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籤:

為什麼煎炸食品和很多人們覺得好吃的食物都是不健康的,健康食品都是些不太好吃的東西?


從進化的觀點講,人們覺得「好吃的」東西,一般都是有助於人類繁衍生存的。舉一個極端的栗子(對,就是栗子),人類覺得糞便很臭,避之不及,但是屎殼螂卻趨之若騖。不是因為糞便臭人類才討厭它,而是因為人類不需要攝入它,所以才覺得臭。

人們覺得油炸食品不健康,很可能是近幾年營養過剩的產物。即使在我父母年輕的年代,油炸食品也還是老百姓最最青睞的美食之一。它們提供了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脂肪和澱粉。能吃上一頓油炸食品估計是很開心的事情,根本不會聯想到「不健康」。而現在所謂「不好吃的健康食品」,以粗糧、野菜為例,都是那時候人們吃到想吐的食品,無法與「健康」對等。「面有菜色」這個詞,正是形容一個人處於不健康的狀態。

所以說油炸食品好吃,是進化沉澱下來的基因「告訴」人們它好吃。但是說它「不健康」,則是一個相對概念。物極必返,攝入太多就「不健康」了。

另外,近幾年「地溝油」的概念深入人心,更加深了油炸食品的負面形象。


煎炸食品不是不健康,是吃太多了不健康。好吃的東西容易引誘人多吃。


有科學試驗用小白鼠做過測試:在一堆健康食物與不健康食物間,小白鼠更偏愛不健康食物,這些食物特點有三:高糖、高脂肪、多樣性。這個結果多少能回答你的問題。(這個科學試驗說法的出處為耶魯大學公開課之「食物的心理學、生物學、政治學」第一課)


因為油炸時,高溫會生成吡嗪、呋喃這類好聞的化學分子,這個就是著名的梅拉德反應,當然,高溫會導致脂肪、蛋白質變性,產生有毒物質,尤其是現在的很多人,不懂,就知道橄欖油健康,竟然用橄欖油油炸大排和爆炒刀豆,這些人本來以到美國的華人居多,現在國內也大批,我只好見一家勸一家,但哪來得及趕得上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和消費知識短缺的矛盾呢?

梅拉德反應:

http://zh.wikipedia.org/wiki/美拉德反應


魚和熊掌不能兼得,口味好的煎炸食物或許不健康,但在食品安全前提下,只要不是常常吃也不會對健康形成太大危害。但是很多健康食品做得那也是相當的好吃啊!


也從進化的角度說說這個問題,在人類進化過程中,一直和各種天敵以及飢餓做鬥爭,所以,人天然會對高熱量的東西產生好感。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人為什麼天生偏好甜食和油膩的食物。原始人類的最大需求是生存,但現在,人們的要求已經從生存轉向生存質量,單純滿足生存的東西不一定是滿足提高生存質量的東西,所以,要想獲得更加健康的生活,還是選擇少吃油炸食品吧~


什麼都是兩面性的

需要調和好 一味的追求極端 也不好

物極必反 適當的吃點 沒有關係

西方人無法體會我們的飲食 舌尖上的中國 這個記錄片 很好的展示了 我們名族的智慧


健康食品覺得不太好吃是因為限制太多,所以吃到好吃的概率比較小,但是事實上很多健康食品都很好吃,只是沒吃到而已。

至於前半部分,不回答。


因為好吃的東西,需求多。人們一般說什麼食品有害健康都拿比較熱門的,大家比較熟悉的來舉例,所以造成一種心理假象,誤以為好吃的,大家常吃的大都不健康。


你去東京吃吃天婦羅就知道油炸食品健康不健康了


人類長期進化過程中,食物短缺是面臨的主要風險,儘可能多的攝入高糖,高脂肪的食物可以為人體盡量的積攢能量。進化過程中人類味蕾選擇了今天看來「不健康「的食物。飢餓不再成為人類社會的主要威脅是在最近100年工業化社會的事情,食物過剩也只是在最近幾十年才成為人類健康的威脅。另外,其實沒有所謂「不健康「食品,只有不健康的飲食結構。


美拉德反應對食品的影響

香氣和色澤的產生,美拉德反應能產生人們所需要或不需要的香氣和色澤。例如亮氨酸與葡萄糖在高溫下反應,能夠產生令人愉悅的麵包香。而在板栗、魷魚等食品生產儲藏過程中和製糖生產中,就需要抑制美拉德反應以減少褐變的發生

營養價值的降低,美拉德反應發生後,氨基酸與糖結合造成了營養成分的損失,蛋白質與糖結合,結合產物不易被酶利用,營養成分不被消化

③抗氧化性的產生,美拉德反應中產生的褐變色素對油脂類自動氧化表現出抗氧化性,這主要是由於褐變反應中生成醛、酮等還原性中間產物

有毒物質的產生

來自百度百科


一切適度,廣泛攝入,控制你的嘴和胃。如果不能控制,建議去看醫生,有可能得了暴食症。


油脂有特殊的可口性


因為按照大自然的規律,植物會出於本能保護,把自身最重要的部分,或是最有營養的部分「偽裝」起來,把它們變得難吃。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垃圾食品一般會添加更多的香精香料,使氣味、色澤更加讓人產生食慾,而健康食品從烹飪到配料可能不會多油多脂。

還有一種說法是,原始人更青睞高卡路里的食物,以提高自己的生存幾率。雖然現代人運動量不大,消耗的卡路里也不多,但刻在骨子裡的生存本能促使我們儘可能吸收高卡路里的食物。

其實,健康的食物通過適當的烹調和合理的搭配,也會變得好吃。四川省生態農業發展促進會,致力於發現好吃又美味的食物。


這個不一定吧,每個人的口味不一樣,在自己眼裡不好吃的東西可能在別人眼裡就是山珍海味,可能是被「良藥苦口」這句老話給影響了吧!


只是不喜歡油膩的食品,總感覺油膩的東西吃多了不容易消化


一些食品做法不對,就產生對身體有害的物質,比如致癌因子,我沒吃燒烤夜宵的習慣,也不在路邊排擋吃。


推薦閱讀:

北方人飯量普遍大於南方么?
幾乎南方人都說吃不慣北方口味,那北方人能認可南方菜嗎?
吃飯時端著碗是必要的禮節嗎?
好奇,南方的孩紙第一次吃到東北大米是什麼感受?
為什麼有「吃海鮮不能喝果汁」的說法?

TAG:健康 | 飲食 |