,在街上橫行霸道,這些市民都看在眼力,當然有很多市民會投訴,特別是本地市民的意見很有份量,自己作死怪不得別人

杭州政府在中國範圍內都是很開明的政府,做事情很公道,在這生活幾年大家就知道了


如何衡量文明?我願意跟大家分享我自己衡量文明的一把尺。它不太難。看一個城市的文明的程度,就看這個城市怎樣對待它的精神病人,它對於殘障者的服務做到什麼地步,它對鰥寡孤獨的照顧到什麼程度,它怎樣對待所謂的盲流民工底層人民。對我而言,這是非常具體的文明的尺度。

  一個國家文明到哪裡,我看這個國家怎麼對待外來移民,怎麼對待它的少數族群。我觀察這個國家的多數如何對待它的少數——這當然也包含十三億人如何對待兩千三百萬人!

  誰在乎「大國崛起」?至少我不在乎。我在乎的是剛才我所說的文明刻度——你這大國怎麼對待你的弱勢與少數,你怎麼包容意見不同的異議份子,這,才是我在乎的。如果說,所謂的大國崛起,它的人民所引以自豪的,是軍事的耀武揚威,經濟的財大氣粗,政治勢力的唯我獨尊,那我寧可它不崛起,因為這種性質的崛起,很可能最終為它自己的人民以及人類社區帶來災難和危險。

(二○一○年八月一日北京大學百年紀念講堂演講節選)


有這個功夫不如整治一下電瓶車。電瓶車釀成的事故比摩托車多了不知道多少。。尤其是不遵守交通規則


城市管理者的水平決定城市的檔次,就這水平還想一線?

有些回答,所謂的飆車,不守交通規則,炸街,這些難道是騎手的普遍現象?機動車不飆車?當年70碼的事情都忘了?

再說說炸街,首先對於摩托車的噪音標準不管不問,對馬路上超跑發出的噪音同樣不管不問,交管部門只管扣分罰款嗎?

再看看杭州對於摩托車銷售的管理,敢問交管部門在給摩托車上牌時是否會關注購買者是否有駕駛執照?對於贓車,黑車,水車有沒有進行有效管理?好吧,不肯管,反正禁了一了百了。事實上,躲在暗處的黑車,無證駕駛才是造成事故最大的隱患,而且根本不可能一禁了之。

另外,中國交通有很大一個問題,同路不同權,造就了一大批毫無交通意識的人群,現在很多交警在路口抓電瓶車帶人,闖紅燈,抓到之後抄交規,有用嗎?如果沒用,我覺得不如把電瓶車一起禁了吧,要不就完全按照機動車管理,考駕照,上牌照,買保險。


禁摩表面合法,實際違法。各地禁摩以及禁止摩托車上高速的法律依據是交法的第三十九條: 「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可以對機動車、非機動車、行人採取疏導、限制通行、禁止通行等措施。」

所以,哪一天交管部門禁止所有行人通行,也是有法可依的哦。

下面說說為什麼實際上違法。

可以看出來,這個法條賦予了交通管理部門無限的權力。為什麼呢?因為他根本沒有規定「根據道路和交通流量的具體情況」。有了這個霸王條款,交管部門可以為所欲為。

從法理上來說,立法者的本意並不是讓交管部門「想禁誰禁誰」。只是給他們在「特殊情況」下設立禁行區的權力。

那麼請問需要禁摩的「具體情況」是什麼?法律規定,行人 機動車 自行車都享有平等路權。你說交通擁堵,汽車更大,為什麼不限行汽車?你說交通事故,汽車也有交通事故為什麼不禁?你說摩托車違章駕駛,那你去查違章的人禁我幹什麼?

歧視。無他。

法律本身就有空子,起訴是有困難的。但不是徹底沒有希望。敗訴了,沒關係。讓zf聽到我們的聲音。法律沒有永遠的空子。


摩托車也有屬於自己的文化,

不玩摩托車的人可能永遠不會明白在路上看見摩友的興奮感。

當然作為摩友,我也不認同那些不帶頭盔,不遵守交通規則的人,這其實就好像我們開車一樣,總存在那些不系安全帶,亂變道,超速,穿紅燈的人。

至於說摩托車噪音大的,排放污染的,那麼排量1.5以上的汽車是不是都該禁掉,各大汽車廠商那些騷浪賤的排氣的性能車是不是禁止上路。

我熱愛汽車文化,同樣熱愛摩托車文化,

可事實上,我們在杭州可以購買摩托車,一樣要交購置稅,一樣要年檢,可是連上路的權利都沒有。


不守規矩不是摩托的事,是人的問題,開車的人也有。

禁摩前,原先守規矩,該排隊排隊,該等紅綠燈等紅綠燈。禁摩後,比原先瘋狂多了,機動車道走走,非機動車道走走,看見警察加大油門衝過去。有合法渠道的時候,想正規的人會按規則來。沒有合法渠道,所有人都不按規則來。

這都是被逼出來的,至於路權的問題,這個專業人士會有解讀。我想說的是,摩托作為交通工具,這麼多年的發展,排放也好,制動也好都已經達到不亞於汽車的水準,這些都不能做為禁摩的借口。

在杭州,我不願開車,而選擇摩托是因為其便利性,而杭州市政府為了一部分人的利益而限制另一部分,這本身就是懶政。政府可以就區域、時間段做限制,但不能一刀切。

昨天在城北某地,碰到一摩托車送貨司機,大倒苦水,原先電動車送貨,要備四組電池,前端時間解禁用摩托車效率高多了,掙到了些錢,現在又限了,只能躲著點開。我不知道這算不算民意,中國很大,聲音也很多,對於吹著空調,風吹不著,雨淋不著坐在汽車裡一邊聽著廣播,嫌棄摩托車影響他們開車的四輪黨,一邊咬牙切齒喊著禁摩。某知名電台里知名主持人談到禁摩時眉飛色舞的語氣高呼就應該這麼做,這就是民意的時候,你考慮過基數大的多的電動車用戶的意見嗎?

最後再問句,8.9通過的條例沒過人大,算合法嗎?


你不讓騎,那又為啥讓買呢,一定要禁的話,關摩托車廠家不就好了


禁摩不就是體現一個國家無能無力無助的最好表現嗎,你看全球那個國家禁摩的,小車亂停亂放不管,貨車客車超載不管,改裝非法超速不管,說的好像再保護環境減少排量,減少事故,減少堵塞,減少飛車搶劫,別開玩笑了!


雖然我不是杭州人,但是我還是支持摩托的,禁摩從根本來說就是懶政。我認為如果要禁摩就應該從源頭做起,規範化管理,將摩托廠家先關門,銷售網點關掉,疏通道路交通,降低人們的出行金錢和時間成本才有資格談禁摩。而且像這種涉及低收入人生活直接相關的應當公開舉行聽證會並且公示,而不是條列大於法律大於憲法大於廣大人名群眾切身利益


實話說,雖然我是一名騎士,但我還是反對城市主幹道騎摩托的。

因為你覺得合法守規矩的騎士更多,但事實並非如此啊。我所在的城市,100輛摩托車有2輛有證件牌照,其中只有一個人會在騎摩托的時候帶頭盔。

再看看春節的摩託大軍,說白了不就是集體違反交通規則的行為么?一個回家過年的人,不帶頭盔,把孩子綁在摩托上,後面還要帶上自己老婆,然後用各種大包小包的行李把摩托堆滿,這種人本來法律和安全意識就淡薄,你還敢讓他日夜穿行在市區?


上海就不禁摩,只要40萬買個牌照就好。。。


推薦閱讀:

很多人說哈雷摩托發動機技術落後,漏油、油耗高等,摩托車發動機有什麼先進技術?什麼品牌摩托車技術含量高?
有沒有好點的 摩托車 網站?
400排量的摩托車到底夠不夠用?
為什麼中國的交通這麼擁擠,卻始終不肯放寬摩托車的政策,甚至部分城市禁摩?
準備入手一輛萬元左右的摩托車,騎自行車太累了,耽誤事,求推薦?

TAG:摩托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